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A

ā

阿艾山汉代冶炼遗址 汉代遗址。在今新疆库车北120公里处。有矿石、小坩埚、铁渣、陶瓴、陶罐等,为汉代龟兹遗物。

阿八赤 即“来阿八赤”。

阿八哈 (1234—1282) 伊利汗国第二代汗。旭烈兀长子。初受封领呼罗珊、祃拶答而两州。1265年继承汗位,后五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册封为伊朗国主。1266年,统兵抵御钦察汗别儿哥的进攻,并筑长城于库拉河北以捍卫北境。1270年,亲率大军东征,击退察合台汗国八剌汗的入侵,收复失地,并于1273年遣军攻入不花剌,大掠而还。1280年,攻入埃及统治下的叙利亚境,被埃及军击退。因谋联合欧洲基督教诸国共攻埃及,曾先后遣使至里昂(1274)、罗马(1277)。教皇格利哥里十世、尼古拉三世及英王爱德华一世均致书通好,但联盟之议迄未成功。

阿八失 即“来阿八赤”。

阿巴把乞儿 即“大同王”。

阿巴岱汗 (1534—?) 又译阿巴泰、阿布台等。明代蒙古喀尔喀部领主。格哷森扎孙,诺诺和长子。为土谢图汗部始祖。万历十四年(1586),在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建额尔德尼召(光显寺)。次年,赴归化(今呼和浩特)谒见三世达赖。十七年又亲诣西藏拜谒三世达赖、迎请经典、佛像。达赖喇嘛授以斡齐赖(瓦齐尔)赛音汗,喀尔喀汗号始此。在他提倡下,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始在喀尔喀蒙古传播。

阿巴该图 地名。一作阿巴哈依图、阿巴哈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西北,额尔古纳河右岸之阿巴该图山处。清雍正五年(1727)签订《中俄布连斯奇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由沙宾达巴哈起至额尔古纳河为止,即以此处为东边之起点,与东段边界相连接。具体勘界的《阿巴哈依图界约》即在此签订,从恰克图处起至阿巴哈依图止设立界标,于此设立第63鄂博(界标)。

阿巴噶 清内蒙古部名。明属察哈尔。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清崇德、顺治间归附清朝。右翼旗设于崇德六年(1641),左翼旗设于顺治八年(1651)。嘉庆间,两旗各有佐领十一。牧地近库尔察罕诺尔,约当今内蒙古阿巴噶旗。隶锡林郭勒盟。

阿巴哈纳尔 清内蒙古部名。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明末附属于喀尔喀车臣汗。康熙四年(1665)归附清朝。设左右翼两旗。嘉庆间,左翼旗有佐领九,右翼旗有佐领七。牧地在锡林河畔,约当今内蒙古阿巴哈纳尔旗。隶锡林郭勒盟。

阿巴癿乞儿 (?—1514) 蒙古杜格拉特部首领桑尼司·米儿咱长子。明成化四年(1468,一说五年)占据鸦儿看(今新疆莎车),统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地区长达四十八年。正德九年(1514),为赛德汗所败,被杀。

阿巴泰 (1589—1646) 清太祖第七子。初授台吉,屡从征战,有战功。天命时为贝勒。天聪元年(1627)以欲与三大贝勒并坐被罚。崇德元年(1636),封多罗饶余贝勒,偕英郡王阿济格率师攻明。七年,为奉命大将军统兵攻明,破八十余城,俘掠甚众。顺治元年(1644)晋多罗饶余郡王。次年出师山东,进攻满家洞农民军。后病卒。

阿保机 即“辽太祖”。

阿孛伯 即“大同王”。

阿比里斯 即“阿布勒巴木比特”。

阿波 官名。突厥阿史那别部大臣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阿波干可汗 即“默啜可汗”。

阿波可汗 即“大逻便”。

阿钵撒葛里 即“罨撒葛”。

阿勃林 (Сеиткул Аблин) 布哈拉(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人。商人。清顺治十一年(1654)奉俄皇外交使臣裴可甫命,率领商队先期往中国,次年到北京。因被清廷误认为俄国正式使节,又肯行跪拜礼,故世祖特加礼遇。后曾数次来华。

阿僰蛮 明时僰人一部分。分布云南临安府石屏州、嶍峨(今峨山)、蒙自等处。参见“僰人”。

阿卜都尔 即“阿不都尔 ”。

阿不都尔 (?—1772) 一译阿卜都尔 。清新疆叶尔羌(今莎车)人。维吾尔族。先祖曾被准噶尔立为伊克和卓,治回部。乾隆二十年(1755),布拉呢敦自伊犁归叶尔羌,伊克和卓拒纳;闻偕清军至,乃迎入。越二年,霍集占与布拉呢敦叛,杀伊克和卓,遂避居布鲁特(今柯尔克孜)牧区,又为霍集占所获。二十四年清军平定回部时获释。次年入觐,授二等台吉,留京师。

阿不勒海尔汗 (1412—1468或1470) 明时月即别(今乌孜别克族)统治者。十七岁时被推为西伯利亚某地之汗。旋统有钦察汗国大部。曾一度征服花剌子模及其首府。1447年前,征服锡尔河北岸地区。进而干预帖木儿汗国内部事务。1465—1466年间,内部发生分裂,克列和扎尼别克率领一部分人迁到亦力八里,形成哈萨克族。

阿不里 (?—949) 辽东丹王耶律倍女,世宗妹。封公主。嫁萧翰。天禄三年(949),与萧翰谋反,死于狱中。

阿不沙 即“夹谷清臣”。

阿布达里岗 在今辽宁桓仁县西北、新宾县西南。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发四路兵攻努尔哈赤,东南路总兵刘 兵败死于此。

阿布都拉哈 即“阿布都喇汗”。

阿布都喇汗 一译阿布都拉哈。清初回部首领。居叶尔羌(今莎车)。以其兄弟子侄分管天山南路各地。顺治元年(1644)与清朝建立朝贡、贸易关系。十二年遣使克拜至肃州,次年抵京。定五年一贡。后因准噶尔部统治天山南路,贡使中断。

阿布都鲁素 (?—1865) 一译阿布都苏尔。清新疆伊犁人。维吾尔族。原为商伯克,后署宁远(今伊宁)城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九月,领导伊犁维吾尔、回族民众起义,自任“艾米尔”(军队首领),陷宁远城,占俄国贸易圈。同年底被迈孜木杂特派人刺杀。

阿布都苏尔 即“阿布都鲁素”。

阿布赉 (1711—1781) 哈萨克中玉兹汗。原名艾布勒满苏尔。因早年参加过反抗准噶尔贵族侵扰的斗争,遂袭其祖父土耳其斯坦城苏尔坦阿布赉之名。清雍正九年(1731)任大玉兹汗时,曾与族兄中玉兹汗一起反对小玉兹汗投附俄国。乾隆二十一年(1756)助阿睦尔撒纳叛乱。次年投附清廷,并说其族兄率中、小二玉兹附清。中玉兹汗死后兼辖其地,小玉兹部分地区亦归其统率。

阿布赉苏尔坦 即“阿布赉”。

阿布勒·阿哈默特·阿济汗 即“阿济汗”。

阿布勒·阿哈默特汗 即“阿济汗”。

阿布勒巴木比特 又作阿布勒玛木比特、阿布勒班毕特,亦名阿比里斯。清哈萨克中玉兹汗。居塔什罕城(今塔什干)。乾隆二十三年(1758)遣子入觐贡马。

阿布勒班毕特 即“阿布勒巴木比特”。

阿布勒玛木比特 即“阿布勒巴木比特”。

阿布伦·木汉默德·阿济汗 即“阿济汗”。

阿布·穆扎衣 阿拉伯(大食)人给突骑施苏禄的绰号。

阿布思 (?—754) 唐时铁勒同罗部首领。本臣于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在世时,出任西叶护。天宝元年(742)归唐,封奉信王,赐姓名为李献忠,处其部于朔方河南地。八载,率所部从哥舒翰攻吐蕃,夺石堡城,累官至朔方节度使副使。玄宗令其部改徙幽州,因与安禄山有隙,惧不奉诏。十一载,安禄山讨契丹,表请为助,阴欲害之,乃叛唐归漠北。九月,攻唐边,被击退。又为回纥所败,蹙而西奔葛逻禄。十二载,安禄山派兵追击,大破之,收其部落。旋北庭都护程千里以兵逼其境,葛逻禄首领顿毗伽叶护缚其及妻子、部曲数千人解诣北庭。后被解送长安处死。

阿部安麿 日本遣唐使节。开元四年(716,灵龟二年)任遣唐大使。五年三月,与押使多治比县守、入唐留学生吉备真备、阿部仲麻吕、遣唐学问僧玄昉等一行五百五十七人赴唐,九月到达长安。次年归国。

阿部仲麻吕 (698—770) 一作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汉名朝衡、晁衡。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赴唐,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等。同年九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朝衡。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后历官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客死长安。有《古今集》。

阿姹 唐滇东爨氏大姓豪酋爨归王妻。乌蛮(彝族)。天宝初,其夫为南宁州(今云南曲靖一带)大鬼主爨崇道所杀,走投父部,乞兵复仇,诸爨遂乱。又遣使诣南诏皮逻阁求援,皮逻阁奏闻唐廷,诏以其子爨守隅代归王为南宁州都督,皮逻阁以女妻守隅,又以一女妻崇道子辅朝。崇道、守隅仍相攻不已。她又复诉于皮逻阁,南诏兴师伐崇道。崇道兵败南走黎川(今云南华宁)。皮逻阁尽俘其族,杀辅朝并取还其女。俄而崇道亦被杀,诸爨由是离弱。天宝七载(748),皮逻阁卒,子阁罗凤继立,召守隅并妻归于河赕(今云南大理一带)。她自为乌蛮部落主,赴长安朝参,赏赐甚厚。滇东之地遂为南诏所据。

阿柴 (?—426) 一作阿豺。南北朝时吐谷浑王。树洛干弟。东晋义熙十三年(417)继立,自号骠骑将军、沙州刺史,兼并氐、羌,地方数千里。景平元年(423)遣使向刘宋朝贡,被封为浇河公。未及受拜,病死。

阿柴虏 亦作阿貲虏、貲虏、野虏等。古代西北诸族对吐谷浑的蔑称。参见“吐谷浑”。

阿昌 亦作峨昌、俄昌或蛾昌。前身为唐代南诏境内的寻传蛮,元代文献中始见此称。在澜沧江以西至与缅甸接壤地带同金齿百夷杂居,丽江路北胜府也有少部分。明代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居住在腾冲及其邻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渐形成为近代的阿昌族;另一部分形成为今景颇族中的载瓦支。

阿昌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汉文史籍称峨昌、莪昌、俄昌或阿昌等。自称因地而异,有蒙撒、蒙撒掸、衬撒、汉撒数种。与傣、景颇、汉、傈僳等族杂居在云南省内的梁河、陇川、潞西和龙陵等市、县,其中以梁河、陇川最为集中。人口27718人(1990年)。操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陇川、梁河、潞西三种方言。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其先民“峨昌”人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其中一部分约于十三世纪定居于陇川县的户撒坝子,另一部分定居于梁河地区。《滇略》卷九称其“耐寒畏暑,喜燥恶湿,好居高山,刀耕火种”。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有“水稻之王”美称。手工业较发达,善制长短刀和铁制农具,数十个品种的“户撒刀”著称于世。住屋多为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服装式样较多。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者则行火葬。大多信仰小乘佛教。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有家族组织“家会”。建国前,大部分地区都保持着在傣族土司统治下的封建领主经济。民主改革后,废除了领主、地主一切特权剥削,建立了民族乡,各项事业均有较大的发展。

阿车 即“阿者”。

阿城五道岭铁矿冶遗址 金代采铁、炼铁遗址。1962年发现于黑龙江阿城五道岭。此遗址有十余个露采古矿坑,最深达40米,由山上向山下旋转开凿掘进,呈阶梯形。有选矿区。有冶铁遗迹五十余处,大都有炼炉、炼铁渣、矿渣、木炭和铁块。其中一个炼铁炉炉壁厚达1米,内层用花岗石砌成,厚约40厘米,以粘土合缝;外层用粘土夯筑成,厚约60厘米。炉膛高163厘米,炉门向南,炉内有木炭遗存。遗址内出土的宋代铜钱,最早为宋真宗“咸平通宝”,最迟为宋徽宗“政和元宝”。

阿迟 (?—1436) 明贵州普定卫(今安顺)人。族属不明,或即布依族。正统元年(1436)与阿哈等发动起义,自称王。在明将顾勇等镇压下,兵败被杀。

阿叱力 亦作阿阇梨、阿祇利、阇黎、迦罗等。为梵语音译异写,义译正行、轨范,或善法中教授。唐南诏时天竺(今印度)僧人传入云南之佛法,阐瑜伽之教,行咒术,祀大黑天神,属佛教密宗。其僧人不剃度,不忌荤酒,皆有家室妻子,少知六经,故又名师僧教。唐宋间,南诏、大理政权选官置吏,均出此辈。元初,虽有禅宗传入其地,其教仍在白族区域广为流行。明清之际渐衰。

阿赤赖台吉 (1490—?) 蒙文史籍作斡齐尔博罗特。明代蒙古达延汗之子。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克失旦部领主。

阿啜 即“奉诚可汗”。

阿达哈哈番 爵名。清初九等世爵之第六等。乾隆元年(1736)定汉文名为“轻车都尉”。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之下四级世职的第一级。分为三等,叙正三品。

阿达礼 (?—1643) 清宗室。礼亲王代善孙,颖亲王萨哈璘长子。崇德元年(1636)袭封多罗郡王。三年,从征蒙古喀尔喀部。五年,随郑亲王济尔哈朗驻义州,扰明关外诸城。七年管礼部事,预议政。次年,以与贝子硕托谋立多尔衮为帝被处死。

阿答儿斤 又译阿答儿乞、阿答里急。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由合赤温之子阿答儿乞歹的后裔组成。蒙古建国后,其一部并入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一带的八邻万户中。

阿答儿乞 即“阿答儿斤”。

阿答里急 即“阿答儿斤”。

阿大何 契丹部落名。大贺氏八部之一,唐设为弹汗州。

阿岱汗 (1390—1438) 亦作阿台王子。明代蒙古可汗。成吉思汗弟斡赤斤后裔,原为蒙古好儿趁部首领。宣德元年(1426)即汗位,实权为阿鲁台所掌握,屡从阿鲁台与瓦剌战争,终不胜。在位十三年,为瓦剌部首领脱懽太师所杀。

阿得酋 地名。即今云南德钦县县治。明代属云南丽江府。

阿等路 古部落名。唐代乌蛮之属。居今云南鲁甸县西洒鱼河上源。

阿底峡 (982—1054) 原名意为燃灯吉祥智。藏族佛教徒尊称之为觉卧杰,意为佛尊。萨护罗(今孟加拉国达卡附近)人。印度佛教高僧。出身王族。二十九岁出家,师事香蒂巴(Shantipa)、那饶巴(Naropa)等人。曾任那烂陀寺、超岩寺等十八座寺院住持。应古格王室绛曲沃邀请,于宋康定元年(1040)动身,庆历二年(1042)到古格,住托林寺。著有《菩提道灯论》等经论及医学著作数十种,译显密经论多种。所著《八分医方》对西藏医学北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五年受仲敦巴·杰哇迥乃之请,到卫藏传教九年,从学弟子甚众。至和元年(1054)卒于拉萨以南聂当。其弟子仲敦巴等弘传其学说,发展成噶当派。他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重要僧人,亦是孟加拉国和中国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流者。其部分骨灰已被迎回孟加拉国。

阿典 又作阿迭。金女真部落姓氏。入辽籍,为熟女真之一种,部人居陪术水。入中原后,改汉姓为雷。

阿跌 古部族名。又作诃咥、 跌。铁勒之一部。原游牧于阿得水(今伏尔加河)旁 ,属突厥,后东迁属薛延陀。唐贞观二十年(646),唐灭薛延陀,以其地为鸡田州,隶燕然都护府。

阿町 亦作阿丁、阿畸或蚵蚵。传系唐南宁州撒匡(今云南马龙)乌蛮纳垢部首领。彝族。通晓“爨字”(彝文),知天象。以三年之力撰成蝌蚪状文字,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有奇,名曰“韪书”。是传说中老彝文的创造者。

阿都正副长官司 土司名。清置。在今四川普格、布拖、金阳县一带。顺治六年(1649)土著首领结固归附,授阿都正长官司。康熙四十九年(1710)改授慕枝为阿都宣抚司。雍正六年(1728)裁,是年,聚姑因军功复阿都正长官司职。其妻赊别亦因军功授阿都副长官司职。嘉庆时,正副两职由显贵兼任,后均由一人兼袭。阿都土司曾两次绝嗣,由沙马土司子孙承袭。阿都正长官司辖歪溪、咱古、荞山南、大河西等四土目;阿都副长官司辖小凉山、大凉山、阿乃、阿史、结呃、派乃、者腻、那科、那俄、哈乃、阿驴等十一土目。所属均为倮罗。

阿度 古族名。清代罗罗(今彝族)的一部分。居云南广西府(治今泸西)。近代云南泸西、弥勒、师宗等县彝族中一部分自称阿多濮,实即阿度,属彝族格濮支。

阿端卫 明代关西八卫之一,在今青海朵斯库勒湖与新疆交界处一带。明初,原元朝撒里畏兀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降明。洪武八年(1375)分其辖地设阿端卫。其地原为撒里维吾尔地。洪武中期,遭朵儿只巴袭击,曾一度废除。永乐四年(1406),应其部落首领小薛忽鲁札之请,复置,以其为指挥佥事。正统以后,无闻。

阿敦衙门 即“上驷院”。

阿恶 古西域国名。始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初为蒲类国一部分。蒲类王得罪于匈奴,单于怒,徙其人六千余口,居匈奴右部阿恶地,因号“阿恶国”。

阿儿浑 ①又译阿剌温、阿鲁浑、阿鲁温、阿剌浑。部名。操突厥语。居于塔剌思(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之间,信仰伊斯兰教。初见于十一世纪的喀什噶里突厥语词典,也见于吐鲁番文书。词义原指野公马与家牝马所生善驰的马驹,转义为杂种、混血儿。此部人于成吉思汗西征时来附,组成阿儿浑军,由克烈部人哈散纳率领,转战中亚,下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儿罕)、不花剌(今布哈剌)等城。太宗窝阔台时,此军合回回工匠三千户,驻于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西洗马林)、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下水(今内蒙古凉城岱海),从事纳失失织锦的生产。顺帝时,设阿儿浑部军,守卫宫阙内外门禁。②(?—1275)蒙古斡亦剌部人。通畏兀儿文书。元太宗时任必阇赤,后辅阔里吉思治理阿母河以西波斯诸州。乃马真后元年(1242),继阔里吉思任波斯诸州行政长官。整顿民政,废除非法赋敛,拘收诸王滥发的符牌。先后参加定宗、宪宗即位的大聚会。宪宗即位,授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事,调查户口,统一征税制度。宪宗遣旭烈兀西征并总督阿母河以西波斯等地军政,他受命管理财赋,负责供输。伊利汗国建立,仍主管财政。辅旭烈兀长子阿八哈镇呼罗珊、祃拶答而两州。后又辅阿八哈子阿鲁浑镇守两州。前后治呼罗珊地区三十多年,又与伊利汗联姻,势力极大。

阿儿剌 又译阿而剌、阿鲁纳、阿鲁剌惕。蒙古部名。抄真斡儿帖该第三子之后。

阿儿思兰汗 又译阿昔兰、阿儿厮兰、阿思兰。哈剌鲁部首领之称号,统治海押立等地。耶律大石建西辽,降服此部,置少监监临。西辽末年,阿儿思兰汗(名不详)奉命出兵,助讨斡端;闻西辽帝将不利于己,被迫自杀。子继立,为新阿儿思兰汗。成吉思汗建国后,阿儿思兰汗杀死西辽少监,于元太祖六年(1211)随蒙古大将虎必来觐见成吉思汗,称臣。成吉思汗以女妻之。后率部随成吉思汗出击花剌子模。宪宗时以讹迹邗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乌支根)封其子嗣。

阿儿秃厮 即“祆儿都司”。

阿尔巴卜伯克 即“阿尔巴布伯克”。

阿尔巴布伯克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一译阿尔巴卜伯克。官名。专司派差、催交钱粮等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喀什噶尔、叶尔羌各设一人,六品;乌什、库车等地设四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阿尔巴齐宰桑 蒙古语。阿尔巴齐为“当差人”之意。准噶尔部官员,承办鄂拓克、昂吉贡赋和差役,定员四名。

阿尔巴西 清达斡尔部首领。顺治七年(1650)底沙俄殖民者哈巴罗夫进攻雅克萨时,以统率部民英勇抵抗著称。

阿尔布巴·多吉杰布 (?—1728) 清西藏工布江达地方人。藏族。出身贵族。曾任拉藏汗噶伦。康熙五十六年(1717)至五十八年蒙古准噶尔部侵藏期间,在家乡拥兵自卫,抵御准噶尔部东侵。五十九年,应邀赴青海噶玛塘(今贵德境内)与清抚远大将军、皇十四子允 会晤,任清军进藏平定准噶尔部的先遣队总管。六十年,以功受清封为贝子,又被任命为西藏地方噶伦,兼管工布以东地方事务。雍正五年(1727)联合隆布鼐、札尔鼐等人,杀首席噶伦康济鼐。六年,为颇罗鼐所执,同年九月,被清廷处死。

阿尔古厅 见“懋功厅”。

阿尔津 (?—1658) 清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天聪、崇德年间屡从攻战,列议政大臣,领巴牙喇纛章京。顺治元年(1644)入关,略潼关,下江南,攻四川大西军。九年授西安将军。十二年,任宁南靖寇大将军,统兵与大西军李定国部战于湖南。十五年,领本旗兵从征云南,卒于军。

阿尔卡特石人像 古突厥人遗物。通高285厘米。面东。脸型宽圆,蓄八字胡,身着翻领大衣,腰束带,佩剑及短刀,垂系砺石、小囊。左手扶持剑柄,右手举杯至胸前。身后为石棺,火葬。新疆温泉县阿尔卡特草原出土。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阿尔伦 即“五路士台吉”。

阿尔热巴拉 数学名词。即代数(algebra)一词的音译。康熙年间由耶稣会士介绍到中国,当时中国人称之为“东来法”,被曲解为来自中国,为“西学中源”说提供重要佐证。现有《阿尔热巴拉新法》稿本存世。

阿尔萨朗 (?—1797) 清蒙古镶白旗人,赖奇特氏。乾隆中参与大小金川之战,以功累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历任喀什噶尔、伊犁领队大臣,参与镇压甘肃石峰堡回民起义,授护军统领,调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嘉庆元年(1796),率部追击白莲教起义军,转战河南、湖北。次年为义军击杀。

阿尔松阿 (?—1726) 清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孙,内大臣阿灵阿子。康熙五十五年(1716)袭二等公。五十七年任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雍正二年(1724)以父子均为允禩党人,革职。四年处斩。

阿尔苏博罗特 即“我折黄台吉”。

阿尔塔沁 蒙古语,金匠之意。准噶尔管理绘塑佛像事务的人。后聚居作业形成阿尔塔沁鄂拓克。

阿尔泰 地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一作三十一年)设阿尔泰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新土尔扈特二旗、新和硕特旗。1914年改办事长官,直隶中央。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地区。1919年改为阿山道,归并新疆省。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 “阿尔泰诺尔”一作“阿勒坦淖尔”(《嘉庆重修一统志》)。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阿尔泰诺尔,故名。设有总管等员,共二旗,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牧地约当今俄罗斯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遂被沙俄割占。

阿尔泰乌梁海 “阿尔泰”一作“阿勒坦”(《嘉庆重修一统志》)。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牧地在阿尔泰山区,故名。设有副都统、总管等员,共七旗,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光绪末割属阿尔泰办事大臣管辖。

阿尔秃厮 明时鞑靼部长。部众七营。正德时,获罪*小王子,与亦卜剌奔走西海。正德九年(1514),渡黄河,由四川入乌斯藏。

阿尔屯伯克 或称采金伯克。新疆维吾尔语音译。官名。专司淘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阿伏至罗 北魏时漠北高车族副伏罗部首领。原役属于柔然。太和十一年(487),因不愿从柔然参加对北魏的战争,与弟穷奇率部十余万帐落,西迁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西北,建立政权。国人称之为“候娄匐勒”(意为“大天子”),统北部;穷奇为“候倍”(意为“储主”),统南部。又与北魏联合,不断与柔然争战,一度控制高昌、焉耆、鄯善等地。永平元年(508), 哒破其国,杀穷奇。不久,阿伏至罗因残暴亦为部众所杀。

阿噶巴尔济济农 (?—1452) 明代蒙古汗脱脱不花之弟。脱脱不花即汗位后,授予济农之号。后受人挑拨,与兄失和,支持仇敌也先迫逐其兄,因而被耻笑为“额勒济根”(驴子)。旋也先以立汗为名,骗至营帐杀害。

阿干之歌 歌曲名。阿干,又译作阿步干,鲜卑语意为“兄”。三世纪末,辽东鲜卑慕容廆与庶兄吐谷浑因部众马斗,发生争执。吐谷浑率部西迁阴山。廆追思其兄,作此歌。

阿哥 一作阿格。满语兄长之意。原为对兄长的泛称。嗣后仅用于近支皇族子弟,终为皇子所专用。清制,皇子无爵者称阿哥,受封后始称爵号。雍正初,设阿哥书房,以课皇子,后又停诸邸阿哥行走,改为上书房,遂成定制。

阿革 (?—1725) 清贵州长寨(在今长顺)人。布依族。雍正二年(1724)四月,为阻止清军建营房,发动农民起事。清政府自谷隆关、者贡、马落孔三路进兵镇压,被执杀害。

阿格乃 撒拉语音译,意为兄弟、本家子。撒拉族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近亲组织。由同父或同祖父的若干家庭组成。各家在典当、出卖土地时,本“阿格乃”有优先购买权,并在生产上有互助习惯。

阿古柏 (约1821—1877) 全名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汉译“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清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浩罕汗国军官。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受浩罕执政派遣,挟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和卓侵入南疆。数年间侵占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等地,自称“毕调勒特汗”,意为“洪福之王”。九年,又侵占吐鲁番、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先后与俄、英两国勾结,充当侵华工具。光绪三年(1877)在各族人民长期斗争下及清军收复南疆前夕,于库尔勒被部下击伤致毙(一说自杀)。其子伯克胡里率残部投入俄国。

阿骨 (?—1427) 明贵州普定卫(今安顺)西堡人。苗族。宣德二年(1427),联络寨底、丰宁、清平、平越(今福泉)、普安诸地少数民族起义。附近四川筠连县诸少数民族亦起而响应。旋被镇守湖广贵州总兵萧授调兵镇压,执送京师杀害。

阿骨打 即“金太祖”。

阿桂 (1717—1797) 清满洲正白旗人,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岩。乾隆举人。初从班第赴金川军营办事,历任伊犁将军,兵、吏部尚书,云贵总督,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曾参与平定准噶尔及霍集占叛乱。后缅甸之役、大小金川之役、镇压苏四十三起义及田五起义,均为统帅。出将入相,深为高宗所倚任。

阿哈 见“包衣阿哈”。

阿哈出 (?—1411) 又名于虚出。明初建州女真族首领。曾为元设于今黑龙江依兰附近的火儿阿万户。永乐元年(1403)归附,授建州卫指挥使,赐姓名李思诚,属部诸首领,分别授予千百户、镇抚,赐诰印、冠服、钞币等。受命诏谕女真诸部。其子释加奴、猛哥不花,皆忠于明,多次入朝。

