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和平文化的主要理论

从孔子的“和为贵”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圣经》的“铸剑为犁”到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和平的憧憬和思考。总的来说,有关和平文化的理论可归纳为:冲突理论、暴力理论、和解理论、和平理论、发展理论、文明理论等。

一、冲突理论

(一)冲突理论的逻辑结构及其模式

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是在不断克服和解决形形色色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冲突理论与其他理论一样都是源于人的需要或人性而形成的;约翰·伯顿则直接认为,冲突主要起源于人未满足的需求。昆西·赖特(1890—1970)的著作《战争研究》奠基了现代冲突理论。

1. 冲突概念释义

“冲突”这一概念,通俗来讲等同于“矛盾”“争斗”“争执”,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在思想观念上或者身体层面上发生“矛盾”“争斗”“争执”。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或者理解:冲突是两种或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又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或是文艺作品中人和人、人和环境,或人物内心的矛盾及其激化 ;冲突是对立双方在资源匮乏时出现阻挠行为并被知觉到的矛盾。

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把冲突理解为一种综合病症(冲突状态、冲突行为、冲突态度和观念);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则将冲突理解为一种竞争状态,是指各方都意识到未来地位的潜在矛盾而希望占据与其他集团的愿望互不相容的位置。

无论是一般性的理解还是学者的解读,究其实质,冲突是一种利益或价值的冲突。

2. 冲突理论的逻辑结构

大多数人认为,冲突的潜在原因存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根据柏拉图对传统理论内在的人性逻辑的理解,可以将冲突理论逻辑结构描绘为图1。

图1 柏拉图冲突理论逻辑结构

3. 冲突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模式

从西方政治思想史角度可以探索和归纳冲突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有:托马斯·阿奎那冲突模式理论、马基雅弗利冲突模式理论、圭恰迪尼冲突模式理论、霍布斯冲突模式理论、卢梭民主冲突观、博林布鲁克冲突模式理论、自由主义多元论、马克思主义两级冲突模式理论、和谐主义冲突模式理论。

(二)冲突的类型

依据不同性质、特点可将冲突划分为四类:首先,协调型冲突。它是指事物变化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发展滞后的一方制约、阻碍另一方的发展(“瓶颈”现象)。其次,兼顾型冲突。意谓双方互起相反作用但又要求兼顾和结合的此消彼长的非对立关系。再次,排除型冲突。是指双方根本对立或不相容的关系状态,如敌我较量、善恶斗争等。最后,和解型冲突。指可以通过协商、谈判、调解等方法来消除的人类自身之间存在的非根本对立关系状态。前三类冲突是独立和平等的单个冲突主体在行为、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冲突。

(三)冲突化解

对于存在的冲突,我们的最终目标在于化解。在了解冲突的内涵及其类型之后,我们再来看冲突化解的内涵与目的。

1. 冲突化解的内涵

对于“冲突化解”的内涵,有学者指出,它是指冲突双方从破坏性关系向合作性关系转变的过程。

2. 冲突化解的方式

冲突化解的方式主流在于和平主张,即采取非暴力手段化解消极冲突,关注长远和内在的关系建设或冲突转化的目标。 昆西·赖特在其《战争研究》一书中指出,和平乃是许多力量之间的平衡。

3. 冲突化解的目的

冲突化解的目的不是避免冲突的发生,而是在和平框架下将冲突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暴力理论

所谓暴力,泛指通过武力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精神的行为,也指一种导致或可能导致身体、性或心理伤害的明确的或象征性的行为。从和平文化的角度,暴力理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暴力概念

对于暴力的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恩格斯则在《暴力论》中指出,暴力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

约翰·加尔通认为,当人的潜在性身体的或精神的能力受到一种影响的作用被压抑到一定程度时,就显示为“暴力”。

(二)暴力类型

1969年,被誉为“和平学之父”的约翰·加尔通在《和平研究杂志》发表题为《暴力、和平与和平研究》的论文。他在对“和平”概念的解读中,独创性地提出了“暴力”这一概念。此后,“暴力”便成为现当代和平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约翰·加尔通把暴力分为直接暴力、结构暴力和文化暴力三种形式(见图2)。

图2 暴力的三种形式

在暴力的三种形式中,直接暴力一般是指造成人的肉体伤害和痛苦的战争或冲突,以及言辞和心理上的虐待。结构暴力是指贫穷、疾病、压制和歧视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的不公正分配。文化暴力则是其他暴力形式的源泉,它通过宗教、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等载体产生了社会中的憎恨、恐惧和猜疑。 如果渗透到种族、性别中,就转换成结构性暴力。

三、和解理论

“和解”一词,从汉语词汇的基本义来看,是指矛盾的双方结束争端,重归于好。也就是说,和解是当事人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商、互谅互让,进而对纠纷的解决达成协议的活动。那么,和平学层面的和解又有哪些具体内涵呢?

