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

作家

邯郸淳 三国魏文学家。一名竺,字子叔,或作子礼。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博学有才章,工篆书。甫弱冠,撰《曹娥碑》,为蔡邕所赏。献帝初平中,客游荆州,曹操素闻其名,召见,受礼遇。建安中为临淄侯曹植傅。黄初初,为博士给事中,寻卒。与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荀纬并有文名。原有集,久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又著有《笑林》三卷,今佚,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裴松之注引《魏略》。

许靖(150—222) 三国蜀大臣。字文休。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与从弟许劭俱善臧否人物。汉末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董卓秉政,出奔扬州,南走交州,后补御史中丞。入蜀,为广汉太守。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官拜太傅、司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三八。

张纮(152—211) 三国吴文学家。字子纲。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少游学京师。后避难江东,孙策命为正议校尉。建安四年(199),受孙策派遣至许昌,与孔融、陈琳友善。曹操曾任为会稽东部都尉。后孙权用为长史,参谋军事。著有诗赋铭诔十余篇。曾作《楠榴枕赋》,为陈琳称赞。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三。

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国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少机警,有权数。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灵帝光和末,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中平六年(189),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他起兵讨卓。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四年,破袁绍,统一中国北方。十三年,进位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败于赤壁。二十一年,封魏王。死后子丕称帝,追尊为武帝,庙号太祖。喜音乐,雅好诗章。网罗文士,形成邺下文人集团,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今存诗二十余首,皆为乐府歌辞,或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或抒写自己的怀抱。清沈德潜《古诗源》云:“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方东树《昭昧詹言》谓其“用乐府题而自叙述时事”,“用乐府题自作诗”。开后世文人拟古乐府创作的端绪。其诗歌风格,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以为“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宋敖陶孙《诗评》以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以为“饶雄力”,“其言如摧锋之斧”;清冯班《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以为“悲凉慷慨”;沈德潜《古诗源》以为“沉雄俊爽,时露霸气”;张玉谷《古诗赏析》以为“雄深”;刘熙载《艺概·诗概》以为“气雄力坚”。其文清峻通脱,不尚浮华,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代表作有《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诗,及《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等文。遗著《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近人黄节有《魏武帝诗注》。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三曹资料汇编》,选录历代关于曹操及其诗文创作的资料。

华歆(157—231) 三国魏散文家。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属山东)人。少知名。与北海邴原、管宁交游友善,时号“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东汉灵帝时举孝廉,少帝时为尚书郎,献帝时拜豫章太守,累迁至尚书令。曹丕嗣爵魏王,封安乐乡侯。魏受禅,为司徒。明帝即位,进封博平侯,转拜太尉。卒谥敬侯。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三。

管宁(158—241) 三国魏散文家。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初与华歆、邴原交游友善,时号“一龙”。东汉末,避乱辽东,后还乡。魏文帝诏为太中大夫,明帝征为光禄勋,皆辞不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一。

路粹(?—214) 三国魏文学家。字文蔚。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少师事蔡邕。建安初以高才擢拜尚书郎,后为军谋祭酒,与陈琳、阮瑀等典记室。尝为曹操作书指陈孔融罪。建安十九年(214),转为秘书令。后因违禁坐罪,为操所杀。与邯郸淳、繁钦、丁仪、丁廙、杨修、荀纬并有文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丁仪(?—220) 三国魏文学家。字正礼。沛国(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有文才,擅长政论。建安中,曹操辟为丞相西曹掾。与曹植亲善。与弟廙赞立植为太子。曹丕立为太子,他转为右刺奸掾。曹丕继王位,与弟廙同被杀。与邯郸淳、繁钦、路粹、杨修、荀纬及弟廙,并有文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九《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丁廙(?—220) 三国魏文学家。“廙”或作“翼”。字敬礼。沛国(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丁仪弟。少博学洽闻。初为曹操所辟,建安中迁黄门侍郎。与曹植亲善。与兄仪赞立植为太子,曹丕继王位,同被杀。与邯郸淳、繁钦、路粹、杨修、荀纬及兄仪,并有文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九《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王象 三国魏散文家。字羲伯。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少孤。建安中,与同郡荀纬等为曹丕所礼待。魏受禅,拜散骑侍郎,迁常侍,封列侯,领秘书监,受诏主持撰集《皇览》。性器和厚,又文采温雅,京师称为儒宗。与卫觊同以文章显名于时。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卷二三《杨俊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王朗(?—228) 三国魏散文家。初名严,字景兴。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曾任会稽太守。建安三年(198),曹操征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曹丕嗣爵魏王,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魏受禅,改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明帝即位,进封兰陵侯,转为司徒。卒谥成侯。高才博雅,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尝为《易》、《春秋》、《孝经》、《周官》作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十四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三。

吴质(177—230) 三国魏文学家。字季重。济阴(治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建安中,以才学通博,为曹丕、曹植所礼遇。后出为朝歌长,迁元城令。丕即帝位,官至振威将军,封列侯。工于为文,尤长于书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韦诞(179—253) 三国魏文学家。字仲将。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有文才,善属辞章,又以善书名。建安中,为郡上计吏,拜郎中,稍迁侍中中书监,封安阳亭侯,官终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三一。

傅巽 三国魏散文家。字公悌。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建安中为东曹掾,拜尚书郎,赐爵关内侯。黄初中,官至侍中、尚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苏林 三国魏文学家。字孝友。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博学,多通古今字。建安中,为五官将文学。黄初中,迁博士、给事中。官至散骑常侍。后以老归第。年八十余卒。与韦诞、夏侯惠、孙该、杜挚齐名。所著文赋多散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夏侯惠 三国魏文学家。字稚权。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渊子。幼以才学见称。明帝时,官散骑黄门侍郎,迁燕相、乐安太守。年三十七卒。善属奏议。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九《夏侯渊传》裴松之注引《文章叙录》。

秦宓(?—226) 三国蜀文学家。字子 。广汉绵竹(今属四川)人。以才学名世。初隐逸。刘备定蜀后,曾辟为从事祭酒。诸葛亮领益州牧,为别驾,拜左中郎将,官至大司农。善文辩,答对敏捷,辞义雅美。《三国志》称其“专对有余,文藻壮美,可谓一时之才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三八。

卫觊(?—229) 三国魏文学家。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少以才学称。建安初,曹操辟为司空掾属,除茂陵令,迁尚书郎。建安十八年(213),拜侍中,与王粲并典制度。文帝时为尚书,封阳吉亭侯。明帝时,进封 乡侯。卒谥敬侯。善书法,尤精篆书、隶草。与潘勖、王象,并以文章显。尝著《魏官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左延年 三国魏诗人。精通音律。黄初中,官协律都尉,以新声被宠。太和中为协律中郎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残文一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九。

卞兰 三国魏文学家。琅邪开阳(今山东临沂)人。武帝卞后弟卞秉子。少有才学。嗣爵开阳侯。明帝时,历官奉车都尉、游击将军,加散骑常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

诸葛亮(181—234) 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孤,随叔父诸葛玄依附荆州牧刘表。东汉末隐居南阳隆中,躬耕陇亩,而留心世事。胸怀大志,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屯兵新野,三顾草庐,咨问当世之事。他提出占领荆州、益州以为基地,联合东吴、北抗曹魏的主张,即世传“隆中对”。后为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被任命为丞相。刘禅继位,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曾六出祁山,兴兵伐魏。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武功五丈原军中,谥忠武侯。执法严明,赏罚必信,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三国志》本传评)。生平不治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受百姓拥戴。其文不假雕饰,而情真语挚,文采内蕴。所作《出师表》为传世名篇。西晋陈寿称其“声教遗言,皆经世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进诸葛亮集表》)。刘勰曰:“诸葛孔明之详约……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文心雕龙·诏策》)。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诸葛亮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三五。

缪袭(186—245) 三国魏文学家。字熙伯。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建安中,辟御史大夫府。黄初中,受诏与王象等共撰集《皇览》,又受命与卫觊等共撰《魏史》,迁散骑常侍。明帝时,迁侍中。正始中,累迁尚书光禄勋。与仲长统友善。有才学,多所撰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乐府诗十二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曹丕(187—226) 即魏文帝。三国魏的建立者、文学家。公元220—226年在位。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文武兼备。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立为太子。二十五年嗣位为魏王,代汉称帝,都洛阳,国号魏。卒谥文。曾两次征吴,皆无功;又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爱好文学。建安中,文士聚于魏都邺下(今河北临漳),结为文友,共同从事文学活动,他为邺下文学集团的实际领袖。在文学创作与理论上均有成就。其诗受民歌影响,多为乐府,尤以描写男女相恋与离别之作成就最高,以婉约细秀、缠绵柔媚见称。《燕歌行》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诗歌代表作尚有《杂诗》二首、《善哉行·上山采薇》、《寡妇》等。其文《与吴质书》二篇,悼念亡友,凄楚感人。另有《典论》一书,大部已散佚或残缺不全,较完整者只有《自叙》、《论文》二篇。其中《论文》为文学批评专论,倡言“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探讨文学体制、作家才性和具体的文学批评等问题,指出文章一道“本同而末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而作家所禀之才性气质不同,“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不同作家必有不同的创作个性和作品风格,进而对“贵远贱近”、“文人相轻”的文坛陋习提出批评。此外,对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前代作家也有较中肯评论,于文学理论多所贡献,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原有集,已佚,有辑本《魏文帝集》。近人黄节有《魏文帝诗注》。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三曹资料汇编》,选录历代关于曹丕及其诗文创作的资料。

应璩(190—252) 三国魏文学家。字休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应玚弟。文帝时,曾官侍中。明帝朝,与韦诞等受诏撰《魏书》。齐王即位,迁大将军府长史。时曹爽秉持朝政,多违法度,乃作《百一诗》以讽之。又工于文章,善为书记,骈对工丽,文藻秀美。明张溥称:“休琏书最多,俱秀绝时表。”(《汉魏六朝百三家名集·应休琏集题辞》)。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应休琏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薛综(?—243) 三国吴文学家。字敬文。沛国竹邑(今安徽宿州北)人。少时研习经书,善属文,长于辞令。孙权曾用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趾太守。累官至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屡上书言事。孙权尝令撰祝祖文,不得用寻常言辞,他仓促成篇,文辞灿烂,众皆称善。所著诗、赋、杂论凡数万言,名曰《私载》。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三。

刘劭 三国魏学者、文学家。字孔才。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建安中为计吏,后拜太子舍人。魏受禅,迁秘书郎,受诏与王象等撰集《皇览》,历官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即位,出为陈留太守,后征拜骑都尉,迁散骑常侍。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寻卒。曾受诏作《许都》、《洛都》二赋,对外兴军旅,内营宫室,意存讽谏。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六篇,多为残篇。另有《人物志》。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桓範(?—249) 三国魏散文家。字元则。沛国(治今江苏沛县)人。建安末入丞相府。文帝即位,与王象等纂集《皇览》。明帝时历中领军、尚书。正始中拜大司农。后坐曹爽被诛。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世要论》佚文一卷,书表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九。

曹羲(?—249) 三国魏文学家。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爽弟。有文学才。初为中领军,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时爽与太傅司马懿共辅朝政,爽骄奢淫逸,他常加谏阻,爽不听。嘉平元年(249),爽败,受累被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九《曹真传》。

何晏(?—249) 三国魏玄学家、文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何进孙。父早亡,母尹氏被曹操纳为夫人,他被操所收养。少以才秀知名。文帝时,赐爵列侯,娶金乡公主。正始初,依附曹爽,官至尚书,后被司马懿所杀。性好《庄》、《老》,和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开一时风气。曾注《老子》,后见王弼注,叹为精奇,乃改所注为《道德二论》。能诗赋。其赋以《景福殿赋》较著名。刘勰论曰:“(正始之际)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老)聃、(庄)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文心雕龙·论说》)又言:“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文心雕龙·明诗》)原有集,已佚。今存《论语集解》。《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残句二句。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九。

曹植(192—232) 三国魏文学家。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少有文才,善为诗文。特受操宠爱,屡欲立为嗣,终因任性而行失宠。遭忌于兄丕。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菑侯。二十五年,操死,丕废汉称帝,使就国。黄初二年(221),贬爵安乡侯,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叡即位,徙封浚仪;三年,徙封东阿;六年,封为陈王。郁郁而死。谥曰思,世称“陈思王”。文学创作以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颇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之作,如《白马篇》、《 篇》等,亦有少数关涉社会、反映动乱残破现实的作品,如《送应氏》等,另有不少美遨游、叙酣宴之什。后期作品,诗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泰山梁甫行》,文如《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赋如《洛神赋》等,或诉说骨肉相残、屡遭疑忌之苦痛,或发抒有志不能施逞之悲愤,或申述己志,或悯惜世乱,多忧患之辞和慷慨之音;表现上亦趋向沉郁内敛,多用比兴寄托,愈见婉曲深入。其诗、文、赋兼工而俱美。文以表尤善,刘勰《文心雕龙·章表》有“独冠群才”之称。赋以《洛神赋》最著,代表建安辞赋创作最高成就。诗之成就更在文、赋之上。钟嵘《诗品》谓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推为“建安之杰”。为诗工于起调,讲求辞藻华赡,造语精工,音韵自然和美,堪称独步;形式则以五言为主,对中国五言诗发展卓有贡献,钟嵘《诗品》誉其为“五言之冠冕”。原有集,已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九。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三曹资料汇编》,选录历代关于曹植及其诗文创作的资料。

陈思王 即曹植。

曹彪(?—249) 三国魏宗室。字朱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庶子。建安、黄初、太和中,历封寿春侯、汝阳公、弋阳王、吴王、白马王、楚王。嘉平元年(249),兖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谋迎彪都许昌,事泄,朝廷使自杀而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〇。

王肃(195—256) 三国魏经学家。字子雍。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王朗子。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三年(229),拜散骑常侍。正始元年(240)出为广平太守,旋为侍中。后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卒赠卫将军,谥曰景侯。善贾逵、马融之学。尝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作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十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三。

杜恕(197—252) 三国魏散文家。字务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明帝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后任幽州刺史。为人倜傥任意,不求世誉。立身诚实朴质,不结私援。在朝八年,议论亢直。后被免官。所撰奏议论驳皆可观。著有《体论》、《兴性论》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六。

陆凯(198—269) 三国吴散文家。字敬风。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拜建武都尉。吴末帝孙皓时,迁镇西大将军,领荆州牧。宝鼎元年(266),迁左丞相。虽统率军众,而手不释书。时政多谬,屡上表疏,皆秉忠质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六一。

杜挚 三国魏文学家。字德鲁。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太和初,为司徒军谋吏,后举孝廉,除郎中,转补校书,寻卒。有文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阚泽(?—243) 三国吴学者。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世代务农。少时贫而好学,曾受雇为人抄书。及长,博览群籍,兼通历数。察孝廉,除钱唐长,孙权用为骠骑将军。嘉禾中,为中书令。赤乌五年(242),拜太子太傅,封都乡侯。曾删简《礼记》文及诸注说,又著《乾象历注》。同时学者虞翻赞曰:“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又曰:“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董)仲舒也。”(《三国志》卷五三裴松之注引《吴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三。

毌丘俭(?—255) 三国魏文学家。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初为平原侯文学。明帝时为幽州刺史,封安邑侯。后徙镇东将军,都督扬州。齐王曹芳被废,他与扬州刺史文钦矫太后诏讨伐司马师,兵败被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八。

诸葛恪(203—253) 三国吴文学家。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诸葛瑾子。少有才名。弱冠拜骑都尉,从中庶子转左辅都尉。孙权死后,任大将军、太子太傅、中书令,辅立孙亮,专国政。后为皇族孙峻所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六四。

杨戏(?—261) 三国蜀散文家。字文然。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年二十余,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府辟为属主簿。又曾任南中郎参军,领建宁太守、梓潼太守,入为射声校尉。性简略,酒后言笑,多傲弄之辞,被免为庶人。曾作《季汉辅臣赞》。东晋常璩赞曰:“文然简约,言不诡随。”(《华阳国志》卷一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四五。

韦昭(204—273) 三国吴散文家。字弘嗣,后因避晋文帝讳改名曜。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自幼好学,能属文。初为丞相掾,后迁太子中庶子。会稽王孙亮即位,任太史令,与华覈、薛莹等同撰《吴书》。景帝孙休在位时,曾任中书郎,承旨校定众书,又制《铙歌十二曲》赞颂朝廷之功德。末帝孙皓即位后,被封高陵亭侯,累官侍中,领左国史。禀性切直,因屡忤皓意,下狱死。华覈尝上疏营救韦昭,称“今曜(即韦昭)在吴,亦汉之史迁(指司马迁)也”。曾注《国语》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六五。

曹叡(205—239) 即魏明帝。三国魏皇帝、文学家。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子。公元227—239年在位。少好学多识。黄初元年(220),封武德侯,七年立为太子,旋即帝位。卒谥明。能诗文,与祖操、父丕,并称“三祖”。其诗感怀抒情,哀婉沉挚。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其诗文较备。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附有《魏明帝诗注》。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三。

顾谭(205—246) 三国吴散文家。字子默。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弱冠为太子中庶子,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赤乌中,为左节度,加奉车都尉,后为选曹尚书,拜太常,官至平尚书事。为人构陷,流徙交州,发愤著《新言》二十篇。著有《顾子新语》,有集,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二。

曹冏 三国魏宗室。字元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官弘农太守。著有《六代论》。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〇《武文世王公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傅嘏(209—255) 三国魏散文家。字兰石,一字兰硕,或字昭先。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弱冠知名。正始中迁黄门侍郎。嘉平初为河南尹、尚书。正元中以功进封阳乡侯。卒赠太常,谥元侯。有清识。尝与钟会等论才性同异。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夏侯玄(209—254) 三国魏散文家。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夏侯尚子。少知名。年二十,为散骑黄门侍郎,左迁羽林监。齐王芳即位,迁散骑常侍、中护军,出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徙太常。拟谋杀司马师,事泄,被司马师所杀。与当时俊士诸葛诞并有名,为“四聪”之一。著有《夏侯子》,有集,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及《夏侯子》佚文三则。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九。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瑀子。少即善属文,博览群书。及长,尤好《庄》、《老》,任性不羁。正始三年(242),太尉蒋济辟为掾属,未久谢病归。复为尚书郎,旋以病免。八年,大将军曹爽辅政,辟为参军,以疾辞。后爽被杀,时人乃服其远识。司马懿执政,命为从事中郎,复为司马师大司马从事中郎。正元元年(254),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尝任东平相,乘驴到郡,拆除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旬日而还。闻步兵校尉厨多美酒,常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校尉,遗落世事,酣饮为常,世称“阮步兵”。本有济世之志,值魏晋易代之际,名士少有全者,遂沉湎于酒以自保。或酣醉连月,不涉是非,或放浪形骸,不遵礼法,得以避灾免祸。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世俗士,名教之士疾之若仇。能诗善文。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著《达庄论》、《通老论》,阐述老、庄之旨,兼明无为之贵。又著《大人先生传》,痛诋礼法之士如裈中之虱,“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抨击君主制度之毒害天下,以为“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本道家之说,而寄现实之感。正元中,与王沈、荀 共撰《魏书》,不传。作《咏怀诗》八十二首,揭露时政黑暗与世风虚伪,抒发忧生惧祸之情,多用比兴,寄托玄远,为世所重。钟嵘《诗品》称其《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阮嗣宗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闵鸿 三国吴散文家。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仕吴为尚书。与薛兼、纪瞻、顾荣、贺循齐名,号为“五俊”。入晋,朝廷征辟,不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四。

孙该(?—261) 三国魏史学家、文学家。字公达。任城(治今山东济宁)人。少强志好学。历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四朝,累官郎中、博士司徒右长史、著作郎。曾著《魏书》。与苏林、韦诞、夏侯惠、杜挚齐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

周昭 三国吴文学家。字恭远。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曾与韦昭、薛莹、华覈并撰《吴书》。后为中书郎,坐事下狱诛。著有《周子》(一作《周子新论》)九卷,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二、卷五三。

华覈 三国吴文学家。字永先。吴郡武进(今属江苏)人。始为上虞尉、典农都尉,以文学入为秘府郎,迁中书丞。孙皓即位,封徐陵亭侯,迁东观令,领右国史。以时政多故,曾上书表百余。时人称:“华覈诗赋之才,有过于曜(即韦昭),典诰不及也。”(《太平御览》卷四四五引周昭语)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六五。

郤正(?—278) 三国蜀散文家。本名纂,字令先。河南偃师(今属河南)人。少时父死母嫁。安贫好学,博览坟籍。弱冠能属文。后主时,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泰安中除安阳令,迁巴西太守。文辞灿烂,有张(衡)、蔡(邕)之风。曾依则先儒,假文见意,作《释讥》,其文继承崔骃《达旨》遗风。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四二。

嵇喜 三国魏文学家。字公穆。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嵇康兄。有当世才。曾为齐王司马冏司马。入晋为扬州刺史,迁太仆、宗正。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注引《嵇氏谱》、《晋书》卷四九。

嵇康(224—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祖先姓奚,居于会稽上虞,因避仇怨,迁家侄地,取“稽”字之上部加“山”为姓。一说铚地有嵇山,家于其侧,故以为姓。早年丧父,旷迈不群,天质自然,博览赅通。娶魏沛穆王曹林孙女(一说曹林之女)为妻。曾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友人山涛荐他出仕,他答书拒绝,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司马昭怒而恶之。后遭钟会构陷,被司马昭所杀。临刑之际,索琴奏《广陵散》而终。性好老庄。尝曰:“老子、庄周,吾之师也。”著论多以老庄为旨,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养生论》、《明胆论》阐说其人生及哲学思想,文笔犀利。《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其书信体文章的代表作,表现了他超世独立,不随流俗之人格。其文析理绵密,议论风发,文藻壮丽,寄意玄远。其诗属辞清峻,以四言为胜。虽体似风雅,而思绪清越,别具神韵。以《赠秀才入军诗》和《幽愤诗》为代表作。前者抒发兄弟相思之情,兼明隐逸之志。后者感念平生,诉说内心之愤懑。清人沈德潜评曰:“叔夜四言诗多俊语,不摹仿三百篇,允为晋人先声。”(《古诗源》)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嵇中散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晋书》卷四九。

钟会(225—264) 三国魏玄学家、文学家。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钟繇子。少敏惠,年十五入太学。博学,长于名理。正始中,为秘书郎,迁尚书郎。嘉平元年(249),为中书郎。景元三年(262),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次年西征,平蜀,进司徒。后因谋反被杀。其文“彬彬儒雅”,为“魏文、七子余泽”(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钟司徒集题辞》)。所作《檄蜀文》有建安书檄之遗风。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钟司徒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八。

王弼(226—249) 三国魏玄学家。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王粲侄孙。十余岁即好《老子》。曾任尚书郎。持论以无为本,以有为末。认为“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一扫汉儒天人感应、阴阳象数之说,探究天地万物生成变化之理。曾注《老子》、《周易》等。著有《老子指略例》、《周易略例》等,析理精微,逻辑严密。近人刘师培谓其“文质兼茂,非惟析理之精也”(《中古文学史讲义》)。后人辑有《王弼集》。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八。

张俨(?—266) 三国吴文学家。字子节。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张翰父。博学多识。仕吴,拜大鸿胪。宝鼎元年(266),使于晋,及还,病死于途。原有集,又有《默记》三卷,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四八。

向秀(约227—272) 魏晋之际哲学家、文学家。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朗达有俊才。少为山涛所知,又与嵇康、吕安友善,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为《庄子》作注,“发明奇趣,振起玄风”,尚余《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竟而卒。后郭象“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秀注本已佚,其注散见于《世说新语》、《列子注》、《文选注》、《经典释文》等书中。在自然观上,提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的主张。认为人思五味、五色是“自然之理”,“但当节之以礼”。主张顺应自然之理,反对用压抑性情的办法求长生。又主张自然与名教统一,合儒道为一。擅诗赋。曾作《思旧赋》,悼念亡友嵇康、吕安,从侧面表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颇为有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九、《世说新语·言语》。

曹髦(241—260) 三国魏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字彦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孙。正始五年(244)封郯县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即帝位。甘露五年(260),以不甘坐受废辱,率僮仆数百出讨大将军司马昭,被杀。死后无号,史称“高贵乡公”。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四。

王沈(?—266) 西晋散文家。字处道。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好书法,善属文。初为曹爽掾。曾与荀 、阮籍共撰《魏书》。曹髦称其为文籍先生。甘露五年(260),曹髦将攻司马昭,驰告昭,封安平侯。司马炎称帝,加散骑常侍,进爵博陵县公。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四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九。

应贞(?—269) 西晋文学家。字吉甫。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应璩子。正始年间,举高第,任职中书。咸熙元年(264),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任为参军。泰始中,迁给事中、散骑常侍。善谈论,以才学称。通儒学,尝与太尉荀 撰定晋礼,未施行。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山涛(205—283) 西晋散文家。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少孤贫,有器量。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与司马懿有亲戚关系,懿与曹爽争权时,隐居不出。及司马师执魏政才出仕。晋初,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选用官吏,都亲作评论,当时号为“山公启事”。欲引嵇康出任尚书吏部郎,康致书与之绝交。原有集,已佚,今有辑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三、《世说新语·政事》。

王濬(206—286) 西晋文学家。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初为羊祜参军,迁益州刺史,封关内侯。后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再为益州刺史。太康元年(280),东下伐吴,破建康,降孙皓,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后转抚军大将军。博涉坟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二。

皇甫谧(215—282) 西晋医学家、文学家。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年二十始专力于学,患风痹疾亦手不释卷。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有“书淫”之称。立志以著述为务,郡举孝廉、相国征辟,不就。武帝频下诏书敦逼,皆称病不就,终身不仕。婴羸疾,尝欲自杀,未果,乃深研医学,写成针灸学专著《甲乙经》。另著有《帝王世纪》、《列女传》、《高士传》等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一。

虞溥 西晋文学家。字允源。高平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少随父至陇西,专心典籍。弱冠,郡察孝廉,除郎中,官至鄱阳内史。为政严而不猛,重文教之功。尝大修庠序,广招学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傅玄(217—278) 西晋文学家。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少孤贫,博学善属文。正始元年(240)州举秀才,除郎中。六年为著作郎,撰《魏书》。景元元年(260)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咸熙元年(264)封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为散骑常侍。晋立,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咸宁元年(275)为司隶校尉,三年免官,卒于家。尝上疏武帝主张崇儒黜法以治国,提出“尊儒尚学、贵农贱商,此皆事业之要务”。善钟律,所作郊祀、鼓吹、舞曲歌辞甚多。其诗以叙事乐府著称。“新温婉丽,善言儿女”(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傅鹑觚集题辞》),“聪颖处时带累句,大约长于乐府而短于古诗”(清沈德潜《古诗源》)。名作有《秦女休行》、《苦相篇》等。原有《傅子》及文集,已佚,明人辑有《傅鹑觚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七。

贾充(217—282) 西晋散文家。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魏时任大将军司马、廷尉,为司马氏亲信。尝助司马氏弑高贵乡公曹髦。其女南风为太子妃。在晋官至司空、太尉。咸宁五年(279)奉命伐吴,拜大都督。有刀笔才。曾主持修订《晋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〇。

何桢 西晋文学家。字元幹。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素有志略。仕魏,尝为幽州刺史、廷尉。入晋,为尚书、光禄大夫。以文学见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一裴松之注引《文士传》。

程咸 西晋文学家。字延休。魏正元中为司隶校尉何曾主簿,入晋累迁至侍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〇、卷四〇。

孙楚(约218—293) 西晋文学家。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北)人。才藻卓绝,为人爽迈不群。与王济相知。魏咸熙元年(264),为征东大将军石苞参军。泰始元年(265)迁佐著作郎。后因侮石苞,为其所劾,免官。太熙元年(290),为冯翊太守。其文善说理达情,其诗尤善表述哀切之情。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子荆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六。

李婉 西晋女文学家。字淑文。贾充妻。淑美有才行。其父丰官至侍中、尚书仆射,为司马师所杀,她连坐流徙乐浪。离别前曾与充联句。充后娶郭槐为妻。咸熙二年(265),遇赦得归。晋武帝特诏充置左右夫人,充惧郭氏妒,为筑室于洛阳永年里而不相往来。著有《女训》,又有《典式》(一名《典诫》)八篇,俱佚。生平事迹见《世说新语·贤媛》刘孝标注引《妇人集》。

庾峻(?—273) 西晋散文家。字山甫。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少好学。仕魏官至侍御史。入晋封关中侯,拜侍中,加谏议大夫。潜心儒典。尝著文以惩世好浮华、不修名实之风。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〇。

程晓 西晋文学家。字季明。东郡东阿(今属山东)人。魏黄初年间封列侯,后为黄门侍郎,迁汝南太守。年四十余而卒。有通识,能属文。《三国志》本传注引《程晓别传》云其文章“多亡失,今之存者不能十分之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一四。

刘伶 西晋文学家。字伯伦。沛国(治今安徽淮北西)人。仕魏尝为建威参军。入晋,于泰始初年对策,言无为而化,以无用罢免。与阮籍、嵇康等游,为“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放情肆志,性嗜酒,常乘鹿车出游,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言“死便埋我”。心有不平,辄寄情于酒,以泄愤懑,遂以嗜饮名世。其文以《酒德颂》较著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九。

羊祜(221—278) 西晋散文家。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司马师妻弟。博学能属文。魏末任相国从事中郎,参与机密,封南城侯。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为尚书左仆射。武帝欲灭吴,以为都督荆州诸军事。为官清俭。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曾著《老子传》。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四。

杜预(222—284) 西晋学者、文学家。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昭妹夫。仕魏尝为尚书郎,袭祖爵丰乐亭侯。咸宁四年(278),领征南军司,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太康元年(280),因平吴有功,进爵当阳县侯。博学通达,多谋略,有“杜武库”之称。平吴后耽思经籍,自称有“左传癖”。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八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四。

裴秀(224—271) 西晋地理学家。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强记,八岁即能属文。仕魏,袭父爵清阳亭侯,官至尚书仆射。入晋,官至司空。因服寒食散不当而卒。曾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开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之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五。

李密(224—287) 西晋文学家。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父早死,母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少师事谯周,以文学见称。仕蜀汉,为尚书郎、大将军姜维主簿、太子洗马。曾奉命出使东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亡,晋武帝多次征召,以祖母年迈多病,无人奉养,不就。祖母死后,始为太子洗马。后任尚书郎、温县令、大中正、汉中太守。因赋诗抒愤,得罪武帝而被免官。其文以《陈情表》著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八。

薛莹(?—282) 西晋文学家。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宿县北)人。薛综次子。仕吴,官至左国史、光禄勋。入晋为散骑常侍。博学,文章尤妙。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三。

盛彦 西晋散文家。字翁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有异才。八岁能诗,辞甚慷慨。仕吴至中书侍郎。入晋,陆云荐之于州刺史周浚,本邑大中正又举其为小中正。卒于太康年间。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多为残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八。

枣据 西晋文学家。字道彦,本姓棘。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容貌甚美,善文辞。弱冠,辟大将军府,出为山阳令,有政绩。后迁尚书郎,转右丞。贾充伐吴,为从事中郎。军还,徙黄门侍郎。后徙冀州刺史、太子中庶子。年五十余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董京 西晋道士、诗人。字威辇。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今河南偃师县内)中。孙楚劝其出仕,不应。后数年遁去,不知所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四。

曹志(?—289) 西晋散文家。字允恭。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植庶子。少好学,以才行称。魏时封济北王。入晋,降为甄城县公。官至散骑常侍。其文被傅咸誉为“英气泉涌,逸藻波腾”(《答曹志》)。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〇。

荀勖(?—280) 西晋文学家。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十余岁能属文。魏时为曹爽掾,官至侍中。武帝即位,封济北郡公,拜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后进位光禄大夫、尚书令。博学多识。知音律,曾掌乐事,修律吕。又尝受命整理汲郡冢中竹书为《中经》。其为人慎密,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颜迕争,故始终保全宠禄。时人言其“倾国害时”,有“佞媚”之讥。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荀公曾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十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九。

王济 西晋文学家。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浑次子。少有逸才。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尚常山公主,为驸马都尉,迁中书侍郎。历官骁骑将军、侍中、国子祭酒。太康九年(288)免官,以白衣领太仆。性喜豪侈,尝于洛阳置地为马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沟”。能诗文。其诗钟嵘《诗品》列为下品,谓其“贵道家之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二。

成公绥(231—273) 西晋文学家。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少有俊才。口吃而雅好音律。词赋壮丽,为张华所重,叹为绝伦;荐之太常,征为博士。后为秘书郎、秘书丞、中书郎。尝与贾充等参订法律。以赋得名。其赋或侈谈物理,或穷尽物象。明张溥谓其“赋心不若左太沖”,“赋少深致而序各有思,读诸赋不如读其序也”(《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成公子安集题辞》)。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成公子安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张华(232—300) 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少孤贫,牧羊为生。笃志好学。初为县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为太常博士。魏元帝咸熙元年(264),随司马昭征钟会,兼中书侍郎、掌军中书疏表檄。泰始元年(265),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咸宁五年(279),伐吴功成,封广武县侯,后出镇幽州。惠帝即位,历任太子少傅、中书监,官至司空,进封壮武郡公。因拒绝参与赵王伦、孙秀篡位阴谋,为其所杀。在晋资望极深,生平好提携后进。陆机兄弟、束皙、陈寿、挚虞、左思等皆为其所称。穷览古今,家聚天下奇秘,博物洽闻。其文辞藻温丽平雅,陆云言其“文无他异,正自情省无烦长,作文正尔自复佳”,又云其“箴、诔自过五言诗”(《与兄平原书》)。钟嵘论其诗则云“其源出于王粲,其体华艳,兴托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诗品》)。沈德潜谓“茂先诗,《诗品》谓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此亦不尽然。总之笔力不高,少凌空矫捷之致”(《古诗源》)。张溥谓“壮武文章,赋最苍凉,文次之,诗又次之”(《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茂先集题辞》)。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茂先集》。另著有《博物志》。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六。

褚陶 西晋文学家。字季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即潜心坟典,年十三,作《鸥鸟》、《水硙》二赋。吴平,召补尚书郎。张华称其与陆机兄弟等为“东南之宝”。年五十五卒。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陈寿(233—297) 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以不曲附宦官黄皓,累被谴黜。入晋为著作郎,领巴西郡中正,官至治书侍御史,以母忧去职。善叙事,有“良史”之称。撰有《三国志》。宋叶適谓其文“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耳,要终胜固也”(《习学记言序目·蜀志》)。另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官司论》、《释讳》、《广国论》等。曾编定《蜀相诸葛亮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王戎(234—305) 西晋文学家。字濬沖。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好清谈,为“竹林七贤”之一。惠帝时,与贾氏联姻,又曾优容赵王伦党孙秀,累官尚书令、司徒。贪吝好货,苟媚取容,为时人所鄙。其作今已不存。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三、《世说新语·德行》。

何劭(236—301) 西晋文学家。字敬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司马炎有总角之好。炎为太子,任为太子中庶子;炎即位,转散骑常侍。后迁侍中、中书令。太熙初作《武帝遗诏》,迁中书监,改太子太师。永康元年(300)迁司徒。永宁元年(301),赵王伦篡位,以为太宰,迁司空。奢豪无度,日费钱二万。博学,善属文。著有《荀粲传》、《王弼传》等。钟嵘论诗谓“季伦(石崇)颜远(曹摅),并有英篇。笃而论之,朗陵(何劭,尝封朗陵公)为最”(《诗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三。

袁準 西晋散文家。字孝尼。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以儒学知名。入晋拜给事中。著有《丧服经》、《袁子正论》、《袁子正书》。其文擅长论事说理,风格朴实。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二一裴松之注引《康别传》、《晋书》卷八三。

傅咸(239—294) 西晋文学家。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傅玄子。咸宁初袭父爵清泉侯,累迁尚书右丞。尝上书武帝,主张“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认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元康初年迁御史中丞,后以议郎长兼司隶校尉。杨骏、司马亮前后擅权,皆进言非之。为官威严,劲直果敢,疾恶如仇,尝奏免河南尹、左将军、廷尉等要职官员数人。好属文,不尚绮丽,短赋多写物以寄意。庾纯曾云:“长虞之作近乎诗人之作矣!”(《晋书》本传)诗说理者多。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傅中丞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七。

王铨 西晋文学家。陈郡陈县(治今河南淮阳)人。曾为历阳令。有志著述,尝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就而卒。《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华峤(?—293) 西晋文学家。字叔骏。平原高唐(今属山东)人。仕魏尝为司马昭大将军掾属。泰始中拜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元康初封乐乡侯,转秘书监。才学深博。所撰《后汉书》,张华、王济称为“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晋书》本传)。曾著论、议、难、驳、诗、赋之属数十万言,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四。

邹湛(?—约299) 西晋文学家。字润甫。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少以才学知名。仕魏历通事郎、太学博士。入晋官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转少府。所作诗及论议等二十五篇,为时所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篇一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夏侯湛(243—291) 西晋文学家。字孝若。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景元中为太尉掾。晋泰始四年(268)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尝从贾充征吴,次年为野王令。太康六年(285),除中书侍郎。八年,出补南阳相。太熙元年(290),迁太子仆,转散骑常侍。容貌甚美,少与潘岳友善,京都誉称“连璧”。性喜豪侈,临终却命薄葬。有盛才,善构新词,缛彩雕焕,文章宏富。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夏侯常侍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夏侯淳 西晋文学家。字孝沖。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湛弟。官至弋阳太守。有文藻,与湛俱知名于世。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四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潘岳(247—300) 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少以才颖见称,号为“奇童”。泰始三年(267),辟司空掾,举秀才。咸宁二年(276)迁太尉掾,四年兼虎贲中郎将。太康三年(282),屏居天陵东山,出为河阳令。七年转怀令。太熙元年(290),为太子舍人,转太傅主簿,次年坐杨骏除名,为公孙宏所救,免死。元康二年(292)为长安令,八年,转散骑侍郎,次年迁给事黄门侍郎。性轻躁,趋附势力,热衷功名。曾与石崇等谄事权贵贾谧,为“二十四友”之首。又奉贾后之命,草《愍怀太子祷神文》,构陷太子。后被赵王司马伦及其亲信孙秀所杀。文名籍甚,与陆机并称“潘陆”,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钟嵘《诗品》)之誉。擅长多种,文体,尤善于用诗、赋、诔文表达哀伤感情。所作情深语佳,所谓“烂若披锦,无处不善”(《世说新语·文学》引孙绰语),然亦有冗繁之弊。刘勰称“潘岳敏给,辞自和畅,钟美于《西征》,贾余于哀诔,非自外也”(《文心雕龙·才略》)。刘熙载则言“潘安仁诗悲而不壮”(《艺概·诗概》)。其名作有《悼亡诗》、《西征赋》、《秋兴赋》、《笙赋》、《夏侯常侍诔》、《马汧督诔》等。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潘黄门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阎缵 西晋文学家。字续伯。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南)人,侨居河南新安(今属河南)。尝为太傅杨骏舍人,转安复令。后因功封平乐乡侯。官汉中太守。年五十九卒。博览坟典,文风朴质劲健。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八。

嵇蕃 西晋散文家。字茂齐。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嵇喜子。尝为太子舍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九。

石崇(249—300) 西晋文学家。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属河北)人。咸宁元年(275)为修武令。太康元年(280),以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七年,迁侍中。太熙元年(290),出为荆州刺史。元康四年(294),拜太仆。六年,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八年,免官,复拜卫尉。任侠无行检,在荆州以劫远使商客致富。置别馆于金谷涧,与爱妓、友朋作乐。曾与贵戚王恺、羊诱等竞斗奢靡。谄事贾谧,为“二十四友”之一。八王之乱中,与齐王冏结党,为赵王伦所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三。

郭泰机 西晋文学家。河南(治今河南洛阳市西郊涧水东岸)人。出身寒门,沉沦不能自拔于世。尝用诗干谒傅咸,求其荐引,咸有诗赠答。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称其“孤怨宜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残文一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傅咸《赠郭泰机诗序》。

绿珠(?—300) 西晋石崇妾。传说姓梁,白州博白(今属广西)人。姿容艳美,善吹笛。赵王伦擅政,伦党孙秀使人索之,为崇所拒。后崇与齐王冏结党,被秀收捕,她坠楼自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三。

枣腆 西晋文学家。字玄芳。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枣据长子。永嘉中为襄城太守。以文章显。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赵至(?—282) 西晋散文家。字景真。代郡(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年十四,游太学。泰始中至辽西,举郡计吏。太康三年(282),以良吏赴洛,卒。善议论,有纵横才。断狱以精审见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张载 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武邑(今属河北)人。文才富赡,为傅玄赏识。初为佐著作郎,迁弘农太守。曾入蜀省父,作《剑阁铭》。复为著作郎。永安中为长沙王乂记室督,拜中书侍郎。后复领著作。见世纷乱,称疾而归。博学多识,曾与华畅同撰《晋书》。与弟协、亢并称“三张”。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孟阳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周处(?—297) 西晋学者。字子隐。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相传少时横行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下蛟并称“三害”。后射虎杀蛟,翻然改悔。且励志好学,颇有文思。仕吴为无难督。入晋,尝为御史中丞。凡所举劾,不避宠戚。氐人齐万年起义,将兵西征,战败而死。曾著《默语》、《风土记》,并撰《吴书》,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八。

木华 西晋文学家。字玄虚。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曾为太傅杨骏府主簿。擅长辞赋。今仅存《海赋》一篇,描写大海的变化情态,瑰奇壮阔,有名于当时。生平事迹见《文选》卷一二李善注引《今书七志》、傅良《文章志》。

王讚 西晋文学家。字正长。义阳(治今河南新野南)人。泰始中辟司空掾,迁著作郎。太康中迁太子舍人。惠帝时拜侍中。永嘉中为陈留内史,加散骑侍郎。后为石勒所害。博学有俊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篇一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

牵秀(?—306?) 西晋文学家。字成叔。武邑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人。太康年间调补新安令,累迁司空从事中郎。成都王颖伐长沙王乂,以为冠军将军。惠帝至长安,任为尚书。河间王颙以为平北将军,镇冯翊。后为河间王长史杨腾(一说东海王越督护糜晃)所杀。性豪侠。博辩有文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篇六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〇。

左思(约250—约305) 西晋文学家。字太沖。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出身寒微。晋武帝时,妹芬以才名选入宫中,后拜贵嫔,他移居京师,官秘书郎。惠帝时,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攻典籍。齐王冏命为记室督,以疾辞。张方暴扰京师,迁家冀州,数岁后病卒。其诗杰出当时,情辞慷慨,笔力劲健。《咏史》八首、《娇女》诗为其名作。钟嵘曾称赏其“风力”(《诗品》)。明胡应麟评其诗“纵横豪逸类子长”(《诗薮·内编》)。清陈祚明赞云:“太沖一代伟人,胸次浩落,洒然流咏。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简贵。创成一体,垂式千秋。”(《采菽堂古诗选》)其《三都赋》构思十年方写成,名重一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左太沖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司马彪(?—306) 西晋史学家。字绍统。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少即笃学,博览群籍。泰始二年(266),为秘书郎,转秘书丞。元康四年(294),拜散骑侍郎。尝注《庄子》,撰《续汉书》。又据《汲冢纪年》补正谯周《古史考》。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江统(?—310) 西晋散文家。字应元。陈留圉县(今河南开封东南)人。为人静默而有远志。袭父爵,除山阴令。元康年间为华阴令,迁中郎,转太子洗马。后为兖州别驾。累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六。

潘尼(约250—约311) 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少有德才,与其叔潘岳以文学知名,世称“两潘”。性静退不竞,以勤学著述为事。初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后拜太子舍人,历黄门侍郎、侍中、秘书监、中书令。永嘉中迁太常卿。洛阳将陷,携家还乡,病死于途。其文温雅而有斐粲之辞。张溥称“其为人也,无诡随;其为文也,无戏谑,大致类然”(《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潘太常集题辞》)。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潘太常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王沈 西晋散文家。字彦伯。高平(治今山东巨野南)人。出身寒门,为豪门所抑,仕郡文学掾。不得志,终于里闾。《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蔡洪 西晋文学家。字叔开。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尝仕于吴。入晋为州从事。太康年间举秀才。元康初年为松滋令。有才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文辞简雅隽美。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张协 西晋文学家。字景阳。安平武邑(今属河北)人。张载弟。初辟公府掾,转秘书郎,补华阴令。元康五年(295),转河间内史。后天下大乱,遂弃绝人事,屏居草泽,属咏自娱。永嘉初年,复征为黄门侍郎,托疾不就。少有俊才,与兄载、弟亢并称“三张”。为人清简寡欲。其文《七命》世以为工。其诗情感冲淡,写景生动,造语清拔,风格素淡。代表作有《杂诗》十首。钟嵘称其“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沖。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词彩葱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娓娓不倦”(《诗品》)。何焯尝将协与陶潜并论,称“胸次之高,言语之妙,景阳与元亮之在两晋,盖犹长庚、启明之丽天矣”(《义门读书记》)。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景阳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嵇绍(253—304) 西晋文学家。字延祖。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嵇康子。十岁而孤。太康中为秘书丞,迁汝阴太守。元康中迁散骑常侍、左司马、侍中,拜平西将军。永兴元年(304),惠帝征成都王颖,大败,他以身卫帝,为颖兵所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九。

山简(253—312) 西晋文学家。字季伦。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山涛子。初为太子舍人。永嘉中累迁至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后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军事,镇襄阳。是时天下纷乱,他优游卒岁,唯酒是耽。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另有残篇一则。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三。

张翰 西晋文学家。字季鹰。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为人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冏执政时,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后天下祸乱纷纭,欲避祸南归。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归吴。年五十七而卒。善属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枣嵩(?—314) 西晋文学家。字台彦。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枣据弟。尝为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后为石勒所杀。才艺甚美。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杜育(?—311) 西晋文学家。字方叔。襄城(今属河南)人。早年与石崇等为贾谧“二十四友”。永兴中,拜汝南太守。永嘉中进右将军,后为国子祭酒。死于洛阳。尝著《易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〇。

闾丘沖 西晋文学家。字宾卿。高平(治今山东巨野南)人。尝为太傅长史。永嘉初为光禄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系残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

顾荣(?—306) 西晋散文家。字彦先。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平,与陆机、陆云兄弟同入洛阳,时人号为“三俊”。历任郎中、尚书郎、太子中舍人等职。又尝为赵王伦大将军长史、齐王冏大司马主簿、成都王颖丞相从事中郎,入兼侍中等职。后避乱还吴,元帝为安东将军,召为军司马,加散骑常侍。赏爱才士,深得拥戴。其文简练朴茂。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句五则。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八。