阿哈玛特 即“玛罕木特”。

阿海 即“仆散安贞”。

阿海太师 即“耶律阿海”。

阿合马 (?—1282) 元回回人。生于中亚忽毡河(今锡尔河)畔别纳客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初为弘吉剌部贵族按陈之属民,因充察必皇后的佞人入宫,为忽必烈赏识。中统二年(1261),为上都同知。次年,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其后二十年间,历任中书平章政事、制国用使、平章尚书省事等,掌管财政,实行扑买、理算诸法。子侄均居要职。贪侵财赋,强占民田,朝中蒙、汉官员屡加弹劾。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益都千户王著和高和尚假称皇太子真金回都作佛事,诱杀之。世祖追查其罪,惩处其子侄,并籍没家产。

阿合探马儿 蒙古语,意即“五户丝”。见“丝料”。

阿黑麻 (1465—1504) 明土鲁番速檀。阿力之子。成化十四年(1478)继位。十八年,哈密右都督罕慎收复其所据哈密城。弘治元年(1488),诱杀罕慎,复占哈密城。四年,遣使向明朝贡狮子,并还哈密金印及所据十一城。六年,又陷哈密城,执忠顺王陕巴。明绝贡道,遣兵攻之,乃款关求贡,送还陕巴。

阿黑 即“阿塔赤”。

阿忽都董娥密竭笃 北宋绍圣时于阗国王。绍圣间曾上书愿效忠于宋。

阿忽台 (?—1307) 元蒙古燕只斤氏。大德五年(1301),任知枢密院事。七年,升中书左丞相。成宗多病,皇后卜鲁罕干预朝政,他附和之。十一年正月成宗死,与平章政事八都马辛、赛典赤伯颜、安西王阿难答、宗王明里铁木儿等,谋推卜鲁罕皇后临朝称制,以阿难答为辅。事败,为宗王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杀死。

阿济比 清西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额德格纳部首领。乾隆二十四年(1759)致书定边将军兆惠,代表布哈尔(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以东十五部二十一万人,请附清朝。两次遣使入觐,均获赏赐。

阿济格 (1605—1651)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初授台吉。天命十年(1625),从征察哈尔林丹汗、札鲁特,以功封贝勒。天聪三年(1629),从征明。六年,从征察哈尔林丹汗。崇德二年(1637),晋封多罗武英郡王。四年,从征大凌河、锦州各城。次年,败明总督洪承畴军。后以事削爵。顺治元年(1644),从入关,败李自成起义军。晋封和硕英亲王,命为靖远大将军,趋陕西追李自成,以违令降郡王,旋复爵。八年,摄政王多尔衮死,胁摄政王属人附己,削爵幽禁,后赐死。子、孙降为庶人,削宗籍。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入宗谱。

阿济格尼堪 (?—1650) 清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初袭父达音布三等甲喇章京世职,授甲喇额真。后擢巴牙喇纛章京,少年从征,屡败明兵。崇德六年(1641),从济尔哈朗攻取明锦州外城,进一等参将世职。顺治元年(1644)入关,从军克西安,下江南,定浙闽,征湖广。任至正白旗满洲都统,授议政大臣,晋三等伯。

阿济汗 (?—1653) 全名阿布伦·木汉默德。又译阿布勒·阿哈默特·阿济汗,或阿布勒·阿哈默特汗。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首领。清顺治三年(1646)遣使贡方物,并请定进贡额例。

阿寄 明嘉靖、隆庆时浙江淳安徐氏仆人。徐氏兄弟析产时,分归三弟之遗孀。年五十余入山为主人贩漆,历二十年使主人财雄一邑,而自己身贫如故,被奉为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

阿嘉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塔尔寺最大活佛名。阿嘉,藏语意为父亲。相传第一世阿嘉活佛即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第一至十四世阿嘉活佛均系追认,第十五世阿嘉活佛名喜饶桑布,明末清初人。十六世名罗桑丹贝坚赞,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金瓶掣定,始称阿嘉活佛。因此,有人以喜饶桑布为第一世阿嘉活佛。自第十六世阿嘉活佛起,历世阿嘉活佛都曾亲至北京,驻锡雍和宫。至建国前已传至第二十一世。

阿戛 古族名。清代罗罗(今彝族)的一部分。分布于云南广西府(治今泸西)、开化府(治今文山)一带。近代泸西、师宗、弥勒等县彝族一部分自称格濮,当即为阿戛。

阿监 官名。唐代宫官,视七品,隶宫正。

阿近 (?—1724) 清贵州定番(今惠水)人。苗族。雍正二年(1724)与其弟阿卧聚众起事,据散千山寨,自称苗王,在清军镇压下,兵败被杀。

阿舅贼 见“刘霸道”。

阿克达春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小山。翻译生员。曾任归绥道。光绪十一年(1885)任安徽按察使,次年迁布政使。十六年护理巡抚。十八年任山西巡抚,旋被革职。

阿克塔拉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疆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今新疆疏附乌布拉提村西5公里处,帕米尔东麓。1972年调查。磨制石器与夹砂灰、褐陶共存。多半月形石镰,陶器口沿穿孔洞。

阿拉沟竖穴木椁墓 约战国至西汉时期少数民族墓群。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阿拉沟河谷西岸。早年皆被盗,1976—1977年发掘清理。均长方形竖穴,东西向,最大墓长6.56米,宽4.22米,深7.1米。墓葬地表原有块石封堆及卵石围墙。墓室内木椁上填石积沙,椁以松木纵横叠置构成,顶铺圆木,底或铺圆木,或为生土,较重要的18、19、30、31号墓中,除30号墓为成年女性单身葬外,余均双人合葬。随葬器物有金、银、铁、陶、木、漆器与丝织品等。其中金器数量最多,主要是各种野兽形、花形、柳叶形、几何形的饰牌、饰片。30号墓所出高足方座承兽铜盘一件,系塞种文化的典型器物。陶器甚少,均细泥红陶,器形为小钵、小把杯、筒状带流杯及陶盆等。18号墓所出黑地红彩漆盘,底绘流云纹,为战国至汉代内地流行图案。30号墓内发现的泥饼上尚留有清晰的菱纹链式罗印痕,反映当时内地的纺织品已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此地。根据墓葬的规模与随葬品,墓葬的墓主应属当地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

阿拉克丞相 即“阿剌知院”。

阿拉克忒睦尔丞相 即“阿剌知院”。

阿拉善额鲁特部 又称西套额鲁特。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在贺兰山以西。系和硕特拜巴噶斯、顾实汗后裔部属。康熙二十五年(1686),顾实汗之孙和罗理请给牧地,清廷命于宁夏、甘州边外(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右两旗和磴口县境)游牧。二十八年,拜巴噶斯之曾孙罗卜藏衮布阿拉布坦卒,其部众自玉门西布隆吉尔东入阿拉善境游牧。三十六年,清廷将和罗理、阿拉布坦部众合编为一旗八佐领,定名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以和罗理为札萨克,总理旗务。乾隆三十年(1765),和罗理孙罗卜藏多尔济以功晋和硕亲王。

阿剌 又译阿剌黑。蒙古八邻氏。泰赤乌部属民,与其父述律哥图、弟纳牙阿投奔铁木真。蒙古建国后,任千户长兼断事官,从征西域,平忽毡(今俄罗斯苦盏)有功,封食其地。孙伯颜,为元攻宋主帅。

阿剌不花 元蒙古克烈氏。答失蛮长子。初任武宗母答己太后宿卫。成宗时,袭父泉府大卿职。武宗即位,遥授右丞相,任宣政院使,兼徽政院使。至大三年(1310),加太师。

阿剌海别吉 又译阿剌合、阿里黑、曳剌海等。成吉思汗女。嫁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后又嫁镇国、不颜昔班、孛要合。曾主管汪古部事,称“监国公主”。元太宗八年(1236),赐高唐等三县民户。大德九年(1305),成宗追封为齐国大长公主。仁宗时,改封为赵国大长公主。

阿剌忽马乞 地名。约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间。元于此置系官牧场,孳养马匹,属太仆寺。

阿剌浑 即“阿儿浑”。

阿剌浑撒里 即“阿鲁浑萨里”。

阿剌吉八 (1320—?) 元泰定帝子。泰定元年(1324)三月,立为皇太子。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病死。九月,为丞相倒剌沙等拥立,即帝位于上都。与在大都即帝位的文宗图帖睦尔争战,兵败。十月,上都陷,不知所终。

阿剌脑儿 即今青海玛多县西鄂陵、扎陵二湖。《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黄河自火敦脑儿“群流奔凑,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剌脑儿”。

阿剌平章 即“阿剌知院”。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汪古部长。名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为金朝驻守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北边壕。乃蛮太阳汗约合兵攻成吉思汗,他以其谋告成吉思汗,并助成吉思汗灭乃蛮。蒙古建国后,受命管领汪古部五千户,娶成吉思汗女阿剌海公主。元太祖六年(1211),引蒙古军南出界垣攻金。其后汪古部内乱,与长子不颜昔均被部下所杀。

阿剌知院 (?—1456) 又作阿拉克丞相、阿拉克忒睦尔丞相、阿剌平章。明时瓦剌贵族。也先重臣。正统十四年(1449),助也先袭宣府、赤城等地,后力主与明议和。景泰五年(1454),因权位之争及报杀子之仇,举兵击杀也先。后与东蒙古孛罗平章交兵,兵败,为部属所杀。

阿赖耶识 梵文Ālayavijñāna的音译。意译“藏识”或“无没识”。别称“种子识”、“异熟识”。佛教名词。意为含藏诸法种子而执持不失。为瑜伽行派和唯识宗所立“八识”中之第八识,认为其“体相虽多”,而略说惟有“三相”:“因相”,指能永恒执持产生世界一切事物的种子,成为万法之根本原因,故又名“一切种识”;“果相”,指能按照前世所作善恶等行为,引生后世的相应报应,保证精神主体的永恒相续,并以不同的形体和身分,生于特定的周围环境;“自相”有三种含义:能执持诸法种子(能藏);受熏形成新种子(所藏);被第七识执为自我(执藏)。实即上述“因相”与“果相”的统一。故此识为物质世界和自身的本源,亦是轮回果报的精神主体和由世间证得涅槃的依据。然对此识不同的宗派亦有不同的解释,如华严宗等主张此识为“如来藏”的派生物。

阿兰 中亚古族名。始见于《魏略·西戎传》。《后汉书·西域传》作“阿兰聊”,或以为当作“阿兰”,“聊”字当属下句。阿兰应即西史所见Alani,游牧于黑海北部直至多瑙河一带。参见“奄蔡”。

阿兰果火 又译阿兰豁阿。传说中蒙古尼伦部的女祖先,朵奔蔑儿干之妻。生子不古讷台、别勒古讷台,繁衍为不古讷惕与别勒古讷惕二氏。朵奔蔑儿干死后,又生子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与孛端叉儿三人,三子后裔繁衍为合答斤、珊竹、孛儿只斤三部,统号尼伦部落,以示来源纯正。

阿兰泰 (?—1699) 清满洲镶蓝旗人,富察氏。初任兵部笔帖式、郎中。三藩乱起,专司军机文檄,以博闻强记、书写敏捷著称。曾参预修纂《平定三逆方略》。康熙二十年(1681)晋内阁学士。历工、兵、吏部尚书。二十八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充国史馆总裁。圣祖征噶尔丹,命值宿紫禁城,综理奏章。三十六年,充《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阿蓝答儿 (?—1260) 又译阿蓝带儿、阿蓝撏儿。元宪宗蒙哥的亲信大臣、大必阇赤。宪宗元年(1251),以副贰佐晃兀儿守和林。七年,任陕西行省左丞相,与参知政事刘太平等到陕西、河南钩考钱谷,设钩考局,发布一百四十二条条例,对陕西宣抚司、河南经略司大小官员进行钩校括索,企图罗织忽必烈罪名。九年宪宗死,参与谋立阿里不哥。次年忽必烈即位,阿里不哥举兵反,他引兵南下,至甘州(今甘肃张掖)与浑都海军合。九月,世祖诏诸王合丹与总帅汪良臣率军攻之,他大败于甘州东耀碑谷,被擒杀。

阿老瓦丁 (?—1312) 元回回人。出生于西域木发里(今伊拉克摩苏尔)。至元八年(1271)与亦思马因应召至大都(今北京)造炮。十一年,从平章阿里海牙攻南宋,元军以其炮攻克樊城、襄阳,破潭州(今湖南长沙)、静江(今广西桂林)等城。十五年,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十八年,率回回炮手赴南京(今河南开封)屯田。二十二年,授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副万户。大德四年(1300)休致。

阿勒班 蒙古语,即“差发”。

阿勒楚博罗特 即“纳力不剌台吉”。

阿勒楚喀 古城名。在今黑龙江阿城。以城临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左岸得名。金为上京会宁府;元为镇守州;明为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上京城,并于附近置阿失卫、肥河卫等。清雍正四年(1726)设协领驻防于城南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即以阿勒楚喀为名。七年移建此城。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副都统驻防。清末,设阿城县。参见“按出虎水”。

阿勒楚喀城 在今黑龙江阿城市。因城东阿勒楚喀河得名,清雍正三年(1725),设协领驻防,即以阿勒楚喀为名。七年移建此城。乾隆二十一年(1756)设阿勒楚喀副都统,隶吉林将军。宣统元年(1909),改置阿城县。

阿勒楚喀河 《金史·地理志》作“按出虎水”、“阿朮浒”。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和阿城市东松花江支流阿什河。

阿勒根 又作阿里根、阿里侃、斡里根。金女真部落姓氏。部人居纳邻河(今拉林河)、梅黑河(今吉林海龙梅河)、曷速馆(今辽宁辽阳市迤南海城、盖州、大连市金州区境)等地。入中原后,改汉姓为何。

阿勒台山 即“按台山”。

阿勒泰岩画 古代新疆岩画。阿勒泰专区所辖阿勒泰、布尔津、富蕴、青河、吉木乃、哈巴河、福海七路均有发现,数近千幅。内容有各类动物(以羊、鹿为主)、狩猎、饲养、牧放、车辆、征战、舞蹈等画面,有表现太阳崇拜的图案和神灵图像,以及古藏文。有彩绘、岩刻两种。时代从公元前一千年延续到蒙古时期。

阿勒坦汗 即“俺答汗”。

阿哩克喇嘛 明代西藏黄教喇嘛。隆庆五年(1571)赴蒙古土默特部会晤俺答汗,使其皈依黄教并邀请三世达赖。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在青海会谈时,授以“额齐格喇嘛”(意为父亲喇嘛)之号。

阿离补 (?—1146) 金宗室。天会九年(1131),从宗尧攻略陕西,与宗弼占宋泾原、熙河两路地。以功世袭谋克。十二年,为元帅右都监。十五年,迁左监军。天眷三年(1140),从宗弼攻河南,迁左副元帅。皇统三年(1143)封谭国公。六年,为行台左丞相。

阿离合懑 (1070—1119) 金女真完颜部人。乌古迺第八子。年十八,参与征讨诸部有功。与宗翰等推戴阿骨打即皇帝位。为国论乙室勃极烈。预修金朝谱谍。提倡农耕,改革以马殉葬等旧俗。为开国功臣之一。

阿礼海牙 又作阿卜海牙、阿不海牙。元畏兀儿人。集贤大学士脱列之子。早年为武宗、仁宗宿卫。仁宗即位,任参议中书省事。后升参知政事、左丞、右丞、平章政事。七年,英宗即位,出为湖广行省平章,历江浙、河南、陕西等省。归朝任翰林学士承旨。丁父忧,解官家居。致和元年(1328)秋,泰定帝死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文宗自江陵入都,他于汴(今河南开封)郊迎见,受命复镇河南。时陕西行省等处诸王、官员支援上都,东攻潼关及河南各地。他调军守卫,以功为陕西行台御史大夫。天历二年(1329),又任中书平章、太禧宗禋院使,兼侍正府侍正。元统二年(1334),出任河南、江浙行省左丞相。

阿里·阿厮兰汗 (?—998) 哈喇汗朝沙土克·布格拉汗之子(一作孙)。奉命东征布教,与佛教徒频年相攻。兄哈森卒,继位君临喀什噶尔。后于阗大军至,围其城,战死。一说于英吉沙附近布道,为佛教徒所戕。其后裔世袭阿厮兰汗称号。

阿里别 (?—1280) 又译阿里伯。名阿里,“别”为尊称。元回回人。牙老瓦赤子。世祖中统三年(1262),与阿合马并为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至元元年(1264),任中书省右丞。四年,降为参知政事。五年,以参知政事签河南等路行中书省事。六年,升右丞。十二年,任淮东左副都元帅,与都元帅博罗欢将蒙古、汉军会邳州(今江苏邳州古邳镇),顺淮河而下,破淮安,围扬州。十三年,守湾头堡,击退宋扬州都统姜才军。追击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姜才于泰州。十月,任淮东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十七年冬,因与左丞崔斌得罪权臣阿合马,以擅易命官八百员等事被处死。

阿里不哥 (?—1266) 成吉思汗子拖雷幼子。母唆鲁禾帖尼。元宪宗八年(1258),留守和林。宪宗死后,忽必烈(元世祖)即位于开平。他在和林西按坦河召开忽里台,即大汗位。旋为忽必烈军所败,奔吉利吉思之地。物资缺乏,陷于窘困,乃令阿鲁忽往主察合台兀鲁思事,征集粮械,以资接济。中统二年(1261),突袭忽必烈之戍军,逾漠而南,与忽必烈所部蒙、汉诸军大战于昔木土脑儿之地,胜负相当,各自引退。次年,西征察合台后王阿鲁忽,驻冬阿力麻里。多行杀戮,附从诸王军将大部离去,又值大饥,实力枯竭,至元元年(1264)八月,降忽必烈。后病死。

阿里费哈福布勒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即“通政使”。

阿里港 即今台湾屏东县北里港乡驻地。清时商旅贸易,五方鳞集,市极喧哗。凤山县丞曾驻此。

阿里骨 (1040—1096) 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唃厮啰政权第三代主。董毡养子。董毡死后继统。宋元祐二年(1087),与夏国密约,借夏国力量收复被宋占领的熙河六州地,为宋军所败。次年,派人携厚礼向宋上表谢罪,恢复关系。史载他残忍好杀;专宠夏国公主,从其所好,修寺造塔,重敛百姓,大失人心。以故部族离贰,政局动荡不安。八年,向宋进“蕃字”书,要求与宋订立互不侵犯文约。卒于青唐(今青海西宁)。

阿里衮 (?—1769) 清满洲正白旗人,钮祜禄氏,字松崖。乾隆初,自二等侍卫授总管内务府大臣。迁侍郎。历兵、户二部。多次出差勘察要案。历任刑、工、户部尚书兼汉军镶白旗都统。后任军机大臣,出兵回部,击败霍集占,援兆惠出围,送军马济军,进一等功。平定迈喇木叛乱,凯旋回京。奉命出兵西南,卒于军中。

阿里哈案班 官名。满语音译,又作“阿里哈昂邦”。即“尚书”。

阿里哈昂邦 即“阿里哈案班”。

阿里哈达 满语官名。意为“宰相”、“中堂”、“大学士”。

阿里哈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即“正卿”。

阿里海牙 (1227—1286) 又译阿力海涯、阿鲁海牙。元畏兀儿人。初为忽必烈宿卫。中统三年(1262),升中书省郎中。至元元年(1264),进参议中书省事。五年从阿术、刘整围攻宋襄、樊。十一年,与伯颜、阿术率军大举攻宋。渡江后,留镇鄂、汉,再分兵南下,前后占据荆南、淮西、江西、广西、海南等地,共得五十八州。二十年,为荆湖占城行省平章政事。二十三年,为湖广行省左丞相。追封楚国公、江陵王。

阿里麻里城 见“阿力麻里”。

阿里马城 见“阿力麻里”。

阿里西瑛 一作里西瑛。元回回人。善作曲,兼善筚篥(龟兹吹奏乐器)。晚年居浙西。因躯干魁伟,人称“长西瑛”。

阿里喜 又译阿里熹。女真语,有“副”、“次”之意。女真士卒的副从,多由正军(即甲军)子弟充当。正军一人可携带阿里喜一至二人,充任杂役,又称“阿里喜随色人”或“贴军”。代替正军顶盔贯甲时被称为“擐甲阿里喜”,有功者与正军同受升赏。

阿理 (?—1045) 党项人。夏景宗子。蛙米氏所生。因与母皆无宠,避居夏州(今陕西静边)王庭镇。既长,谋聚众为乱,被其党卧香乞告密,被擒沉于河,母亦赐死。

阿力 (?—1478) 明土鲁番速檀。成化五年(1469),自称速檀,吞并邻近诸国,势力渐盛。九年,袭据哈密城,有部五万人,垄断西域贡路和贸易之利。在位期间,与明通好,遣使修贡不绝。

阿力麻里 又译阿里麻、阿里马、阿里麻里、野里麻里等。突厥语,意为苹果园。元代西北城市,遗址位于今新疆霍城西十三公里处。西辽时,为哈剌鲁族一部所据,受西辽统治。元太祖六年(1211)归属蒙古。成吉思汗西征后,成为察合台汗国统治中心。后为窝阔台后王海都占据。元世祖派皇子那木罕出镇此城。至元十二年(1275)右丞相安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于此。次年冬,诸王昔里吉等劫持那木罕、安童降海都,此城又为海都所据。大德十年(1306)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合力击败窝阔台汗国,阿力麻里复归察合台汗国,后渐废。

阿力玛里故城遗址 新疆古城遗址。在今霍城东北约11公里处,居克干山南麓。地面遗迹无存。出土大量元代青瓷、基督教刻石、察合台汗国钱币、陶器、玛瑙饰品等。东北隅有蒙兀儿斯坦(汉作“别失八里”或“亦力八里”)汗秃忽鲁帖木儿陵墓。

阿利国 (Rutherford Alcock,1809—1897) 一译阿礼国。英国外交官。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来华,历任英国驻厦门、福州、上海领事。二十八年借口青浦教案,威逼清政府“惩罚”中国粮船水手,扩充上海英租界。咸丰三至四年(1853至1854年)同美国、法国控制上海海关;协助清政府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策划在租界成立工部局,扩大租界特权。后调任广州领事,参与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和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治四年(1865)起任驻华公使,曾利用《中英天津条约》的修约条款,提出新的侵略要求,同清政府订立中英新定条约及新修条约善后章程。九年英国政府拒绝批准。十年,退休回国。

阿怜 即“完颜从彝”。

阿列 即“完颜元宜”。

阿邻帖木儿 又译阿林铁木儿。元畏兀儿人。祖月儿思蛮自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徙居平凉(今甘肃武威),携子阿的迷失帖木儿入觐世祖,留入宿卫。他善蒙古文,多闻识,由翰林待制、侍讲、学士,官至承旨。仁宗时,奉诏译《贞观政要》、《大学衍义》为蒙古文。英宗时,侍从讲学,译经,记录故实,总治诸王驸马、番国朝会等事。泰定间,与许师敬译《帝训》为蒙古文,更名《皇图大训》。天历二年(1329),奉命北迎明宗,为大司徒。又译蒙古典章为汉文,为《经世大典》所本。

阿灵阿 (?—1716) 清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袭爵,充散秩大臣。四十年晋领侍卫内大臣。四十七年,倡举允禩为太子,获咎。死后,世宗命于其坟前立“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碑石以辱之。

阿鲁 ①即“完颜宗本”。②元云南王忽哥赤之后,或云即也先帖木儿子。元统二年(1334),诏为云南王,出镇其地。《昆明筇竹寺圣者碑》背面蒙文《云南王藏经碑》,即载他在后至元六年(1340)所颁令旨。

阿鲁补 ①(1097—1151)金神隐水完颜部女真人。冶诃之子。从金军攻辽,追袭辽天祚帝。在应州马邑败辽兵。太宗时,随宗望攻宋,以功为长胜军千户。从宗弼南下,攻下太平州,连败宋军于柘皋、庐州。招降大名,为大名开德路都统。熙宗废齐国,奉命领兵入汴京,次年除归德尹,入为燕京内省使。随宗弼再取河南,为河南路都统。皇统五年(1145),为行台参知政事,授世袭猛安兼合札谋克,改元帅右监军、婆速路统军、归德军节度使,累阶仪同三司。海陵王时,以取官舍材木建造私宅被处死。②即“完颜宗敏”。

阿鲁丁 即“玉元鼎”。

阿鲁忽 (?—约1265) 察合台汗国可汗。察合台孙。阿里不哥叛忽必烈,使代*倭耳干纳,主察合台汗国政事,借以征送兵械军粮,并阻断波斯钦察兵援助忽必烈。及至别失八里,取得察合台汗国统治权,拥兵十五万。不久,叛阿里不哥,被阿里不哥击败,退至撒麻耳干。会忽必烈军至阿勒台,阿里不哥兵纷纷降附。阿里不哥料其必乘危来攻,乃遣倭耳干纳与之言和。但倭耳干纳却与阿鲁忽结婚,使其军势复振,阿里不哥遂降忽必烈。不久卒,在位凡六年(1260—1265)。

阿鲁辉帖木儿 (?—1361) 元太宗第七子灭里后裔。袭阳翟王,屯北边。至正二十年(1360),见元廷日危,拥兵数十万屯于岭北木儿古彻兀之地,胁迫宗王叛变。遣使逼顺帝交出国玺。击败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军。次年,败于元知枢密院事平章,为部将脱欢擒送元廷,被杀。

阿鲁浑 ①(1255—1291)伊利汗国第四代汗。阿八哈长子。1282年阿八哈死,弟帖古迭儿嗣位,他领呼罗珊封地。1284年,起兵争位,大将不花声言大汗前已将王位授予阿八哈汗,阿鲁浑为合法继承人。诸将多来附,遂攻杀帖古迭儿,夺得汗位。1286年,受元世祖册封,现存1289年致法王腓力四世信上,盖有汉字“辅国安民之宝”方印。崇信佛教,好方术,对基督教徒也给予优待,多次遣使欧洲。罗马教皇和英、法国王也遣使至伊利汗国通好。②即“阿儿浑”。

阿鲁浑萨里 (1245—1307) 又译阿鲁浑撒里、阿里浑撒里、阿剌浑撒里。元畏兀儿人。汉姓全。师事国师八思巴,通晓多种语言。仕世祖、成宗两朝,历官左侍仪奉御、集贤馆学士兼太史院事、中书平章政事等。

阿鲁科尔沁 清内蒙古部名。领主为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天聪四年(1630)归附后金,分置二旗。崇德二年(1637)并两旗为一。嘉庆间有佐领五十。牧地约当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隶昭乌达盟。

阿鲁台 (?—1434) 亦作阿鲁克台。明代蒙古阿速部领主。北元知院。永乐六年(1408)杀鬼力赤,拥立元裔本雅失里为可汗,自称太师。次年,杀明使郭骥,全歼明将丘福所率十万明军。八年,明成祖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征,连战大破之。他不愿从本雅失里西走,君臣始各为部。同年冬,遣使向明贡马言和。十一年,瓦剌顺宁王马哈木杀本雅失里后,他遣使者至明廷,请援欲为其故主复仇,受明封为和宁王。十四年,击败马哈木,遣使明廷献俘。后因其贡使劫掠行旅被责,又犯兴和(今河北张北)。永乐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明成祖多次率军亲征,他均闻讯远遁。宣德初,为瓦剌袭击,乃率其属东走兀良合,驻牧辽塞。宣德九年(1434)徙居母纳山(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内),被瓦剌脱懽袭杀。

阿鲁图 (?—1351) 又译阿鲁秃。元阿儿剌氏。博尔术四世孙。由经正监袭职为怯薛官,掌环卫。进拜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顺帝至元三年(1337),袭广平王。至正四年(1344)五月,拜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预修宋、辽、金三史,为总裁。六年,罢相。十一年,起为太傅,出守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病死。

