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我的故事

我在时尚行业工作已经超过 25 年了,虽然已经写过几本时尚从业者参考书,但我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写一本面向一般读者的关于时尚的书。犹豫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给一般读者阅读的关于时尚的书,除了写写穿搭方面的知识,似乎没有其他值得大家知晓的内容,而网络上有大量的关于穿搭的内容,编纂成书显得没那么必要。其次,我一直质疑服装对于大众生活的重要性,它虽然看起来很重要,俗话不也是说“人靠衣装”吗?但每当看到直播间、市场上大量廉价的服装在出售,我不得不承认,服装对大多数人而言,也不过就是遮身蔽体的工具罢了。直到 2018 年,《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旗下的“三联中读”找我做了一个关于服装穿搭的音频专栏。三联作为国内一线社会新闻媒体,关注者大多文化修养较高,因此我在专栏中不仅分享了穿搭技巧类的内容,也引入了历史、文化与消费观等方面的内容,果然大家的反馈总体很好。不少读者给我留言,说这个专栏让他们重新认识了“时尚”——原来时尚背后还有那么多的功能、内涵与意义,时尚不仅仅只是“穿好看的衣服”那么简单。

从三联读者那收获了肯定后,我就打算将这套音频课程转化成图书,但因为忙于其他工作未能着手。直到 2022 年夏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编辑来联系我,问我是否有兴趣写一本关于服装的书,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先讲讲我自己与服装的故事吧!

我是一位出生在新疆地区的“70 后”!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着装”在我眼里都是“肤浅”的词汇。在我成长的地区与年代,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人是不应该把心思花在穿衣打扮上的;而那些喜欢穿衣打扮的人则大多被认为是“不良”青年,他们也多半不热爱读书。

而我当时在这两个方面,也都处于中间值:成绩不算最好,也从没觉得衣服有多重要,除了有几次参加学校的联欢晚会时必须要化妆,我也几乎没有化过妆。而这一切观念在我 16 岁作为知青子女回到上海的那一刻发生了改变——我发现,在同样的年龄,上海的女生和我们这些北方长大的女生竟如此不同。

在上海,关于穿衣打扮,我经历了几个人生中的第一次。

原来,上海女生每天都要换衣服。不仅如此,很多人回到家还要换一套家居服。而我们当时在新疆,外套大概几天甚至一两周都不会换,因为没有那么多衣服换,也从没意识到要换得那么勤快。

在上海,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洗发水”“洗面奶”,还有种类繁多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在当时的新疆,我们都是用洗衣粉或者肥皂洗头发的,用水洗完脸直接就涂点儿擦脸油(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油)……

同样为人,我们的差异居然那么大?怪不得别人都说上海女人就是好看,原来她们都那么注重保养……

时光荏苒,从在上海所遭遇的第一次“着装文化冲突”到今天,转眼快 30 年了。如今的新疆当然也已今非昔比,可以说上海有的衣服、护肤品、美妆产品等,那里也都有。而我,最终也踏入了服装行业,并已经在这个行业耕耘了 25 年。

在这 25 年里,我在鞋服公司工作了近 15 年。在此期间,我在英国获得时装营销与管理的硕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服装行业研究的。无论是我的硕士院校,还是我读博时访学的院校,都是全球最顶尖的时装院校。2016 年后我开始做时尚商业培训导师、时尚专栏作家以及独立时尚评论人,所以我期待能从专业的视角,为读者呈现并解读一个不一样的时尚。

二、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一)“服装”与“时尚”的关系与区别

在进一步探究本书写作目的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服装”与“时尚”的区别与联系。虽然在现实中,它们常常也被认为是同一件事。不过,从撰写图书的严谨性来说,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即使从学术角度来看,两者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不过,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是“服装”通常指“物质”层面,它们满足人们穿着的基本功能,比如保暖、舒适等;而“时尚”则指精神层面,比如,衣服所代表的时髦、身份、职业等,而本书将涉及两者。