孙惠 西晋文学家。字德施。吴郡富阳(今属浙江)人。孙权族曾孙。口讷。好学有才识。永宁初,从齐王冏讨赵王伦,以功封晋兴县侯,辟为大司马户曹掾。曾献言劝冏归藩,不纳,惧罪辞疾去。成都王颖荐为大将军参军,以擅杀人,惧罪改姓名以遁。东海王越以为记室参军。迁广武将军、安丰内史。元帝初,攻杀安丰太守何锐,奔入蛮中。寻病卒,年四十七。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一。

挚虞(?—311) 西晋文学家。字仲洽。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泰始四年(268),举贤良,拜中郎。太安元年(302),迁秘书监。永安元年(304),从惠帝至长安。光熙元年(306),还洛为光禄勋,次年迁太常卿。后逢荒乱,饿死洛阳。尝师事皇甫谧。才学博通,著述不倦。尝分类编集古人文章,为《文章流别集》三十卷,今已佚。又撰《文章流别志论》二卷,评论各种文体的性质、起源和演变;不仅把文章体裁分得更细,且在概括前人研究文体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对后来文体研究的发展很有影响,如刘勰《文心雕龙》中的一些观点和材料都渊源于此。唯过于强调儒家正统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今仅残存十余则,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另有《决疑注》、《三辅决录注》、《畿服经》并文集十卷,均佚。明人辑有《挚太常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一。

左芬(?—300) 西晋女文学家。据出土墓志,芬作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左思妹。少好学,善作文。因才名选入宫中,泰始八年(272)拜修仪,后被武帝纳为贵嫔,世称“左贵嫔”。武帝重其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其文大多为应制之作,清新雅丽,流畅自然。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一。

左棻 即左芬。

曹摅(255—308) 西晋文学家。字颜远。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太康中调补临淄令,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曾与左思同为齐王冏记室督。光熙元年(306),为襄城太守。永嘉二年(308),高密王简镇襄阳,以为征南司马。后与流人王逌战,败死于郦县。好学善属文,工诗赋。其诗多为四言赠答长诗,故刘勰谓“曹摅清靡于长篇”(《文心雕龙·才略》)。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〇。

张亢 西晋文学家。字季阳。安平武邑(今属河北)人。张载、张协弟。晋室南渡,为散骑侍郎,转领佐著作郎,出补乌程令,入为散骑常侍,复领佐著作。解音乐,知历法。有文才,与兄载、协并称“三张”。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范坚 西晋文学家。字子常。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永嘉年间,避乱江东,为佐著作郎、抚军参军,累官至尚书右丞、护军长史。博学善属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颇见体物之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五。

王隐 西晋史学家。字处叔。陈郡陈县(今河南淮阳)人。承父铨遗业,留心西晋史事。太兴初年为著作郎,撰晋史。为虞预排斥,所著书,亦被预抄窃。后依征西将军庾亮,撰成《晋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鲁褒 西晋文学家。字元道。南阳(今属河南)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终身未仕。元康之后隐姓名,著《钱神论》刺时弊。后不知所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四。

荀组(258—322) 西晋文学家。字大章。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勖子。初为司徒左西属,补太子舍人。赵王伦为相国,任为右长史。惠帝至长安,任为河南尹,后迁转司隶校尉。元帝即位,以为司徒。后为石勒所逼,自许昌率其属南归,迁太尉,领太子太保,未拜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篇三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九。

贺循(260—319) 西晋学者。字彦先。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太康年间尝为阳羡令、武康令。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元帝即位,拜太子太傅,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博览群书,精于经礼,为当世儒宗。善属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十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八。

殷巨 西晋文学家。字元大。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仕吴为偏将军。入晋尝于太康初年任苍梧、交趾二郡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二篇。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五二。

陆机(261—303)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陆逊、父陆抗,皆三国吴名将。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十四岁领父兵,为牙门将。吴亡,家居勤学。太康八年(287)与弟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时称“二陆”。曾任国子祭酒、太子洗马、著作郎。贾谧当权,开阁延宾,为“二十四友”之一。永康元年(300),赵王司马伦任为相国参军;次年,任为中书郎。伦败,成都王司马颖荐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成都王司马颖起兵攻长沙王司马乂,命为前锋都督,兵败,被谗,为颖所杀。有文才,诗、赋、文俱佳,钟嵘誉为“太康之英”(《诗品序》)。其诗注重藻绘,讲究排偶,以华美深密见称,颇多拟古之作。又善骈文,《辨亡论》、《吊魏武帝文》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东晋葛洪云:“吾见二陆之文,犹玄圃积玉,莫非夜光,方之他人,若江汉之与潢汙。及其精处,妙绝汉魏人也。”(《抱朴子》)唐太宗称其“远超枚、马,高蹑王、刘,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晋书·陆机传论》)。宋严羽则称“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沧浪诗话》)。清沈德潜谓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笔又不足以举之,遂开出排偶一家”(《古诗源》)。曾著《晋纪》、《洛阳记》,今不存。所书章草《平复帖》流传至今,为书法珍品。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陆士衡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四。

孙拯 西晋诗人。字显世。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仕吴为黄门郎。入晋为涿令,后为大都督陆机司马。及机为人所诬,死于狱中。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四。

顾祕 西晋诗人。字公真。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有文武才。官交州刺史、吴兴太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六。

陆云(262—303) 西晋文学家。字士龙。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陆机弟。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与兄机齐名,号曰“二陆”。太康八年(287),与兄机同至洛阳。曾任浚仪令,政绩卓然。后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荐为清河内史,世称“陆清河”。后转为大将军右司马。颖杀其兄机,他同时遇害。其诗重藻饰。属文雅好清省。《与兄平原书》三十六封,数次谈其为文主张,亦对机文委婉提出批评。原有集,已佚,宋人辑有《陆士龙集》,明人辑有《陆清河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四。

郑丰 西晋文学家。字曼季。元康六年(296),为吴王晏文学。有文学操行。与陆云友善。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四十七裴松之注引《文士传》。

庾敳(262—311) 西晋散文家。字子嵩。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庾峻次子。尝为陈留相,迁吏部郎,参东海王越太傅军事,转军咨祭酒。后为石勒所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〇。

荀崧(262—328) 西晋文学家。字景猷。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玄孙。泰始年间袭父爵广阳乡侯。元帝即位,征拜尚书仆射,转太常。后因平王敦有功,封平乐伯,后迁右光禄大夫,领秘书监。重儒学,雅好文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多为残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五。

嵇含(263—306) 西晋文学家。字君道,号亳丘子。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嵇绍从子。元康中举秀才,除郎中,为齐王冏征西参军,转中书侍郎。后为襄阳太守,被镇南将军刘弘司马郭劢所杀。好学,善属文。为人刚躁,性通敏,好荐延贤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九。

阮修(264—306) 西晋学者。字宣子。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阮咸从子。尝为鸿胪丞,转太傅行参军、太子洗马。避难南行,为人所杀。好《易》、《老》,不信鬼神。善清言,尝与王衍论《易》,言寡旨畅,为衍所叹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九。

欧阳建(?—300) 西晋文学家。字坚石。渤海(今属河北)人。石崇外甥。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时人有“渤海赫赫,欧阳坚石”之语。初为公府所辟。后迁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顿丘太守。曾与赵王伦亲信孙秀有隙。及伦篡立,又与石崇、潘岳暗劝淮南王允、齐王冏以图伦、秀,事发,为伦、秀所害。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三。

束皙(约264—约303) 西晋文学家。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少游国学,好学不倦。因其兄璆娶石鉴侄女,又弃之,故不得升迁。其性沉退,不慕荣利。尝作《玄居释》,为张华赏识,召为掾,后转佐著作郎。永康元年(300),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以疾辞罢归,教授门徒。精通古文字,曾对汲冢竹书“随疑分释”,辨析文义。又著《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晋书纪、志》、《五经通论》、《发蒙记》等,均亡佚。今存《补亡诗》、《饼赋》等,均有特色。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束广微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一。

王接(265—304) 西晋学者。字祖游。河东猗氏(今山西临猗)人。为郡主簿,转功曹史。永安初,补为尚书殿中郎,未就而卒。博览众书,特精《礼》、《传》。尝注《公羊春秋》,又撰《列女后传》,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多为断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一。

(267—300) 西晋哲学家、散文家。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秀子。太康初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官至尚书左仆射。永康元年(300)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博学稽古。善辩,时人谓其为言谈之林薮。尝著《崇有论》以斥时俗之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三五。

苏伯玉妻 西晋女诗人。姓氏不详。居长安。其夫伯玉使蜀,久不归,作《盘中诗》以寄,诉思念之情。生平事迹见《玉台新咏》卷九原注。

郭颁 西晋小说家。颁一作班。字长公。曾为令史,出为官长,后为襄阳令。著有杂史《魏晋世语》、小说《群英论》,俱佚。今存后人所辑《魏晋世语》,有《五朝小说》本。生平事迹见《三国志》卷四裴松之注、《隋书》卷三四。

孔衍(268—320) 东晋小说家。字舒元。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二世孙。少好学,年十二,通诗书。弱冠,公府辟,本州举异行直言,皆不就。避地江东,元帝引为安东参军,掌记室。建武元年(317),补中书郎,领太子中庶子。后为王敦所忌,出为广陵郡,卒于官。著有《汉魏春秋》、《春秋国语》、《汉尚书》、《后汉尚书》、《魏尚书》、《国志历》、《说林》、《在穷记》,俱佚。今仅存《春秋国语》辑本。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一。

慕容廆(269—333) 十六国时期辽东政权首领。字弈洛瓌。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幼而魁岸,雄杰有大度,为张华所赏识。晋武帝时袭父位为鲜卑单于。西晋末,在辽东建立割据政权,犹奉晋名号。其孙儁称帝,追谥为武宣皇帝。能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〇八。

王浮 西晋小说家。曾为道士。后为祭酒。尝与沙门帛远相抗论,屡屈,遂作《老子化胡经》,诬谤佛法。另有小说《神异记》,记神仙怪异之事,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卷一。

刘琨(271—318) 西晋文学家。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少有大志。与祖逖同为司州主簿,曾与之闻鸡起舞,希有所为。惠帝时以功封广武侯。后为并州刺史。曾招抚流亡之民守晋阳,为刘聪所败,父母遇害。愍帝时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为石勒所败,依幽州刺史段匹 。元帝称制,迁侍中太尉。后被匹 杀害。其诗出语凄戾而有清拔之气,所谓“雅壮而多风”(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钟嵘《诗品》)。金元好问谓:“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论诗绝句》)《扶风歌》、《重赠卢谌》为其名篇。其文仅存书表,皆“劲气直辞,回薄霄汉”(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刘中山集题辞》)。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越石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二。

王廙(274—322) 西晋文学家。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导从弟。少好文学,志在史籍。尝辟太傅掾,转参军。司马睿镇江东,以为司马。后为冠军将军、荆州刺史。王敦谋乱,元帝遣谕敦,为敦所留,助其为乱,官荆州刺史。寻病卒。能属文,善音乐、射御、博弈、杂伎之类,尤工书画。其侄羲之幼年曾从其学书画。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均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六。

郭璞(276—324) 西晋文学家、学者。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善经术,博学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尤妙于阴阳历算五行卜筮之术。惠帝、怀帝时避难过江,先为宣城太守殷佑参军,后参王导军事。元帝时,召为著作佐郎,迁尚书郎。明帝时,王敦任为记室参军。因谓王敦谋反必败,遭戮。王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以诗赋著称。《江赋》较有名。游仙诗十四首为其代表作,主要是咏高蹈遗世,蔑视富贵荣华,流露对现实的不满。辞多慷慨,与屈原《远游》、阮籍《咏怀》同旨。形象鲜明,想像丰富,语言生动,情怀飘逸,在玄言诗统治的东晋诗坛独树一帜。陈沆曰:“景纯《游仙》振响两晋。”(《诗比兴笺》)钟嵘曰:“晋弘农太守郭璞,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诗品》)著述甚富,所著《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集其前人《尔雅》学的大成。今存《尔雅注》,刊入《十三经注疏》中。又有《方言注》,以晋代语词释古语,可考见汉晋语言的流变。原有集,已佚,今有明人所辑《郭弘农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二。

王鉴 西晋文学家。字茂高。堂邑(今江苏六合北)人。少以文笔著称。尝为司马睿琅邪国侍郎。睿称帝,拜驸马都尉、奉朝请,出补永兴令。大将军王敦请为记室参军,未就而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一。

杨方 西晋文学家。字公回。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好学,有异才。诸葛恢收为门人,荐为郡功曹主簿。司徒王导辟为掾,转东安太守,迁司徒参军事。后为高梁太守。著有《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削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篇二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八。

张敏 西晋文学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咸宁中为尚书郎,领秘书监。太康初年出为益州刺史,又尝为平南参军、太子舍人、济北长史。曾表上张载《剑阁铭》文,武帝遣使镌铭于剑阁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志怪色彩浓厚,多为残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五。

卢播 西晋散文家。字景宣。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尝为本州别驾,元康年间迁梁王彤征南长史,进振威将军,后为尚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卷三八、卷五八。

应詹(278—331) 西晋散文家。字思远。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应璩孙,应贞从子。幼孤,为祖母所养。初辟太子舍人。后镇南大将军刘弘请为长史,迁南平太守。因平王敦之乱有功,封观阳县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〇。

殷融 东晋文学家。字洪远。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咸和初为庾亮都督府司马。后为丹阳尹,迁尚书。穆帝时拜太常卿、吏部尚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三。

庾阐 东晋文学家。字仲初。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好学,九岁能属文。少随舅孙氏过江。永昌中,为太宰、西阳王羕掾,累迁尚书郎。咸和中,奔郗鉴为司空参军,以功赐爵吉阳县男,拜彭城内史,寻召为散骑侍郎,领大著作,出补零陵太守。后以疾征拜给事中,复领大著作。曾作《扬都赋》,为世所重。年五十四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十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干宝(?—336)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学,博览多才。王导曾荐其为佐著作郎,以修晋史。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后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著《晋纪》二十卷,文字简略,直而能婉,时称良史。今已佚。又感于生死之事,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成《搜神记》,有“鬼之董狐”之称。原书已佚,今存后人辑本。别有《春秋左氏传义》、《干子》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断句若干。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曹毗 东晋文学家。字辅佐。谯国(治今安徽亳州)人。少好文籍,善属词赋。郡察孝廉,除郎中,蔡谟荐补佐著作郎。后迁句章令,拜太学博士。又迁尚书郎,出为下邳太守,累迁至光禄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张翼 东晋诗人。字君祖。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尝为东海太守。工草隶。善诗。《诗纪》赞其诗“恬淡雅逸,有晋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七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二。

葛洪(约281—341) 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文学理论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玄从孙。少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西晋末,司马睿为丞相,用为掾。东晋时任司徒王导主簿,迁咨议参军。以参加镇压石冰领导的农民起义,赐爵关内侯。又被征为散骑常侍、大著作,不就。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携子侄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劝阻,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而卒。《晋书》本传谓其“著述篇章,富于班马”。所著《抱朴子》,“内篇”二十篇,论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外篇”五十篇,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外篇”中《钧世》、《尚博》、《辞义》、《应嘲》、《喻蔽》、《文行》等篇涉及文学理论问题。他推翻“德本文末”的儒家传统,认为文章并非“余事”,主张德行与文章并重(《尚博》);反对贵古贱今、盲目崇拜古人的观念,主张今胜于古(《钧世》);批评凭主观好恶评价文章(《辞义》)。著有《肘后备急方》,为古代医学名著。另有《神仙传》,又曾托名汉刘歆撰《西京杂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二。

李充 东晋文学家。字弘度。江夏 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少孤,善书法。初为丞相王导掾,后为剡县令、大著作郎。官至中书侍郎。曾主持整理图书,编制书目,以甲、乙、丙、丁(实即经、史、子、集)四部为次,一直为后世沿用。所著《翰林论》(今存佚文),于各体文章以一二文句揭示其所宜遵循的风格特征,并举作品示例。从中可知其虽反对为文“以华藻为先”,但旨趣仍偏于文采一端。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世说新语·言语》注引《中兴书》等。

卢谌(285—351) 东晋文学家。字子谅。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善属文,为时所重。州举秀才,任太尉掾。匈奴陷洛阳,北依刘琨,为司空主簿。建兴末,随琨投段匹 ,被起为别驾。后投辽西,辽西破,归石季龙。冉闵诛石氏,随闵军于襄国,被杀。以诗著称于时。工书法,与清河崔悦齐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十九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四四。

孙统 东晋文学家。字承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孙绰兄。幼与绰及从弟盛过江,放任不羁。善属文,时以为有楚风。征北将军褚裒召为参军,辞不就。性好山水,家居会稽,求为鄞令,纵意游览名山胜川。后为余姚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六。

温峤(288—329) 东晋大臣。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善于谈论。举秀才。初在并州,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勒,累有战功。建武元年(317)元帝即位,历王导骠骑长史,迁太子中庶子。明帝即位,拜侍中,转中书令。王敦反,与庾亮等灭敦。咸和初,任江州刺史镇武昌。历阳太守苏峻、祖约作乱,他与庾亮、陶侃等出兵讨伐。事平,还镇,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始安郡公。后病卒。谥忠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七。

庾亮(288—340) 东晋散文家。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明帝穆皇后之兄。元帝在位时,侍讲东宫,累迁中领军。成帝即位,为中书令。苏峻之乱平,出镇芜湖,寻代陶侃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好庄老,善谈论。其诗侈谈玄理,钟嵘称其“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其文自然质朴。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三。

何充(292—346) 东晋散文家。字次道。庐江灊(今安徽霍山东北)人。王导妻姊子。少与导善。成帝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康帝即位,出为骠骑将军,领徐州刺史。穆帝即位,为中书监,录尚书事,又加侍中。风韵淹雅,以文义见称。佞佛,崇修佛寺,糜费巨亿。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七。

李颙 东晋文学家。字长林。江夏 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李充子。郡举孝廉,为本郡太守。有文才,多所述作。著有《尚书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七首,多为残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梅陶 东晋文学家。字叔真。元帝初为王敦咨议参军。后除豫章郡太守。成帝初为尚书,拜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六。

江逌(305—363或306—364) 东晋文学家。字道载。陈留圉县(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少孤。避苏峻之乱,屏居临海。后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何充复引为骠骑功曹,迁吴令。殷浩将谋北伐,请为咨议参军,迁长史。升平末,迁太常。著《阮籍序赞》、《逸士箴》。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三。

王彪之(305—377) 东晋文学家。字叔武。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年二十,须发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累迁吏部尚书,后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简文帝时为仆射。孝武帝即位(373),迁尚书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十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六。

孙盛(约306—378) 东晋学者、散文家。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十岁渡江。博学,善言名理。曾与殷浩抗论。起家佐著作郎。后桓温任为参军,出补长沙太守,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著《魏氏春秋》、《晋阳秋》,词直理正,世称良史。《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许询 东晋诗人。字玄度。高阳(治今河北蠡县)人。少有高尚之志。修黄、老之术。寓居会稽,与谢安、王羲之、支遁游处,渔弋山水,言咏属文。长于五言诗,以文义冠世,与孙绰同为一时名流。终身不仕。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〇。

苏蕙 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字若兰。始平(今陕西兴平)人,一说武功(今属陕西)人。智识精明,仪容秀丽,诗才横溢。十六岁适秦州刺史窦滔。滔因罪徙流沙,她思念甚切,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寄(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列传》)。一说滔被苻坚任为安南将军,镇襄阳,携宠姬赵阳台往,她忿而不与偕行,滔断其音问。她悔恨自伤,用五彩锦织《回文璇玑图诗》以赠,滔为之所感,复好如初,遂迎往襄阳,而归阳台于关中(事见武则天《苏氏织锦回文记》)。著文词五千余言,隋末丧乱,散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璇玑图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六。

苏若兰 即苏蕙。

谢尚(308—357) 东晋文学家。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从兄。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善音乐,博综众艺,为司徒王导所器重,辟为掾,袭父鲲爵咸亭侯。补给事黄门侍郎,出为建武将军、历阳太守。建元二年(344),迁南中郎将,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永和中,拜尚书仆射,出为豫州刺史,镇历阳。在任有政绩,寻进号镇西将军。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九。

袁乔 东晋文学家。字彦叔。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袁瓌子。博学有文才。初拜佐著作郎、辅国将军,历尚书郎。桓温引为司马,永和三年(347)从温平蜀,大破敌。入成都,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寻卒,年三十六。尝注《论语》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三。

常璩 东晋史学家。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东南)人。少好学。早年仕成汉主李势,为散骑常侍,掌著作。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李势归降。复为桓温参军。撰有《华阳国志》,为现存最早的古方志书之一。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二一。

桓温(312—373) 东晋大臣。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明帝婿。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元帝时,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永和元年(345)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后平蜀有功,位进征西大将军。三年,灭成汉。十二年,收复洛阳,屡请还都,为大族所反对。升平中,改封南郡公。太和四年(369)北伐,与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因粮草不继,大败,回建康。六年,废海西公,立简文帝,以大司马镇姑孰。专擅朝政,意欲受禅,未成,病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文十八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八。

支遁(314—366) 东晋高僧。本姓关,字道林。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东南)人,一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州西)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尝隐修支硎山,别称支硎,世称支公,又称林公。初至京师,甚得太原王濛器重。年二十五出家,谢安、王羲之等与之结方外交。后入剡,于沃州小岭立寺行道。隆和元年(362),在建安东安寺讲《道行般若经》。善谈玄理,倾动一时。太和元年(366)还山,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八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九、《高僧传》卷四。

孙绰(314—371) 东晋文学家。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孙统弟。少有高志,博学善文,为当时文士之冠。温、王、郗、庾诸公碑,必请他为文,然后刊石。初为著作佐郎。累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袭爵长乐侯,拜廷尉卿。性通率,好讥调。尝放游山水十余年。以文才著称。所作《游天台山赋》,辞致甚工。著有《至人高士传赞》、《列仙传赞》、《孙子》。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一卷。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六。

伏滔 东晋散文家。字玄度。平昌安丘(今属山东)人。有才学。少知名。州举秀才,辟别驾,皆不就。大司马桓温引为参军。后从温伐袁真,平寿阳,以功封闻喜县侯,除永世令。太元中,拜著作郎,专掌国史,领本州大中正,迁游击将军。卒于官。讨寿阳时所作《正淮论》较知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谢安(320—385) 东晋大臣。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少神识沉敏,风宇条畅,为王导所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支遁共游处,言咏属文。年四十余,始应桓温征为司马。温北征,出为吴兴太守,旋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寻为尚书仆射。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军南下,为征讨大都督,指挥弟石、侄玄力拒,获淝水之战大胜,又北伐收复洛阳及青、兖、徐、豫等州。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受排斥,出镇广陵,疾笃还郡,卒。赠太傅,谥文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九。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王旷子,王导侄。年十三谒周 ,为 所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初为秘书郎,历庾亮征西将军参军,迁长史。征为侍中、吏部尚书,不就。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善文章,所作《兰亭集序》文笔雅致,为后世所传颂。尤工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后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草隶正行诸体皆精,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格。其书法自六朝来为人所重,世称“书圣”。与子献之并称“二王”。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〇。

裴启 东晋小说家。一名荣,字荣期。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少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尝于隆和中撰志人小说《语林》,盛行一时,后以记谢安语失实,为安所诋,遂废,今存后人所辑佚文。生平事迹见《世说新语·文学》注引《裴氏家传》、《世说新语·轻诋》注引《续晋阳秋》。

孙嗣 东晋文学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孙绰子。有其父之风,文章相亚。位至中军参军。早亡。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五六。

孙放 东晋文学家。字齐庄。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孙盛次子。幼聪慧,为庾亮赏识。官至长沙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袁宏(328—376) 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字彦伯,小字虎。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孤贫。有逸才,善吟咏,文章绝美。镇西将军谢尚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转为桓温记室,后任吏部郎。官至东阳太守。尝撰集《后汉纪》,与范晔《后汉书》并传。所作《咏史诗》、《东征赋》、《三国名臣序赞》,世称其美。另有《正始名士传》、《中朝名士传》。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王坦之(330—375) 东晋学者。字文度。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王述子。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称“江东独步”。简文帝为抚军将军时,辟为掾,累迁参军、从事中郎、散骑常侍,出为大司马桓温长史。后征拜侍中。简文帝崩,与谢安共辅幼主,迁中书令,领丹阳尹,寻授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信佛,尚刑名之学。曾著《废庄论》,著称于时。《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五。

习凿齿(?—382) 东晋文学家。字彦威。襄阳(今属湖北)人。宗族富盛,世为乡豪。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桓温辟为从事,转西曹主簿,累迁别驾,甚得器重。官至荥阳太守。后以足疾居家。前秦陷襄阳,苻坚甚礼遇之。曾著《汉晋春秋》,以蜀为正统,阴寓规谏。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

韩伯 东晋学者。字康伯。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幼聪慧。家贫。及长,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殷浩称之为“出群之器”。简文帝居藩引为谈客。历任中书郎、散骑常侍、豫章太守,入为侍中。官至吏部尚书、领军将军。王坦之尝著《公谦论》,袁宏作论以难之,他作《辩谦论》以折中,著称于时。年四十九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五。

庾肃之 东晋散文家。颍州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庾阐子。历给事中、相府记室、湘东太守。太元中卒。以文藻著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残篇五则。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苻融(?—383)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将。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北)人。苻坚弟。氐族。封阳平公。拜侍中,除中军将军,后为司隶校尉、太子太傅,领宗正,录尚书事。淝水之战中被晋军所杀。聪辩明慧,下笔成章,时人拟之王粲。尝著《浮图赋》,壮丽清赡。《乐府诗集》解题引《古今乐录》谓《企喻歌》四曲“最后‘男儿可怜虫’一曲,是苻融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一四。

王蕴之(330—384) 东晋大臣。一名蕴,字叔仁。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孝武定皇后父。起家佐著作郎,补吴兴太守。后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封建昌县侯,拜尚书左仆射。复以为都督浙江东五郡镇军将军、会稽内史。为官和简,有德政。《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三。

杨羲(?—387?) 东晋诗人、道士。字义和。吴(今江苏苏州)人。幼有通灵之鉴。与许迈、许穆交善。曾因穆所荐,用为公府舍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十首,多言仙道事。生平事迹见《真诰·运象篇三》、《诗纪外集》卷二。

王徽之(?—388) 东晋文学家。字子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子,王献之兄。性卓荦不羁,蓬首散带,不理府事。爱竹,寄居空宅,便令种竹,谓:“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尝雪夜乘小船访戴逵,造门不前而返,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戴逵)邪!”放诞,好声色。历大司马桓温参军、桓冲车骑参军。后为黄门侍郎。又弃官东归,病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〇。

谢万 东晋文学家。字万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弟。才器俊秀,早有时誉。善属文,工言论。简文帝作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再迁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后受任北征,矜豪傲物,不抚将士,败归,废为庶人。后复为散骑常侍。年四十二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九。

戴逵(?—396) 东晋文学家、雕塑家、画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太宰武陵王晞使人召其鼓琴,他摔琴不赴。后徙居会稽剡县。孝武帝时累征不就,逃于吴。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撰《放达为非道论》,著称于时。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为山阴灵宝寺造丈六无量佛木像及菩萨像。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与顾恺之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所赠玉佛,并称“三绝”,今不传。信奉佛教,但反对因果报应说,著《释疑论》,与名僧慧远等反复辩论。所绘人物山水,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称之为“情韵绵密,风趣巧发”。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卷。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四。

殷仲堪(?—399) 东晋散文家。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殷 从弟。出身士族。能清言,善属文,与韩伯齐名。初调补佐著作郎。谢玄镇京口,请为参军。孝武帝召为太子中庶子,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隆安二年(398)与桓玄战,与王恭相结,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恭败,翌年为追兵所获,被逼自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四。

王凝之(?—399) 东晋文学家。字叔平。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次子,王献之兄,谢道韫之夫。工草隶。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五斗米道,凝之弥笃。隆安三年(399),孙恩攻会稽,为恩所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〇。

慧远(334—416) 东晋僧人。本姓贾,人称远公。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西)人。早年博通六经,尤善老庄。弱冠后出家,后随师道安至襄阳,精般若性空之学。晋太元六年(381)入庐山,江州刺史桓伊为造东林寺。与隐士刘遗民、雷次宗等百余人结白莲社,宣誓同修净业。著《法性论》,倡涅槃常住之说。后世奉为莲宗初祖。居庐山三十余年,足不出山。善为文,辞气清雅。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〇〇。

郗超(336—377) 东晋大臣。字景兴(或作敬舆),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郗鉴孙。少卓荦不羁。与王坦之齐名,时称“江东独步”。信佛教,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与支遁甚相知赏。善谈论,性好施。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转参军,倾意礼侍。所交友,皆一时美秀,虽寒门后进,亦拔而友之。温废帝奕,立简文帝,他参与计谋。累迁司徒左长史。历授散骑常侍、临海太守,加宣威将军,不拜。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七。

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侄女,王凝之妻。聪慧有才辩,谢安谓有雅人风致。尝内集遇雪,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句,世称“咏絮才”。凝之弟献之曾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乃施青绫步障自蔽,申其前议,客不能屈。凝之被孙恩所杀,她嫠居会稽。济尼赞其“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六。

许翙(341—370) 东晋道士。字道翔,小名玉斧。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许穆少子。郡举上计掾、主簿,不赴。隐居雷平山下,希修道成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七首。生平事迹见《真诰·甄命授三》、《诗纪外集》卷三。

王献之(344—386) 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少为州丞,迁秘书丞,除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尚新安公主。少有盛名,高迈不羁。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在张芝、羲之基础上,改变当时古拙书风,有“破体”之称。其书气势豪迈,与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为唐太宗所酷爱。所作真书以《洛神赋十三行》最著名。传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帖》,小楷刻本有《十三行》。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〇。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 略称“罗什”,意译“童寿”。十六国时后秦佛教学者。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祖籍天竺(今印度),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七岁随母出家,先后学习小乘与大乘。精通汉语文。历游西域诸国。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主持译场,与弟子八百人汉译佛经。共译经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义皆圆通。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世称“什门四圣”。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五、《高僧传》卷二。

顾恺之(约345—406)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博学多才。先后为桓温、殷仲堪参军,义熙初官至散骑常侍。工诗,文章极富文采。善书法,尤善丹青,图写特妙,深为谢安所重。写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在建康瓦棺寺绘《维摩诘像》壁画,光彩耀目,名噪一时。人称“才绝、画绝、痴绝”。与师法他的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顾陆”。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发展有巨大影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王珣(350—401) 东晋文学家。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珉兄。弱冠与陈郡谢玄俱为桓温掾,甚得敬重,转主簿。从讨袁真,封东亭侯。官至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宠于孝武帝。孝武即位,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多为残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五。

王珉(351—388) 东晋文学家。字季琰,小字僧弥。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珣弟。少有才艺,善行书。历任著作散骑郎、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后代王献之为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他为“小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残句二句。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六五。

祖台之 东晋小说家。字元辰。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祖冲之曾祖。孝武帝太元间为尚书左丞,太元末以事免。安帝时官至侍中、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又著小说《志怪》,亦佚,今存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另有《道论》一篇,见《初学记》卷一七引。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五。

赵整 东晋时前秦诗人。一名正,字文业。洛阳清水(今属河南)人,或云济阴(今属山东)人。仕苻坚,为著作郎,迁黄门侍郎、武威太守,官至秘书侍郎。性度敏达。曾以诗谏坚。坚败后为僧。《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一四。

王嘉(?—约390) 东晋时前秦方士、小说家。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滑稽好语,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弟子追随受业者数百人。石季龙之末,至长安,隐于终南山,后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姚苌入长安,受礼遇,每以事咨询。后被苌所杀。著有《拾遗记》,记事多诡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五。

伏系之 东晋文学家。字敬鲁。平昌安丘(今山东安丘西南)人。历官黄门侍郎、侍中、尚书、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袁山松(?—401) 东晋文学家。名一作崧。陈郡阳夏(治今河南太康)人。袁乔孙。少有才名,博学能文。襟情秀远,善音乐。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他文饰《行路难》旧辞以继之,时人谓之“三绝”。《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三。

苻朗 十六国时前秦学者。字元达。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北)人。苻坚从兄子。性宏达,神气爽迈。幼怀远操,不屑时荣,为苻坚所赏识。征拜镇军将军、青州刺史,封乐安县男。好谈虚语玄,登涉山水。后降晋,为员外散骑侍郎。遭忌,为王国宝谮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苻子》。《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一〇四。

殷仲文(?—407) 东晋文学家。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桓玄姊夫、殷仲堪从弟。少有才藻,美容貌。善属文,为世所重。初为会稽王道子骠骑参军。会玄与朝廷有隙,左迁新安太守。玄举兵以为咨议参军,领记室,进侍中,领左卫将军。玄败,投义军,后为刘裕镇军长史,转尚书,迁东阳太守。义熙三年(407)与骆球等谋反,被杀。《宋书·谢灵运传论》谓其诗始变东晋玄言诗风尚。《南齐书·文学传论》则谓“仲文玄气,犹不尽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九。

徐广(351—425) 东晋学者。字野民。东莞姑幕(今江苏常州东南)人。世传学业。尤精百家数术。历谢玄兖州从事、谯王恬镇北参军,入为秘书郎,典校秘书省,转员外散骑侍郎。隆安中,迁祠部郎。桓玄辅政,以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除镇军咨议参军,领记室,封乐成侯。宋受禅,加中散大夫,乞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二、《宋书》卷五五、《南史》卷三三。

谢混(?—412) 东晋文学家。字叔原,小字益寿。陈郡阳寿(今河南太康)人。谢安孙,孝武帝婿。少有美誉,善属文。袭父爵,历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因与刘毅友善,被刘裕所杀。其诗风格高峻。《宋书·谢灵运传论》谓东晋玄言诗风尚,“至谢混而大变”。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七九。

吴隐之(?—413) 东晋大臣。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属山东)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解褐辅国功曹,转参征虏军事。后为桓温知赏,拜奉朝请尚书郎,迁晋陵太守。隆安中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后迁中领军。义熙八年(412)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〇。

刘程之(?—414) 东晋隐士。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初为府参军,历宜昌、柴桑令。去职,遁迹匡山,与周续之、陶渊明均不应征命,世称“浔阳三隐”。刘裕旌其号曰遗民。与慧远及白莲社有交往。著有《玄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卷六、《宋书》卷九三。

郭澄之 东晋小说家。字仲静。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北)人。少有才思,机敏过人。调补尚书郎,出任南康相。后还都,刘裕引为相国参军,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卒于官。原有集,已佚。另有志人小说集《郭子》,亦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八十余则。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二。

刘恢 东晋文学家。沛国(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曾官丹杨尹。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隋书》卷三五。

马岌 十六国时前凉诗人。初为张茂参军。张骏嗣位,以为酒泉太守。张重华时为左长史。张祚僭号,为尚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八六。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 东晋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祖茂,曾任武昌太守。父逸,曾任安城太守。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八十一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今存诗文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其作品亦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冲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中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苏轼有和陶诗百余篇。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说诗晬语》)。有《陶渊明集》、《搜神后记》。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四、《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七五。后人评陶、研陶资料有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萧统《陶渊明传》及《陶渊明集序》、钟嵘《诗品》、宋王质《栗里谱》、清丁晏《晋陶靖节年谱》、近人梁启超《陶渊明年谱》、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王瑶注《陶渊明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陶渊明诗文汇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陶潜 即陶渊明。

桓玄(369—404) 东晋大臣。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桓温第六子。袭爵南郡公。形貌瑰奇,风神疏朗,雄豪有父风。博通诸艺,善属文。太元末,任义兴太守。后弃官归江陵,被推为盟主。隆安二年(398)与南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后领荆、江二州刺史,控制长江中游地区,与朝廷相对抗。元兴元年(402),举兵东下,攻入建康,迫安帝禅位,杀元显,执掌朝政。次年代晋自立,国号楚。刘裕、刘毅等兴兵讨伐,兵败被执,斩于江陵。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九、《魏书》卷九七。

周续之(?—423) 东晋学者。字道祖。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人,居豫章建昌(今江西奉新西)。早年师事范宁,名冠同门,号曰“颜子”。后入庐山,事释慧远。义熙中,与刘程之、陶渊明均不应征命,世称“浔阳三隐”。宋受禅,武帝为之开馆,讲授《礼记》。因病移居钟山。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帛道猷 东晋僧人。本姓冯。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若邪山(今浙江绍兴南)。性好丘壑,善吟咏。卒于元徽中,年七十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卷七。

戴祚 东晋小说家。字延之。江东(今安徽芜湖以下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人。曾官西戎主簿(一说西戎太守)。又曾从刘裕西征姚泓。著有《西征记》、《洛阳记》,俱佚。《水经注》、《封氏闻见记》等尚可见《西征记》佚文。又有小说《甄异传》,亦佚,今存佚文十七则,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另《隋书·经籍志》著录《宋武北征记》,题戴氏撰,或以为亦其所作。生平事迹见《水经注》卷一五、《封氏闻见记》卷七、《册府元龟》卷五五五。

竺法崇 东晋僧人。敏而好学,笃志经咒,尤长《法华经》。曾与隐士鲁国孔淳之交游,自以为得意之交。后卒于山中。著有《法华义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卷四。

郭文 东晋诗人。字文举。河内轵县(治今河南济源南)人。性爱山水。不娶。辞家,游历名山。洛阳陷,入吴兴余杭大涤山中,独宿十余年,贸盐以自供。王导遣人迎之,置之西园,七年未尝出入。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晋书》卷九四。

羊徽 南朝宋文学家。字敬猷。泰山南城(治今山东泰安)人。羊欣弟。晋义熙初,刘裕镇京口,为记室参军,迁中书郎。入宋,为西中郎长史、河东太守。曾被称为“一时美器”。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二、《南史》卷三六。

昙谛(347—411) 南朝宋僧人。俗姓康。其先西域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南及今阿姆河北)人,汉时移附中国,徙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十岁出家。曾于吴虎丘寺讲经。性爱林泉,后还吴兴。善属文。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卷七、《广弘明集》卷二三丘道护《支昙谛诔》。

范泰(355—428) 南朝宋文学家。字伯伦。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西南)人。仕晋为太学博士、天门太守,累迁尚书兼司空。入宋,拜金紫光禄大夫,进侍中,领国子祭酒。晚年信佛。著有《古今善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〇、《南史》卷三三。

郑鲜之(364—427) 南朝宋文学家。字道子。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仕晋,为辅国主簿。入宋,历任太常、都官尚书、尚书右仆射。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四、《南史》卷三三。

何承天(370—447) 南朝宋文学家。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晋时曾任参军、宛陵令。入宋,为尚书殿中郎、衡阳内史、著作佐郎、御史中丞。世称“何衡阳”。幼承家训,纵览经史百家。能弈棋,善弹筝,通音律,精历法。曾改定元嘉历。又奉命纂修《宋书》,未成而卒。撰有《春秋前传》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十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五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四、《南史》卷三三。

孔宁子(?—425) 南朝宋文学家。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由晋入宋。先后任会稽掾属、太尉主簿、咨议参军、黄门侍郎、侍中。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三、《南史》卷二三。

谢世基(?—426) 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有才气,能诗。其叔父晦为文帝所诛,他受株连被杀。临刑前留连句诗一首。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中品,云其“文虽不多,气调警拔”。《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四四、《南史》卷一九。

裴松之(372—451)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晋时尝任殿中将军、州主簿。入宋,历任太子洗马、永嘉太守、国子博士。元嘉六年(429),奉宋文帝命注陈寿《三国志》,鸠集传记,广增异闻,保存大量史料,开创作注新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四、《南史》卷三三。

傅亮(374—426) 南朝宋文学家。字季友。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人。晋末,历任中书黄门侍郎、太尉从事中郎。入宋,以佐命功封建城县公,寻为尚书仆射。后与徐羡之、谢晦等受顾命辅佐少帝。少帝失德,废少帝,迎立文帝。加左光禄大夫,进爵始兴郡公。后为文帝所杀。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宋初诏命多出其手。其文有气骨而擅文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傅光禄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四三、《南史》卷一五。

宗炳(375—443) 南朝宋画家、文学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居江陵(今属湖北)。自东晋末至宋元嘉中,朝廷屡召不就。崇信佛教,与慧远等创立白莲社。曾漫游山川,晚年将所见景物,图之于壁,卧以游之。善琴书,精于言理。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荀伯子(378—438) 南朝宋散文家。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仕晋为员外散骑侍郎、国子博士。入宋,历任尚书左丞、临川内史、东阳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〇、《南史》卷三三。

戴颙(378—441) 南朝宋文学家。字仲若。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西)人。戴逵次子。随父兄隐居会稽剡县。宋时累征不就。精音律,善雕塑。尝著《逍遥论》,注《礼记》、《中庸》。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蔡廓(379—425) 南朝宋散文家。字子度。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仕晋任著作佐郎。入宋任御史中丞、祠部尚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七、《南史》卷二九。

王弘(379—432) 南朝宋散文家。字休元。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好学,以清恬知名。晋时尝任琅邪内史、彭城太守。入宋,历任侍中、司徒、扬州刺史,进太保,领中书监。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四二、《南史》卷二一。

王韶之(380—435) 南朝宋文学家。字休泰。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随父移居乌程(今浙江湖州)。晋时尝任著作佐郎。入宋,先后任黄门侍郎、吴郡太守、祠部尚书、吴兴太守。著有《晋安帝阳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七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〇、《南史》卷二四。

荀昶 南朝宋诗人。字茂祖。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元嘉中,以文义仕至中书郎。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〇、《南史》卷三三。

何尚之(382—460) 南朝宋散文家。字彦德。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累官太子中庶子、尚书令、左光禄。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六、《南史》卷三〇。

殷淡 南朝宋诗人。字夷远。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历任黄门吏部郎、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孝武帝时,以文章见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八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九、《南史》卷二七。

谢瞻(约384—约421) 南朝宋文学家。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晦兄。幼慧,六岁能属文。尝为《紫石英赞》、《果然诗》,为当时才士叹赏。晋时任安西参军、建威长史、中书侍郎。入宋为豫章太守。文章辞采丰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诗品》将其诗列入中品,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六、《南史》卷一九。

颜延之(384—456) 南朝宋文学家。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晋末尝任主簿、行参军。宋武帝时任太子中舍人。少帝景平元年(423),为执政者所忌,出为始安太守。文帝元嘉三年(426),征为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寻领步兵校尉。因言犯权要,出为永嘉太守。孝武帝孝建元年(454),任金紫光禄大夫。为人嗜酒狂放,言辞激直,时人呼曰“颜彪”。早年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与谢灵运俱以文采知名,时称“颜谢”。而文章之美,冠绝当时。其诗长于廊庙之体。钟嵘《诗品》云其“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五君咏》较著名。张戒《岁寒堂诗话》云:“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原有集,已佚,明人张溥辑有《颜光禄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三、《南史》卷三四。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治今浙江绍兴)。谢玄孙。幼时尝寄养于道馆,族人以“阿客”、“客儿”名之,世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晋义熙中历任琅邪王行参军、刘毅记室参军、刘裕太尉参军、相国从事中郎。入宋,降爵康乐侯,迁太子左卫率。自以才能宜参权要,未见信用,常怀愤惋。少帝时贬为永嘉太守。性好山水,肆意遨游,后辞官归家。元嘉三年(426)征为秘书监,迁侍中,常称病不朝。八年,为临川内史。在任游放如故,为有司所纠,流徙广州。终以谋反罪被杀。博览群书,工书画。通史学,精佛老,尤以诗著称。其诗大都写山水名胜,开山水诗一派。描摹景物,逼真细致,多有典丽清新、意境优美的佳句,但玄言余习未能尽除。钟嵘《诗品》将其诗列为上品。黄子云《野鸿诗的》云:“康乐于汉魏外别开蹊径,舒情缀景,畅达理旨,三者兼长,洵堪睥睨一世。”唐代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均受其诗影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近人黄节有《谢康乐诗注》。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七、《南史》卷一九。郝昺衡有《谢灵运年谱附谢氏世系表》。

谢康乐 即谢灵运。

谢元 南朝宋散文家。字有宗。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灵运从祖弟。历任殿中曹郎、尚书左丞。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四。

雷次宗(386—448) 南朝宋学者。字仲伦。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少入庐山,师事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元嘉十五年(438),召至建康,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后又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七五。

谢晦(390—426) 南朝宋文学家。字宣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时尝为太尉主簿、右卫将军、侍中。入宋,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少帝即位,加中书令。文帝时以谋反罪被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四四、《南史》卷一九。

何长瑜(?—445?) 南朝宋诗人。东海(今江苏连云港东)人。曾为临川王刘义庆国侍郎、平西记室参军。以戏用韵语嘲弄义庆州府僚佐,贬为曾城令。后迁为庐陵王南中郎行参军,掌书记之任。赴任途中遇暴风溺死。曾与谢灵运、荀雍、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称“四友”。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七、《南史》卷一九。

范广渊(?—445) 南朝宋诗人。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泰少子。尝任孝武帝抚军咨议参军,领记室。坐兄晔谋反事被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〇。

殷景仁(390—440) 南朝宋散文家。名铁,以字行。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敏有思致,熟谙朝仪典章。晋时尝为刘毅后军参军、刘裕太尉行参军。入宋,历任秘书郎、中书侍郎、侍中、尚书仆射、中书令、扬州刺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三、《南史》卷二七。

王昙首(394—430) 南朝宋散文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弘少弟。晋义熙中尝辟琅邪王太司马属。入宋,历任文帝冠军功曹,永初初转镇西长史。文帝即位,进侍中,迁太子詹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三、《南史》卷二二。

徐爰(394—475)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长玉,初名瑗。南琅邪开阳(今江苏武进)人。仕晋为琅邪王大司马府典军。入宋,历任殿中侍御史、尚书左丞、中散大夫。有史才。尝撰《宋书》六十五卷。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四、《南史》卷七七。

王歆之 南朝宋诗人。字叔道。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人。曾任左民尚书光禄大夫。卒于官。《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二、《南史》卷七〇。

谢惠连(397—433) 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幼慧,十岁能文,书画并妙。初辟州主簿,不就。后因居父丧作诗赠人,长期不得官职。元嘉七年(430)始为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尝为《祭古冢文》,简而有意。又为《雪赋》,亦以高丽见奇。诗以《秋怀》、《捣衣》二首较佳。与族兄灵运并称“大小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有《谢法曹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三、《南史》卷一九。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西南)人。少好学。曾任尚书吏部郎,元嘉初年为宣城太守。后迁左右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因牵涉谋立彭城王案,被杀。博览群书,擅长书法,通晓音律。尝于狱中作《与诸甥侄书》,论对文章的看法,以为“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不能“义牵其旨,韵移其意”。但又特别注意声律之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曾删取各家《后汉书》之作,著《后汉书》,意精旨深,文辞隽美。《范滂传》、《班超传》等传记生动感人,为散文名篇。《后汉书》第一次在史书中设“文苑传”,对后世史书影响甚大。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九、《南史》卷三三。

丘渊之 南朝宋诗人。字思玄。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元嘉中,历官侍中、都官尚书、吴郡太守,卒于太常。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一、《南史》卷三五。

