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践引起意识变化的过程

大致了解了断舍离的过程之后,我们来归纳一下意识发生变化的过程。

首先,在初级阶段,要将“舍”,也就是筛选物品进行到底。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刚开始用与之前不同的判断标准来审视物品,所以还是会犹豫不决。下了决心,把衣服装进垃圾袋准备扔掉,却又心生不舍,觉得“要不还是等等吧,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用得上”。这便是直面扔与不扔的开端。犹豫不决的结果,就是不能痛快地“舍”,物品依旧繁多且杂乱。即便如此,如果你能继续想方设法地努力与“扔了可惜”的想法做斗争,坚持践行断舍离,判断物品需要还是不需要的速度就会慢慢加快,渐渐不再将“扔了可惜”作为不扔的理由。

在这一过程中,养成干脆利落的风格,直到你能明确地做出选择,比如“这件东西可以送给用得上它的人”“这件东西即使留着也没人会用”,这便是进入了中级阶段。接下来,你的断舍离水平就会突飞猛进,做决定这件事本身也变得快乐起来。坚持下去,物品就会渐渐变得适量。到底多少才叫适量,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与你从事的职业,很难一概而论,简言之就是让你觉得“自己能够掌控的量”,也就是“自己能够感知的量”,即你清楚家中所有物品的位置,并且能让它们物尽其用。可以说,在断舍离中,到了这一阶段,家才 从“仓库”变成了“住处” 。因为在此之前,家里都被没用的物品塞得满满的。把那些废品收纳起来毫无意义。 收纳术,应该在进入这一阶段之后再开始使用

有些人能够较快地进入到这一阶段,但也有不少人会在“舍”上面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一位教授收纳术的老师提倡的收纳方法是,在收纳时,要问问物品:“你想待在哪里?是想经常待在那儿呢,还是偶尔待在那儿?”以此来决定放置物品的位置及高度。我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意思。不过,在完成“舍”这项工作之前,使用这种方法是毫无意义的。和没用的物品说话,不是白费力气嘛。因此,断舍离认为,做不到“物品适量”,收纳术就没有任何意义。

把物品精简到自己能掌控的数量,意味着自己能够支配物品了。在此之前,自己一直饱受物品的困扰,换句话说,自己一直是物品的奴隶。能够掌控物品,意味着达到了“有我才有物”的状态。不过,断舍离追求的目标还要更高一点,即更进一步,做到与物品和睦相处。也就是说,开始对物品进行精挑细选。这便是进入了高级阶段,达到了高手的水平。这件物品目前自己的确在使用,也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然而还要和物品变得更亲近,即要与“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就能做到“断”,也就是在购物时深思熟虑,东西买回来后物尽其用,让物品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这便是断舍离的最终阶段。

物品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达到了对自己而言适量的程度,如果能更进一步,只留下自己精挑细选出的物品,那么此后需要舍弃的物品也会控制在最小限度。一直以来,物品总是不断堆积,塞来塞去,于是我们便总要一扔再扔,不断放手,所以才会感到痛苦。然而到了这个阶段,家里只有满足需要的最少量物品,既实用又美观。空间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的,都是对自己而言重要的物品。这便是“无须收拾的收拾法”的最终形态。在这个阶段,空间里甚至不需要收纳用具,变成了一个收纳术根本派不上用场的世界。 这样的空间,比起“居住空间”,更应该叫作“自在空间” 。这样的空间,是对自己来说最合适,也最舒适的空间。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大家一起向着这一阶段迈进!

■断舍离给意识、环境、气场带来的变化

打开内在智慧的感应器

“断”与“舍”都属于doing,也就是行动,action。通过反反复复、坚持不懈地doing,就能进入感受的世界,达到being的状态。行动和思考是同时进行的,我认为, 从思考的世界进入到感受的世界 ,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这之后就轻松多了。

就拿食物来说吧,只要人身心健康,便可以在想吃东西的时候,吃自己想吃的东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因为身体的感应器能够正常发挥功能,清楚地感知到身体想要什么,想要多少。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断舍离所追求的状态。可是,如果身体不够健康,或者出现了某些问题,身体的感应器就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导致出于压力暴饮暴食、只吃同一种食物等问题。也就是说,食物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媒体总是说什么“吃这个能促进血液循环”“吃那个会造成血管堵塞”,以这样的态度对待食物,实际上这主要是怎么吃和吃多少的问题。并不能说这种食物对身体好,就一直吃个不停。也不能说那种食物对身体不好,就一点也不碰。 我们总是习惯于对外部存在的事物进行“是好是坏”的判断 。然而,食物原本也是有生命的,就算只是一块曲奇饼干,它也是用面粉和黄油制作出来的,吸收了植物和动物的营养,说“这种食物不好”,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真正有问题的是自己的食用方式。

可以这样告诉物品和自己:“是我自己的感应器出了问题。”不是物品的错,完全是由于自己错误的判断,才导致物品堆积成山,让自己动弹不得。断舍离也可以说是一种提高感应能力的方法。瑜伽中将这种感应能力称为“内在智慧”。多余物品过多,便会导致感应能力钝化。要通过行动,去开发这种能力,通过用“需要、合适、舒服”的物品取代家中“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品去锻炼这种能力。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断舍离非常有意义? 即使是扔掉家中的一件垃圾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是在锻炼内在智慧 。如此一来,无论是面对食物,还是面对居住环境,都不用依靠外部信息来做出判断,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让它们保持对自己而言舒适惬意的良好状态。我自己也还在锻炼内在智慧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和大家一起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就再好不过了。 8yZcjSXR7D20JibNC3G4cgX7gmFZ5IMO15Ir+AUB6UzUhNtHXqp6SLKXJngbbE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