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内,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在这个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子,世界认识了一张“中国面孔”——大屏幕上出现的照片中,屠呦呦戴着眼镜,嘴角微微带笑,简介中写着“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
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几千年来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性疾病。1967年,由中国60多个研究机构、500多名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旨在尽快研制出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正式启动。1969年初,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的课题组长,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但初期研究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的实验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改变了原来对青蒿的提取方法,以低沸点溶剂乙醚来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去除了没有抗疟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保留了抗疟活性强、安全可靠的中性部分,在明显提高青蒿防治疟疾效果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其毒性。1971年提取的191号青蒿萃取液,在治疗被P.berghei疟原虫感染的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100%。这一发现是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投入追求真理的事业中,即使因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使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即使为研制抗疟药物前后共经历了190次失败,但屠呦呦都坚持了下来。此后,为了快速证明青蒿素对人体的效果,让疟疾不再危害人类,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又深入海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青蒿素在临床医疗中的效果出奇的好,与使用氯喹的疟疾病人对照组相比较,使用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很快退烧,血液中的疟原虫也很快消失。屠呦呦研究小组最初进行临床测试的药物形式是片剂,后来改成一种新的形式——青蒿素提纯物的胶囊,由此开辟了发明一种抗疟疾新药的道路。
支持屠呦呦及其团队坚持下来的,除了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外,还有什么呢?在“523项目”立项的时候,疟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是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为了让人民免受疾病的侵害,屠呦呦及其团队全身心投身到新药的研制中。除了考虑药物的配方和生产之外,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小组还考虑如何将这一发现推向世界,以造福全人类。1981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在北京举办的抗疟疾科研工作小组第四次会议上,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屠呦呦在会议上第一个发言,作了关于青蒿素研究的学术报告。青蒿素及其衍生药物在中国治愈了成千上万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
青蒿素的发现及使用,不仅解除了中国人民的病痛,当其被应用到全世界治疗疟疾的实践中时,也为人类谋取了巨大的福利。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这表明屠呦呦及其团队对青蒿素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今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综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采用青蒿素综合疗法可大大减轻疟疾的各种症状。青蒿素综合疗法在世界各地被普遍采用,挽救了无数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儿童的生命。今天,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后,青蒿素已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疟药物。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打破了此前一些人所预言的“中国大陆和科研不可靠”的说辞,而且对于中国医学界乃至科学界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更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
(资料来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指导》,经济管理出版社202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