陆凯 南朝宋诗人。与范晔友善。晔在长安,他尝自江南寄梅花一枝相赠,并赠诗一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荆州记》。

裴骃 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字龙驹。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松之子。官至南中郎参军。著《史记集解》。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四、《南史》卷三三。

区惠恭 南朝宋诗人。本胡人。曾为颜师伯之仆。师伯为诗,常偷笔改定。所作《双枕诗》,为谢惠连赏识。钟嵘《诗品》将其诗列为下品。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迹见《诗品》卷下。

羊璿之(?—459) 南朝宋诗人。字曜璠。泰山(治今山东泰安东)人。尝任临川内史。为竟陵王刘诞所重,诞败,受牵累被杀。与谢灵运、荀雍、何长瑜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称“四友”。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七、《南史》卷一九。

荀雍 南朝宋诗人。字道雍。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官至员外散骑郎。与谢灵运、羊璿之、何长瑜共为山泽之游,时称“四友”。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七、《南史》卷一九。

刘义庆(403—444) 南朝宋小说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侄。幼时为裕赏识,年十三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袭封临川王。元嘉元年(424),迁丹阳尹。六年,兼尚书左仆射,参与朝政。九年,出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有政绩。十六年,改任江州刺史。不久,又调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病还京,卒于建康。谥康王。性简素,寡嗜欲,崇儒好文,喜招纳文士。在江州时,当时有名文士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皆为其参佐。曾撰《徐州先贤传》,追叙家乡人物,仿班固《典引》作《典叙》,“以述皇代之美”。又撰有《集林》、《小说》、《宣验记》、《幽明录》、《世说新语》,今唯存后人所删并的《世说新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一、《南史》卷一三。

刘义隆(407—453) 即宋文帝。南朝宋皇帝。公元424—453年在位。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永初元年(420)封宜都郡王。景平二年(424)即位,后为太子刘邵所弑。在位时,加强集权,整顿吏治,重视学术,发展农田水利。少览篇籍,颇爱文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百十五篇,多为诏、敕、策、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南史》卷二。

王徽 南朝宋散文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弘从子。元嘉初为廷尉,出为交州刺史。《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二。

袁淑(408—453) 南朝宋文学家。字阳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袁湛侄。不好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尝任咨议参军、尚书吏部郎,累迁太子左卫率。太子刘邵害文帝夺位,他不从,被杀。谥忠宪。能诗善赋。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袁忠宪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〇、《南史》卷二六。

张畅(408—457) 南朝宋散文家。字少微。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沛郡太守、吏部尚书、会稽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四六、卷五九,《南史》卷三二。

沈怀文(409—462) 南朝宋散文家。字思明。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好玄理,善为文章,尝作《楚昭王二妃》诗,见称于世。曾任尚书殿中郎、侍中、广陵太守。后免官,赐死。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二、《南史》卷三四。

沈怀远 南朝宋散文家。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沈怀文弟。曾任始兴王征北长流参军、武康令。著有《南越志》。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二、《南史》卷三四。

张永(410—475) 南朝宋散文家。字景云。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博涉书史,能为文章。又善隶书,晓音律。历官尚书中兵郎、南兖州刺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三、《南史》卷三一。

刘敬叔 南朝宋小说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颖敏,有异才。晋义熙中,拜南平国郎中令,后为长沙景王刘道怜骠骑参军。入宋,召为征西长史。元嘉三年(426),入为给事黄门郎。数年,以病免。泰始中卒。著有志怪小说《异苑》。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一五、卷三〇,《晋书》卷二七,《异苑》卷三“黄牛”条自叙,《隋书·经籍志》杂传类《异苑》题注。《秘册汇函》本《异苑》卷首有明胡震亨所撰《刘敬叔传》。

张悦(?—470) 南朝宋散文家。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张畅弟。历官中书吏部郎、侍中、南郡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四六、《南史》卷三二。

何偃(413—458) 南朝宋文学家。字仲弘。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何尚之子。历任太子中庶子、侍中、吏部尚书。喜谈玄,曾注《庄子·逍遥游》。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九、《南史》卷三〇。

虞通之 又作虞通。南朝宋小说家。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善言《易》,有学行。曾为宋明帝黄门郎,官至步兵校尉。原有集,著《后妃记》,俱佚。又著小说《妒记》,亦佚,今存佚文七则,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隋书》卷三五。

颜竣(?—459) 南朝宋文学家。字士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颜延之长子。历任太子舍人、吏部尚书、丹阳尹、东扬州刺史。后下狱赐死。能文。延之对宋文帝问,曾有“竣得臣笔”之语。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五、《南史》卷三四。

颜测 南朝宋文学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颜延之次子。曾任江夏王刘义恭大司徒录事参军。以文章知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均为残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三、《南史》卷三四。

檀道鸾 南朝宋文学家。字万安。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曾官国子博士、永嘉太守。其《续晋阳秋》论及汉魏两晋文学的发展,标举《诗》、《骚》为始祖和圭臬;又论东晋玄言诗兴盛是因士人对老庄佛理的喜好,皆符合文坛实际,对以后沈约、刘勰、钟嵘等颇具影响。原书二十卷,已佚,《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曾称引。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

刘义恭(413—465) 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第五子。元嘉元年(424)封江夏王,进位司空。孝武帝时,授太尉。前废帝时,以谋废立被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三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一、《南史》卷一三。

戴法兴(414—465) 南朝宋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任中书通事舍人、员外散骑侍郎、越骑校尉。好学能文,颇通古今。原有集,已佚。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云其诗当时“为缙绅之所嗟咏”。诗俱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四、《南史》卷七七。

鲍照(约414—466)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苍山县南)人。家世寒微。少有文思。曾以诗为临川王刘义庆赏识,任国侍郎,后为始兴王刘濬侍郎。孝建中除海虞令,迁太子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大明中转永嘉令,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子顼响应晋安王刘子勋举兵反叛宋明帝,事败,他为乱兵所杀。诗文俱佳。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其诗风格俊逸挺拔,多写对门阀制度的愤懑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擅长乐府诗。其七言歌行对七言诗臻于成熟有重要作用。《拟行路难》十八首为其代表作。其赋不尚雕琢堆砌,能独辟新境。《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是历代传诵名篇。刘熙载《艺概·诗概》云:“明远长句,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胡应麟称其“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诗薮》)。有《鲍参军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一、《南史》卷一三。

鲍参军 即鲍照。

王微(415—453) 南朝宋文学家。字景玄。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曾任司徒祭酒、太子中舍人。父死去官,不复出仕。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术数。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中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二、《南史》卷二一。

江智渊(418—463) 南朝宋诗人。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初为随王刘诞后军参军。迁从事中郎,除中书侍郎,出为新安王北中郎长史。爱好文雅,辞采清赡。与谢庄、沈怀文友善。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五九、《南史》卷三六。

王素(418—471) 南朝宋诗人。字休业。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有志行。初为庐陵国侍郎。母亡,隐居不仕。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三、《南史》卷二四。

鲍令晖 南朝宋女诗人。东海(治今山东苍山南)人。鲍照妹。有才思,能诗。钟嵘《诗品》评其诗曰:“崭绝清巧,拟古尤胜。”著有《香茗赋集》,今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七首。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注其诗。生平事迹见钟嵘《诗品》。

庾徽之 南朝宋文学家。字景猷。颍川鄢陵(今属河南)人。大明年间为御史中丞,出为新安王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卒于官。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四、《南史》卷二七。

颜师伯(419—465) 南朝宋诗人。字长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颜延之从子。少孤贫。涉猎书传,颇解声乐。孝武帝时,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丹阳尹。前废帝即位,渐夺其权。因谋废立,事泄被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其中“思君如回雪,流乱无端绪”,堪称佳句。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七、《南史》卷三四。

袁粲(420—478) 南朝宋文学家。初名愍孙,字景倩。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袁淑兄子。明帝时,累官尚书令,受遗命与褚渊、萧道成等同辅苍梧王掌朝政。顺帝即位,迁中书监。后谋讨萧道成,事泄被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九、《南史》卷二六。

沈勃 南朝宋文学家。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沈演之次子。好为文章,善弹琴,能围棋,而轻薄名利。历任尚书殿中郎、太子右卫率、司徒左长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残篇一则。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三、《南史》卷三六。

谢庄(421—466) 南朝宋文学家。字希逸。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灵运族侄。幼有才学,七岁能文。及长,善辞令,美风仪。历任随王刘诞后军咨议、领记室、太子中庶子、侍中、吏部尚书,官至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世称“谢光禄”。能诗,工文,善画。尝应诏作《赤鹦鹉赋》,袁淑见而叹曰:“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现存作品大抵吟风咏月,内容狭窄。其代表作为《月赋》。原有集,已佚,明人张溥辑有《谢光禄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五、《南史》卷二〇。

王僧达(423—458) 南朝宋文学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曾任始兴王刘濬后军参军、宣城太守、中书令。因高阇谋反事赐死狱中。能诗善文。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中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五、《南史》卷二一。

萧惠开(423—471) 南朝宋散文家。初名慧开。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少有风采气度,涉猎文史。历任秘书郎、太子舍人、益州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七、《南史》卷一八。

周朗(425—460) 南朝宋散文家。字义利。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尝任太子舍人、江夏王刘义恭太尉参军、建平王刘宏中军录事参军。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二、《南史》卷三四。

刘骏(430—464) 即宋孝武帝。南朝宋皇帝。公元453—464年在位。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初封武陵王。元嘉三十年(453),太子邵弑文帝,他起兵讨诛,入京即帝位。谥孝武帝。好文章。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云其“雕文织采,过为精密”。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百十四篇,多为诏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六、《南史》卷二。

刘铄(431—453) 南朝宋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帝第四子。初封南平王。太子刘邵弑文帝,以为中军将军,持节都督南兖等六州诸军事。孝武帝平乱,进司空,以药纳食中将他毒死。钟嵘《诗品》称其诗雕巧,列入下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二、《南史》卷一四。

吴迈远(?—474) 南朝宋诗人。曾任江州从事。入齐为奉朝请。好为篇章。喜自夸而蚩鄙他人。钟嵘《诗品》云其“善于风人答赠”。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三。

刘宏(434—458) 南朝宋文学家。字休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帝第七子。初封建平王。孝武帝时,曾为尚书左仆射,转尚书令。能诗,钟嵘《诗品》将其诗列为下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二、《南史》卷一四。

刘彧(439—472) 即宋明帝。南朝宋皇帝。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后出为南豫州刺史。前废帝被杀后即帝位。好文学。著有《江左文章志》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十二篇,多为诏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三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八、《南史》卷三。

虞龢 南朝宋书学家。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家贫好学。孝武帝、明帝时,历任太学博士、中书郎、廷尉。尝奉明帝诏与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编次王羲之、王献之法书。著有《论书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

王延秀 南朝宋小说家。太原(今属山西)人。早年曾游学丹阳,泰始末官祠部郎。著有志怪小说《感应传》八卷,已佚。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一六、卷六六,《梁书》卷二六,《南史》卷三〇、卷六〇。

顾欢 南朝齐文学家。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屡征不就。母亡,隐居天台山,开馆授徒。口不多辩,善于著论。卒年六十四。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四、《南史》卷七五。

韩兰英 南朝齐女作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有文辞。宋孝武时献《中兴赋》被赏入宫。齐武帝时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宫中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钟嵘赞云:“兰英绮密,甚有名篇。”(《诗品》卷下)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〇、《南史》卷一一。

崔祖思(?—480) 南朝齐散文家。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少有志气,好读史书。宋时历任上辅国主簿、相国从事郎中、齐国内史。齐初为黄门侍郎。后迁宁朔将军,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八、《南史》卷四八。

檀超 南朝齐文学家。字悦祖。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少好文学,任气自负。宋时官至国子博士。齐建元二年(480)置史官,与江淹同掌国史。撰十志,未就,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七二。

玄畅 南朝齐僧人。本姓赵。河西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凉州出家,为玄高弟子。宋元嘉中至扬州。齐永明初卒于京师。洞晓经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卷八。

谢超宗(?—483) 南朝齐散文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灵运孙。少好文辞,盛得名誉。仕宋历新安王抚军行参军、司徒主簿、丹阳丞、义兴太守。齐时为黄门郎。为人仗才使酒,多所陵忽。尝以诮言得罪免官。武帝时掌国史,领记室。以情怀怨望,下狱。诏徙越州,途中赐死。文动当世,齐郊庙歌辞多出其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六、《南史》卷一九。

丘巨源(?—约485) 南朝齐文学家。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少举孝廉。为宋孝武帝所知,助撰国史。明帝时使参诏诰,官至羽林监。齐建元为尚书主客郎,领军司马,越骑校尉、余杭令。萧鸾(齐明帝)为吴兴太守时,尝作《秋胡诗》,语含讥刺,因被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七二。

丘灵鞠 南朝齐文学家。丘迟父。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少好学,善属文。仕宋曾任建康令。入齐,高帝时掌诏策,武帝时为骁骑将军,后为长沙王车骑长史。好饮酒,不顾形仪,不治家业。宋时文名甚盛。曾著《江左文章录序》。原有集,已佚。《南齐书》本传存其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七二。

沈沖 南朝齐散文家。字景绰。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仕宋为抚军正佐,兼记室。齐建元中累迁太子中庶子。武帝初转御史中丞、侍中。永明四年(486)为五兵尚书。卒年五十一。有文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四、《南史》卷三四。

士(419—503) 南朝齐散文家。字云祯。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家贫,俊敏好学。为人志趣淡泊,隐居山中,讲学授徒。屡征不就,作《玄散赋》以绝世。梁天监初,复征而不就,守操终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四、《南史》卷七六。

王延之(421—484) 南朝齐诗人。字希季。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静默,清贫自守。宋时官至左仆射。入齐为中书令、右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二、《南史》卷二四。

孔逭 南朝齐文学家。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人。曾为卫军武陵王萧晔东曹掾。为人抗直,有才藻。尝作《东都赋》,为士林所赏。又著《三吴决录》,已佚。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六、《南史》卷七二。

王僧虔(426—485) 南朝齐散文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昙首子。少弘厚静默。宋时官至尚书令。齐时为侍中、抚军将军,后进为左光禄大夫。学识渊广,善隶书。尝著《书论》,历评晋宋诸书家。《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三、《南史》卷二二。

萧道成(427—482) 即齐高帝。南朝齐开国皇帝。公元479—482年在位。字绍伯,小字斗将。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南渡迁居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仕宋曾任禁军将领,杀后废帝,立顺帝,后代宋自立。博涉经史,善属文,工草隶。钟嵘评其诗云:“词藻意深,无所云少。”(《诗品》卷下)其文多为诏、敕、书、答类。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十八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一、《南史》卷四。

刘善明(432—480) 南朝齐散文家。平原(治今山东平原南)人。少静处读书,四十后为官。仕宋曾任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后为萧道成所知。齐时拜授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封新淦伯。居处简朴,清贫自守,卒时家无遗储,唯书八千卷。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八、《南史》卷四九。

周颙 南朝齐散文家、音韵学家。字彦伦。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少颖异,为人所赏。宋元徽初,为郯令,有惠政。齐时历山阴令、中书郎、国子博士。清贫寡欲,曾隐钟山,学者咸慕其风。长于佛理。音辞辩丽。于音韵之学造诣尤深。著有《四声切韵》。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一、《南史》卷三四。

(434—489) 南朝齐散文家。字子珪。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少笃学,博通五经,为丹阳尹袁粲所赏。齐高帝时曾为彭城郡丞。以儒学冠于当时。性谦和廉俭,不慕荣利。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九、《南史》卷五〇。

刘琎 南朝齐散文家。字子璥。沛国相县(安徽濉溪西北)人。刘 弟。宋时曾为明帝挽郎。齐建元初为武陵王萧晔冠军征虏参军。后文惠太子召入侍东宫,寻为射声校尉,卒于官。为人方正,操守不苟。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九、《南史》卷五〇。

褚渊(435—482) 南朝齐散文家。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有清誉。性雅和有器度,美仪容,善谈吐。宋时为文帝婿,官至中书令。仕齐为侍中、司徒中书监,封南康郡公。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三、《南史》卷二八。

宝月 南朝齐诗僧。善解音律歌辞,为武帝所赏。钟嵘称其诗“亦有清句”(《诗品》卷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一一。

刘虯(438—495) 南朝齐散文家。字灵预,一字德明。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少抗节好学。仕宋为当阳令,罢官归家。齐时屡征不就,静处隐居。精信释氏,注《法华经》。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四、《南史》卷五〇。

陆慧晓(438—500) 南朝齐诗人。字叔明。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建元初为太子洗马,后迁司徒右长史。建武时迁吏部郎。官至五兵尚书、南兖州刺史,以疾归卒。为人清介正立,不杂交游,为士林所赏。为政尚静俭,不阿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六、《南史》卷四八。

庾杲之(439—491) 南朝齐散文家。字景行。新野(今属河南)人。少特立广学,清贫自业,美容质,善谈笑。初为奉朝请,转尚书左丞,官至尚书吏部郎。以文学见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四、《南史》卷四九。

刘悛(439—499) 南朝齐散文家。本名忱,字士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时历驸马都尉、武陵内史,官至辅国将军、广州刺史,袭爵鄱阳县侯。齐初进号冠军将军。武帝时为太子中庶子、广陵太守、司州刺史、侍中。郁林时得罪,遭禁锢。高宗时复官,寻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东昏侯时领骁骑将军、五兵尚书。性好奢。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七、《南史》卷三九。

司马宪 南朝齐散文家。字景思。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官至殿中郎。有辩才。曾使魏,见称于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

卞铄 南朝齐文学家。有文才,为袁粲所赏。宋泰始五年(469),粲为丹阳尹时,以为主簿。与卞彬并称“二卞”。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

王僧祐 南朝齐诗人。字胤宗。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微从子。博雅好古,善老、庄。为从兄俭所重。为人不趋势,少交游。官至太子中舍人、黄门侍郎。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六、《南史》卷二一。

宗测(?—495) 南朝齐散文家。字敬微,一字茂深。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宗炳孙。世居江陵。少静退,屡征不就。隐居庐山。善绘画,好音律,善《易》、《老子》。所作《衡山记》、《庐山记》,颇富辞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四、《南史》卷七五。

王逡之(?—495) 南朝齐散文家。字宣约。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礼学博闻。宋时历任参军、治书御史、著作郎兼尚书左丞。仕齐官至光禄大夫、侍中。终身好学不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二四。

王晏(?—497) 南朝齐文学家。字休默,一字士彦。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宋时曾任员外郎、参军。齐建元初为太子中庶子。永明、延兴间,累官至右仆射、尚书令。建武初领太子少傅。后为高宗猜忌,以谋反罪被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二、《南史》卷二四。

王仲雄 南朝齐诗人。晋陵南沙(今江苏常熟北)人。王敬则长子。曾任员外郎。后因齐明帝萧鸾猜忌,其父起兵反,他在京被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六、《南史》卷四五。

谢昙济 南朝齐散文家。建武中曾为给事中领国子助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一〇。

袁嘏(?—498) 南朝齐文学家。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建武末曾为诸暨令。以文才自许。后被王敬则所杀。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七二。

沈渊 南朝齐散文家。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永明中曾为御史中丞,建武末任尚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四、《南史》卷三四。

王珪之 南朝齐史学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逡之从弟。曾为长水校尉。精史学,撰《齐职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二四。

江祏(?—499) 南朝齐文学家。字弘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景皇后侄。少为明帝萧鸾所亲,恩如兄弟。鸾即位后,迁卫尉,封安陆县侯。永泰元年(498)为侍中、中书令,遗诏转右仆射。后因谋废东昏侯,事泄被杀。好文学。钟嵘称其诗“猗猗清润”(《诗品》)。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二、《南史》卷四七。

江祀(?—499) 南朝齐诗人。字景昌。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江祏弟。历官晋安王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府州事。后因参预废东昏侯,事败被杀。钟嵘称其诗“明靡可怀”(《诗品》)。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二、《南史》卷四七。

卞彬 南朝齐文学家。字士蔚。济阴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宋时历西曹主簿、奉朝请、员外郎。齐永元中官至平越长史、绥建太守,卒于官。颇嗜酒,不拘形迹,才操不群,文多指刺。尝作《蚤虱赋》、《虾蟆赋》刺世,文章传于巷闾。与卞铄并称“二卞”。《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三、《南史》卷七二。

刘祥 南朝齐文学家。字显徵。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少好文学。性韵刚疏,轻言肆行,好讥刺。齐建元中为正员外,后为临川王骠骑从事郎中。不久因《连珠》文贬徙广州,病卒,年三十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六、《南史》卷一五。

孔仲智 南朝齐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孔稚珪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一、《南齐书》卷四八、《南史》卷七三。

王摛 南朝齐散文家。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以博学闻。初为秣陵令,有清直之名。永明中,为永阳太守、尚书左丞。卒于官。《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九、《南史》卷四九。

诸葛勗 南朝齐文学家。琅邪(治今南京市北)人。永明中为国子生。曾作《云中赋》,指刺祭酒以下,系狱东冶。复作《东冶徒赋》,齐武帝见而赦之。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七二。

虞炎 南朝齐文学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永明中以文学为文惠太子所遇,官至骁骑将军。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四八。

王秀之(440—494) 南朝齐文学家。字伯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仕宋曾为南郡太守。入齐累迁都官尚书,出为吴兴太守。性贞正,不事权贵。《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六、《南史》卷二四。

柳世隆(442—491) 南朝齐散文家。字彦绪。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人。柳元景侄。幼孤。宋时历仕至尚书右仆射,封贞阳县侯。仕齐为尚书左仆射、尚书令。为政清廉。晚年专以谈义自业。善龟卜,晓数术。著有《龟经秘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四、《南史》卷三八。

张融(444—497) 南朝齐文学家。字思光。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少奇异,有声誉。宋时为封溪令,累迁中书郎。仕齐官至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世称“张长史”。以病卒。能文善辩。尝云:“吾文体英绝,变而屡奇。”自名其文集为《玉海》。钟嵘评其诗云:“思光纡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诗品》)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长史集》。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二。

何昌寓(445—497) 南朝齐散文家。字俨望。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少而淹厚,不杂交游。宋时官至湘东太守。齐永明时为竟陵王文学。后迁吏部郎中、侍中。建武时转吏部尚书。为官清白,为士林所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三、《南史》卷三〇。

刘怀慰(447—491) 南朝齐文学家。本名闻慰,字彦泰。平原平原(今山东平原南)人。宋时官至步兵校尉。入齐,为辅国将军、齐郡太守。政绩显著。善文翰,与江淹、袁彖友善。曾著《廉吏论》,为高帝褒赏。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三、《南史》卷四九。

袁彖(447—494) 南朝齐文学家。字伟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好玄言,善属文。历任太子中庶子、冠军将军、侍中。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八、《南史》卷二六。

孔稚珪(447—501) 南朝齐文学家。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广学,有美誉。仕宋为骠骑将军萧道成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稍迁正员郎、中书郎、尚书左丞诸职。齐永明中为骁骑将军,迁黄门侍郎、廷尉。建武初为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永元元年(499)任太子詹事。世称“孔詹事”。以疾卒。风韵清疏,好文咏,不乐世务,性爱山水。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其诗文俱佳,尤以文名当世,弹文表奏,盛行朝廷。《北山移文》更为后世所叹赏。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孔詹事集》。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八、《南史》卷四九。

萧赜(450—493) 即齐武帝。南朝齐皇帝。公元482—493年在位。字宣远。高帝长子。仕宋曾任江州刺史,进爵闻喜县公。入齐为太子。建元四年(482)即位。次年改元永明。重视文学、教育,文学为一代之盛,诗有“永明体”之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百余篇,皆为诏、敕、书、答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南史》卷四。

王俭(452—489) 南朝齐文学家。字仲宝。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僧绰子。宋明帝婿。幼专心笃学。仕宋,拜驸马都尉,官至侍中。后辅齐高帝萧道成受禅,官至尚书令。善礼仪典章。卒谥文宪。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文宪集》。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三、《南史》卷二二。

王思远(452—500) 南朝齐文学家。小字阿戎。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晏从弟。建元初历竟陵王司徒录事参军、太子中舍人。建武中迁吏部郎,改授司徒左长史。后为侍中,掌优策及起居注。为人尚义,立身简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三、《南史》卷二四。

徐孝嗣(453—499) 南朝齐文学家。字始昌,小字遗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尚宋孝武帝女,拜驸马都尉。入齐官吴兴太守,累迁至尚书令。为人器量宽弘,不以权势自居。永元初受遗诏辅政,谋废东昏侯未决,被毒杀。雅好文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四、《南史》卷一五。

王琰(约454—?) 南朝齐小说家。太原(今属山西)人。幼年在交趾,曾从贤法师受戒,后还都。泰始末,移居乌衣,复游于江都、峡表。齐建元元年(479),复还京师,曾为太子舍人。入梁,官吴兴令。著有杂史《宋春秋》、小说《冥祥记》,俱佚。今传《冥祥记》,凡百三十一则,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生平事迹见《高僧传序》、《三希堂法帖·万岁通天帖》、《〈冥祥记〉自序》。

(454—498) 南朝齐文学家。字义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庄子。仕齐累迁中书侍郎。建元时王俭引为长史。后拜吏部尚书。性耿正,屡讽尚书令王晏,深为晏惮惧。官至太子詹事。善文学,武帝建禅灵寺,曾敕其撰碑文。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三、《南史》卷二〇。

张欣泰(456—501) 南朝齐文学家。字义亨。竟陵(治今湖北钟祥)人。少有志节,好读子史。宋末时为州主簿,历诸王府佐。入齐,官尚书都官郎、直阁将军、永阳太守。后因参与废立,事败被杀。性恣情闲放。钟嵘称其“希古胜文,鄙薄俗制,赏心流亮,不失雅宗”(《诗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一、《南史》卷二五。

萧长懋(458—493) 即文惠太子。南朝齐文学家。字云乔。武帝长子。仕宋为雍州刺史。入齐,封南郡王,进号征虏将军。武帝即位,立为太子。礼接文士,好经学佛释。以疾卒。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二一、《南史》卷四四。

刘绘(458—502) 南朝齐文学家。字士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警悟,善应接。仕宋为萧道成太尉行参军。入齐为中书郎。永明末,盛谈文章,为后进领袖。其言吐音采赡丽、雅有风则,于张融、周颙二名家中别开一门。齐高宗即位,迁太子中庶子。东昏末,梁王萧衍起兵,持节督四州军事。东昏殒,与范云送其首诣梁王,转大司马从事中郎。钟嵘称其“有盛才,词美英净”(《诗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八、《南史》卷三九。

刘瑱 南朝齐文学家。字士温。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绘弟。好文章,饮酒奢逸。其文藻、篆隶、丹青并为当世所称。官至吏部郎、义兴太守。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八、《南史》卷三九。

萧子良(460—494) 南朝齐文学家。字云英。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武帝次子。仕宋为会稽太守。入齐,封闻喜县公,为丹阳尹。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世称“萧竟陵”。郁林王即位,进太傅。笃好佛法,主神不灭说。曾与范缜论辩。礼才好士,尤喜文学。时天下才学之士谢朓、王融、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萧衍等八人,常游集其门下,号“竟陵八友”。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竟陵王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〇、《南史》卷四四。

萧颖胄(461—501) 南朝齐散文家。字云长。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其父赤斧为齐高帝从祖弟。为人弘厚,好文义。永明时历安陆内史、中书郎、新安太守。隆昌时为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明帝时为南兖州刺史。中兴元年(501)为侍中、尚书令,寻以忧疾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八、《南史》卷四一。

谢朓(464—499) 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初任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太子舍人。后转随王萧子隆文学,深得赏爱。建武中任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建武四年(497)为晋安王镇北谘议、南东海太守。后以告发王敬则反谋,迁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时,江祏谋立始安王萧遥光,他不从,遭陷,下狱死。以诗著称。与当时沈约、王融、任昉、范云、萧琛、萧衍、陆倕同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相与唱酬,时称“竟陵八友”。又与谢灵运同族,且均以山水诗著称,后人并称为“二谢”或“大小谢”。其诗清新秀丽,工于写景,如“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等,均脍炙人口。善于融情入景,诗中多含个人深沉感慨,达到情景交融的浑然境界。又始以声律入诗,注意音韵和谐,讲求对偶,部分作品已合声律,肇唐人五律之端,成为后世所称“新变体诗”(亦称“永明体”)。五言短章,极类唐人五绝。严羽以为“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陈祚明亦云:“玄晖去晋渐遥,启唐欲近。”(《采菽堂古诗选》)然题材较窄,谋思构篇少变化。其诗在当时即有较大影响。梁武帝曾云:“三日不读谢诗即觉口臭。”沈约则以为“二百年来无此诗”。后世李白、杜甫也对其推崇备至。李白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句。亦工文,善草隶。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谢宣城集》。郝立权有《谢宣城诗注》。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七、《南史》卷一九。

谢宣城 即谢朓。

江奂 南朝齐诗人。与谢朓同时。曾为中书郎。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隋书》卷三五。

崔慰祖(465—499) 南朝齐散文家。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少好学。曾任始安王萧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乱,出城诣阙自首。后病卒。博览多闻,世称硕学。曾撰《海岱志》,未就。《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七二。

王融(467—493) 南朝齐文学家。字元长。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僧达孙。少聪颖警慧,博览多才。曾上书齐武帝求自试,官秘书丞。竟陵王萧子良以为宁朔将军军主。后因谋立子良,事败,下狱死。文思敏捷。其《曲水诗序》尤为人称颂。为“永明体”重要诗人。钟嵘《诗品》评其诗云:“元长、士章(刘绘),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至于五言之作,几乎尺有所短,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卧龙。”其文多直抒政见,经世致用。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宁朔集》。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七、《南史》卷二一。

陆厥(472—499) 南朝齐文学家。字韩卿。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少有风概,好作文。州举秀才。曾与沈约书,反对其声病说。后以始安王遥光乱,父闲被杀,他感恸而卒。钟嵘评其作云:“观厥文纬,具识丈夫之情状。”(《诗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六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二、《南史》卷四八。

南朝齐文学家。曾为秀才、扬州主簿。善《易》。钟嵘云其“祖袭颜延,欣欣不倦,得士大夫之雅致”(《诗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九、《南史》卷四二、卷四八。

许瑶之 南朝齐诗人。高阳(治今河北蠡县南)人。居于永兴。曾任建安郡丞,后罢官回家。能诗。钟嵘《诗品》谓之“长于短句咏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九一、《南史》卷七三。

萧子隆(474—494) 南朝齐文学家。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武帝第八子。字云兴。性和美,有文才,武帝誉为“我家东阿(魏曹植)”。封随郡王。历任荆州刺史、侍中、中军大将军。后为明帝萧鸾所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〇、《南史》卷四四。

萧锋(475—494) 南朝齐散文家。字宣颖。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第十二子。幼好学,十岁能属文。高帝即位,封江夏王。历辅国将军、徐州刺史。隆昌时,入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寻加秘书监。好琴书,有武力,为明帝所忌惮,后遇害。《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五、《南史》卷四三。

王寂 南朝齐诗人。字子玄。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僧虔第九子。性迅动,好文章。曾为秘书郎。年二十一卒。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三三、《南史》卷二二。

张沖(?—501) 南朝齐散文家。字思约。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元嘉中州辟主簿,除盱眙太守。明帝时加征虏将军。永元二年(500),为郢州刺史。封定襄侯。三年,率军拒萧衍,病死军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四九、《南史》卷三二。

裴昭明(?—502) 南朝齐散文家。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松之孙。少习经史。宋泰始中为太学博士。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齐永明时为始安内史。建武初为广陵太守。历郡皆有勤绩,不治产业。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三、《南史》卷三三。

沈约(441—513) 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少罹家难流寓,孤贫而笃志好学,遂博通群书。宋时,为蔡兴宗所赏识,仕至尚书度支郎。南朝齐时,曾为文惠太子家令,后迁至黄门侍郎。与萧衍、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同游竟陵王子良西邸,号为“竟陵八友”。梁武帝平建康,他与范云赞成帝业,封建昌侯,官至尚书令。卒谥隐,后世亦称“沈隐侯”。齐梁之际,其诗文可与谢朓、任昉相颉颃,高视当时。《南史·沈约传》谓:“谢玄晖(朓)善为诗,任彦昇(昉)工于笔,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又与王融、谢朓、周颙等发明四声,对骈文形式的完善及新变体诗的形成,俱有重要贡献。著有《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等,皆已亡佚。原有集,亦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沈隐侯集》。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一〇〇、《梁书》卷一三、《南史》卷五七。

江淹(444—505) 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少孤贫,不事章句之学,留意文章。历仕宋、齐、梁三代。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为南徐州新安王从事,明帝泰始二年(466)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泰豫元年(472)明帝死后,景素密谋叛乱,他屡谏未被采纳。景素败亡,他以先被远黜免难。宋、齐政权变易之际,为齐武帝萧道成所赏拔,军书表记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在齐历任尚书左丞、侍中、卫尉卿等。齐末萧衍自襄阳举兵近金陵,他微服奔往。入梁,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现存作品皆作于早年宋、齐初期,史称其“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梁书》本传)。其赋俱为抒情及体物小赋,内容广泛,抒写生活感受,富于生活气息,辞藻清丽,情致缠绵。其中《恨赋》、《别赋》将人生较普遍的两种抽象感情,分别体现于各类人事活动上,以精美的抒情笔调,极意铺写,令人回肠荡气,前人誉之为“创格”(《六朝文絜笺注》),为六朝抒情小赋名篇。其诗善于摹拟前人,钟嵘谓其“诗体总杂”(《诗品》)。其《望荆山》一首,深寓忧危之思。文以表诏为多,均为代撰,俱能即事立言,意当辞雅。《狱中上建平王书》一文,与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为先后媲美的名篇。有《江文通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一四、《南史》卷五九。

何胤(446—531) 南朝梁文学家。字子季,更字胤叔。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何点弟。仕齐初为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出为建安太守,官至左民尚书。明帝时隐居山中。梁受禅,授特进、右光禄大夫,给白衣尚书禄,又月给库钱五万,并不受。著有《周易注》、《毛诗总集》、《毛诗隐义》、《礼记隐义》、《礼答问》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南齐书》卷五四、《梁书》卷五一、《南史》卷三〇。

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梁思想家、文学家。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范云从兄。少孤贫,师事刘 ,深受器重。博通经术,尤精三《礼》。仕齐为尚书殿中郎。官至宜都太守。尝侍竟陵王萧子良。子良精信释教,侈谈因果,他盛称无佛,辟因果,著《神灭论》,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入梁为尚书左丞,被任昉劾奏徙广州。后召还,任中书郎、国子博士。其《神灭论》宣传唯物论思想,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神不灭论”,对后世影响巨大。天监六年(507)梁武帝曾命王公朝贵及僧正六十余人进行反驳,仍不为所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八、《南史》卷五七。

王屮(?—505) 南朝梁散文家。字简栖。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有学业。曾任郢州从事、征南记室。所作《头陀寺碑文》,文词巧丽,为世所重。原有集,已佚。《文选》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文选》卷五九李善注引《姓氏英贤录》。

虞羲 南朝梁诗人。字士光,一作子阳。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七岁能属文,盛有才藻。在齐代为太学生,历始安王侍郎、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兼记室参军。梁天监年间,为晋安王侍郎。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十首,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九、《文选》卷二一李善注引《虞羲集序》。

范云(451—503) 南朝梁文学家。字彦龙。南乡舞阴(河南泌阳北)人。范缜从弟。少好学,善属文,下笔即成。宋末,起家郢州西曹书佐。齐建元初,为竟陵王子良所赏识,任为丹阳尹主簿。永明五年(487),为零陵内史。永元元年(499)为广州刺史,因事下狱,遇赦免。永明年间,与谢朓、沈约等同居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助梁武帝登位,迁散骑侍郎、吏部尚书,封霄城县侯,官至尚书右仆射。其诗颇有情辞清切之作。钟嵘《诗品》称为“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十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一三、《南史》卷五七。

宗夬(456—504) 南朝梁诗人。字明敭。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世居江陵(今属湖北)。仕齐,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秣陵令、尚书都官郎、御史中丞。天监元年(502)迁征虏长史、东海太守。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迁五兵尚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一九、《南史》卷三七。

陶弘景(456—536) 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幼有异操。宋末萧道成为相,引为诸王侍读。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从陆修道弟子陆游岳学道。永明十年(492),退隐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自号“华阳隐居”。搜集、整理道教经典,创立茅山派。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吟咏盘桓。沈约为东阳太守时,高其志节,屡书招不至。梁武帝早年曾与之游,即位后,国有大事,无不先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诗文精约素雅,表现放怀世外的情志。著有道教经典《真诰》及医药学著作《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今在敦煌发现残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陶隐居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一、《南史》卷七六。

曹景宗(457—508) 南朝梁大将。字子震。新野(今属河南)人。幼善骑射。颇爱史书。仕齐,除游击将军。武帝起兵,他率宗族相从。梁时官至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封竟陵县侯。以军功显,而所作《华光殿赋侍宴赋竞病韵诗》自然工妙,为当时朝臣所惊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九、《南史》卷五五。

任昉(460—508) 南朝梁文学家。字彦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宋时拜太学博士。齐永明年间,以文学为丹阳尹王俭所重,引为主簿,后任竟陵王萧子良记室参军,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司徒右长史。入梁,官至义兴太守、新安太守。性好奖进士友,得其延誉者多见升擢,为当时士流所趋慕。家聚书多至万余卷,为齐、梁间著名藏书家。博学善属文,齐梁之际,王公表奏,无不请其代草,文辞为时所重。同时沈约以诗名,世有“沈诗任笔”之称。其《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以言事径直,为齐明帝所恨,终见抑于建武之世。其文多为人代笔,然能切合事情,即不免有所虚饰,而不谬于实际,使事精切,属辞典雅。晚年颇致力于诗,但以习于用事,有失流便,故成就不高。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任中丞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一四、《南史》卷五九。

袁昂(461—540) 南朝梁散文家。字千里。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仕齐官至建武将军、吴兴太守。梁武帝自襄阳举兵至京师,州郡皆降,他独拒不受命。入梁,为临川王参军事,历官至司空、侍中、尚书令,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一、《南史》卷二六。

刘峻(462—521) 南朝梁学者、文学家。字孝标。平原(今属山东)人。早年为北魏所掳,流离北国,备历艰辛。齐永明中南归。性好学,闻有异书,必往乞借,人谓之“书淫”。建武中,豫州刺史萧遥欣引为刑狱。梁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天监七年(508),安成王引为其荆州户曹参军。后在东阳紫岩山筑室讲学。卒后门人谥曰“玄靖先生”。学问渊博,为《世说新语》作注,征引繁富,审订精核,为世所重。其为陆机《演连珠》注,全为李善《文选》注所沿用。文辞赡丽,词气磅礴。《广绝交论》为卓越当时的名篇。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户曹集》。今有《刘孝标集校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四九。

刘孝标 即刘峻。

谢幾卿 南朝梁散文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灵运曾孙。幼清辩,时号神童。好学,博涉有文采。详悉故实。仕齐为豫章王国常侍,累迁至太尉晋安王主簿。梁天监中,累迁尚书左丞、镇卫南平王长史。普通六年(525),诏西昌侯萧渊藻督众军北伐,擢为军师长史,军至涡阳败退,坐免官。后病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一九。

王籍 南朝梁诗人。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七岁能属文。博学有才气,为任昉、沈约所称赏。齐末为冠军行参军。梁天监中,为湘东王萧绎咨议参军,常游名山,累月不还。后转为安西府咨议参军,兼作塘令。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其中《入若耶溪诗》,当时以为绝唱。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二一。

虞骞 南朝梁文学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属文,工为五言诗,名与何逊埒。官至王国侍郎。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三三。

高爽 南朝梁文学家。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博学多才。齐永明中举孝廉。天监初,历官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坐事系狱,作《镬鱼赋》以自况,其文甚工。后遇赦获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江洪 南朝梁诗人。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曾为建阳令。坐事死。工属文。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八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五九、卷七二。

萧衍(464—549) 即梁武帝。南朝梁文学家。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齐高帝族侄。仕齐曾官雍州刺史,镇守襄阳。乘齐内乱,起兵攻下建康,夺取帝位,建立梁朝。公元502—549年在位。他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笃信佛教,荒于朝政,曾三次舍身入同泰寺。太清二年(548)冬,北魏降将侯景叛乱,攻破都城;三年,破台城,他被逼饿死。早岁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于齐竟陵王子良的西邸,号为“竟陵八友”。史称其“少而笃学,洞达儒玄”。居帝位后,于台西立士林馆,亦常于佛寺讲说。尝撰儒释二家义疏多种。爱好文学,凡制诏文檄书表之类,多为其自撰。又自制《踏铜蹄》、《江南弄》、《上云乐》诸曲,及《河中之水歌》、《东飞伯劳歌》,对诗歌的形式风格有所开拓。精通乐律,曾创制准音器四具,名“通”;又制长短不同之笛十二支以应十二律。工于书法。原有集,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梁武帝集》。生平事迹见《齐书》卷六、《梁书》卷一、《南史》卷六。

梁武帝 即萧衍。

丘迟(464—508) 南朝梁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丘灵鞠子。初仕齐,任太学博士,迁殿中郎。萧衍平京邑,引为骠骑主簿。入梁,拜散骑侍郎,迁中书侍郎。天监三年(504)出为永嘉太守。次年,临川王萧宏北代,任为咨议参军领记室。时叛将陈伯之与魏军来拒梁军,他以书喻之,伯之遂降。还拜中书侍郎,迁司空(一作司徒)从事中郎。卒于官。史称其“辞采丽逸”。钟嵘评其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诗品》)。其文以《与陈伯之书》最著名,劝伯之自魏归梁,义正辞严,而措辞委婉绮丽,为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丘司空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傅昭(464—528) 南朝梁诗人。字茂远。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人。仕齐官至尚书左丞。仕梁,历黄门侍郎、御史中丞、左民尚书、秘书监,累迁散骑常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六、《南史》卷六〇。

沈旋 南朝梁诗人。字士规。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沈约子。官给事黄门侍郎、中抚军长史。出为招远将军、南康内史。《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一三、《南史》卷五七。

柳恽(465—517) 南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人。少好学,有志行。初为齐竟陵王子良法曹行参军,官至相国右司马。入梁,兼侍中,历任秘书监、吴兴太守。善弹琴,又善弈棋。武帝尝令其定棋谱。其诗情辞清切,韵调隽美。其《捣衣诗》有“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句,极为王融所称赏,传为名句。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十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一、《南史》卷三八。

刘勰(约465—约532)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字彦和。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家贫无依,投靠定林寺沙门僧佑,终生未婚娶。少即笃志好学。居处定林寺十余年间博览群书,钻研佛教典籍,为僧佑编定经藏。历时五六载,于梁天监初年撰成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受沈约赏识。天监二年(503)入仕。初为奉朝请。先后任临川王萧宏记室、车骑将军夏侯祥仓曹参军。天监六年,为太末令,政有清绩。约天监十年(511),复改任仁威将军萧绩记室,兼太子萧统东宫通事舍人,深为萧统所重。后奉命回定林寺整理佛经。事毕,表请燔发为僧,改名慧地。未及一年而卒。所著《文心雕龙》五十篇,体大思精,是我国古代系统的文论名著。原有集,已佚。现存《梁建安王造剡县石城寺石像碑》和《灭惑论》二文。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七二。

王僧孺(465—522) 南朝梁文学家。以字行。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六岁能属文。家贫好学,常为人抄书以养母。初仕齐,为太学博士,以善辞藻列竟陵王萧子良门下。后迁治书侍御史,出为钱唐令。梁天监初,除临川王后军记室参军,后为南海太守,迁尚书左丞,兼御史中丞,累迁至尚书吏部郎、兰陵太守。后入直西省,知撰谱事。好聚书,藏书万余卷。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为人所未见者,当世重其富博。诗亦颇清雅切情。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左丞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五九。

徐勉(466—535) 南朝梁文学家。字修仁。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幼孤贫。笃志好学。仕齐起家国子生,射策举高第,迁太学博士,累迁至领军长史。入梁,拜中书侍郎,累迁至尚书左丞。天监二年(503),除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六年迁吏部尚书。中大通三年(531)移授特进、右光禄大夫、侍中、中卫将军。博通经史。曾主修五礼。居官严正,不营产业。善属文,勤著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五、《南史》卷六〇。

王揖 南朝梁文学家。名一作楫。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志弟,王筠父。仕梁为太中大夫,出为东阳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二二。

钟嵘(约468—518)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出身士族。好学有思理。齐时官至司徒行参军。入梁历任临川王行参军,衡阳王、晋安王记室,世称“钟记室”。所著《诗品》品评自汉至梁一百多名诗人,约成书于梁武帝时,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论专著。清章学诚称其为“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诗话》)。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吴均(469—520) 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北)人。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其文颇为沈约所称赏。柳恽为吴兴太守时曾召为主簿,后官至奉朝请。撰《齐春秋》,武帝以其不实,焚之,坐免职。与何逊曾以赋诗为武帝所赏,后俱失武帝意,被斥为“何逊不逊,吴均不均”。史称“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散文如《与宋元思书》、《与顾章书》等,摄山水之貌,文笔清隽简净;又其《檄江神责周穆王璧》等篇,恣意挥洒,语典而思奇。其诗颇有情辞清壮之作,《边城将》等篇,表现出志士奋身为国的壮概。其音健壮,在当时实为异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又有《续齐谐记》,记神怪之事,为六朝小说名著。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周捨 南朝梁文学家。字昇逸。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博学多通,尤精义理。仕齐为太学博士、丹阳主簿、太常丞。梁初拜尚书祠部郎,历秣陵令、太子洗马、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后迁太子詹事。卒于官。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五、《南史》卷三四。

裴子野(469—530)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幾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初仕齐,入梁后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自幼好学,精于文史。与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时称“四裴”。尝据《宋书》删撰为《宋略》二十卷,沈约自叹弗逮。所作《雕虫论》,针对宋大明以后迄于齐代诗歌创作轻靡成风、儒学相对岑寂的状况,强调《诗经》劝美惩恶的作用,指斥屈原、司马相如以后辞赋作者的随声逐影、徒尚华丽和当世所作“摈落六艺”、“淫文破典”的陋习。在针砭东晋以来浮艳文风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烈的保守色彩。所著《宋略》及文集十四卷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雕虫论》、《宋略总论》等文十余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〇、《南史》卷三三。

陆倕(470—526) 南朝梁文学家。字佐公。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勤学,善属文。年十七举州秀才。齐时与沈约、谢朓同游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竟陵八友”之一。辟仪曹从事参军、广陵王法曹行参军。仕梁累官国子博士、太子中庶子、太常卿。与任昉友善。其文《石阙铭》、《新刻漏铭》为梁武帝所赏叹。萧统称“佐公持方介,才学罕为邻”(《宴阑思旧诗》)。萧绎称其“词峰飚竖,逸气云浮”(《太常卿陆倕墓志铭》)。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陆太常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七、《南史》卷四八。