阿鲁威 一作阿鲁灰、阿鲁翚。元蒙古人,字叔重,号东泉。延祐、至治间,曾任延平路总管和泉州路总管,泰定时应诏为经筵官,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曾译《世祖圣训》、《资治通鉴》等进讲。元末寓居江南,善作曲。

阿碌 (?—1874) 清台湾琅峤(今恒春)牡丹社人。番族(高山族)。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略军在琅峤登陆,进攻龟山、竹社、凤港、石门一带,阿碌父子率部众奋起抵抗,在石门要隘战斗中牺牲。由于番族人民坚决反击,日军留侵占区半年,不敢前进。

阿罗本 (Rubban或Abraham,Yabhallaha,Alopeno) 古代基督教传教士。唐贞观九年(635),携经卷从波斯入唐,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十二年,太宗命于义宁坊建寺传教,时称大秦教或景教,属基督教聂斯脱里派,高宗封之为镇国大法主。建中二年(781),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述阿罗本、景净、及烈等人在华传教情况。

阿罗出 又译斡罗出、阿老出,亦称呼图克图少师。明代蒙古孛罗忽济农岳父。天顺初入据河套,曾分别联合孛来、毛里孩、孛罗忽、满都鲁、癿加思兰等,入犯明边。成化初内讧,被逐出河套,旋为癿加思兰所杀。

阿罗多 ①东汉车师后部王。永兴元年(153)逃亡匈奴,后复归汉。②鲜卑族人。西晋咸宁二年(276)与戊己校尉马循交战,失败。

阿罗喊 即“阿罗憾”。

阿罗憾 (616—710) 或称阿罗喊。波斯人。唐显庆年间入唐。曾出使拂菻。又为武则天召诸蕃王,建造天枢。后官至右屯卫将军、上柱国,封金城郡开国公。卒于洛阳。

阿罗思 即“斡罗思”。

阿倮 古族名。明代记录中作阿罗,清代记录中作阿倮、倮罗,均罗罗别称。清开化(治今云南文山)、东川(治今云南会泽)皆有之。近代滇南彝族中亦有自称为“倮族”者。

阿买勃极烈 官名。金太祖建国后,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以习不失为国论阿买勃极烈,义为国家第一勃极烈。太宗时,习不失死,不再补任。官废。

阿蛮 地名。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和《魏略·西戎传》。其地望主要有埃克巴坦那(Ecbatana即今伊朗哈马丹)和亚美尼亚(Armenia)二说。后说似误。

阿美人 又作阿美斯。台湾高山族之一部。“阿美”意为“北方”,一说是阿美人聚居地区南部人对北部人之称。北部人称南部人为“卡铁木路”。因北部人迁移至南部者渐多,“阿美”遂成为本地区人的通称,一说系南部卑南人对阿美人之称。主要居住在台湾东部纵谷地带的花莲县和台东县东北部。阿美人过去又分为北部阿美人(南势阿美人)、中部阿美人(秀姑恋阿美人、海岸阿美人)、南部阿美人(卑南阿美人、恒春阿美人)。语言亦相应有北部、中部、南部方言之分。

阿美士德 (William Pitt Amherst,1773—1857) 英国人。曾任英王侍从官。1809—1811年任驻那不勒斯公使。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率团出使中国,要求清政府给予英商在广州更大权益,允许英商与当地商人自由交易及英使长驻北京等。因拒绝在觐见嘉庆皇帝时行三跪九叩礼,被立即遣送回国,途经直隶、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到达广州,历时四个月,经澳门回国。后曾任印度总督,封伯爵。

阿孟部 古部落名。《新唐书·南蛮传》所载,乌蛮七部落之一。一说即乌蒙部,在今云南昭通县境内;一说为茫布(部),在今云南镇雄县境内。

阿弥厥 隋时疏勒王。其时统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拥兵二千人。臣于突厥,岁送贡赋。大业中通使隋朝,贡方物。

阿迷州 元为阿宁万户府,阿宁后讹为阿迷。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州。治今云南开远县。属临安府。清因之。1913年废州改县。

阿敏 (1586—1640) 清太祖努尔哈赤弟舒尔哈赤第二子。幼养于努尔哈赤家。为四大贝勒之一。以序称二贝勒。多立战功。后金天聪元年(1627),与贝勒岳托等统兵攻朝鲜,朝鲜王李倧请和。三年,深入明境,克永平、滦州、迁安等。明师来援,怯不敢战,弃永平等四城,杀降人而归。清太宗皇太极为加强自己的权力,以罪收之并加以幽禁。死后爵除。

阿敏道 (?—1757) 清蒙古镶红旗人,图尔格期氏。雍正初以世职授三等侍卫。乾隆元年(1736)为镶蓝旗察哈尔总管。十九年率察哈尔兵随北路平准噶尔部大军招抚乌梁海。次年入伊犁,受命管理台站。二十一年授镶蓝旗蒙古副都统。时阿睦尔撒纳叛乱未平,而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布拉呢敦、霍集占又乱起,遂受命赴叶尔羌、喀什噶尔招抚,行至库车,被诱执。次年被害。

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 蒙古国地方官署。管辖阿母河以西各地行政事务。太宗五年(1233)命成帖木儿为呼罗珊、祃拶答而两州行政长官,以各支宗王派驻该地的官员为副,授予敕书、牌、印,使主管财赋、刑政。十一年,擢任畏兀儿人阔里吉思为行政长官,治阿母河以西所有蒙古军征服之地,以途思城为治所。乃马真后二年(1243),阔里吉思得罪皇室,被处死。乃马真皇后命斡亦剌人阿儿浑继其职。宪宗蒙哥即位,以阿儿浑任阿母河等处行尚书省事,行省名称始见于汉文记载。旭烈兀西征期间,行省受其节制。元世祖即位(1260),以阿母河以西地委付旭烈兀,建立伊利汗国,分设各州长官,行省遂废。

阿木胡朗 清满洲镶黄旗人。任盛京协领。乾隆二十九年(1764),与熊岳城协领噶尔赛,被遣戍边,共同率领盛京地区锡伯官兵一千名及其眷属,计五千余人,跋涉经年,西迁新疆伊犁(治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定居。

阿木郎 (?—1493) 明哈密都指挥。弘治元年(1488),土鲁番速檀阿黑麻令*牙兰侵占哈密城。二年,他请边臣调赤斤、罕东卫兵,夜袭哈密城,牙兰脱逃。阿黑麻归还哈密城及金印。五年,明封*陕巴为忠顺王,以其为都督佥事辅之。后阿黑麻再攻哈密,他与陕巴俱被执,旋遇害。

阿睦尔撒纳 (1723—1757) 清时蒙古辉特部台吉。策妄阿拉布坦外孙。乾隆十七年(1752)十二月击杀喇嘛达尔扎,拥达瓦齐为汗,后又与之相攻伐。失败后于十九年率部投清。次年,随清军出征伊犁,被任为定边左副将军,引清军平定准噶尔,俘达瓦齐。封和硕亲王。谋为四部总台吉,以所欲未遂,举兵叛清。兵败,于二十二年亡命俄境。同年病死于俄国。

阿穆岱鸿台吉 即“脑毛大”。

阿穆尔河 今为欧洲人对黑龙江的称呼。语源出于蒙古语,阿穆尔为平安之意。见于嘉庆《大清一统志·盛京统部·黑龙江·语解》。

阿穆尔灵圭 清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人。蒙古族。僧格林沁曾孙。光绪十七年(1891),袭札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历任镶白旗汉军都统、总司稽察守卫事宜王大臣。曾上奏清廷,建议在蒙旗勘修铁路。宣统二年(1910),偕蒙古王公那彦图、贡桑诺尔布等创办蒙古实业公司,筹划开办张家口至库伦公路运输等实业。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初返京,与那彦图等以蒙古王公联合会名义发表通电,推戴袁世凯。清帝退位后,历任进步党名誉理事,各届议院(国会)参议员、议员、参政,大总统府都翊卫使。曾代表民国政府于1912年10月赴长春参加哲里木盟十旗王公会议,并参与1915年袁世凯“洪宪帝制”活动。约死于“九一八事变”以前。

阿那瓌 (?—552) 柔然可汗。丑奴弟。柔然建昌十三年(520)继立,旋为族兄俟力发示发所逐,投北魏,居洛阳,被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后求返漠北,惧新立可汗婆罗门不容,魏置之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北。北魏正光四年(523)返回漠北,势力复振,号敕连头兵豆伐可汗(意为“把揽王”)。六年助魏镇压六镇起义,大破破六韩拔陵。东、西魏分立,争与之和亲,并以金帛诱之。慕中原礼仪制度,重用齐人淳于覃,以为秘书监黄门郎,仿北魏置侍中、黄门等官。西魏废帝元年(552)为所属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击破,自杀。

阿纳失失里 元弘吉剌氏。仁宗皇后。生子硕德八剌(英宗)。皇庆二年(1313),立为后。英宗即位,上尊号皇太后。卒谥庄懿慈圣皇后。

阿南达 (?—1701) 清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初以一等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九年(1690)率六百察哈尔兵参加乌兰布通之役。三十一年擢正黄旗蒙古都统。三十五年,率部首先攻击噶尔丹军于昭莫多,佯败诱敌,大军纵击获胜。后驻军肃州、布隆吉尔、西宁等地。

阿难答 (?—1307) 元朝蒙古宗王。元世祖孙,忙哥剌子。至元十五年(1278)袭安西王。封地主要在甘、青、宁、川北和陕西西北部。自幼信奉伊斯兰教,其部下十五万人,大部归依。大德十一年(1307)元成宗死,阴谋自立,事泄被杀。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多为今东乡族的先民。

阿难水 即“斡难河”。

阿尼哥 (1244—1306) 亦名阿你哥。本尼婆罗(今尼泊尔)人。元中统元年(1260)入乌思藏,为帝师八思巴监造金塔,时年十七岁。次年塔成,八思巴勉其入朝,乃出家奉八思巴为师,随从入觐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奉命修复明堂针灸铜人像,关鬲脉络皆备,工巧非凡。又织锦为元帝室列祖像极工。大都、上都寺观铸像,多出其手。十年授人匠总管。十五年奉诏还俗,授光禄大夫、大司徒,领将作院事,辖提举司、局多所。十九年奉命制作装饰铜轮仪表刻漏。元廷给予极高的宠遇,在传入尼泊尔式工艺上贡献很多。弟子刘元传其技,塑仙佛像,亦称绝艺。

阿侬 (?—1055) 北宋广南西路武勒州(今广西扶绥)人。傥犹州(今广西靖西)知州侬全福妻。全福为交趾虏杀,改嫁商人,生侬智高,后复嫁特磨道(今云南文山)知州侬夏卿。有智谋,曾助其子侬智高起兵,被尊为“皇太后”。侬智高兵败逃往大理后,走依侬夏卿,集余众三千人图再起,为宋安抚使余靖部将石鉴所败,至和元年(1054)在特磨道被俘。次年处死于洛阳。

阿帕克和卓 (1626—1695) 本名伊达雅图勒拉。清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维吾尔族。玛木特玉素布长子。生于哈密。及长,随父返喀什噶尔。其父因排斥与镇压黑山派及反对叶尔羌(今莎车)汗国首领向清政府通贡引起黑山派暴动,于康熙九年(1670)被毒死。他匿父尸,出逃国外。二十一年,经克什米尔赴西藏,得第巴桑结嘉错等介绍赴伊犁投噶尔丹。同年秋,充向导,引准噶尔兵南下,灭叶尔羌汗国,任傀儡王,自称“阿帕克和卓”,意为“宇宙之主”。三十一年因黑山派起义,携子奔吐鲁番、哈密,投准噶尔。后白山派起义反抗伊斯美耳汗弟额敏汗统治,他乘机返叶尔羌重掌政权。三十三年,征发徭役修墓葬父(即今阿帕克和卓墓)引起反抗,次年被杀。

阿帕克和卓麻扎尔 即“阿帕克和卓墓”。

阿帕克和卓墓 又称和卓坟、阿帕克和卓麻扎尔或赫孜来提麻扎尔(圣者之墓)。位于新疆喀什噶尔回城(今喀什)东北。原为阿帕克和卓埋葬其父玛木特玉素布之处,筑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次年,阿帕克和卓死,亦葬此。为该家族茔园。后世几经扩建修葺,成为著名建筑。

阿旁 (?—517) 明贵州清平(今凯里西北)东椀寨人。仡佬族。正德十一年(1516),与同族人阿革等以香炉山为根据地起兵抗明称王,出击兴隆、偏桥、平越、新添、龙里诸卫。明调湖广、四川、贵州军围攻。次年战败,被俘杀。

阿佩 唐时乌蛮*鬼主。彝名阿更或阿委。开成元年(836),以明州(今贵州望谟)地内属。会昌二年(842),封罗甸王,以其地为罗甸国,世袭爵。

阿其克山铁矿遗址 汉唐时期于阗国采矿、冶炼遗址。在今新疆洛甫南30公里处。发现采矿石凿、石锤,烧结铁、陶鼓风管,汉五铢、唐大历通宝钱等。

阿其那 即允禩,雍正时黜宗削籍后所改名,系满语译音。汉义,旧释为“狗”,今无定论。一说引申为“畜牲”;一说为将某人像狗似的赶走,以示厌恶之意;一说推测盖与讨厌之意相近。

阿奇木伯克 新疆维吾尔语音译。旧时南疆维吾尔族地方城乡长官的称呼。综理城乡一应大小事务,职繁权重。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三品至五品,间或六品。特别有功于朝廷者可赏加或晋升至二品或头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

阿耆尼 见“焉耆”。

阿乞剌 元人。唐兀氏。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暗伯之子。元成宗时官知枢密院事。

阿热 唐黠戛斯君主称号,犹突厥、回纥等之可汗。唐、突厥亦时称黠戛斯君主为可汗。

阿荣 (?—1333) 元蒙古克烈氏,字存初。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孙,江浙行省右丞按摊子。幼充武宗宿卫。泰定初,为湖南宣慰使。天历元年(1328),参议中书省事。二年,拜中书参知政事,进奎章阁大学士、太禧宗禋院使。好文学,与文人虞集等交游。

阿萨兰回鹘大王府 亦称阿思懒王府。辽之北面属国官署。一说即高昌国大王府。一说为辽统驭哈喇汗朝或割禄部的治所。《辽史·百官志》:“辽制,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因所任使之回鹘首领带有阿萨兰汗号,故名。

阿沙 元肃州(治今甘肃酒泉)人,唐兀氏。父举立沙,夏末以城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以其父功授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祖时升昭武大将军,迁甘肃等处宣慰使,并统领唐兀军。中统二年(1261)曾被遣赴甘肃等处赈抚贫民。

阿沙不花 (1263—1309) 元康里人。父牙牙,随母迁和林,定宗时入充宿卫昔宝赤,后从宪宗攻宋。世祖即位,受赐土田人户,居天成(今山西天镇)。至元十三年(1276),他入宿卫,仍领昔宝赤,并掌门卫。二十四年乃颜连东道诸王谋反,奉命说别里古台后王纳牙归附朝廷。三十年,从皇孙铁穆耳(成宗)抚军漠北。成宗即位,授大宗正府也可札鲁忽赤,后兼两城兵马都指挥使。成宗死,助哈剌哈孙挫败阿忽台等立安西王之谋,奉命北迎海山(武宗)。武宗立,任中书平章政事,加太尉。至大元年(1308),进中书右丞相,行御史大夫,又改行平章政事,封康国公。同年,为广武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迁知枢密院事。

阿山 ①(?—1647)清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初随父阿尔塔什率部归附后金,隶贝勒代善,以未被任用,遂私逃明朝。寻自归,改隶太祖,屡领军出征,驻戍要地。天命六年(1621)晋副将。天聪三年(1629)复率子投明,未遂而返。次年从攻明永平,擢固山额真。顺治元年(1644)入关从攻农民军,以功进三等公。次年从豫亲王多铎下江南。旋因事革职。②(?—1714)清满洲镶蓝旗人,伊拉哩氏。初由吏部笔帖式升刑部主事。康熙三十三年(1694)任左副都御史。三十五年,从圣祖征噶尔丹,追击有功,擢盛京礼部侍郎。三十九年,官两江总督,曾审理安徽布政使张四教亏空库银案,直言因供办南巡所致,被革职留任。四十五年,晋刑部尚书。后以年老致仕。

阿舍勃极烈 官名。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增设,义为副勃极烈。以谩都诃充任,参议国政。次年,谩都诃死,官废。

阿失帖木儿 (?—1478) 又译斡失帖木儿。明瓦剌贵族首领。也先次子。或谓即准噶尔始祖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颜。其父称汗后,被封为太师。天顺、成化年间,居漠北,屡与东蒙古争战,势颇强。曾遣使入贡明廷,部属受明封爵者凡五十余人。

阿什达尔汉 (1580—1643) 清满洲镶白旗人,纳喇氏。天命四年(1619)归附后金,授牛录额真。六年,从征辽阳有功,授一等参将。天聪间,为蒙古衙门承政,负责办理蒙古和朝鲜事务。崇德元年(1636)授都察院承政。

阿史德温 即“阿史德温傅”。

阿史德温傅 (?—681) 一作阿史德温。唐时单于大都护府突厥之乱的首领。调露元年(679)十月率先叛乱,立阿史那泥孰匐为汗,失败。复拥立阿史那伏念为可汗,与唐颉颃。永隆二年(681)七月复为唐军所败,伏念执以降唐。九月在长安被杀。

阿史德元珍 (?—711) 唐时颉跌利施可汗谋主。原为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曾坐事为单于都护府长史王立本拘系。骨咄禄起兵,元珍请复检校部落,获准,遂复原职。投骨咄禄,从匿总材山,拜为阿波达干。佐骨咄禄破铁勒九姓,平漠北,重兴突厥汗国。垂拱三年(687)随颉跌利施可汗侵唐,败唐军于漠北。神功元年(697)默啜欲杀唐使田归道,他力谏止之。景云二年(711)讨突骑施时战死。一说阿史德元珍即暾欲谷。

阿史那拔布 吐蕃扶立的西突厥可汗。继阿史那仆罗之位。

阿史那步真 唐时突厥族将领。阿史那弥射族兄。因唐未立其为可汗,尽屠弥射弟侄,迫弥射奔唐,遂自立为咄陆叶护,领多逻斯川(今额尔齐斯河)弥射故地。部落多不服,各自离散,不得已,携家属归唐,授左屯卫大将军。显庆二年(657),与弥射俱为流沙道安抚大使,出南道击阿史那贺鲁。乱平,封继往绝可汗,兼右卫大将军、濛池都护,主碎叶川西五弩失毕部落。素忌弥射之功。龙朔二年(662),与弥射从苏海政攻龟兹。阴谮海政枉杀弥射,诸部皆以为冤,各有离心。乾封时卒。

阿史那车薄 一作阿史那车簿啜。唐时西突厥首领。出车鼻施部。永淳元年(682)率十姓反唐,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往救,破之于伊丽水(今伊犁河)。他退守热海,合三姓咽面拒唐,王方翼再破其军。

阿史那道真 唐时突厥族将领。阿史那社尔子。袭左屯员外大将军。咸亨元年(670)四月,拜逻娑道行军副大总管,佐薛仁贵讨吐蕃。八月,为吐蕃相论钦陵所败,免职为民。

阿史那都支 (?—679) 一称阿史那匐延都支,或都支。唐时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本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苏海政诛弥射,众心不服,因与李遮匐等反唐,自立为十姓可汗,附吐蕃,攻庭州,杀刺史来济。咸亨二年(671),受唐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然犹窥视安西。调露元年(679),裴行俭假护送波斯王子泥涅师返国之名,至西州,召四镇诸胡,计擒以归。

阿史那伏念 (?—681) 唐时单于大都护府突厥之乱的首领。颉利之侄。永隆元年(680)突厥叛众迎之于夏州,北渡河,立为可汗。二年七月为唐将裴行俭所败,乃执阿史德温傅出降。

阿史那瓌 即“默啜可汗”。

阿史那贺鲁 (?—659) 西突厥最后可汗。公元651—657年在位。室点密五世孙。原为乙毗咄陆可汗之叶护,建牙多逻斯川(今额尔齐斯河)。贞观二十二年(648)降唐,授昆山道行军总管,从征龟兹。拜瑶池都督,居莫贺城。永徽二年(651)叛唐西遁,建牙于双河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统五咄陆、五弩失毕十姓,西域诸国亦多附隶。唐先后遣梁建方、程知节击之,皆不克。显庆二年(657),使苏定方、阿史那弥射等领军合击,大破之。他亡奔石国,至苏咄城,为城主缚献唐军,至长安,免死罪。分其部落为六都督府,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以统之。其所役属诸国皆置州府,西尽波斯,总隶于安西都护府。西突厥汗国亡。

阿史那斛勃 即“乙注车鼻可汗”。

阿史那斛瑟罗 唐时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步真子。在本蕃为步利设。垂拱元年(685),任右玉钤卫将军,袭父爵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领五弩失毕部落。天授元年(690),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拜左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久视元年(700),复被任为平西军大总管,镇碎叶,以用刑严酷,众不悦服,多附于突骑施首领乌质勒。长安三年(703),为乌质勒所逐,复奔唐。卒于长安。

阿史那怀道 唐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步真孙,阿史那斛瑟罗子。武后长安三年(703)授右屯卫将军,留守碎叶,四年正月袭父爵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神龙二年(706)奉诏持节至突骑施牙帐,以娑葛袭怀德郡王。

阿史那结社率 (?—639) 一作结射率。又作结社尔,或误。东突厥始毕可汗庶子,突利可汗弟。贞观三年(629)十二月随突利归唐,历位中郎将。十三年阴结党羽四十余人,谋立突利子贺逻鹘为可汗。时太宗在九成宫,他率众夜犯御营,被折冲孙武捕杀。

阿史那弥射 (?—662) 唐突厥族将领。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原为莫贺咄叶护。贞观六年(632)唐遣刘善因册之为奚利邲咄陆可汗。因其族兄阿史那步真觊觎其位,尽杀其弟侄二十余人,乃于十三年降唐,任右监门大将军。从太宗东征,封平襄县伯。显庆二年(657)转右武卫大将军,领流沙道安抚大使,与苏定方南北分道,合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十月,拜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分主五咄陆部落。四年三月破真珠叶护于双河,西突厥完全平定。龙朔二年(662)与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俱随 海道行军大总管苏海政平龟兹乱。步真乘机诬其谋反,海政不察,竟枉杀之。

阿史那泥孰 即“咄陆可汗”。

阿史那泥孰匐 (?—680) 唐时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首领。调露元年(679)单于府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二部落率先反唐,二十四州突厥部落并应之,立之为可汗。永隆元年(680)三月,与唐将裴行俭战黑山,兵败,为其部下所杀。

阿史那仆罗 吐蕃扶立的西突厥可汗。继阿史那俀子之位。

阿史那社尔 (604—655) 唐时突厥族人。东突厥处罗可汗子。年十一,拜拓设,镇抚漠北九姓。颉利可汗时薛延陀率九姓反,击之不利,西保可汗浮图城。贞观八年(634)西突厥咄陆可汗兄弟争国,他引兵西进,半有其国,建号都布可汗。因北击薛延陀,谋复旧邦,大败,退至高昌。次年率部降唐,拜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典屯兵于内苑。先后从侯君集平高昌,从太宗攻高丽,皆有战功,封毕国公,授鸿胪卿。二十一年拜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步骑数十万出征龟兹,破处月,下焉耆,入龟兹,围拨换,大败西突厥援军,克七十余城,俘焉耆王薛婆阿那支、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乃定西域,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勒石纪功而归。二十二年,复领军至龟兹破突厥,迁右卫大将军,永徽四年(653)加镇军大将军。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立冢以象葱山。

阿史那施 (?—744) 唐时铁勒拔悉蜜部酋长。天宝元年(742)后突厥国乱,结回纥、葛逻禄部共杀骨咄禄叶护。同年,立乌苏米施可汗,但不为所用。遂自立为贺腊毗伽可汗,一作颉跌利施可汗,以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与葛逻禄首领为左、右叶护,遣使报唐。三载,与骨力裴罗联兵,擒斩乌苏米施。旋败于骨力裴罗、葛逻禄联兵,被杀。

阿史那思摩 一作李思摩。即“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

阿史那土门 (?—552) 一作吐门。突厥汗国创始人。鄂尔浑突厥文碑铭作布民可汗。初臣属于柔然。西魏大统十一年(545),文帝遣酒泉胡安诺盘陁使其地,促进经济交往。次年,铁勒将伐柔然,他率众邀击,大败之,收其五万余帐落,势渐盛。求与柔然和亲,柔然可汗阿那瓌以其部曾为“锻奴”,詈而拒之;转求婚于西魏,娶长乐公主,乃与柔然为敌。废帝元年(552),大败柔然,始称伊利可汗,创立突厥汗国。同年卒。

阿史那俀子 吐蕃扶立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元庆长子,阿史那献之兄。唐长寿元年(692)其父遇害,出奔吐蕃。二年被吐蕃扶立为汗,联兵犯唐。延载元年(694)二月武威道行军总管王孝杰破其与吐蕃联军三万于冷泉及大岭,其势遂衰。

阿史那献 唐时西突厥将领阿史那元庆次子,阿史那俀子弟。又称史献。长寿元年(692),以父被诬,遭流放。长安三年(703)召还,任北庭大都护府首任大都护,加拜右骁卫大将军,袭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北抗后突厥默啜,西抗突骑施。神龙二年(706),突骑施阙啜忠节与娑葛相攻,上书求立其为十姓可汗,屯兵焉耆,击娑葛,因故终止。景云二年(711),娑葛败亡。拜十姓招慰使,乘乱收葛逻禄、鼠尼施等数千帐来降。先天元年(712)加碛西节度使、瀚海军使,平西突厥都担之乱,克碎叶。开元中,突骑施复兴,受诏还京,授右金吾大将军。老死长安。

阿史那昕 (?—742) 唐时西突厥将领阿史那怀道子。开元二十八年(740)玄宗册之为十姓可汗、濛池都护,册其妻凉国夫人李氏为交河公主。天宝元年(742)至俱兰城,为突骑施首领莫贺达干所杀。

阿史那逾输 即“墨特勤”。

阿史那元庆 (?—692) 唐时突厥族将领。西突厥阿史那弥射子。初任左豹韬卫翊府中郎将。垂拱元年(685)擢为左玉钤卫将军,袭父爵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又拜镇国大将军,行左威卫大将军。后被来俊臣诬告,遇害。

阿史那忠 (610—675) 唐时突厥族名将。字义节。启民可汗母弟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之子。颉利末世,拜小可汗,设牙帐于灵州西北。贞观四年(630)擒颉利,降唐。被召入京,授左屯卫将军,留北门宿卫,尚宗女定襄县主,赐姓史,置宅于京北万年县,遂自称万年史氏。九年封薛国公。十三年太宗立阿史那思摩为汗,统突厥部落返漠南,拜忠为左贤王以佐之,主东方诸部。十八年随思摩返唐,拜西州抚慰使,后历定处月、处蜜,破薛延陀,伐契丹,平吐谷浑。咸亨元年(670)吐蕃、弓月陷西域十八州,受命为西域道安抚大使兼行军大总管,功不显。后卒于洛阳。

阿史那忠碑 唐代碑刻。上元二年(675)十月立。原在陕西醴泉县(今礼泉县)北二十里,昭陵南十里。碑首题“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篆书。文楷书,不署撰者姓氏。阿史那忠于上元二年卒于洛阳,徙葬昭陵。碑文叙其生平事迹颇详,可补正史之阙。见于《昭陵碑录》下、《金石萃编》五。《阿史那忠墓志》亦已出土,内容与碑文基本相同。

