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支持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崭新探索,是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通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市场化发展,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动力。

一、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载体的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前瞻性科学技术创新具有契合性高、消耗低、潜力大等特点,高质量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锚定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潜力。

一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新科技的研究运用及由此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放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位置。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长期规划,调整和优化生产力结构布局,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为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短途运输、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条长的特点。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的稳步增长,到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的加速发展,再到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应用场景的不断开发,低空经济火热升温。低空经济涵盖广泛的产业链,涉及政策制定、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将成为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

二是推动产业智能化,向高端产业链迈进。产业体系高端化离不开产业技术智能化,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广泛应用将持续提升产业链向高端迈进。要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就要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优势,利用数据、算力等新兴生产要素,以智能化数据平台、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生产与资源管理智能化,实现产业链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升级;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数字产业集群,提升产业体系的先进性。人工智能产业是高端产业的代表。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 5784 亿元,增速为 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达 15%,市场规模约为 14.4 万亿元。 迅猛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思维也由过去的“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可以说,“人工智能+”行动不仅是对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拓展的落实,更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布局,人工智能要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推动产业绿色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要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融合应用,革新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工艺与基础设备,必须注重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因而,必须加快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产业长期能效的改进,满足产业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要求;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化绿色供应链的相关标准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等绿色新经济模式,以绿色生产力助推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同时,随着终端用能电气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能源供应端和需求端智慧化互动,使能源供需两侧更匹配、更节能、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可以说,数字化技术赋能各领域,将催生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供热、智慧空调、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一批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但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

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不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质生产力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下提出的,正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才使生产力环节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了技术升级,使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完备。

一要依靠新兴能源推动产业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新质生产力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以核能、氢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以风能、潮汐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在环境友好性方面远强于传统化石能源,而且在未来的经济潜能上空间巨大。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应用,有效降低对高污染、低效率、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加快了能源结构转型优化,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使用中的占比,在生产、消费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加速变革。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截至 2022 年,我国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占比突破 20%,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和循环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相对 2012 年分别增长了 30%和 500%。在新能源应用方面,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 31.6%。

二要强化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协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持续保障,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能力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强化不同产业间跨界创新、自主创新,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发挥平台企业作用,融通不同行业的产业创新壁垒,加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第二,要优化区域产业链发展,政府要加强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等不同类型产业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引领区域内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提升产业链水平。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拥有发展最完善的区域协同产业链,它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连年保持约全国 1/4 的经济总量。通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 4 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基于此,长三角三省一市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发展规划。上海市要制定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江苏省要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明确要高标准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推动数字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徽省则要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加快产业锻长补短。“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成为长三角发展的关键。这说明促进区域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同样,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部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需要发挥集聚优势,提升产业档位。

三、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市场化发展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迈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赋能的高级生产要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凸显。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2012 年的 11 万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50.2 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由 21.6%提升至 41.5%,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从 1.66 提高到 1.75。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受到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的保障,又由于体制机制的相对滞后性而产生多重影响。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推进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健全,完善分配制度,来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打通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

首先,加快培育数字要素市场。构建数字要素市场关键在于突破核心技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效能,推进 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数据基础设施的平衡发展。构建高标准数据要素及其赋能产品市场体系,要推动数据要素基础设施的区域平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形成城乡互通有无、一体化的互联网,补齐乡村在宽带网络、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缩短东西部数据资源差距,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其次,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可锻造多参与主体、高技术密集度、复杂数字产品结构的产业链条,吸引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与支撑性企业形成较小空间尺度上的高密度集聚,有助于促进知识流动与专业化分工。一方面,要保持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热情。政府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资本市场向科技创新、数字产业升级等领域倾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要将资本市场建立在规范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之上,健全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实,以优质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来我国投资兴业,以完备的新质生产力形成机制确保我国资本具有强大竞争力。

最后,健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人才是最活跃的创新要素,新质生产力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结果,只有把技术劳动力、普通劳动力、资金、设备、专利等各种资源以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进行组合与搭配,才能形成具有突破意义的原始创新成果。相关数据表明,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2.2 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 6000 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但区域间劳动力素质差异较大的现象仍存在。2010—2020 年这 10 年间,东部省份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比重达 20.9%。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比重分别达到 13.7%、14.5%和 16.6%,学历差距较大。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要通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制造业利润,对接高质量劳动力市场,借助国家“两重一新”战略机遇及 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畅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运输难、运费高等痛点和堵点,做大做强制造业,提升劳动力福利水平,拓展制造业劳动力就业空间,使劳动力“引得来、留得住”。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论证和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进一步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技能等措施,增强全体劳动者参与新产业新业态的能力,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向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迈进。 TI9ytC8PzmtrPoDDE+1er80aqBEI/oHKV6fyxP92E245Oc0bfIfSme0nqf73AZ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