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自留地,又允许家庭搞副业,我们家的生活比前几年改善了许多。生活好起来,大家心情愉快,想的事情和办的事情就不一样。
我的母亲想的可能是,如何把这个家的生活搞得更好,如何把儿子教育成人成才,如何教会女儿操持家务的本事。母亲说女孩子总得学会做几道好菜。菜做得好,不是硬把菜放在锅里来回翻炒,就能炒出味道来的,要学会做配料,如做晒酱和泡酸辣椒菜水。
做晒酱第一步,把晒干的小麦放在手推拉石磨上磨,来回磨四道,用筛子筛出的白面放在一起做什么都行,手擀面、拉面、发馒头等等,供大家当顿吃。筛出剩下的麦皮叫麸皮,就是面不多的意思,再来回放在石磨上多磨几道,看见麸皮越磨越小,不需筛面,和麸皮一起直接加水搅拌,搓成粑粑,贴在铁锅周围,铁锅中间放水,蒸熟后取出,放在用竹编的花篮里。花篮底层有干净的稻草,平放在稻草上排好,在上面覆盖一种当地叫黄蒿(学名不知)的叶子,黄蒿的叶子不像青蒿的叶子,是细细米米
的样子,闻起来蒿香味很浓。粑粑做得多的时候,反复多放几层,覆盖住黄蒿就是。在自然温度下放 10~15 天,麸皮粗糙,上面长出带黄蒿的微青色毛毛,闻起来是香味而不是臭味,就“霉”好了。取出后放在自己用竹子做的蒸笼里蒸,上气时间 30 分钟为宜,取出放凉吹干。为了充分晒干,用手掰开霉粑粑,搓搓直到晒得全干,用擀面棍碾碎为好,收藏在防潮的罐里备用。
第二步,待辣椒成熟老红后摘下,及时洗干净,去掉辣椒上的青把,刀切斜块在石磨上磨成辣椒糊糊,10 斤辣椒加 4 两盐,比一般腌鱼肉要咸点。定要装在砂盆里,放在太阳下面晒,日晒夜露。古人喜欢用砂盆,可能砂盆的穿透力强。晒到砂盆周围出现白色盐硝来,盆上面是鲜红的辣椒色,晒出酱红色,感觉确实晒好了,等着备用。
第三步,烧开水放凉后,取出霉晒好的麸皮粗粉,把凉白开水喷洒上,有点湿润就行。用筷子搅动已晒好的辣椒酱,边搅边把湿润的麸皮粗粉下到辣椒酱中,辣椒酱和麸皮粗粉是 1∶1 的量。麸皮粗粉未下之前,还得按 10 斤麸皮、4 两盐的比例加到位,完毕后多搅几下。如果偏干搅不动,就加适量凉白开水,明显看到酱上有水,然后放于露天的地方,日晒夜露,越晒越香,晒出酱香味,前前后后一共需要 3~4 个月的时间,才算真正晒好。然后可以装在砂罐里,往后随吃随取。
第四步,为平时做菜作准备,芝麻炒熟,花生米锤破成小粒子炒熟,分别装在各自的罐中,目的是分别好使用。
再说说腌酸辣菜水的制作。
第一步,选朝天椒,我们叫的朝天椒是很辣的一种小辣椒,当然要老红辣椒在缸里经得起腌,不会发软,辣味才会辣得很正。
第二步,不知道是太太还是爷爷他们留下的老腌菜砂缸,母亲接过这砂缸,一直用它腌菜。这缸里的酸辣水多年没断过,只不过缸里的水有多有少,天气热了,有时候长出白沫来,把它舀掉就可以。缸里经常放三种东西,食盐、花椒子、桂皮,时间长了就换掉。腌的菜主要是辣椒、生姜、秋天的薄扁平扁豆,到冬季放高脚白菜秆(去掉叶子)、青头小白萝卜或别的菜,母亲不允许放多,样数多了会乱缸(就是乱菜)。防止乱缸,缸里酸辣水少了,不许加生水,只添加凉白开水,菜洗干净、晾吹干水,才能放进酸辣菜缸里,酸辣水缸一年四季都放在阴凉处。我看见缸口就是用盖子盖上,也不存在密封缸口,但是腌的菜和水,味道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