费昶 南朝梁诗人。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官至新田令。善为乐府,为梁武帝所嘉重。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七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

周兴嗣(?—521) 南朝梁文学家。字思纂。陈郡项县(今河南沈丘)人,世居姑孰(今安徽当涂)。年十三,游学京师,博通记传,善属文。齐隆昌中,举秀才,除桂阳郡丞。入梁,奏《休平赋》,为武帝所嘉赏,拜安成国侍郎,直华林省。又以撰《舞马赋》工美,擢员外散骑侍郎,进直文德、寿光省。官至给事中,直西省。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徐悱(?—524) 南朝梁诗人。字敬业。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徐勉次子,刘令娴夫。幼聪敏,能属文。起家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累官至晋安王长史,卒于官。其诗清雅可诵。《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五、《南史》卷六〇。

何逊(?—约518)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结为忘年交。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安成王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其文与刘孝绰并称“何刘”。其诗与阴铿相似,并称“阴何”。梁元帝曾谓“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其诗辞语清隽,特工于描绘自然景物。于山水诗更多致力,有所开拓,多摛布物色以寄托情思,形象鲜明清美。其体物之工,颇为杜甫蜀中咏物所取法。杜甫曾云“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解闷十二首》之七)。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何记室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三三。

萧洽(471—525) 南朝梁诗人。字宏称。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萧惠基子。好学博涉,善属文。天监初迁太子中庶子,出为南徐州中从事,还除司徒从事中郎,迁太府卿。普通初为通直散骑常侍,迁散骑常侍,出为临海太守,还拜司徒左长史。卒于官。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一八。

殷芸(471—529) 南朝梁文学家。字灌蔬。陈郡长平(治今河南西华东北)人。仕齐为宜都王行参军。仕梁为中书舍人、昭明太子侍读。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直东宫学士省。奉梁武帝之命,编撰《小说》,世称《殷芸小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六〇。

何子朗 南朝梁诗人。字世明。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早有才思,工清言。与宗人思澄、逊俱擅文名,时人有“东海三何,子朗最多”之谓。历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国山令,卒。时年二十四。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七二。

刘邈 南朝梁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归附侯景。景攻台城不克,曾劝景乞和,为景所采纳。《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六、《南史》卷八〇。

王泰 南朝梁文学家。字仲通。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僧虔孙。梁天监元年(502)为秘书丞。历中书侍郎,掌吏部郎事,累迁廷尉卿、侍中、都官尚书、吏部尚书。卒年四十五。《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一、《南史》卷二二。

徐摛(474—551) 南朝梁文学家。字士秀,一字士缋。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徐陵父。好学,遍览经史。初为太学博士,后为晋安王萧纲侍读,转太子家令,兼掌管记,累迁太子左卫率。侯景陷台城,简文帝被幽闭,因感气疾而卒。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宫中尽学其绮艳文风,时称“宫体”。《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〇、《南史》卷六二。

张率(475—527) 南朝梁文学家。字士简。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好属文,与陆倕并为沈约所赏识。仕齐,初为著作佐郎,官至太子洗马。梁武帝执政,引为相国主簿。天监初,为鄱阳王友,迁司徒谢朏掾,直文德待诏省,寻为秘书丞。历官至新安太守。工赋。武帝谓其为赋速而工,兼有司马相如与枚皋之长。《舞马赋》较著名。诗多为乐府。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赋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十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三一。

庾仲容(475—548) 南朝梁诗人。以字行。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博学,少有盛名,好危言高论。初为安西法曹行参军,历尚书左丞、咨议参军,出为黟县令。及太清乱,客游会稽,遇疾卒。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三五。

刘子遴(476—548) 南朝梁文学家。字思贞。南阳涅阳(治今河南邓州东北)人。仕梁历太学博士、中书侍郎、南郡太守、秘书监、都官尚书、太常卿。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〇、《南史》卷五〇。

萧介(476—548) 南朝梁散文家。字茂镜。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少颖悟,有器识。博涉经史,兼善属文。仕梁历始兴太守,官至侍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一八。

王暕(477—523) 南朝梁文学家。字思晦。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俭子。弱冠选尚淮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齐明帝时,除骠骑从事中郎。天监初,除太子中庶子。历侍中、五兵尚书,出为晋陵太守,征为吏部尚书,累迁尚书左仆射,领国子祭酒。暴疾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一、《南史》卷二二。

到溉(477—548) 南朝梁诗人。字茂灌。彭城武原(今江苏邳州西北)人。少孤贫。与弟洽俱聪敏有才学,早为任昉所知,有“两到”之称。初为王国左常侍,历御史中丞、都官尚书、左民尚书、吏部尚书,后为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因疾失明,以金紫光禄大夫就第养疾。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〇、《南史》卷二五。

到洽(477—527) 南朝梁文学家。字茂㳂。彭城武原(今江苏邳州西北)人。到溉弟。天监元年(502)为太子舍人。后历尚书殿中郎、太子中庶子,累迁御史中丞,出为寻阳太守。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六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七、《南史》卷二五。

萧琛(478—529) 南朝梁文学家。字彦瑜。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仕齐初为太学博士。王俭为丹阳尹时辟为主簿,累迁至尚书左丞。仕梁为宣城太守、吴兴太守,历左户、度支二尚书、侍中,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曾著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六、《南史》卷一八。

王台卿 南朝梁诗人。曾为刑狱参军、南平王萧恪宾客。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八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二。

刘霁 南朝梁文学家。字士湮(一作士烜)。平原(今属山东)人。家贫,励志勤学。博学多通。天监中,初为奉朝请,历仕西昌相、尚书主客侍郎、海盐令。母亡,以忧卒,年五十二。著《释俗语》,佚。原有集,亦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七、《南史》卷四九。

刘遵(?—535) 南朝梁诗人。字孝陵。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孺弟。少清雅,有学行,工属文。初为著作郎、太子舍人。累迁晋安王宣惠、云麾二府记室。中大通二年(530),王立为皇太子,仍除中庶子。卒于官。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九。

江革(?—535) 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映。济南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能属文。仕齐初为奉朝请,后为尚书驾部郎。仕梁累迁至度支尚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六、《南史》卷六〇。

何思澄 南朝梁诗人。字元静。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少勤学,工文辞。与宗人逊、子期俱擅文名。初为南康王侍郎、安成王记室。天监十五年(516)迁治书侍御史,出为秣陵令,还为东宫通事舍人,出为黟县令。中大通四年(532)除宣惠武陵王中录事参军。卒于官。年五十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七二。

阮孝绪(479—536) 南朝梁目录学家、文学家。字士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少慕赤松子、许由。隐居不仕。卒后门徒谥曰“文贞处士”。著有《高隐传》,已佚,今存《高隐传论》一篇;又著有《七录》,将宋、齐以来公私图书记录分为七类,对后世目录学发展较有影响。其书至宋亦佚,今存《七录目录》,并辑录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一、《南史》卷七六。

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字孝绰,原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七岁能属文,深为其舅王融所赏异,号曰神童。十四岁时,常代其父刘绘草诏诰,为其父辈沈约、任昉、范云所赏。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历尚书水部郎、秘书丞、太子仆、掌东宫管记、廷尉卿,历官至秘书监。少有盛名,仗气负才,多所陵忽,曾前后五次免官。其辞藻为世所宗,尤为武帝父子所赏爱。其文章属辞典雅,使事工切。曾为《昭明太子集》作序,序次周密,辞意允当。其诗为任昉所赏爱。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秘书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三九。

刘显(481—543) 南朝梁诗人。字嗣芳。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幼聪敏,当世号曰神童。好学,博涉多通。仕梁初为中军临川王行参军,历任尚书仪曹郎、步兵校尉、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出为寻阳太守,除邵陵王平西府咨议参军,加戎昭将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〇、《南史》卷五〇。

王筠(481—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幼警悟,七岁能属文。清静好学,有才名。初为临川王行参军,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宫管记,为昭明太子萧统所器重。历官司徒左长史、临海太守。太清三年(549)简文帝即位,为太子詹事。后遇乱,惊惧坠井卒。其诗文甚为沈约所赏爱,称其诗“实为丽则”,尝云:“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昭明太子哀策文》叙事述情,文质相称,为当世所嗟赏。其诗清切鲜丽。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詹事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二二。

刘苞(482—511) 南朝梁诗人。字孝尝,一字孟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能属文。天监初,自征虏主簿迁临川王右军功曹,累迁尚书库部侍郎、丹阳尹丞、尚书殿中郎、南徐州治中、太子洗马。以文藻见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三九。

褚沄 南朝梁诗人。字士洋。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好学,解音律。仕梁为曲阿令。历晋安王中录事、中书侍郎、御史中丞、湘东王府咨议参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二八。

吴孜 南朝梁诗人。仕梁,太清二年(548)为学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七、《南史》卷三〇。

朱异(483—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彦和。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人。精通五经。始为扬州议曹从事史,召直西省。深为武帝所信任,位至侍中、中领军。居权要三十余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八、《南史》卷六二。

殷钧(484—532) 南朝梁文学家。名一作均。字季和。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尚永兴公主,拜驸马都尉。初为秘书郎,历东宫学士、国子祭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七、《南史》卷六〇。

王伟 南朝梁诗人。陈留(治今河南开封西北)人。少有才学,雅高辞采。仕魏为侯景行台左丞。后随景降梁。大宝元年(550)迁为中书监,二年为尚书左仆射。景败,囚送江陵,烹于市。《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六、《南史》卷八〇。

伏挺(约484—约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士标。平昌安丘(今山东安丘西南)人。幼敏悟。有才思,好属文,深为任昉所叹异。齐末,州举秀才,对策第一。梁天监初,为中军参军事,迁晋陵、武康令,后除南台治书侍御史。因纳贿被劾,惧罪,出家为僧,后遇赦还俗。卒于侯景乱中。其诗善效康乐体。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七一。

刘孝仪(484—550) 南朝梁文学家。名潜,字孝仪。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三弟。幼孤,与兄弟相励勤学。初为始兴王法曹行参军,后迁尚书右丞、都官尚书,出为豫章内史。病卒。为人宽厚。能文,六弟孝威善诗,其兄孝绰常谓“三笔六诗”。其文辞典义精事切。奉敕所作《雍州平等寺金像碑》,史称“文甚宏丽”(《梁书·刘潜传》)。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豫章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九。

刘孺 南朝梁诗人。字孝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幼聪明,七岁能属文。初为中军法曹行参军,镇军沈约引为主簿,累迁太子中舍人、中书郎、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九。

刘令娴 南朝梁女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第三妹,时称刘三娘。徐悱妻。有才学,文尤清拔。其《祭夫徐敬业文》清丽典雅,为时人所称道。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三、《南史》卷三九。

庾丹 南朝梁诗人。少有俊才。与伏挺、何子朗同为周捨所赏识。曾为桂州刺史萧朗记室。以忠谏被害。《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一。

萧子範(486—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景则。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孙、萧子显兄。齐永明中,封祁阳县侯,除太子洗马。梁受禅,历南平王从事中郎、临贺王长史,官至秘书监。曾作《千字文》,文辞甚美。有“宗室奇才”之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五、《南史》卷四二。

萧子云(487—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景乔。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孙,萧子显弟。齐时封新浦县侯。梁天监初,迁丹阳尹丞。累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侯景乱,奔晋陵,饿死于僧舍。善草隶书。著有《晋书》、《东宫新纪》。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五、《南史》卷四二。

陆罩 南朝梁诗人。字洞元。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少笃学,有文才。仕梁为太子中庶子,位终光禄卿。《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六、《南史》卷四八。

何敬容 南朝梁文学家。字国礼。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弱冠选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仕梁,累迁尚书令、侍中、太子詹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七、《南史》卷三〇。

庾肩吾(487—约552) 南朝梁文学家。字子慎,一字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信父。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萧纲常侍,随府历记室参军。普通四年(523),在雍州受命与刘孝威、徐摛等十人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中大通三年(531),萧纲为太子,兼东宫通事舍人。太清三年(549),萧纲即帝位,任为度支尚书。后封武康县侯。才学富赡。其诗多为应制咏物之作,文丽而情寡,与徐摛为宫体诗的代表作家。唯《乱后行经吴御亭诗》,记录其亲身经历的乱世景象,与其平生诗作大异其趣。其文典丽工切,气度从容。其中小启多幅,简要得体。又工书法。所作《书品》将自东汉至梁书家一百二十八人列为九等,加以铨评,颇为精当。序言泛论书势,妙得神理。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庾度支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五〇。

张嵊(488—549) 南朝梁诗人。字四山。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初为秘书郎,历太子舍人、中书郎、散骑常侍,累迁为吴兴太守。太清三年(549)举兵击侯景,为景所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三、《南史》卷三一。

萧子显(约489—约537) 南朝梁史学家。字景阳。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孙。入梁为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后出为吴兴太守。好学能文,为萧衍父子所重。尝作《鸿序赋》,为沈约所称许。其诗情辞清丽。在所作《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标举“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由此提倡新变,明言“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并批评“典正可采,酷不入情”、“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和“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三种不良倾向,反映了文学日益走向自觉过程中,人们对文学本质特征及创作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生平颇事历史著述,撰有《齐史》(即《南齐书》)。又有《后汉书》、《普通北伐记》、《贵俭传》,并亡。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八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五、《南史》卷四二。

萧子晖 南朝梁文学家。字景光。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高帝孙,萧子显弟。仕梁,初为员外散骑侍郎,历临安、新繁令,累迁至骠骑长史。有文才。曾听梁武帝讲《三慧经》,作《讲赋》上奏,甚见称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五、《南史》卷四二。

江从简(?—548) 南朝梁诗人。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江革次子。少有文情,年十七,作《采荷词》刺何敬容,为当时所赏。官至司徒从事中郎。侯景乱,为任约所害。《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六、《南史》卷六〇。

谢举(?—548) 南朝梁文学家。字言扬。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庄孙。少博学多通,尤长玄理及释氏义。年十四,曾赠沈约诗,为约所赏。仕梁,初为太子家令,深为昭明太子赏接。武帝时累迁尚书令。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七、《南史》卷二〇。

刘孝威(约496—549) 南朝梁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第六弟。气调爽逸。普通五年(524)为安北将军晋安王法曹,转主簿,历官至中庶子,兼通事舍人。侯景围建康,随司州刺史柳仲礼逃至安陆,病卒。三兄孝仪以文胜,他以诗胜,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其诗以乐府较佳,风格劲健。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刘庶子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九。

纪少瑜 南朝梁诗人。本姓吴,养于纪氏。字幼玚。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年十三,能属文,为王僧孺赏识。曾为晋安国中尉。大同七年(541)为东宫学士。后除武陵王记室参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七二。

孔翁归 南朝梁诗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为南平王司马府记室。工于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三三。

王锡(499—534) 南朝梁诗人。字公嘏。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历任秘书郎、太子舍人、太子洗马。年二十四,迁尚书吏部郎中,称疾不拜。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一、《南史》卷二三。

真谛(Paramārtha,499—569) 音译波罗末他,亦名拘罗那他(Kulanātha),意译“亲依”。南朝梁、陈时佛教学者。与鸠摩罗什、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西天竺(古印度西部)优禅尼国人。出家后遍访名师,学通内外,尤精大乘之说。中大同元年(546)应梁武帝聘请来华,因时局不宁,流寓今苏、浙、赣、闽等地,沿途从事译经,最后至广东,与弟子专心译经。先后译出经论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主要介绍有关大乘瑜伽宗的思想。所译《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生平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五、卷八。

张缵(499—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伯绪。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年十一,尚武帝女,拜驸马都尉。初为秘书郎。大同二年(536)征为吏部尚书,累迁湘州刺史。后为岳阳王萧詧所杀。其文学富辞赡。《南征赋》为追步潘岳《西征赋》之作。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四、《南史》卷五六。

谢微(500—536) 南朝梁诗人。名一作徵。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朓从侄。好学,善属文。初为安西安成王法曹,累迁中书郎、鸿胪卿,兼中书舍人。出为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南兰陵太守。文思敏捷。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一九。

宗懔 南朝梁文学家。字元懔。少聪敏好学,邻里号为“童子学士”。梁元帝时官至五兵尚书、吏部尚书。江陵陷没,入北周。著有《荆楚岁时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

沈满愿 南朝梁女诗人。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沈约孙女。嫁征西记室范靖为妻。能诗。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二首。生平事迹见《隋书》卷三五、《玉台新咏》卷五。

鲍泉 南朝梁诗人。字润岳。东海(治今山东郯城北)人。鲍幾子。博涉史传,兼有文笔。少事元帝为通直侍郎。元帝承制,累迁信州刺史。世子萧方诸刺郢州,他为长史。侯景陷郢,被害。曾著《新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〇、《南史》卷六二。

萧统(501—531) 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位而卒,谥曰“昭明”,世称“昭明太子”。生而颖慧,五岁遍读五经,博览群书。文思锐敏,多引纳才学之士,商榷古今,间以著述。崇信佛典,所作多宣扬佛学。曾招聚文学之士纂集自先秦迄梁各体文学作品为《文选》三十卷,为荟萃梁以前文学作品精华的总集。论文主张“丽而不浮,典而不野”(《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且“有助于风教”(《陶渊明集序》);强调严格区分文与非文的界限,如经、史、子以及贤人辩士等的言辞皆不收入《文选》。又力主发展与创新,以为“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文选序》),实际上肯定了魏晋以来重辞采声对等形式追求的时代新风尚。称赞陶渊明“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陶渊明集序》),表现出超越时俗的识见。其《宴阑思旧诗》悼念旧属,颇有情致;又有从事佛教活动诗多首,皆辞藻清密。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八、《南史》卷五三。

昭明太子 即萧统。

萧纲(503—551) 即梁简文帝。南朝梁文学家。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同母弟。天监五年(506)封为晋安王。历任荆州、江州、徐州、雍州、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卒,继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叛陷建康(今南京市),武帝被迫死,他继承皇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杀。博综儒书,善言玄理,为藩王及太子时,多引纳文学之士。尝自谓少“有诗癖,长而不倦”,与徐摛、庾肩吾等,颇有体制轻艳之作,描写上层贵族之荒淫生活,当时号为“宫体”,甚为后世所诟病。有古题乐府八十七首,数量之多,为当时其他诗人所远不及。此类作品,据题抒写,发挥本旨,其中篇题多有为李白所承袭者。文辞俱精雅可观。其《乌夜啼》、《乌栖曲》与《东西伯劳歌》二首,俱有助于七言体的开拓。《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夜望单飞雁诗》可视为唐人七绝先驱。其诗作篇章之富,居六朝诗人之首。辞藻鲜丽,抒情写景,俱甚精切,对新体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文富丽精巧。所制四六之体,俱极典雅。其《与湘东王论文书》,对当时文风及作者多所评议,颇能代表当时部分文学思想。论文不遵传统儒家论说,反对宗经,推尚创新,以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诫当阳公大心书》),无取谨慎而独任恣肆放达。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南史》卷八。

褚翔(505—548) 南朝梁诗人。字世举。河南阳翟(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为国子监,举高第。历秘书郎、太子舍人、散骑常侍,侍东宫,累迁吏部尚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二八。

江禄 南朝梁诗人。字彦遐。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幼笃学,有文章,工书善琴。曾为太子洗马、湘东王录事参军,后为作唐侯相。著有《列仙传》。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三六。

萧纪(508—553) 南朝梁诗人。字世询。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武帝第八子。少勤学,有文才,属辞不好轻华,甚有骨气。天监中,封武陵郡王。历任扬州刺史、益州刺史。侯景乱,不赴援。武帝死,僭号于蜀,改元天正。后为元帝将樊猛所杀。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五、《南史》卷五三。

萧绎(508—554) 即梁元帝。南朝梁文学家。公元552—554年在位。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先后历任会稽太守、丹阳尹、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太清三年(549),侯景陷京师,武帝被困死,简文帝继立,于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杀。次年,遣王僧辩平定侯景,遂即帝位于江陵。承圣三年(554),西魏军陷江陵,即被俘杀。性残狠,多忌刻,侯景据京师,父兄遭辱戮,手握重兵不即救援,唯务翦除手足以自固。及平侯景,复忌其大将王僧辩、王琳,置之远方,及西魏军来伐,失援致败。敏慧好学,博览群书,不好声色。与文士裴子野、萧子云、刘孝绰、张缵等为布衣之交,多事著述。其乐府七言诗如《燕歌行》,情思婉转,辞句清丽严整,与其父兄同启七古发展的新局面。其五言诗唯事辞藻妍丽,使事工切,而乏高远情致,但词句隽秀,已入近体格调。其抒情小赋如《荡妇秋思赋》、《采莲赋》,情思与宫体诗相应,施之采藻,运以骈俪韵语,声色之美,洋溢耳目,而其以五、七言诗发引或终结,情调从容悠扬,味至隽永。其《玄览赋》叙写出守荆州时沿途经历感怀,取法于班昭的《东征赋》及潘岳的《西征赋》,辞藻富赡,但着意骋其才华,未免失之过繁。各类杂文,用事精切,属辞雅练,音调句节,琳琅谐畅,展示出骈文的时代风貌。尝分汉人“文学”、“文章”为“儒”、“学”、“文”、“笔”四端,并突破以是否有韵区分“文”、“笔”的陈说,尤强调“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金楼子·立言》),反映了当时对抒情文学审美特征认识的深化。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梁元帝集》。另有《金楼子》辑本。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南史》卷八。

刘缓 南朝梁文学家。字含度。平原高唐(今属山东)人。刘昭子。历安西湘东王记室,除通直郎,迁镇南湘东王中录事,复随府江州。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萧正德 南朝梁文学家。字公和。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临川王萧宏子。初为梁武帝养子,后还本,封西丰县侯。普通三年(522)奔魏,寻逃归。后进封临贺王,为丹阳尹。侯景反,立为帝,寻降为大司马,矫诏杀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五、《南史》卷五一。

刘孝胜 南朝梁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仪弟。历官邵陵王法曹、湘东王安西主簿记室、尚书右丞兼散骑常侍、武陵王长吏、蜀郡太守。太清中侯景陷建康,武陵王萧纪僭号于蜀,以为尚书仆射。承圣中,随纪出峡口,兵败被执下狱。寻元帝起为司徒右长史。与弟孝先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九。

刘孝先 南朝梁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威弟。仕为武陵王萧纪记室。承圣中,与兄孝胜俱随纪军出峡。兵败,元帝以为黄门侍郎,迁侍中。与孝胜并善五言诗,见重于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一、《南史》卷三九。

徐君蒨 南朝梁诗人。字怀简。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幼聪朗好学。善弦歌。以豪侈称。仕梁为湘东王咨议参军。辩于辞令,有轻艳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一五。

徐防 南朝梁诗人。仕晋安王萧纲。曾与庾肩吾、徐摛等十人随府在雍州抄撰众籍,号“高斋学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〇。

萧晔 南朝梁诗人。字通明。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始兴王萧憺子。初封安陆侯。后改封上黄侯,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晋陵太守。美才仗气。善谈吐,言多激扬。《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二。

荀济 南朝梁文学家。字子通。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东)人。世居江左。初与梁武帝为布衣交。武帝即位,未仕。尝上书讥佛法,武帝将诛之,遂奔魏。后参与谋害高澄,事发被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北史》卷八三。

萧巡 南朝梁诗人。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萧琛子。有轻薄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七、《南史》卷三〇。

王训(511—536) 南朝梁诗人。字怀範,小字文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暕子。补国子生。射策高第。除秘书郎,迁太子舍人、秘书丞。后转宣城王文学友、太子中庶子,掌书记,迁侍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一、《南史》卷二二。

陆云公(511—547) 南朝梁文学家。字子龙。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陆倕从孙。好学,有才思。州举秀才。历湘东王参军,入为尚书仪曹郎,除著作郎,迁中书黄门郎。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南史》卷四八。

鲍至 南朝梁诗人。东海(治今山东郯城北)人。以才艺知名。仕晋安王,与庾肩吾、徐摛等随府在雍州。简文帝开文德省置学士,与庾信、徐陵等充其选。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六二。

鲍幾 南朝梁诗人。名一作机。字景玄。东海(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家贫。初为舂陵令。历太常丞、尚书郎,终于湘东王咨议参军。《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三〇、《南史》卷六二。

萧纶(517—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世调。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六子。少聪颖,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牍。封邵陵郡王。官至侍中、南徐州刺史、司空。侯景叛逆,率军进讨,兵败,北走汝南,为西魏所杀。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九、《南史》卷五三。

徐怦 南朝梁诗人。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徐勉从子。仕梁为武陵王萧纪直兵参军。纪称帝,固谏,被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五、《南史》卷五三。

陆琏 南朝梁文学家。曾仕齐。仕梁为征虏记室参军。武帝诏修五礼经,掌军礼。《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二五、《南史》卷六〇。

邓铿 南朝梁诗人。南郡当阳(今属湖北)人。平西将军邓元起子。《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一〇。

萧詧(519—562) 即南朝后梁宣帝。公元555—562年在位。字理孙。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善佛义。普通中,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中进封岳阳郡王,为东扬州刺史。中大同初,为雍州刺史。太清中,称藩于魏,魏立为梁王。元帝败没,建号于江陵,改元大定。谥曰宣皇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周书》卷四八、《北史》卷九三。

萧方等(528—549) 南朝梁散文家。字实相。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元帝长子。少聪敏,有俊才,善骑射,尤长巧思。母徐妃失宠,意存危惧。曾著《散逸论》以申其志。后率军讨河东王萧誉,军败溺水死。谥忠壮世子。曾撰《三十国春秋》、《笃静子》,均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四、《南史》卷五四。

周弘正(496—574) 南朝陈诗人。字思行。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周颙孙。幼孤。年十五召补国子生,于国学讲《周易》。仕梁为国子博士。侯景乱,投景,拜太常,掌礼仪。后投元帝,累迁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入陈,为太子詹事、侍中、国子祭酒,官至尚书右仆射。梁元帝《金楼子》云:“士大夫重汝南周弘正,其于义理,清转无穷,亦一时之名士也。”其诗以应制、咏物诗为主,语较清新。五言短章通达明晰,有民歌风味,具五绝雏形。著有《周易义疏》、《孝经私记》、《庄子内篇讲疏》。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八篇,均为奏议表启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三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四、《南史》卷三四。

周弘让 南朝陈文学家。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周弘正弟。性简素。博学多通,善隶书。梁时始不得志,隐于句容茅山,数征不出。晚仕侯景,为中书侍郎,为世人所讥。承圣初为国子祭酒,后任仁威将军。陈天嘉初,以白衣领太常卿、光禄大夫。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四、《南史》卷三四。

周弘直(500—575) 南朝陈文学家。字思方。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周弘正二弟。初仕梁,为太学博士,迁湘东王外兵记室参军,掌书记。元帝时,累迁昌州刺史。陈天嘉中,官国子博士、秘书监,官至太常卿、光禄大夫。染疾卒于家。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四、《南史》卷三四。

沈炯(约502—约560) 南朝陈文学家。字礼明,一作初明。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仕梁为尚书左户侍郎,出为吴令。后入王僧辩幕府,掌羽檄军书。梁元帝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西魏陷江陵,被虏,授仪同三司。绍泰二年(556)归国,迁御史中丞。入陈,加通直散骑常侍,参决军国大政。后还乡里,收授徒众。病卒吴中。赠侍中。其诗纪行、咏物,尚能寄怀抒慨,另有一些文字戏作,谢榛称为“多务纤巧”(《四溟诗话》)。文多为四六,骈俪典实,因一时风尚,颇为世人称道。《陈书》本传论云:“及下笔盟坛,属辞劝表,激扬旨趣,信文人之伟者欤!”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沈侍中集》。清吴汝纶有选评本《沈侍中集选》。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一九、《南史》卷六九。

洪偃(504—564) 南朝陈诗僧。俗姓谢。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悟道。工诗,善草隶。文采洒落,傲寄泉石。梁时为武帝所优礼。简文帝爱而令还俗为学士,不从。梁乱,尝避缙云,陈时复出。天嘉初于宣武寺讲佛经,学徒盛集。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续高僧传》卷九。

阴铿 南朝陈诗人。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先祖于东晋末南迁,居南平(今属福建)。幼聪慧,五岁能诵吟诗赋。初仕梁,任湘东王法曹参军。陈天嘉中为始兴王伯茂府中录事参军。后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世称“阴常侍”。博览史传,尤善五言诗,为时人推重。诗以写景纪游见长,体物细微,匠心独运,语言清丽秀美,工于炼字锻句。名篇有《江津送刘光禄不及》等。部分诗讲求音律和谐,注重对仗工稳,初具五律规模。时与何逊齐名,世号“阴何”。杜甫颇推尊之,赞李白时曾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又自谓“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解闷十二首》之七)。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阴常侍集》。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六四。

徐陵(507—583) 南朝陈文学家。字孝穆。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幼能属文。博览史籍。梁中大通三年(531),充东宫学士,迁尚书度支郎,出为上虞令。太清二年(548),以通直散骑常侍使魏。承圣三年(554)始返。绍泰二年(556),使齐,还除给事黄门侍郎、秘书监。入陈,加散骑常侍,为五兵尚书、领大著作。后迁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世称“徐仆射”。历官丹阳尹、中书监、侍中。后主时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主诏称其“弱龄学尚,登朝秀颖,业高名辈,文曰词宗”(《陈书》本传)。精通儒学,崇尚释教,聪慧富才,文思敏捷。《陈书》谓:“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文以四六骈体为主,多为表册、书简、墓志。文势流畅圆融,结构精整绵密,语句骈俪工致,尤长于用典。其诗多为唱和应酬之作,内容贫弱,诗风轻艳,尤尚藻饰,明王世贞称为“淫丽之辞”(《艺苑卮言》)。形式工巧细密,气格绮靡雅媚,波及一代诗坛。部分乐府或健爽豪雄,或清新流丽。不少诗篇用韵平仄相间,音律和谐,推进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清王士禛认为“陈朝寥寥,孝穆称首”(《带经堂诗话》)。与北周庾信齐名,世称“徐庾”。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徐仆射集》。另编有《玉台新咏》。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六、《南史》卷六二。

惠标(?—564) 又作慧摽、慧标。南朝陈僧人。博学有才。天嘉初,陈宝应反,作诗相赠。宝应败,被俘遭戮,他受累被杀。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八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一九、《南史》卷六九。

江德藻(509—565) 南朝陈散文家。字德藻。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好学善文。仕梁,为尚书比部郎。入陈,授秘书监,兼尚书左丞。寻以本官兼中书舍人。天嘉四年(563)兼散骑常侍,出使北齐,著《北征道里记》。还拜太子中庶子,迁御史中丞,因事免。后自求出补新喻令。著文笔十五卷,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六〇。

颜晃(510—562) 南朝陈散文家。字元明。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少孤,贫而好学,文有辞采。仕梁,初为邵陵王兼记室参军。侯景乱,奔荆州。承圣初,除中书侍郎。陈天嘉初,迁员外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掌诏诰。尝献《甘露颂》,词义该典,为高祖赏识。《陈书》本传称其为文“雅有气质”。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七二。

孔奂(514—583) 南朝陈文学家。字休文。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孤,好学善文,博通经史。仕梁,为镇西湘东王外兵参军、仪曹侍郎。入陈,迁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558),任晋陵太守,清白自守,分俸孤寡。郡中号为“神君”。世祖征为御史中丞,迁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寻为五兵尚书。天康元年(566),为太子詹事。高宗太建三年(571),征为度支尚书。后迁吏部尚书,加侍中,迁中书令,转太常卿,领弘范宫卫尉。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一、《南史》卷二七。

韦鼎(515—593) 南朝陈诗人。字超盛。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博涉经史,尤善相术。仕梁,累迁中书侍郎。陈武帝即位,拜黄门侍郎。太建中,以廷尉卿出使北周,后为太府卿。至德初,尽卖田宅,寓居寺院。隋文帝时授上仪同三司。后任光州刺史。寻追召入京。卒于长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五八、《隋书》卷七八。

徐伯阳(516—581) 陈朝文学家。字隐忍。东海(治今江苏常熟北)人。年十五,以文笔称。梁大同中,为侯官令。侯景乱,至广州依萧勃。勃败,还居吴郡。陈天嘉二年(561),除司空侯安都府记室参军事。太建初,与张正见等一时名士为文会之友,游宴赋诗,曾编成《文会诗》并为之序。后历任新安王府记室参军,兼南徐州别驾,带东海郡丞,除镇右新安王府咨议参军事。后闻姊丧,发疾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七二。

许亨(517—570) 南朝陈散文家。字亨通。高阳新城(今河北满城东北)人。博识群书,多识前代旧事。仕梁,为征西中记室,兼太常丞。避侯景乱至郢州,邵陵王引为咨议参军。王僧辩又召为仪同从事中郎,太尉从事中郎,与沈炯对掌书记。入陈,历太中大夫,领大著作。陈顼即位,拜卫尉卿。曾撰《齐书》并《志》,佚。又撰成《梁史》。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六〇。

智恺(518—568) 南朝陈高僧。俗姓曹。住杨都寺。学识丰厚。曾与名僧法泰赴广州制旨寺,协助西天竺优禅尼国高僧真谛翻译《摄大乘论》、《俱舍论》,并为之作序疏。梁承圣和陈光大中,真谛译《起信论》、《律二十二明了论》,曾当笔受之任。有佛经文疏八十三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续高僧传》卷一。

沈不害(518—580) 南朝陈散文家。字孝和。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幼孤,好学不倦。梁时为太学博士。陈天嘉初,除衡阳王府中记室参军,兼嘉德殿学士。曾改定乐章,制三朝乐歌词行于乐府。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每为文,提笔即成,略无寻检,人称“意圣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三、《南史》卷七一。

顾野王(518—581) 南朝陈诗人、画家、文字学家。字希冯。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幼时好学,九岁尝制《日赋》,十二岁随父至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虫篆奇字。仕梁,为临贺王府记室。侯景乱,曾召募乡党随义军援建康。陈天嘉中补撰史学士,除太子率更令,领大著作,掌国史,官至黄门侍郎、光禄卿。能画。尝画古贤,王褒书赞,时称“二绝”。撰有《玉篇》,兼释形音义。其诗多为乐府,写女子思情,语言华丽浓艳。其文多咏物小赋。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〇、《南史》卷六九。

岑之敬(519—579) 南朝陈诗人。字思礼。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十六岁策试《春秋左氏传》,擢为高第。年十八为太学限内博士。后任南沙令。承圣二年(553),除晋安王府中记室参军,奉命赴岭表宣旨慰喻萧勃,羁广州。太建初归陈,授东宫义省学士,累迁鄱阳王中卫府记室、征南府咨议参军。博涉文史,雅有词笔。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七二。

蔡景历(519—578) 南朝陈散文家。字茂世。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家贫好学,善尺牍,工草隶。仕梁,为诸王府佐,出为海阳令。绍泰元年(555),迁给事黄门侍郎,兼掌相府记室。入陈,迁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世祖即位,封新丰县子,迁散骑常侍,后以功进爵为侯。高宗时迁度支尚书。为文不尚雕靡,而长于叙事,应机敏速,为当世所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一六、《南史》卷六八。

陈暄 南朝陈文学家。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学不师受,文才俊逸。嗜酒放纵,无节操。陈叔宝为太子时,引为东宫学士,及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与江总等俱称“狎客”。又与徐伯阳等为“文会之友”。因受后主侮弄,惊悸而死。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六一。

祖孙登 南朝陈诗人。太建初尝为记室。侯安都为征北大将军时,引为宾客。与徐伯阳等为“文会之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九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六六。

刘删 南朝陈诗人。太建初曾任长史。侯安都为征北大将军时,引为宾客。与徐伯阳等为“文会之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八、《南史》卷六六。

谢燮 南朝陈诗人。太建十二年(580),所司屡举为吏部侍郎,皆不见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一。

何胥 南朝陈诗人。字孝典。陈后主时任太常令。与陈暄兄弟友善。曾奉命出使关外。善音乐,采宫中女学士及朝臣唱和艳诗,被之管弦,以为新曲。《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南史》卷六一。

徐德言 南朝陈诗人。仕陈为太子舍人。尚陈后主妹乐昌公主。陈亡,其妻为杨素所得。入隋,与妻重聚,偕归江南终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古今诗话》。

江总(519—594) 南朝陈诗人。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七岁而孤。年十八,为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梁武帝赏其诗,转为侍郎。官至太子中舍人。侯景乱,赴广州依其舅萧勃,滞留岭南多年。陈天嘉四年(563),以中书侍郎征还,累迁给事黄门侍郎、左民尚书、太子詹事等。因与太子作长夜饮,被免官。后历侍中、散骑常侍、太常卿。后主即位,迁尚书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身当权宰,日与陈暄等陪后主游宴,当时谓之“狎客”。入隋,为上开府。卒于江都。其诗以应酬、宴游、写景为多,内容贫弱。一些描写边塞生活、自然景物及思妇情感的乐府,尚清新明朗,韵致深婉,摹写物态生动精细。陈亡,时有悲慨伤痛之作,情感真切,诗风朴实。五、七言尤善,如《闺怨篇》、《宛转歌》已近七言歌行律调,《怨诗》也初具七绝体式。五言对仗精严,音律谐和。其文以赋、表章、碑铭类为主。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七、《南史》卷三六。

张正见 南朝陈诗人。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年十三,献颂,深得太子萧纲赞赏。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梁元帝时,拜通直散骑常侍,迁彭泽令。遇乱避于匡俗山。入陈,高祖诏其还都,除鄱阳王府墨曹行参军,累迁尚书度支郎、通直散骑侍郎。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尤善五言诗。尝与徐伯阳等十余人为“文会之友”,以其所传诗为多。宋严羽云:“南北朝人惟张正见诗最多,而最无足省发,所谓‘虽多亦奚以为’。”(《沧浪诗话》)其诗以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乐府和写景纪游的五言为优,时有佳篇秀句。“云路横秋水,星桥转夜流”,“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诸句,陆时雍认为“皆得意象先,神行语外,非区区模仿推敲之可得者”(《诗镜总论》)。一些诗对仗精工,法度较严,已近律诗格局,王世贞称之“律法已严于‘四杰’,特作一二拗语为六朝耳”(《艺苑卮言》卷三)。后人辑有《张散骑集》。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七二。

徐孝克(527—599) 南朝陈文学家。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徐陵弟。曾削发为僧,更名法整。后还俗。陈天嘉中,任剡县令。太建六年(574),任国子博士、通直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后为都官尚书,迁散骑常侍,侍东宫。陈亡入隋,授国子博士,侍读东宫。病卒。精通释典,崇尚佛教,以孝行闻于时。著有《孝经讲疏》、《论语讲疏文句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六、《南史》卷六二。

褚玠(529—580) 南朝陈文学家。字温理。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博学有才,工于属文。初为王府法曹。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任山阴令。后累迁御史中丞。性刚毅胆决,有“直绳”之称。卒于官。其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二八。

(531—585) 南朝陈文学家。字宜事。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人。七岁能诵古诗赋十余万言。后依湘州刺史萧循,广阅坟典,博通群籍。初为王琳府记事。入陈,世祖召为撰史学士。后主时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后为佞臣所谮,下狱死。为文典丽。著有《陈书》。曾著《明道论》,辩驳大心暠法师的《无诤论》。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〇、《南史》卷六九。

章华(?—587) 南朝陈散文家。字仲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世为农。好学,博览经史,尤善属文。侯景乱,居岭南罗浮山寺,专精习业。欧阳 为广州刺史,署为南海太守。后主时,除大市令,以疾辞。因上书极谏,指陈政弊,为后主所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〇、《南史》卷六九。

阮卓(531—589) 南朝陈诗人。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幼聪敏,笃志经籍。天康元年(566)为新安王府记室参军,后迁始兴王中卫府记室参军。至德元年(583),入为德教殿学士,寻兼通直散骑常侍,以副使聘隋。隋文帝令薛道衡、颜之推等与之谈宴赋诗,礼遇优厚。还除南海王府咨议参军,以眼疾退居里舍。陈亡入隋,行至江州病卒。工五言诗。为“文会之友”之一。《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七二。

陆琼(537—586) 南朝陈文学家。字伯玉。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幼能诗善弈,号为神童。州举秀才。天嘉元年(560)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任尚书外兵郎、殿中郎、新安王文学。光大初,徐陵荐为司徒左西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齐。太建中,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大著作,撰国史。后主时,直中书省,掌诏诰,官至吏部尚书。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〇、《南史》卷四八。

姚最(约537—603) 南朝陈画论家。字士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幼聪慧。博学,好著述。仕陈为学士,校书于麟趾殿。寻授齐王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隋立,除太子门大夫,后袭父爵为北绛郡公,转蜀王杨秀友,迁司马。秀有异谋,废为庶人,他受牵连,被杀。著有《续画品》。生平事迹见《周书》卷四七、《北史》卷九〇。

谢贞(539—585?) 南朝陈散文家。字元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九世孙。幼聪敏。尝作五言诗《春日闲居》,为其舅王筠称赏。年十三,尤善《左传》。工书法,于草隶虫篆皆精。侯景乱,亲属散亡。曾至北周,侍读周武帝弟赵王宇文招。太建五年(573)归陈,除智武府外兵参军事。后迁尚书驾部侍郎,出为始兴王叔陵府主簿。后主时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掌记室。至德三年(585),母亡去职,哀毁致疾,寻卒。多才善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二、《南史》卷七四。

陆琰(540—573) 南朝陈文学家。字温玉。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陆瑜兄。幼孤,好学。州举秀才。初为宣惠始兴王行参军,迁法曹外兵参军,直嘉德殿学士。陈世祖尝使作《刀铭》,援笔即成。寻兼通直散骑常侍,副王厚聘北齐。厚卒,为使主。时人以其与弟瑜比为“二应”。太建初,为武陵王明威府功曹史,兼东宫管记。陈后主曾收其文成二卷。原有集,已佚。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四八。

陆玠(540—576) 南朝陈文学家。字润玉。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笃学能文,雅有识度。举秀才,对策高第。陈世祖超授衡阳王文学,直天保殿学士。太建初,迁长沙王友,领记室。陈叔宝为太子,征为管记,除中舍人。寻因双目失明,回归乡里。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四八。

何之元(?—593) 南朝陈散文家。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幼有才思。仕梁曾任武陵王安西刑狱参军。侯景乱,武陵王举兵东下,他被囚舰中。及败,王琳召为记室参军。后随琳败奔北齐,为扬州别驾。太建中,应始兴王陈叔陵召,归陈,任咨议参军。叔陵诛,遂绝人事,专心著述。陈亡,移居常州晋陵。曾著《梁典》。《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七二。

陆瑜 南朝陈文学家。字幹玉。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陆琰弟。少笃学,文辞秀美。初为骠骑安成王行参军,转军师晋安王外兵参军、东宫学士。时人以其与兄琰比为“二应”。太建中,累官永阳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卒年四十四。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四八。

蔡凝(543—589) 南朝陈诗人。字子居。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能文善书,尤工草隶。初为秘书郎。太建元年(569),迁太子中舍人,尚信义公主,拜驸马都尉。历官晋陵太守、宁运将军、尚书吏部侍郎。与徐伯阳等为“文会之友”。陈后主时官给事黄门侍郎,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曾作《小室赋》以见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三四、《南史》卷二九。

陈叔宝(553—604) 即陈后主。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光大二年(568)为太子中庶子、侍中。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日与妃嫔、文臣诗酒为娱,沉溺声色,不恤朝政。祯明三年(589),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于景阳殿自投于井,为隋军所俘,后病死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其诗多写宫嫔艳妇的容貌思绪、朝欢夕饮的游冶宴乐,内容贫弱淫靡。所作《玉树后庭花》赞美其妃嫔姿色,后人视为亡国之音。唐皮日休云:“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梁朝,坏于陈叔宝。”(《刘枣强碑》)少数乐府诗写景清新,言情真实,语言绮错浓艳,音律谐美,对偶工整。明陆时雍云:“陈后主妆裹丰馀,精神悴尽,一时作者,俱披靡颓败,不能自主。”(《诗镜总论》)明人辑有《陈后主集》。生平事迹见《陈书》卷六、《南史》卷一〇。

陈后主 即陈叔宝。

沈婺华 南朝陈后主皇后。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太建三年(571),皇太子陈叔宝纳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陈亡入长安,后自广陵渡江还乡,于毗陵(今江苏扬州)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聪敏博学,工书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七、《南史》卷一二。

孔范 南朝陈诗人。字法言。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好学有才。太建中任宣惠江夏王长史。后主时,为都官尚书,和江总等日与后主宴游,号为“狎客”,对后主过失必曲为文饰。又与孔贵人结为兄妹,更受宠遇。陈亡,隋文帝以其奸佞,与王瑳、王仪、沈瓘同列为四罪人,流放边裔。文章赡丽,善五言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六、《南史》卷七七。

王瑳 南朝陈诗人。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后主时尝任侍中、散骑常侍,与江总等在禁中陪侍游宴,为“狎客”之一。陈亡入隋,隋文帝以其奸佞,与孔范、王仪、沈瓘同列为四罪人,流放边裔。《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陈书》卷二七、《南史》卷七七、《隋书》卷一。

昙瑗 南朝陈僧人。金陵(今江苏南京)人。陈宣帝时授僧正,住光宅寺,辞不就。以持律名于时。工诗能文。曾与洪偃唱和。太建中卒,年八十二。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续高僧传》卷二七。

张渊 北魏散文家。明占候,晓内外星分。十六国时历仕前秦、后秦与夏。夏亡归魏,为太史令,后为骠骑军谋祭酒。尝作《观象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九一、《北史》卷八九。

高允(390—487) 北魏文学家。字伯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初被征为中书博士,迁侍郎,授太子经书。曾与崔浩同修国史,后浩以国史案被杀,他以太子营救得免。文成帝时,位至中书令,称为“令公”。文明太后临朝,引其参决大政。历事五帝,出入三省,参与国事五十余年。卒谥文,赠侍中、司空。博通经史天文术数,留意文学。诗文能言其志,耿介有声。原有集,已佚。今存明人辑《高令公集》。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四八、《北史》卷三一。

宗钦(?—450) 北魏文学家。字景若。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初仕北凉。入魏后,赐爵卧树男,拜著作郎。后因崔浩国史案株连,被杀。曾撰《蒙逊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二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五二、《北史》卷三四。

崔僧渊 北魏散文家。清河(治今山东临清东北)人。泰始四年(468)由宋入降北魏。太和五年(481),因兄僧佑参与沙门法秀谋反被株连,徙于薄骨律镇。精通文学及佛学。后官南青州刺史。南齐明帝召他南归,复信拒绝。卒年七十余。《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二四、《北史》卷四四。

刘昶(436—497) 北魏文学家。字休道。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文帝第九子。封义阳王。孝武帝时为徐州刺史。废帝大杀宗室,遂投奔北魏。魏孝文帝任为大将军,镇彭城。归魏时曾作《断句诗》,抒写去国离乡、亡命征途的悲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宋书》卷七二、《南史》卷一四、《魏书》卷五九、《北史》卷二九。

