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 年下半年,我进入十五岁,按某些年龄段的标准,十五岁属青年时期。写到这里,我少年时期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算基本写完。
少年时期,我感觉最轻松的事还是读书。每位老师上的课,我都爱听,上课时课堂上有作业,当时消化。放学回家从来没有做过家庭作业。老师太明智了,就是布置家庭作业,也是做不成的。因为填饱肚子是最重要的。不轻松的事是肚子总觉得叽叽咕咕的,饿肚子难受。整天都在想哪些东西能吃,能填饱肚子,为填饱肚子做了些尝试。
小学毕业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继续读书,可我认为我认了不少字,能写书信,还能写简单的报告反映一个问题。学数学,我能用算盘算加减法,可以担任生产队记工分的记分员;生活上,母亲教我学做菜做饭的生活能力;劳动生产,我知道怎样栽种白芋的方法和其他生产技能。这些都是为了具备生存的能力。一句话,有饭吃有衣穿,就是最理想事。
现如今的少年就不同了,不愁吃不愁穿,吃了肯德基还去麦当劳,喝了鲜牛奶还备巧克力,穿名牌衣服,要时尚,真幸福呀。可上学读书了就不一样,一上学,各种“培优”开始,书画、舞蹈、游泳、奥数、钢琴、围棋、英语、小练笔、作文等等,作业繁多,压力大,孩子不轻松也挺难受,喘不过气来。他们的难受,与我饿肚子的难受不一样,但是只要一样地坚持不放弃,理想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