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空间布局

庭院设计的首要工作是“空间布局”,它需要整合一切信息与资源,通过空间这一载体进行呈现,是庭院设计的基础工作。一个好的空间布局是成就一个美丽庭院的前提条件与关键因素。

庭院的空间布局主要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读懂场地。 空间布局技巧的探讨不能脱离基地的现状条件与周边关系,不同的现状条件采取的布局策略也不尽相同。

◆ 基地形态

·边界形态

·高差层次

·尺度体量

·周边关系

·空间体感

◆ 基地资源

·风景资源

·植被资源

·景观遗迹

·负面资源

◆ 基地区位

·气象条件

·区块关系

·交通条件

·地势方位

◆ 上位规划

·土建改造

·室内设计

·建筑外观

·场地整洁

·设施规划

其次,需关注尺度。 未结合具体尺度的空间布局,注定会是“空谈误园”之举,也是年轻设计师容易“翻车”的地方。空间尺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人进入空间的体验感与场地所呈现的气质。可以说,庭院的空间布局,也是一场在空间中寻求舒适尺度的平衡游戏。

空间布局应符合人体的尺度与心理感受(尺度单位:毫米)

楼梯尺度(900mm为最小尺度,1200~1800mm为紧凑型尺度,2400mm为宽松型尺度)

对景尺度(2000mm为紧凑型尺度,4000mm为舒适型尺度)

空间决定茶台尺度

最后,需注重文化内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空间美感有着不同的表现与阐释。因此,探讨新中式庭院的布局,就需定义“东方美学”下的庭院空间之美,它有别于西方的直白之美,注重“含蓄”与“赏心”。

整形的驳岸、精致的护栏在景石的点缀中方得生趣,体现东方庭院的空间之美

西方的景观之美注重“悦目”

庭院的空间布局看似千头万绪,对造园师的能力与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要求,但大致可以归纳为塑造空间、平衡尺度、经营视线、统筹风景四个方面的技能。这些技能可充分体现造园师的专业素养,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1.塑造空间

庭院的空间塑造是一个彰显场地特点但同时也消除场地缺陷的工作过程。其塑造的空间多变而丰富,是一次矛盾与统一的相互平衡。空间通过景观塑造,极力追求大自然与生活的呼应,实现庭院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也即中国古典园林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之境。

在狭小的庭院中,保持空间的流畅尤为重要,但流畅不等于不作为,要用局部的收缩与分割,使空间更显舒适,追求心理上的通透

庭院设计需要探索空间的最佳解题策略,这种策略的应用会赋予空间最恰当的构造处理

(1)内向与外向

在庭院与周边空间的关系处理上(如周边无景可观或需塑造一个安静且完整的空间次序),空间采取围合、封闭的方式,称之为“内向型空间塑造”。若基地周围环境优美,可通过开敞或通透的手法外借风景,空间采取开放的方式,称之为“外向型空间塑造”。

判断庭院的空间策略是造园工作的重点,用一句话概括,即“外部有景向内借之,外部无景围而造之”。

外向型空间塑造

内向型空间塑造

(2)隔断与串联

在庭院塑造中,通常会有多个独立的小空间并存,这些独立空间之间需要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使在形式上有阻断,也应存有心理上的联系,即“笔断意连”。

隔断与串联的技巧,就是在探讨空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经营空间的整体布局。这种布局包括四种变化——断、联、收、放。“断”或“联”是关系问题,宽处分割,窄处串联;“收”或“放”是对比关系,收处密不透风,放处则疏可跑马。

空间的宽敞与狭小并无绝对的大小定义,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感受,只有通过“小”的对比方能显“大”,也只有通过压抑的密实方能衬托宽松的舒畅。因此,空间要不断地进行阻断与联系、遮蔽与开放

(3)平整与高低

空间塑造除了平面布局,还应考虑竖向的变化。不同的竖向层次可为空间带来更为丰富的景观体验与空间特色,有利于营造自然的氛围,形成“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空间场景。

竖向空间是营造景观层次的重要因素

2.平衡尺度

在相似的空间形态下,现场条件所形成的不同尺度感,会给人以较大的体验差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尺度平衡是体现空间布局的重要细节。

在庭院设计中,尺度需要把握两个要领,一是人的舒适体感对尺度的需求,二是依据现场状况空间能实现的最佳尺度条件。

在不同区域都能感觉舒适的尺度,必定是运用现状条件的情况下兼顾人的体感需求

(1)分与合

在庭院布局中,通过切分与合并的手段对空间进行调整与推演,以实现最佳的空间尺度。也就是说,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空间属性,对空间尺寸关系进行增补或减少,最终达到整体空间尺度的平衡。

切分式手法

合并式手法

(2)大与小

不同尺度的空间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气质,若设计尺度接近人体行为的体感,会让人觉得舒适,过大会让人产生敬畏,过小则给人压抑的感觉。因此,通过大小变化可形成压抑尺度、舒适尺度、宽松尺度和夸张尺度。