韩显宗(?—499) 北魏散文家。字茂亲。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人。初为著作佐郎。孝文帝伐齐,为右军府长史,以战功迁广阳王元嘉咨议参军。后上表诉功高赏薄,被免官,忧郁而死。撰有《冯氏燕志》、《孝友传》等。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〇、《北史》卷四〇。

高闾(?—502) 北魏散文家。本名驴,崔浩为改名闾。字阎士。渔阳雍奴(今天津武清西北)人。曾任中书侍郎。文明太后临朝时,与高允参决大政,官至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中书监。博综经史,文才俊伟,与高允并称“二高”。《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七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五四、《北史》卷三四。

崔光(451—523) 北魏文学家。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县(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孝文帝时曾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与撰修国书,被誉为“今日之文宗”。孝明帝时官至司徒。崇信佛教。能诗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十五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七、《北史》卷四四。

张彝(461—519) 北魏散文家。字庆宾。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人。初袭爵平陆侯。后任散骑常侍,迁尚书。孝明初,加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后被羽林殴打致死。历览经史。《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四、《北史》卷四三。

王肃(464—501) 北魏文学家。字恭懿。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南朝齐,为秘书丞。后奔北魏,累迁尚书令,官至散骑常侍、扬州刺史。《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三、《北史》卷四二。

元勰(?—508) 北魏宗室。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初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后为高肇谮杀。博综经史,雅好属文。曾十步成《应制赋铜鞮山松诗》,苍凉悲壮。撰有《要略》,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二一、《北史》卷一九。

郑道昭(?—516) 北魏书法家。字僖伯。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为秘书郎,后拜国子祭酒。多次上表请置学官生徒,崇儒敦教。官至光州、青州刺史,秘书监。好学博览,喜为诗赋,曾与孝文帝联句。其诗皆登山临水之作,有学鲍、谢痕迹。所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为书法珍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五六、《北史》卷三五。

郦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初为太傅掾,累迁东荆州刺史,以为政刻峻免官。后起为河南尹,除御史中尉。素严猛,遭权豪忌恨,被谗遣关右大使。为雍州刺史萧宝寅所害,死于阴盘驿亭。历览奇书,又遍游北方,访渎搜渠,撰成《水经注》。另有《本志》、《七聘》等,均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八九、《北史》卷二七。

元宏(467—499) 即北魏孝文帝。北魏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鲜卑族。本姓拓跋,后改姓元。五岁即位,由太皇太后冯氏当政。太和十五年(491)亲政,推行改革,大兴文治。十七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变旧俗,禁胡服胡语,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大力推行汉化。才藻富赡,善于吟诗作文,自拟诏册。曾与郑道昭等联句赋诗,颇见帝王气象。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百四十九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联句诗一首,《歌》残句二句。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七、《北史》卷三。

阳固(467—523) 北魏文学家。字敬安。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少任侠,后折节读书。孝文帝时,累迁侍御史。屡进直言,为权贵所疾,免官。孝明帝时,官至前军将军。博览篇籍,有文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七二、《北史》卷四七。

崔鸿(?—约525) 北魏史学家。字彦鸾。东清河鄃县(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官中散大夫,修辑国史。后迁给事黄门侍郎。博览群史。曾据旧有国史撰成《十六国春秋》一书,宋时散佚,今有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五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七、《北史》卷四四。

袁翻(476—528) 北魏散文家。字景翔。陈郡项县(今河南沈丘)人。初为奉朝请,后任廷尉少卿。因不满朝政,出为平阳太守。孝昌中除中书令,领给事黄门侍郎,名位俱重。河阴之变中,被尔朱荣所杀。以才学擅美,与弟跃并称“二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九、《北史》卷四七。

裴伯茂 北魏散文家。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官散骑常侍,永熙中为广平王赞文学,后加中军大将军。学涉群书,文藻富赡。作《豁情赋》、《迁都赋》。撰《晋书》,未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八五、《北史》卷三八。

常景(?—550) 北魏文学家。字永昌。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孝文帝时任门下录事。累迁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秘书监。东魏时除仪同三司。曾删正张华《博物志》,撰《儒林传》、《列女传》等,均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七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八二、《北史》卷四二、《洛阳伽蓝记》卷一。

元顺(494—528) 北魏宗室。字子和。任城王元澄子。始为给事中,寻任给事黄门侍郎,后除右光禄大夫,转兼左仆射。尔朱荣入洛时被害。撰有《帝录》,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一九、《北史》卷一八。

祖莹(?—534) 北魏文学家。字元珍。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以才名拜太学博士,累迁国子祭酒。精通金石雅乐。以文学见重,文章与袁翻齐名。时人语云:“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主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八二、《北史》卷四七。

鹿悆 北魏诗人。字永吉。济阴乘氏(今山东菏泽)人。好兵书、阴阳、释氏之学。初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后为右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天平中除梁州刺史。郑荣业反叛,被执送关西。《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七九、《北史》卷四六。

卢元明 北魏文学家。字幼章。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卢思道从叔。永安初,兼尚书令。孝武帝即位,迁中书侍郎。天平中,为吏部郎中,副李谐使梁,为南人称美。还拜尚书右丞,转散骑常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四七、《北史》卷三〇。

温子昇(495—547) 北魏文学家。字鹏举。自云太原(今属山西)人,迁居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温峤之后。历官侍读兼舍人、中军大将军。东魏末,高澄引为大将军咨议,见疑,下狱死。其文清婉,善于模仿南朝风格。早年作《侯山祠堂碑文》,常景称其“大才士”。作品传于江南与吐谷浑,梁武帝尝赞为“曹植、陆机复生北土”。所作《韩陵山寺碑文》为庾信所赏,谓:“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耳。”诗歌成就较高,尤长乐府,以笔力刚劲、感情真切取胜。《捣衣》诗为其代表作。与邢邵并称“温邢”。又与邢邵、魏收并称“北地三才”。著有《永安记》,已佚。明人辑有《温侍读集》。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八五、《北史》卷八三。

李谐(496—544) 北魏文学家。字虔和。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袭爵为彭城侯。初为太尉参军,曾任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天平四年(537)使梁,其辞采风流,倾动江南。归任秘书监,病卒。博学有文辩。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六五、《北史》卷四三。

萧综(500—530) 北魏诗人。字世谦。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次子。封豫章王,官至南兖州刺史。后叛逃入魏,改名缵(或作赞),字德文。历官司徒、太尉,后封丹阳王。尚寿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尔朱兆入洛,其妻被害,弃官为僧,病卒。学识广博,有才思,善为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五、《魏书》卷五九、《北史》卷二九。

杨衒之 北魏散文家。杨或作阳,又作羊。北平(今河北满城北)人。永安中为奉朝请,魏末为抚军府司马,历秘书监,出为期城郡太守。博学能文,兼通佛教经典。武定五年(547)行经北魏旧都洛阳,见昔日所建千余佛寺大半毁于兵火,因撰《洛阳伽蓝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广弘明集》卷六、《大唐内典录》卷四、《〈洛阳伽蓝记〉序》。

元子攸(507—530) 即魏孝庄帝。北魏皇帝。公元528—530年在位。彭城王勰第三子。孝明帝时封武城县公,进封长乐王。孝明帝崩,尔朱荣立他为帝。永安三年(530),杀尔朱荣,旋为尔朱兆所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十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一〇、《北史》卷五。

李骞(508—?) 北魏文学家。字希义。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南)人。初官大将军府法曹参军,后为散骑常侍、尚书左丞。东魏兴和三年(541)使梁,因事免官。后官至黄门侍郎。博涉经史,文藻富赡。善作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三六、《北史》卷三三。

苏绰(498—546) 西魏大臣、文学家。字令绰。武功(今属陕西)人。少好学,博物多通,深为权臣宇文泰宠任,官至大行台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师。在协助宇文氏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力主运用行政手段改革当时华靡文风,并仿《尚书》语体作《大诰》。“自是之后,文笔皆依此体”(《北史》本传)。但所论偏尚一端,不免矫枉过正,难切时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四篇。生平事迹见《周书》卷二三、《北史》卷六三。

高昂(491—538) 北齐诗人。字敖曹。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胆力过人。北魏末在本乡起兵,后附高欢。东魏时除侍中、司徒,复为军司大都督。后为周军所杀。好为诗,雅有情致,为时人所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五七、《北齐书》卷二一、《北史》卷三一。

邢邵(496—?) 北齐思想家、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仕魏为著作佐郎,后官中书侍郎。入北齐,官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后为中书令,授特进。与温子昇并称“温邢”;与魏收并称“邢魏”。又与温子昇、魏收并称“北地三才”。擅长诗文,藻思华赡。诗歌成就较高,染齐梁之风,而存北朝之气。《冬日伤志篇》为其代表作。学识渊博,名重一代。曾与人辩论“神灭”问题,持“人死则神灭”说,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原有集,已佚,明张溥辑有《邢特进集》。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三六、《北史》卷四三。

祖鸿勋(?—550) 北齐散文家。涿郡范阳(今河北定兴南)人。仕魏为州主簿,除奉朝请。官至高阳太守。以文章著名。曾作《晋祠记》,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五、《北史》卷八三。

裴让之(?—555) 北齐诗人。字士礼。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仕东魏为屯田主客郎中。历官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入北齐,除清河太守。因杀贪官豪吏致祸,被谗眷恋魏廷,赐死。有文才,人语云:“能赋诗,裴让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魏书》卷八八、《北齐书》卷三五、《北史》卷三八。

萧祗 北齐诗人。字敬式。梁南平王萧伟次子。在梁封定襄侯,任东扬州刺史。侯景乱,奔东魏,历位太子少傅。齐天保初,授右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西魏克江陵,留邺都,卒。《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三三、《北史》卷二九。

魏收(506—572) 北齐史学家、文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与邢邵并称“邢魏”,又与温子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善为文,工诗赋,被称为北朝“文章大手”。诗近南朝宫体,《美女篇》、《挟琴歌》为代表作。曾作《南狩赋》等赋,均佚。其文多模仿任昉,《枕中篇》较著名。擅治史,所撰《魏书》捃摭富博,以其借修史酬恩报怨,人称“秽史”。硕学多才,而性轻薄,号为“惊蛱蝶”。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魏特进集》。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一〇四、《北齐书》卷三七、《北史》卷五五。

荀仲举 北齐诗人。字士高。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初仕梁为南沙令。北齐时入文林馆,除符玺郎。后出为义宁太守。工于诗咏。曾作诗五言十六韵,伤好友李概,词甚悲切,世称其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五。

祖珽 北齐文学家。字孝徵。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祖莹子。初为秘书郎。后任秘书丞。武成时任秘书监。欲谋为相,得罪徙光州。后主时,官至尚书左仆射。以事贬北徐州刺史,卒于州。善诗文,精音律,通少数民族语及阴阳、占候、医药之术。以诗见长,词藻遒逸。曾和魏收诗,作《出塞》、《公主远嫁诗》二首,为时人传诵。其文典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六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三九、《北史》卷四七。

萧悫 北齐诗人。字仁祖。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宗室。天保中入北齐。后主时待诏文林馆,撰《御览》。入隋,为记室参军。工于诗。风格清丽,以《秋思》最著名。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十七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五、《北史》卷八三。

阳休之(509—582) 北齐文学家。字子烈。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仕魏累官给事黄门侍郎,与魏收等同修国史。入齐,累迁尚书右仆射,加特进。北周时历纳言、太子少保,除和州刺史。博综经史,文章典正无华。时人有“能赋能诗阳休之”之誉。曾重编《陶渊明集》,撰《幽州人物志》。精通音韵,著有《韵略》、《辨嫌音》,均佚。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魏书》卷七二、《北齐书》卷四二、《北史》卷四七。

刘昼(约516—约567) 北齐散文家。字孔昭。渤海阜城(今属河北)人。举秀才,考策不第。后发愤撰书。曾多次上书,终不见采用,潦倒而卒。著《高才不遇传》等,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四、《北史》卷八一。

刘逖(525—573) 北齐诗人。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今江苏铜山)人。仕魏为开府参军。入北齐为定陶令。后迁给事黄门侍郎,修国史。曾出使梁、陈、北周。后待诏文林馆,与崔季舒等同诛。工诗,以写景见长。《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五、《北史》卷四二。

萧放 北齐诗人。字希逸。梁宗室。后随父祗入东魏。袭爵清河郡公。武平中待诏文林馆。好文咏,善丹青。曾于宫中披览书史诗赋,监画工作屏风,见知齐后主。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三三、《北史》卷二九。

颜之推(531—约590以后) 北齐文学家。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梁为散骑常侍。西魏破梁,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入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寻以疾卒。出身儒学世家,能诗赋,尤善为文,辞情典丽。其诗质朴而略见藻绘,亦不乏清拔之句。其赋文致清远,今存《观我生赋》。尝作《颜氏家训》二十篇,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训诫子女,其中《文章篇》专论文学问题。针对当时诗坛不尚实用,任张浮艳的风气,提倡为文须经世致用,不取“趋末弃本,率多浮艳”、不能应世经务的徒尚辞采之作。又提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反对“辞与理竞”、“事与才争”。既不取片面追求形式,又不轻弃文辞声对之美。唯一味推尚儒学,对历代作家人格和作品风格的评价不免失之公允。又曾作志怪小说,今存《冤魂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北齐书》卷四五、《北史》卷八三。

郑公超 北齐诗人。后主时为奉朝请。武平三年(572)由祖珽招至文林馆,与祖珽等同撰《御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五、《北史》卷五三。

王晞(511—581) 北周诗人。字叔朗,小名沙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南)人。仕北齐为并州长史、司马。历东徐州刺史、秘书监。武平初待诏文林馆。齐亡入周,为太子谏议大夫。在并州时啸咏谈宴,不以世务为累,人称“物外司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残诗二句。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三一、《北史》卷二四。

王褒 北周文学家。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始仕梁除秘书郎、太子舍人,袭封南昌县侯。梁元帝时官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破梁,随元帝出降,授车骑大将军。入周为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出为宜州刺史,卒于任上,时年六十四。原为梁宫廷诗人,注重对偶音律,流丽华赡。入北朝文名颇高,仅次于庾信。诗于整丽中别具刚健悲凉风调,多写边塞生活、北地风貌及家国身世之感。《燕歌行》、《渡河北》为代表作。骈文《与周弘让书》颇为世所传诵。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司空集》。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三二、《北周书》卷四一、《北史》卷八三。

刘璠(509—568) 北周散文家。字宝义。沛郡(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迁居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少好读书,兼善文笔。仕梁为北徐州刺史萧脩轻车府主簿,兼记室参军。后降附西魏。仕周为内史中大夫,封平阳县子,迁同和郡守。陈纯作镇陇右,引为总管府司录。卒于官。著有《梁典》,另有集,均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周书》卷四二、《北史》卷七〇。

庾信(513—581) 北周文学家。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庾肩吾子。幼聪敏,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文名早著。年十五为梁昭明太子东宫讲读。与徐陵同为抄撰学士,文并绮艳,世号“徐庾体”。侯景叛乱,梁都建康失守,他逃奔江陵。梁元帝即位,转右卫将军,袭父爵武康县侯。承圣三年(554),奉命出使西魏,同年西魏攻陷江陵,灭梁,他被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两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周武帝建德四年(575)陈朝与北周通好,南朝文士多被放还,唯信与王褒等未被放回。仕梁时作品,内容较单薄贫乏,风格轻靡,词采绮艳,为人诟病。然亦间有清新流丽之作,如《春赋》、《奉和山池》等。入北朝后所作诗赋大量抒发乡关之思,多沉郁悲愁之音,风格一变为萧瑟苍凉。《哀江南赋》、组诗《拟咏怀》等,深刻反映战乱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人民所受深重灾难,抒发国破家亡之恨与屈身仕敌之悲,真切感人。杜甫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四库全书总目》曰:“至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浩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陵之所能及也。”其他描写北地景色、题画、闺怨、游览以及送别酬赠等作品,亦有佳作。其骈体文成就很高,尤善于以繁富而精当的典故叙事抒情,灵活巧妙,代表作有《哀江南赋序》、《思旧铭》等。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前人称其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明杨慎《升庵诗话》),对后世作家沾溉良多。其诗在音律上也多有创造,“《燕歌行》开唐初七古,《乌夜啼》开唐七律,其古体为唐五绝、五律、五排所本者,亦不可胜举”(清刘熙载《艺概》)。有《庾子山集》,清倪璠为之作注。生平事迹见《北周书》卷四一、《北史》卷八三。

萧㧑(515—573) 北周文学家。字智遐。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侄。封永丰县侯,历黄门侍郎。侯景乱后官益州刺史,守成都。兵败降魏,授侍中。入周任上州刺史。武帝时为文学博士,官至少傅。雅好属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生平事迹见《周书》卷四二、《北史》卷二九。

李昶(516—565) 北周大臣。小名那。顿丘临黄(今范县河南西南)人。少有文名。十余岁作《明堂赋》。始仕西魏。周受禅,累官御正中大夫,封临黄县公。出为昌州刺史,以病卒。《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一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生平事迹见《周书》卷三八、《北史》卷四〇。

亡名(516—576以后) 北周诗僧。俗姓宋,本名阙殆。南郡(治今湖北江陵)人。弱龄出家。后事梁元帝,深见礼重。梁亡,远客岷蜀,潜心玄门。后为周少保蜀国公宇文㑺所礼遇。及宇文护迎还咸阳,不知所终。好吟咏山水。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六首。生平事迹见《续高僧传》卷九。

宇文逌(?—580) 北周文学家。字尔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宇文泰第十三子。封滕王,后进位上柱国。曾统兵伐稽胡及陈。后为隋文帝杨坚所害。好经史,解属文。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二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周书》卷一三、《北史》卷五八。

宇文毓(534—560) 即周明帝。北周皇帝。小名统万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封宁都郡公。周闵帝受禅,进柱国,转岐州刺史。宇文护废闵帝,立为帝,在位三年,为护所弑,谥明帝。善属文,词采温丽。著有文章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后周明帝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三首。生平事迹见《北齐书》卷四、《周书》卷四。

风格流派 并称

三曹 指三国魏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同为建安时期重要作家,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取乐府之格于两汉,取乐府之材于三曹,以三曹语入两汉调,而浑融无迹,会于《骚》、《雅》。”

三祖 指三国魏太祖武帝曹操、高祖文帝曹丕、烈祖明帝曹叡。曹氏祖孙三人,咸造乐府,雅好诗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钟嵘《诗品》:“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晋书·文苑传叙》:“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彬蔚之美,竞爽当年。”

曹王 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字子建)、王粲(字仲宣)。二人为建安时期重要作家。《宋书·谢灵运传论》:“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潘、陆,指西晋作家潘岳、陆机;班、贾,指两汉作家班固、贾谊。

曹刘 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字子建)、刘桢(字公幹)。二人为建安时期重要作家。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曹刘殆文章之圣。”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魏称曹刘,然刘非曹敌也。”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建安七子虽以曹刘为首,然公幹实逊子建。”

王刘 指三国魏文学家王粲(字仲宣)、刘桢(字公幹)。二人同列“建安七子”,于七人中成就最高。南朝梁钟嵘《诗品序》:“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又云:“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幹、仲宣为辅。”唐骆宾王《和道士闺情诗启》:“河朔辞人,王、刘为称首。”

二应 指三国魏应玚、应璩。玚为“建安七子”之一;璩为玚弟。二人同有文名。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应德琏应休琏集题辞》:“汝南应氏,世济文雅。……(陆)机、(陆)云著声入洛,(张)载、(张)协齐名王府,原其风流,二应为始。”

正始体 指三国魏后期的一种诗风。始于正始时期(240—249),故名。宋严羽《沧浪诗话》云:“正始体,魏年号,嵇(康)、阮(籍)诸公之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远,故能标焉。”代表作家为阮籍、嵇康,崇尚庄老,喜好清谈。由于处在司马氏集团的统治下,其作品多用隐蔽手法,婉曲沉郁,幽深玄远,但流露人生无常和消极避世的思想,有时晦涩难懂。正始上承建安,下启太康,是重要的文学转折时期。

正始名士 指魏末正始年间在朝的夏侯玄、何晏、王弼诸人。晋袁宏作《名士传》,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晋孙盛《魏氏春秋》谓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三国志·嵇康传》裴松之注引)。东晋戴逵有《竹林七贤论》。魏晋易代之际,朝中斗争激烈,时局纷纭多故,七人标榜老庄,崇尚清谈,思想相合,志趣相投,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畅饮,为时人所推崇。后嵇康被杀,阮籍抑郁而死,山涛、王戎仕晋为高官,“竹林七贤”遂告解体。然其清谈、任诞之风扇于中土,影响当时及后世文人风气甚巨。

竹林名士 即“竹林七贤”。晋袁宏作《名士传》,以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

太康体 指晋武帝太康时期(280—289)出现的一种诗风。宋严羽《沧浪诗话》云:“太康体,晋年号,左思、潘岳、二张(张载、张协)、二陆(陆机、陆云)诸公之诗。”又云:“晋人舍陶渊明、阮嗣宗外,惟左太沖(思)高出一时,陆士衡(机)独在诸公之下。”代表作家为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其作品一般注重炼字析句,追求词藻华美,渐流于轻绮靡丽,失去建安风骨。左思的一些诗歌质朴刚健,被称为“左思风力”(钟嵘《诗品序》),在太康文学中别具一格。

两潘一左 指西晋太康时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及左思。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谓:“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潘陆 指西晋太康时诗人潘岳、陆机。二人为太康体的代表作家。《宋书·谢灵运传论》云:“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南齐书·文学传论》云:“潘、陆齐名,岳、机之文永异。”晋孙绰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拣金,往往见宝。”(钟嵘《诗品》引)南朝梁钟嵘则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诗品》)

三张二陆 指西晋太康时诗人张载与弟张协、张亢及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谓:“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参见“二陆三张”。

二陆三张 指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及诗人张载与弟张协、张亢。《晋书·张载传》云:“亢字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时人谓载、协、亢,陆机、云曰二陆三张。”又《晋书·陆云传》云:“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二十四友 《晋书·刘琨传》云:“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除上述五人外,尚有和郁、潘岳、崔基、缪徵、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刘瑰、周恢、牵秀、陈眕、许猛、刘讷、刘舆等人。其中多当时名士、才子、豪门子弟,并非都以文学名世。后贾谧因事被诛,许多人被牵连,“二十四友”遂自行解散。

玄言诗派 指晋代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约产生于西晋末年,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桓温、庾亮等。作品以阐释庄老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南朝梁钟嵘《诗品序》云:“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温)、庾(亮)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东晋后期,“(殷)仲文始革孙(绰)、许(询)之风,叔源(谢混)大变大元之气”,南朝宋谢灵运山水诗继起,玄言诗遂逐渐衰退。

孙许 指东晋文学家孙绰、许询。二人同为玄言诗代表作家。南朝梁钟嵘《诗品》:“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参见“玄言诗派”。

陶谢 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因二人俱长于描绘自然景物,故世以二人并称。其创作开山水田园诗派,对后世作家如谢朓、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杨万里等颇有影响。

浔阳三隐 指东晋陶渊明、周续之、刘程之。三人共隐浔阳(今江西九江)。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刘程之)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事亦见《宋书·周续之传》。

山水诗派 南朝宋、齐时出现的一种诗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代表作家有谢灵运、谢朓等。作品注意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讲究对偶和声色,语言精工,形象生动,寓情于景,对唐代山水田园诗影响很大。但反映社会生活面较狭窄,有时过分追求语言锤炼,往往有名句而少佳篇。

元嘉体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出现的一种诗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元嘉体,宋年号。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诸公之诗。”其特点是注意摹山绘水,讲究辞藻和对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文会之友 《陈书·徐伯阳传》:太建初,“(徐伯阳)与中记室李爽、记室张正见、左民郎贺彻、学士阮卓、黄门郎萧诠、三公郎王由礼、处士马枢、记室祖孙登、比部贺循、长史刘删等为文会之友。后有蔡凝、刘助、陈暄、孔范亦预焉,皆一时之士也”。取《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他们聚会游宴,命题赋诗,蔚成风气。诗以写景咏物为主,互为酬唱,语尚纤丽,意亦贫弱。后勒成卷轴,伯阳为之作序,盛传于世。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三人均以诗著名于宋文帝元嘉年间,为“元嘉体”代表人物。后世常将他们并提。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元嘉体,宋年号。颜、鲍、谢诸公之诗。”元方回有《颜鲍谢诗评》。

颜谢 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宋史·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采齐名,自潘岳、陆机之后,文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

三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惠连和齐诗人谢朓。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云:“元嘉以还,三谢、颜、鲍为之首。三谢亦本子建而杂参于郭景纯。”三人均以山水诗名世。

大小谢 ➊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和其族弟谢惠连。时称灵运为大谢,惠连为小谢。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法曹参军谢惠连》云:“小谢才思富捷。”➋指南朝宋谢灵运和齐诗人谢朓。因谢朓时代在谢灵运之后,故后世称谢朓为小谢。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二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和齐诗人谢朓。唐杜甫《解闷》诗云:“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四友 指南朝宋谢灵运的四位诗友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璿之。《宋书·谢灵运传》:“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四人中,以谢惠连成就最高;何长瑜有“当今仲宣”之称,但《诗品》将其与羊璿之同列为下品。

休鲍 指南朝宋诗人汤惠休、鲍照。《南齐书·文学传论》:“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颜谢并起,乃各擅奇,休鲍后出,咸亦标世。”但汤惠休的诗歌成就,实不足与鲍照相颉颃。

永明体 亦称新体诗。诗体名。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南齐书·陆厥传》云:“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这种诗体严格遵照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主张作诗须“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谢灵运传论》),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新体诗 即永明体。

竟陵八友 指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个文学家。《梁书·武帝纪》云:“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曰八友。”他们相与交游唱酬,作诗讲究声韵,其中谢朓、沈约是永明体重要作家。

宫体 南朝梁代以太子萧纲(即简文帝)的宫廷为中心形成的一种诗风。《梁书·简文帝纪》:“简文帝(萧纲)自谓:‘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厌。’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梁书·徐摛传》:“(摛)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摛传所言文,实指新变体诗。其特征,主要在文笔纤巧,辞藻靡丽,讲求声韵。所咏内容,大体为日常生活事物及自然时令,且多着意于女性生活、容态的描写。此种诗风,延续至陈,余波及唐初。后世言及宫体,除专指以轻艳文辞描写女性生活及色情者外,亦泛指吟咏宫廷生活事物的诗作,如唐初君臣宫廷唱和之制亦称为宫体。

齐梁体 南朝齐、梁时代的一种诗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齐梁体,通两朝而言之。”这类诗歌,多讲求声律对偶,绮丽轻艳。清姚范《援鹑堂笔记》云:“称齐梁体者,以绮艳及咏物之纤丽也。”唐陈子昂称“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徐庾体 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二家父子的诗风、文风。《周书·庾信传》:“时(庾)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书记,东海徐摛为左卫率,摛子陵及信(肩吾子)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徐庾体焉。”以徐陵、庾信成就较高,影响较大。《隋书·文学传序》云:“梁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其诗成为绮丽轻艳之流风的代表,华靡淫侈之宫体诗的圭臬。然庾信羁留异域时抒去国之哀、乡关之思的诗文,深切感人,别具面目。唐杜甫称其“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明张溥称:“(信)文与孝穆敌体,辞生于情,气馀于彩,乃其独优。”(《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庾开府集题辞》)清倪璠曰:“徐庾并称,盖子山江南少作宫体之文也。及至江北,而庾进矣。”(《庾子山集》注)沈德潜云:“尔时徐庾并名,恐孝穆华词,瞠乎其后矣。”(《说诗晬语》)蒋士铨云:“徐孝穆逸而不遒,庾子山遒逸兼之,所以独有千古。”(《评选四六法海·总论》)纪昀以为庾北迁后作,“则非陵之所能及也”(《四库全书总目》)。

玉台体 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所代表的一种诗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玉台体,《玉台集》乃徐陵所序,汉魏六朝之诗皆有之。或者但谓纤艳者为‘玉台体’,其实不然。”作品多写男女闺情,风格纤细艳丽,也有少数刚劲质朴之作。

吴均体 南朝梁流行的一种文风。因梁文学家吴均而得名,盛行于天监年初。《梁书·吴均传》:“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作品尤以短小信札见称,善于描写山水景物,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何刘 指南朝梁诗人何逊和文学家刘孝绰。《梁书·何逊传》云:“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

四裴 指南朝梁文学家裴子野、裴黎、裴楷、裴绰。《梁书·裴子野传》:“裴子野,字幾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其诗不尚词华,多写景、赠答之作。四人中子野为文典而速,影响较大。

东海三何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何思澄、何子朗。《南史·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然何思澄谓:“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以现存作品而言,三人中何逊成就最高。

三笔六诗 《梁书·刘潜传》:“(孝仪)与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其兄)孝绰常曰:‘三笔六诗。’”孝仪于兄弟中排行三,善于文;孝威于兄弟中排行六,善于诗。

任笔沈诗 亦作“沈诗任笔”。南朝梁文学家沈约长于诗,任昉长于笔,时人云“任笔沈诗”(《南史·任昉传》)。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云:“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冠冕,述作之楷模。”

阴何 指南朝梁诗人何逊和陈诗人阴铿。唐杜甫诗云:“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二人诗歌多表现羁旅情绪,描写自然风物,体物深微细致,形象鲜活明朗,能刻摹景物的情状和意态。语言清新明净,对仗工稳整肃,尤在字句锤炼上见工夫。阴诗华美缜密,时显雕琢痕迹;何诗自然工切,清丽中透出隽永。明张纮云:“二家体裁各出,不当比而同之。”(《何水部集跋》)清毛先舒云:“阴何迭唱,然阴华缜而何遥旷,似是背驰。”(《诗辩坻》)沈德潜云:“阴、何并称,然何自远胜。”(《古诗源》)陆时雍曰:“阴、何气韵相邻,而风华自布。”(《诗镜总论》)

徐庾 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和北朝文学家庾信。参见“徐庾体”。

三才 亦称“北朝三才子”、“北地三子”。指北朝文学家温子昇、邢邵、魏收。《北齐书·魏收传》载,“(收)与济阴温子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他们的诗文基本取法于南朝文士,较少北国气息。

温邢 指北朝文学家温子昇、邢邵。《北齐书·邢邵传》载:“(邵)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昇为文士之冠,世谓之温邢。”

邢魏 指北朝文学家邢邵、魏收。《北齐书·邢邵传》谓:“(邵)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昇为文士之冠……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昇死后,方称邢魏焉。”

大邢小魏 指北朝文学家邢邵、魏收。邵较收长十岁,故称。《北齐书·魏收传》谓:“河间邢子才(邵)及季景(收从叔)与收并以文章显,世称大邢小魏,言尤俊也。”

总集

文选 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世称《昭明文选》。三十卷。纂集经、史、子以外自先秦至梁各体文学作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七类;又将作品数量较多的赋、诗按其内容加以区分,如赋分京都、郊祀等十五门,诗分补亡、述德等二十三门,意在辨明文体源流及功用,提示创作典范。展示梁以前文学发展概况,及各体文学作品成就,使历代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得以流传至今。选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而史传中的论赞则以其“综缉辞采”、“错比文华”而予收录,反映出文学“随时变改”,“踵事增华”的时代美学观。此书对后世影响巨大,研究《文选》及其相关课题后成为一种专门学问,称为“文选学”。为《文选》作注者首为隋萧该《文选音》,其书今失传。唐李善为《文选》注,分为六十卷,事义兼释,颇为精当。亦颇循用旧注,如《两京赋》用薛综注,《骚》类俱用王逸注。开元六年(718),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等复为《文选》作注,称“五臣注”。南宋时,将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刻,号为《六臣注文选》。《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注“迂陋鄙悖”,然于“疏通文意,亦间有可采”。明毛晋刻《文选》,削去五臣注,独存李善注,然因刊除未尽,其中时见五臣注遗迹。清胡克家据宋淳熙尤袤本重刻《文选》,并作《文选考异》十卷,对注文多所订正。清叶树藩有《重刻昭明文选李善注》,以宋本校定毛本脱遗,增补李注未及的遗文轶事,并折衷诸家对李注之是非,用套板增入何义门评点,于字句有所考校,用朱字添列于旁。叶序称“题于海录轩”,故世称海录轩本。于光华有《文选集评》,注解悉本六臣注,多所节略,主旨在论文,故集合各家评语较多。胡绍煐《文选笺证》,治《文选》本王念孙、段玉裁,由音求义,即义准音,于字句多作精详考核,对旧注阙者补之,略者详之,误者正之。黄侃《文选平点》,涉及方面至为广博,多所发明,颇具卓见。骆鸿凯有《文选学》,亦可资治《文选》的参考。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考证丰赡,校勘精审,但只完成八卷。另有张云璈《选学胶言》,余萧客《文选音义》,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孙志祖《文选考异》等。此外,敦煌卷子本《文选》、《文选音》、《文选集注》等残卷,分别收印于《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及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影印唐抄本第三至第九集中。今通行本为1977年中华书局影印胡刻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胡刻本点校排印本。

昭明文选 即《文选》。

玉台新咏 诗总集。南朝陈徐陵编。十卷。为奉梁太子萧纲之命而编,书成于梁代。《大唐新语》卷三载:“梁简文帝为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浸以成俗,谓之宫体。晚年改作,追之不及,乃令徐陵撰《玉台集》,以大其体。”收诗七百六十九首,除《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时期外,其余均为自汉迄梁的诗歌。卷一至卷八为五言诗,卷九为七言及杂言诗,卷一〇为五言四句的短诗。“撰录艳歌”(《玉台新咏序》),“凡言情则录之”(明胡应麟《诗薮·外编》),“非词关闺闼者不收”(清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内容狭窄,格调绮媚。然亦有不少佳篇,如《羽林郎》、《怨诗》、《陌上桑》等。且保存大量前代诗歌资料,名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等,即赖之得以流传;可藉之校订古籍,以资考据,补其缺佚(如曹植《弃妇诗》等),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曰:“虽皆取绮罗脂粉之词,而去古未远,犹有讲于温柔敦厚之遗,未可概以淫艳斥之。”作品大多形式华美雕饰,声律和谐优美,语言有典丽浓艳者,亦有明白晓畅者。收录当时在世人作品,不同于前之诗文总集《文选》,对研究诗歌形式和体裁的演进有较大意义。宋代即有刻本。今存版本以明无锡孙氏活字本最早,民国间《四部丛刊》本《玉台新咏集》据此影印。明末有赵均小宛堂覆宋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出版。笺注本有清吴兆宜本,乾隆三十九年(1774)程琰删补吴本刊行,所收诗有宋刻本不收者一百七十九首,为民国间《四部备要》排印本所据。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与《四部备要》本同,前有黄芸楣所作“引言”,另附《续玉台新咏》一百六十一首,多陈、隋时人诗。中华书局1958年出版穆克宏点校本,后附历代序跋凡四十篇。校勘本有清纪容舒《〈玉台新咏〉考异》十卷,引证颇为赅备,考辨亦颇详悉。

古文苑 诗文总集。编者不详。相传为唐人旧藏本,北宋孙洙得于佛寺经龛中。录周代至南朝齐代诗文二百六十余篇。分为二十类。其文均为史传和《文选》所不载。南宋淳熙间韩元吉分为九卷;绍定间章樵又加增订,并为注释,分为二十一卷。编录未为精核,但唐前散佚之文,赖以保存。有清道光间钱熙祚守山阁刻本,附校勘记一卷。又有民国间《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清乾隆间孙星衍《岱南阁丛书》中有翻刻宋元卷本。孙氏又辑金石、传记、地志和类书中的遗文,自周迄元,编为二十卷,名《续古文苑》。有嘉庆间《平津馆丛书》本。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一名《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诗文总集。明张溥编。一百十八卷。以明张燮《七十二家集》为底本,又取冯惟讷《古诗纪》、梅鼎祚《历代文纪》中作品较多的作家,自汉贾谊至隋薛道衡凡一百零三人,将其诗文汇成一编,并有所增益。大致一人一集,每家诗文依赋、文、诗次序编排。各集前有编者题辞,评述作家生平和创作,反映编者的文学思想,对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史颇有参考价值。唯贪多务得,编录未免粗疏,误收及遗漏未收者不少。有明娄东张氏刊本。殷孟伦将张溥题辞汇集并加注释,成《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一书,196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乐府诗集 诗总集。北宋郭茂倩编。一百卷。辑录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乐曲原辞和后人仿作,其中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作品。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十二类。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及歌辞的起源和发展,都有考订。征引浩博,论断精审。每题以古辞居前,后人仿作列后,资料丰富。通行有影印汲古阁本及影印宋本。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据宋本点校的排印本,书后附作者索引和篇名索引。

古乐府 诗总集。元左克明编。十卷。搜辑古代乐府诗,止于隋代。分为古歌谣、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舞曲、琴曲、杂曲等八类。每类各有小序。大抵摭郭茂倩《乐府诗集》之文而加以简化,但时有错误。有元至正及明王文元刻本。

古乐苑 诗总集。明梅鼎祚编。五十二卷。前一卷,衍录四卷,目录二卷。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用元左克明《古乐府》例,止于南北朝。捃拾遗佚,颇足补郭氏之阙。但因广采博取,不免糅杂。题解较郭氏有所增益,可资考证。有明万历间刻本。

古诗纪 原名《诗纪》。诗总集。明冯惟讷编。一百五十六卷。前集十卷,录先秦古逸诗;正集一百三十卷,录汉至隋诗歌;外集四卷,录古小说及笔记中所传仙鬼之诗;别集十二卷,选录前人对古诗的评论。收罗宏富,可供参考。其后编辑古诗总集者,均以此为蓝本。但其中也有不少错误。有明嘉靖、万历刻本。清冯舒有《诗纪匡谬》一卷,考证较为精核。有乾隆间《知不足斋丛书》本。

古诗归 诗总集。明钟惺、谭元春编。十五卷。所选皆唐以前古诗。书前钟惺《序》云:“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选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旨在通过选评古诗,宣扬竟陵派反对拟古,要求抒写性灵,倡导“幽深孤峭”的诗歌理论。原与《唐诗归》合刊,名为《古唐诗归》,亦称《诗归》;后单行,遂用此名。有明万历间刻本。198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国光等点校本。

古诗源 诗总集。清沈德潜编。十四卷。编者《序》谓:“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唐诗者宋元之上流,然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故名《古诗源》。选收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七百余首,大体包括唐以前历代诗歌代表作。诗后有简要评释,不乏精当的见解。但编者论诗主张“温柔敦厚”,故郊庙之作收录较多,而南朝民歌却摒去不收。通行本有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民国间《四部备要》本校订的排印本,1963年中华书局据以重印。

采菽堂古诗选 一名《采菽堂本汉魏六朝诗钞》。诗总集。清陈祚明编。三十八卷,附补遗四卷。以明冯惟讷《古诗纪》为底本编选。上起汉,下迄隋,杂收汉魏六朝乐府和文人诗作。书前有凡例,说明选诗宗旨,并简评所收作家作品。诗后有评语,诗题下常有解题,反映编者独到见解。有康熙间刻本。

八代诗选 诗总集。近代王闿运编。二十卷。选录自汉至隋八代诗歌。以四言、五言、齐以后新体诗、杂言、乐章乐词、歌谣等体分别编次。体现编者崇尚汉魏六朝的论诗观点。所收作品较清沈德潜《古诗源》为多,范围亦广,篇目较明冯惟讷《古诗纪》精当。有光绪间刻本,以章氏经济堂刻本较佳。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诗总集。丁福保编。五十四卷。上起西汉,下迄隋代,收作者七百余人,依时代次序分为《全汉诗》、《全三国诗》、《全晋诗》、《全宋诗》、《全齐诗》、《全梁诗》、《全陈诗》、《全北魏诗》、《全北齐诗》、《全北周诗》、《全隋诗》等十一集。依据明冯惟讷《古诗纪》,取其正集中自汉至隋诗歌进行增删,并参酌清冯舒《诗纪匡谬》订正其误,稍加修订而成。惟校注疏略,考核不精,对各诗亦未能注明出处。有医学书局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排印本。逯钦立重新辑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较此书为完善。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诗总集。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收录先秦迄隋代诗歌及谣谚,包括零章残句,收作者约八百人,按时代次序分为十二编。其中先秦诗七卷,汉诗十二卷,魏诗十二卷,晋诗二十一卷,宋诗十二卷,齐诗七卷,梁诗三十卷,北魏诗四卷,北齐诗四卷,北周诗六卷,陈诗十卷,隋诗十卷。以冯惟讷《古诗纪》为基础,广取群书进行校辑。各诗均注明出处,校出主要异文,并考订诗篇真伪及作者、时代等。虽仍存在一些疏失错漏,但较前人所辑精审详备。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排印本。

汉魏乐府风笺 诗总集。黄节选注。十五卷,附补遗。选录汉魏乐府诗一百九十六首。汉诗以乐府所采民间诗歌为主;曹魏乐府选录曹操、曹植、曹丕、左延年、缪袭、王粲、陈琳、阮瑀、嵇康等人的作品。笺释分解题、笺注和音释等部分,取材宏富。有1923年北京大学出版组印行本、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陈伯君校订本。

汉魏六朝诗选 诗总集。余冠英选注。四卷。其中汉诗一卷,魏晋诗一卷,南朝宋、齐诗一卷,南朝梁、陈、北朝、隋诗一卷,约三百首。重点选注汉乐府歌辞中的民歌和无名氏五言诗(包括古诗和曾被误认为李陵、苏武所作诗),魏曹植、阮籍、西晋左思、东晋陶渊明、宋鲍照、北周庾信诗及南北朝乐府民歌。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弘明集 文总集。南朝梁僧祐编。十四卷。其《序》云:“夫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收入东汉至南朝梁弘扬佛教的论文,也有部分反佛论文,如南朝梁范缜的《神灭论》等,为重要哲学、宗教史料汇集。作者一百人,其中僧十九人。所收文章,多为散文,少数用骈体,有专论,也有书启诏章等。其辩难议论警策,词采丰赡,颇具文学性。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

六朝文絜 文总集。清许梿编。四卷。成书于道光五年(1825)。选录晋、南北朝、隋作家三十六人的骈文七十二篇。分为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笺、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十八类。所收大抵为抒情写景的小品名篇,篇幅短小,语言精美。也有部分轻艳之作。各篇均有编选者的眉批,多为艺术鉴赏的评点。有道光间许氏写刻本。光绪间黎经浩为之详加笺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排印本。

骈体文钞 文总集。清李兆洛编。三十一卷。选录自战国至隋代的骈文。分上中下三编,每编又按文体分类。上编皆庙堂之作、奏进之编,分铭刻、颂、杂颺颂、箴、谥诔哀策、诏书、策命、告祭、教令、策对、奏事、驳议、劝进、贺庆、荐达、陈谢、檄移、弹劾等十八类;中编为指事述意之作,分书、论、序、杂颂赞箴铭、碑记、墓碑、志状、诔祭等八类;下编多缘情托兴之作,分设辞、七、连珠、笺牍、杂文等五类。所录较为丰富,有名之作多入选。篇前间有评语,议论文章风格、流派异同。有道光间刻本。

七十家赋钞 文总集。清张惠言编。录屈原《离骚》至南北朝庾信辞赋凡七十家,二百零六篇。有辑者乾隆五十七年(1792)弁言,概述赋体流变。所收较为繁富,少数篇目有辑者所加评注和校语。辑者生前未及定稿,死后由其友康绍镛于道光元年(1821)刊行。后朱锦绶参校各书,作札记六卷。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刻。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文总集。清严可均编。七百四十一卷。上起上古,下迄隋代,收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分代编次为十五集。其中《全上古三代文》十六卷、《全秦文》一卷、《全汉文》六十三卷、《全后汉文》一百零六卷、《全三国文》七十五卷、《全晋文》一百六十七卷、《全宋文》六十四卷、《全齐文》二十六卷、《全梁文》七十四卷、《全陈文》十八卷、《全后魏文》六十卷、《全北齐文》十卷、《全后周文》二十四卷、《全隋文》三十六卷、《先唐文》一卷。采录唐、宋类书和明梅鼎祚《历代文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及多方面资料,佚文断句亦予辑录。每一作者前有小传。所辑材料均注明出处。搜集唐以前散文较为完备,但也有一些遗漏和重复。有光绪间王毓藻刻本及近人丁福保加校语影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有断句影印本。

汉魏六朝散文选 文总集。陈中凡选注。选录两汉、魏晋、南北朝三十五位作家的三十七篇散文。对所选作品分段注释、评点,篇后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956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汉魏六朝赋选 文总集。瞿蜕园选注。选录两汉、魏晋、南北朝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赋作二十篇。注释兼释事、释义,篇前有题解,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964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

汉魏丛书 小说丛书。明程荣编。书前有屠隆万历二十年(1592)序。共收三十八种,包括经籍十一种,史籍四种,子籍二十三种。今本目录有“集籍”目,下无书名,当未曾付刻。其中子、史籍中收录《穆天子传》、《西京杂记》、《拾遗记》、《述异记》、《神异经》等古代笔记小说。有商务印书馆1925年影印本。《明史·艺文志》著录屠隆《汉魏丛书》六十卷(一种为一卷),明何允中《广汉魏丛书跋》云:“往见纬真(屠隆字)别本,分典雅、奇古、闳肆、藻艳四家,以类相从,殊为巨观。”疑程本即其覆刻本,唯改典雅、奇古、闳肆、藻艳四家为经籍、史籍、子籍、集籍。屠本取自明嘉靖何镗原稿,今已不可见。何镗曾丛集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上百种,作为经书正史的羽翼,但未刊行。明何允中继编《广汉魏丛书》,共收八十种,包括经翼十七种,别史十五种,子余二十一种,载籍二十七种。书前有屠隆万历二十年序。其自跋云:“何氏(指何镗)旧目百种,程氏仅梓三十七,兹搜益其半。”别史中《吴越春秋》、《越绝书》、《汉武帝内传》、《神仙传》,载籍中《搜神记》、《海内十洲记》、《续齐谐记》、《博物志》等,均为其增补。原本今存,又有清嘉庆刻本。清乾隆间,王谟又编有《增订汉魏丛书》,共九十九种,乃据何允中本重刻,并取明钟人杰所辑《唐宋丛书》中汉魏人书十余种。分经翼、别史、子余、载籍四门。载籍中《搜神后记》、《还冤记》、《博异志》等为其增补,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增补各书跋语,略述门户源流。原刊本今存,另有清光绪六年(1880)三馀堂刊本、上海大通书局1911年石印本。

汉魏六朝小说选 小说总集。徐震堮选注。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小说集中选录较有故事性的小说一百零七篇。注释简明扼要。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

