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庭院的美是一种内敛的含蓄美,情感的表达不会“直来直去”。它会委婉诉说,点到为止,让人回味无穷。这种不显锋芒的低调蕴含着力量,不显山露水,但却气势磅礴。新中式庭院的内敛和大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布局迂回。 在新中式庭院布置中,需要尽量避免过于直白的布局关系,不要一览无余,这样会使人觉得缺乏层次。同时,景点的关系也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穿插,相互交融,某一景观要素不宜过于尖锐与强势。
中式庭院讲究曲径通幽,避免一览无余
第二,造景自然。 新中式庭院的景观形态多取自然之境,核心景点搭配的材料也多为自然之材,如利用植被、山石等规划景观布局等,使其带有历经岁月的痕迹,也在大自然的洗礼中褪去了锐气与浮躁。
根据现场客观条件进行布局,呈现“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模拟大自然的美景,营造微缩式景观
第三,色彩质朴。 新中式庭院的色彩通常为柔和的灰色调,给环境带来安静的感觉,避免了大红大紫的喧嚣与浮夸。灰色可以形成基底,能承载与包容多样的色彩。作为大自然中最常见的色彩,灰色具有朴实及与人亲近的特征,看似平常,但包罗万象,有容乃大。
青砖黛瓦是一种古老淳朴的文化符号,有着古色古香的典雅气质
第四,空间流畅。 新中式庭院的空间布局虽然迂回,但也需敞亮。依据传统人居的文化观念要求——“门前有明堂”,园中不能一味地讲究“迂回”与“藏匿”,也需要适当的“开阔”与“显露”。
在大多数庭院占地面积不太宽裕的情况下,如何使其变得敞亮呢?“以虚称实”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即以“虚空间”的迂回衬托出“实空间”外显的开阔,这种“大开大合”的流畅空间能让人体会到“行云流水”般的畅快。
新中式庭院的空间结构需开合有致,方能彰显景观的韵律
第五,山水意境。 在新中式庭院中,最核心的景观莫过于“山水”,山水入院,犹如自然之脚踏入园中。山石自身固有的纹理及硬度质感等表象特征,在景观建造层面,有着深厚的美学意蕴。它们包裹着千年风霜的痕迹,尽显沧桑与厚重。
“山水意境”取材于自然,是自然风光的浓缩与提炼,似岩、似崖、似峦,大气磅礴。山水为庭园注入了灵魂,也创造了气势,尽显自然与浑厚。
山水为庭院注入了灵魂,也创造了气势,尽显自然与浑厚
第六,格调稳重。 新中式庭院的气质与格调是趋于沉稳的,一山、一树、一砖、一瓦都尽显典雅。灰色调的稳重赋予了庭院高级感,简单而统一的色调成就了空间的骨干与力量,不需过多修饰,就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与向往。
一山、一树、一砖、一瓦都尽显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