小空间给人压抑感,大空间尺度略显夸张

(3)近与远

近与远是真实的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感觉。在新中式庭院的营造中,本书所要探讨的“近与远”,是在恒定的空间条件下,通过塑造技巧来营造空间远近的变化。

在造园布局中,通过折叠与展开的手法,可以营造出心理或视觉上的远近变化,如步行路径会形成“远”的感觉,景点显于眼前则给人“近”的感觉。另外,空间层次的多少也是造成远近感觉的重要手段,A、B两点间形成阻挡的层级越多,心理空间距离就越远,反之则越近。

迂回的道路是塑造空间与心理尺度的重要手段

3.经营视线

如把庭院的风景比作生意的本钱,那对院内视线的处理就是做生意的手段,也就是“经营”。一项生意的成败不单取决于本钱的丰盈,更重要的是经营方面的智慧与执行。在庭院营造上,除了拥有良好的风景与基础,还需对视线进行巧妙地运用与统筹,才能让风景的价值更显突出,让风景与人融为一体。

看与被看

(1)看与被看

庭院中的构筑物,既是被看的风景,也是驻足停留与视线观赏的最佳点位。因此,在经营视线的过程中,把观赏点设在什么地方就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既要让其能观赏到最佳的风景,同时构筑物本身也要融入风景,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2)“藏”与“露”

所谓“藏”与“露”,是对视线的管控,对游览过程中能看什么与不看什么的艺术处理,也即“犹抱琵琶半遮面”。东方庭院空间的营造注重神秘感,一眼看透,便索然无趣,庭院的韵味往往体现在“藏”与“露”之间。好的空间应在进入之前就令人充满期待,游览其中处处惊喜,并对未入视线的区域充满遐想。通过调动想象力,在脑海里所形成的画面,远胜眼前所见之实景。

遮挡与露出

4.统筹风景

造园不只是造景,而是需要统筹安排区域内外对场地形成影响的一切资源,有利资源需要利用,不利或对主体形成干扰的资源需要屏蔽。因此,哪些景该用,哪些景不用,该怎么用,需用多少,这些都对整体形成的意境尤为重要。在统筹风景的过程中,手法可以不拘一格、灵活多变,不同的状况采取适合的造景技巧,是成败的关键。

(1)借景

借景是指对庭院以外的景观资源进行巧妙利用,通过构图和空间的规划以及景点统筹,使其融入庭院的景观次序,并让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形成关联,以此提升庭院景观效果的造园技巧。

借景运用的关键在于发现与利用。首先,需要发现风景资源,要有把外部景致作为造园资源的设计意识,同时需要有发现美的独到眼光;其次,“借”就是利用的意思,所谓利用,核心工作在于一个“巧”字,即“巧借风景”。在布置景观关系时,需把外部的风景放在主要的位置上,让内部造园围绕外部风景的构图关系来设计,以此“引景入画”,就可以给人浑然一体的景观效果。

内部造园宜围绕外部风景的构图关系来进行设计

(2)框景

框景是指通过构筑物或人为的布置设定固定观赏点,形成一个有限的观赏区域,以此对风景画面进行取舍。这个“框”,是让人工构筑的景观设施与自然景观融合的一种手段。

框景的造景手法可以在大空间中实现空间的选取,达到最为舒适的环境设计;在小空间中,也可通过对视线的屏障创造出具有延伸感的虚拟空间感受,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还可以通过周边留白,排除繁杂信息对主题风景的干扰,强调主景的中心位置。

框景具有延伸视线的空间感受

(3)对景

对景是指庭院中两个看似没有关系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也就是一种看起来不那么刻意但又非常重要的一种布局,这是通过视线引导与联系产生的,让看似孤立的个体有机融合。

同时,对景也是引导方向的中心点,起“点景”的作用,营造上需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它是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转换的提示,是一个空间次序的终点,有收聚视线的作用;也可能是另一个次序的起点,有峰回路转之意。在一定条件下,对景的“对”与“被对”是可以互为风景的。

对景可以是一面景墙

对景也可以是一组优美的植物,对景的“对”与“被对”是可以互为风景的

(4)漏景

漏景是指有目的性地透露其障景背后的风景,而不是一览无余,这样能使人按设计者所设定的方位与途径发现其藏匿的风景。因此,在设置障景时留下空窗与空隙,故意使部分景致若隐若现、半遮半掩,可加强游人对风景的期待,同时也延伸了空间,少量的“剧透”更能吸引游人的视线。

漏景的处理方式,可以是围墙上的一扇透窗、石壁上穿透的洞穴,也可以是一片树林中故意留出的缺口……

不同形状的透窗呈现不一样的风景画面 0rlizV/qKK3ekNjIcNuDJwuKFXBCSADULk2+3K09nXZH+HXy7P0uB6POPqGPlX0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