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规范的工作,具有特定的步骤和流程。心理咨询师通常遵守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原则,确保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然而,部分大学生因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则,导致在遇到问题时不敢、不愿、不会求助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咨询中心望而却步。明晰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步骤和原则,有利于消除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和误解,从而更好地发挥心理咨询的实际功能,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某女生,22 岁,大三学生,父亲因患肝癌病逝。由于和父亲的感情较深,她的许多事情都是由父亲代办或安排好的,父亲的去世使她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再加上因为分遗产与亲友产生了很多纠纷,她更加觉得人世间似乎一点儿爱和人情味儿都没有了,常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控制不住地大发脾气或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甚至当着亲友的面随意毁坏室内的家具或其他物品。她近来常做噩梦,心烦意乱,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千方百计地想逃脱痛苦,有时想一死了之。咨询师与她共情,理解她在失去亲人之后产生的被抛弃、无依无靠、悲伤、绝望等感觉,引导她找出并接纳这些负面情绪,最后女生一步步走出了痛苦。
案例分析
夯实基础
心理咨询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结构性,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评估阶段,第二阶段为干预帮助阶段,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评估阶段,心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咨访关系、收集相关信息、和当事人一起对当事人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估、确立咨询目标和制定实施方案等。干预帮助阶段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阶段,是咨询过程中的核心阶段,心理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当事人有意识地体会并领悟自己心理问题的性质,帮助当事人明确没有意识到的困惑,从而改变其负面的认知、情绪或行为,使当事人学会正向思考,积极看待外部世界。巩固阶段的任务是巩固咨询成果,心理咨询师会引导来访者将咨询过程中得到的启发和收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来访者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房树人测验,又称屋树人测验,被测验者会在同一张纸上面画房屋、大树及人,这三者存在互动关系。其中,房子是个体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的象征;树是个体成长历程和自我形象的展现,也是个体与环境关系的展示;通过对人的分析可以了解个体的自我形象、智力水平和人格特征。
☉活动目的
认知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
☉活动步骤
(1)教师发放纸笔并讲解绘画要求,大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逐一画出房、树、人等物,并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一些事物。
(2)教师将绘画作品收齐后向学生揭示这幅画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含义、分别具有怎样的心理意义,并在征得同学的同意后,挑选 1~3 幅作品进行现场分析。
(3)讲解完毕后,教师将画纸返还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4)教师邀请 1~3 名有兴趣的同学上台分析“房树人”绘画。
☉活动思考
你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谈谈你对自己的认识。
(1)建立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是指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咨访关系是一种为解决心理问题而建立的工作同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许多用心良苦的心理咨询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在这些咨询过程中,从未能建立起一种令人满意的咨询关系。”融洽的咨访关系是顺利开展心理咨询、取得良好咨询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咨询的开始,咨询师会热情接待当事人,简单介绍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性质,消除当事人的疑虑,从而建立信任关系。咨询师会根据当事人的需求和目标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咨访关系至关重要、极不普通——咨询师和当事人既不能仅仅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礼节性交往层面,也不能发展到带有情感性的深度交往层次。为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会运用尊重、温暖、真诚、信任、共情等技术,还有敏锐的洞察力。
(2)收集当事人信息
在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之后,咨询人员的任务就是充分了解当事人的有关情况,为下一步的问题分析做好准备。一般而言,学校咨询人员会着重收集以下几方面资料:①关于当事人的个人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生理信息、心理信息、价值观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等。②关于当事人的环境资料,主要包括当事人的家庭、亲属、邻居、学校及单位等;确定当事人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比如邻里关怀、志愿者、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可能提供的服务等。③关于当事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资料,包括当事人的人际关系等。收集资料主要采用观察法、会谈法,也可以结合标准化量表、“房树人”心理测验等心理测量工具,咨询人员也会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确定收集资料的内容和方式。