另外,时尚还是社会产物,它关联着你如何看待衣服与自己身体间的关系,你与周围人的社会关系等。因此,时尚不仅仅只有衣服的视觉美观问题,还有人(着装者、旁观者等)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如,大众对服装的诉求看起来似乎只有“怎么能让我穿得更好看”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发现,无论你自认为自己穿得多么好看,总有人觉得你穿得并不好看!在我做过的市场调研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退货,就是因为他们将产品买回来后,被家人、朋友或者同事说“不好看”。甚至,还产生了很多因为个人着装不当而导致的社会问题,比如,在一些社会事件中,旁观者会将问题的根本指向“衣着”,而这种现象在女性受害事件中尤为普遍。

每当这类事件发生时,舆论几乎都会分为两个明显的阵营:一个阵营认为着装纯属穿着者的私事,不追究恶人(罪犯)的原因却将矛头指向受害者,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思维;而另外一个阵营则认为,有些人穿了某些特别的款式,就是在暗示自己是什么人!

为什么看上去那么简单的着装问题还会引起那么多社会问题?

(二)时尚影响人的认知与行为

让我们从一场实验开始。

2012 年,一对研究者海琼·亚当(Hajo Adam)与亚当·加林斯基(Adam D.Galinsky)做了一场关于“白大褂”的实验 [1] 。研究者让参加测试的人员穿着白大褂,之所以选择白大褂是因为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白大褂这类穿着经常与“实验室”“医生”等职业相关联,都代表着“细致”以及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态度。所以,研究者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测试着装代表的含义,以及该含义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比穿白大褂与不穿白大褂的人群,结果发现,那些穿着白大褂的人,明显比不穿白大褂的人,更能够聚精会神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研究者再分别让三组人群都穿上一样的白大褂,但是分别告知其中两组人员,他们身上穿的白大褂分别是“医生的白大褂”与“艺术家的白大褂”,第三组人员则穿自己的衣服,但会挂一件白大褂在他们眼前。结果发现,穿着“医生白大褂”的人,比其他两组的人更加细心。

以上实验被称为“着装认知实验”。该实验证明,一件衣服的象征意义以及着装本身对着装者的心理与行为都有着影响。

著名的文化研究者同时也是流行文化评论家的伊丽莎白·威尔逊(Elizabeth Wilson) [2] 与麦尔肯·伯纳(Malcom Barnard) [3] 都曾谈到衣着的社会性作用。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一个人穿球鞋与穿高跟鞋时走路的姿态都会产生变化。穿着球鞋走路,人自然会感觉很轻松,步伐可能也会比较轻快,从而显得年轻、有朝气;而穿着高跟鞋时,人则会显得挺拔,走路稳重,姿态优雅。对男士来说,穿T恤搭配牛仔裤与穿合体的西装,自然也会感觉到自己在心态上的不同。因此,服装也能塑造我们的行为。

女性的着装心理与男性也会有些不同。比如说,泳装会影响女性的情绪与行为,但对于男性却没那么明显 [4] 。女性穿着泳衣站在镜子面前,会因觉得有些暴露而产生“羞耻感”;但穿毛衣的时候,女性对自我身体的感觉就不会这样糟糕。而男性在这方面的困扰则没有那么大。

着装不仅仅能够改变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当人们穿着让自己自信的服装时,会感到自己同时拥有了强大的社交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5]

(三)时尚是最直接的社交沟通工具

时尚理论研究者弗莱德·戴维斯(Fred Davis) [6] 曾说:“我们穿的衣服都在表达我们(是谁)。”从这个角度来看,服装穿着是一门语言,它会默默地为我们“代言”。事实上,虽然常有人说“穿什么衣服是我个人的自由”,但在现实中,大部分人选择衣服并不会仅仅考虑自己的喜好,他们还要考虑这样的着装与所处环境的适应性。比如:“其他人会觉得好看吗?”“其他人会不会觉得我在出风头?”“我这样穿会不会让(某)人不喜欢”……这说明,在人的潜意识中,大家都明白,着装也在向他人传达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它具有自我表达的属性。

如果我们将人的属性分为三类: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则服装可以同时表达穿着者这三类的属性。

