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认识时尚之前,先认识社会与自己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与我们身边的人是相互影响的。社交媒体时代,为什么认识时尚之前,需要先认识社会与自己?

一、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时尚帮助我们完成阶层的“归属”与“区分”

社会学家齐美尔曾提到,时尚帮助我们完成社会阶层的“归属感”(属于某个阶层)与“区分感”(不同于某个阶层)。时尚的阶层感无处不在,它也是影响我们与周围人群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其中,又以奢侈品的阶层感最为显著。人们之所以会本能地对穿着奢侈品的人刮目相看,无非也是因为这个圈层代表了时尚的金字塔尖。正如社会经济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所说,“‘炫耀式的消费’就是富有阶层(有钱又有闲)的身份标志之一” 。虽然齐美尔与凡勃伦的理论都诞生于一百多年前,但今天看来,它依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

近几年来,几个奢侈品大牌依然保留了它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涨价的习惯 。很多人不明白近几年实体店生意那么难做了,怎么还有品牌涨价?其实这背后就是奢侈品的圈层理念。奢侈品并不希望所有的人都可以购买自家产品,并且,若顾客的气质与本品牌不搭,即使顾客很有钱,品牌方也并不欢迎他们。而将奢侈品当作日常消费品的人,也就是奢侈品真正的目标客群,面对涨价却依然会购买奢侈品,因为这点涨价丝毫不影响他们的消费能力。奢侈品涨价只是将边缘消费者挡在了门外。

二、社会比较理论:我们对自己的定义也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的比较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自己都有一个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而作为社会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不仅仅基于我们对自己的独立认识,事实上,也基于我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后得到的结论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为了做自我评估;其二,为了做自我提升。在“自我评估”方面,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较为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比如同一寝室的室友、办公室同事、同一教室的同学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如果看到同寝室的姐妹或者兄弟穿了一双名牌球鞋,自己也可能会想买一双。

通过相互比较来实现自我提升毫无疑问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在每个人的社交圈,可能都有些被认为“特别会买(衣服)、特别会穿”的人。他们无形中成了生活中人们的“参考”对象,其周围的人会向他(她)们学习穿衣打扮的经验。但是,这个也是有弊端的。当他人比自己优秀很多时,可能会让自己产生自卑情绪,这反而起不到自我提高的作用。 所以,做比较时,不妨多以那些 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人作为参考。

一个相对负面的比较案例则是拿自己和时装杂志中的模特进行比较。这会为自己制造更多不必要的焦虑感。我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

三、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与相互关系

近十几年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模式与人际关系。阅读本书的读者,估计没有人没在网络上刷到过关于穿搭的帖子吧?无论是小红书、微博、抖音还是知乎上,大概率也有你所追随的网红穿搭博主。很多人靠着这些网络信息培养着自己对穿搭的美感。

面对社交媒体,有两种可能极端的现象:一种是没有社交网络就觉得生活似乎难以继续,特别是那些爱美的女士,她们严重依赖于社交网络传达的“穿什么流行”“哪些名牌在做活动”“哪里的医美最可靠”等信息;还有一种则觉得社交媒体就是一个浪费时间的地方,这类人可能会关闭朋友圈,也不会下载那些常用的社交媒体APP(手机应用程序)。

这两者其实都不可取。研究表明,像前者一样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会让自己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有一个词叫“FOMO(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就是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人担心错过的一种心理,这很容易导致心理焦虑,而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来自这方面的影响。身材焦虑、容貌焦虑、时尚焦虑多少也与这种心理有关。但是坚决不触碰社交媒体在这个时代也确实容易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它导致的不仅仅是错过重要信息,更有可能错过与朋友交流的机会。

社交媒体给予我们的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看似每天能够吸收极其多的来自各个渠道的各种信息;而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正在给我们编织一个“信息茧房”。互联网当下的所谓根据个人喜好推送相关信息的逻辑算法,注定了每个人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世界,还有大量的信息被排除在我们每个人的“茧房”之外,穿搭方面的信息也在其中。如果你搜索的是价格便宜的服装,大概率你很难看到真正的设计大师作品。这也就让你无从知道那些高级美感的衣服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你因为某种风格关注了某个穿搭博主,大概率你从此就会拘泥于这一种风格,而没有机会让自己尝试更多元化的风格。

社交媒体同时也影响了我们自我表达的方式及人际关系。

我曾经有个朋友,原本很爱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她本身长相就不同于一般中国女性,肤色偏棕色,性格开朗奔放,自己又是服装设计师,无论是长相还是个性都很独特。有一次她去国外游玩,晒了自拍照,有个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姐,你真是又有钱又有闲,还那么有个性!哪像我们这种打工人,又没钱又没闲!”从此,这个朋友就不再晒朋友圈了——她担心其他人和这个评论者一样,对她的生活充满嫉妒与不满,从而影响她正在做的生意(她的朋友圈多是她的客户)。

这就是用自我形象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我后,所产生的人际关系的一种变化。也有很多人把朋友圈和自己的社交媒体伪装成“生活很美好”的样子。这种案例在国内外都比比皆是。

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于 1987 年在其经典作品《日常生活》 [1] 中就提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被(商家)操控的消费场所”。具体来说,列斐伏尔认为,正是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经历“节日化(festivalization of everyday life)”“艺术化(artification of everyday life)”,因此才产生了更多的消费刺激。

通俗地理解这段学术性陈述,就是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仪式感”,这些“仪式感”可能是通过某些媒体灌输给我们的,也可能是某些个体用自己的创意创作出来的,但无论如何正是这些看似仪式化的日常生活才刺激了更多的消费。

虽然列斐伏尔时代还没有社交媒体,但是他的理论在今天仍然适用(这也是经典理论的魅力,不管时代如何改变,社会的本质总还是那些,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中融入了不少经典理论的原因)。比如时尚穿搭博主最早就是把个人的生活方式“暴露”给公众,这些没有品牌官方大片完美但有着真实生活气息的照片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关注。这些图片的发布也许刚开始是无意的,但当这些拍摄背后开始带有商业动机,它们就变成了精心策划的节目,也就是列斐伏尔所说的“节日化”“艺术化”的含义。这些看似日常实为精心策划的节目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日渐泛滥,并且也成了如今营销的重要策略——其最终目的,无非还是为了刺激人们更多的购买行为。

而如今,这种“节日化”“艺术化”也正在蔓延到普通人群。现在还有多少人不给照片磨皮、放大眼睛、把脸修瘦小些再发到朋友圈呢?直播中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更是风行,以至于 60 岁的人也可以伪装成十几岁的模样。 可以这样说,社交媒体放大了美的 梦幻感——这种梦幻感又制造出更多的焦虑,让人们相信自己远不如镜头里的这些“美 人”——而这,也正是本书会不断强调的要点之一,区分清楚什么是自己应该要的,以 及什么是外界通过操纵媒体内容对我们的大脑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在认识时尚之前,我们应该先认识社会与自己,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理解时尚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1] Lefebvre, Henri and Levich, Christine (1987),‘The Everyday and Everydayness’, Yale French Studies , No.73,7-11. 562P7/OIr4hD8fXDxaIjZs0b4dToJcNFgBN4682XaH9xyvSrU80n4QBPe0RCCA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