阿史那忠墓志 见“阿史那忠碑”。

阿史那忠孝 西突厥汗裔。阿史那昕子。唐天宝元年(742)随父至俱兰城,突骑施莫贺达干攻杀其父,乃与母凉国夫人李氏俱亡归唐,授左领军卫员外将军,终老长安。

阿疎 女真人。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女真纥石烈部长。势力远至曷懒甸(今朝鲜咸兴以北,东朝鲜湾西北岸一带)。据地阿疎城(约在今延吉市附近)被完颜部首领颇剌淑兵围困,奔辽,不返。金太祖天辅六年(1122),在西京道界内被金将阇母、娄室捕获。

阿思 即“阿速”。

阿思本舰队 清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军,根据赫德购买船炮、建立海军的提议,经在英国休假的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之手,定购英舰七艘。李以清政府代表自居,擅聘六百多名英国官兵,成立“中英舰队”(一称“欧洲舰队”),任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Sherard Osborn)为舰队司令,并订立协定,定期四年,一切由李泰国从中负责,阿思本全权指挥,直接接受清政府命令。次年八月舰队抵达上海。清政府命总兵蔡国祥为总统,名义上归曾国藩、李鸿章节制,而以阿思本为帮统,给以实际指挥权。曾国藩恐阿思本难以驾驭,加之湘、淮军系竞相争持,要求将舰队解散。美、法、俄等国公使也对此不满。清政府遂将全部兵船遣回英国变卖,另与阿思本银一万两,并革退李泰国总税务司职。

阿思哈尼案班 官名。满语音译,又作“阿思哈尼昂邦”。即“侍郎”。

阿思哈尼昂邦 即“阿思哈尼案班”。

阿思哈尼哈番 官爵名。清初九等世爵之第五等。乾隆元年(1736)定汉文名为“男”。分为四等,叙正二品,不加美名。参见“男”。

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 唐代西州墓地。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约40公里处,从高昌故城东北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近2公里。墓群分成两块,哈拉和卓村东为哈拉和卓墓群,村西向南为阿斯塔那墓群。阿斯塔那为古代维吾尔语,意为首府。哈拉和卓传为一古代维吾尔族大将之名。二十世纪初,墓群遭俄、德、英、日本等国斯坦因、科兹洛夫等人盗掘,大批文物流散海外。建国以来,曾进行十几次发掘,清理墓葬四百余座。最早之墓为西晋泰始九年(273)所葬,最晚为唐建中三年(782)迁葬于此的北庭副都护高耀墓。墓群内多为一夫一妻合葬墓,亦有一男二女或三女墓,少数单人葬墓。形制主要为斜坡(或阶梯)墓道洞室墓,早期有竖穴偏室墓。尸体多安放于苇席上,亦有使用木棺及纸棺者。流行家族葬。死者有十六国时北凉冠军将军都郎中高昌太守沮渠封戴、麴氏高昌国名将张雄,亦有平民,未发现高昌王陵墓。所出土文字资料绝大部分为汉文,其中发现不少少数民族人名。曾出土十三枚小木牌,正面朱书“代人”二字,背面用粟特文书写汉语和突厥语,说明墓主人以汉族为主,兼有车师、匈奴、突厥、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出土文书整理后可读者约二千件,颇具史料价值。此外,还出土有丝织品和墓志、钱币、棉麻毛织物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厮兰回鹘 西州回鹘的别名。其王常冠以“西州外甥阿厮兰汗”称号,故名。亦指葱岭西回鹘。因其王亦常冠以阿厮兰汗号。

阿苏特 即“阿速”。

阿速 又译阿思、阿宿、阿苏特、阿速惕。部名。阿速人原是居于北高加索的伊朗人,信仰希腊东正教,后移居到捷尔宾特伏尔加河口,与拜占庭、谷儿只(今格鲁吉亚)、斡罗思关系密切。元太祖十六年(1221),速不台等率军自高加索逾太和岭北上,大败阿速等部联军。太宗十一年(1239),蒙哥率师围攻阿速蔑怯思城。三月,征服此部。宪宗三年(1253)派人括阿速户口,七年又派遣达鲁花赤驻守。阿速人迁往中原者多从军。世祖至元九年(1272)组成阿速拔都军攻宋。武宗时设立左、右阿速两卫。元末阿速军余部,游牧于今大同、张家口以北地区。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与哈剌嗔等部合称永邵卜万户。明末参与抗击林丹汗西进。后归附清朝。

阿速拔都达鲁花赤 官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掌禁军中的阿速军士。二十三年,归隶前、后卫。武宗至大二年(1309),分属于左、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仍各置达鲁花赤。

阿速惕 即“阿速”。

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官署名。阿速,蒙古语,意为守卫。至元九年(1272),立阿速拔都达鲁花赤,置属官。二十三年,称阿速之军。至大二年(1309),改立左、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置达鲁花赤、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官。属枢密院。掌宿卫宫禁,兼营屯田以供军食。

阿宿 即“阿速”。

阿塔赤 又译阿黑 赤,蒙古语。《元朝秘史》汉译作“管骟马的”。为蒙元时怯薛执事之一。《元史·舆服志》:“圉人,……国语曰阿塔赤。”

阿塔海 (1234—1289) 蒙古逊都思氏。千户塔海拔都儿孙。袭为千户。宪宗时曾随军征云南。世祖时参预灭宋之役,先后任淮西枢密副使、江淮行中书省左丞相等职。二十四年,从征乃颜。

阿台王子 即“阿岱汗”。

阿忒八升 即“阿体八升”。

阿体八升 亦作阿忒八升。古西域地名。《元史·耶律希亮传》有阿体八升山。今为中亚费尔干纳附近阿特巴什。

阿瓦城 明缅甸宣慰司治。即今缅甸曼德勒西南阿瓦。万历十一年(1583)将军刘 南征抵于此,其守将猛勺降。

阿瓦河 即今缅甸北境南渡河,下游注入伊洛瓦底江。

阿武侯国 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河间献王子刘豫置。初属广阳郡,后改属涿郡。治今河北献县西北。东汉废。

阿昔洞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在今四川若尔盖县河西乡。二十一年北部草原地区千余藏人前来骚扰,明指挥周助曾率军救援。成化二年(1466)明廷应阿昔洞人之请,封都纲子瑺为禅师,远丹藏卜为国师。清初有阿昔洞千户,辖十一寨。

阿悉吉 即“阿悉结”。

阿悉结 古部落名。一作阿悉吉。西突厥右厢弩失毕强部。居碎叶川西,后分为两部:阿悉结·阙俟斤部,阿悉结·泥熟俟斤部。

阿系 亦作阿嘻、阿哂,近代作阿细。族名。清代罗罗(今彝族)的一部分。《广西府志》卷十一《诸夷考》:阿嘻罗罗,风俗及服饰同白倮罗,仅语言少异。主要居地为云南广西府(治今泸西)及开化府之乐农里(今文山西部之陆龙)。近代主要居弥勒县西山区,路南、泸西亦有一部分。

阿幸 地名。在今云南腾冲县北部瑞滇一带。明属云南永昌府。

阿玉奇 (1639或1640—1724) 一译阿玉气。清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幼年生活在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处。康熙八年(1669)继其父朋楚克为土尔扈特部首领。牧于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奉俄皇征调,曾多次率军参加俄国对土耳其与对瑞典的战争。但仍然维持与清廷及厄鲁特蒙古的联系。二十九年,接受达赖喇嘛所授汗号。后派遣额尔罕格素尔(又译厄里克格孙)至北京,受到清廷接待。五十三年在驻地玛努托海接待清廷使臣图理琛。后病死。

阿玉气 即“阿玉奇”。

阿芋路 古部落名。《新唐书·南蛮传》所载乌蛮七部落之一。《蛮书》卷一称其在鲁望,依山而居。鲁望即今云南鲁甸县。宋时名乌蒙蛮,与今云南彝族有渊源关系。

阿育王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交界处。旧亦称 山。相传西晋太康二年(281,一说东晋时),并州刘萨诃(法号慧达)于此得阿育王舍利塔一所,因以名山;一说梁武帝敕建殿堂、赐“阿育王寺”额后,改今名。东临大海,为天下禅宗五山之一。

阿育王寺 在今浙江鄞县东宝幢镇阿育王山下。相传西晋太康二年(281,一说东晋时)沙门慧达(原名刘萨诃)于此得一小塔,认为系阿育王所建八万四千座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遂于其地建立精舍。东晋义熙元年(405)敕建塔亭、禅室。梁普通三年(522),武帝敕建堂殿房廊,赐额“阿育王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赐名“广利寺”,拓为十方禅刹。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为“育王禅寺”。自后屡有修建。现存大雄宝殿、舍利殿、藏经阁等,为中国佛教名寺。唐代高僧鉴真在东渡日本前,曾居于此。

阿咱寨 在今贵州关岭县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吴复攻关索岭,别将顾成克阿咱等山寨,即此。

阿札失里 元太祖成吉思汗弟斡赤斤后裔,故元辽王。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败亡,率众降明。次年,明置泰宁卫,命为指挥使。二十四年叛明,以犯边为明军追袭,不知所终。

阿者 明清罗罗(今彝族)的一部分。分布在滇省境内广西、云南、澄江、武定、开化等府。近代弥勒、易门、双柏、新平等县彝族,有自称为阿哲濮者,汉族仍称之为“阿哲”、“阿车”,实即此称之音转。

阿这 (?—约1404) 明云南大理邓川(今洱源)土官。羊塘里小百夷(傣族)。洪武十五年(1382)降明。十七年,授本州土知州。死后长男阿子贤袭职。

阿只吉 (?—约1304) 元宗王。察合台曾孙。宪宗死,拥戴世祖即大汗位。灭宋后,长期驻守畏兀儿、哈密力(今新疆哈密)之地。至元二十二年(1285),被笃哇击败,罢兵权。后获赦,驻守西北。

阿朱 唐时室韦大都督。曾于贞元九年(793)、大和七年(833)、大和九年、开成元年(836)、开成四年五次朝唐。

阿术 (1227—1281) 元蒙古兀良合部人。兀良合台子。宪宗时,从父攻大理、交趾(今越南)、南宋。世祖即位,留掌宿卫。中统三年(1262),代弟阔阔带为征南都元帅。至元四年(1267)起,连年攻宋襄阳,筑城堡,截断宋水上援军。九年,破樊城。十一年正月入觐,奏请大举攻宋。进荆湖行省平章政事。冬,与伯颜领大军取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顺长江水陆东下。次年二月,取建康(今江苏南京)。四月,奉命围扬州。七月,总军败宋张世杰等水军于镇江焦山。升行省左丞相。十三年克淮西诸城。七月,降扬州守将,俘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都统制姜才于泰州。十四年,受命北伐叛王昔里吉等。又领兵西进,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病死。

阿术鲁 蒙古斡剌纳儿氏。早年随成吉思汗征战。太祖八年(1213),从围金中都(今北京)。又领军由左路征辽东女真各部。二十一年,领兵攻西夏,大战于合剌合察儿。次年,灭其国。太宗元年(1229),攻金信安。三年,领兵从山东配合太宗灭金,为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之首。五年,进兵归德府(治今河南商丘)。六年,围沛县,败国用安援军,攻克徐州。金亡,与宋军作战于归德及宿、泗等州。后告老,子不花代领其军。

阿著 即“赛那剌”。

阿资 (?—1395) 明云南曲靖越州(今曲靖)土官龙海之子。彝族。约洪武十九年(1386),父以“叛乱”罪徙居辽东,继其父为土知州。二十年十二月,贡马及方物。次年九月,与邻近土官联结反明,攻占普安(今贵州盘县),烧毁府城。坚持斗争达十余年之久。后被俘遇害。

呵加剌银行 (Agra and United Service Bank,Ltd.) 外国金融机构。英国政府特许的一家殖民地银行。1833年在印度成立,后将总行移至伦敦。清咸丰四年(1854)在上海设立分行,嗣后又在广州、香港等地添设代理处或分行。同治三年(1864)与伦敦一家大商业公司合并。

呵罗真 (?—530) 一作阿罗真。南北朝时吐谷浑王。伏连筹子。北魏永安二年(529)继立,梁封之为宁西将军,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在位一年。一说伏连筹死,夸吕即继立,呵罗真为另一部吐谷浑首领。

āi

哀牢 古族名。汉代西南夷部落之一。分布于今云南西南澜沧江、怒江流域及今缅甸迈立开江流域广大地区。据哀牢人传说,其始祖母沙壶(《后汉书·西南夷传》作沙壹,此从《华阳国志·南中志》)尝捕鱼水中,触沉木有感而孕,遂生十子。第十子九隆长大才武,被推为王。传若干世,至扈粟,于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受汉封为君长。永平十二年(69)于其地置哀牢、博南两县(今云南保山市、永平县地)。其时居有昆明、濮、僚等族。《华阳国志·南中志》谓“南中昆明”奉九隆为祖,已演化为乌蛮的南诏蒙氏亦自言为沙壶之后。唐代即曾在蒙舍之地置沙壶州。其族属说法不一,一说与濮越系统关系密切,一说即汉代之昆明人。

哀牢国 在今云南保山市怒江以西。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国王贤栗(一作扈栗)始和东汉交通,受汉封号,建立朝贡关系。其国土地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趾、大秦贸易。永平中内属,参见“哀牢”、“哀牢县”。

哀牢县 东汉永平十二年(69)以哀牢国地置。属永昌郡。治今云南盈江县东;或谓在今保山市东,误。东晋成帝时废。

哀牢传 书名。东汉杨终撰。记述西南边疆哀牢族的历史。久佚。

哀烈录 书名。康有为撰。一卷。录康氏为其亡母亡姊所作行状、祭文及作者与袁世凯、龙济光等往来事,另有《康烈士广仁传》一篇。收入《万木草堂丛书》史部,亦见《沧海丛书》第十五册及《不忍》杂志。

哀乌 唐代尚书省六部郎官的俗称。亦称依乌。

哀章 (?—23) 西汉末广汉梓潼(今属四川)人。问学长安,素无行,好为大言。见王莽居摄,遂造作铜匮,为两检,署曰“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书言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又书辅佐大臣姓名官爵,付仆射以闻。莽至高庙拜受,下诏即真天子位,又依金匮封拜辅臣。他以此得封为国将、美新公,位上公。地皇三年(22),与太师王匡率州郡兵三十万击赤眉。次年,为更始将斩于洛阳。

哀忠集 书名。全名《邃怀堂哀忠集》。清袁翼(邃怀堂居士)撰。三编。为镇压太平军而战死的清廷官吏、士绅所作的悼诗集。初编限于死事在江西省者。二编为袁氏故旧属吏而死事在别省者。三编为补编。上起总督,下至诸生、勇丁、妇女,各系悼词悼诗一首或数首,凡一百七十余首。多附字号、籍贯、科第、官品等。夹注史事中所叙太平军所向披靡、人民执杀官吏响应诸情状近于史实。书成于咸丰七年(1857)。有光绪十三年(1887)重刊本。

挨婆鲁屋拉 即“艾拉汗”。

挨选 清代吏部铨选制度。乃月选班秩之一。按例应选官员,在本班中,依照先后次序选用,称为挨选。

霭翠 (?—1381) 明贵州土首领。罗罗族。其祖世袭水西。洪武初,为世袭贵州宣慰使。六年(1373),诏其位在各宣慰使之上。治所在贵州(今贵阳),辖境约当今黔西北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地区。每年贡方物马匹。卒后,妻奢香摄职。

ài

春秋吴邑。在今江西修水县西龙岗坪。《左传》哀公二十年(前475):吴公子庆忌谏夫差不纳,“出居于艾”,即此。西汉置艾县。

艾德 (Ernst Johann Eitel,1838—1908) 德国人。耶稣会传教士。清同治元年(1862)由巴色会( Basel Mission )派遣入华,在广州传教。1865年入伦敦会。1879年辞教职,任香港政府学校视察,并兼香港总督轩尼诗爵士之私人秘书。曾任《中国评论》(China Review)编辑数年。撰有许多有关中国的文章。著《客家人的历史》、《风水—中国自然科学的萌芽》、《在中国的欧洲—香港史》等书。另编有《广州方言汉英辞典》。

艾丁湖汉墓 西汉姑师(车师)族墓地。在今新疆吐鲁番南约30公里艾丁湖西北。土葬,随葬品多寡不均。出土文物中彩陶与铁器共见,彩陶图案以三角纹及变体三角纹为主。对马纹铜饰牌、汉镜、四棱形镞、铁刀、金箔饰均具鲜明民族特点,汉镜则反映了姑师与中原的联系。

艾灸法 见“针灸”。

艾拉汗 旧译挨婆鲁屋拉。清新疆伊犁人。维吾尔族。伊不拉音之子。同治三年(1864),伊犁维吾尔、回等族反清起义,次年任“艾米尔”(军队首领),五年攻占伊犁将军驻地惠远城(今霍城南)后,废维吾尔族“苏丹”(王)肖开特,自兼其职。次年,复杀肖开特及回族“苏丹”马万信。十年,俄兵入侵伊犁,他领导民众抵抗,后失败降敌,被押赴俄国。

艾陵 春秋齐地。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据《春秋》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即此。

艾陵之战 春秋末吴国、齐国之间的战争。吴夫差十一年(前485),吴联合鲁、邾、郯伐齐,又派水师从海道攻齐,为齐所败。次年,齐伐鲁,吴再联鲁伐齐,战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师,俘齐卿国书和大夫多人。鲁、宋、卫等国离齐附吴,吴在东方取得优势。

艾南英 (1583—1646) 明末清初江西东乡人,字千子,号天佣子。天启举人。因对策有讥魏忠贤语,未能入仕。有文名。崇祯元年(1628)游江南,与复社诸友倡儒学,以醇正尔雅为旨,力诋后七子。明亡,起兵抗清。顺治二年(1645)入闽,任隆武朝兵部主事,改御史。病卒于延平(今南平)。著有《天佣子集》、《禹贡图注》,选评《今文定》、《今文待》等。

艾能奇 (?—1647) 一作艾云枝、艾奇能。明末清初陕西绥德人。张献忠义子。顺治元年(1644),大西国立,封定北将军,与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合称四将军。献忠死后,与诸将率大西军余部数万人,经川东入云贵,据昆明联明抗清,称定北王。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领兵进讨东川(今会泽)土司禄万钟,遇伏中箭死。

艾启蒙 (Ignace Sickdtart,1708—1780) 波希米亚(今捷克)人,字醒庵。耶稣会传教士。清乾隆十年(1745)抵京,入值如意馆,授三品卿衔。从郎世宁学画,曾参与绘制《准噶尔回部平定战役图》十六幅,作首幅《平定伊犁受降图》。并曾参与测绘新疆地图。四十五年卒于京。主要作品有《西师战功图》、《香山九老图》、《十骏图》。

艾儒略 (Jules Aleni,1582—1649) 意大利人,字思及。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华,在澳门神学院讲授数学。四十一年被派赴北京,寻往上海、扬州等地传教。又活动于陕西、山西、杭州。天启五年(1625)赴福州传教。崇祯十一年(1638)遭逐返澳门。次年再度入闽。卒于福州。笃志介绍西学、世界地理知识。著《职方外纪》、《西学凡》,绘有《万国全图》。

艾斯木汗 哈萨克汗。1598—1628年在位。1598年与布哈拉汗订立协议,获得对塔什干(今属乌兹别克斯坦)的暂时统治权。与柯尔克孜人和睦相处。但与别失八里(又作亦力八里等)统治者矛盾尖锐。在位期间锐意推行哈斯木汗法规,使之得到充实。后此法规被称为《艾斯木旧典》。

艾塘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垣崇祖为朐山戍主,北魏来袭,戍者皆下船欲走。崇祖绐曰:“艾塘义人已得破虏”,即此。

艾提卡尔大礼拜寺 新疆最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坐落今喀什市中心。“艾提卡”,维吾尔语意为“节日场所”。传称始建于明景泰年间,后迭经重修扩建。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大殿可供四千多人同时礼拜。富有伊斯兰教寺院建筑特点。为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万年 (?—1635) 明陕西米脂人。以武学生从军,积功至神木参将。崇祯四年(1631)从曹文诏镇压山西等地农民军。六年擢副总兵。八年率军击李自成于宁州之襄乐(今甘肃宁县湘乐镇),中伏被杀。

艾县 本春秋吴艾邑,西汉置县。属豫章郡。治今江西修水县西龙岗坪。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建昌县。

爱毕勒达 全名哈拜都拉·斡里汗。哈萨克汗。清道光二年(1822)父斡里死。次年向清廷贡马,请封。四年伊犁领队大臣乐善奉命前往册封。曾赴巴彦乌拉亲迎,但被俄国派兵半途劫走,未与乐善相见。次年,仍遣弟领去敕书。

爱登里啰汨德没(密)施俱录毗伽可汗 回鹘*腾里可汗之汗号。

爱登里啰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 回鹘*昭礼可汗之汗号。

爱登里啰汨没密施俱录毗伽可汗 回纥*忠贞可汗多逻斯之汗号。

爱登里啰汨没密施颉登密施合俱录毗伽可汗 回纥*英义建功毗伽可汗之汗号。

爱古斯 一作爱呼斯。地名。在今哈萨克斯坦阿亚古斯。因爱古斯河得名。清乾隆平定准噶尔后建有鄂博。道光十一年(1831)俄兵侵入该处筑堡。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为沙俄割占。

爱国女学校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冬中国教育会在上海白克路登贤里创办。蒋智由(观云)、蔡元培先后任总理,学生仅十余人。课程有国文、历史、物理、化学等。二十九年六月,“苏报案”发生,中国教育会及爱国女学校为秘密联络革命力量的机关。次年,因学生渐多,乃迁校舍于蓬莱路。并开设女工传习所,教授女工,以三个月为期。三十三年后,接受江南财政局与上海道署两处津贴,学校逐渐脱离革命党秘密机关之关系,变为单纯施教的普通学校。

爱国学社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上海泥城桥福源里设立。是年夏,南洋公学发生学潮,二百多名爱国学生愤而退学。中国教育会乃为其设立爱国学社。蔡元培为经理(校长),吴稚晖任学监,章炳麟、蒋维乔等为义务教员。分学生为四班级,一二年级为寻常(普通)年级,三四年级为高等年级。学生实行自治,内部分为若干联,每联约二三十人,公举联长,凡有兴革,多由学联议决,交主持执行。提倡言论自由,并以《苏报》为发表言论的园地。课程有国文、英文、史地、理化、体育等。学社编印《童子世界》杂志。是年冬,教育会又在登贤里开办爱国女学校。二十九年四月,南京陆师学堂四十余名退学学生亦来沪加入该学社,遂组成军国民教育会,实行军训。五月,脱离中国教育会而独立。六月,因“苏报案”被迫解散。

爱呼斯 即“爱古斯”。

爱珲 亦作爱浑、艾浑,清季以后写作瑷珲。有二城:(1)在今黑龙江黑河市南七十里爱珲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筑,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驻所,一称黑龙江城。二十九年将军驻所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县)后,此为黑龙江副都统驻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副都统,改置瑷珲直隶厅。1913年改为县。(2)在黑龙江东岸,西南隔江去黑龙江城十二里。或云即明哈喇乌苏卫故城,清代通称旧爱珲。康熙二十二年初置镇守瑷珲等处将军时驻此,次年,将军移驻黑龙江城,留副都统一员分守此城;二十九年裁。咸丰八年(1858)沙俄强迫清朝政府订立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后,因此城在江东六十四屯界内,仍归中国管辖。光绪二十六年为沙俄强行侵占。

爱敬寺 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南朝梁武帝建。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湘东王纶营于蒋山。时山巅寒雪,乃引军下爱敬寺,即此。

爱鲁 (1226—1288) 元唐兀人。昔里氏,昔里钤部子。中统元年(1260),袭父职为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西南)达鲁花赤。至元四年(1267),以盗用官钱被罢黜。五年,随皇子忽哥赤出镇云南。任金齿等处安抚使,败诸部兵万人于骠甸(今云南陇川)。六年,定当地租赋,征服大(或作火,误)不麻等二十四寨。七年,任中庆路(治今云南昆明)达鲁花赤,兼管爨僰军。十三年,奉诏开云南、四川通道,征服筠连州(今四川筠连)等地乌蒙、都掌、豕鹅夷诸部,陆路经乌蒙(今云南昭通)、水路从马湖江(今四川宜宾西长江的一段),皆可达叙州(今四川宜宾)。历任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使、云南诸路宣慰使副都元帅、行省参知政事、左丞、右丞。降左右江溪洞五十余州及茫部(今云南镇雄境)、亦奚不薛、罗氏鬼(今贵州西部及西南部)、乌蒙、金齿(今云南德宏)等部。二十四年,随镇南王侵交趾(今越南),败昭文王军于木兀门。次年回军,染瘴疠卒。

爱马 蒙古语。即“投下”。

爱玛特 (?—1864) 清新疆库车人。维吾尔族。郡王伊萨克之子。道光十年(1830)授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值玉素普率浩罕兵入侵,捐粮马助军,授一等台吉。因父被诬通敌,株连被押。次年平反,仍返阿克苏任。二十二年,父死袭爵。二十七年,为平七和卓之乱捐助军需,赏双眼花翎。咸丰二年(1852)任叶尔羌(今莎车)阿奇木伯克。因摊派过多,被控,革职留爵。七年,倭里罕伙同浩罕兵入侵,陷喀什噶尔回城(今喀什)。他时任该城阿奇木伯克,降署库车阿奇木伯克。越三年,赴叶尔羌查办抄案,沿途骚扰,撤任。复因私交外国获罪,后以捐输兵饷,获免。同治三年(1864)库车农民起义,请出任首领,不从,被杀。

爱申 (1175—1227) 金虢县(今陕西宝鸡)镇防军人,一名忙哥。累迁军中总领。有死罪,被荐任德顺节度使,行元帅府事。正大四年(1227),成吉思汗从西夏领军攻取德顺州(今甘肃静宁)。他招凤翔马肩龙共谋御守,以义兵乡军八九千人,坚守一百二十昼夜,城破,自杀。

爱什拉库哈番 官名。满语音译。即“员外郎”。

爱新觉罗 满语爱新意为“金”,觉罗意为“姓”。清皇族的姓氏。

爱星阿 (?—1664) 清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武勋王扬古利孙。顺治四年(1647)袭一等公。八年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七年任定西将军,会平西王吴三桂入缅甸,逼缅甸擒献南明永历帝,受降白文选。旋还京。

爱薛 (1227—1308) 又译海薛、也薛。拂林(今叙利亚)人。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徒不阿里之孙,不鲁麻失之子。通晓西域诸国语和天文、医药等学。拖雷妻唆鲁禾帖尼召至蒙古,为近侍。后事忽必烈。中统四年(1263),掌管西域星历、医药二司。至元二十年(1283),从孛罗出使伊利汗国。二十四年,任秘书监。二十六年,领崇福司使。三十一年,加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大德元年(1297),遥受平章政事。十一年,封秦国公。追封拂林王,谥忠献。

爱猷识理达腊 (1338—1378)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子。第二皇后奇氏所生。至正十三年(1353),立为皇太子。十九年,与奇氏图谋迫使顺帝内禅,不成。二十四年,命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兴兵入都,亡走太原。次年,由扩廓帖木儿卫送返都。二十七年,总领天下军马。元亡,随顺帝北走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西岸)。明洪武三年(1370),应昌被明军攻破,与数十骑亡走和林,称帝,沿用大元国号。次年,改元宣光。庙号昭宗。蒙古语称必里克图汗。

爱育黎拔力八达 即“元仁宗”。

爱州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置。治移风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西北)。隋移治九真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市一带)。大业三年(607)改为九真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爱州。调露后属安南都护府。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五代南汉后地入交趾。明永乐五年(1407)复有其地,属清化府。宣德二年(1427)地入安南。