生理属性指人的年龄、肤色、身高、体重、体形等。这看上去似乎简单易懂,但现实中,也恰恰是影响人们穿着打扮的重要因素。比如,网络上关于着装问题最多的类型之一,便是不同体形、身高、体重的人该怎么穿的问题:

不过,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回答,都只集中在用服装的物理属性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用什么颜色、廓形来解决上述问题等。殊不知,如果不先解决一个人对自己外貌、体形(身体)、社会身份认知的问题,服装的物理属性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总有些人,无论专业人士(比如服装销售导购、形象造型顾问)怎么推荐衣服,他(她)们对自己的着装与形象都不满意。 也因此,我将在第一章呈现要解 决一个人的穿衣问题,首先要解决他(她)对个人身体及社会身份(年龄、社会关系等) 的认知问题。

社会属性则主要指人们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等。德国哲学家与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在其《时尚》 [7] 一文中曾提到,时尚常常被用来满足个人的两点需求:为了融入某一类社会群体(证明自己属于某一类阶层或者团体),即“模仿(imitation)”;或者为了证明自己不属于某个群体,以强调自己“区别”于他人(distinction),说的就是人们的社会属性。而现实中,无论是否有这个意识,每个人的穿着,其实都代表着他(她)所在的社会阶层或者社交圈子。

精神属性,则指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追求。比如,有的人喜欢简单、舒适的生活,其着装一般也以简洁款式为主;喜欢被人瞩目者,大概率会穿得比较独特甚至夸张。甚至诸如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都说自己不愿意在服装选择上浪费时间因此会买一打同样的T恤衫 [8] ,也说明了他们视时尚为“肤浅”或者“微不足道”的一种精神态度。服装也常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这也是服装的精神属性的一方面。在这方面,色彩是表达情感最重要的元素。我们用深色服装表达庄严、严肃甚至哀伤,用靓丽的色彩表达我们的喜悦。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 [9] ,服饰的沟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黑色衣服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甚至有时带来负面影响;正装代表着严肃但也代表着距离感;扣好纽扣的人比没有扣好纽扣的人让人感觉更有竞争力;穿着过于性感的人会让人觉得能力较弱,可能不那么聪明;穿着更男性化的女性在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得到工作机会;一个人穿得越时髦,让人觉得职业感越弱等。

总之,无论个人有意或者无意,我们每个人的着装,都代表着我们与人交往的第一沟通语言。在我们开口之前,我们的着装已经在向他人传递“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情绪如何”等内容。

(四)我们都带着偏见凭着装认识他人

上述是着装者视角,那么对于观察者,衣着又代表着什么呢?我们虽然知道“以貌取人”是片面的,甚至可能会产生偏见。但在很多企业培训中确实司空见惯,特别是销售人员大多会被安排“通过仪表来辨识顾客背景”的课程。面试的时候考官会通过衣着来判断应试人员是否适合本公司等。虽然看似有些不合理,这种判断也可能确实是一种偏见,但事实是,我们一方面反感因他人的片面认知而遭受偏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片面地用服饰判断一个人,对他人产生着偏见。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外貌偏见”究竟存在吗?答案是“是的”,它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10] ,“外貌魅力偏见(Physical 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十分常见,人们看到美丽的人,都会连带认为这些人同时也拥有其他美好的品质(比如更聪明、更稳定、有着更优秀的品格等)。这个可以解释为什么外表姣好的人更容易找到更高薪水的工作,以及获得更多晋升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当一个漂亮的人做了某件令人失望的事情时,比如口吐脏词、撒谎,或者其他什么糟糕的事情,人们常常会说出“长得倒挺好看(标致),怎么做的事如此不堪?”这样的话,以表达他们的失望之情。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认知偏差几乎无所不在,而且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偏见多产生于个人掌握的片面信息、个人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相的全部)、个人对社会的认知(用自己看到的世界代表世界的全部)等。