(一)和解概念

和解是一个进程,从和平文化的层面看,是指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人们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傅荆原在《人类向何处去:和解——人类光明之路》一书中认为:“和解思想体系包含着宇宙和合、生态和谐、国际和平、民族和解、社会和祥、家庭和睦、人生和悦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内容。”

可谓“中国和平学第一人”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刘成教授在其《和平学》一书中指出,和解是真相、正义、宽恕(仁慈)、和平植入和解的整个过程。 如图3所示:

图3 多方参与解决冲突的程度

(二)安德鲁·瑞格比的和解理论

安德鲁·瑞格比在其《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一书中认为,和平、客观、公正、宽恕是和解的四个核心价值要素。

1. 和平(非暴力的文化)

针对社会中到处充满的冲突、暴力和隔阂,为了避免重复过去的仇恨与冤屈代代相传,不同制度的国家都应当承认和认可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的重要性。

2. 客观(实事求是的文化)

冲突事件的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忘记各自的历史记忆,为了保证冲突一方的记忆不为未来的冲突推波助澜,关键是要学会承认其他人的“真相”。

3. 公正

不能忽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引导人们建立一个广泛公平的关系。

4. 宽恕

从摒弃报复的意义上说,宽恕是牺牲者或幸存者的特权,如果行使这种权利,他们就可能摆脱过去,使自己成为更完善的人。

(三)约翰·保罗·莱德里奇的和解理论

约翰·保罗·莱德里奇也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主张和解是这四个方面结合的过程。从他与安德鲁·瑞格比的解释比较来看,两者都重视和平、宽恕是和解的要素。如图4所示:

图4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与和解之间的关系

(四)和解过程的四个阶段

和解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图5所示:

图5 和解过程

第一个阶段:保证和平

和平是最基本保障。只有和平局面有足够的保证,并经受得起揭露过去伤痛而引起波动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追求真相的行动。

第二个阶段:揭露真相

敌对各方准备建构一个分享或合作的未来,通过商谈使彼此的痛苦和损失得到适当承认,最后获得的成果将改变社会内部力量的平衡。

第三个阶段:伸张正义

在对痛苦过去的赤裸外表进行消解探索中,证明作恶者有罪并确定其承担的责任。

第四个阶段:妥善处置过去

俗话说:“时间是绝妙的调解人。”当过去的罪人年老后认识到世界发生的变化,可能会忏悔,并向受害者致歉。

四、和平理论

初期的和平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战争根源、扩军动态、裁军与安全等问题上,随后又增加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环境生态平衡、人权、和平教育、经济安全等广义的内容,且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当代和平理论逐渐从国际关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使得和平理论的内容也由狭义转向了广义。

要了解和平理论,关键是要思考什么是和平。正如约翰·加尔通教授所说,“和平是所有形式暴力的缺失或减少”“和平是非暴力和创造性的冲突转化”,这是对传统消极和平的解构,对现当代积极和平的全新诠释。对比积极和平和消极和平不难发现,积极和平突破了消极和平的保守目标,彰显了某些普遍不存在事物的创建。

表1以约翰·加尔通教授的表格深层理解积极和平和消极和平在各个层面的不同以及怎样实现和平之路。

表1 21世纪的和平策略

在约翰·加尔通教授看来,积极和平和消极和平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是不同的,而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实现和平之路的途径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五、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兴起的集中研究现代社会发展问题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理论。

(一)发展理论学派

在西方,占主流地位的发展理论主要是如下几个学派。

1. 发展经济学

该学派最早提出发展问题,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

2. 现代化理论

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试图以美国现代化为样板,从社会进化论角度描绘现代社会发展图景。如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美国化。

3. 依附论

该理论认为,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就在于对发达国家的依附,要想发展,首先就要摆脱这种依附地位。因此,西方化的过程就是把不发达国家纳入不平等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

4. 世界体系论

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世界经济体划分为中心国家与边缘地区,在之间还存在半边缘地区。世界体系的本质就是不平等,非西方国家必须摆脱西方控制,实现自主发展”

5. 综合发展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83年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中指出:“综合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

6. 可持续发展论

该理论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并且强调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且提出代际公平概念。

7. 人类发展论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年提出人类发展观,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

现当代人们对于和平与发展给出了非常有用的四个世界的描述:第一世界即中心,处于世界的西北部(资本主义世界),它界定发展,视自己为模式;第二世界处于地球的东北部(前社会主义世界),它声称有其他和平与发展的方法,现在处于新的边缘;第三世界处于世界的西南部,过去是边缘,现在仍然是边缘;第四世界处于世界东南的东亚与东南亚,曾经与第三世界一样,目前正要超过第一世界。