别集

曹操集 或作《魏武帝集》。诗文别集。三国魏曹操(追尊为武帝)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魏武帝集》二十六卷,注云:“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又,《魏武帝集新撰》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魏武帝集》三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魏武帝集》辑五卷,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承张燮本,辑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曹操诗文较完备。近人丁福保辑《汉魏六朝名家集》,其《魏武帝集》四卷,诗依张本,文采严本。黄节据清人旧本,采撷诸家评说,成《魏武帝诗注》(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曹操集》,附《孙子注》、《三国志》本纪、江耦所编《曹操年表》及姚振宗《曹操著作考》。

诸葛亮集 文别集。三国蜀诸葛亮(字孔明,任蜀丞相,谥忠武侯)著。晋泰始十年(274),陈寿编辑《诸葛氏集》二十四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五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十四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四卷。明王士骐(一作骏)辑《武侯全书》二十卷(一作十六卷),诸葛羲基辑《汉丞相诸葛武侯集》二十一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辑《诸葛丞相集》一卷。清张澍搜采散佚,编为《诸葛忠武侯文集》十一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诸葛亮集》即以张澍本为底本整理校点。

魏文帝集 诗文别集。三国魏曹丕(谥文,称魏文帝)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魏文帝集》十卷,注云:“梁二十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十卷。宋时已佚。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魏文帝集》辑十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编为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曹丕诗文较完备。近人丁福保辑《汉魏六朝名家集》,其《魏文帝集》六卷,文采严本,诗依张本。黄节据清人旧本,采撷诸家评说,成《魏文帝诗注》(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应璩集 诗文别集。三国魏应璩(字休琏)著。《三国志》本传称应璩“以文章显”,裴松之注则称“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注云:“梁有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宋时已佚。明张溥辑得璩诗文数十首,与应玚(字德琏)作品合为《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应璩诗文较完备。

曹子建集 诗文别集。三国魏曹植(字子建,曾封陈王,卒谥思,世称陈思王)著。植尝自编文集《前录》,录早年赋七十八篇。景初中魏明帝下令编辑其赋、颂、诗、铭、杂论,凡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陈思王曹植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陈思王集》二十卷,又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直斋书录解题》所载之二十卷本,据称其间颇有捃摭《太平御览》、《北堂书钞》、《艺文类聚》诸书者,已非隋唐时之旧。今有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刻《曹子建集》,十卷。明代有嘉靖间郭万程仿宋刊本,薛应旂刻本、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活字本。清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多据旧本及类书检校,矜慎详密,号称善本。黄节《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赵幼文《曹植集校注》(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为较好的校注本。

阮步兵集 又作《阮嗣宗集》。诗文别集。三国魏阮籍(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注云:“梁十三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五卷。《宋史·艺文志》、明陈第《世善堂书目》著录《阮籍集》十卷,已佚。明嘉靖年间陈德文、范钦刻《阮籍集》二卷,为现存最早的刊本。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五卷,附录一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承张燮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阮籍诗文较完备。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阮籍集》。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陈伯君《阮籍集校注》。

钟司徒集 文别集。三国魏钟会(曾官司徒)著。《隋书·经籍志》著录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钟会文较为完备。

嵇康集 诗文别集。三国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三卷,注云:“梁十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五卷。至宋,存《嵇中散集》十卷。明嘉靖四年(1525)黄省曾刻《嵇康集》十卷。另有明吴宽(匏庵)丛书堂抄本十卷。明汪士贤《二十一名家集》、张燮《七十二家集》、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皆出自黄本,而略正其误,并增逸文。鲁迅取丛书堂抄本为底本,以黄省曾、汪士贤诸本比勘校正,复作《逸文考》、《著录考》诸文,成《嵇康集》新校本。戴明扬以黄省曾本为底本,其文辞漏落者乃据丛书堂抄本补入,并参校诸本,成《嵇康集校注》一书,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嵇康诗文较完备。

王弼集 文别集。三国魏王弼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王弼著《周易注》十卷、《老子道德经注》二卷、《论语释疑》三卷、《王弼集》五卷。今存《老子道德经注》、《周易注》、《周易略例》为全帙,《老子指略》、《论语释疑》为后人辑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王弼文较完备。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楼宇烈整理的《王弼集校释》。

傅鹑觚集 诗文别集。西晋傅玄(曾封鹑觚男)著。《晋书》本传谓玄有文集百余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五卷,注云:“梁五十卷,录一卷,亡。”《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一卷。今有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傅鹑觚集》六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傅鹑觚集》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傅玄诗文较完备。

孙子荆集 一名《孙冯翊集》。诗文别集。西晋孙楚(字子荆,曾官冯翊太守)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孙楚集》六卷,注云:“梁十二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孙楚集》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孙楚诗文较完备。

成公子安集 诗文别集。西晋成公绥(字子安)著。《晋书》本传谓绥“著诗赋杂笔十余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成公绥集》九卷,注云:“残缺,梁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成公绥诗文较完备。

张茂先集 一名《张司空集》。诗文别集。西晋张华(字茂先,官至司空)著。《晋书》本传言华著有《博物志》、《杂记》及集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张华集》十卷,注云:“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郡斋读书志》著录《张华集》三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张司空集》三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张华集》二卷,又诗一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张华诗文较完备。

傅中丞集 诗文别集。西晋傅咸(曾官御史中丞)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傅咸集》十七卷,注云:“梁三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四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傅咸诗文较完备。

夏侯常侍集 诗文别集。西晋夏侯湛(官至散骑常侍)著。《晋书》本传言湛“著论三十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夏侯湛集》十卷,注云:“梁有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夏侯湛诗文较完备。

潘黄门集 一名《潘安仁集》。诗文别集。西晋潘岳(字安仁,官至黄门侍郎)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潘岳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宋史·艺文志》著录《潘岳集》七卷。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近人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辑《潘安仁集》五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潘岳诗文较完备。

左太沖集 诗文别集。西晋左思(字太沖)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左思集》二卷,注云:“梁有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俱著录《左思集》五卷。宋时亡佚。近人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辑录《左太沖集》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左思诗文较完备。

潘太常集 诗文别集。西晋潘尼(官至太常卿)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潘尼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潘尼诗文较完备。

张孟阳集 诗文别集。西晋张载(字孟阳)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张载集》七卷,注云:“梁一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三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张载诗文较完备。

张景阳集 诗文别集。西晋张协(字景阳)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张协集》三卷,注云:“梁四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张协诗文较完备。

挚太常集 诗文别集。西晋挚虞(官至太常卿)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挚虞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九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挚虞诗较完备。

陆平原集 诗文别集。西晋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著。陆云《与兄平原书》曾言“集兄文为二十卷”。《北堂书钞》卷一百引葛洪《抱朴子》(逸篇):“吾见二陆之文百许卷,似未尽也。”《隋书·经籍志》著录《陆机集》十四卷,注云:“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陆机集》十五卷。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并著录《陆机集》十卷。南宋庆元间徐民瞻将机与其弟云所作诗文汇刻为《晋二俊文集》,今有明正德间陆元大翻刻本。又有明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辑本《陆士衡集》十卷、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陆士衡集》七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陆平原集》二卷。清钱培名《小万卷楼丛书》辑本《陆士衡文集》十卷,增校记、补遗。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金涛声点校的《陆机集》较完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亦收录陆机诗文。

陆士龙集 诗文别集。西晋陆云(字士龙,曾官清河内史)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陆云集》十二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陆云集》十卷。南宋庆元间徐民瞻将云与其兄机所作诗文汇刻为《晋二俊文集》,今有明正德间陆元大翻刻本。又有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辑本《陆士龙集》十卷、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陆士龙集》四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陆清河集》二卷。1988年中华书局出版黄葵点校的《陆云集》较完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亦收录陆云诗文。

束广微集 一作《束阳平集》。诗文别集。西晋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人)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束皙集》七卷,注云:“梁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束皙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束皙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收录《束广微集》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束皙诗文较完备。

刘越石集 诗文别集。西晋刘琨(字越石)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刘琨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又著录《刘琨别集》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均著录《刘琨集》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刘琨诗文较完备。

郭弘农集 诗文别集。晋郭璞(死后追赠弘农太守)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郭璞集》十七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郭璞诗文较完备。

孙廷尉集 诗文别集。东晋孙绰(官至廷尉卿)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孙绰集》十五卷,注云:“梁二十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孙绰诗文较完备。

王右军集 诗文别集。东晋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王羲之诗文较完备。

陶渊明集 诗文别集。东晋陶渊明(又名潜,私谥靖节先生)著。南朝梁萧统始编陶集八卷,并为之作传及序。北齐阳休之增《五孝传》及《四八目》为十卷。《四八目》即《圣贤群辅录》。因二卷所引《尚书》自相矛盾,后人疑其非渊明所作。《隋书·经籍志》著录《陶潜集》九卷,注云:“梁有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陶渊明集》五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陶潜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陶靖节集》十卷。另有宋汤汉《陶靖节诗注》四卷、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十卷。凡诗四卷,赋一卷,文三卷,《圣贤群辅录》二卷。明代注陶集者有何孟春《陶靖节集注》、张自烈《笺注陶渊明集》、黄文焕《陶诗析义》四卷等。清代评注陶集有蒋熏《评阅陶渊明诗集》、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吴瞻泰《陶诗汇注》四卷、邱嘉穗《陶诗笺》五卷等。其中以陶澍《靖节先生集注》最为详备,首末二卷辑有各家序录、版本异同、历代各家评论及年谱考异等,有道光间刻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再版。近人丁福保有《陶渊明诗笺注》。王瑶有编注本《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逯钦立有校注《陶渊明集》,书前录萧统《陶渊明集序》,后附录陶的事迹及诗文系年等,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

何衡阳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何承天(曾官衡阳内史)著。《隋书·经籍志》著录《何承天集》二十卷,注云:“梁三十二卷,亡。”《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何承天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何承天诗文较完备。

傅光禄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傅亮(曾官左光禄大夫)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傅亮集》三十一卷,注云:“梁二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傅亮诗文较完备。

颜光禄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颜延之(曾官金紫光禄大夫)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颜延之集》二十五卷,注云:“梁三十卷。又有颜延之逸集一卷,亡。”《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宋时已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颜延之诗文较完备。

谢康乐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谢灵运(袭封康乐公)著。《隋书·经籍志》著录《谢灵运集》十九卷,注云:“梁二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五卷。南宋嘉泰年间宣城刻《三谢诗》,所录限于《文选》所载。另有明万历时焦竑刊李献吉诸人辑本四卷,明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一卷,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辑本四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谢灵运诗文较完备。近人黄节有《谢康乐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叶笑雪《谢灵运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另有顾绍伯《谢灵运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谢法曹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谢惠连(官至法曹参军)著。《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惠连集》六卷,注云:“梁五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不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惠连集》五卷。宋时已佚。今有明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一卷,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一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谢惠连诗文较完备。

袁阳源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袁淑(字阳源)著。《隋书·经籍志》著录《袁淑集》十一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袁淑诗文较完备。

鲍参军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鲍照(字明远,曾官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著。南朝齐永明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搜集鲍照遗文,编次成集,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鲍照集》十卷。注云:“梁六卷。”今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扆校宋本《鲍氏集》。别有明薛应旂《六朝诗集》辑《鲍氏集》八卷,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辑《鲍明远集》十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清同治年间钱振伦撰《鲍参军集注》六卷,近人黄节撰《鲍参军诗注》,均有排印本。钱仲联增加校语、年表,补充注释与集说,撰成《鲍参军集注》,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鲍照诗文较完备。

谢光禄集 诗文别集。南朝宋谢庄(曾官金紫光禄大夫)著。《隋书·经籍志》著录《谢庄集》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十五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谢庄诗文较完备。

张长史集 诗文别集。南朝齐张融(曾任司徒左长史)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张融集》二十七卷。注云:“梁十卷。又有张融《玉海集》十卷、《大泽集》十卷、《金波集》六十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张融诗文较完备。

孔詹事集 诗文别集。南朝齐孔稚珪(官至太子詹事)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孔稚珪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孔德璋集》十卷。元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孔稚珪诗文较完备。

王文宪集 诗文别集。南朝齐王俭(谥文宪)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王俭集》五十一卷,注云:“梁六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王俭集》六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王俭诗文较完备。

竟陵王集 诗文别集。南朝齐萧子良(封竟陵王)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四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谢宣城集 诗文别集。南朝齐谢朓(字玄晖,曾为宣城太守)著。《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朓集》十二卷、《谢朓逸集》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朓集》十卷。北宋《崇文总目》著录《谢玄晖文集》十卷。南宋楼炤取其前五卷赋、诗刊行,名为《谢宣城诗集》。今有影印明翻宋抄本。又有明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五卷、汪士贤《汉魏诸名家集》辑本五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清康熙间刊郭威钊序本六卷。清嘉庆间吴骞辑《拜经楼丛书》本《谢宣城诗集》五卷,校勘较精。郝立权有《谢宣城诗注》,颇详密。今通行本为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谢朓诗文较完备。

王宁朔集 诗文别集。南朝齐王融(官至宁朔将军军主)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王融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宋史·艺文志》著录七卷。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四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张溥本系自张燮本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王融诗文较完备。

沈隐侯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沈约(曾封建昌县侯,谥隐)著。《梁书》本传称约有文集一百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沈约集》一百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并同。《宋史·艺文志》著录《沈约集》九卷,又诗一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沈约诗文较完备。

江文通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江淹(字文通,曾封醴陵侯)著。《梁书》本传谓其“凡所著述百余篇,自撰为前后集”,淹《自序》谓“未尝著书,惟集十卷”。《自序》撰于齐初,今存江淹作品,其时代可考者皆未逾齐初。《新唐书·艺文志》尚著录有《江淹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后集十卷》,亡佚。通行本有《四部丛刊》据乌程蒋氏刻《江文通集》影印本、《四部备要》据乾隆间梁宾校刻《江文通集》排印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刻本《江醴陵集》及明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以汇注本最为完备,1984年中华书局据之排印出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江淹诗文较完备。

陶隐居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陶弘景集》三十卷、《陶弘景内集》十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三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陶弘景诗文较完备。

任中丞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任昉(曾任御史中丞)著。《梁书》及《南史》本传并言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盛行于世”。《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任昉集》三十四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任昉集》六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任昉诗文较完备。

刘户曹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刘峻(字孝标,官至荆州户曹参军)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标集》六卷。至唐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刘峻诗文较完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罗国威《刘孝标集校注》较完善。

梁武帝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萧衍(谥武帝)著。原集久佚。《梁书·武帝纪》谓其“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梁武帝集》二十六卷,注云:“梁三十二卷。”又《梁武帝诗赋集》二十卷、《梁武帝杂文集》九卷、《梁武帝别集目录》二卷、《梁武帝净业赋》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衍诗文较完备。

丘司空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丘迟(官至司空从事中郎)著。《隋书·经籍志》著录《丘迟集》十卷,注云:“并录。梁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丘迟诗文较完备。

王左丞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王僧孺(曾官尚书左丞)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王僧孺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并同。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王僧孺诗文较完备。

吴朝请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吴均(官至奉朝请)著。《梁书》及《南史》本传并谓均有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俱著录《吴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三卷。今有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吴均诗文较完备。

陆太常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陆倕(官至太常卿)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陆倕集》十四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二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陆倕诗文较完备。

何记室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何逊(曾官尚书水部郎,官至庐陵王记室)著。《梁书》本传谓逊卒后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何逊集》七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何逊集》八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何逊诗集》五卷。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三卷、附录一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另有明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何水部集》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何逊诗文较完备。

刘秘书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刘孝绰(官至秘书监)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绰集》十四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刘孝绰诗文较完备。

王詹事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王筠(官至太子詹事)著。《梁书》、《南史》本传并谓“筠自撰其文章,以一官为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子、吏部、左佐、临海、太府各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筠集》十一卷、《中书集》十一卷、《临海集》十一卷、《左佐集》十一卷、《尚书集》九卷,俱注云:“并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洗马集》十卷、又《中庶子集》十卷、《临海集》十卷、《中书集》十卷、《尚书集》十一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王筠诗文较完备。

刘豫章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刘孝仪(曾官豫章内史)著。《梁书》本传谓其“有集二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仪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并同。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刘孝仪诗文较完备。

庾度支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庾肩吾(曾官度支尚书)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庾肩吾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二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庾肩吾诗文较完备。

刘庶子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刘孝威(官至太子中庶子)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刘孝威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刘孝威诗文较完备。

梁昭明太子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萧统(谥昭明太子)著。《梁书》本传称萧统有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并同。《宋书·艺文志》著录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亦同。《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六卷,为明嘉兴叶绍泰刊本。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有《梁昭明太子文集》一卷。清光绪间有《常州先哲遗书》本,据影宋抄本刊,又有玉海堂覆宋淳熙贵池本,民国间有《四部丛刊》影印乌程许氏藏明辽府本,均为五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统诗文较完备。

梁简文帝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萧纲(梁简文帝)著。《南史·梁本纪》谓萧纲有“文集一百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简文帝集》八十五卷,注云:“陆罩撰并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梁简文帝集》八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纲诗文较完备。

梁元帝集 诗文别集。南朝梁萧绎(梁元帝)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元帝集》五十二卷、《梁元帝小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梁元帝集》五十卷、《梁元帝小集》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绎诗文较完备。

沈侍中集 诗文别集。南朝陈沈炯(卒赠侍中)著。《隋书·经籍志》著录《沈炯前集》七卷、《沈炯后集》十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沈炯前集》六卷、《沈炯后集》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七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沈炯诗文较完备。

阴常侍集 诗别集。南朝陈阴铿(官至员外散骑常侍)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阴铿集》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并著录一卷。今有明薛应旂《六朝诗集》辑本一卷、清张澍《二酉堂丛书》辑本《阴常侍诗集》一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阴铿诗较完备。

徐仆射集 诗文别集。南朝陈徐陵(字孝穆,曾官尚书左仆射)著。《隋书·经籍志》著录《徐陵集》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并同。北宋《崇文总目》著录《徐陵文集》二卷。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徐陵集》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徐陵诗》一卷。今有明屠隆评点本《徐孝穆集》十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另有清吴兆宜《徐孝穆集笺注》六卷、吴汝纶选编《徐仆射集选》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徐陵诗文较完备。

江令君集 诗文别集。南朝陈江总(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著。《陈书》本传谓江总有文集三十卷行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江总集》三十卷、《江总后集》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江总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江总集》七卷。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五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江总诗文较完备。

张散骑集 诗文别集。南朝陈张正见(曾官通直散骑侍郎)著。《陈书》本传谓张正见有集十四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张正见集》十四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四卷。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张正见集》,不注卷数。《宋史·艺文志》著录《张正见集》一卷。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张散骑集》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张散骑集》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张正见诗文较完备。

陈后主集 诗文别集。南朝陈陈叔宝(陈朝末代皇帝,史称陈后主)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陈后主集》三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一卷。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三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陈叔宝诗文较完备。

高令公集 诗文别集。北魏高允(曾官中书令,文成帝敬称之为“令公”)著。《魏书》本传载,高允制诗赋诔颂箴论表赞及《左氏·公羊释》、《毛诗拾遗》等凡百余篇,另有集行于世,且为算术三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高允集》二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高允集》二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承张燮本,一卷。清吴汝纶有评选本《高令公集选》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高允诗文较完备。

温侍读集 又名《温子昇集》。诗文别集。北魏温子昇(曾官侍读兼舍人)著。《魏书》本传载,子昇死后,太尉长史宋游道集其文笔为三十五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温子昇集》三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二十五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十五卷。宋时皆亡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辑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承张燮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温子昇诗文较完备。

邢特进集 诗文别集。北齐邢邵(字子才,位授特进)著。《北齐书》本传谓邢邵有集三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邢子才集》三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邢子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邢特进集》三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二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承张燮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邢邵诗文较完备。

魏特进集 诗文别集。北齐魏收(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著。《北齐书》本传载,收有集七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魏收集》六十八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魏收集》七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燮《七十二家集》本三卷,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承张燮本,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魏收诗文较完备。

王司空集 一名《王子渊集》。诗文别集。北周王褒(字子渊,官小司空)著。《隋书·经籍志》著录《王褒集》二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王褒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褒集》二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薛应旂辑《六朝诗集》本《王子渊集》一卷、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王司空集》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王褒诗文较完备。

庾子山集 诗文别集。北周庾信(字子山,曾官开府仪同三司)著。庾信于南朝梁时即有集行世,北周滕王宇文逌谓其“昔在扬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难,百不一存。及到江陵,又有三卷,即重遭军火,一字无遗”(《庾信集序》)。大象元年(579),逌重为编定庾集二十卷,仅录魏、周时作品,隋魏澹尝为之作注。《隋书·经籍志》著录“《庾信集》二十一卷”,所增一卷,或以为系隋平陈后所得庾信南朝旧作之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庾信集》二十卷。宋公私书目著录同。元时已佚。今有明刊诗集本正德十六年(1521)朱承爵存余堂重刊《庾开府诗集》四卷;嘉靖间朱曰藩刻《庾开府诗集》六卷。明刊诗文合刊本有万历中屠隆评点《徐庾集》中《庾开府集》十六卷;天启元年(1621)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庾开府集》十六卷;天启六年(1626)汪士贤校刊《汉魏六朝名家集》本《庾开府集》十二卷。明末阎光世《文选遗集》本庾集系翻用屠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乃沿袭张燮本。清有笺注本吴兆宜《庾开府集笺注》及倪璠《庾子山集注》。倪本有年谱、世系图、本传、总释等多种资料,注释亦较详尽。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许逸民校点倪本,末附《庾信集佚文辑存》。

小说 笔记 杂著 其他

笑林 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著。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引《文心雕龙·谐隐》“至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以为“笑书或即是书,淳奉诏所撰者,或淳因笑书别为《笑林》,亦未可知”。原书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无载,佚文散见《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诸书。此书虽为俳谐文字,但“举非违,显纰缪,实《世说》之一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记故事,或嘲庸,或讽愚,多能于幽默谐谑中给人教益;刻物肖形,亦间有可称,尤以“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楚人献凤”、“楚人隐形”、“胶柱鼓瑟”、“俭啬老”、“陶丘氏遣妇”诸篇为人所乐道。后世多有仿效之作,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自成系统。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二十九则。

楚人献凤 小说篇名。三国魏邯郸淳作。见《笑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楚人有担山鸡者,遇路人相询,欺之曰凤凰。路人信以为真,不惜千金购买,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国人相传,咸以为真凤凰。楚王闻而厚赐路人。故事对路人的愚昧可笑,国人的以讹传讹及楚王的昏庸可鄙予以辛辣讽刺,但绵里藏针,丝毫不露锋芒,是古代著名笑话之一。

艺经 小说集。三国魏邯郸淳著。见《文选》李善注、《太平御览》等征引。所记皆博戏之事,无人物和情节。有《说郛》、《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均一卷。

列异传 又名《列异记》。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作魏文帝(曹丕)著,因佚文中所记事有出曹丕身后者,论者或疑撰人是假托,或谓后人有增益,或意为张华续曹丕书而后人合之;《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作晋张华著。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皆已征引其文,故此书当为魏晋人作。原书三卷,宋时已佚,佚文散见《水经注》、《齐民要术》、《三国志》裴松之注、《文选》李善注、《后汉书》李贤注、《史记》司马贞索隐以及《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诸类书。所记多为鬼物奇怪之事,如神仙不死、异人方术、妖物作祟等;亦有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如“宋定伯捉鬼”、“张奋宅除妖”、“谈生冥婚”、“三王冢”、“望夫石”等,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精神智慧有所反映。记事具体,用笔曲折,行文简洁。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五十则。然尚非完帙,如《艺文类聚》卷九二引“韩冯夫妇”条,即所漏收。

三王冢 又名《三王墓》、《干将莫邪》。小说篇名。传三国魏曹丕作。见《列异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干将、莫邪子为父向楚王报仇的故事。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三年铸成雌雄二剑。干将自知铸剑逾期,必为楚王所杀,乃藏雄剑不献,嘱其怀孕之妻莫邪,若生子必令为己报仇。干将献剑后果被害。其子赤鼻(或作赤比)长成后,欲报仇不得,逃入山,遇山间行客,诉其父被害经过。山间客慨允代为报仇,乃以赤鼻头颅为饵,杀死楚王,己亦自杀。三人头悉烂汤镬中,不可辨,乃分其汤肉葬之,名“三王冢”。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暴虐,表现了人民不甘屈服的复仇精神和见义勇为的自我牺牲精神。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事又载《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佚名《孝子传》、卷三四六引赵晔《吴越春秋》、干宝《搜神记》卷一一以及金王明寿《增广分门类林杂说》卷一引佚名《孝子传》等,文详略不一。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又载干将妻莫邪投炉助其铸剑事,后并据以附会出“干将门”、“三王陵”、“翻镬池”、“干将城”、“干将墓”等遗迹(分别见唐陆广《吴地记》、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龚明之《中吴纪闻》、范成大《吴郡志》等)。鲁迅曾将此故事改写成小说《铸剑》。

宋定伯捉鬼 小说篇名。宋又作宗。传三国魏曹丕作。见《列异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干宝《搜神记》卷一六,文句略同。写南阳宋定伯夜行遇鬼,同往宛市,途中与鬼巧言周旋,探得捉鬼制胜之法。后至市,鬼化为羊,定伯卖之,得钱千五百。故事虽写鬼,但主旨不在宣扬鬼神,而在表现人的机智勇敢,赞扬不怕鬼的精神。记叙具体细致,用笔曲折,善于描写,如写定伯渡水,水“漕漼作声”,定伯捉鬼,“鬼大呼,声咋咋”,皆情态宛然;又善写人物对话,如宋定伯与鬼途中对话,寥寥数语,即刻画出宋定伯之机敏与小鬼之戆傻。

谈生 小说篇名。传三国魏曹丕作。见《列异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干宝《搜神记》卷一六,文句略同。写书生谈生与睢阳王亡女恋爱的故事。谈生四十而无妇,常感奋读《诗经》。一夕,一姝丽少女来就生为妇,自言与人不同,诫三年内勿以火相照。次年,生窃以火照之,见其腰以上生肉如人,腰以下但有枯骨,知为鬼。女觉,泣责之,乃赠一珠袍,裂取生衣裾别去。后生持袍诣市,为睢阳王家所识,以为贼。生以实告,王发女冢,于棺盖下得生衣裾,知所言不诬,乃以为婿。故事曲折反映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并通过门第悬殊的青年男女结为美眷,表达了一种较进步的婚姻观念。全篇写鬼而无鬼气,女主人公对爱情的主动和执著,尤给人以深刻印象。

望夫石 小说篇名。传三国魏曹丕作。见《列异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刘义庆《幽明录》,文句略同。写武昌阳新一妇人送夫行役,立而形化为石的故事,表现了妻子对从役丈夫的坚贞爱情,反映出古代兵役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故事在古代广泛流传。据南朝纪义《宣城记》、无名氏《临海记》、顾野王《舆地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象之《舆地纪胜》、常棠《海盐澉水志》等书记载,“望夫石”遗迹不仅见于武昌阳新,也见于安徽当涂、繁昌,浙江临海、海盐,湖南岳阳,江西分宜等地。后世诗家亦常加以题咏。

列女传 传记集。西晋皇甫谧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六卷,宋后佚。今散见于《三国志》裴松之注、《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约二十篇。是书乃继刘向《列女传》后的古代妇女专史,传主多为东汉以后人物。旨在扬妇德、警后人,然所记人事及社会生活面较广,所写义烈女子的才德光彩照人。范晔《后汉书·列女传》有四传取材于此。今存佚文以《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所引四篇最为完整。

高士传 传记集。西晋皇甫谧著。书中高士皆为终身不仕、未预王政者。作者自云此书“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虽执节若夷、齐,去就若两龚(龚胜、龚含断然拒仕新莽,但早年仕于汉),皆不录也”(《高士传序》)。今本辑自《太平御览》诸书,述高士九十六人,大抵近原著规模。此书在六朝文士中影响颇大,诗、文、史论多所援引。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儒林传》及其他传记采用此书者亦多。有《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等。

博物志 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著。《晋书》本传载《博物志》十篇,《隋书·经籍志》杂家类、《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杂家类俱著录十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著录十卷,周日用、卢氏分别为之注。今本十卷,有分目和不分目两种。分目本前三卷记地理动植物产,分地理略、地、山、水、山水总论、五方人民、物产、外国、异人、异俗、异产、异兽、异鸟、异虫、异鱼、异草十六目,材料大都取自旧书。四、五两卷主要记方术家言,分物性、物理、物类、药物、药论、食忌、药术、戏术、方士、服食、辨方士十一目。卷六为杂考,包括人名、文籍、地理、典礼、乐、服饰、器名、物名八目。卷七为异闻,卷八为史补,卷九和卷十为杂说,均不分目。后四卷小说意味较著。许多著名神话故事和史地奇闻异事,如“八月浮槎”、“千日醉”、“二小儿辩日”等,皆出其中。不分目本次第迥异,但内容与分目本相同。前人称此书“天地之高厚,日月之晦明,四方人物之不同,昆虫草木之淑妙者,无不备载”(崔世节湖广楚府本《跋》)。唯所记过为驳杂,文多简略不成语。分目本有《古今逸史》、《广汉魏丛书》、《格致丛书》、《稗海》、《快阁丛书》、《秘书二十一种》、《增订汉魏丛书》、《百子全书》等本;不分目本有《士礼居丛书》、《指海》、《龙溪精舍丛书》等本。此外,《类说》卷二三、明本《说郛》卷二、《无一是斋丛钞》、《旧小说》甲集等有其节录;王谟、周心如、钱熙祚、陈穆堂、马国翰、王仁俊等曾为辑佚;范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辑佚文二百十二则,收罗最完备。

蜀南猴玃 又名《猴玃》。小说篇名。西晋张华作。见《博物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和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前者文略同,后者较简略。写蜀南高山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名猴玃。见行路美妇,辄盗以为家室,其年少者终身不还,生子者则送还其家,有不收养者,其母辄死。猿猴盗妇的情节在后世小说中屡有所见,如唐初《补江总白猿传》、明《清平山堂话本》中的《陈巡检梅岭失浑家》、明瞿佑《剪灯新话》中的《申阳洞记》等,推其源流,当皆祖袭于此。

秦青韩娥 又名《薛谭学讴》。小说篇名。西晋张华作。见《博物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列子·汤问》,文略同。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其技而辞归,青弗止之,乃饯送于郊,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谭乃谢而求返,终身不敢言归。韩娥至齐,匮粮,过雍门,卖唱乞食,既去,余响绕梁,三日不绝;过逆旅,受旅人之辱,乃曼声哀哭,一里老幼皆悲愁涕泣相对,三日不食,或追而谢之,复曼声长歌,一里老幼皆欢喜抃舞,不能自禁。故事以夸张的笔触,描绘秦青和韩娥两位古代歌唱家的非凡歌喉及其歌声的巨大感染力。篇中描写歌声的文字,大都成为后世常用成语和典故。

二小儿辩日 小说篇名。西晋张华作。见《博物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列子·汤问》。写孔子东游,见二小儿辩日之远近。一谓日始出时离人近,日中时远,因日始出时大如车盖,日中时仅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也;一谓日始出时离人远,日中时近,因日始出时较温凉,日中时炎热如沸汤,近者热而远者凉也。二小儿以此问孔子,孔子亦不能决。故事以轻松的笔墨,提出了一个饶有兴味的科学小问题,富于教育意义。又以小儿的勤于思考和孔子的知之有限,说明任何人皆非全知全能。

八月浮槎 又名《八月槎》、《天河浮槎》。小说篇名。西晋张华作。见《博物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某人居海渚,见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乃于槎上建飞阁,乘槎而去。初犹见日月星辰,后茫然不辨昼夜。忽至一处,见有城郭,中多织妇,又见一男子牵牛于渚边饮水。问是何处,云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即知。还家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始知所到之处乃天河。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奥秘和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浪漫主义手法对天象作形象化解释,显示了古代人民的丰富想像力。此故事后演变为汉代通西域的张骞乘浮槎至天河,得织女支机石(见白居易《六帖》卷二引《集林》,又见《荆楚岁时记》隋杜公瞻注)。唐李商隐《海客》诗、元王伯成《张骞泛浮槎》杂剧、清丁耀亢《星汉槎》传奇等,均取材于此。

广志 志怪小说集。晋郭义恭著。二卷,著录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杂家类。又一本十卷,著录于《通志·艺文略》杂家类。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书名《广志》,盖广《博物志》之书,故多记四方动植物产、山川泉石、异域风俗,但神怪色彩颇有不及,言志怪者罕及之。原书已佚。清马国翰辑佚文二百六十余则,依今本《博物志》次第,编为上下二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神仙传 志怪小说集。东晋葛洪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入道家类。《日本国见在书目》析为二十卷,《崇文总目》道书类、《通志·艺文略》道家类、焦竑《国史经籍志》道家类皆作《神仙传略》一卷,殆为此书节本。原书今存,颇有残缺。所记俱为道教神仙事迹,多有服食修炼度人等“辅教”之谈。其中《黄初平传》记黄初平叱石成羊,《壶公传》记壶公入壶而息,《麻姑传》记麻姑见东海三为桑田,情节离奇,想像丰富,已与一般志怪小说无异。今传本有二:一记九十二人,刊于《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龙威秘书》、《说库》等;一记八十四人,收入《四库全书》。明本《说郛》卷四三《神仙传》亦八十四人,然只陈梗概,略无事迹,或即所谓《神仙传略》。此外,《云笈七签》卷一〇九、《类说》卷三、明本《说郛》卷七、《艺苑捃华》、《旧小说》甲集等刊有节录。

王方平 小说篇名。东晋葛洪作。见《神仙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见曹丕《列异传》,文较简。写王方平邀麻姑聚宴于弟子蔡经家,席间各施法术事。王方平和麻姑俱为道教传说中神仙。麻姑风貌容止美妙动人,谓来时见东海三为桑田,而蔡经见麻姑宛若鸟爪的指甲,竟思“得此爪以爬背当佳”,后并为诗家常用典故。

黄初平 小说篇名。东晋葛洪作。见《神仙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载《太平御览》卷六六三引《真诰》、《历世真仙通鉴》卷五《黄初平传》,文略同。写黄初平牧羊,遇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之,见初平,问羊在何处,答曰:“在山东。”往视,但见累累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弃妻子从初平学道,共至五百岁。故事旨在宣扬神仙法术。叱石成羊事,构想新奇,流传广泛,为诗家常用典故。

壶公 小说篇名。东晋葛洪作。见《神仙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壶公入市卖药、入壶而息及费长房从壶公学道、收鬼治病等事,想像丰富,叙述生动。后世称行医为“悬壶”本于此。壶公、费长房的故事在《列异传》、《续齐谐记》、《水经注》、《太平寰宇记》等书中皆有记载,唯多零碎。《后汉书·方术传》有《费长房传》,所记壶公、费长房事与此略同。

西京杂记 志人小说集。东晋葛洪著。洪于书末跋中自称抄自刘歆《汉书》,疑为伪托。《隋书·经籍志》旧事类著录二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卷,俱入故事类,又重出地理类;《宋史·艺文志》著录六卷,入传记类。“西京”指西汉京都长安。所记多为西汉人物轶事,并及宫室制度、风俗习惯、衣饰器物,间涉怪诞传说,对统治阶层奢侈淫佚颇多揭露。叙事简洁生动,记人能见个性。如《王嫱》写毛延寿贪赂毁图,致使昭君远嫁出塞,《鹔鹴裘》写司马相如、卓文君当垆卖酒,以捉弄卓王孙,皆形象鲜明,富于情味,为历代小说、戏剧所取材。鲁迅称其“在古小说中,固亦意绪秀异,文笔可观者也”(《中国小说史略》)。今传本有二:一为二卷本,刊于《抱经堂丛书》、《正觉楼丛刻》、《龙溪精舍丛书》、《关中丛书》等;一为六卷本,刊于《古今逸史》、《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稗海》、《快阁藏书》、《津逮秘书》、《学津讨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四部丛刊》等。

王嫱 小说篇名。东晋葛洪作。见《西京杂记》。又载《后汉书·南匈奴传》。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汉元帝后宫多妃嫔,命画工为妃嫔画像以资挑选。众妃嫔争赂画工,独王嫱(即王昭君)不肯趋奉,始终未得宠幸。南匈奴王呼韩邪来朝求赐美人为后,元帝赐嫱随行,临行时发现其美貌为后宫第一,且言辞敏捷,举止娴雅,深以为悔,但虑失信外国,不便换人,于是穷追此事,尽杀画工,善画人物的画工毛延寿亦因此被杀。篇幅短小,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是历代诗歌、小说、戏曲的常用题材,如唐宋诗歌中的《明妃曲》、元杂剧《汉宫秋》、明传奇《和戎记》等,至今仍被搬上舞台和荧屏。

鹔鹴裘 又名《卓文君》、《司马相如》。小说篇名。东晋葛洪作。见《西京杂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蜀郡临邛富豪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不顾封建礼法的约束,与司马相如私相爱慕,结为夫妇,遭到卓王孙的反对。二人回成都以卖酒为生,当垆涤器,终于迫使卓王孙承认其婚姻。故事起落有致,曲折生动,叙述简练而富于情趣,人物也写得较有个性。其事不仅为诗家经常吟咏,而且被写入戏剧和小说。

匡衡 小说篇名。东晋葛洪作。见《西京杂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西汉匡衡家贫不能备烛,凿邻人壁引其烛光读书;又为人帮工,不要工钱,只求借读其藏书,终于成为大学问家,赢得人们钦佩。后“凿壁偷光”成为古代著名勤学苦读的典故,常用来激励人发愤读书,努力向上。

神异记 志怪小说集。西晋王浮著。见《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事类赋注》、《太平寰宇记》、《元和姓纂》等书征引。除《太平御览》卷八六七称“王浮《神异记》”,余俱不题撰人姓氏。所记皆神怪物异之事。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八则。

搜神记 又称《搜神录》、《搜神异记》、《搜神传记》。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著。《晋书》本传称干宝“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日本国见在书目》均著录三十卷。宋以后渐不传。《崇文总目》著录《搜神总记》十卷,注云“不著撰人名氏,或题干宝撰,非也”;《宋史·艺文志》著录干宝《搜神总记》十卷,又云“不知作者”。今本二十卷,乃后人所辑。明胡应麟曾从《法苑珠林》及诸类书中辑录成书,或即为今传辑本。干宝自称此书之作乃在“发明神道之不诬”,“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搜神记自序》)。书中博采奇闻异事,举凡神仙方术、神灵感应、妖祥卜梦、物怪灵异、鬼子还魂、灵物报应、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无不毕载,可谓集魏晋志怪之大成。其中“干将莫邪”、“李寄斩蛇”、“韩凭夫妇”、“东海孝妇”、“董永织女”、“紫玉韩重”等篇,借助超现实离奇情节表达现实的爱憎和理想,尤为世人称道。其文笔简洁而曲尽其情,语言朴素又雅致清峻,叙述故事不务平直而着意于起波澜,出周折,描写人物于外貌服饰特征外兼注重表现内在情绪和性格,皆非一般志怪所能及,有“鬼之董狐”之誉,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颇有影响。其中不少故事,或为诗文常用典故,或为后世传奇、话本、戏剧、绘画所取材,续作和仿作代不乏人,蔚成体系。今有《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学津讨原》、《盐邑志林》、《百子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及商务印书馆1931年据《百子全书》排印本、1957年重印本和中华书局1979年汪绍楹校注本。其中汪绍楹校注本广征博引,考源钩沉,存真订伪,颇裨参考。另有八卷本刊于《稗海》、《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龙威秘书》、《艺苑捃华》、《说库》等,然所录人物故事几乎全不相同,当系后人伪托。

董永织女 又名《董永》。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又载《太平御览》卷四一一、《法苑珠林》卷六二等引刘向《孝子传》,文略同。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汉千乘郡农民董永无力葬父,卖身为奴,其孝心感动上天,天帝命织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妇,为他织锦偿债赎身。曹植《灵芝篇》曾咏其事。后世小说、戏曲、说唱,如敦煌俗文《董永行孝》、宋元话本《董永遇仙记》、宋元戏文《董秀才遇仙记》、明清传奇《织锦记》、《卖身记》,以及当代地方戏《天仙配》、《百日缘》、《槐荫树》等均演其事。故事在流传中又有许多变化,如织女变为七仙女,天女奉命下凡,自行离去变为私自下凡,被天兵天将捉去,又增加槐荫树作媒、七仙女送子等情节。

王祥卧冰 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见《艺文类聚》卷九引孙盛《杂语》、臧荣绪《晋书》、《晋书·王祥传》。写王祥性至孝,虽受继母虐待而不怨。继母尝思鲜鱼,时天寒地冻,祥欲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鱼自跃出。继母又思黄雀炙,忽有黄雀数十自投其幕,得以供养继母。故事宣扬封建愚孝行为,旨在证明孝行可感动天地,乃古代著名孝子故事之一,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宣扬和提倡,曾广泛流传。宋元南戏有《王祥卧冰》。

东海孝妇 又名《孝妇周青》。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又见刘向《说苑》卷五、《汉书·于定国传》和《太平御览》卷四一五引王韶之《孝子传》,文略异。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汉时有东海孝妇周青事姑甚谨,姑不愿相累,自缢死,其女以为青杀之,讼于官。青屈打成招,蒙冤被杀。刑前所立誓言顷刻应验,死时血上旗杆,死后郡旱三年,终于雪冤。这则冤狱故事,意在表彰孝行,赞美清官,宣扬精诚感天,但客观上揭露和抨击封建吏治的黑暗,表现人民对封建压迫者的愤怒和反抗,反映被压迫者的理想和愿望。后世戏曲家常取为创作题材。元王实甫、梁进之、王仲元等《于公高门》杂剧、明《东海记》传奇俱本此。元关汉卿杂剧《窦娥冤》,亦脱胎于此。

韩凭夫妇 又名《相思树》、《韩凭妻》。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又载曹丕《列异传》(见《艺文类聚》卷九二引),韩凭作韩冯,文较简略。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貌甚美,康王夺之,并囚凭。何氏密致书凭,示以死志。凭自杀,何氏不久亦以死殉,衣带藏有遗书,请求合葬。康王不许,分而埋之,使两冢遥遥相望,但不久两冢各生出大梓树,且屈体相就,相互纠结,又有双鸳鸯恒栖树上,交颈悲鸣。国人哀之,称其树为相思树,谓鸳鸯乃韩凭夫妇精魂所化。故事揭露宋康王的荒淫残暴,歌颂韩凭夫妇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何氏不慕富贵、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结尾冢墓生树、魂化鸳鸯,构想奇特浪漫,与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同一机杼,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审美理想。故事流传广泛,成为历代文学家创作的题材,内容有所丰富、变化。如唐李商隐《青陵台》咏韩凭事添出化蝶情事;唐俗赋《韩朋赋》谓二人死后先化石,再化树,复又化为鸳鸯;宋路振《九国志》则将《搜神记》卷十六所载紫玉歌辞掺入其中,谓何氏死前曾作《乌鹊歌》以见志。

范式张劭 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事本谢承《后汉书》(见《太平御览》卷四〇七引),又载范晔《后汉书·范式传》,文句略同。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范式张劭之间交往的故事。通过范式如期赴约、张劭死后托梦、范式千里奔丧等情节,表现了范式张劭之间生死不渝的深厚友情。《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古今小说》中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元宫天挺杂剧《范张鸡黍》等均本此。

河间男女 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见《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文略同。写晋武帝时河间郡某青年男女私相爱慕,相许婚配。不久,男子从军,女子被父母逼嫁他人,郁郁而死。后男子还家,至女子冢前痛哭,又开棺验视,女子竟得还魂,遂成亲。女子之夫闻讯,讼之于官,终因法律无有关条文而败讼。故事情节离奇,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婚姻的大胆追求,揭露古代兵役和婚姻制度带给人民的不幸。其中女子死后还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节,常为后世小说、戏剧所采用。

盘瓠 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本应劭《风俗通义》,又载《玄中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水经注·沅水》等。写高辛氏时,王宫有妇人生耳疾,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妇人置之瓠蓠,覆之以盘,俄而化为犬,名盘瓠。时戎吴数侵边境,盘瓠因获戎吴将军头,得娶王之少女为妻,往居南山石室中,生六男六女。其男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代。王以其好山川,恶都邑,乃赐居名山广泽,号曰蛮夷,即今梁、汉、巴、蜀、武陵、长沙、庐江郡夷。故事叙说西南古蛮族始祖及其民族的由来,以神话形式反映其对狗图腾的崇拜和兄弟姊妹自相婚配的血婚制度。想像奇丽,文笔简洁有致,是古代有关少数民族起源的著名传说。

吴王小女 又名《紫玉》、《紫玉韩重》。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又见无名氏《录异传》,文略同。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吴王小女紫玉与书生韩重相爱,私订婚姻,遭到父亲吴王反对,忧愁而死。韩重前往吊唁,被紫玉邀入冢内成亲,临别赠以明珠。重往见吴王说其事,吴王以为盗墓贼,欲加拷讯,紫玉显魂为其辩诬。故事歌颂紫玉、韩重生死如一的挚烈爱情,反映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不顾礼教束缚,对自由婚姻的强烈追求。全篇结构完整,情节离奇,人物形象鲜明动人。其生时相爱、死后成亲的浪漫主义构思,对后来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聊斋志异》中的某些故事,有明显影响。

李寄斩蛇 又名《李寄》。小说篇名。东晋干宝作。见《搜神记》。又见《太平寰宇记》卷一〇一引《坤元录》,文较略。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东越闽中庸岭有大蛇为患,地方都尉令长听信巫师之言,以童女祭蛇,以求弭害。将乐县李诞小女寄,年仅十二三,挺身而出,不顾父母阻拦,只身仗剑携犬,深入蛇窟,斩除大蛇,为民除害。故事歌颂少女李寄的沉着、机智和勇敢,揭露批判封建官吏的昏庸无能,指出只有勇于斗争才能生存的人生哲理。李寄的机智勇敢和官吏的昏庸无能形成鲜明的对照。大蛇的凶残气焰,李寄斩蛇的从容神态,相互映衬,突出人物的英雄性格,显示出魏晋小说已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

曹毗志怪 亦称《志怪》。志怪小说集。东晋曹毗著。见《初学记》、《太平御览》、《草堂诗笺》等书征引。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今存佚文一则,宣扬东方朔的博洽。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

华阳国志 古方志书。东晋常璩著。巴、蜀地晋代为梁、益、宁三州地,属《书·禹贡》所说梁州之域,因取《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句,以“华阳”为书名。十二卷,附录一卷。包括巴、汉中、蜀、南中等十二志。记远古至东晋永和三年(347)期间巴蜀一带的历史、地理、风俗,保存不少民谣、神话传说和文学家生平事迹。所述蜀汉及蜀中晋代史事较详,有不少有关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传说、风俗的资料。有南宋嘉泰四年(1204)李塈刻本。《四部丛刊》影印乌程刘氏嘉业堂藏明钱叔宝抄本较通行。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资料丰富,考证翔实。