对于着装来说,最普遍性的偏见大概就是“光环效应”了。为什么某件衣服某个明星穿了,大多数时候就会立刻成为“爆款”?为什么男人有钱了以后,你会觉得他同时也变帅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光环效应”! 人们会不自觉地认为,那些带有 某种光环的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是优秀的。 明星原本可能擅长演戏、唱歌,他们选择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也一定好看吗?不一定。所以在网络上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买了明星同款,活生生把衣服从“明星穿的衣服”变成了“路人甲穿的衣服”。而男人还是那个男人,为什么有钱就觉得他变帅了呢?当然有钱后能够买更多昂贵的衣服来修饰自己也许是一种可能,但更多的只是旁观者心理上的光环效应所产生的偏差而已。

再比如,高考前有的妈妈们穿着红色旗袍,代表着“旗开得胜”的寓意。当孩子们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有的人可能会将其得偿所愿的原因归结为红色的旗袍。 这在行为经济学中被称为 “赌徒谬误”,指人们将生活中两件完全没有关联的事情凑到一 起,让人觉得似乎正是原因“A”造成了结果“B”。

时尚行为中,还有一种比较主流的偏见,就是“错觉关联效应”。

2021 年夏季,某美院学生假扮名媛的故事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她先购买了一个仿大牌的包,又买了几套假珠宝,同时手上又拿着几个奢侈品的购物袋(成本大概几十元),在五星级酒店、机场贵宾室、高级拍卖会上蹭吃蹭喝蹭洗澡,不花钱生活了 21 天,整个过程没有一次被服务员、保安阻拦或者质疑。对邹雅琦来说,这是她用自己的行为艺术讽刺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 但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看,这背后都是人们的“错觉关联 效应”的缘故——那些穿着“名牌”的人,肯定有钱,怎么可能 会白吃白喝不付钱呢?毕竟大多数普通人并不会辨识品牌的真伪。

行为经济学中另外一个认知偏见理论,也常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即“邓克效应”。 邓宁与克鲁格两位研究者发现, 越是能力欠缺的人,就越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就越 会高估自己的水平,并低估他人的水平。 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理论理解为,水平越低的人,也往往越固执己见——他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在着装中也会经常见到,比如一些人固执地认为,我只适合某种颜色、某种廓形、某种款式,从而拒绝尝试任何自己未尝试过的款式或者搭配。这类问题也常常是着装顾问或者形象设计师们遭遇的共同问题。

认识到以上问题,会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以及他人。写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现实”和“正确”的问题。我们这里提到很多“真实”的现状,并不代表它们就是“正确”的现象。 这就提醒我们,在对待自己的着装问题时, 一方面要谨慎选择自己的着装以免引起他 人的偏见,也要在偏见产生的时候,合理地 为自己辩护,而不是任由他人对我们施加干 涉;另一方面,在了解上述各种偏见后,自 己要避免以此看待他人的着装。

综上所述,着装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有个人属性(自己决定自己要穿什么),也有社会属性(决定你与社会的关系)。 因此,穿衣,不仅是关乎于“我穿什么好 看”的问题,它更关乎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社 会习俗、社会规范),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理属 性(年龄、身体、外貌等),以及我们自己的社会 属性(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本书的亮 点。 在本书中,读者不但会了解到自己如何将衣服穿得更好看,更能够借助对服装的社会属性、心理属性及个人认知理解,让服装提升个人的人际关系、改善个人的行为习惯,并从更深的角度理解到底什么是“衣品”。

三、你将从本书收获什么?

四、本书结构

五、澄清

我需要澄清一下,这本书并不是具体教大家如何做衣橱收纳与整理、穿衣搭配、形象设计、造型化妆等方面的内容。有些人可能分不清这些工作内容的区别。这里我和大家解释一下,这些工作内容虽然彼此有交集,但是很大程度上又不属于同样的工作范畴。

衣橱收纳与整理师主要是上门帮助做空间整理与收纳。形象设计则不仅仅针对不同环境如何穿衣搭配,还包括个人言谈举止、职业修养的打造,也就是个人整体形象的设计与训练。造型化妆则主要应用在广告、影视、舞台上。造型设计重点打造个人整体造型设计,这个设计包括了风格、发型、化妆与着装风格,但是具体的执行则又由不同人完成,比如服装由搭配师完成,化妆由化妆师具体完成,穿衣搭配师则具体做服装搭配。通常来说,穿衣搭配师并不会化妆也不会做造型,做形象设计指导的人也不一定会做化妆、发型,做衣橱收纳与整理的人也不一定会给出穿衣搭配建议。这些职业各自有自己的细分专业特点。