(二)发展的要义

发展的真正要义是什么,或许约翰·加尔通教授所给定的关于发展的理解,以及发展的目标与过程,值得我们深思。

在《和平论》一书中,约翰·加尔通教授给出了发展的三种含义:发展是一种文化展示,清晰而生动地反映了该文化的代码或宇宙观;发展就是不断满足人和作为非人自然物的需求,始于急需;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但不能以牺牲任何人为代价。同时,约翰·加尔通教授用发展目标与过程的表格反映发展研究与和平研究之间的交互关系(见表2)。

表2 发展目标和过程:一种系统的路径

六、文明理论

文明是一个复合概念。福泽谕吉提出:“文明是一个相对的词,其范围之大是无边无际的,因此只能说它是摆脱野蛮状态而逐步前进的东西。”认为“文明一词英语叫作‘Civilization’……,是形成一个国家体制的意思”

(一)文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文明理论是指有关文明的理论及对文明各种问题的看法和分析。早期的文明理论始于17—18世纪,到18世纪中期,近现代意义上的“文明”概念和“文明”理论在欧洲诞生,之前则是古代文明或文明理论,这与西欧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息息相关:公民社会的形成、自由主义意识的大作、文化的高涨、新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出现、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等。其中,为早期文明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包括英国的洛克和法国的孟德斯鸠,他们为文明理论赋予理想政治制度和以理性为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的深层内蕴。

18世纪下半叶,欧洲文明理论发展到重要阶段,“文明”作为学术概念正式产生。如果说,在伏尔泰和百科全书派看来,“文明”主要指一种行为方面的理想,那么到了18世纪末的孔多塞,“文明”的指向发生转变,它主要指社会发展的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前景的变化。在18世纪,各种类型的文明理论都先后涌现,包括线性的、循环的、全球的、地域的,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线性文明理论。

19世纪上半叶是文明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时期,线性—阶段性文明理论虽占上风,但地域文明、文明的多样化思想已经兴起。19世纪下半叶,地域文明的创建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并对后续发展影响巨大,对非欧洲世界知识的增多,对不同地域文化特点的了解促进了文明多样性思想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分水岭,残酷的战争不仅使人们对科学和理性的力量产生怀疑,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文明的种种定义和理解。对一些西方人来说,文明不再是历史进步的阶梯,而是代表着历史的衰退和没落。 战争引发了人们对文明的再度思考,也激发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在和平学领域里,文明理论又有怎样的特殊意义?约翰·加尔通教授的《和平论》似乎能够给出答案。在这里,文明被理解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扩展的“宏观文化”,文化被理解为人类状况的象征性方面,它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和假、善和恶、对和错、美和丑、神圣和世俗,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的维度。

(二)文明形式及其互动

约翰·加尔通教授用文明法则的一个方面,即对世界空间的建构探讨和平与文明间互动的世界的关系,列举了由七种文明简化来的五种文明的矩阵。这七种文明分别是:

①西方文明,世界被划分为三个部分:西方人的中心;等待被西方化的边缘地带;难以对付、边缘化、远离中心的邪恶边缘。

②西方文明,世界被划分为许多部分,每个部分自成中心,世界是一个多中心的世界。

③印度文明,世界被看成一个受到极其重要的人类和谐和理论启发的大单元。

④佛教文明,有一个基本的人类和谐的假定,但也有对空间的多中心的建构。每个中心是它自己关注的中心,而不是受其他人控制或是其他人的中心。

⑤中国文明,世界先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另一个以非中国或蛮夷为中心。后被划分成四个中心:北狄、东夷、南蛮以及西戎。

⑥日本文明,世界被划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以日本为中心;一个由东南世界一些国家,大致说来是“大东亚共荣圈”构成的内部边缘;一个是由世界其他地区组成的外部边缘,它们被视为原料和其他生产因素的巨大来源地及巨大的市场。

⑦土著文明,世界再次被看作是多中心的,对其他中心多少有些明确的了解。

由于西方文明、佛教文明、土著文明主张多中心空间文明,所以可以简约为一种文明形式(见表3)。

表3 作为文明间互动的世界

(续表)

如表3所示,主要的对角线是文明间的碰撞,所有的联合构成15个双边关系,“!”表示有可能产生或曾经出现过危险的地方;“(!)”表示隐藏着暴力。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承“和为贵”“强不执弱”的精神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的友谊之路;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架设的和平友谊文明桥梁;21世纪初,习近平主席推出的东南亚地区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表明,“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国际冲突时有发生、纷争不断的今天,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要求。面对当今错综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平文化、弘扬和平文化、维护和平文化、促进和平文化。

◎思考题:

1. 简述和平与和平文化的内涵及和平理论的主要表现形式。

2. 和平文化的内容与特点有哪些?

3. 谈谈你对冲突理论、和平理论与文明理论的理解。 oykA9aC+i6TXy7iAiRWBmvDQDVIeOZ/xb8HA0Bt6POComGefTfac3U7rkpxuOc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