爱子江 在今越南平治天省潮丰附近。明永乐中,张辅等破陈季扩于爱子江,即此。

瑷珲保卫战 清末黑龙江军民抗击俄国侵略的战役。瑷珲(今黑河)为黑龙江省北部门户,设有副都统。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俄国在出兵参加八国联军的同时,又策划单独侵略东北。六月十二日,俄军以保护铁路为名,强令借道瑷珲和齐齐哈尔,为黑龙江将军寿山所拒绝。十八日俄舰在黑龙江上向黑河屯清军阵地开炮,遭到清军的有力反击。次日,海兰泡俄军和黑河屯清军展开数小时的隔江炮战,俄军数千人进犯清军卡伦山阵地,被击退。七月八日俄军又在黑河屯旁五道河偷渡登陆,袭击清军阵地,清军退至卡伦山阵地继续抗击。十日俄军万余人兵分三路进攻瑷珲,驻守清军三千人奋力抗击六小时,终因寡不敌众而撤退。古城瑷珲被侵略军焚毁。

瑷珲城 见“爱珲”。

瑷珲条约 即“中俄瑷珲条约”。

瑷县 西汉置。治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属平原郡,东汉废。

叆阳 明辽东边堡之一。成化四年(1468)置。位于今辽宁凤城、桓仁两县交界处。为控制女真人犯明境的战略要地。亦为明末新辟马市之一。

①姓。安息人来中国者多冠以此姓。据《高僧传》,汉有安清、安玄等。②太平天囯后期在“王”下陆续增设的“六等爵”之一,为第二等,位义爵下。系衔加“天”字,又别冠一字以为区别,如凝天安。女爵如女贞安。

安鳌 (?—1495) 明马湖府土知府。领泥溪、平夷、蛮夷、沐川四长官司。在任时残忍虐民,计口敛钱,并掘墓一百八十余所,焚毁庐舍三百四十余家。地方有司初则受贿包庇,继则畏势不管。弘治间,巡按御史张鸾、右副都御史冯俊、按察佥事曲锐等力治其罪。他自度难免,召民顽抗而无应者,旋被擒。八年(1495)伏诛,改以流官任马湖知府。授其子安宇马湖土巡检。

安般守意 即“数息禅观”。

安邦彦 (?—1629) 明贵州宣慰司土舍。罗罗族。天启初,挟宣慰使安位起兵反明,与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相呼应,自号罗甸王,围困贵阳,又在大方(今属贵州)破明军,杀巡抚王三善。崇祯元年(1628)自称四裔大长老。与奢崇明二处合兵,久据水西。二年遭官军数路攻击,兵败被杀。

安北大将军 官名。西晋置,安北将军资深者得为此职,职掌同安北将军。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十六国汉刘聪时,赵固曾任之,统兵攻晋。历代皆不常置。南朝宋二品,梁、陈皆较安北将军进一阶。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

安北都护府 ①唐六都护府之一。总章二年(669),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回纥部落(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管辖漠北铁勒、回纥等族各羁縻府州,相当今蒙古国和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贝加尔湖、安加拉河周围地区。垂拱三年(687)平碛北同罗、仆骨,移治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绿园附近),寻又移西安城(今甘肃民乐县西北)。圣历元年(698)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黄河北岸津要筑东、中、西三受降城,又移治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西南)。开元二年(714)移治中受降城(今包头市西南)。天宝八载(749)移治横塞军(今乌拉特中旗西南阴山南麓),十四载复移于大安军(乾元后改名天德军。今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古海)。至德二载(757)改为镇北都护府。乾元后,军马权置于永清栅(今乌拉特前旗东北),又移治西受降城。兴元元年(784)废。②会昌五年(845)改单于都护府置。五代地入契丹,废。

安北将军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明帝太和中置,与安东、安西、安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为出镇北方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权任甚重。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十六国汉、后秦、西秦、南凉亦置。南朝梁、陈时加安前、安后、安左、安右将军,合称八安将军。梁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三品,北齐仍三品。自晋以资深者委任,则为安北大将军。

安边府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于挹娄故地置。当在定理府以北,治所说法不一,或说在今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一带,或说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奥耳加附近等。

安丙 (?—1221) 南宋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人,字子文。淳熙进士。调大足县主簿。后知大安军,以家财籴米赈饥民,有政声。开禧二年(1206)吴曦叛,他被曦任为丞相长史。旋与杨巨源、李好义等密结义士,合谋诛曦,以功加端明殿学士,知兴州,兼四川宣抚副使。后与杨巨源争功,以事杀之。迁四川制置大使兼知兴元府。朝廷疑其跋扈,嘉定七年(1214),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留意学校而政尚严酷,因劾罢。十二年,起为四川宣抚使,率军进攻红巾军,杀首领张福等。进少保。著有《皛然集》,今佚。

安车 指有座位的两轮车。《后汉书·舆服志上》李贤注引徐广曰:“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轮皆朱班重牙,贰毂两辖。皇帝、皇太子、皇子、公、列侯安车,其制度皆不相同。唐朝皇帝安车,临幸所乘,金饰重舆,驾四马。皇后安车,亦临幸所乘,制如金辂。婕妤以下,乘安车。明代为皇后、皇太后及太皇太后所乘,高九尺七寸余,平盘,前后车棂并雁翅板。辕二,皆红髹,用抹金铜凤头、凤尾、凤翎叶片装饰。左右二轮,每轮十八辐。车亭四周施绮帷幔,外用红帘四扇。车盖用红髹抹金铜宝珠顶,带莲座,四角抹金铜凤头,凤头下垂红帉

安车蒲轮 安车指有座位的两轮车。《后汉书·舆服志》李贤注引徐广曰:“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蒲轮即以蒲草裹轮。《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汉代安车蒲轮并用,多为皇帝征召年高德劭儒生时的一种恩宠。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议立明堂,即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

安成 成亦作城。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史记·魏世家》:昭王十三年(前283),“秦拔我安城,兵到大梁,去”;安釐王十一年(前266),信陵君谓安釐王曰:“通韩上党于共、宁,使道安成,出入赋之”,皆即此。一说安城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南,西汉置安成县。说见《正义》引《括地志》及《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安成君 战国韩宣惠王时封君。《战国策·韩策三》言其曾与公仲朋一起主张联合秦、魏,以应付兼并之势。

安成郡 ①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分豫章、庐陵、长沙等郡置。治平都县(今江西安福县)。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市以西的袁水流域和泸水、禾水流域。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南朝梁置。治安成(今宾阳县东)。辖境约当今广西宾阳县地。属东宁州。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

安成县 西汉置。治今江西安福县西。属长沙国。元光六年(前129)为侯国,五凤二年(前56)复为县。东汉兴平中改属庐陵郡。三国吴改属安成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安复县。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平都县,改平都县为安成县。治今安福县。十八年复改安复县。

安重诲 (?—931) 五代应州(治今山西应县)人。明敏谨恪。少事李嗣源(后唐明宗)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凡十余年,日见亲信。明宗即位,累官兵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枢密使、侍中兼中书令。势倾天下,威福自出,事无大小,皆参决之。每欲裁抑藩镇,致孟知祥、董璋相继反。晚年日见疏忌,被杀。

安重荣 (?—942) 五代朔州(今属山西)人,小字铁胡。后唐长兴中,为振武道巡边指挥使。后晋建立,拜成德军节度使。因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见石敬瑭以节度使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遂招集亡命,收市战马,有跋扈之志。又以石敬瑭向契丹主称儿皇帝是为万世之耻,乃辱杀契丹使者。又移檄诸道,宣称起兵伐契丹。天福六年(941),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起兵襄州(今湖北襄樊),他亦起兵南向,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杜重威所败,退镇州(今河北石家庄东北)。次年,城破被杀。

安出 明代蒙古福余卫首领。永乐二年(1404)入贡,明授以都指挥佥事之职,掌福余卫事。洪熙元年(1425)失其印,经奏请明廷更给新印。宣德七年(1432)明以其恭事已久,加赐织金彩币。

安次县 西汉置。治今河北廊坊市西北古县。先后属燕国、勃海郡。刘玄更始三年(25),刘秀与尤来、大枪、五幡农民军战于此。东汉改属广阳郡。三国魏至北魏属燕国、郡。隋属涿郡。唐武德四年(621)移治今市西旧州东南,贞观八年(634)移治今市西旧州西,开元二十三年(735)又移治今旧州,属幽州。辽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蒙古中统四年(1263)升为东安州。

安村寨 地名。约在今贵州仁怀市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吴广出合江屯二郎坝,陶洪、安村、罗村土官出降,即指此。

安达直隶厅 清政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杜尔伯特旗垦地置,又分黑龙江省属垦地益之。

安答 即“按答”。

安焘 (1034—1108) 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厚卿。举进士,调蔡州观察推官。以欧阳修荐,判吏部南曹,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等事。时方推行王安石新法,他平心奉法,而列其弊端上奏。擢修起居注,元丰中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元祐二年(1087),进知院事,后出知郑州、颍昌府。绍圣初,自知河南府入拜门下侍郎。时贬谪元祐旧臣,他阴为开释,又与宰相章惇有隙,遂罢知郑州。徽宗立,复知枢密院,寻罢。崇宁初,论其议弃湟州之罪,累责建昌军安置。

安德海 (1844—1869) 清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自宫为宦,人称“小安子”。同治初,受慈禧太后宠信,渐干国政。同治八年(1869)秋,奉慈禧密旨,赴南方采办宫中用物,沿途张扬跋扈,招权纳贿。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宦官出宫任事“非制”,捕杀于济南(一说丁得恭亲王密令杀之)。

安德鲁 (Andreas de Perusio) 意大利人。方济各派教士。1307年,奉教皇克利门五世派遣,与另两名教士来元协助大主教孟特戈维诺,于皇庆二年(1313)到达大都。延祐五年(1318),移居泉州,以皇帝赏赐在城郊建教堂和别墅。至治二年(1322),任泉州主教。泰定二年(1325),写信给本会教友,报告在元朝的经历,信件手稿尚存。死后葬泉州,今存墓碑,刻有拉丁文碑铭。

安德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宗王不答失里受封。

安德州 唐贞元十二年(796)所置羁縻州。属岭南道邕州都督府,其地在今广西那坡与靖西两县间。宋因其旧。庆历八年(1048)侬智高于此建立“南天国”。元属镇安路。后废。

安登 即“女登”。

安奠堡 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明天启元年(1621),毛文龙袭安奠,入镇江城,即此。

安殿本 清代升平署剧本名称。清代凡宫中演戏,均将所演戏目之剧本陈列于看戏者座右,以便随时阅览,称为“安殿本”。其中供皇帝御览者为黄色封面、红色签条,用东昌纸抄写,书法工整。慈禧太后晚年所览之本则字体较大。

安定 年号。(1)大理段智兴年号(?—1200)。(2)元代杨镇龙年号(1289)。

安定郡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东及宁夏中卫、中宁、同心、西吉、固原等市县地。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属凉州。辖境缩小。后因羌族动乱,永初五年(111)一度寄治美阳县(今陕西扶风县东北);永和六年(141)又寄治右扶风(治今陕西兴平市东南)。三国魏、西晋仍治临泾。属雍州。北魏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为泾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时又改泾州为安定郡。

安定王 ①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后裔脱欢受封。朵儿只班袭封。②明政府授予安定卫首领的官爵。洪武八年(1375),明代在西北设安定、阿端二羁縻卫(在今青海西北部),始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十年,安定卫内乱,卜烟帖木儿被杀。永乐十一年(1413),成祖命卜烟帖木儿孙亦攀丹袭封安定王。后,子孙继嗣,至正德时,蒙古永邵卜部领主亦不剌等入据青海,安定卫被残,部众散亡,王统遂绝。

安定卫 明代关西八卫之一。明初,原元朝撒里畏兀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降明。洪武八年(1375),在其辖地北部设安定卫,以卜烟帖木儿统之,仍保留其安定王爵位,属下有指挥、千户、百户等。其地在今敦煌以南甘、青、新交界处,原为撒里维吾尔地。永乐四年(1406)徙其治所于苦儿丁。至正德时,遭青海蒙古亦不剌等袭击,部众散亡,遂废。

安定县 ①西汉置。治今甘肃泾川县北。属安定郡。东汉废。北魏复置。为泾州及安定郡治。唐至德二载(757)改为保定县。②金大定七年(1167)以定安县改名。治今甘肃宁县。为宁州治。元至元七年(1270)废入州。③蒙古宪宗二年(1252)升安定堡置。治今陕西子长县(瓦窑堡)西安定镇。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1939年改为子长县,移今治。④明洪武十年(1377)改安定州置。治今甘肃定西县。属巩昌府。1914年改为定西县。

安定易传 即“周易口义”。

安东大将军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初,司马骏自安东将军转此,镇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职掌同安东将军,唯资深者得任之。二品。晋、南朝均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

安东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总章元年(668)九月平高丽,十二月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于平壤城(今朝鲜平壤)置。用其渠帅为都督、刺史、县令。辖境约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吉林松花江和头道江西南,以及朝鲜北部和西部地区。圣历初渤海兴起后,辖境东部、北部缩小,东至今吉林白山市、辉南县,北至辽源市。咸亨元年(670)移治辽东,上元三年(676)移治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仪凤二年(677)移治新城(今抚顺市北高尔山)。圣历元年(698)降为都督府,神龙元年(705)复为都护府,移治幽州(治今北京市区西南隅)。开元二年(714)又东移治平州(今河北卢龙县)。天宝二年(743)再移治辽西郡故城(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开元七年后,常以平卢节度使(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天宝二年徙治辽西郡故城)兼领安东都护,肃宗上元二年(761)营州陷于契丹,平卢节度使南迁,都护府遂废。

安东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始置,徐州牧陶谦曾任此职。为出镇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兼理军务的加官。魏晋以后,与安南、安西、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南朝梁、陈时,又加安前、安后、安左、安右将军,合称八安将军。自三国魏至南朝陈、北魏、北齐,皆为三品。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拟三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二十三年降为三品,北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自三国魏至北魏,若以资深者委任,则为安东大将军。

安东州 南宋景定元年(1260)升涟水军置。治涟水县(今属江苏)。属淮南东路。元废涟水县入州,属淮安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县。

安端 (?—953) 契丹迭剌部人,字猥隐。辽太祖阿保机之五弟。契丹建国前,曾与兄剌葛、迭剌、寅底石等三次举兵反阿保机,失败,被杖释。神册三年(918),为惕隐,攻克云州(今山西大同)。天显元年(926),从攻渤海,有功。辽太宗即位,从攻后晋。世宗立,领兵拥戴,败李胡军。以功封明王,主东丹国。子察割谋反,杀世宗。后察割被杀,他被赦归里。应历二年(952)十二月病死。

安惇 (1042—1104) 北宋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人,字处厚。上舍及第。任成都府教授,升监察御史。绍圣初官谏议大夫。章惇与蔡卞利用文及甫寄邢恕书信,构陷同文院谤狱。蔡京与他查治,诬陷司马光、刘挚、梁焘等人将谋废立。迁御史中丞。又用蹇序辰议,审阅元祐诸臣陈说新法不便书牍,被祸者七八百人。徽宗时,以宝文阁待制知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寻放归田里。蔡京为相,复任工部侍郎、兵部尚书、同知枢密院。

安敦 大秦王名。《后汉书·西域传》:“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大秦应即罗马帝国,安敦为该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五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161—180年在位)。

安多政教史 书名。全称《详论安多地区佛教发展史海》,又简称《史海》。清末甘南藏僧扎贡晓仲衮却丹巴若杰撰。共九百叶。成书于同治四年(1865),一说成书于道光十三年(1833),道光二十九年、同治八年两次增补。分河湟、拉卜楞、甘南川北三个地区叙述藏族政教史。追溯吐蕃时期孎玛洛等部落如何发展成为今甘青地区藏族,特别着重黄教政教历史人物(包括河南蒙古部落)在甘青活动的史迹,每事每人,均加考证,皆有所本,弥补了汉文史料之不足。书中对此地其他教派(萨迦、宁玛、噶举、本教等)历史人物和史实,虽仅提及,但亦多点睛之笔。此书还较多地记载了当地与历代中央政府的关系。有1982年甘肃地方据拉卜楞寺版的排印本。

安费扬古 (1559—1622) 清满洲镶蓝旗人,觉尔察氏。明万历十一年(1583)从努尔哈赤起兵,屡征女真各部,多建战功,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为五大臣之一。天命间从攻明,连取抚顺、沈阳、辽阳等地。与额亦都同为开国功臣之首。

安丰军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置。治安丰县(今寿县西南安丰铺),乾道三年(1167)移治寿春县(今寿县)。属淮南西路。辖境相当今安徽淮南的瓦埠湖、城东湖、城西湖、安丰塘及淠河流域。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安丰路。

安丰军之战 宋蒙战争重要战役之一。端平三年(1236),蒙古军攻安丰军(治今安徽寿县),知安丰军杜杲率军民固守,命壮士劫蒙古军营,蒙古军败退。嘉熙元年(1237),口温不花率蒙古军破光州(治今河南潢川),转攻黄州(今属湖北),被宋将孟珙击退,遂再攻安丰军。杜杲率军民力战,焚敌炮座攻具,又与池州都统制吕文德合力捍御,蒙古军败退。

安丰郡 ①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分庐江郡置。治安风县(今霍邱县西南)。属豫州。辖境相当今安徽金寨、霍邱二县及河南灌河流域以东地。东晋废。②东晋侨置。后废。南朝宋末复置。治安丰县(今安徽霍邱县西南。梁移治今寿县西南)。辖境约当今霍邱县地。梁辖境约当今寿县南部地。隋开皇初废。

安丰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安丰军置。治寿春县(今寿县)。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安徽淮南、蚌埠二市及寿县、凤阳、定远、霍邱、长丰、蒙城、怀远、凤台、利辛等县地。明初改为寿春府。

安丰塘 即“芍陂”。

安丰县 ①西汉置。治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西晋属安丰郡。东晋末废。②东晋安帝时置。治今安徽霍邱县西南。为安丰郡治。南朝梁废。③南朝梁置。治今安徽寿县西南安丰铺。为安丰郡治。南宋初曾为安丰军治。明初废。元末韩林儿、刘福通起义军曾建都于此。

安风县 西汉置。治今安徽霍邱县西南。属六安国。三国、西晋为安丰郡治。东晋末废。

安奉铁路 奉天省城(今辽宁沈阳)至安东(今丹东)铁路。日俄战争中日本为军用所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使日本取得接续经营此路之权,改为商用,以二年为改良竣工之期,再展十五年估价售与中国。日本占地筑房,私测路线,擅自架设鸭绿江桥,意图久踞。宣统元年(1909)改良竣工,清邮传部派员会勘。旋订立《中日安奉铁路节略》,清政府被迫承认日本改建的既成事实。日本将其并入南满铁路范围。后改称沈丹铁路。

安福汇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年四月(1904.5)在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创刊。旬刊。木版活字印刷。设谕旨、论说、政治、杂记等栏目,内容全部选载《湘学报》、《外交报》、《新民丛报》等刊物。经费由县署资助。三十一年停刊。

安福县 清雍正七年(1729)分慈利县地及澧州地置。治裴家河,即今湖南临澧县。属澧州。1913年改为临澧县。

安福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安福县为州。治今江西安福县。属吉安路。明初复降为县。

安抚使 官名。隋开皇十年(590)遣柱国韦洸安抚岭南,仁寿四年(604)又以杨素为河北道安抚大使,皆以行军主帅兼充。唐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有安抚、巡抚、存抚等名,多为安民赈恤而设。显庆四年(659),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出师西域,充任安抚大使。中唐以后,或以节度使兼任,合军政民政于一人。德宗时,又增置安抚副使。北宋咸平二年(999),于西川、陕西置,以两制官为之。后诸路遇天灾兵祸,临时派遣,事毕即罢。景德三年(1006),于河北沿边置,以雄州守臣兼充。后陕西沿边诸州亦置。仁宗时湖南置一人,河北四路各置一人,徽宗时河南置一人,皆为常置。掌总护诸将,统制军旅,察治奸宄,肃清一道。总兵民之政,听狱讼、颁禁令、定赏罚、稽钱谷甲械出纳之籍。南宋建炎元年(1127),于沿河、沿淮、沿江处置,兼马步军都总管,以文臣充任。四年,改置镇抚使,以二品以上诸路帅臣为安抚大使,掌一路兵民之政,有“帅司”之称。辽于易州安抚司置,又有九水诸夷安抚使,掌巡查边境,招抚降叛等事。金为安抚司长官,从一品。元亦为安抚司长官,位达鲁花赤下。明清沿置,为土官,从五品,许世代承袭为安抚司长官。

安抚司 亦称安抚使司。金、元、明、清时少数民族地方官署名。正官为安抚使。隋唐有安抚大使、安抚使,或为行军主帅兼职,或为临时派遣巡视、抚慰经过战争及受灾地区的官员,或为重要地方长官的加衔,以便兼综军民两政。辽、宋时于边防地区分设。金初设宣抚司,后改安抚司,设安抚使为长官,掌军政之务,仍专管猛安谋克,教习武艺及令保持本土风俗。至元代,始成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专设机构,参用当地土官,掌管军民事务。明清沿元制,置为世袭武职土官衙门。

安抚制置大使司 官署名。南宋绍兴三年(1133)于江南西路置,以赵鼎充安抚制置大使,掌一路行政、军旅之事。属佐有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各一人,干办文字三人,准备将领、准备差遣、准备差使各五人。四年,荆湖南路置。五年,成都府路置。八年江西复置。

安抚制置使司 官署名。南宋建炎三年(1129)始置于浙西,后诸州皆置。设安抚制置使掌一路或一州行政、军旅之事,行移文字与安抚制置大使司,许用公牒。属佐有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准备将领、准备差遣、准备差使等。

安附国 (598或613—680) 唐时波斯人。贞观四年(630)随父入唐,父为维州刺史,他被擢为左领军府左郎将。曾出使吐谷浑。累官持节维州诸军事、维州刺史、左戍卫将军。总章年间进为右武卫大将军。卒于洛阳。

安复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成县置。治今江西安福县西。属安成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平都县,而改平都县为安成县,十八年复名安复县。治今安福县。属吉州,大业初属庐陵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安福县。

安格联 (Francis Arthur Aglen,1869—1932) 英国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起在中国海关工作,历任天津、南京、上海等地海关税务司、副总税务司等职。辛亥武昌起义后,继赫德出任总税务司,拒绝将海关税款交给各地革命政府。1914年任袁世凯政府内国公债局会计协理,掌握内债基金出纳大权。1918年又取得对全国常关税款的保管权。1927年因拒绝征收关税附加税,被北洋政府免职。

安谷 古地名。见《魏略·西戎传》。其地望主要有叙利亚安条克城、波斯湾头俄科(Urkoi)和阿鲁居那(Aruguna,在波斯湾)三说,似以第一说为是。

安故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临洮县南。属陇西郡。武帝时,先零羌与匈奴通,共攻安故;东汉初,盖延击狄道、安故等羌,均即此。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为安故(一作固)郡治。后又废。

安国 ①古国名。昭武九姓之一。分安、东安两国。安国北魏时称忸密,唐时又称布豁、捕喝。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治阿滥谧城(布哈拉)。俗信佛教。隋唐时,数遣使朝贡。显庆中,唐以阿滥谧为安息州,以其君昭武杀为刺史。东安又称小国,亦称喝汗、喝捍。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王治喝汗城,亦曰 斤(撒马尔罕西北克密内附近)。显庆中,唐以 斤为木鹿州,授其王昭武闭息为刺史,后遂朝贡不绝。②(?—94)东汉时南匈奴单于。伊屠于闾单于之弟,原为左贤王。永元五年(93)休兰尸逐侯鞮单于死后,得立为单于。素无威信,嫉忌左谷蠡王师子,图谋诛之。东汉遣度辽将军朱徽等问罪,旋为其舅骨都侯喜为等所杀。③南诏大长和国桓帝郑买嗣年号(903—909)。凡七年。

安国君 即“秦孝文王”。

安国少季 (?—前112) 西汉右内史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人,姓安国。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奉使南越,晓喻南越王兴、王太后入朝。太后与之私通,欲倚汉威,因其上书请比内诸侯,武帝许之。次年,南越丞相吕嘉反,与王太后等皆被杀。

安国县 西汉高帝封王陵、成帝封赵共王子吉为安国侯。后改为县。治今河北安国市东南。属中山国。三国魏明帝追封毛嘉、高贵乡公封高柔为安国侯。晋改为县。属博陵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景明二年(501)复置。移治今安国市东南安国城村。属博陵郡。普泰元年(531),幽、安、营、并四州行台刘灵助起兵,南至博陵之安国城,即此。北齐废。

安国乐 乐曲名。隋唐九、十部乐之一。北魏太武帝时,自安国(治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传入中原。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有《末溪》,解曲有《居和祗》。乐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双筚篥、正鼓、和鼓、铜钹等,乐工十二人,舞者二人。

安海城 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滨海安海镇。本名湾海。宋初改名安海市,东曰旧市,西称新市,为海舶入泉州时官吏榷税处。南宋建炎四年(1130)置石井镇。绍兴二十六年(1156)筑土城,防御海寇,后圮。元置石井镇巡司,明洪武二十年(1387)废巡司,仍为商民辏集处。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倭乱甃石拓城,设兵戍守,亦曰安平镇。万历末年后,曾为明清两代泉州府通判或晋江县县丞驻所。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的安平桥,即横跨安海与南安水头之间。

安海桥 即“安平桥”。

安汉将军 官名。东汉末刘备军中置,班在军师将军上。三国蜀沿置。南朝梁定为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拟智武将军等号。

安和 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帝郑仁旻年号(?)。

安和署 官署名。属礼部仪凤司。职掌同云和署,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置。秩正七品,后升从五品,设署令领之,下设署丞、管勾、协音、协律、书史、书吏、教师、提控等。

安侯河 即今蒙古鄂尔浑河。东汉章和元年(87),北单于受鲜卑等族攻击,曾远避此河以西。

安后(後)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为大将军,则进一阶。

安化蛮 即抚水蛮。宋少数民族名。居抚水州(今广西宜州以北地区),天禧中改名安化,分上、中、下三州,有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其首领俱蒙姓,居民则有区、廖、潘、吴四姓。居平地者种水稻、捕鱼,山居者以药箭射猎,鸟兽尽即他徙。大中祥符九年(1016),曾迁其民于广西及荆湖州军。

安化厅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分思恩县北部置。治今环江县东北明伦。辖境相当今广西环江县北部地区。属庆远府。1912年改为安化县,1914年改为宜北县,1951年与思恩县合并为环江县。

安化王 即“朱寘 ”。

安化县 ①唐神龙元年(705)改弘化县置。治今甘肃庆阳县。为庆州治。至德元载(756)改为顺化县。北宋乾德二年(964)复为安化县。宣和后为庆阳府治。元初废。明洪武初复置。1914年改为庆阳县。②北宋熙宁六年(1073)置。治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伊溪东岸启安坪。属潭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钟相起义,进驻于此。县城为战火所毁,移治伊溪西今梅城镇。元属天临路,明、清属长沙府。1949年迁今治东坪。

安黄观察使 唐方镇名。贞元十五年(799)置安黄节度观察使,治安州(今湖北安陆)。领安、黄二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以东,巴水以西,长江以北,大悟、麻城以南地区。十九年,号奉义军。元和元年(806),省入鄂岳观察使。

安徽白话报 杂志名。清光绪 三十四年九月十一日(1908.10.5)在上海创刊。旬刊。线装,第七期起改铅印。李铎(警众)、李燮枢(辛白)等主编。以开通风气、联络团体为宗旨,提倡教育普及、地方自治、路矿自办。主要刊登安徽地方新闻。白话文言并用。共出十二期,宣统元年(1909)停刊。

