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已 13 岁,母亲开始注意我的穿戴、个人卫生。
说起个人卫生真丢人,不好意思。从我记事起,家中有大、中、小三个木盆,到了冬天天冷,晚上我们都来洗热水脚,晚上上床睡觉不至于是冷被子又是冷脚的,睡不热。只要父母亲叫洗脚,我就抢着拿大盆。那时我心里想,大的东西就是好的。但母亲不允许。原来大盆是父亲、哥哥他们用的。为了节约柴火,不能单独烧热水洗脚,而是在做饭的土灶上,铁锅与另外一个铁锅中间,夹放一个砂罐,里面装着水,这样来烧热水的。饭做好了,中间砂罐(土话叫煨罐)里的水也热了。舀起热水,倒在大盆里,让父亲哥哥他们先洗。洗完后把热水又倒在中盆里,我们才能下脚洗。
中盆和小盆属于我们女孩用的,小盆洗屁股用。农村孩子拉大便擦屁股用的是稻草阄阄,很少人买纸做手纸。用纸也是火纸,比现在火烧纸还黄些,又粗糙。我们家很节约,没有用火纸,用稻草阄阄,不过比别人家的稻草阄阄要先进些。父亲用木棒锤稻草,锤软和提整齐,去掉稻草叶子和渣子;捆绑起来,悬空挂在外走廊靠墙边。早晨太阳出来就照上,用现在的眼光看,经太阳晒过干燥、无霉变,也算干净。我们要拉大便时伸手扯一把软和的稻草,搓阄阄擦屁股。母亲不定时在有空、有热水时,拉我们去洗屁股。听说塆子里不少人有痔疮病。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家都没有人得痔疮病,是父母亲没有我们就没有,还是父母亲那样不定时给我们洗屁股,我们才没有痔疮病呢?
最开始洗头发,我看见大姐是这样做的:手拿竹子做的篮子和火钳,到稻场前抱一包稻草,放在场地用火烧,烧完后把稻草灰装进篮子里,带回家,烧开水倒在篮子里的稻草灰上,流下的水叫稻草碱水,用这碱水洗头发,确实洗得干净。可时间洗长了,头发乱蓬蓬还发黄。我怕变成这个样子,不乐意洗头,还跟母亲、姐姐她们辩论:不洗头,一段时间不洗头,我头发变黑了,确实黑了,黑的原因我说是不洗头。头上出汗养着头发变黑的,但不能长时间不洗头呀,头发臭了怎么办?母亲奢侈一次,买块檀香香皂叫我洗头发。我第一次用香皂洗头,香香的很好闻,我高兴极了,高兴胜过洗头发,洗不洗得干净都不在意。往后的日子里,用檀香香皂洗头发老洗不利索,黏黏的,洗不干净、不舒服,还不如不洗呢。
母亲说我的问题多,总是找茬,气冲冲地把我拉到村东头,到河边大家经常洗菜洗衣服的地方,用手指着说:“这是木槿条,把枝上叶子揪下来,手搓搓出汁,放在头发上搓头发,能洗干净。”正好那时天气不冷,我第一次用木槿条树叶洗头发。从村东头到河边洗的地方,前后大约有 300 米长的路,都是先人栽的木槿条,长得高的比我还高,沿路长成菜园地的围墙。我只知道揪小叶煮糯米稀饭吃,消火祛毒,不知道叶子能洗头。我揪了不少叶子,按母亲说的做,边搓头边在水里洗,也没觉得水冷,果真洗得干净,用手摸上去,感到头发顺顺溜溜的,干后也不乱蓬。我还怪母亲,这么好的东西就在眼前,怎么不叫我们洗呢?
后来我一直用木槿条树叶洗头发。即便是天冷了,木槿条树上还是有叶子,感觉一年四季都有绿绿的叶子。到了冬天不敢在小河边洗冷水,怕今后患头痛病,虽然一贯舍不得烧柴烧热水,为了洗干净头发也要破费下用热水。其实,要不了很多热水,用少许热水把头发弄湿,把刚洗干净的木槿条树叶使劲地搓,搓出滑滑溜溜的汁放在头上,和头发一起揉搓过后,用点温水淋洗,连冲两次就洗好了。
这一洗就洗到我走出农村参加工作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