(3)分析评估与问题概念化
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咨询师会将所得资料进行筛选、排序、归纳整理,概括、提炼出当事人最核心和本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诊断。在分析评估中,咨询师会弄清楚的问题包括:当事人的问题性质是什么,是一般心理问题还是严重心理问题,是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还是心理疾病;当事人的问题属于哪种类型,是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情感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当事人曾经为解决问题做过什么努力,取得了何种成效等。咨询师根据收集的信息建立对个案问题的完整理解,确定问题的性质,说明心理困惑如何发生、如何被当事人处理,以发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形成关于当事人问题的评估报告。
(4)干预帮助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以高度的共情充分理解当事人的处境,启发当事人有意识地去体会并领悟自身产生的心理困难或情结的性质,帮助当事人意识到其没有意识到的病情和情结。同时,咨询师会引导当事人关注事件发生的两面性,从积极的、正向的角度激发当事人正向思考,鼓励当事人依靠自身力量寻求问题的解决。常用的干预帮助的方法有面质、澄清、解释、具体化等,咨询师通常根据当事人的特征以及自身擅长的咨询风格来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5)评价与结束
一般来说,当事人感受到症状缓解、能够自我接纳并接纳他人、坚定未来的志向等,就表示心理咨询可以结束了。在咨询进入尾声时,当事人可以谈自己的感悟、收获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等;咨询师在逐渐减少咨询频率的同时,会给予当事人帮助和支持,通过对咨询的适当回顾,指导当事人有效保持已经改变的态度、行为、认知方式等,以便当事人重回正常生活。当然,心理咨询的结束并不等于问题的永久终止,而恰恰是当事人新的开始。
(1)做好积极主动参与的准备。不能像到医院去就诊那样,把病情向医生一说,就被动等待医生开药方、配药。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当事人必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心理咨询师往往只是配角,作用在于帮助当事人面对现实,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
(2)要有强烈的求治动机。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有改善或改变自己某一方面状况的真诚愿望。在去咨询以前,首先给自己提两个问题:“对自己的现状确实不满意吗?”“我确实愿意在某个方面、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努力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可以去心理咨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就很难从心理咨询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3)建立一个现实而合理的心理咨询愿望。心理困惑、心理障碍不可能像感冒那样吃些药片就能很快恢复,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耐心实施心理咨询师的指导计划,切不可半途而废。
(4)要打破“凡病必吃药”的老观念。当事人不是非吃药不可(严重心理障碍者除外),“心病还须心药治”,心理咨询师真诚、热情的态度,耐心的倾听,坦诚的建议,悉心的指导,是医治“心病”的良方。
心理咨询经过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保密性原则、时间限定原则、客观中立原则、助人自助原则、情感限定原则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心理咨询才能合乎规范地进行,达到咨询效果的最大化。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咨询人员需对当事人的有关资料给予保密,不得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个人情况等;尊重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不能在咨询室以外的其他地方随意谈论当事人的问题。但是心理咨询保密原则也有例外的情况:当个体陈述自己存在触犯法律的反社会行为时,应劝其自行到有关部门接受法律处理;当司法机构调查时,咨询师需要配合其办案,如实反映真实情况;当个体在心理咨询中流露出强烈的自杀(或自残)以及伤害他人的意向时,咨询师应遵循“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研究显示,在告知保密性原则的同时加入对最低限度突破原则和突破前知情同意的说明,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参与咨询的意愿。
现实咨询有“时间最重要”的说法,因此,大学生心理咨询也应该注意并尊重时间界限。一般来说,一次咨询会谈的时间大约为 45~50 分钟。这是一种习惯的时间规定,但有的情况下可能会短一些,有的情况下可能会长一些。例如,初次访谈和评估性的访谈有时会比传统的心理咨询时间长。另外,紧急情况下需要灵活变动时间表时,如出现当事人自残、自杀或是精神病发作等极端情况,咨询人员可以忽略时间规定,灵活处理。
爱,是生命的根源,是一切问题的答案。爱,可以创造奇迹。正是因为内心有爱,人们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爱,包括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对亲人的关爱,对同学、朋友的友谊之爱,更包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
☉训练目的
培养和发掘爱的能力,常怀感恩之心,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
☉训练步骤
爱是需要学习的,也是可以发现的,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内心有爱的人吧,现在请放眼周围,发现身边的可爱之处!