安徽独立 武昌首义后,安徽革命党人约集部分新军于清宣统三年九月九日(1911.10.30)举事省城,失败。九月十五日皖北“信义会”组织民军在寿州起事,占据数县。旋合肥、芜湖、颍州、临淮相继光复。经本省立宪派斡旋和袁世凯通过赵秉钧电示,皖抚朱家宝遂“顺应时势”,于十八日宣布独立,自任都督。军政各方一切如旧,引起群众和革命党人不满,被逐。都督几易其人,后由同盟会员孙毓筠接任。

安徽二等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安徽巡抚邓华熙在省城安庆创办。考收十三岁至十五岁读过经书、略通文理之绅民子弟入学肄业,学制四年;设华文、西学各正副教习。课程有史鉴、地舆、朱子小学、英文、格致、测量等。正课生定额六十名,另选附课生十六人。四年毕业,会考一次,酌取若干名为监生,并择优者送京师同文馆,或入天津、上海头等学堂。

安徽机器局 官办军用企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安徽巡抚冯煦创设于安庆。除造弹药外,附带修理枪械。

安徽全省铁路有限公司 商办企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由安徽京官吕佩芬等倡议设立,以李经方为总理。拟先筹筑芜湖至广德之间铁路,并接展浙界。为集股金而由官方出面抽收米捐,出口米每百五十斤认捐银一钱,遭米商反对,因路工迟滞而相率停捐。三十三年改以周学铭为总理。至宣统三年(1911)三月,用款二百余万两,仅成土方十里。

安徽绅民忠义节烈表 书名。清裕禄主编。一百四十六卷。同治七年(1868)重修安徽通志,按察使裕禄嘱王志行等增辑历代殉节官绅、生员、团丁、妇女、僧尼等,以人数众多,乃别出为专书,光绪四年(1878)冬告成。分忠义、节烈二表,又各析为前后二编。前编始周、秦迄清道光朝,后编为咸丰朝以后。所收人数逾十七万。有光绪年间刊本。

安徽省 清康熙六年(1667)以江南左布政使司置。治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乾隆二十五年(1760)移治安庆府(治怀宁县,1912年废府存县,今安庆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萧县、砀山县除外)和湖北英山县,江西婺源县,江苏盱眙、泗洪等县地。1934年婺源县改隶江西省。1936年英山县改隶湖北省。1946年移治合肥县(今市)。1947年婺源县复属本省,1949年又改隶江西省。同年分置为皖北、皖南二行署区,1952年合并复为省。1955年盱眙、泗洪二县改隶江苏省,江苏省萧县、砀山县改属本省。

安徽省城大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安徽巡抚聂缉槼将省城安庆敬敷书院扩建而成。分列八斋,学生限额一百人。课以经史、算术、测绘、天文、舆地、格致、化学、外语。

安徽师范(範)学堂中国史讲义 书名。清末徐经纶撰。三册。首《通论》六篇,论史官建置、史书体裁、地理人种大略等。继分《上世期》、《中世期》、《近世期》,以封建正统史观,叙上古迄明亡历史。仿纪事本末体,厘为八十四课,期以二年卒业。为近代较早较完整的中国通史之一。书中夸誉清朝和反对革命处颇多。有光绪末年刊本。

安徽俗话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十五日(1904.3.31)在芜湖创刊。半月刊。陈独秀主编,房秩五、吴守一、汪孟邹等编撰。以开通民智,救亡图存为主旨,鼓吹收回利权、发展工矿实业、普及国民教育,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戏曲改革。陈独秀以“三爱”笔名刊发《说国家》、《亡国篇》、《瓜分中国》、《恶俗篇》等二十篇论说。每期四十页左右,间以插图,畅销各地。三十一年七月停刊,共出二十二期(一说二十三期)。

安徽通志 书名。清邓廷桢监修,李振庸等纂。二百六十卷,首六卷。道光九年(1829)成书。悉从《江南通志》体例,分舆地、河渠、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十志。搜采广博,考订详实,条理井然。有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1878)刊本。另有光绪四年吴坤修等纂修本等。

安徽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在省城安庆筹设。次年四月开办,总办由安庆知府兼任,提调为谭学衡。招考聪敏健壮之举贡生监及文武候补、候选员弁与士绅子弟入学。学制三年,内堂课程有养兵秘诀、步兵操典、枪之保存法、体操教范、数学、世界地理、卫生、测绘、战术、营垒、兵旗等;外场有步操、枪操、柔软体操、器械体操、行军、打靶、剑卫等。三十二年十月,改为安徽陆军小学堂。

安惠王 即“朱楹”。

安集延人 清代对流寓新疆专事贸易之*浩罕商人的通称。后亦泛指乌兹别克人。

安济坊 宋徽宗时设,为给贫病者医药之处。

安济桥 又名赵州桥。隋李春造。建于开皇十五年(595)至大业元年(605),位于今河北赵县洨河上。为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石拱桥。全长50.83米,桥面宽9米,净跨径37.02米,拱圈矢高7.23米。大拱平缓,两肩设有四个小拱,首创敞肩拱结构。在减轻桥重,节省原料,便于排洪等方面均有实际效益。造型优美,设计符合结构力学理论。经过一千三百多年洪水、地震、重压的考验,依然巍然挺拔,雄姿无损。比欧洲同类拱桥早一千二百年。

安骥集 即“司牧安骥集”。

安金藏 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安国。初为太常工人。武则天称制,皇嗣(睿宗)被诬,则天令来俊臣酷刑审讯皇嗣左右,他剖胸力证睿宗无罪,则天临视惊叹,皇嗣由是免难。景云中,迁右武卫中郎将。玄宗时,任右骁卫将军。开元二十年(732)封代国公。

安晋城 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遂筑安晋、榆阴二城而还。”胡三省注:“安晋城,在威德城东南。”

安静寨 地名。也作安靖寨。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南宋乾道九年(1173)青羌、吐蕃奴儿结掠安静寨,即此。

安车骨 见“安车骨靺鞨”。

安车骨靺鞨 车一作居。隋唐时靺鞨七大部之一。在伯咄靺鞨东,分布在今黑龙江宁安县、牡丹江市为中心的牡丹江流域。住土穴,有农业。胜兵不过三千。唐平高丽后,安车骨部奔散,遗民并入渤海。

安居骨 即“安车骨”。

安康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安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汉水东岸。属魏兴郡。南朝宋末置安康郡治于此。北周移治今石泉县南石泉咀。隋属西城郡,唐属金州,至德二载(757)改为汉阴县。

安克帖木儿 (?—1405) 明哈密王。元封其兄纳忽里为威武王、肃王。兄卒,继为王。成祖初年,许其以马互市,即遣使贡马。永乐二年(1404),复封为忠顺王。旋为鞑靼可汗鬼力赤毒死。

安澜书院征(徵)信录 书名。一名《海宁安澜书院征信录》。清李圭编。二编。汇录有关安澜书院建立、管理之碑记、公牍、帐目等而成。先是院董汇抄成册,李氏任海宁知州时,即为编次。以嘉庆初年创建至光绪十九年(1893)为前编,十九年为后编。

安劳堡 在今广西柳城县境,明成化初置堡,正德以后为叛瑶所据。万历二年(1574),平上油峒,复置堡,设兵屯守。

安乐 ①即“城舞”。②唐初李轨年号(618—619)。凡二年。

安乐公主 (?—710) 唐中宗、韦后幼女,小名裹儿。初嫁武三思子崇训,再嫁武承嗣子延秀。甚受父母宠爱,势倾天下,王侯宰相多出其门。子方数岁,即任太常卿,封镐国公。开府授官尤滥,屠贩纳资买官,降墨敕斜封授之,因称斜封官。大树党羽,紊乱朝政。其第宅美过宫殿,凿定昆池数里。又与长宁、定安三公主纵家仆掠民子女为奴婢。曾自请立为皇太女,有继帝位之图谋。景云元年(710),与韦后等毒死中宗。寻为李隆基(玄宗)所杀。

安乐堂 明代宦官养病之所。病愈销假供职,病故则送净乐堂焚化。设掌房官一员,掌司数十员。地址在京师北安门内。

安乐王 明廷给瓦剌首领把秃孛罗的封号。正一品勋阶。

安乐县 西汉置。治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属渔阳郡。东汉末废。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复置。西晋改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安乐栅 地名。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北。南朝梁太清三年(549),鄱阳王范屯濡须,遣世子嗣将千余人守安乐栅,即此。

安乐州 ①唐咸亨三年(672)置,治今宁夏同心东北韦州。大中三年(849)改名威州。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以安置北方降人。治今辽宁开原北。后废。

安勒山 一名飞布山、布射山。在今安徽歙县北。《三国志·吴志·贺齐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贺齐讨山越,“金奇万户屯安勒山”,即此。

安垒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沿置,改为拟七品,比秩中六百石。

安陵 ①地名。本春秋郑鄢邑(鄢陵邑),战国属魏,称为安陵。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公四十四年(前412),“伐鲁、葛及安陵”;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资治通鉴》: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灭魏,“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许,皆即此。②西汉惠帝刘盈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惠帝七年(前188)秋八月卒,九月五日(辛丑)葬此。

安陵君 ①战国时魏国封君。一作“鄢陵君”。约封于魏襄王时,其始封之君为成侯。仅有封地五十里。秦王政欲以五百里地易其封邑安陵,他终不肯。并派侠士唐且以理拒之。见《战国策·魏策四》。②战国时楚国封君。名坛,一作 、缠。以色事楚宣王(一说共王),“入则编席,出则陪乘”。江乙对他说:“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愿君必请从死,以身为殉,”如是,必长得重于楚国。见《战国策·楚策一》、《说苑·权谋》。

安陵县 西汉惠帝“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关中记》),为西汉七个皇帝陵县之一。治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五里。初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属右扶风。三国魏废。惠帝死后葬此。

安龙逸史 书名。清屈大均撰。二卷。成书时间不详。始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桂藩移驻粤西,止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是书主要记载南明永历帝驻安龙、入昆明、亡缅甸等情况。其中,记杖毙夏良璞、杀御史李如月、杀吴贞毓等十八大臣、李定国败孙可望等事,皆详于他书,为研究永历朝历史提供了较多史料。有海盐朱氏旧藏抄本、黔南丛书本、嘉业堂丛书本、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末清初史料选刊本。

安隆长官司 土司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以原安隆洞首领岑子得为世袭长官。属广西泗城州,后直隶广西布政使司。治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隆林、田林县西北部、西林县西部地区及贵州贞丰、册亨二县地。弘治十五年(1502)长官岑轼助平普安女首领米鲁起事,割安隆守御千户所之阿能十八寨赏其功。万历四十三年(1615)复还原建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长官岑继禄导清军有功,升泗城州为府,授岑继禄土知府职,世袭。康熙五年(1666)改置西隆州,隶广西思恩府。雍正五年(1727)土知府岑映宸助土目争地仇杀,改土归流,析泗城府及西隆州若干属地置永丰州(今贞丰),属贵州。辖境内主要有布依族、彝族、僰人。

安陆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郢州置。治长寿县(今钟祥市)。属河南江北行省。辖境相当今湖北钟祥市、京山县。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州。嘉靖十年(1531)升为承天府。清顺治三年(1646)复改安陆府。治钟祥县(今市)。属湖北省。辖境相当今湖北钟祥、京山、天门、潜江等市、县地。1912年废。

安陆郡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江夏郡置。治安陆县(今市)。属郢州。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云梦、应城等市、县地。元徽四年(476)改属司州。梁为南司州治,西魏、北周为安州、郧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安州为安陆郡。

安陆县 秦置。治今湖北云梦县。属南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属江夏郡。西晋为江夏郡治。东晋末移治今安陆市。南朝宋迄元迭为安陆郡、南司州、安州、德安府治。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仍为德安府治。至清不改。1987年改为市。

安禄山 (703—757) 唐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少孤,母改嫁突厥人安延偃,因改姓名安禄山。骁勇善战,通九蕃语,为互市牙郎。开元二十年(732),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后以功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乃厚贿往来朝官,博得玄宗宠信。天宝初,擢平卢、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使。多次击退奚、契丹进扰,被玄宗倚为安边长城。及入朝,谄媚逢迎,请为杨贵妃义子,玄宗赐予铁券、宅第,封东平郡王。又与宰相李林甫相勾结。十载(751),兼河东节度使。阴于范阳收贮兵器,以蕃将代汉将,扩大兵力,筹划叛乱。十四载,以讨杨国忠为名,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十五万蕃汉兵于范阳起兵,旋南下,攻陷洛阳。次年正月,于洛阳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年号圣武。寻攻入潼关,玄宗逃往蜀中,叛军遂据长安。烧杀掳掠,残暴至极。旋为其子庆绪所杀。

安禄山事迹 书名。唐姚汝能(龙)撰。三卷。上卷记长安三年(703)迄天宝十二载(753)安禄山始生至受宠遇事,中卷记天宝十二、十三载安禄山准备起兵经过,下卷记天宝十四载迄宝应元年(762)安史之乱过程。皆以大字为纲,细书为目,兼作议论。记事较为真切具体,为《新唐书》采用甚多。有关安禄山历次受任职衔与赏赐,其军队的兵力配备与民族构成等,为他书所不载,惟颇杂琐屑怪诞之事。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安弥县 东汉改绥弥县置。治今甘肃酒泉市东。东汉至西魏属酒泉郡。《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吕光自龟兹东还,与凉州刺史梁熙子“胤战于安弥,大破,擒之”,即此。北周废。

安民厂 明代内府营造铳炮、火药之所。置掌厂太监一员,贴厂、佥书十余员。辖匠头六十名,小匠若干名。初建称王恭厂,与盔甲厂分造盔甲、弓矢、铳炮之类。万历三十三年(1605),盔甲厂火药爆炸,铳炮、火药之事专属王恭厂。天启六年(1626)五月,王恭厂发生爆炸,损失惨重。同年秋改建新厂,熹宗赐名“安民”。

安默庵先生文集 即“默庵集”。

安南大将军 官名。西晋置,安南将军资深者得为此职,职掌同安南将军。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历代皆不常置。南朝宋为二品,梁、陈时皆较安南将军进一阶。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

安南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置。简称安南府、安南。治宋平县(今越南河内市)。由交州刺史充都护。至德二载(757)改名镇南,永泰二年(766)又改安南。所领州、县时有变化。崔致远《桂苑笔耕》:“安南之为府也,巡属十二郡,羁縻五十八州。”《新唐书·地理志》载属州十二,羁縻四十一州。辖境约北包今云南红河、文山自治州,广西那坡、靖西、龙州、东兴等市县边境及越南广渊以西、以南地区,南抵今越南义静、平治天省间横山与林邑(环王)接界,西界约在红河和黑河之间,西南在今老挝北汕一带界陆真腊。大中后,北境渐入南诏,唐末约以今云南与越南边界为界。咸通元年十二月(861)府治为南诏攻陷,三年收复。四年再陷,府废。旋复置,与交州寄治于海门镇(今越南海防市安阳县北)。七年收复旧治,置静海军节度使,以节度使兼领都护。五代初节度使由当地首领充任,臣属南汉。今广西南部为南汉所有,大致以今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边界为界。晋天福三年(938),吴权击败南汉,次年称王,府遂废弃。宋初又曾封其王为安南都护,但已和唐代都护府不同。

安南国 今越南顺化以北地区之旧称。唐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简称“安南府”、“安南”。“安南”之名始此。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大瞿越,后又作大越。北宋开宝三年(970),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八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阯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改封安南国王,此后遂称其国为安南。其南部疆域不断扩张,早在十一世纪即蚕食南部邻国占城领土。十五世纪以后,逐渐占有占城国全部与真腊国(今柬埔寨)一部分,拓地至暹罗湾。光绪十年(1884)沦为法国保护国,分其国为东京(北圻)、安南(中圻)、交阯支那(南圻)三部,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间仍沿称其地为安南。明永乐五年(1407)至宣德元年(1426)于其地设交阯布政司以统之。二年独立,仍沿袭宋以前旧称安南。万历时分为大越(北越,黎氏统治)、广南(南越,阮氏统治)两国。清康熙五年(1666),册封大越王黎维禧为安南国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广南归仁府阮文岳、阮文惠兄弟起兵,转战十余年,夺得政权。五十一年,阮氏兄弟引兵北上。五十三年,安南王黎氏家族向清廷求援,高宗乃命两广总督孙士毅出兵,进至河内,然为文惠所败,狼狈入关。文惠既惧清军报复,又方与暹罗构兵,乃叩关谢罪,并改名光平,奉表入贡。清廷遂封光平为安南国王。嘉庆七年(1802),广南阮氏后裔阮福映灭光平嗣子阮光缵,遣使入贡,乞以“南越”为名。仁宗以“南越”所包甚广,不得以名国。次年,谕改安南为越南国,封福映为国王,越南之名自此始。

安南纪略 书名。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敕撰。三十二卷。记乾隆末安南用兵始末。有内府本。

安南将军 官名。东汉建安三年(198)置。三国魏、蜀、吴沿置。为出镇南方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魏晋以后,与安东、安西、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南朝梁、陈时加安前、安后、安左、安右将军,合称“八安将军”。梁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二十三年降为三品,北齐仍三品。自晋以资深者委任,则为安南大将军。

安南校尉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孙吴赤乌十一年(248),陆胤以交州刺史领此,平定交趾、九真之乱。

安南里 地名。在今云南蒙自东部老寨。元初在此设舍资千户,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户,隶临安路。明代改设安南长官司,隶临安府。清初改为安南里,隶开化府。

安南通天竺道 唐代中国通往印度的道路名。附见《新唐书·地理志》,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其路线是:由交趾(今越南北部)西北行,至柘东城(今云南昆明)、羊苴咩城(今大理)、永昌郡(治今保山)西渡怒江至诸葛亮城(在今云南怒江与龙川江之间)。自此分两路:(1)自诸葛亮城西南行入骠国(今缅甸)境内,经悉利城(今缅甸抹谷附近)、突旻城(今缅甸蒲甘),西度黑山(今缅甸阿拉干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今印度阿萨姆邦),西北(北似应作南)渡迦罗都河(今布拉马普特拉河)至奔那伐檀那国(今孟加拉国朗普尔),南(南似应作北)至羯朱嗢罗国(今印度东部之拉吉马哈尔),又西至摩羯陀国(今印度巴特那一带)。(2)自诸葛亮城正西行至腾充城(今云南腾冲),经丽水城(今缅甸密支那南部)西渡丽水(今伊洛瓦底江)、龙泉水(缅甸孟拱东之江水)至安西城(今孟拱)。西渡弥诺江(缅甸亲敦江)至大秦婆罗门国(印度曼尼普尔一带),又西度大岭(印度那加兰邦之丘陵地带)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即迦摩波国),再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国与第一路线合。此外,有支线两条,一条从 州(今越南宜安、河静一带)至环王国(今越南中南部);一条从 州经陆真腊、水真腊到罗越国(今马来半岛南部)。

安南行记 书名。一作《天南行记》。元徐明善撰。一卷。明善字志友,号芳谷,德兴(今属江西)人(亦称鄱阳人)。至元中官隆兴教授,又为江西儒学提举,曾奉使安南。此书记其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为副使,陪同李思衍出使安南事。有《说郛》本。

安南长官司 土司名。明置。治今云南蒙自县东老寨。居民主要有今彝族、哈尼族先民。

安南之役 清乾隆中,安南(今越南)归仁府阮文岳、阮文惠兄弟发动西山起义,征战十余年,打败黎氏王朝,国王黎维祁出走。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廷以黎氏守藩奉贡甚谨,欲复黎朝统治,遂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统兵征安南。清军出关后,下谅山、宣化,渡富良江(今红河),占河内,复立维祁为王。次年,清兵欢度年节,未设防备,文惠大举反攻,清兵仓皇应战,兵败。士毅夺渡富良江,尽弃粮械弹药,斩桥断后,广西提督许世亨等官兵万余人不得渡,多挤溺而死。维祁亦逃至中国。文惠恐清廷再次出兵,乃遣使乞和,并改名光平,上表纳贡。清廷遂封光平为安南国王。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八十岁生辰,光平亲自至北京、热河祝寿。

安南志略 书名。黎 著。二十卷。元元统元年(1333)成书。体例仿照中国方志。为越南最早的地理著作。对研究越南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安宁法华寺石窟 南诏大理石刻艺术。在云南安宁县城东5公里法华寺后山上。寺已毁,石窟可分四区,有佛涅槃像、千佛、石刻文字等。石窟造像已严重损坏。

安平 ①本纪国酅邑,春秋时为齐国所并,改为安平邑。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故城东。《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常“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邪,自为封邑”;《田单列传》: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田单大败燕军,收复齐国七十余城,“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均即此。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改置东安平县。②战国赵邑。即今河北安平县。《史记·赵世家》:“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即此。西汉置县。

安平君 即“田单”。

安平桥 又称安海桥、五里桥、西桥。在今福建晋江市安海镇西南。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至二十二年。跨越晋江、南安二市之间的海湾,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全长四里多,结构严谨、工程浩大,为当时最长的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桥上原有五座亭子和扶栏望柱等建筑,均已废毁,现存五座木亭系清代改建,附近尚存宋塔数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平县 ①西汉置。治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后为侯国。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②本东安平县,南朝宋改名。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故城东。因城内有石槽,故亦名石槽城。属齐郡。北齐废入临淄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青州。八年又废。③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台湾县于今台湾台中市,以原台湾县改称安平县,治今台湾台南市。二十一年日本侵占台湾后改设台南县。

安平镇 ①本张秋镇,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明弘治二年(1489)河决于此,七年,命刘大夏治之。大夏先治上流,然后沿张秋两岸,塞决口九十余丈,筑滚水石坝。功成,水大治,更名安平镇。抱河为城,周八里,置北河都水郎中治此。参见“张秋镇”。②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于台湾街置安平镇,以郑氏故乡泉州晋江西南安平镇(又名安海镇)为名。即今台湾台南市西安平区。咸丰十年(1860)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

安平州 旧名安山。广西土州。为西原峒地。北宋皇祐元年(1049)由唐波州析置。元代隶太平路。明洪武初,土官李郭佑归附,授职世袭知州,设流官吏目佐之,隶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安平。所辖居民主要有僮(壮)族。

安浦县 三国吴置。治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属临川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崇仁县。

安岐 (1683—?) 清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一说朝鲜人,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曾在明珠家任事,后为盐商。酷爱历代名家书法绘画,收藏之富,几与士夫相颉颃。亦精于鉴别。将其所藏编为《墨缘汇观》,收录自三国魏至明之精品,并有前代名家收藏著录,以及名贤之题跋。

安前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为大将军,则进一阶。

安清 即“安世高”。

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囯著名战役。清咸丰十年(1860)夏,曾国藩分兵三路围攻太平天囯西部门户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沿长江南北两岸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安庆形势险恶。陈玉成即由鄂返皖,屯兵安庆集贤关,逼攻围城湘军,并派吴定彩领兵入城助守。曾国藩飞调湘军主力鲍超、李续宜率军救援。洪仁玕、林绍璋等率太平军亦来助战。双方兵力犬牙交错,层层交战。三月至七月,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八月初一日,城陷,太平军守将叶芸来、吴定彩率守军一万多人全部阵亡。

安庆府 南宋庆元元年(1195),以舒州为赵扩(宁宗)潜邸,升为安庆府。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端平三年(1236)蒙古兵迫境,移治罗刹洲(今贵池市西江中),后移治杨槎洲(今贵池市西北江中)。景定元年(1260)迁怀宁县于宜城(今安庆市),府亦随迁。辖境相当今安徽岳西、桐城二市县以南,枞阳县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元改为路。明洪武初改名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复名安庆府。清为安徽省治。1912年废。

安庆教案 清同治八年(1869),法国传教士韩石贞(Pierre Heude,1836—1902),英国传教士密道生、卫养生等进入安徽安庆府城传教,以低价强购民房,改作教堂。九月三十日(11.3)英国教士乘轿前往府署要求当局查禁反教传单,激起众怒。当地群众和正在府城参加乡试的考生愤起烧毁天主堂、耶稣福音堂及教士住所。清政府在英、法驻华公使要挟下屈服,在城内拨地建教堂;赔偿损失四千元,惩办“肇事首犯”;并出示申明条约,保护教士。

安庆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安庆府为路。治所、辖境同安庆府。明洪武初改为宁江府,六年(1373)复为安庆府。

安庆内军械所 官办军事企业。系清政府经营最早的新式兵工厂。咸丰十一年(1861)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局中全用华人,未雇洋匠。所制造的子弹、火药、枪炮专供湘军镇压太平军使用。同治三年(1864)迁至南京。次年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年,在徐寿、华蘅芳等人主持下,建成一艘长五十多尺、时速为二十几里的木质轮船“黄鹤”号。中国自制新式轮船始于此。

安庆起义 ①亦称丁未安庆之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光复会首领徐锡麟捐纳为道员,充任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暗中联络会党 ,拟于五月二十八日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时起义,占领安庆,以约秋瑾在浙东响应,会攻南京。后毕业典礼提前于二十六日举行,徐在进呈学生名册时,突出短枪击伤安徽巡抚恩铭,恩铭旋即毙命。徐乃和陈伯平、马宗汉率学生百余人攻军械所,与前来镇压的清军激战四小时,陈伯平战死,徐、马等被俘殉难。②亦称戊申安庆之役。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调南洋各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秋季会操。革命党人熊成基、范传甲等议定于十月二十六日起义,拟令马步炮营合攻安庆,约队官薛哲等在城内接应。是夜十一时,城东炮营与城西炮营同时发难,夺取北门外菱湖嘴弹药库,旋合力攻城。安徽巡抚朱家宝回城拒守,薛哲未敢发动。次日晨,革命军遭清兵舰炮击,力战不胜,相持至半夜,因弹尽粮绝而退往集贤关,随后解散。熊成基后逃往日本,范传甲、薛哲等被捕牺牲。

安庆绪 (?—759) 唐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初名仁执。玄宗赐名庆绪。安禄山次子。善骑射,年未二十,授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天宝十四载(755),从安禄山起兵反唐,为都知兵马使,随军南下。禄山称帝,封晋王,后恐禄山不立己为太子,于至德二载(757)杀父自立,年号载初。旋退守邺郡(今河南安阳),叛将众至,改相州为成安府,署置百官,收拾余部,势力复振。次年,为唐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所围,因史思明来救,围解。寻为思明所杀。

安全 即“夏襄宗”。

安然 (1324—1381) 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元末以山东行省左丞守莱州。明兵下山东,归降。历官山东参政、浙江布政使、工部尚书。练达庶务,颇受器重。晚年任四辅官。

安人 命妇名号。宋政和二年(1112),定以封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明亦置,封六品官之妻。其因子孙得封者称太安人。清沿明制,为六品官妻室封号。

安仁县 ①南朝陈天嘉中置。治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东南。属鄱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余干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复升安仁场置,治今余江县东北锦江镇。属饶州。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改为余江县。1961年移治邓家埠镇,即今余江县。②本唐潭州衡山县之安仁镇,五代唐清泰二年(935)楚改为安仁场,北宋乾德二年(964)升为县。治宜阳乡,即今湖南安仁县西古城市。属衡州。咸平五年(1002)移治永安铺香草坪,即今治。元属衡州路,明清属衡州府。

安戎城 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唐仪凤二年(677)筑,以控吐蕃与南诏通路。永隆元年(680)为吐蕃所陷。开元二十八年(740)节度使章仇兼琼克而守之。至德初改曰平戎城。为唐西川边地要塞。

安孺子 即“晏孺子”。

安塞军 在今河北蔚县东。唐置。《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河东李克用以刘仁恭叛,将兵攻“至安塞军,”即此。