语林 又名《裴子语林》。志人小说集。东晋裴启著。据《世说新语·轻诋》及刘孝标注载,原本十卷,记汉魏迄东晋言语应对,曾盛行一时,后以记谢安语失实,为所诋,遂废。至隋已不传,佚文散见《初学记》、《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诸书。此书开魏晋志人小说之端,文字简洁而传神,如记魏武佯眠杀人、嵇康耻与魑魅争先、王子猷咏竹等,皆寥寥数语,人物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即豁然于目。《世说新语》从中多有取材。今有《说郛》、《五朝小说》、《古今说部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及鲁迅《古小说钩沉》等辑本,其中鲁迅辑本收罗较丰,凡一百八十则。此外,戴不凡从明人《华夷鸟兽续考》、《古史谈苑》辑出诸书未收佚文二则,载所著《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

魏武捉刀 又名《床头捉刀人》。小说篇名。东晋裴启作。见《语林》。又载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和殷芸《小说》卷一,文略同。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曹操自以形陋,令部下代为接见匈奴使,自捉刀立床头,又遣人追杀识破自己行藏的匈奴使,表现曹操谲诈忌刻的枭雄性格。后称代人作文为“捉刀”,典出于此。

石崇王恺争豪 小说篇名。东晋裴启作。见《语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东晋贵族王恺以帝所赐二尺高珊瑚树炫耀于当时豪富石崇,崇以铁如意击碎之,还以六七枚三四尺高的珊瑚树,恺怅然自失。通过他们的斗宝炫富,揭露晋代贵族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并对其汰侈行为有一定程度的批判。此故事又载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同篇尚载有石崇、王恺其他斗富争豪事。

如意击唾壶 小说篇名。东晋裴启作。见《语林》。又载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文字略异。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东晋大将军王敦拥兵自重,欲胁制朝廷。他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句,并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表达其控制朝廷的意愿未遂之心情。后来诗文家常用作典故,抒发壮志未酬的激愤与不平。

王子猷居山阴 又名《雪夜访戴》。小说篇名。东晋裴启作。见《语林》。又载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王徽之(字子猷)雪夜乘兴访戴逵,至其门兴尽,不入而返。文笔简净而富有诗意,表现了魏晋时期潇洒放诞的名士风度。

名士传 志人小说集。东晋袁宏著。《晋书》本传云宏撰“《竹林名士传》三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正始名士传》三卷,著者误作袁敬仲;《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作《名士传》,三卷;《宋史·艺文志》著录二卷,《崇文总目》著录三卷,书名均为《正始名士传》。《世说新语·文学篇》“袁伯彦作《名士传》”注云:“宏以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辅嗣为正始名士,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刘伯伦、阮仲容、王濬沖为竹林名士,裴叔则、乐彦辅、王夷甫、庾子嵩、王安期、阮千里、卫叔宝、谢幼舆为中朝名士。”则书名当为《名士传》,三卷。《崇文总目》于《正始名士传》下注云:“其中卷竹林名士三逸,上卷增荀粲,下卷增阮修”,则宋时尚存其旧。此书所记皆魏晋名士遗闻轶事,大抵在标举名士的放旷言行。原书已佚,今《世说新语》注、《水经注》、《文选》李善注尚可见其佚文二十余则,但大都简短破碎。

祖台之志怪 又名《志怪》。志怪小说集。东晋祖台之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四卷,《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亦四卷。原书宋时已佚,佚文散见《法苑珠林》、《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诸类书。所记大抵为汉晋鬼怪之事,多与历史人物相关,如“汉武帝见梁上翁”、“张华察剑气”、“陶侃失牛”、“周处斩蛟”等;亦有与历史人物无关者,如“曹著”、“河间太守”、“吴中士大夫”等记人与神、人与鬼、人与妖相恋,“陈悝”、“蹇保”等记有关江人、桐精的传说。今存佚文十五则,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又《说郛》卷一一七有祖台之《志怪录》一卷(亦载《古今说部丛书》),凡八则,实即此书。其中“孙弘”一则为《古小说钩沉》所未辑。

拾遗记 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东晋时前秦王嘉著。《晋书》本传谓嘉“著《拾遗录》十卷”。《隋书·经籍志》杂史类著录《拾遗录》二卷,注云“伪秦姚苌方士王子年撰”;又《王子年拾遗记》十卷,注云“萧绮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隋书·经籍志》,唯《拾遗录》作三卷,《王子年拾遗记》作“萧绮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拾遗记》,注云“晋陇西王嘉子年撰,萧绮序录”。据萧绮《拾遗记序》,此书实为王嘉所撰,原本十九卷,后有亡佚,经萧绮补遗删正,订为十卷,并为作“录”。今本十卷,萧绮序、录并存。前九卷起于庖牺,迄于东晋石赵,多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并及远国异域物产风俗。所记事虽明标朝代,多涉历史上真人,但大都以为线索,另为申发,“证以史传皆不合”,“盖仿郭宪《洞冥记》而作”(《四库全书总目》)。末一卷专记四海名山,包括昆仑、蓬莱、方丈、瀛洲、员峤、岱舆、昆吾、洞庭等,间及神仙人物,与《十洲记》相近。语言缛丽,文笔细致,较具艺术性。今有《古今逸史》、《稗海》、《汉魏丛书》、《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秘书二十一种》、《百子全书》等刊本以及中华书局1981年版齐治平校注本,皆十卷。《历代小史》本作一卷,内容与十卷本同。此外,《类说》卷五、明本《说郛》卷三〇、《旧小说》甲集等有节录。

薛灵芸 小说篇名。东晋时前秦王嘉作。见《拾遗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魏文帝时美女薛灵芸被选入宫,赞颂其绝代美貌和妙于针工,显示古代妇女的聪明才智。其中选美入宫时的豪奢场面,反映出古代封建帝王的侈糜生活侧面。灵芸入宫后,以玉唾壶承泪,泪凝如血,表现出被选入宫的女子处在帝王淫威下身不由主的痛苦,常被后世诗人题咏,用为典故。

名山记 又名《拾遗名山记》。志怪小说集。东晋王嘉著。《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于《拾遗记》之下复著录此书一卷,云:“亦称王子年,即前之第十卷。”此书乃节录自《拾遗记》。今《五朝小说》、《说郛》卷六六、《古今说部丛书》、《旧小说》甲集皆有《拾遗名山记》八则,全同《拾遗记》第十卷。

搜神后记 或作《搜神录》、《续搜神记》、《搜神续记》。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东晋陶潜著。或以为非陶氏所作。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又《四库全书总目》引明沈士龙《跋》谓:“潜卒于元嘉四年,而此有十四、十六两年事;陶集多不称年号,以干支代之,而此书题永初、元嘉。其为伪作,固不待辨。”然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序》已叙及陶潜作有《搜神录》。或此书本为陶作,后人增益,失其初貌。原书十卷,见《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旧唐书·经籍志》已无载。今本十卷,出明胡震亨《秘册汇函》,当为后人所辑。此书显仿干宝《搜神记》而作,故所记颇相仿佛,亦多有神灵怪异之事,间及佛徒事迹、仙境传说。文笔清峻雅淡,不少故事记叙完整,情节生动,如“丁令威化鹤”、“白水素女”、“桃花源”等,皆世所熟知。所传版本,《秘册汇函》本之外,尚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百子全书》等本,皆十卷。又明本《说郛》卷四、《五朝小说》、《唐宋丛书》、《增订汉魏丛书》、《龙威秘书》、《无一是斋丛钞》、《晋唐小说畅观》、《鲍红叶丛书》、《旧小说》甲集等有节录。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考异正讹,搜残补缺,用力甚勤,颇裨参考。

丁令威化鹤 又名《丁令威》。小说篇名。东晋陶潜作。见《搜神后记》。又载《洞仙传》、《仙苑编珠》卷二引《飞天仙人经》,文较简。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于城门华表柱。有少年举弓欲射之,乃飞起,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言毕,冲天而去。故事表现出道家的羽化登仙思想,通过丁令威化鹤归来所见所感,也表达了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慨叹。在古代流传甚广,常被诗文家所吟咏,如唐李白有《灵墟山》诗,宋言有《鹤归华表赋》等。

白水素女 小说篇名。东晋陶潜作。见《搜神后记》。又载束皙《发蒙记》和任昉《述异记》,事稍异。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青年农民谢端少丧父母,辛勤劳作,却无法娶妻成家。后于城下拾得一大螺,持归贮藏瓮中,自此家中恒有少女为之备炊饭。端乃潜归,查知少女乃瓮中大螺所化。少女自称是天河中白水素女,受天帝派遣,特下凡助其理家,今形迹既露,不能再留,乃留螺壳别去。谢端的生活遭遇,揭示出当时社会的不公;仙女下凡帮助谢端理家的幻想情节,表现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要求和愿望。人物形象鲜明,真切动人,具有浓厚抒情气氛。民间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故事由此演化而来。

甄异传 又名《甄异记》、《甄异录》、《甄异志》。志怪小说集。东晋戴祚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亦著录三卷,撰人误作戴异。《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亦三卷。原书宋时已佚,佚文散见《齐民要术》、《北堂书钞》、《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苏易简《文房四谱》等书。所记多为晋太元、建武中鬼神怪异、感应灵验之事,为此前志怪书所不载。其中“秦树”、“杨丑奴”记人与鬼、人与妖恋爱,“张闿”、“张牧”记鬼使、鬼奴故事,皆首尾完整,情节曲折,较有小说韵味。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十七则。又《说郛》辑五则,多为唐宋事,当系误收。

郭子 志人小说集。东晋郭澄之著。《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同,有贾泉(原作渊,唐人避高祖李渊讳改)注。原书已佚,佚文散见诸类书。内容多记魏晋名士言谈轶事,尤详于晋。文字简约隽永。今传辑佚本,有《无一是斋丛钞》本、《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等版本,皆一卷。又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八十四则,较为详备。

异林 又名《陆氏异林》。志怪小说集。晋陆氏著。《三国志·钟繇传》注引文末云:“叔父清河太守说如此。”裴松之注:“清河,陆云也。”撰人当为陆机之子蔚或夏。《三国志》注及《太平御览》引佚文一则,记钟繇与女鬼恋爱事,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

志怪记 亦称《殖氏志怪记》。志怪小说集。晋殖氏著。《隋书·经籍志》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无载。《北堂书钞》卷二〇、卷一四四存佚文二条,一条为“客星通坐”四字,另一条记谢谟逐盗事,均甚简略。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

灵鬼志 又名《荀氏灵鬼志》。志怪小说集。东晋荀氏著。荀氏安帝义熙(405—418)中曾官南平国郎中。《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原书宋时已佚,佚文散见《世说新语》注、《辩正论》注、《法苑珠林》、《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所记多为鬼神怪异、佛教灵验之事,并及谶语谣谚。其中“嵇中散”记嵇康从鬼客学奏《广陵散》,以对话显示人物不同个性,形象生动鲜明;“外国道人”写外国道人变化法术,情节曲折离奇,曲达人情世态,其事本于古印度《旧杂譬喻经》“梵志作术”传说,由此可见印度佛教传说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二十四则。其中“蔡谟”、“李通”二则原所引分别注出《灵异志》和《虚异志》,今人有疑其误入者。

外国道人 小说篇名。东晋荀氏作。见《灵鬼志》。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某外国道人能吞刀吐火,法术广大,尝入人所担小笼憩息,笼不更大,人亦不更小;又于笼中吐妇人与共食,及其睡,妇人复吐一男子共食,云是外夫,食毕,男子复入妇人口中,妇人复入道人口中;又尝作术惩治一富人,置其父母于泽壶,逼令作膳食济贫者。故事描写外国道人的种种奇妙法术,赞扬惩富济贫的侠义行为,并曲折反映当时家庭婚姻的世态。前半道人变化法术本于古印度《旧杂譬喻经》梵志吐壶故事,见出古印度传说对魏晋志怪小说的影响。

玄中记 又名《郭氏玄中记》,清人避康熙玄烨讳改名《元中记》。志怪小说集。晋郭氏著。或谓郭氏即东晋郭璞。始著录于《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崇文总目》地理类著录一卷,不题撰人。《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仙家类著录同,但注云“阙”。所记皆四方异闻奇事,包括伏羲、女娲、颛顼、刑天等远古神话故事,狗封、丈夫、扶伏、化民等远国异民传说,具区泽、黄池穴、沃焦山、炎火山、东海大鱼、昆仑巨蛇、西胡日及牛、荆州乌臼树、天竺金指环、大秦五色颇黎等山川动植、异域物产,以及树精、鼠精、蝙蝠精、蟾蜍精、山精、水精、金精、玉精等精怪。叶德辉《辑郭氏玄中记序》称其“恢奇瑰丽,仿佛《山海》、《十洲》诸书”。然多为片断,除“桃都山”、“姑获鸟”、“狐妖化人”、“秦王置旄头骑”数则较具情节,大都缺乏故事性。今传皆辑佚本,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十种古逸书》本、《汉学堂丛书》本、《观古堂所著书》本、鲁迅《古小说钩沉》本等。鲁迅辑本凡七十一则,较称完备。然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四引“黄帝臣”一则尚未收。

姑获鸟 又名《毛衣女》。小说篇名。晋郭氏作。见《玄中记》。又载干宝《搜神记》卷一四。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姑获鸟夜飞昼藏,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某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子,不知是姑获鸟,匍匐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后近前,诸鸟各取毛衣飞去,一鸟独不得飞,遂娶为妇,生三女。后姑获鸟使女问父,知毛衣在积稻下,取而飞去,复以毛衣迎其女,女亦飞去。构想新奇,优美动人,开中国古代人鸟恋爱故事之先河。豫章男子藏毛羽得妻的情节,常为后世民间故事所袭用。

应验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傅亮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无载,唐宋类书未有征引,仅《太平广记》引书目录存目。原书已佚,王琰《冥祥记》有其佚文二则,一记竺法义归诚观音梦道人为治病事,一记竺长舒好诵《观世音经》,比邻失火而其家独完事,皆颂扬观音灵验。

古异传 或作《古今异传》。志怪小说集。南朝宋袁王寿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卷帙同,但书名误作《石异传》或《右异传》,撰人作袁仁寿,《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书名、撰人同《隋书·经籍志》。原书已佚,今仅存记啄木鸟传说佚文一则,谓啄木本为雷公采药使,化而为鸟,见《玉烛宝典》卷五、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一〇以及《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一九等引。

集异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郭季产著。仅见于《太平御览》引书目录。《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引有其佚文。内容多记鬼怪之事,间及梦征。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十一则。此外尚有《太平广记》卷四三八引“朱休之”、卷四四二引“张华”以及卷二七六引“张天锡”等三则佚文。

太清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王韶之著。此书不见著录,仅存于《说郛》卷一八,凡一卷,十四则。主要记有关神仙事,多重见于他书,如“翔鹤”条见于王韶之《神境记》,“艳质”条见于萧韶《太清纪》,“发如鸭”条见于葛洪《神仙传》。论者或疑此书乃陶珽取萧韶《太清纪》书名并佚文,杂厕他书言神仙之事,而托名于王韶之。

世说新语 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宋以后改称《世说新语》。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著。《宋书》未载义庆撰《世说》事,且书中不少故事与东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等书雷同,后人因疑此书乃义庆集门人纂辑旧抄而成,非出于其一人之手。南朝梁刘孝标曾为之作注,征引书籍达四百余种,不少今已亡佚的书籍赖以有所保存。原书八卷,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三十六篇,乃北宋晏殊所删并。内容主要记汉末至东晋名士遗闻轶事,尤详于东晋王、谢等士族的玄谈清议,疏放任诞。其旨在推扬儒家名教伦理及名士的风仪容止,于当时政治的恐怖黑暗及士族豪门的贪侈凶残亦有所暴露。书中所载人物言谈行事,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在艺术描写上,“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既善于抓住能突出人物个性的言语和行为刻画人物,寥寥数语,人物性格特征、思想风貌活脱毕现;又能将口语锤炼为活泼的文学语言,简约隽永。此书对后世笔记小说影响甚大,唐以后代有仿作,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为后世戏曲小说所取材,或成为诗文常用典故和成语。所传版本,以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最早,南宋绍兴刻本是最早的全本,有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通行本明嘉靖袁氏嘉趣堂本为较早刊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本;近代王先谦校订思贤讲舍刊本,有1982年中华书局影印本。此外,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征引详博,疏解精当;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校订精审,笺释简要,可资参考。

管宁割席 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德行》。又见于《初学记》卷一七引裴启《语林》,但文字甚简略。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管宁、华歆尝共园中锄菜,见地上有片金,宁视如瓦石,挥锄不辍,歆拾而掷之。又尝同窗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乃割席与歆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故事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待金钱、权贵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人物品格的优劣。篇幅简短,却有语言,有动作,有情节,十分精练。“割席”后成为与志趣不投的朋友断交的成语。

新亭对泣 又名《过江诸人》。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言语》。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东晋初南渡诸士族官僚登建康新亭,感慨国事,痛心中原沦陷。周 等人消极悲怨,只知一味哀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王导则积极奋进,主张“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作品抓住能突出人物个性的语言作客观描述,寥寥数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即豁然如见。

王戎夙慧 又名《道边苦李》。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雅量》。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王戎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见道边李树多子,诸儿竞相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故事表现幼年王戎的聪明智慧,富于启发性。

好财好屐 又名《祖约阮孚》。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雅量》。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祖约好财,阮孚好屐,同为物累,初未判其得失。后有客诣二人,约屏藏财物未尽,倾身障之,意未能平;孚则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故事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人物见客时不同行为态度的客观描述,揭示好尚之不同及品格之高下。笔墨简省,人物形象突出。其中“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颇含人生哲理意味,常为后世称引。

周处除三横 又名《周处》、《周处除三害》、《除三害》。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自新》。又载《孔氏志怪》和《祖台之志怪》,文较略。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周处少时横行乡里,为乡人所患。又其地水中有蛟,山中有虎,并暴犯百姓,人合谓之“三横”。或劝处杀虎斩蛟,冀“三横”唯余其一。处乃刺杀虎,又入水斩蛟,浮三日三夜不出。乡人谓其已死,咸相庆。处闻之,乃自改过,终于名留后世。故事赞扬了周处为民除害,勇于改过自新的精神。文笔简洁,叙述生动,精练传神。明清戏曲家曾据以改编成《蛟虎记》、《风云记》、《除三害》等剧本。

刘伶纵酒放达 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任诞》。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魏正始间名士刘伶恒纵酒放达,有时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而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 衣(裤子),诸君何为入我 中。”对司马氏所倡导的“礼法”表示蔑视和挑战。“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 衣”,反映出魏晋名士的思想境界及其放达生活的一个侧面。

石崇燕集 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汰侈》。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石崇宴客,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即斩美人。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尝同往赴宴。导素不能饮,至此辄强自饮之。敦执意不饮,已斩三人,颜色如故,仍不肯饮。导责之,敦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故事深刻揭露东晋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和以杀人为儿戏的罪行。人物个性,如石崇的横暴、王敦的冷酷和王导的随顺均刻画深刻。语言简练,富于表现力,常为后世引称。

温峤娶妇 又名《玉镜台》。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世说新语·假谲》。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温峤有意娶表妹,却不便明说;表妹隐有所觉,但不详实情。及温峤借为表妹觅婿之机,以昔日随刘琨北征所得玉镜台下定,将其骗娶至家中,表妹方知己猜想不误,拍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温峤前后隐约其辞,行事诡秘,其表妹直言无忌,活泼天真,充满喜剧气氛。元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明朱鼎的传奇《玉镜台记》皆取材于此。

幽明录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俱著录三十卷。南宋洪迈《夷坚三志辛序》云:“《幽明录》,今无传于世。”当亡佚于宋。佚文散见《世说新语》注、《水经注》、《辩正论》注以及《法苑珠林》、《初学记》、《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所记多为当世奇闻异事,不少故事构思奇特,想像大胆,描写委婉入情。如“刘晨阮肇”记刘、阮入天台山遇仙,“焦湖庙祝”记汤林入柏枕历幻,“庞阿”记石氏女离魂私奔,“卖胡粉女子”记某富家子弟情死后还魂等,俱著名于后世,为历来小说、戏曲所沿袭和取材。其记精魅鬼怪,亦多具人情味。唯宣扬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时涉地狱之说,受佛教消极思想影响。今有《琳琅秘室丛书》、《说郛》、《五朝小说》等辑本,皆一卷,十一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二百六十五则,较为完备,然犹有漏收者,如《类说》卷一一所引“羊祜头风”、“嵇康见鬼”等。

刘阮入天台 又名《刘晨阮肇》。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幽明录》。又载《太平广记》卷六一引《搜神记》(一本作《神仙记》)及《蒙求注》卷中引《续齐谐记》,文字略异。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谷皮,迷道绝粮,见一水中有芜菁叶从山腹流出,乃浮水逆流二三里,至一大溪。溪边有二女,遂随至其家,结为夫妇。居半年,思家求归,二女为指示还路,并集众奏乐相送。既归,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故事表现动乱时代人民对安定生活和幸福婚姻的向往。叙述细致生动,人物对话委婉传情,生活气息浓郁。宋元话本《刘阮仙配》、元明杂剧马致远及陈伯将《误入桃源》、汪元亨《桃源洞》、无名氏《相送出天台》、王子一《误入桃源》,皆演其事。唐张 《游仙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翩翩》亦脱胎于此。

贾弼之 又名《换头》。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幽明录》。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河东郡贾弼之屡梦一齄靤多须、大鼻 目之人欲与易头,因不堪其扰,许之。及天明,其头果与梦中人易,唯只能半面啼半面笑,而两足手口则能各捉一笔并书,亲故朋僚惊而躲避。情事离奇,宋洪迈曾采入《夷坚三志辛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陆判”故事当脱胎于此。

卖胡粉女子 又名《买粉儿》。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幽明录》。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某男子对集市一卖胡粉女子一见钟情,苦于无由表白,乃日往买粉,以慰渴慕。对方感其真诚,应约前来幽会,他却因不胜欢踊,气绝而死。卖胡粉女子一时恐惧离去,后向其家人道明真相,并不吝一死,要求“临尸尽丧”。在其真情感召下,死去的男子复活,双双结成美眷。故事赞颂生死不渝的真挚爱情。情节曲折离奇,手法大胆夸张,充满浪漫色彩。宋以后的戏曲曾取为题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阿绣”故事亦脱胎于此。

庞阿 又名《石氏女》。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幽明录》。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一石氏女因钟情男青年庞阿,魂魄离体私奔,终与之结成夫妇。“离魂”情节构思奇特。石氏痴情女子的形象反映了封建时代女子要求冲破礼教束缚,与所爱之人结成婚姻的强烈愿望和理想。唐陈玄祐曾据以撰为传奇小说《离魂记》。后来戏曲、小说中的离魂故事,如元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的《大姐魂游完宿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阿宝》,均渊源于此。

焦湖庙祝 小说篇名。南朝宋刘义庆作。见《幽明录》。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焦湖庙祝有柏枕,枕后有一坼孔。县民汤林至庙祈福,庙祝令入坼孔,因见朱门琼宫瑶台,又见赵太尉,招为婿,生子女六人,选秘书郎,俄迁黄门郎,了无归意。后因事违忤庙祝,庙祝令出外间。既出,复见柏枕,知向所历皆俄忽间之幻境。故事情节离奇,辛辣讽刺了世人热衷功名的思想,流露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唐沈既济曾据以撰为传奇小说《枕中记》,明谷子敬《枕中记》杂剧、徐霖《枕中记》传奇及汤显祖《邯郸记》传奇,皆源于此。

宣验记 又名《宣验志》。志怪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三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不录。佚文散见《辩正论》注、《事类赋注》、《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所记多为晋宋间善恶祸福、因果应验之事,或颂扬敬奉佛法得福,或渲染不敬佛法受惩,或诫杀生受报,或倡观音显验,间杂有少数佛经故事。其旨在弘扬佛法,记叙率多平直,较少情味。今有《说郛》、《五朝小说》等辑本,皆一卷,凡三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三十五则,较为完备,然犹有漏收者,如《法苑珠林》卷二四和《历代名画记》卷五所引“戴逵造佛像”事。

江左名士传 志人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一卷。此书当继袁宏《名士传》而作,所记皆东晋名士轶事。原书已佚,《世说新语》“赏誉”、“品藻”、“容止”等篇注引有佚文五则,记杜乂、谢鲲等事。

异苑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刘敬叔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以下宋元书目均无著录。今本十卷,为明胡震亨、姚叔祥等从宋抄本录出。书名盖仿刘向《说苑》,意谓荟萃异事,如苑囿之纷然。记山水异闻、动植物产、吉凶征兆、神灵应验、妖精物怪、僧道异术、鬼物作祟、人死还魂、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然“词旨简淡”(《四库全书总目》),语多短略,艺术感染力较差。今有《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古今说部丛书》等刊本,皆十卷。又有一卷本,刊于《唐宋丛书》、《五朝小说》和《说郛》。此外,《旧小说》甲集录有七条,王仁俊《经籍佚文》辑有佚文一卷。

桑树煮龟 小说篇名。南朝宋刘敬叔作。见《异苑》。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三国吴孙权时,有人入山遇一大龟,能作人言,乃束之欲献吴王。途中系舟于一大桑树。夜半,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龟名),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诸葛恪)博识,必致相苦;今求如我之徒,计从安簿?”龟曰:“子明(树名)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既至建业,权命煮之,焚柴万车,龟犹语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树,乃熟。”献者乃说龟、树共言事。权遂使人伐桑煮之,龟乃立烂。故事阐明不能急人之难而幸人之祸者,自己亦不免受其祸的道理,寓意深刻。

牛渚燃犀 小说篇名。南朝宋刘敬叔作。见《异苑》。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东晋温峤至牛渚矶,水底有音乐声。传说水下多怪物,乃燃犀角照之,果见水族奇形怪状,朱衣跃马。是夜梦中有人曰:“与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未几病卒。故事旨在宣扬神灵怪异。后常为诗文家所题咏并引为故实,曾被采入明清传奇。

妒记 志人小说集。南朝宋虞通之著。《宋书·后妃传》:“宋世诸主,莫不严妒,太宗每疾之。湖熟令袁慆妻以妒忌赐死,使近臣虞通之撰《妒妇记》。”《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杂传类著录二卷。原书宋时已佚,佚文散见《世说新语》注、《艺文类聚》、《事类赋注》、《白孔六帖》、《太平御览》等书。所记多为妇人妒忌纳妾故事,旨在以封建礼教规劝妇德。行文简洁,叙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写妒妇痴悍之情宛然如见,开后世家庭题材小说之端。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七则。

感应传 志怪小说集。南朝宋王延秀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杂家类,《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和《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均著录八卷,《宋史·艺文志》不载。《辩正论》卷六、卷七陈子良注引《感应传》四事:一记扬州长干寺育王像显灵;一记庐陵发蒙寺育王像显灵;一记齐建安王念观音不息,观音为之治疮;一记张逸造金像祈命,临刑刀折(后二事又见《太平广记》卷一一一、卷一一四引),疑即其佚文。

齐谐记 或作《齐谐志》。志怪小说集。南朝宋东阳无疑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七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宋史·艺文志》不载。佚文散见唐宋诸类书。书名取《庄子》“齐谐志怪”之义,所记皆神鬼怪异之事,间及因果报应之说。其中“薛道询”记薛化虎食人,“吕思”记狸怪摄妇女,或旨意深永,或情节曲折,颇受称道。今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传世,凡一卷,十五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录同。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从《古今图书集成》卷四九三录得佚文一则,记钱唐徐秋夫为鬼治病事,为马本和《古小说钩沉》所不载。

薛道询 小说篇名。南朝宋东阳无疑作。见《齐谐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淮南子·俶真训》载有公牛哀转病、七日化为虎事。本篇写薛道询先变虎食人,后当官以治人,喻当时官与虎并无本质差别,具有思想意义。篇末写薛道询终因食人事被捉送官,饿死狱中,意在宣扬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人民对此类官吏的憎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载“向杲化虎”事,当源于此。

述异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齐祖冲之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原书宋时已佚,佚文存唐宋诸类书。所记皆晋以来神怪妖异故事,尤以吉凶征兆之事为多。故事大都完整,叙事状物,亦曲尽其致,文字雅洁。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九十则。其中,“梦口穴”、“朱休之”、“荀瑰”、“吴龛”、“历阳湖”、“园客”、“封邵化虎”等则又见于今本任昉同名书。

黄耳 小说篇名。南朝齐祖冲之作。见《述异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见《晋书·陆机传》,文较简略。写陆机有快犬名黄耳,黠慧能解人语,尝外借三百里,自觅归。一日,机戏语犬:“能赍书驰取消息否?”犬摇尾作声应之。乃以竹筒盛书系其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径至机家。后又为机取家人复书。及犬死,机遣人送葬吴中,村人呼为“黄耳冢”。后人以“黄耳”为寄递家书典故。

稽神异苑 志怪小说集。旧题南朝齐焦度撰,实为梁、陈间无名氏所著。首见于《郡斋读书志》卷一三著录,十卷。《文献通考》卷二一五亦著录十卷,不著撰人。《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卷帙同,撰人误作焦潞。原书已佚,今存佚文十四则,见曾慥《类说》卷四〇引。其中除“李夫人遗蘅芜香”一则外,余皆标明出处,当系抄撮旧籍而成。所记多为神怪爱情传说,如“杜兰香”记神女杜兰香与张硕相恋,“云雨”记萧总遇洛神女,“康王庙”记康王庙神女与刘子卿相亲,“东海女姑”记萧岳遇东海女姑神,“白鱼江郎”记白鱼精与民女王氏相爱等,大都清新优美,富于传奇色彩。

冥祥记 又称《冥祥传》。志怪小说集。南朝齐王琰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同,《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原书宋时已佚,佚文存《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作者自序称幼时从贤法师处得一观音金像,后此像常显灵异,乃“修复其事,有感深怀,沿此征觌,缀成斯记”。此书系宣扬佛法之作。所记多为佛像瑞验、经塔显效、高僧神迹、轮回报应之类,旨在劝人崇佛向善。搜罗宏富,篇幅较长,叙述委曲详尽,描写具体细致。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一百三十一则,中有隋及初唐事,当系后人窜易。

冥验记 又名《宣验记》。志怪小说集。南朝齐萧子良著。仅见称于唐临《冥报记序》。序云:“齐竟陵王萧子良作《冥验记》,王琰作《冥祥记》,皆所以征明善恶,劝戒将来,实使闻者深心感悟。”(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八引)原书已佚,《事类赋注》卷一九、卷二三引有《冥验记》二事,一记沛国周氏悔过,一记吴唐射鹿。

迩言 志人小说集。南朝梁沈约著。十卷。仅见称于《梁书》、《南史》沈约本传,今佚。或以为即沈约《俗说》、《杂语》、《袖中记》、《珠丛》等书之合编。今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古小说钩沉》等辑本,凡五十二则,多记晋宋名人之遗闻轶事。

俗说 志人小说集。旧题南朝梁沈约著。《隋书·经籍志》小说类《世说》下附注“梁有《俗说》一卷,亡”;又杂家类著录三卷,注云“沈约撰,梁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无载。《通志·艺文略》小说类著录一卷,不著撰人;《遂初堂书目》著录题刘孝标撰,无卷数。今并佚,佚文散见《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书。所记多为晋宋名人轶事,唯“书记琐杂,无甚高论”(马国翰《辑〈俗说〉序》)。今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一卷,题沈约撰;又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五十二则,不著撰人。

冥通记 又称《周子良冥通记》、《周氏冥通记》、《周子良冥通录》。南朝梁陶弘景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同,《崇文总目》小说家类著录三卷,《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入道家类存目。作者《进周氏冥通记启》称:“去十月将末,忽有周氏事。既在斋禁,无由即得启闻。今谨撰事迹,凡四卷,如别上呈。”(《陶隐居集》)今本四卷,凡一百三十三则。全书按日月逐条缕述周子良遇诸仙事,讲授道教戒条及修养方法。起于天监十四年(515)乙未岁五月,迄至十五年丙申岁七月,共记一百三十三事。前三卷二十四事叙述较详,稍具故事性,第四卷简略。有《秘册汇函》、《津逮秘书》、《丛书集成初编》等刊本。

古今刀剑录 志怪小说集。南朝梁陶弘景著。仅见于《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凡一卷。所记上起三代,下迄齐梁,皆古今刀剑事,详记铸造时间、所用质料、形制尺寸、名称书体,间亦及于怪异传说。如“章帝”条记汉章帝铸金剑令投伊水以厌人膝之怪;“袁绍”条记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其宝刀;“王双”条记王双于市中买得一刀,卖者谓得之者贵,后佩之,为魏将;“慕容垂”条记后燕慕容垂尝造二刀,一雄一雌,别处之则鸣。然皆简短,缺少小说意味。今有《百川学海》、《汉魏丛书》、《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山居小玩》、《群芳清玩》、《说郛》、《五朝小说》、《龙威秘书》等刊本。

述异记 志怪小说集。题南朝梁任昉著。是书唐以前史志不载,宋以后始见书目著录,皆二卷,题任昉撰。《四库全书总目》以为系唐人伪托。今本上下二卷。据缪荃孙《艺风堂文续集》卷六《影宋本述异记跋》云,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有影宋抄本《述异记》二卷,与今本内容全同而仅文字小异。书中多记动植物产、山川泉石、园林楼台、古迹遗址,间杂远古神话、历史故事和怪异传说。记叙简略破碎。唯流传较广,在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有一定地位。今通行者有《汉魏丛书》、《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格致丛书》、《稗海》、《龙威秘书》、《百子全书》、《说库》等刊本。《类说》、明本《说郛》、《五朝小说》等另有节录。又清王仁俊辑佚文一卷,有《经籍佚文》本。

王质 小说篇名。南朝梁任昉作。见《述异记》。本出晋袁山松《郡国志》(《太平御览》卷四七引)和南朝宋郑辑之《东阳记》(《水经注》卷四〇《渐江水》引),又载唐以后道书《云笈七签》、《三洞群仙录》、《真仙通鉴》等,文略异。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晋时王质伐木至信安县石室山,见童子数人弈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者与质,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故事宣扬仙凡异势、人世变易迅速。后世诗人常引为典故,抒发对人生变易、时事变迁的感慨。宋元以后戏剧亦曾敷衍其事,如宋元无名氏《王质》戏文、明无名氏《烂柯山王质观棋》杂剧等。

续齐谐记 志怪小说集。南朝梁吴均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一卷,《崇文总目》作三卷。今存残本一卷,凡十七则,另有少数佚文,见于《事类赋注》、《太平御览》、《琱玉集》、《辍耕录》等书引。所记大都为神怪之事。如“霍光”记其车辖所饰金凤凰化鸟飞去;“紫荆树”记田氏堂前紫荆树为其兄弟枯而复荣;“阳羡书生”记某书生入鹅笼休憩,吐人、物以自娱;“赵文韶”记清溪女姑神与赵文韶月夜对歌,喜结秦晋,皆设想新奇,富于情趣。又多载时令风俗传说。如“张成”记正月半作白膏粥祀蚕神,“邓绍”记八月旦作眼明囊求明目,“成武丁”记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屈原”记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优美动人。《四库全书总目》曾称其“亦小说之表表者”。有《古今逸史》、《顾氏文房小说》、《广汉魏丛书》、《虞初志》、《说郛》、《五朝小说》、《秘书二十一种》等刊本。

紫荆树 小说篇名。南朝梁吴均作。见《续齐谐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见《琱玉集》卷一二引《前汉书》,文字略同。写汉田真兄弟始欲分家,后见堂前紫荆树突然变枯而感悟,不再分家。阐扬兄弟和衷共济,亲密合作,家庭才可能兴旺发达。用树的荣枯象征家庭的兴衰,构思巧妙,富于寓意。故事在古代流传甚广,曾为宋元以后戏曲、小说所取材,如明冯梦龙撰有《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拟话本(见《醒世恒言》)。

阳羡书生 又名《阳羡鹅笼》。小说篇名。南朝梁吴均作。见《续齐谐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一书生寄息阳羡许彦鹅笼,口中吐物吐人,人又吐物吐人事。与《灵鬼志》所载“外国道人”相类似,俱本释氏《譬喻经》中“梵志吐壶”传说,唯更具中国色彩,主旨则由颂扬法术变而为讽刺现实中以爱情为儿戏的非道德现象。文笔清丽,叙述委曲有致。清袁楝曾据以演为《鹅笼书生》杂剧。

织女诣牵牛 又名《成武丁》。小说篇名。南朝梁吴均作。见《续齐谐记》。又载《三洞群仙录》卷七引《仙传拾遗》和《真仙通鉴》卷七《武丁》,文略异。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神仙成武丁七月七日奉召还天宫,行前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问:“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遂失所在。牛郎织女故事在我国起源甚早,先秦《诗经·小雅·大东》已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之咏。汉魏六朝时期除本篇外,尚有《白孔六帖》卷九引《淮南子》、《风俗记》所载“乌鹊为桥渡织女”事;《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日纬书》所载牵牛娶织女,借天帝钱不还,被驱在营室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一四七引《小说》所载织女嫁牵牛,因废织纴,被天帝隔绝,使一年一度相会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所载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之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事等。这些记载和传说大都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历代诗文题咏者亦多,诸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晋陆机《拟迢迢牵牛星》、南朝宋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唐柳宗元《乞巧文》、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皆其名篇。小说、戏剧亦有演其事者,如明朱明世小说《牛郎织女传》、无名氏小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无名氏杂剧《渡天河织女会牵牛》、清无名氏杂剧《银河鹊桥》、《双渡银河》。

屈原 小说篇名。南朝梁吴均作。见《续齐谐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常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区曲忽见屈原显魂,谓世人常年所赠,并为蛟龙所窃,若再有惠赠,当以楝叶塞其上,五彩丝缠之,蛟龙始惮。世人乃于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故事表现人民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在古代流传甚广。民间端午节风俗即由此而来。此外,葛洪《抱朴子》、习凿齿《襄阳记》所载赛舟竞渡迎屈原(分别见《北堂书钞》卷一三七、《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引)、王嘉《拾遗记》卷十所载屈原死后化水仙、刘敬叔《异苑》卷一所载屈原投江留马迹等,并为魏晋六朝中有关屈原的传说。后人曾据以演为戏剧,如元睢景臣、吴弘道《屈原投江》、明徐应乾《汨罗记》、清周乐清《屈大夫魂返汨罗江》、张坚《怀沙记》等。

清溪庙神 又名《赵文韶》。小说篇名。南朝梁吴均作。见《续齐谐记》。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事又见《太平广记》卷二九五引《八朝穷怪录》、范成大《吴郡志》卷四七引《续博物志》,文较略。写清溪小姑主动与士人赵文韶相会,用歌曲向他表达爱情,临别互赠爱情信物,曲折反映封建时代女子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大胆追求。叙事委曲,文词清丽,其中以歌声烘托两情相爱的气氛尤为出色,颇受后世称道。

殷芸小说 原名《小说》,因为南朝梁武帝所敕撰,又称《梁武小说》,宋时避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易名《商芸小说》。志人小说集。南朝梁殷芸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皆著录十卷。原书至明不传,今传为后人辑本。其文皆取自故书雅记,援据宏博。每条必注书名,与六朝随手抄撮不著出处者异。编次依通史体例,以时代先后为次第,而特置历代帝王于卷首,始于周汉,终于南朝齐。所记多为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谣谚及山川风物等。叙述简洁明达,有史笔之长。今有《说郛》、《五朝小说》、《古今说部丛书》、《敬修堂丛书》等刊本,皆一卷。又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一百三十五则,不分卷;余嘉锡《殷芸小说辑证》辑一百五十四则,十卷,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周楞伽注《殷芸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辑一百六十三则,亦十卷,最称完备。

贫人居瓮 小说篇名。南朝梁殷芸作。见《殷芸小说》。篇名为后世选者所加。写一贫人,只能办只瓮之资,夜宿瓮中,心计曰:“此瓮卖之若干,其息已倍矣。我得倍息,遂可贩二瓮,自二瓮而为四,所得倍息,其利无穷。”遂喜而舞,不觉瓮破。表现了“贫人”发家致富的生活愿望,对他虑事不务实际,全从主观出发的空想予以巧妙讽刺,寓意深永。此故事在古代流传颇广,曾被引为诗文典故。

神录 又名《神异录》。志怪小说集。南朝梁刘之遴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及《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并有著录(《旧唐书·经籍志》撰人讹作刘之道),皆五卷。原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自《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辑得佚文三则,一记由拳县沦陷为谷事,注出《神异传》;一记圣英庙事,注出刘之遴《神异录》;一记东陵圣母事,注出《神异录》。

荆楚岁时记 笔记。南朝梁宗懔著。《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十卷,题“宗懔撰”;又二卷,题“杜公瞻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一卷,另杜公瞻本二卷。《通志略》著录二卷,题“宗懔撰,杜公瞻注”。其后各家著录有四卷、六卷、二卷、一卷本,多以杜公瞻为作注者。今存明万历间《广汉魏丛书》本,一卷。全书正文以时为序,记述古荆楚地区时俗风物,注文则引用经典俗传,辨证某一时俗的源流。影响广泛,后世诗词作者多于此取资。然今本已多残缺。主要版本还有明万历间《广秘笈》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民国间《四部备要》本。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风土丛书》本,由姜彦稚广校各本,增辑补苴,较为完备。

金楼子 杂著。南朝梁萧绎(自号金楼子)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俱著录为十卷,十五篇,明初已佚。今存本六卷,十四篇,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内容广泛丰富,自帝王后妃行事得失,人事制度义理,历史鉴戒与杂事异闻,以及著书立言,皆有关治国之道及个人品德修养。《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盖亦杂家之流,而当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具有征引……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纪典籍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其《立言》下篇言文学之事,谓“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反映当时崇尚的文风。然言事亦不免妄诞,如《兴王篇》述梁武之兴,虚张神异,且以梁武上拟舜禹周文,以为“万载之中,四人而已”,尤为荒谬。然此类微瑕,不足掩瑜。有清鲍廷博辑刊《知不足斋丛书》本、崇文书局刊《子书百家》(扫叶山房石印本改《百子全书》)本。

洞仙传 志怪小说集。南北朝见素子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通志》等并著录十卷。《四库全书总目》道家类存目著录一卷,云“《太平广记》尝引之,《云笈七签》第十卷、第十一卷(按:应为第一百一十卷、一百一十一卷)亦全载其文,则宋以前人作也。所录自元君迄姜伯,凡为传七十有七”。《玉海》卷五八引《中兴馆阁书目》云:“见素子《洞仙传》十卷,凡二百九十二人。”《太平广记》卷五、卷三三现存《洞仙传》“茅濛”、“张巨君”佚文两则,所记与《云笈七签》本同而行文较繁。此书记神仙家传说故事,但记事简略平直,小说意味较逊。

集灵记 志怪小说集。北齐颜之推著。《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作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入小说家类,亦十卷。《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有佚文一则,记琅邪王諿死后显形济妻事,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说郛》卷一一八有阙名《集灵记》六则,其一为王諿事,余为神灵传说,其中“瓦棺阁”条记唐开元九年(721)事,显出伪托。

冤魂志 又名《还冤志》、《北齐还冤志》、《还冤记》、《报冤记》、《冤报记》。志怪小说集。北齐颜之推著。原书三卷,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著录。今本一卷,记事上起先秦,下迄南北朝,大抵“记经像之显效,明应验之实有,以震耸世俗,使生敬信之心”,又“引经史以证报应”,“开混合儒释之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书中颇能反映现实黑暗,于官吏之残暴、百姓之苦难尤多揭露。文笔简练,记叙清晰。“太乐伎”、“弘氏”、“张绚”、“徐铁臼”等篇较著名。今有《宝颜堂秘笈》、《续百川学海》、《唐宋丛书》、《说郛》、《五朝小说》、《古今说部丛书》等刊本,皆三十六则。《四库全书》录何镗所刻《汉魏丛书》本三卷,较完备。此外,《法苑珠林》、《太平广记》引此书佚文甚多,且有今本未收者。

谈薮 志人小说集。北齐阳玠松著。是书宋以后始见著录,书名或作《八代谈薮》,著者或讹作杨松玠、阳松玠、杨松玢、杨玠,卷数或作一卷、二卷、八卷。见《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遂初堂书目》、《宋史·艺文志》。原书已佚,今仅可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等书见其少数佚文。唐刘知幾《史通·杂述》云:“若刘义庆《世说》、裴荣期《语林》、孔尚思《语录》、阳玠松《谈薮》,此之谓琐言者也。”所记多为南北朝名人遗闻轶事,然皆简短零碎,残缺不全。

志怪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见引于《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卷七一六,《太平广记》卷二九四、卷三一八、卷二九三以及《小说》等。所引凡八事,内容皆涉怪异,颇有与他书所记相沿袭者。语多简短。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杂鬼神志怪》。

志怪传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法苑珠林》卷八四、卷九二存佚文二则:一记咸宁中韩伯子某等三人醉游蒋山庙戏弄女神像事,一记魏刘赤斧梦蒋侯召为主簿事。二事又见引于《太平广记》卷二九三,注云“出《搜神记》、《幽明录》、《志怪》等书”。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杂鬼神志怪》。

志怪集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见于《北堂书钞》卷九四,《太平御览》卷一四四、卷三七一、卷五五九、卷八九七,《法苑珠林》卷一一四等引。所引凡五事,一记陶侃筑墓遇神人指点墓地,一记韩桓见妇人忽现,一记袁无忌遇女鬼,一记石季伦母丧有鬼作祟,一记夏侯弘与鬼交往,皆与鬼神怪异有关。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杂鬼神志怪》。其中袁无忌、夏侯弘事,《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又引作《志怪录》。

于氏志怪 志怪小说集。于氏著。今存佚文一则,记南方落民事,见《酉阳杂俎》前集卷四《境异》引。鲁迅疑于氏乃孔氏之讹,辑入《孔氏志怪》。事亦载《搜神记》卷一二,汪绍楹校注云:“《酉阳杂俎》四引作‘于氏《志怪》’,疑即本书。《志怪》或亦本书篇名之一。”

孔氏志怪 又名《志怪》,或引作《孔氏志》、《孔氏志怪记》。志怪小说集。旧题孔氏著。据《太平广记》卷二七六引“晋明帝”一则,注云出孔约《志怪》,知孔氏名约。或疑即孔慎言《神怪志》,误。原书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不载。佚文散见《世说新语》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诸书。所记大抵为东汉至晋鬼怪之事,语多简短,唯卢充与崔少府亡女恋爱一则,篇幅既广,事复曲折多变,颇具情味。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十则。其中“南方落民”一则引自《酉阳杂俎》卷四,作《于氏志怪》,鲁迅以为“于氏疑是孔氏之讹”。又赵景深从《事类赋》检得《古小说钩沉》未收佚文五则,载所著《中国小说丛考》(齐鲁书社1980年版)。