我这本书是对上述相关主题出版物的一种补充。相比于这些书更注重具体的“术”,本书则从“道”开始讲起,逐步下沉到“术”。

另外,关于本书的图片选择问题我也有必要进行说明。本书第一章就会介绍时装杂志常常用超出常人之美、身材纤细的模特来让读者认为自己不够美丽、身材不够好,这样才能起到时装杂志的作用,就是号召人们成为模特那样的人物。为了避免让读者误以为我是在用美图诱导大家变得又瘦又美,在选择图片时,我也做了一番考量。

①首先因为本书是正规出版作品,出于版权限制,我在愿意授予版权的图库中找到的与时尚相关的图片几乎都是由专业模特拍摄的,专业模特无论是身材还是容貌都会比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显得更好看。

②但我尽量选择了一些大众美的脸,以及我认为普通人都可以接受的服饰。虽然这些衣服穿在模特身上看上去更显瘦,但它们大多对身材并没有那么挑剔。

③选择的图片与对应的场景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客观的,而是含有我个人的主观意见。图示的目的主要是便于读者进行形象感知,而不是将这些图片作为对与错的衡量标准。事实上,着装美学本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本就带有主观性,而非绝对客观的。

④考虑到书的销售是长期的,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时尚流行又是短暂的,因此本书图片中选择的所谓“流行”要素,也都是一些较为主流的,流行周期较长的流行元素。这些流行元素也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本书避开了一些非常前沿但只有少数时尚弄潮儿比较接受的元素。因此,假如你是时尚弄潮儿,专门追逐前沿流行趋势,也许会觉得本书的图片并不是那么时髦。

⑤有些经典作品的选择并不遂我心愿,主要是这些作品的版权并不对私人作者开放。因此只能说书中图片属于开放版权中让我相对中意的作品。

⑥还有很多原本想加图的部分,但看中的图片版权不易获取,能选的图片库中又没有适合的图片,这个算是本书的一个小小缺憾。但是相对来说,我认为尊重知识产权更为重要。所以也感谢读者们理解某些部分不能配图的原因。

六、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服装从业者(设计师、销售人员、店铺销售导购等)、时尚博主、穿搭博主、形象设计师、造型师、时尚摄影师以及热爱时尚的大众群体阅读。

[1] Hajo,Adam and Galinsky,Adam D. (2012),‘Enclothed Cogni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48, Issue 4,918-925.

[2] Wilson, Elizabeth (2003), 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3] Barnard,Malcom (2002), Fashion as Communication (2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4] Fredrickson, Barbara and Roberts, Tomi-Ann (1997),‘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 21(2),173-206.

[5] Moody, R. Wendy, Kinderman, Peter and Sinha, Pammi (2010),‘ An Exploratory Stud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ying on Clothing, Mood, Emotion, Personality and Clothing Preference’, 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14(1),161-179.

[6] Davis, Fred (1994), Fashion, Culture, and Identity (Reprint Edition),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 Simmel, Georg (1957),‘Fash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2(6),541-558.

[8] Smith,Jacquelyn(2012),‘Steve Jobs Always Dressed Exactly the Same. Here's Who Else Does’, Forbes ,https://www.forbes.com/sites/jacquelynsmith/2012/10/05/steve-jobs-always-dressed-exactly-the-same-heres-who-else-does/?sh=6efd83535f53,登录日期:2023年5月1日。

[9] Thurston, Jane and Lennon, Sharron and Clayton, Ruth (2009),‘Influence of Age, Body Type, Fashion, and Garment Type on Women's Professional Image’, Home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 , 19,139-150.

[10] Fan, Jintu and Yu, Winnie and Hunter, Lawrence (2004), Clothing Appearance and F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Woodhead Publishing. osWD8BOcujMny7pfMLww3Q1yY42mWbQb2RryBn9T3j+2YiK88SdmoFPyXdhuxW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