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炼钢铁(1958年)

1958 年开春,现在的乡镇府就是那时的人民公社,公社的社长利用村、组的广播通知,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已经开始,要传到家喻户晓,人人都要行动起来。工业大办钢铁,农业要高产高收,都要向高指标奋斗,其他行业都要为工业、农业服务。我们的学上得好好的,校长召开全校学生大会,传达公社的会议精神。校长重点讲,公社要求学校的学生为“大跃进”出力,做贡献。从此以后,学生上学,老师上课,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不能正常上课,就是上得成课也是凑合。早上我们到校上学,10 点钟叫我们回家,校长说老师们今天有事不能来,今天的课挪到明天上,到了明天,上语文课的不是原来的语文老师,是其他班的老师来代替。校长一门心思想如何为“大跃进”出力,得想想办法、采取措施。

校长让老师们带学生在学校和附近村庄,将垃圾堆从底翻到面,找扔掉的破铜废铁、钉子、铁丝、铁铲,凡是带铁、铜的东西,哪怕一小点都不放过,要拾起来,集中上交。

在学校垃圾堆翻找,还能多找到一点,因有的年级教室在开学前进行了维修,师傅扔掉了些不适合的钉子、门搭子、短铁丝、废旧铁铲,还有厨房的破铁锅等。我们到附近村,如胡家畈东、西头的垃圾都翻找过,去的学生不少,找到的破铜烂铁少之又少。

气温刚升起,老师通知,要求每个学生自带瓢,大多数带的是自家种的葫芦老了做的瓢,个别是铝做的瓢(白色)。老师带领我们学生到王家河,在河中淘铁砂,刚开始觉得脚下水有点凉浸骨头,脚伸下去又有点想缩回,就开始下水淘铁砂,老师教学生用瓢,舀半瓢或还少点,瓢里有河砂子,把瓢放在水中慢慢荡,荡呀荡,年龄小的学生,手里的葫芦瓢随河水顺水飘走了。有的学生还没开始荡,一屁股坐到水中,大多数学生长时间弯着腰,支撑不住,干脆找块大点的石头当凳子坐下。许多同学衣服湿透了,坚持淘。我很卖力,想很快见到铁砂是什么样。我比别的同学会淘些,因我在家煮饭,母亲早就告诉我淘米去石头砂子的方法。老师告诉我们,淘的方法与在家洗米煮饭淘洗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去掉不要的砂子,瓢里又添新的河砂。这样重复多次,做到最后瓢底终于出现黑色小砂子。老师说黑色小砂子就是铁砂,我真的看到铁砂是什么样的,好高兴,还是我自己淘出来的呢!老师大声吆喝着,各位同学把淘出来的铁砂倒在一起,集中上交。交完后公社领导还说学校干得不出色,荡的铁砂少,主要原因是没有组织安排好,学生在一起窝了工。学校只好采取分班级,在河里分段的方式,让大孩子带小孩子,有经验的教不会的学生。学校将任务分得又细又具体,后来学校淘出的铁砂还是达不到要达到的目标。

学校干脆宣布放假,让学生回家找破铜废铁,找到的越多越好,送交学校就可以上课,下话没有说,找不到铁铜的同学就不来上学。我渴望上学读书。回到家里,我把学校老师的要求原原本本地告诉父母亲。父亲说他们的任务也是交铜铁。母亲说家里有些,1949 年时打倒地主后分田、分地、分房屋、分财产,我们家分了两口大木箱子,箱子上下四周角都是铜包的,箱子扣锁搭子是铜,洗脸盆是铜做的,还有过水烟袋、灶里烧开水的铜壶、餐桌上用的一个铜汤碗。我们家三间正房屋、二间模屋、二间过道正屋,共七间屋、九副门,每副门上都有扣锁搭子,搭子都是铁,还有火盆、大小废铁锅几口,还有废锄头、铁铲等都可以上交。但得分三份,一份给我哥哥,他们学校也得交,一份留给我们大人交生产队,一份给我交四庙小学,早交早上学。我的一份,母亲亲自帮我收拾,一边收一边说:“不管怎么你还小,难拆难撬的不让你弄。”铜汤碗、烧开水的铜壶、废铜火盆、锄头、铁铲子,装到一个洗菜大篮子中,母亲送我走过王家河,叫我用手拐着走,拐着胳膊累了,就用手提着,手也提累了,就歇会儿再走。按照母亲的嘱咐,我不知不觉也不感到累就到了学校。到校上交后,留校分管老师说,回到自己教室看书学习。我走进教室发现已有十多个孩子在看书学习呢!我自言自语地说:“哇!你们交得好早啊!”