安审晖 (890—952) 五代时沙陀部人,字明远。安审琦之兄。从晋王李存勗征伐,数有功。入后唐,为蔚州刺史。历仕后唐、后晋、后汉,累官至邢州节度使。曾参与攻讨李金全、安从进等反叛。后周太祖郭威即位后,召为顾问,受器重。封鲁国公。

安审琦 (897—959) 五代时沙陀部人,字国瑞。幼以将家子从李存勗为义直军使,迁本军指挥使。后唐同光中,充行营马军都指挥使,从魏王李继岌灭前蜀。后唐末,从杨光远降石敬瑭。入晋,历任天平、河中节度使。开运二年(945),以马军左右厢都指挥使,与诸将共御契丹,一度击退敌军。入后汉,任襄州节度使,在镇严而不残。后周显德五年(958),调任平卢军节度使。次年,被其仆所杀。

安生儿 (?—1118) 辽人。天庆八年(1118),与张高儿举事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部众号称二十万。同年夏,与辽将耶律马哥等部交战,在龙化州(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北)被杀。

安石榴 即石榴,因传自安息,故名。相传为张骞西使时所带回。《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引陆机《与弟云书》:“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涂林”(Tauriua),中亚地名,属安息。一说“涂林”即梵语Darim之音译,意指石榴。

安史之乱 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中央实力削弱,藩镇握有重兵。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杨国忠,率蕃、汉十五万军于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连败唐军,攻入洛阳。次年正月,自称雄武皇帝,占有河北大部州县。七月,玄宗逃往蜀中,朔方留后杜鸿渐等迎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叛军进入长安,所至烧杀抢掠。至德二载(757),安禄山被其子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与回纥援军收复两京,安庆绪退至邺郡(今河南安阳),安禄山部将史思明降唐。次年,史思明复叛,并南下救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乾元二年(759),杀庆绪于范阳,自称燕帝,再度南下攻入洛阳及附近州县。上元二年(761),叛军分裂,史思明被其子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十月,唐军收洛阳,叛军北逃。次年正月,史朝义穷蹙自缢,叛乱始平。叛乱历时七年余,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安世房中歌 汉代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名。汉高祖妃唐山夫人作,原名“房中祠乐”。“房”是宗庙中安放神主的处所。词作于高祖统一天下之后,惠帝二年(前193)由乐府令配曲,称“安世歌”。《汉书·礼乐志》录其全辞,共十七章,题为“安世房中歌”。内容主要是赞美上帝,歌颂高祖受天之命,统一天下,抚安四极,立庙尊亲,以孝治天下的功业,祝祷汉王朝国家强盛,人民安乐,受福无疆。

安世高 (?—约188) 东汉僧人。佛经汉译的创始者。本名清,以字行。西域来华者称他“安侯”。本安息国太子,父殁,让国于叔,出家修道,精研阿毗昙(对《阿含经》的论述),修习禅学,游化西域各地。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到洛阳,至灵帝建宁中,二十余年间,译《安般守意》、《阴持入》、《修行道地》等三十五部,四十一卷。其后历经散佚,现存二十二部,二十六卷。主张用数息止观的坐禅方法,息意去欲,回复“心”之本然,为禅学在中国的最初传播者之一。

安市县 西汉置。治今辽宁海城市东南。两汉、三国魏属辽东郡,西晋属辽东国。十六国北燕时地属高句丽,称为安市城。当辽东交通要道。唐置安市羁縻州,属安东都护府。

安守 (?—1586) 明建昌(今四川西昌)人。彝族。与五咱、王大咱同为建昌地区彝族头人。万历十四年(1586)十一月,四川巡抚徐元泰借口此三人与越巂邛部彝联合为乱,率军征伐,他中伏死,五咱败走昌州被俘,王大咱亦为普雄彝酋姑咱所俘献。

安蜀城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陵峡口。《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二年(570),“司空章昭达攻梁,梁主与周总管陆腾拒之,周人于峡口南岸筑安蜀城,……(昭达)因纵兵攻安蜀城下之”,即此。

安顺州 元设州。明洪武时沿置,属普定府。洪武十八年(1385)直隶云南布政司。正统三年(1438)改隶贵州布政司。万历三十年(1602)升军民府。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领州三,长官司六。

安朔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拟骁雄将军等号。

安思顺 唐蕃将。天宝六载(747)由朔方节度充河西节度使。九载,又权知朔方节度使。素与哥舒翰不睦,次年,任河西节度使十一载,改任朔方节度使。安禄山叛变后,朝廷罢其朔方节度使职,入为户部尚书。

安肃军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静戎军置。治安肃县(今徐水县)。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河北徐水县东部。二年于此置榷场,与辽贸易。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徐州。

安肃县 宋景德元年(1004)改静戎县置。为安肃军治。治今河北徐水县。金为安肃州治。元废入安肃州。明洪武二年(1369)又降安肃州为县,属保定府,清因之。1914年改为徐水县。

安肃州 金天德三年(1151)改徐州置。治安肃县(今徐水县)。属中都路。辖境相当今河北徐水县东部。元废安肃县入州,改属保定路。明洪武六年(1373)降为县。

安天 古代的一种宇宙观。《晋书·天文志》:“成帝咸康中,会稽虞喜因宣夜之说作《安天论》。以为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圆则俱圆,无方圆不同之义也。其光曜布列,各自运行,犹江海之有潮汐,万品之有行藏也。”此观点之提出,是由于宣夜说问世,有人虑日月星辰游旋太空将有崩坠之虞,他才解释其不可能,故曰“安天”。

安同 (?—429) 北魏辽东人,其先为西域安息国人。道武帝初为外朝大人,出入禁中,以功赐妻妾及隶户。从平后秦,赐爵北新侯。及明元帝即位,与司徒长孙嵩并理民讼,又奉诏与肥如侯贺护持节巡察并、定二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纠举守宰不法行为。后拜右光禄大夫。太武帝时进爵高阳公,屡迁征东大将军,冀、青二州刺史。颇殖财货,大兴寺塔。卒后赠高阳王。

安童 (1245—1293) 蒙古扎剌儿氏。木华黎四世孙。元世祖中统初,为宿卫长。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右丞相。十二年,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次年,被诸王昔里吉劫持。二十一年,获释归朝。同年十一月,复任中书右丞相。二十五年,屡上书求退,次年罢相,掌宿卫。

安土瓜尔佳城 一作按兔爪儿简寨。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苏苏河)部,明万历十三年(1585)为努尔哈赤所并。

安万通砖志 古砖志。唐永徽五年(654)建。叙安氏先祖为安国(治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人。高祖安但于北魏初入朝,任摩诃萨宝(祅教教官)。父安巡,任隋上开府通议郎。生于开皇五年(585),死于永徽五年。1956年陕西西安枣园村出土。

安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兽纽金印。延祐二年(1315),仁宗次子兀都思不花受封。

安王陂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魏师过彭城,或告江夏王义恭:“虏驱南口万余,夕应宿安王陂,去城数十里”(《资治通鉴》),即此。

安维峻 (1854—1925) 甘肃秦安人,字晓峰,号槃阿道人。清光绪进士。授编修。光绪十九年(1893)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甲午战争期间,上书痛斥李鸿章妥协投降,并指摘慈禧太后牵制政事,被革职谪戍张家口。以言获罪,名噪一时。二十五年释归。三十四年起任内阁侍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宣统三年(1911)辞官归里,杜门著书,抑郁以终。著有《四书讲义》、《望云山房文集》等。

安文思 (Gabriel de Magalhǎons,1609—1677) 葡萄牙人,字景明。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崇祯十三年(1640)来华,传教于杭州,后至四川。旋张献忠大西军入蜀,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类思(Ludovicus Buglio)同被执,一说命两人在大西国钦天监任职。顺治四年(1647)为肃亲王豪格俘送北京,发图赖家为奴。后获赦。鳌拜执政时,杨光先反教案发,牵连下狱,发配关外。圣祖亲政后获释。后死于北京。著有《关于中国文字与语言论文》及手稿《中国十二种显著特点》。

安稳寨 地名。即今重庆綦江县东南安稳。北宋置。《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南平军南川县领有安稳寨。清属綦江县。

安吴四种 书名。清包世臣著。三十六卷。作者籍贯安徽泾县,古属安吴,因以名书。全书按内容分四类编录:言水利、漕运、盐政者,编为《中衢一勺》七卷;论文辞、书法者,编为《艺舟双楫》九卷;诗、词、赋,编为《管情三义》八卷;论农、礼、刑、兵者,编为《齐民四术》十二卷。其经济思想见于《答族子孟开书》、《庚辰杂著二、五》、《说储上篇前序》、《海运南漕议》、《再答王亮生书》等;政治思想见于《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致祁大臣书》、《答果勇侯书》、《歼夷议》等;学术思想见于《读亭林遗书》等;文学思想见于《与杨季子论文书》等;书法见解见于《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等。此书为研究作者思想之主要资料。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初刻本与咸丰元年(1851)二刻本。

安吴县 三国吴置。治今安徽泾县西南。属丹阳郡。西晋属宣城郡。南朝梁大宝初宣城内史杨白华进据安吴,侯景遣于子悦帅众攻之,不克,即此。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猷州。八年废入泾县。

安武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镇原县西南。属安定郡。东汉废。北魏复置。属西北地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入朝那县。

安西 ①唐方镇名。景云元年(710)以安西都护兼四镇经略大使,开元六年(718)始称四镇节度使。其后以治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亦称安西或安西四镇,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至德二载(757)改为镇西,大历二年(767)复为安西。贞元六年(790)后,以地入吐蕃废弃。②在今重庆涪陵市西。《宋史·张珏传》:南宋末元兵攻陷重庆,守将“珏至安西赵老庵,……解弓弦自经厕中”,即此。

安西大将军 官名。西晋置,职掌同安西将军,惟资深者得任此职,二品。历朝皆不常置。南朝宋为二品,梁、陈皆较安西将军进一阶。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上。

安西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置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高昌故城),并于州设都护府。二十二年取龟兹,移治龟兹国城(今新疆库车县东),统辖安西四镇。永徽二年(651)弃龟兹,移治西州。显庆二年(657)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设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三年,复移治于龟兹。龙朔元年(661)又招抚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置都督,督州八十,县一百十,军府一百二十六,并属都护府。辖境东起阿尔泰山,西达西海(今咸海。一说里海),包有葱岭东西和阿姆河两岸诸城国。咸亨元年(670)吐蕃侵袭,罢四镇,移治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长寿二年(693)败吐蕃,复四镇,还治龟兹。长安二年(702)于庭州(治今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分置北庭都护府,辖境仅及天山以南、波斯以东诸城国。八世纪中叶后葱岭以西为大食所有,葱岭以东归属吐蕃。贞元六年(790)吐蕃攻陷北庭,不久安西也为其所陷。

安西府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安西厅置。治渊泉县(今安西县)。属甘肃省。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安西、敦煌等市、县地。二十七年移治敦煌县(今市),三十七年复还治渊泉县。三十九年改为直隶州。

安西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时曹操为征西凉马超于关中置,以曹仁行此职,督诸将拒潼关。魏晋以后为出镇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兼理军务的加官,权任颇重,与安东、安南、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三品。十六国后赵、南凉亦置。南朝宋、陈亦三品,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北魏、北齐定三品。自晋以资深者委任,则为安西大将军。

安西节度使 唐方镇名。亦名碛西、四镇、安西四镇节度使。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开元六年(718),升安西都护兼四镇经略大使置,用以控制西域,治龟兹(今新疆库车)。领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另说碎叶)四镇及诸军、守捉等。兵数二万四千,马匹二千七百。贞元六年(790)后,地入吐蕃,遂废。

安西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京兆路置。治咸宁、长安二县(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西至眉县,东北至韩城市,东南至商南县一带。皇庆元年(1312),又改为奉元路。

安西入西域道 唐代通西域的道路名。安西指唐在龟兹(今新疆库车)所置的安西都护府。附见《新唐书·地理志》,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其主要有下列四条:(1)从安西至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附近)。自安西西行,经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西北至大石城(今新疆乌什),再西北逾拔达岭(乌什西北的别迭里山口),渡真珠河(今吉尔吉斯斯坦那伦河)至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沿海西北行至裴罗将军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南布拉那废城)、碎叶城(今托克马克),最后至怛罗斯城。大体和《释迦方志》所记北道的路线相同。(2)自拨换城西南至疏勒镇(今新疆喀什)。(3)自拨换城南转东至于阗镇(今新疆和田)。(4)自沙州(今甘肃敦煌西)至于阗镇。大体和《元和郡县志》所记南道的路线相同。

安西四镇 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四个军事重镇。负责西域地区军事防御和征收商税事务。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649.1),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始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永徽元年(650)罢,约显庆三年(658)复。时四镇有焉耆而无碎叶(一说贞观始置时即为焉耆)。咸亨元年(670)陷于吐蕃。调露元年(679)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复置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旋罢,长寿二年(693)破吐蕃再置。开元七年(719)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遂改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之乱后陇右陷于吐蕃,四镇虽与中原隔绝,仍坚守至八世纪九十年代初始全部陷入吐蕃。1966—1969年间,新疆吐鲁番氾德达墓出土延载元年(694)《告轻车都尉氾德达》告身一件,文有“准垂拱二年敕金牙军拔于阗、(下缺三字,应是‘龟兹、疏’)勒、碎叶四镇”,为安西四镇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安西厅 清雍正五年(1727)置。治布隆吉(今甘肃安西县东),六年移治大湾(今安西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升为安西府。

安西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螭纽金印。世祖第三子忙哥剌始封。阿难答、月鲁帖木儿袭封。

安西行省 见“陕西行省”。

安西州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改安西府置。治今甘肃安西县。属甘肃省。辖境同安西府。1913年改为县。

安息 伊朗古国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系张骞首次西使所传闻的大国之一。“其属大小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武帝时,汉使至安息,其王曾将二万骑迎于东界。又派使者随汉使来汉地,献大鸟卵及黎靬善眩人。东汉章帝时,又遣使献狮子等异兽。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欲渡海,因安息船人言海道险恶而止。一般认为,安息即西史所见帕提亚(Parthia)王国,“安息”即该王国创始人阿萨克(Arshak)之音译。

安熙 (1270—1311) 元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字敬仲,号默庵。自幼随其父祖学经书,宗刘因,阐发朱熹之学。执教家乡,终身未仕。有《默庵集》。

安喜县 东汉章帝改安险县为安熹县,后改为安喜县。治今河北定州市东。属中山国。灵帝末,刘备除安喜尉;东晋永和八年(352),魏主冉闵拒前燕慕容恪于此。北齐移治卢奴,即今定州市。隋改为鲜虞县,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安喜县。明初废。唐、五代、北宋为定州治,金元为中山府治。

安险县 以在唐水之曲,山高岸险而名。西汉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应为安险侯,后改为县。治今河北定州市东南。属中山国。东汉改为安熹县。

安兴 见“撒假”。

安兴贵 唐人。先世西域安国,世为凉州豪族,流寓长安。武德初仕唐。二年(619),奉使劝降李轨。至武威,轨用为左右卫大将军。说轨归唐,不听,遂阴结诸胡起兵击轨,执送唐廷,河西悉平。授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封凉国公。

安修仁 唐人。安兴贵弟。隋大业末,于凉州与李轨等执隋官起事,奉轨为主,攻陷张掖、 敦煌、 西平、 枹罕,尽有河西五郡之地。唐武德元年(618),李轨称帝,任其为户部尚书。二年,与其兄引诸胡攻李轨,执送长安,河西归唐,以功授左武候大将军,封申国公。贞观四年(630),随唐俭出使突厥,掩护李靖大败突厥军,生擒颉利可汗。

安玄 东汉末译经僧。据《高僧传》,系安息人,于灵帝末游赏洛阳,后以功号曰“骑都尉”。渐解汉言,志宣经典,与严浮调合译《法镜经》,玄口译梵文,浮调笔受,皆“理得音正,尽经微旨”。

安雅书局世说编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广州创刊。日报。安雅书局主办,黎佩诗(伯尹)经理,朱鹤、谭荔垣、詹宪慈(菊隐)等主笔。设邸抄、论说、新闻、告白、行情等栏目,鼓吹新学。后改名《安雅报》。1918年停刊。

安雅堂集 书名。元陈旅撰。十三卷。前三卷为诗,后十卷为文。今存元刻本作《陈众仲文集》,乃其子吁所编。此外传世多为抄本。

安阳 古邑名。本战国魏宁新中,秦改名。在今河南安阳市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前257),“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后改为县。

安阳桥 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安阳河上。《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契丹犯相州,晋军陈于安阳水南,既而诸军东趣黎阳仓,“留步兵五百守安阳桥”,即此。

安阳水 即唐五代时桑干河南支,径今河北固安、永清二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北伐契丹,世宗遣将刘重进据固安,“上自至安阳水,命作桥”,谋取幽州,会有疾而还。

安阳宋代炼铁炉 宋代炼铁竖炉。一座。高约4米,直径2.5米,有一定的炉身角和炉腹角。筑于断崖上,上层平台积存大量矿粉和炭屑,下层平台四周有许多炉渣。1976年河南安阳铧炉村发现。

安阳县 ①本战国魏宁新中邑,秦改置安阳县。治今河南安阳市南。西汉废入荡阴县。西晋复置。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隋开皇十年(590)复置。治洹水南。大业初移今市。为魏郡治。唐、宋为相州治,元为彰德路治,金、明、清为彰德府治。②本江国,春秋时为楚邑,西汉置安阳县。治今河南正阳县西南。两汉属汝南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南安阳县。南朝宋复为安阳县。似属汝南郡。东魏属义阳郡。隋废。唐初复置,属豫州。后废。③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治今安徽砀山县东北。属砀郡。北齐、北周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废入砀山县。④西汉置。治今陕西洋县北。属汉中郡。三国魏移治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汉水东岸。属魏兴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安康县。⑤北魏置。治今安徽砀山县东北。属沛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砀山县。

安阳窑 隋瓷窑。盛产青瓷碗、盘、罐等日用品和文臣俑、武士俑、动物模型等。装饰方法有刻、划、印花和贴花多种。窑址在今河南安阳。

安尧臣 宋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人。安惇族子。举进士不第。政和八年(1118)上书反对出兵燕云,指斥宦官童贯等误国。除承务郎。靖康元年(1126)又上书指斥大臣误国,建姑弃三镇,内修政治,徐图收复之策。

安业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696)分丰阳县置。治今陕西柞水县。属商州。景龙三年(709)改属雍州,景云元年(710)复属商州。乾元元年(758)改为乾元县。

安夷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时曹操置。三国魏沿置,三品。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大通三年(529)刊正名号时罢。

安宜县 南朝齐置。治今江苏宝应县西南。属阳平郡。梁时为阳平郡治。隋属江都郡。唐上元三年(762)改为宝应县。

安义公主 隋宗室女。开皇十七年(597),突厥突利可汗遣使求婚,文帝以其妻之。并特崇其礼,以离间突厥诸部。开皇末卒。

安邑 都邑名。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传夏禹建都于此。春秋时属晋。大夫魏绛自霍(今霍州市西南)迁此。战国初为魏都。《史记·魏世家》:武侯二年(前394),“城安邑”。至惠王九年(前361)迁都大梁。寻入于秦。《史记·商鞅列传》:秦孝公十年(前352),鞅“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后又还属魏。《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司马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始定属秦。秦置安邑县。

安邑县 ①秦置。治今山西夏县西北。西汉置铁官、盐官。《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邓禹“击更始定国公王匡于安邑,大破之”,即此。秦、汉、魏、晋皆为河东郡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为北安邑县,十八年又改为夏县。②隋改南安邑县置。治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至德二载(757)改为虞邑县。大历四年(769)复为安邑县。1915年移治今运城市,1918年复还旧治,1955年又移治今运城市。1958年废。《资治通鉴》:唐武德二年(619),“(尉迟)敬德、寻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反,(李)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即此。境内有盐池,历代为著名的产盐区。

安右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为大将军,则进一阶。

安于蕃 清云南沾益州(今宣威)土官。彝族。顺治十六年(1659),其祖安民降清,授土知州世职。因父世基横暴,由其承袭。雍正五年(1727),云贵总督鄂尔泰大举改土归流,他以不法罪名革职,安置江宁(今南京)。以其地改称宣威州。

安玉贤 清人。回族。新疆塔城雅尔噶图金厂矿工。咸丰五年(1855),矿工二百余人遭沙俄杀害,乃与徐天荛向官府呈控,反遭枷责;七月,率矿工五六百人焚俄国贸易圈。次年,被清廷押赴伊犁,判处充军。

安远大将军 武散官名。金元皆置,三十四阶之第十阶。金从四品上。元从三品,宣授。

安远府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于越喜故地置。治宁州,今地说法不一,或说在今俄罗斯伊曼河、比金河一带,或说在今吉林长岭县一带等。

安远护军 官名。东晋南朝置。职掌如将军,而地位略低。统兵,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置于武陵郡,多由武陵内史领之。立府,僚属随府主名号轻重而定。南朝宋六品,陈拟八品,比秩六百石。若单任此职,则减太守、内史一阶,如其上设有将军,亦减一阶。

安远将军 ①官名。东汉末始置,多用以封降将或边远地区地方长官。三国魏沿置,三品。十六国前秦、后秦、西秦亦置。东晋南朝位略低者统兵掌边地民族事务,称安远护军,减一阶。南朝梁武帝专授外藩,位武职十九班,后以替贞武将军,与宁远将军同班。陈沿置。北魏初定从三品,后改四品。隋文帝置为散号将军,正七品上,炀帝罢。②明散阶称号。武官从三品加授之阶。

安远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螭纽金印。皇庆元年(1312),弘吉剌部丑汉驸马受封。

安远县 ①南朝齐建元初置。治今江西安远县南。属南康郡。永明八年(490)并入虔化县。梁大同十年(544)复置。隋开皇中废。唐贞元四年(788)复置,移治今县。属虔州。南宋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废入会昌县。至大三年(1310)复置。属宁都州。明清属赣州府。明万历时叶楷、李园郎起义于此。②北宋景德二年(1005)改安京县为安远县。治今广西钦州市。南宋后历为钦州、钦州路治。明洪武七年(1374)废入钦州。

安藏扎牙答思 (?—1293) 元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境破城子)人,字国宝,自号龙宫老人。畏兀儿族。九岁从师学佛经。十五岁习儒、释二家之书,通各族语。元宪宗时,应召入侍。世祖即位,进《宝藏论玄演集》十卷,又译《尚书·无逸篇》、《贞观政要》、《申鉴》上献,任翰林学士。中统二年(1261)国史院立,奉诏收访史事。又译《尚书》、《资治通鉴》、《难经》、《本草》。升翰林学士承旨,领集贤院、会同馆及道教事。著有诗文数十卷,今佚。

安治泰 (Jean Baptiste von Anzer,1851—1903) 德国传教士。清光绪五年(1879)被德国天主教圣言会派遣来华,在山东南部传教。八年任代牧,管辖兖州、曹州、沂州教务。翌年因卷入教民纠纷在菏泽被殴伤。十二至二十九年任兖州教区宗座代牧。二十三年借巨野二神甫被杀一案要求德国政府占领胶州。后卒于罗马。

安置 官制用语。宋代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即指定地区居住,并在一定程度限制其行动。其处分轻于编管而重于居住。

安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时曹操置。三国魏沿置,三品。

安州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置。治安陆县(今市)。北周大象初改为郧州,不久复名安州。唐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云梦、应城、广水、孝感等市、县地。北宋属荆湖北路。宣和元年(1119)升德安府。

安州之战 五代南唐升元四年(940),后晋安远节度使李金全请降。烈祖李昪命李承裕、段处恭将兵三千,入据安州(今湖北安陆)。旋为后晋马全节、安审晖所破,段处恭阵亡,李承裕被俘杀。

安祖寨 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南。北宋端拱二年(989)将伐辽,宋琪建言:“出安祖寨,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舍。”(《宋史·宋琪传》)

安左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为大将军,则进一阶。

菴罗可汗 或作庵罗可汗。隋时突厥可汗。佗钵可汗子。北周大象三年(581)他钵病卒,摄图拥其嗣位。不久以国让摄图(即沙钵略可汗),降居独洛水(今土拉河)流域,称第二可汗(一说称第三可汗)。隋开皇二年(582),与沙钵略等共突厥五可汗率军四十万攻隋,入长城大掠而去。

谙班勃极烈 官名。金代置。金太祖建国后,废女真部落联盟制,设谙班、国论忽鲁、阿买、昃四勃极烈共掌国政。以谙班(大)勃极烈为首,由弟吴乞买(太宗)充任。军出作战,设都元帅,例由谙班勃极烈兼任。太宗时,先后立完颜杲及亶(熙宗)为谙班勃极烈,成为皇位继承者之官封。熙宗改制后废。

谙达 满语音译。义为宾友、友人、伙伴。清代教习皇子及宗室贵族骑射者称谙达,其负责者称总谙达。

谙都剌 (1277—1346) 元蒙古克烈氏。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字瑞芝。通经史及诸国语言。成宗时,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迁应奉翰林文字,除辽州达鲁花赤。至顺元年(1330),迁襄阳路达鲁花赤,以救济饥民有政绩。元统二年(1334),除益都路总管,曾裁抑宗王买奴府属不法行为。

鞍楼 官署名。清顺治初年设,属内务府。掌陈设御用武备、修造器械及赏赐支放诸事。以三旗侍卫三人综理。属官有员外郎四人,笔帖式十五人,库掌三人,库守二十四人。顺治十一年(1654),改为兵仗局。

鞍辔局 官署名。明代置,属工部。掌朝廷各部门马匹所需的鞍辔之制造、供应、整点和补充等事宜。初设大使、副使等官。隆庆元年(1567)俱革。

鞍辔库 官署名。北宋置,掌御马鞍辔及给赐王公、群臣、外国使臣、国信使等鞍辔诸物。设监官二人,以诸司使、副使及三班使臣、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前隶群牧司,其后并入太仆寺。

鞍辔库使 官名。五代始置。北宋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改制为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

春秋齐邑。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北。《春秋》成公二年(前589):晋、齐“战于鞌,齐师败绩”,即此。

鞌之战 春秋时齐国、晋国之间的战役。鲁成公二年(前589),齐攻占鲁北鄙的龙(今山东泰安东南),卫攻齐战于新筑(今河北魏县南),为齐所败。鲁、卫向晋求救。晋郤克、士燮、栾书、韩厥率兵车八百乘与鲁、卫、曹攻齐,战于鞌(今山东济南市西北),大败齐军。齐向晋求和,郤克提出齐顷公应送其母至晋为人质,并尽改境内田间道路为东西向。后经鲁、卫调停,齐归还所占鲁、卫之地,承认晋为盟主。

ǎn

俺巴孩 即“咸补海”。

俺不罗 古地名。亦作唵卜罗。藏语的音译,今译羊卓,当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羊卓雍湖一带,《汉藏史集》(成书于宣德九年,1434)记此地为元封十三万户之一的领地,明初沿元制设十三万户,洪武十八年(1385)以乌斯藏俺不罗卫指挥使古鲁监藏为乌斯藏卫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永乐十一年(1413)以喃葛烈思巴继其父嗣此职。

俺答封贡 明隆庆年间调整与蒙古关系之事件。嘉靖以来,蒙古鞑靼土默特部不断攻扰明朝西北地区。隆庆四年(1570),土默特首领俺答夺取袄儿都司所聘之女三娘子,并以孙把汉那吉所聘女补偿。把汉那吉愤而降明。俺答遂执明叛逃者赵全等来献,并请封王,进贡互市。总督王崇古疏请承允,得大学士高拱、张居正支持。五年,封俺答为顺义王,其子弟封都督等职,允许通贡。九月,互市于大同得胜堡、新平堡及宣府(今河北宣化)张家口等地。自此,汉蒙贸易不断。俺答死后,其妻三娘子两次下嫁俺答子孙,继续与明朝友好通贡,受封忠顺夫人。

