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践课堂

项目一
读书报告
——《实践论》

实践目标

通过阅读《实践论》,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深刻理解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唯物论的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同时,在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文本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实践方案

1.任课教师宣布实践活动主题,明确实践活动要求。

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选定1人为组长,负责组内各项工作。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外认真阅读指定作品,阅读结束后小组组内就各自的阅读感悟进行交流和探讨。

4.学生通过进一步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结合小组成员的讨论交流情况,撰写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5.以小组为单位推选1名组员,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交流情况。

6.任课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参考资料

资料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课读书报告

报告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院  部: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期: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二
《实践论》导读

一、写作背景

《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毛泽东当时研究和讲授认识论中的实践问题,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要从认识论上来探索和弥补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不足问题。用毛泽东本人的话说,“是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

《实践论》重点是对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进行总结,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广大干部,以迎接抗日战争新阶段的到来。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革命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特别是找出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这只有从认识论上加以总结才能做到。毛泽东认为,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受挫,问题主要都出在党内,特别是出在党的领导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是导致两次革命受挫的元凶。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虽在政治上表现不同,但在思想路线上有其共同点,这就是背离实事求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背离客观;因而提出了与中国国情不符、混淆社会矛盾的路线、方针、政策。

《实践论》写作目的很明确:就是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无视中国的国情,否认革命实践的重要性,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他们割裂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到处套用,去吓唬人们,导致革命事业的屡屡失败。《实践论》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它饱含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的成功和失败的种种经验和教训。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强大,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种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而必须经过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它又是以大量的事例活生生地向人们显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实践论》就是中国革命的认识论,就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

二、主要内容

第一,知和行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第二,系统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第三,知和行的统一是辩证发展的。第四,知和行的统一就是人们获得真理的过程。第五,揭示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三、现实意义

《实践论》告诉人们: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以往一切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并以指导实践作为最终归宿。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政策上的每一次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步重大跨越,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结果,也都是继承和发展《实践论》的重大胜利。 1Feq+sTxbfxqTq3EBdctPULzsJnFjBOf7fLCuqI4/LvgYcDkX2CLOH5oXvFZrB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