谁知道做了以上这些,公社召开阶段总结大会说,任重道远,还得想办法炼铁炼钢。从此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开始了,公社划片定位,做炼铁炉,有的生产队在擂鼓台下朝东边山沟里,有的在擂鼓台正南边山脚下,有的在阳明冲荡子里。公社领导说,学校嘛,学生还小,就分配到华家塆村、路家冲水库靠东边山坡与山坡中间的沟沟里,和华家塆的村民一起共烧一个炉,那里靠有柴的山近,学生容易砍和运,村民还能帮助指导,给学生做个示范,学生不至于不知道怎么做,不少学生家里是这个塆子的,可以少操心学生的安全问题,校长也放心些。

经过一段时间找铜、铁,现在又转到每个村、学校自己开炉炼铁、炼钢。校长终于明白了,这不是一天两天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学校要以学为主,要调整学生学习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不能太影响学生的学习,学校决不搞一哄而起,于是将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分为第一组,二年级和五年级分为第二组,四年级和六年级分为第三组。第一组的学生上山参加炼铁,二组和三组的学生就能在校上课学习,这样轮流上山参加炼铁,学校也好向公社领导有个说法。

我是第一组的学生,当然第一批上山学炼铁。我们先到学校集中,整队打着鲜艳的红旗,学生精神抖擞,前往目的地华家塆村炼铁场地。到那里后,我们发现华家塆的村民提前把炼铁炉子做好了。炉子怎么做,依照什么原理做?那时我年龄小,不敢问,一心想看看炼铁炉子是个什么样子。原来他们做个圆圆高高的东西,像炉又不太像炉,下面留一个大口子,说柴火从这里进去烧,上面堆着我不知道的东西,他们说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铁。我心想这炼铁炉与我在代家山里看到的烧木柴炭的土窑有点相似。安排我们砍柴,可我们又没带镰刀,于是向华家塆的村民借刀,砍茅草、梨树枝子。杂树有黄荆条,粗的,砍不动。有的同学在砍,没有镰刀的在玩,也有的用手折柴。好不容易,折的、砍的柴送到炉子里,一下子就烧光了。炼铁炉子不断冒烟,全靠华家塆的村民支撑着,公社领导远处看,所有的炉子都在冒烟,证明都在烧炉。不冒烟的炉子,领导上山查看找问题,严重的在广播中批评。

轮到我第二次上山,看到华家塆炼铁炉附近山上的柴,无论砍得动的茅草,还是我们砍不动的树,都一片精光,无柴可砍。再砍柴时,我们翻山越岭,经过路家冲水库的羊肠小道,到黑沟山里面去砍。山里有个塆子,叫萧家塆,塆子的房屋做得非常漂亮,古楼古样子。白墙青砖,屋顶上还有猫不像猫、狗不像狗的动物泥烧像,可能是旧社会的有钱地主盖的。四方有三方都是山包围着塆子,前面是路家冲水库某角的水库尾。站在山半腰,看水库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风吹着一浪赶一浪,真的很好看,我们一群学生跑进村子向他们讨水喝。一走进去,这家门楼没人,到那家又没人,跑回来碰到年长的老太太,问老太太:“人到哪里去了?”回答说:“都出去大办钢铁了。”老太太给了点热不热冷不冷的水给我们喝。

俗话说:看到山跑死马。看着黑沟山离我们的炼铁炉不太远,可走起来很远,大个子的同学还要担柴。这柴多是边走边捡,我们小点的同学怀里抱着柴,真正像蚂蚁搬家一样。

生产队的村民为了完成炼铁上交任务,把原来一家一户收起来未交完的废铁,放在炼铁炉中重新烧炼,只要铁与铁能烧炼在一起,就算成功炼出了铁,可以向公社领导汇报。更有胆子大的人敲着锣鼓、打着红旗,抬着铁砣砣到公社报喜,说炼出了铁。你说好笑不好笑啊。后来山上的树砍光了,铁没有炼出来,大办钢铁这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Y9qab5qIE4LRbtfJEiwaMOrFehnx86+yGCbWpqEV0tz0shPMVB7mDh/f8rcjfZ0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