俺答汗 (1507—1582) 或译谙达、安滩、阿勒坦汗,亦称索多汗、葛根汗等。明代蒙古达延汗之孙,赛那剌次子。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住牧于丰州滩(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嘉靖初崭露头角,与兄麦力艮屡次向外用兵。麦力艮死后,势力日强,控制蒙古右翼,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西征瓦剌各部,进至漠北,又进取青海,行兵西藏,势力大为扩张。极力主张与明朝通贡互市,屡次向明朝派遣使者,均被拒绝。嘉靖二十九年(1550)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次年迫明帝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旋因明朝不肯满足其扩大贸易要求而闭市。隆庆四年(1570),其孙把汉那吉降明,遂与明开始和谈,以亡入所领地区之赵全等九人换回那吉。五年明封之为顺义王,授其下属首领以都督、指挥等职,并议定互市条款,从此打开明蒙间数十年的和平友好局面。又进一步收留大批北徙汉人开发漠南地区,建筑板升,奖励农耕,发展手工业。万历三年(1575)建成呼和浩特城,明帝赐名归化。六年,赴青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索南嘉措会谈,赠索南嘉措以“达赖喇嘛”之号,达赖喇嘛赠以“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尊号。归后于呼和浩特修建喇嘛寺,八年寺成,明帝赐名弘慈。藏传佛教在其扶持下开始广泛传入蒙古,予后世以深远影响。死后子辛爱嗣顺义王。

俺答汗传 书名。又称《阿勒坦汗传》、《转轮阿勒坦汗传》。作者佚名。据书中作者所云,本书依据达云恰的《宣扬转轮阿勒坦汗家族的宝鉴传》修成。达云恰,名脱脱,又称恰台吉,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阿勒坦汗)义子,多次出使明朝,亲历了俺答汗和三娘子两个时期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变革。成书于十七世纪初,距达云恰去世(1591)不久,早于《蒙古源流》。全书以编年体、蒙语韵文(迄今仅见的蒙古韵文史籍)较详记述俺答汗生平事迹及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其纪年可与同时代汉文史料相印证,所载史实亦较同期蒙汉文史籍翔实,是研究明代蒙古、蒙古喇嘛教史和蒙古语文的重要文献。有蒙文抄本。198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蒙文本。

唵木海 蒙古八剌忽部人。曾随父孛合出从成吉思汗征战,为炮手。随木华黎攻金,任随路炮手达鲁花赤。教习用炮技术。元太宗即位,留为近侍。太宗四年(1232),从攻河南有功。宪宗二年(1252),升都元帅。三年,随旭烈兀西征。卒,其子忒木台儿袭炮手总管。

àn

岸本 一作岸奔。藏语的音译。吐蕃财务官或度支官称号。唐永徽四年(653),吐蕃香雄地区已见此官号。吐蕃政权建立后,曾设“岸奔榼苏户属劫罗末论”,意为“内府理财官”。吐蕃在其占领的河陇及新疆部分地区,亦设此官。掌管地方财务税收。

岸费 清代盐课加派之一。系由总商向散商摊派的行盐办公用费。

岸门 ①一作雁门。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市南。《史记·秦本纪》:孝公二十四年(前338),“与晋战雁门,虏其将魏错”。《史记》司马贞索隐引《竹书纪年》作“岸门”;《魏世家》:哀王(当作襄王)五年(前314),“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皆即此。后称岸头亭。《史记·卫青列传》:青校尉张次公有功,封为岸头侯。②战国韩地。在今河南许昌市西北。《史记·秦本纪》: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败韩岸门,斩首万”;《韩世家》:宣惠王十九年(前314),秦“大破我岸门”,皆即此。

岸头府 唐西州折冲府之一。原称交河府,置于交河县(今吐鲁番交河古城),后改名。领当地府兵。

按班 藏语音译。清代驻藏正、副大臣之专称。源于满语,意为大臣。

按察副使 官名。明及清初各省按察司副长官。朱元璋吴元年(1367)始置。正四品。各省员额不等,视事烦简而定。与按察佥事分道巡察,凡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置,并分员巡备京畿。清初沿明制。乾隆十八年(1753)裁。

按察使 官名。唐始设,为监察官。后世因之,金以后转为司法官,兼监察官。唐景云二年(711)始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分察天下。成为常设官员。开元二十年(732)改称采访处置使,乾元元年(758)又改称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金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为按察司,设按察使一员,正三品,掌司事。明置为各省提刑按察司长官。正三品。别称臬司,敬称臬台。朱元璋建国前,即于各按察司分置。洪武十三年(1380)革,十四年复置。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凡纠察官邪,擒治贪酷,禁诘强暴,平谳刑狱,雪理冤枉,振扬风纪,均属其职。明初职任至重,中叶后各地多设巡抚,渐为承行之官。清因明制,各省设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与布政使同为督抚大员属吏。光绪时定各省按察使十八人(东三省除外),又新疆以镇迪道兼摄一人。宣统三年(1911),改为提法使,旋废。

按察司 官署名。金承安四年(1199)改提刑司设。掌一路司法刑狱,考核官吏,兼劝农桑。设按察使一员掌司事。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设提刑按察司。二十八年改称“肃政廉访司”。明初设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省之刑名按劾,简称按察司。洪武十四年(1381),置各道按察分司。二十九年改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建文中改十三道按察司,各设按察使一人,副使、佥事、经历、照磨、检校、司狱等官。所属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机构。清顺治中沿置。初直隶省不设按察使,以道员兼领。雍正二年(1724)直隶亦设。总计内地十八直省共十八处按察司衙门。每省设按察使一人,属官与办事机构与明同。兼掌驿递、乡试、大计考官事。宣统二年(1910),改为提法使司。

按察诸道刑狱使 官名。辽置。南面官,非常置,临时差遣,分路判察各地冤狱。

按陈 (?—1237) 又译按赤、阿勒赤。蒙古弘吉剌部首领。特薛禅之子。成吉思汗建国后,受封为千户长,统领弘吉剌部四千户。曾受成吉思汗命赴辽东招降金将耶律留哥。元太祖九年(1214),成吉思汗赐答儿海子(今内蒙古达里诺尔)等地为其分地。十二年,率弘吉剌部三千骑随木华黎略地中原。后从成吉思汗西征,平西夏,皆立战功。二十二年,赐号国舅按陈那颜。太宗四年(1232),封河西王。八年,受赐济宁路三万户。又升为万户长。

按赤带 又译阿勒赤歹、按只带、安赤台等。成吉思汗次弟合赤温之子。合赤温早卒。成吉思汗分封左翼宗王,分授两个(一说三个)蒙古千户,封地在东部兀鲁回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及其以北地区。元太宗二年(1230),从攻金。四年,率师先渡黄河,与拖雷会师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南),大败金兵。次年与贵由率军征辽东,擒灭割据辽东的金叛将蒲鲜万奴。八年,受济南路分邑。后裔世袭济南王。

按出 即“徒单镒”。

按出虎水 一作阿朮浒(《金史·地理志》),又译阿触胡、阿禄祖等。即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南岸支流阿什河。“按出虎”,女真语意为“金”,金朝起源于此。清译作阿勒楚喀河。

按答 又译安答。蒙古语,意为结盟者。《元史·太祖纪》:“按答,华言交物之友也。”结为按答者,互赠信物,成吉思汗父也速该与克烈部长汪罕,成吉思汗与札答阑部长札木合,皆曾结为按答。

按劾 官制用语。弹劾制之一。凡台、谏官向朝廷上奏疏检举官员过失,称“按劾”。

按摩博士 官名。隋太常寺太医署置二人,唐置一人,从九品下。掌以推拿按摩之术教授按摩生。

按摩生 隋唐太常寺太医署学习按摩推拿的学生。由按摩师教之。其考试录用同于国子监生徒。

按摩师 隋太常寺太医署有按摩师一百二十人,唐置四人,从九品下。又加按摩工十六人,以按摩推拿等术医治跌打损伤等疾病。又殿中省尚药局亦置四人。

按塔伦 成吉思汗女。嫁斡勒忽讷惕氏母舅斡剌儿之子塔出驸马。

按台山 即“金山②”。

按田而税 战国时各国田税征收方式。《管子·大匡》:“赋禄以粟,按田而税。”形态多为实物,具体做法因国而异。据《七国考·魏食货》,魏国是将土地按土质划为九等,论等定税;秦国则是在政府确定各地当年标准亩产量的基础上,按统一税率和法定授田量征税;齐国视土壤肥瘠而定税额。参见“訾粟而税”、“相壤定籍”。

按札儿 又译按察儿、阿察儿。克烈土别燕部人。曾从成吉思汗攻金。元太祖十一年(1216),因功受命领蒙古探马赤军为前锋,分属木华黎麾下,从征中原各地。十四年,降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木华黎兵还,奉命为前锋总帅,镇守平阳(今山西临汾),摄国王事。为蒙古探马赤军五先锋之一。太宗时,参加灭金战争。太宗八年(1236),以功受封平阳民户六百十四。猎户四、驱户三十为食邑。

按竺迩 (1194—1263) 蒙古汪古氏。幼孤,由外祖父术要甲抚养。十四岁时隶察合台麾下,因善射而受器重。元太祖十四年(1219)以后,参加西征、灭金、攻宋等战争,屡立战功,升千户、征行大元帅等职。中统元年(1260),引兵出删丹(今甘肃山丹),从宗王合丹等进讨阿里不哥党。斩阿兰答儿、浑都海。

按貲配马 十六国时北凉养马制度。即由官府按每一民户家庭资产之多少分配其饲养军马数量,为北凉时通行于所辖境内的养马制度。新疆吐鲁番出土北凉貲簿文书对此有具体记载。

案比 亦称案户。即案户比民,核对清查户口。汉制,每年八月县道清查户口。《后汉书·礼仪志》:“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又《后汉书·江革传》:“每至岁时,县当案比。”李贤注:“案验以比之,犹今貌阅也。”

案钞房 官署名。北宋元丰改制后置,属尚书省,由右司郎中、员外郎主管,掌右司有关文案。

案临 科举考试用语。亦称案试。清制,各省学政在三年任内要亲临各府、直隶州主持科考、岁考等考试,谓之案临。

案上 清代宫中奏事处、敬事房对值班官员之通称。

案事编 书名。清末沈祖燕辑。不分卷。记沈氏奉命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查办湖南永绥厅苗民起事,及三十三年查办云南中缅边界有关领土主权、安南建筑铁路凌辱华工两案的始末。多为辑举两案公牍,兼及被罢革诸员的罪责和有关判词。其中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西南边疆的有关情事记述颇详。

案试 见“案临”。

案首 见“出案”。

案狱仁恕 即仁恕掾。汉代地方政府经办狱事的吏员。《后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汉官》,东汉河南尹员吏有案狱仁恕三人。又据《东观记》,鲁恭为中牟令,螟不入境,河南尹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

暗保 清代荐擢官吏之方式。见“明保”。

暗伯 元人。唐兀氏。父秃儿赤事宪宗。年少入宿卫,客居于阗宗王阿鲁忽之所,助世祖使者薛彻干等脱归。随不花帖木儿征于阗,命权充枢密院客省使。又从世祖征宗王乃颜之叛,平诸王哈鲁、驸马秃绵答儿等叛,屡胜,世祖嘉其功,命长唐兀卫,兼佥枢密院事。凡分立诸色五卫军职,袭替屯戍之法,多所更定。历同佥、副枢、同知,至枢密院事,以病终于官。

暗器 以隐蔽、出其不意之方式击人之兵器,便于匿藏。有手掷、索系、机射、药喷等不同种类。清以前已为武士所用,至清使用渐盛。

暗杀时代 书名。清末吴樾撰。集有关暗杀论说、信札等十三篇而成。鼓吹“今日之时代,非革命之时代,实暗杀之时代也”。“暗杀为因,革命为果”,“革命之先,未有不由于暗杀以布其种子者”。宣言以诛除那拉氏、铁良二巨魁为己命。初刊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民报》增刊《天讨》,题名《吴樾遗书》。

暗纹 古代陶器纹饰。盛行于战国。在陶坯半干时用圆钝的尖形器在表面上压划成各种纹饰,经过压划的地方密度较大且较平滑,器物烧成后,在适当光线射度下能显现出所压划的纹饰,但因压划较浅,在光线射度不适合时则不易看清,故通称暗纹。多作几何图案,有弦纹、网状纹、锯齿状、螺旋形纹等,常以一同样的图案单位在器壁上循环,组成带状,或在圆形器盖、提手上围圆心环绕,作对称排列。

áng

昂昂溪遗址 东北地区以细石器为特点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的昂昂溪镇。1930年试掘,出土细石器、骨器、陶片等,又发现墓葬两座,随葬手制、灰褐色、火候低、饰有绳纹或划纹的陶缽与陶罐,以及石斧、石锥、石刀、骨枪头、鱼镖、骨锥、骨刀柄等。1960年两次调查,又发现不少新的遗迹和遗物,探明该地原始文化发展过程很长,有早晚之别,原所谓昂昂溪“细石器文化”时间较早。这对进一步研究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昂邦 一作按班、谙班。满语。汉译大臣或大官。官名。清初,专用于亲近重臣。入关后,文、武官二品以上,均可称用。如黑白昂邦(议政大臣)、阿里哈昂邦(尚书)等。参见“昂邦章京”。

昂邦章京 满语大臣或大官之意。官名。清代军职中的昂邦章京,汉译总兵官或将军。如顺治十年(1653)宁古塔驻防官改为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改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参见“昂邦”。

昂车关 一作仰车关或芒车关。在今山西武乡县上关村。唐置。《新唐书·地理志》:潞州“北有昂车关”;《资治通鉴》:唐会昌三年(843),“河东节度使刘沔步骑二千守芒车关”(胡三省注:“芒车关即昂车关”);“诏刘沔自将兵取仰车关路以临贼境”(胡三省注:“仰车关即昂车关”);天复元年(901),“氏叔琮入天井关,进军昂车”,皆即此。

昂吉 蒙古语分支、部分、队伍之意。台吉所属领地组织。噶尔丹策零时设置二十一昂吉,约十万户,由厄鲁特各部有权势的台吉分领。平时,准噶尔一切供赋及重大差务由鄂拓克承输,昂吉只承担零星供给。凡出师执役则听命于汗。

昂吉儿 (?—1295) 元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姓野蒲氏。世为西夏将官。父野蒲甘卜率部降蒙,任本军千户。至元六年(1269),袭父职,攻宋淮西地。宋亡,迁淮西宣慰使,奏请汰冗官、立屯田。升河南行省参知政事、左丞、右丞,仍兼淮西宣慰使、都元帅。因谏止东侵日本,被黜。

昂可剌 又译盎吉剌。①部名。《元史·地理志》:“昂可剌者,因水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为居于贝加尔湖以西安加拉河沿岸的吉利吉思属部。史称昂可剌地“昼长夜短”,或称“日不落”。或以为当在北极圈附近。②河名。见“昂可剌河”。

昂可剌河 昂可剌又译盎吉剌。元河流名。据《元史·地理志》,昂可剌因水为名,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吉利吉思南去大都万有余里,谦河经其境西北流,注于昂可剌河,北入于海。知元昂可剌河即今安加拉河及叶尼塞河中下游。

àng

盎吉剌 即“昂可剌”。

盎齐 古代酒名。五齐之一。是一种白色浊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三曰盎齐。”郑玄注:“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葱白色,如今酂白矣。”唐陆德明《释文》曰:“酂白,即今白醝酒也。”

áo

即“隞”。

敖仓 秦所置粮仓。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上。《水经·济水注》:敖山上有城,“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当黄河和济水分流处,中原漕粮集中于此,再西运关中,北输边塞,是秦、汉、三国魏时最重要的粮仓。《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三年(前204),楚、汉相争,“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即此。后世亦泛称粮仓为敖仓。《淮南子·说林》:“近敖仓者不为之多饭,临江河者不为之多饮,期满腹而已。”

敖昌兴 亦作敖拉昌兴。清达斡尔人,字芝田。著有《京路记》、《田舍诗》、《依仁堂集》等,并用达斡尔俗语编著诗歌,传诵一时。咸丰元年(1851),以佐领职参与巡查额尔古纳河和乌第河源。归后将巡边经过写成《乌春》,为清代察边的一次详细记录。

敖东城 即“旧国”。

敖尔布 又作鄂尔布。满语。汉译作“鹿角兵”,为清代八旗汉军骁骑营掌舁鹿角之甲兵。康熙二十四年(1685)置。八旗汉军每佐领下额设八名(初为四名),在佐领下养育兵及闲散内挑选。

敖罕 即“浩罕”。

敖汉 清内蒙古部名。明末从属察哈尔。天聪元年(1627)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设扎萨克旗。嘉庆间有佐领五十五。宣统二年(1910)分为左右两旗。牧地约当今内蒙古敖汉旗。隶昭乌达盟。

敖嘉熊 (1874—1908) 清浙江平湖人,字梦姜,又字成愚。秀才出身。早年以提倡教育为己任,曾在嘉兴城内创办第一所小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杭州参与组织“浙会”,研究时事。次年至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及中国教育会,编《新山歌》宣传革命。三十年创设温台处会馆为革命机关。后转往绍兴大通学堂。三十四年被暗杀。

敖氏伤寒金镜录 又名《伤寒金镜录》。书名。元杜本(号清碧)在当时敖氏舌法十二首基础上增补二十四图后撰成。初刊于至正元年(1341)。此后分别刻入明薛己《薛氏医案》、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清王琦《医林指月》。其中收载三十六张舌图,分别论述舌质、舌苔的颜色、形态、性质,并附以文字说明病因、病证、病机、治法及病情的转归。是现存第一部文图并用的舌诊专著,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敖陶孙 (1154—1227) 南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字器之,号臞翁(一作臞庵)。绍熙末太学生,因作诗同情赵汝愚、讥讽韩侂胄获罪,变服逃亡。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终奉议郎,奉祠归。与刘克庄相过从,为“江湖派”诗人。著有《臞翁集》。所著《诗评》,以象征手法,喻历代诗人创作风格。

敖童 战国时秦国称即将著籍的青年男子为敖童。敖,意为壮大,敖童即大童。语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傅律》。

一作敖(áo)或嚣。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古敖山上。殷王中丁、外壬建都于此。《史记·殷本纪》:“帝中丁迁于隞。”《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敖山北,《诗·小雅》所谓搏兽于敖者也。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秦汉及三国魏均在此设仓,称为敖仓。

滶水 源出今河南鲁山县西北谷积山,东流至今宝丰县西北入北汝水。

熬波图 书名。元陈椿撰。一卷。陈椿,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平未详。此书是元统中作者任下砂场盐司时,据旧图补成。自“各团灶座”至“起运散盐”,共四十七图,每图皆增加说明,并附以诗。诸图绘画颇工。原书已佚,《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

鳌拜 (?—1669) 清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太宗时从征察哈尔、皮岛,以功赐号“巴图鲁”。崇德六年(1641)参加松山之役,论功擢巴牙喇纛章京。八年进三等昂邦章京。太宗死,力拥世祖即位。顺治初,从征湖广、四川、贵州等地。世祖亲政,授议政大臣,旋晋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世祖死,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受遗诏辅政,植党营私,专横跋扈,擅主镶黄、正白两旗换地事,矫旨杀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山东、河南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及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多人。康熙八年(1669)以结党专擅,被革职,籍没拘禁,旋死于禁所。

鳌山卫 即今山东即墨市东鳌山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筑城周五里,属山东都司。领右、前、后三千户所。清雍正十二年(1734)废。

一作隞。商都城。《古本竹书纪年》:“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于嚣。”《史记·殷本纪》:“帝仲丁迁于隞。”《索隐》:“隞亦作嚣。”故址主要有以下数说:(1)《帝王世纪》谓即秦敖仓。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敖山上。(2)《书·正义》孔颖达《疏》引东晋李颙曰:“嚣在陈留浚仪县。”即今河南开封市。(3)丁山《商周史料考证》主张在鲁地敖山,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南。(4)近有人认为河南郑州的早商城遗址,即仲丁所迁隞都。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816),“寿州团练使李文通奏败淮西兵于固始,拔 山”,即此。

ǎo

媪围县 又作媪闱(《说文》)或温围(《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西汉置。治今甘肃景泰县东南。属武威郡。三国魏废。

ào

又作奡、敖(ào)。相传为寒浞之子。寒浞杀取代夏政的有穷后羿,占其妻室,生浇与豷二子,封他于过(今山东莱州北)。夏后相迁于帝丘,斟 与斟灌助相,他帅师灭二斟,杀相。后为相子少康使女艾所杀(《左传·襄公四年》)。

即“浇”。

即“浇”。

奡村 在今河南延津县西。明成化十四年(1478)黄河决于此,泛滥七十余里。

奥巴 (?—1632) 清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翁果岱珲台吉之子。早年参加科尔沁、海西女真九部联军攻打建州女真(满洲)之役,兵败。天命九年(1624),与后金努尔哈赤结盟。次年,以努尔哈赤之援,摆脱察哈尔林丹汗与内喀尔喀联合进攻的危局。十一年,后金妻以舒尔哈赤女孙,授和硕额驸,封土谢图汗。后从清军攻明,下遵化,围北京,败明将袁崇焕、祖大寿。天聪六年(1632),又从清军征察哈尔,略大同、宣化等地。是年死。

奥都剌合蛮 西域人。元太宗十一年(1239),译史安天合荐于镇海。次年,任提领诸路课税所官,行扑买法。乃马真后称制时,以贿赂近侍得乃马真后欢心,受命主管汉地财赋。定宗即位,初奉诏与刘敏同行省事,不久,被处死。

奥鞬 见“康居”。

奥鲁 蒙古语,意为老小营。蒙古军出征,置老小辎重于后方,称奥鲁。占领中原后,置奥鲁官(蒙古语奥鲁赤),凡军户皆归奥鲁官府管领,不受路府州县统辖。世祖至元元年(1264)以后逐渐撤销奥鲁官,改由地方官长兼领诸军奥鲁管领军户,只有部分蒙古军和色目军保留奥鲁官。

奥鲁赤 ①元世祖第七子。至元六年(1269),封西平王。九年,与南平王秃鲁、西蜀都元帅也速答儿等率军攻建都;次年,俘酋长下济等四人,建都降。十二年,领诸军攻吐蕃。大德七年(1303),受赐南恩州一万三千六百零四户为食邑。后病死。②(1232—1297)元蒙古札剌儿部人,忒木台之子。早年为宪宗蒙哥宿卫,曾随宪宗攻蜀。至元五年(1268)从攻襄阳,任蒙古军万户。次年,袭父职,领蒙古军四万户。十一年,随伯颜攻宋,围鄂州(今湖北武汉),迫宋降。十三年,以行省参知政事行湖北道宣慰使,再升中书左丞行宣慰使。十八年,镇压湖南周龙、张虎等起义军,升行省右丞、荆湖等处行枢密院副使。二十三年,升湖广行省平章,从镇南王脱欢侵交趾。退兵后,改任江西行省平章。二十六年,任同知湖广等处行枢密院事。成宗即位,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江西行省平章。③蒙古语,即奥鲁官。参见“奥鲁”。

奥鲁总管 官名。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置,掌管各地汉军军户。至元五年(1268)罢,改由州县民官管理军户。参见“奥鲁总管府”。

奥鲁总管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为削夺汉军万户军权,于燕京、益都济南、河南、北京、平阳太原、真定、东平、大名彰德、西京、京兆十路分立,分管各地汉军军户。至元元年(1264),罢各路奥鲁总管府,设总押所管理奥鲁,仍设奥鲁官。五年,罢奥鲁官,军户归所在州县民官兼管。

奥屯 又作奥敦、奥燉、奥纯。金女真部落姓氏。部人散居合懒兀主(今海兰河河源处)、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懿州胡土忽河(今辽宁绕阳河)等地。入居中原后,改汉姓为曹。

奥屯襄 (?—1215) 金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女真族人,本名添寿。大定十年(1170),袭猛安。因通练边事,被丞相完颜襄荐为崇义军节度副使,改乌古里乣详稳。崇庆元年(1212),任元帅左都监,奉令援西京(今山西大同),至墨谷口,全军被蒙古军歼灭,仅以身免。贞祐二年(1214),任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事于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大明城),改任宣抚使兼留守。奉诏与蒲鲜万奴等协力备御上京、辽东等地。次年,为北京宣差提控完颜习烈所害。

奥屯牙哥 即“奥屯忠孝”。

奥屯忠孝 金懿州(今辽宁彰武西)胡土虎猛安人,字全道,本名牙哥。大定进士。累迁户部侍郎,佐参知政事胥持国治河。除河平军节度使,兼都水监。坐事降官。后召为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崇庆二年(1213),力荐纥石烈执中。宣宗即位,又附和执中议降卫绍王为庶人。拜参知政事。中都被蒙古军包围,重复括民粮以为己功,被谏官劾罢。出知济南府,后又改知中山府。不久死,年七十。

奥敦世英 金、元之际女真人。居淄州(今山东淄博)。元太祖攻山东,归降,被授为万户,迁德兴府尹。从巡定襄(今山西定襄),死于军中。

奥敦周卿 元女真人。世祖至元初,为怀孟路(治今河南沁阳)总管府判官,未几,入京为侍御史。至元中,出为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能作曲,钟嗣成《录鬼簿》列为“前辈编撰传奇名公”,作品不传。

奥雅 黎语。原为对老人的尊称,后随社会阶级分化,渐演变为对上层人物的称呼,如被称为“大奥雅”者,即系指有财富及权势的人。

澳底 地名。即今台湾台北县东北澳底。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初,日军抵台湾沿海,由澳底登岸,攻台北,即此。

澳甲 清沿海船户之保甲组织曰澳,一澳之长曰澳甲。皆选家道殷实小心诚谨之人充当,其职役为稽查所属船户。

澳门记略 书名。清印光任、张汝霖撰。二卷。印、张二氏先后任澳门同知。由印氏出草稿,张氏继而增损之,成是编。凡形势、官守、澳蕃三篇,附地图、插图多种。形势篇于山海之险要、防御之得失言之最悉。官守篇记澳门设立海防关守,抵御外来侵略沿革。澳蕃篇记东南亚及西方诸国形势及与中国通商、文化交流情况。有光绪六年(1880)江宁藩署重刊本。

澳门新闻纸 书名。未署作者姓名。实为林则徐在粤禁烟期间饬人摘译外国报刊杂志而成。六册。始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迄道光二十年十月。大多为当时在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地的英国人对禁烟及鸦片战争初起的报导、评论。为鸦片战争史料。也是近代较早的外国报刊译本。原为抄本。后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澳门月报 ①期刊名。即《中国丛报》。②西文报刊摘译汇编。清道光十九年(1839)至二十年初,钦差大臣林则徐为了解外国情况,派袁德辉、梁进德等人摘译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报刊《广州周报》(Canton Press)、《中国丛报》及其他外文报刊,整理后辑为《澳门月报》,并选抄呈送道光帝。主要内容有:外国情况介绍,外国对禁烟运动的反映,外国人对鸦片、茶叶、兵事等问题的评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收入《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篇章。

懊侬歌 一作懊 歌、懊恼歌。《吴声歌》之一。相传西晋石崇妾绿珠曾作其中“丝布涩难缝”一曲,其余皆为东晋安帝时江南民间所唱,多抒写男女爱情遭受挫折之苦恼。《乐府诗集》收有十四首。 ptL+evyH4OTWxx6K0dWJo8cNcJF7/2bWYiju7MYIFOAC6d/Gpufc0xgySFEThy5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