(1)____是我的___,他(她)的可爱之处有____________。
(2)____是我的___,他(她)的可爱之处有____________。
(3)____是我的___,他(她)的可爱之处有____________。
(4)……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需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以自身的价值观来评判当事人的心理、经历和行为,更不能对当事人进行主观的批评或指责。遵循客观中立原则的意义在于以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当事人的问题,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
有人说:“心理咨询不是说教,它是聆听;心理咨询不是训斥,它是接纳;心理咨询不是教导,它是引导。”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先“他助”(当事人求助咨询人员),经过“互助”(咨询人员与当事人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达到“自助”(当事人自己改变认知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咨询人员不是代替当事人解决问题,而是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当事人通过心理咨询,以新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思考问题,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思想感情,采取新的行为方式适应环境,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咨询也是一种特殊的成长过程。心理咨询能够帮助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悦纳自我、完善人格,使其在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领悟到新的道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成熟。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对当事人的咨询尽心尽力,有的当事人出于感激,甚至出现正性移情,很愿意为咨询师做些事以表心意。此时,对于当事人的好意,咨询师应该予以拒绝,咨询师绝不能利用当事人的心情为自己谋取私利。此外,情感限定的另一含义是,咨询师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过程。在当事人的情感纠葛中,作为局外人,咨询师不能向当事人宣泄自己的烦恼或不幸,也不要对当事人寄托情感上的爱憎和依恋。
心理健康灰色区理论
1. 注重“天人合一”,重视发挥自然对心灵的安顿价值
“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强调人、社会和宇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人作为天地共同的产物,生活在天地之间,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同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人要把自己的成长发展与自然万物联系起来,把自己的终极价值与天地联系起来,以充实心灵,进而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2. 强调道德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君子坦荡荡”,品德高尚的人内心坦荡,时常因为对他人的关心与善举而内心愉悦,思想上的纯洁高尚会使人舒畅淡定。因此,人要注重内省修身,以建立起正确的心灵秩序,“尽己之心”“尽物之心”,自觉将个体自我与社会大我融通发展,使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和谐一致,在社会接纳和认可中收获内心和谐。
3. 看重家庭对个体及社会的支撑作用
“家”历来是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要舞台,是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到家族,再到社会和国家,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理念渗透在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一个人的家庭生活状态,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对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影响巨大,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是不良的原生家庭、夫妻间不良的婚姻关系或家庭成员间的不良沟通与自我内心感受到的家庭负载。因此,优化家庭生态环境,挖掘家庭资源和心理支撑力量,或对整个家庭进行帮助和疏导,对于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 超越物累,抱朴守真,过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活
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提倡质朴、恬静的生活态度,主张自然无为、抱朴守真,强调超脱人世的一切束缚和限制,保持内心的平静,做求得与自然合一的“真人”。这就启迪人们超越物累,自觉从精神层面丰富自己,把自己从各种功名利禄中解放出来,正视和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按照自己的天性去生活,以使自己向着道德完善、精神崇高的方向靠近,求得精神的丰富和自由,收获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请通过课后阅读和积累,深入思考如何汲取传统文化智慧、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跨过“五关”,懂得了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在正定工作期间,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正定的每个村落,扎实细致地了解县情、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到厦门任职后,他又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充分借助各方力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对习近平而言,处变不惊、知难而进是成长路径,是人生信条,是深深扎根大地之后的成熟与绽放。
请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结合本章内容,谈谈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完善自我、实现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