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它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一种能级跃迁。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能够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事实上,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果。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纵观人类历史,回顾科技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进程,社会生产力的突破与发展从来都寓于创新之中,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事实上都是一次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们要在百年大变局、产业大转型、数实大融合中把握科技创新机遇,找准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科技创新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同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端化转型;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为企业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此外,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通过创新、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及其相关知识体系的传播和落地,推动了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 1 万亿元增加到 3.1 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1.91%提高到 2.55%,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2022 年末发明专利有效量达 421.2 万件,位居世界第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粮食总产量连续 8 年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从 45.5%提高到52.8%,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加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全球科技创新周期不断缩小的今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注重质的提升,更要注重方向,抓住关键方向,把握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窗口期,在正确方向上以速取胜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机体,只有全面地考虑和处理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总体出发,补短板、重协调,整体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协调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新时代新理念中的具体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辩证认识。“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
新质生产力通过协调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协调发展有助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保持相对均衡。通过优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可以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和活力。另一方面,数字赋能均衡发展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应有之义。通过普及数字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各行业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空间带来了平稳均衡的社会结构,在此之中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了教育公平、促进就业机会均等化等重大民生事业。
新时代以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步降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所创造的软硬件分离为新质生产力开发布局和服务布局分离创造了可能。通过分析不同区域资源优势,依据资源禀赋权衡利弊,在发展导向中优化资源配置,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产业协调发展要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解决我国工业体系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在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上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生态健康农业,从而引导创新人才回流与农业新质生产力落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绿色发展既是化石能源枯竭、全球变暖下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赋予了我们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使世界上少数国家率先走向现代化,但如果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根本无法承受。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避免走少数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传统生产力高排放、高能耗的增长模式,探索出一条低能高效的集约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质生产力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绿水青山带来了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向低碳、清洁、高效的方向转型。这促进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同时,绿色发展也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新整合了社会劳动要素,推动了生产各个环节的变革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和智能科技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对传统汽车产业造成的冲击也倒逼整个汽车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有效减少了高质量发展中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新时代以来,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碳达峰十大行动”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至 25.9%,能耗强度累计下降 26%以上。 我们要秉承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生态平衡的观念,强调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保障,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备,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但随着要素成本优势逐渐弱化、传统产业优势动力不足、外需在全球经济衰退中走向低迷,亟须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成为全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成为我国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有效途径。
新质生产力通过高水平开放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高水平开放为我国科技产业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既可以吸收国际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加速国内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可以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促进人才的国际流动和知识技能的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水平开放有利于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需求和标准,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同时,高水平开放还能够引入国际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此外,高水平开放还能够展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截至 2022 年末,我国已与150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 多份合作文件。 我国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加强,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需要我们秉承开放理念引进技术、学习技术,不断向西方先进技术经验学习。同时,要让新质生产力“走出去”,服务于我国贸易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建设要求,促进国际产业链的形成,掌握国际生产力话语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目标。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劳动、开拓创新,以高质量劳动者参与到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发展中去,汇聚起巨大的社会财富。
新质生产力通过推进共同富裕对高质量发展产生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一方面,共同富裕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和谐稳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享,更需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保障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充分尊重和调动起人民首创精神,从而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质量产品,推动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利用。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此外,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丰富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向往。
新时代以来,共享发展成效显著。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近 1.3 亿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3.6 万元,年均实际增长 6.2%,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形成超 4 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 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 10.5 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可以说,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普及。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