许氏志怪 又名《志怪》。志怪小说集。许氏著。见《太平御览引书纲目》。今存佚文一则,记沙门竺僧瑶为广陵王女驱邪事,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二、《太平广记》卷四六八引。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杂鬼神志怪》。

杂鬼神志怪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今存佚文三则:一见《北堂书钞》卷一四八引,记齐人田乃已酿千日酒事,事又见引于《草堂诗笺》卷三一,题作《鬼神志怪集》;一见《玉烛宝典》卷四引,记昆明池灰墨事,题作《杂鬼怪志》,事又载《搜神记》、《曹毗志怪》、《幽明录》;一见《太平御览》卷四七〇引,记周尹氏作糜事,事又见《录异传》。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二十则,除上述三则外,其余十七则出于《志怪传》、《志怪集》、《志怪》等。

神异志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太平寰宇记》卷九六引佚文一则,记琅邪东武山,徙于会稽,压杀百姓事。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王浮《神异记》。

神异传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水经注》卷二九及《太平寰宇记》卷二二引佚文一则,记由拳县沦陷为谷事。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刘之遴《神录》。

续异记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见于唐宋诸类书征引。书名《续异记》,盖续宋齐谐《异记》。所记为汉至梁精魅物怪和异闻奇事,大都简短乏味。唯“徐邈”、“朱法公”等故事写人魅恋爱,稍曲折见情致。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十一则。

祥异记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佚文“慧进”条有“前齐永明中”语,当为梁人所作。此书已佚,仅见于《太平广记》引用书目。《太平广记》卷一〇九、卷一三一引有佚文二则,记慧进造百部《法华经》痼疾得愈和元稚宗好渔猎死后受罚,鲁迅收入《古小说钩沉》。

录异传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见于唐宋诸类书引。所记多为鬼神精魅怪异之事,大都捃捡旧书,尤以《搜神记》为多。也有少数不载于他书而较具特色者,如“胡熙女”写鬼子之活泼嬉戏,“邹览”写鬼子之恋母情深,颇生动感人。今有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凡二十七则。

异类传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今仅存《艺文类聚》卷九二所引佚文一则,记汉武帝时西域献黑鹰事。事又见《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

物异志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今仅存《太平广记》卷二九一所引佚文一则,记齐景公伐宋梦泰山神怒事。事又见今本《博物志》卷七。

虚异志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今仅存《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佚文一则,记李通死而复现事。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入《灵鬼志》。

神怪录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见于唐宋类书征引。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佚文二则:一记会稽吴详事,见引于《北堂书钞》卷一三六;一记王果葬石崖悬棺事,见引于李瀚《蒙求》徐子光注卷上、《太平御览》卷五五九、《太平广记》卷三九一。文中称王果为唐左卫将军,似出自唐孔慎言《神怪志》,非属《神怪录》。

外国图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见《水经注》、《齐民要术》及唐宋诸类书征引。或以为“为晋撰无疑”(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原书已佚,今存佚文二十余则,属地理博物体志怪。材料时采自《括地图》,且多出于《博物志》和《玄中记》。清陈运溶有辑本,载《麓山精舍丛书》二集《古海国遗书钞》。

异苑拾遗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今仅存《玉烛宝典》卷一二引佚文一则,记晋孙兴公事,事又见《殷芸小说》。

桂阳列仙传 志怪小说集。著者不详。是书史志不载,仅见著于《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原书已佚,今存佚文四则,记苏眈、成武丁、陈禅等仙家故事,见《水经注》卷三九、《太平御览》卷二九、卷一八九、卷七三六和《修文御览》、《北堂书钞》卷一四八等引。今有清陈运溶辑《麓山精舍丛书》本。

三国志 纪传体史书。西晋陈寿著。六十五卷。记三国时期六十年间史事。分《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志本独立,至北宋始合为一书,并改称《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主要依据官修的晋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私撰的魏鱼豢《魏略》。蜀国无史,为著者裒辑蜀国史事及蜀汉掌故成书。书中奉曹魏为正统,魏有“纪”而吴、蜀仅有“传”,但对人物评断较客观公正。文字简约,能写出人物个性。南朝宋裴松之曾为之作注,引书达一百五十六种(其中绝大部分今已不存),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史料甚富。清王仁俊有《三国志佚文》一卷。另外清杭世骏《三国志补注》、潘眉《三国志考证》、梁章钜《三国志旁证》,近人卢弼《三国志集解》,均对本书有补证。今常见本有汲古阁刊《十七史》本、武英殿聚珍本、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及1959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后汉书 纪传体史书。南朝宋范晔著。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东汉一百九十六年历史,上起汉光武建武元年(25),下迄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原本仅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北宋时配以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成今本。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人物传纪继承《史记》、《汉书》传统,以文学艺术手段描绘人物形象,叙述历史事件。其序论言之有物,对历史现象议论中肯,剖析深刻,具史家识见。作者自谓:“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狱中与诸甥侄书》)新立《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七种类传;其《文苑传》首次单独设传记载文学家生平事迹和重要著作,是研究东汉文学现象的重要资料。纪传部分有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各志有南朝梁刘昭注。清惠栋有《后汉书补注》,王先谦有《后汉书集解》。今常见本有汲古阁刊《十七史》本、武英殿聚珍本、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及1965年中华书局点校排印本。

高僧传 一作《梁高僧传》。佛教传记集。南朝梁慧皎著。十三卷,附录一卷。分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等十门。记东汉末至南朝梁初著名僧人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约二百余人。记载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文学、文人同佛教僧侣交往、僧侣文学活动等。另有不少志怪小说和宗教故事。有海山仙馆丛书本、商务印书馆《说郛》本。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汤用彤校注本。

水经注 地理著作。北魏郦道元著。原书四十卷,宋代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乃后人割裂改编而成。名为注释魏晋时之《水经》,实以《水经》一书为纲,“布广前文”,加以补充、发展,已二十倍于原书,自成巨著。其援引诸史、地记、杂著等古代著作三百四十余种之多,博采汉魏以来碑刻及文献所载山川景物、人物史迹、风土谣谚、神话传说,结合跋山涉水、寻幽探胜的实地考察所得而撰成,包罗宏富,风格独具,为历史地理学名著。详记水道千余条,一一穷源竟委,指明其源头、流向、经过、支津及河道变迁沿革;且“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旁及山陵、城郭、名胜、奇闻、风俗、人物等,可视为北魏前我国古代地理志之总集。文多山水描画,风韵隽雅,集山水诸记之大成,乃山水游记名著,极富文学价值。尤以《江水·三峡》最为脍炙人口。他如《河水·龙门》、《济水·大明湖》、《滱水·阳城淀》等,亦为名篇。山水景物的刻画与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神话民谣的记载,水乳交融,厚重而有情致;语言深峭净洁,精审富赡,兼骈散之长,对后世山水诗文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山水文学之祖”。清刘熙载谓:“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艺概》)所记以北方水系最为精详,对前人讹误多所厘正,然因南北分裂,“至塞外群流,江南诸派”,作者“足迹皆所未经”,故不免有“传闻失实”之处。流传之本,经历代辗转传抄,不免残缺,且经注混淆,字句有讹。后世研究、校释者数十家,以明朱谋 ,清全祖望、赵一清、戴震、孙星衍考证校释最著名。近代王先谦有《合校水经注》,杨守敬、熊会贞又撰《水经注疏》、《水经注图》,皆著名。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国维《水经注校》。

洛阳伽蓝记 历史地理著作。北魏杨衒之著。约作于魏武定末年。分城内及四门之外五卷。记洛阳七十多处佛寺园林的兴废沿革,详叙洛阳城的规模建制、历史古迹、佛寺建筑,且采入大量历史事实,诸如北魏朝廷之变乱、宦官权贵之骄横、文人学士之佚闻,以及四方人物之往来、佛教之传布等等,提供了北魏迁都洛阳四十年间佛教及其他方面的丰富史料,内容翔实,具有较高史学价值。在客观记叙中,寓有对王公势族、僧侣地主竞相奢侈、侵渔百姓的暴露和讥评。其中寺塔佛像、园林建筑的描写,显示古代人民建筑雕塑方面的成就。所记人物轶事、神话异闻、民间谣谚、百戏、音乐以及外国风土道里等,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叙事主要用散文,描写则常用骈俪,文笔清绮秀逸。虽以记洛阳佛寺为题,实则涉及北魏后期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反映出北魏后期社会面貌。原书分正文、子注,开史家自注的体例。然久已混淆,难以区分。有《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四部备要》本。清人吴若准有《集证》一卷,附《四部备要》本之后。近人震钧又有《钩沉》之作,对原书加以整理。今人周祖谟著《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对原书进行校勘校释,重新区分正文、子注。范祥雍有《洛阳伽蓝记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征引繁富,校注并详。

颜氏家训 杂著。北齐颜之推著。二十篇。成书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左右。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教训子弟。文中插叙亲身见闻,广涉人情世态,兼及博物、志异、艺文、考据,以至算术、医学等。虽“以立意为宗”,言不离训诫,却多“辨证时俗之谬”。如《涉务》、《教子》诸篇于南北朝政治俗尚的弊端、南朝士族的腐朽无知、北朝士族的腆颜媚敌,均有中肯揭露。其抨击颓风弊俗之笔,堪为正史之补。《勉学》、《书证》、《音辞》、《杂艺》诸篇,论字画音训,考证典故,品第文艺,曼衍旁涉,尤为精审,富于学术价值。《文章》篇专论文学问题,集中反映其独到的文学思想,颇多可取之处。如其论文重“宗经”与经世致用,以为“文章源于五经”,其“施用多途”,主要为“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主张“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反对“浮艳”的形式主义倾向。书中亦杂封建性糟粕,如《兄弟》、《归心》篇,宣扬封建伦理与迷信思想。全书由多则随笔、札记集合而成。立论平实,叙述生动,风格典正质朴、平易亲切;时用讽刺之笔,意味隽永。行文基本用散体,间有骈句,不多藻饰,见其“家世文章”自辟蹊径处。于封建社会颇享盛名,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有清赵曦明注本、卢文弨补注抱经堂本、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近人严式海补校注本。王利器《颜氏家训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为较完备的校注本。

名篇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本系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蒿里,古人谓死人魂魄所居处。原曲为挽歌,作者用来叙写令人悲伤的时事。初平元年(190)关东群雄起兵讨伐董卓,互争权利,造成长期军阀混战。文中着意叙写军阀混战给整个社会造成的惨重丧乱,及己哀伤断肠之情。明钟惺《古诗归》评曰:“汉末实录,真诗史也。”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笔下整严,老气无敌。”方东树《昭昧詹言》评谓:“真朴雄阔远大。”

短歌行(对酒当歌)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本系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先由生命短暂,时光易逝发慨,兴出一片怜才求贤之意;末引周公以自比,表明广纳贤士以建立功业、统一天下的本心。或直据胸臆以抒其怀,或引用《诗经》成句以见其意,或运用比兴以达其情,吞吐隐约,耐人寻味。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此是孟德言志之作”,“跌宕悠扬,极悲凉之致”。陈沆《诗比兴笺》评曰:“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 一作《北上行》。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本系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清调曲》。作于建安十一年(206)正月征高干之时。首叙路险天寒,次叙远行怀归,末言日暮失路,人马同饥,以感怀作结,隐然以周公自喻。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谓:“写征人之苦,淋漓尽情。笔调高古,正非子桓兄弟所能及。”方东树《昭昧詹言》谓:“不过从军之作,而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

步出夏门行·云行雨步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本系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凯旋途中。前有“艳”(前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艳”序初意在南征刘表,或主北伐,临观异同而犹豫不定,后乃决意北征乌桓。《观沧海》叙归途东临碣石,登山望海所见。《冬十月》、《土不同》写河朔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对其苦寒贫穷、民风雕悍的忧虑。《龟虽寿》言人寿有限而壮志无穷。为曹操诗歌的代表作。其中尤以《观沧海》、《龟虽寿》二解最著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为《步出夏门行》第一解。建安十二年(207)操北征乌桓,九月回师,途经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一说指河北乐亭西南的大碣石山)时作。通篇描叙登山望海所见之景,以大海的壮阔,抒写自己吐纳四海的豪迈气概。明钟惺《古诗归》评曰:“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清沈德潜《古诗源》云:“有吞吐宇宙气象。”为曹操代表作之一,亦中国诗史上第一篇通篇描写自然景象的诗作。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宋书·乐志》。为《步出夏门行》第四解。以“神龟”、“腾蛇”也不免死亡,与烈士暮年不忘建功对比,说明人事的努力亦可益寿延年,抒写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尤显示出作者不甘衰老的奋发气概,常为后代无数英雄志士击节歌咏。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曰:“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独辟四言声调,故是绝唱。”沈德潜《古诗源》亦云:“曹公四言,于《三百篇》外,自开奇响。”为曹操代表作之一。

燕歌行二首 乐府组诗名。三国魏曹丕作。见《宋书·乐志》。本系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为妇人念远伤别之辞。其中尤以“秋风萧瑟天气凉”篇最为出色。通篇以秋景烘托念人怀远的愁情,亦景亦情,情景交融。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风调苍凉,音节和婉,情辞悱恻。清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曰:“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后世视为“七言初祖”(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叠韵歌行之祖”(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杂诗二首 组诗名。三国魏曹丕作。见《文选》。原题失佚,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时题为杂诗。李善注云:“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漫漫秋夜长”篇叙写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思乡之情,婉转细腻,缠绵悱恻。“西北有浮云”篇以浮云的随风飘荡喻游子的流落无依,比兴自然,构思别致。

寡妇诗 诗篇名。三国魏曹丕作。见《艺文类聚》。序云:“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子孤寡,为作此诗。”阮瑀(字元瑜)建安十七年(212)卒,诗当作于是年。首以秋景起兴,感时触物;中转入长夜相思,写尽寡妇之凄楚;末结以从死忘愁,曲达相思深情。情辞痛切宛至。

百一诗 组诗名。三国魏应璩作。见《文选》。作于正始中迁任大将军府长史时。题名“百一”,旧有三说:一曰组诗共一百零一篇,故名。然李充《翰林论》称《百一诗》百数十篇,孙盛《晋阳秋》言百三十篇,均与“百一”之数不合。二曰以百言为一首。盖以每首五言二十句,计百字,故名。然今所存诗章,多不合此例。三曰百虑而有一失之谓。《文选》李善注引《百一诗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或缘于此。又宋葛立方《韵语阳秋》曰:“是时曹爽事多违法,而璩为爽长史,切谏其失如此。所谓‘百一’者,庶几百分有一补于爽也。”近人胡適曰:“应璩作《百一诗》,大概取扬雄‘劝百而讽一’的话的意思。”(《白话文学史》)正始中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暗中争夺权力,璩作此诗对爽加以讽劝。大旨谓当权者应谨慎立身,不可轻信阿谀之辞,否则必遭祸患。诗中批评统治者追求奢侈浮华,告诫执政柄者应防患于未然,不可轻易酿成大祸。皆寓意现实,有为而发。语言质朴,重在陈说事理。刘勰曰:“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文心雕龙·明诗》)

名都篇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通篇赋体,极力铺叙京洛贵族少年衣具之美、骑射之妙和游宴之乐,旨在讽刺其耽于玩乐,一味追求奢逸生活而无忧国之心。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引唐汝谔语曰:“子建自负其才,思树勋业,而为文帝所忌,抑郁不得伸,故感愤赋此。”明胡应麟《诗薮·内编》评曰:“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

美女篇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前半描述美女容采之盛;后半写其心慕高义,求贤独难,以至“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通体用比。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解题谓:“美女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元刘履《选诗补注》谓:“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焉。”清叶燮《原诗·外编》评曰:“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千古绝作。”

白马篇 或作《游侠篇》。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叙写游侠少年精强的骑射武艺及不顾一切奔赴国难的忠勇气概。辞意精警,充溢慷慨激昂之气。近人黄节《曹子建诗注》引朱嘉徵语:“歌《白马》,用世之思也。”清朱乾《乐府正义》云:“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也。”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曰:“此篇奇警。”

七哀(明月照高楼) 又作《杂诗》、《明月诗》、《怨诗行》。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七哀”本为乐府古题。清丁晏《曹集铨评》云:“《文选》六臣注,向曰: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闻目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晏案:李冶《古今黈》,谓人有七情,今哀戚太甚,喜怒乐爱恶欲皆无,唯有一哀,故谓之七哀。”诗写闺怨,叹君怀不开,贱妾无依,而寓“讽君”之意,即借思妇之语,以讽文帝追念骨肉之谊,少予宽待。通篇情辞婉至恳挚,缠绵悱恻,颇饶深致。明胡应麟《诗薮》以为,首二句用托名李陵古诗“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之句“而不用其意,遂为建安绝唱”。

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 乐府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属《相和歌·瑟调曲》。清朱乾《乐府正义》云:“自悲友朋在难,无力援救而作。”丁仪、丁廙与植亲善,操欲立植,仪、廙共赞之。及曹丕立,诛仪、廙并其男口。诗当作于此时。通体用比,以黄雀上遇鹞鹰,下逢罗网,喻好友仪、廙被丕所杀。辞隐而意显,语悲而调爽。

赠白马王彪 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文选》。黄初四年(223),植与白马王彪、任城王彰朝会于京师。彰暴死于洛阳。七月,植还国,欲与彪同路东归,有司不许。临别时愤而作此诗。共七章,有序。诗中交织哀伤、愤慨与恐惧诸情绪。由还国途中跋涉之苦辛,叙及兄弟间生死之感、离合之悲。对谗小离间骨肉之痛恨与人生变故之难测,任情而发,迸涌而出,不加掩饰,且多用比兴寄托。二至七章首尾蝉联,或感物伤怀,或直抒己意,或放声长号,或强作宽解,回环往复,情辞沉痛激烈,感人至深。清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气体高峻雄深,直书见事,直书目前,直书胸臆,沉郁顿挫,淋漓悲壮。”

七步诗 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世说新语·文学》,植本集不载。六句。曹丕即位后,尝令植七步中作诗,不成则行大法,植应声为此。诗以萁豆相煎,喻骨肉相残。清沈德潜《古诗源》评曰:“至性语,贵在质朴。”《诗纪》作四句,下注:“一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亦评曰:“窘急中至性语,自然流出。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

咏怀诗 组诗名。三国魏阮籍作。见《文选》、《艺文类聚》。共八十二首。非一时一地之作,排列次序或有异同。魏晋易代之际,危机四伏,名士多罹祸患,故作者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而胸中块垒,笔下思情,俱寄托于诗中。多抒发人生愁苦、忧生惧祸之情,而以避世逍遥为旨。或回忆少时有心用世,学习《诗》、《书》,练习剑术,意欲建立功业,垂名后世,而时局多故,令人悔恨。或欲求仙慕道,采药长生,而又自伤本非神仙同类,延年久视,终成虚幻。或欲混同世俗,追逐繁华,亦有违于性命之自然。而终以人生失路,抒其穷途之哭。对于社会现实,亦多寓讽刺。南朝宋颜延之评曰:“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文选》李善注引)近人黄侃亦论曰:“阮公深通玄理,妙达物情。《咏怀》之作,固将包罗万态,岂仅措心曹、马兴衰之际乎!”“大哀在怀,非恒言所能尽,故一发之于诗歌。”(《阮步兵咏怀诗注》)

赠秀才人军诗 一作《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组诗名。三国魏嵇康作。见《文选》。题中所称之“秀才”,一般认为即嵇康之兄嵇喜。或疑秀才非指嵇喜,亦并非尽为赠兄之作,而为后世编者所集。共十九首,四言十八首,五言一首。诗中或追忆昔日隐居相随、俯仰优游之景,或想像军中纵马驰逐田猎之乐,或抒别思,或明己志,表现了作者崇尚隐逸、鄙弃凡俗之情,而对秀才从军出仕委婉地予以批评。多以游仙寄托高情远志,神思飞动,飘逸不羁。抒情之中,时以细节描写点染生色。辞采壮美,语调高华。其四言之作,与《诗经》神韵自别。明胡应麟评曰:“叔夜送人从军至十九首,已开晋宋四言门户。然雄辞彩语,错互其间,未令人厌。”(《诗薮》)

幽愤诗 诗篇名。三国魏嵇康作。见《文选》。魏景元四年(263),作者因吕安事牵连入狱。钟会谗毁他言论放荡,非毁经典,劝司马师趁机将他清除。此诗即作于遇害之前。诗中自述平生“志在守朴,养素全真”,因识人不当,遭致怨恨,被陷下狱,抒写蒙冤难以清洗的悲愤。结以“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抒发对于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明不与统治集团合作的态度。自怨自艾,若隐若晦,忧生愤世之感和不改初衷之志,溢于言辞间。

豫章行·苦相篇 乐府诗篇名。西晋傅玄作。见《玉台新咏》。《豫章行》属《相和歌·清调曲》。豫章,郡名,治今江西南昌。苦相,犹言薄命。此诗写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以及生活命运的悲酸。诗以“苦相”女自叹的形式叙说其一生遭遇,言词朴质而情感悲切。出嫁前,家人对待生男生女态度不同,男儿能当门户,受人宠爱,而“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成年后,男子雄心勃勃,活动天地广阔,女子精神受束缚,生活天地狭窄。出嫁后,在夫家事人恂恂,而其夫对她“百恶集其身”,终为夫所弃,痛苦万分。诗中叙事概括,善于表述人物心理,对妇女命运无比同情,因而感人至深。清陈沆《诗比兴笺》评曰:“刚正疾恶,而善言儿女之情”,“言文声哀,情长语短”。

明月篇 一作《怨诗》,又作《朗月篇》。乐府诗篇名。西晋傅玄作。见《玉台新咏》。写一女子乐极生悲之感。女子年轻美貌正得“娇子”之爱,却念及“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故悲从中来。魏晋士人谓妇女“才德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何劭《荀粲传》),此诗即反映出这种社会观念带给妇女的沉重心理负担。诗以时光更易、蚕丝成衣起兴,而以正当青春、适得欢爱女子的口吻言愁诉怨,不但见出女子愁怨之深,亦显出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秦女休行 乐府诗篇名。西晋傅玄作。见《乐府诗集》。属乐府《杂曲歌辞》。本为民歌,咏秦地女囚被赦事。“休”意为赦宥。东汉末年,赵君安为同县豪强李寿所杀,其女庞娥亲(即庞淯母赵娥)伺机杀寿,为父报仇,然后自诣公堂,坚请伏法。此举感动地方官吏,庞娥亲遇赦,且为朝廷所旌。此事曾在秦陇一带广为流传,为文人所注意。左延年即据当时民歌“秦女休行”作歌词。与玄同时的皇甫谧曾将庞娥亲事载入《列女传》,后来史家亦将其事列入正史(见《后汉书》卷八四《庞淯母传》、《三国志》卷一八《庞淯传》)。此诗依庞娥亲本事而作,赞美庞氏的孝勇荣显,较左延年、李白的同类题材诗作,现实性更强。诗以五言为主,杂以六言、七言、八言。古朴自然,层次清晰,细节描写准确生动,唯诗末议论有外加之嫌。

情诗 组诗名。西晋张华作。见《文选》。共五首。其一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描叙北方一佳人,忧思难解,终日鼓琴而不成音,原来其夫不断为“时役”所拘,昔日门前细柳今已荫蔽庭门,思妇耳闻树间草中鸟鸣虫吟,不禁悲从心起,泪湿衣衿。其二写男子对妻子的思念。言男子天亮之前“束带俟将朝”,而于假寐中得睹妻子巧笑之欢靥,醒来倩影顿失,于是凄然长叹,悲伤不已。其三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以清风、帷帘、晨月、幽房,展现“兰室”内思妇黯然心伤,彻夜未眠的神容举止,为其独处空房创造一孤寂凄凉气氛,又借昔日“居欢”衬出今日“在戚”的惆怅。其四写妻子对远别丈夫的思念。以思妇口吻言二人远离,忆及往日夫妻恩爱情深,决心笃守大义,唯愿“万里托微心”。其五写远出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他在野外观览春景,欲采花赠妻,而妻不在身边,于是陷入思念之中。情景交融,细腻真切。

轻薄篇 诗篇名。西晋张华作。见《乐府诗集》。《宋书·五行志》谓“晋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倮身之饮,对弄婢妾,逆之者伤好,非之者负讥”。诗即对此而发,以揭露性描写为主,而首尾出以议论感慨。先总言轻薄为末世之俗,乃骄纵所致。继而细写贵游子弟之“浮华”、“志逸”。写其“浮华”,从其赀财之丰奢、被服之纤丽、肴膳之柔嘉、车马装饰之豪华、宾从侍御之络绎入手;写其“志逸”,尤其细微,除概叙其所居嵯峨、所饮酒美外,于其所玩女子之美、歌舞之妙,于席间主客酣饮狂放之醉态,皆借神话、传说、掌故予以铺写,将贵游之士日以继夜荒淫颓唐之状展现无遗。末段致慨,有警劝之意,然出语婉转。

悼亡诗 组诗名。西晋潘岳作。见《文选》。共三首。作于元康六年(296)为妻服丧期满赴任之后。其妻死已一年,服丧期虽已满,而悲哀之心未尽。其一写件件遗物都引起他对亡妻的忆念,以至有“怅怳如或存”的错觉,忧思缠心,夜不能眠。其二写月下独处空室,对亡妻的思念。其三写除去丧服、即将入京赴任时对亡妻的怀念。诗中极写欲从哀思中挣脱而出却终不能出的心绪,将丧妻之痛写得缠绵悲切,表达了真挚深厚的伉俪之情。后世专以“悼亡”为哀悼亡妻的诗题,即源于此。

咏史 组诗名。西晋左思作。见《文选》。共八首。诗中引用冯唐、段干木、鲁仲连、扬雄、荆轲、主父偃等历史人物及其业迹,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愤懑,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积弊有所揭露,具有讽谕意义。其中“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抒写作者追随古代贤人高士、隐居高蹈的思想,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其诗情操高尚,情感激越,笔力雄健,不事雕饰。清沈德潜云:“太沖《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后惟明远、太白能之。”(《古诗源》)

杂诗 组诗名。西晋张协作。十首。见《文选》。非作于一时一地。其一写“佳人”对远方服役“君子”的怀念。先写景叙事,再抒情言志,用语省净,明丽工巧。其中“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两句,论者或以为借对节候变化之忧隐写对政局变化之虞。其二为自勖之辞,谓时光易逝,当及时努力。其三写其秋日闲居之感。其四嗟老忧时。其五写其德才不能为人所识、为时所用的愤懑。其六写朝登鲁阳关、感物之“思情”。其七、其八,或作于为征北大将军从事中郎时,写其羁留边城战地的生活感受。其九或作于辞归之后,为诗人隐居生活的写照。其十写久雨成灾的狼狈处境和“固穷”之志。钟嵘称美此诗,说“景阳《苦雨》”,亦为“五言之警策者”,并与其他佳作同称为“篇章之珠泽,文彩之邓林”(《诗品序》)。

猛虎行 乐府诗篇名。西晋陆机作。见《文选》。诗题本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作者以乐府旧题作新辞。诗中表白志士慎于处世的苦心和不肯同流合污、不愿随波逐流的高风亮节,感叹人生不易,立德维艰,抒写愧古惭今的心情。“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二句,吐露心志,表现内心抑郁。全诗辞藻华丽,气势高峻。

赴洛道中作 诗篇名。西晋陆机作。见《文选》。共二首。作于太康末年赴洛阳途中。第一首写旅途日景,作者回望故乡,不禁长久伫立,心情沉重悲凉;第二首侧重写旅店夜景,作者披衣起坐,仰望夜空,难以入眠。情景交融,反映出应诏入洛的怅惘沉重心绪。

补亡诗 组诗名。西晋束皙作。见《文选》。共六首,均为四言。诗前有序,云:“皙与司业畴人肄修乡饮之礼,然所咏之诗,或有义无辞,音乐取节,缺而不备,于是遥想既往,存思在昔,补著其文,以缀旧制。”所补诗为《诗经·小雅》中有目无辞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首。题旨皆依子夏序中所言之意,如谓:“《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仪也”。但其中都含有作者的现实感慨。诗仿《诗经》体制而作,故明胡应麟称其“尚有前代典型”(《诗薮》),而“对偶精切,辞语流丽,不脱六朝气习”(谢榛《诗家直说》)。张溥则云“《补亡诗》志高而词浅,欲以续经,罢不胜任也”(《束阳平集题辞》)。清沈德潜亦谓“六章不类周雅,然清和润泽,自是有德之言”(《古诗源》)。

盘中诗 诗篇名。西晋苏伯玉妻作。见《玉台新咏》。原注云:“伯玉被使在蜀,久而不归,其妻居长安思念之,因作此诗。”诗写思夫之情。起始六句纯用比兴手法写思妇之苦,意味厚远。以下直言其愁,以种种失望举动,将平日思念夫君的肺腑语带出。继言其夫姓名、才智,语语皆含尊爱意;而“何惜马蹄归不数”数语,望夫速归,情真意切而出语诙谐。此诗“写之盘中,屈曲成文”(宋严羽《沧浪诗话》),故称“盘中诗”。属杂体,三言多于七言。清沈德潜称“此诗似歌谣,似乐府,杂乱成文,而用意忠厚,千秋绝调”(《古诗源》)。篇末有“当从中央周四角”语,提示读法。由此推测,盘为方盘,诗在盘中当如螺旋式的回旋,由中央及于四角。

重赠卢谌 诗篇名。西晋刘琨作。《晋书·刘琨传》言琨为段匹 所拘,“自知必死,神色自如也,为五言诗赠其别驾卢谌”。诗作于大兴元年(318),重在期勉卢谌于国危之时当早有所为,而于己之途穷悲慨不已。先以悬璧喻谌才质之美,然后引古昔贤才助君王成就功业事,望谌能与己同兴晋室。继而两用孔子叹衰悲穷,反复申言时不我与、功业未建之慨。后又连用三比喻,写时世险恶艰难,纵使有志者亦易摧折。所谓“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云云,“语以自嘲,而意则讽卢,当早树功”(张玉谷《古诗赏析》)。后卢谌作《答刘琨诗》,有“谁言日向暮,桑榆犹启晨”,“百炼或致屈,绕指所以伸”句;又谓琨“前篇帝王大志,非人臣所言矣”(《晋书·刘琨传》)。唐房玄龄等言“琨诗托想非常,远想张、陈,感鸿门、白登之事,用以激谌。谌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殊乖本心”(《文选》卷二五注引臧荣绪《晋书》)。清沈德潜称此诗“拉杂繁会,自成绝调”(《古诗源》)。

扶风歌 乐府诗篇名。西晋刘琨作。见《文选》。作于永嘉元年(307)九月末自洛阳赴并州刺史任途中。属《杂歌谣辞》。四句一解,凡九解。表现作者北上忧危、悲愤之感。诗中时而写自己悲愁激愤的强烈举动,时而以烈烈悲风、泠泠涧水以及浮云、归鸟、麋鹿、猿猴等特有的物象加以渲染、衬托;时而慨叹“君子道微矣”,“忠信反获罪”,抒写内心隐忧。大抵诗人忧愤交心,万绪悲凉,“故其诗随笔倾吐,哀音无次”(清沈德潜《古诗源》),一气直达,莽莽苍苍。

游仙诗 组诗名。晋郭璞作。见《文选》。共十四首。题名“游仙”,实为咏怀之作。诗中表现对荣名利禄的鄙弃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措语激昂;但又并非真想求仙,而是沿袭前人游仙之作,假托神仙以抒写其人生的抑郁。清何焯曰:“景纯《游仙》,当与屈子《远游》同旨。盖自伤坎 ,不成匡济,寓旨怀生,用以写郁。”(《义门读书记》)

璇玑图诗 杂体诗篇名。十六国前秦苏蕙作。见《诗纪》。《晋书·列女传》云:“(窦)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滔。”唐武则天《璇玑图序》曰:“滔将镇襄阳,邀苏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乃携阳台(滔宠姬)之任,绝苏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又谓其诗“五色相宣,莹心辉目,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词甚凄惋。陆昶评选《历朝名媛诗词》曰:“其辞文之妙,精巧绝伦。……此古今第一巧慧流传,至今不可没矣!惟是玩其词义,不免迁就字句,殊乏比兴。”后人衍续其诗,愈续愈多,宋、元间僧起宗着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分七图。明康万民增立一图,其诗增至四千二百零六首,合起宗所读,共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唐申诚曾作释文,今不传。

答许询 组诗名。东晋孙绰作。见《孙廷尉集》。共九首。系酬答许询赠诗之作。作者是当时玄言诗代表作家,他“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思索“机过患生,吉凶相拂”的玄理。诗中颇多说理,缺乏形象和韵味,是以诗的形式阐释玄学奥理的玄言诗代表作。

归园田居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义熙二年(406)作者归隐彭泽的翌年。共五首。其一以郁愤之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深悔往日出仕,抒写归田后的自由惬意。其二叙隐居后无世俗之烦,而有田园之静,表露对庄稼的关切。其三叙稼穑之艰难,表示不畏艰苦,只要遂志的心愿。其四叙携子侄游山泽时所见一片荒芜景象,发出沧海桑田、人事变幻无常的感喟。其五抒游归时的怅惘情怀,念山涧濯足之乐,叙归家后与邻友欢饮达旦之情。五首诗概写归隐后或劳动,或访友,或游览,或饮酒,无不欢畅惬怀。感情诚挚,叙写真实,语言质朴。诗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语,写田家景色极真切。“带月荷锄归”句,诗画相生,有点染之工。清沈德潜评曰:“储、王极力拟之,然终似微隔,厚处、朴处不能到也。”(《古诗源》)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元兴二年(403)作者服母丧家居,怀古而作。共二首。其一叙写实现夙愿、始归田舍的喜悦。由田园初春清新僻静、和畅欢娱的景象,诱发对古隐士荷 丈人的企羡,抒写不苟时俗的人生理想。“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二句写景极佳,清温汝能评为“巧丽绝伦”(《陶诗汇评》)。清王夫之曰:“通首好诗,气和理匀,亦靖节之仅遘也。”(《古诗评选》)其二由田间劳作之乐而生怀古之幽情,谓先师孔子邈难企及,不如转志务农,流露倦于宦游的心情。“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二句素为人赞赏,宋苏轼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世之老农,不能识此语之妙。”(《东坡题跋》)清陈祚明曰:“‘平畴’二语写景,神到之句,写物者摭实,写气者蹈虚,便已生动;若写神,谁能及之。”(《采菽堂古诗选》)

饮酒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义熙十三年(417),一说作于元兴二年(403)。共二十首。诗前有序,谓闲居寡欢,夜长独酌,醉后题诗自娱。诗中有对当世是非不分的揭露,有对善恶报应的怀疑,有对田园幽居生活的赞颂,有对往日出仕原由的回忆,有对人生短促、事业无成的慨叹,有对隐居不仕、甘于贫贱的追慕。作者赞美青松经寒屹立、秋菊凌霜盛开,暗喻美好高洁的情操。他感慨“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叹息人世无常,遂生及时行乐、秉烛夜游之念;他申言“若复不快饮,恐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表明自己饮酒不仅为行乐,更为免罪,与阮籍饮酒意同,言极沉痛。其五“结庐在人境”,写归田后恬静淡泊的心境,悠闲自得的生活和对田园风光的热爱,兴会独绝,最为脍炙人口。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静穆淡远,为千古名句。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语意深永。清方东树评曰:“此二十首篇篇具奇恉旷趣,名理名言,非常恣肆,皆道腴也。”(《昭昧詹言》)

咏荆轲 诗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约作于景平元年(423)。为歌颂荆轲而作。始写燕太子丹得荆轲之不易,次写轲为燕太子复仇、出刺秦王之壮举,再写易水饯行、击筑高歌、水寒风哀的悲愤气氛,以及荆卿轻死重名、义不反顾、直入秦廷的英雄气概。作者惜其事败被杀,而赞其风范长存。全诗叙写生动,“写壮士,须眉如画;状易水,萧森之气凄然”(清张潮、卓尔堪、张师孔同阅《曹陶谢三家诗·陶集》)。朱熹评曰:“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诗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永初三年(422)。为组诗《读山海经》之一。诗中以质朴语言叙写田园初夏树木扶疏、众鸟欣然有托,吾亦有栖居之所的喜悦之情;继而描写穷巷生活安闲,既无贵人来访,亦无亲故交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自种自食,自得其乐,反映诗人摆脱官场纷争后的隐居乐趣。诗末慨叹人生短促,当及时行乐。清温汝能评曰:“此篇是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谓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陶诗汇评》)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诗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永初三年(422)。为组诗《读山海经》之十。诗开端即用精卫填海、刑天舞戚的神话讴歌顽强不息的毅力和至死不屈的猛志,借以自抒怀抱。终叹壮志未酬,时不待人。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明黄文焕谓此诗“寄愤写壮”(《陶诗析义》)。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二句,宋时为“刑夭無千歲,猛志固有在”,后据《山海经》改。

挽歌诗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约作于元嘉四年(427),一说作于义熙十一年(415)。为诗人自挽诗。共三首。其一认为“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反映顺应自然的质朴唯物观。但又感叹人生太短,死后凄凉,而死者全然不知得失、是非、荣辱,故不如在世时酣醉。反映诗人饮酒行乐的思想。清陈祚明评曰:“言理极尽,故言哀极深。末故以放语引令远,可知一息尚存,得失是非不泯泯也。”(《采菽堂古诗选》)其三想像死后严霜九月送葬的凄凉情状和孤坟在荒原马鸣风啸中的寂寞景象。但又认为任何人都不免一死,“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以旷达语作结,反映诗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清陈祚明评曰:“一气浏莅,《十九首》而外,在汉人亦不多得。”(《采菽堂古诗选》)清方东树评曰:“此诗气格,笔势横恣,游行自在,与《三百篇》同旷,而又全具兴观群怨。杜公且逊之。”(《昭昧詹言》)

停云诗 诗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晋元兴三年(404)。共四章。诗前有序云:“停云,思亲友也。”诗中表现作者独饮东窗,搔首伫望良朋的情状,抒写祈盼与亲友促席叙说平生的愿望和叹息思友不获的抱恨。“霭霭停云,濛濛时雨”两句,以云盛雨细的景象衬托思友情怀,历来称为佳句。唐杜甫《梦李白》诗有“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句,后人书札因以“停云落月”表示对友人思慕之意。

五君咏 组诗名。南朝宋颜延之作。见《文选》。共五首,分咏“竹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等五人。元嘉三年(426),作者因言辞激直,触忤权要,贬为永嘉太守,乃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山涛、王戎以投靠权门贵显,弃而不咏。诗中咏嵇康“立俗迕流议”,阮籍“越礼自惊众”,阮咸“屡荐不入官”,向秀“甘淡薄”,实则抒写自己的怀抱。抒情写志,语言明快。清黄子云曰:“《五君咏》自当高步元嘉。”(《野鸿诗的》)

登池上楼 诗篇名。南朝宋谢灵运作。见《谢康乐集》。永初三年(422),作者被贬为永嘉太守,上任后患病卧床,翌年初春始愈,登楼眺望,有感而作此。诗中托物起兴,以潜龙深藏而葆真美,鸿雁高飞而远祸害,衬托自己为世网所婴、进退失据的境况,抒写离群索居、怀人思归的情怀。“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宋叶梦得评曰:“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故非常情所能到。”(《石林诗话》)

代放歌行 诗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放歌行》属乐府《相和歌》曲,此为拟作。断言小人不能理解旷达之士的怀抱,揭露达官贵族的追名逐利与骄奢淫佚,讽刺统治者不辨贤愚,小人得志而贤士见疏,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不甘为卑污世风所染的品格。结句设小人反诘旷士语,冷峻隽永,含蕴深刻。

拟行路难 组诗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行路难》为乐府《杂歌谣曲》名,此为拟作。共十八首,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颇广泛,多写在高门士族压抑下,贫贱士人对世路维艰、怀才不遇的悲愤,亦有感叹时光易逝和同情妇女不得爱情自由的作品,表现作者孤直耿介的性格和傲岸不屈的处世态度。辞采华美,风格雄肆奔放。句式五、七言杂用,以七言为主,间用九言句,隔句用韵,对后世杂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清王夫之《古诗评选》云:“行路难诸篇,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和者。”

代出自蓟北门行 诗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出自蓟北门行》属乐府《杂曲歌谣》。此为拟作。写战士赴边途中历尽严寒艰苦的状况,表现他们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情辞激壮,格调雄健。清沈德潜评曰:“明远能为抗壮之音,颇似孟德。”(《古诗源》)王闿运评曰:“作边塞诗,用十二分力量,是唐人所祖。”(《八代诗选》)

赠范晔 诗篇名。南朝宋陆凯作。见《太平御览》所引《荆州记》。《太平御览》卷九七〇云:“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卷四〇九所引大致相同。卷一九所引,“范晔”作“路晔”,诗句文字亦小有不同。诗中一枝报春之梅径称为“一枝春”,清新自然,深为后人推崇。清王夫之称其“音圆局整”(《古诗选评》)。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 诗篇名。南朝齐谢朓作。见《谢宣城集》。题为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楚调曲》。本篇以宫怨为题材。首二句以夕殿帘垂、流萤飞息,渲染出一片极为清冷寂寞的气氛;后二句更以深夜缝衣表达宫女的无尽情思。语凝练而情深绵。清沈德潜评谓:“竟是唐人绝句,在唐人中为最上者。”(《古诗源》)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诗篇名。南朝齐谢朓作。见《谢宣城集》。建武二年(495),作者出任宣城太守,此为赴任途经三山(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登览所作。时朝廷内部斗争日益激烈,作者喜得外任,可远离祸患,但对京城故地仍有深深依恋之情。全诗描绘春日黄昏登上三山回望京邑所见之美景,并由此抒发对京邑的眷怀。诗前半写景鲜明生动,后半抒情浓郁深沉。通篇情景交融,诗风清丽隽永。其中“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为历代文人推赏。唐李白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句。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诗篇名。南朝齐谢朓作。见《谢宣城集》。建武二年(495)作者出任宣城太守,此为赴任途中所作。新林浦在今南京市西南。时朝廷内部斗争日剧,高宗大杀宗室诸王与诸臣,诗中表达出喜得外任的心情和远隔嚣尘、全身避祸的思想。诗多偶句,风格隽永清新。其中“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二句,开阔悠远,意趣盎然,尤为后世称道。清王夫之《古诗评选》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全诗充溢自慰安处之情,别具深意妙理。

游东田 诗篇名。南朝齐谢朓作。见《谢宣城集》。东田为齐文惠太子所筑游乐之所,其址在钟山下。永明间诗人与沈约、范云等常游于此。诗写游东田时所见初夏明丽景色,抒发诗人陶醉于自然的怡悦心情。写景远近结合,有远树阡阡、生烟漠漠的浑涵景象,亦有鱼戏荷动、鸟散花落的生动镜头。笔触灵活,格调明丽。且多用工整的对偶句,词藻清绮,更见优美整饬。

春别诗四首 组诗名。南朝梁萧子显作。见《玉台新咏》。本诗写男女春日离别之情。一、三两首为男方表情,二、四两首为女方答辞。第一首写男子因见他人男女春游携手同归而激起相思之情,春物繁丽,莺燕双翻,以兴己之孤单。第二首言芳春花叶茂密,但闻鸟声,女子因感孤寂而动思君之念,但愿暂使衣袂一相接触,亦足慰相思。第三首为男子对女方的猜疑,谓昨日沾巾送别,今日应已为他人妆饰一新。第四首针对男子的猜疑,女方表白悲别之心,本知人不似树之无情,何意别后却似花之离树了不相关。四首诗前后衔接,略具组诗体式。萧纲、萧绎均有唱和之作。

别范安成 诗篇名。南朝梁沈约作。见《沈隐侯集》。范岫(439—514),字懋宾,曾为南朝齐安成王萧嵩内史,故依官职称之范安成。约与范岫为好友,此诗即写于与范岫同仕齐朝时。诗从朋友间别易会难致慨,表达临别时无限眷恋之情。末二句“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极言别后相思之苦,求于梦中暂获安慰亦不可得,语极深至。唐人不少写离宴、梦魂的名句,都由此生发。全诗从己与友人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设想,抒写别情,语极寻常,而情味之真醇,直可追踪汉人。清沈德潜谓此诗“一片真气流出,句句转,字字厚,去十九首不远”(《古诗源》)。

早发定山 诗篇名。南朝梁沈约作。见《沈隐侯集》。作者于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出为东阳太守,途经定山,遂作此诗。定山在浙江富阳东北七十里处。写出峰岭奇秀之状和自然界鲜美的生趣,颇能给人清新的艺术美感,表达赏玩定山后的向往心情。雄奇之外,复见清丽。全诗写景抒情,俱明切省净。

入若耶溪诗 诗篇名。南朝梁王籍作。见《诗纪》。天监十三年(514),作者为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至会稽,游若耶溪,因赋此诗。描写泛舟溪中,耳目所接自然景象的鲜美,寄托羁旅之思。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当时以为“文外独绝”,传为名句。

东飞伯劳歌 诗篇名。南朝梁萧衍作。见《梁武帝集》。《玉台新咏》、《艺文类聚》、《乐府诗集》并作古辞。此诗以“东飞伯劳西飞燕”句起兴,以见禽鸟各有所追求。次句申言牛郎织女异居亦有相见时。以下极写人家少女之明艳照人,年华芳美,而春暮花落,无与同处,深致怜惜之意。全诗两句一韵,大体平仄转换,辞调俱隽美。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东飞伯劳西飞燕’、《河中之水歌》,亦古亦新,亦华亦素,此最艳词。所难能者,在风格浑成意独出。”

河中之水歌 诗篇名。南朝梁萧衍作。见《梁武帝集》。《玉台新咏》、《艺文类聚》、《初学记》作古诗。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梁武帝集题辞》云:“其诏令书敕诸篇置帝王集中,则魏晋风烈间有存者……未容以《河中之水》、《东飞伯劳》数诗定帝高下也。”也认为本诗及《东飞伯劳歌》为萧衍作。叙写洛阳女儿莫愁嫁为卢家妇之居处服饰光丽,属辞精要。诗中有句云:“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为唐沈佺期诗句“卢家少妇郁金堂”所本。风格清丽,具民歌情调。

临行与故游夜别诗 诗篇名。南朝梁何逊作。见《何记室集》。约为作者出仕庐陵王记室,赴任江州前与朋友赠别时所作。首联点明与故游告别,次联喻人生别易会难,三联写离夜情景,一片凄黯,末联结到别情,无限依恋。通篇词语流畅,情意真挚。“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席”一联,明陆时雍评曰:“闲闲两语,景色自成”,“直绘物情,不烦妆点”(《古诗镜》)。其造境用意,颇为后代诗词所取法。唐郑谷《文昌寓直》诗云:“何逊空阶夜雨平,朝来交直雨新晴。”

晚出新亭 诗篇名。南朝陈阴铿作。见《阴常侍集》。新亭,即劳劳亭,三国吴始建,名临沧观,晋安帝时重修,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南。诗抒思家念归情绪。首二句以滔滔江流写满腔悲伤,“突然而起,造语雄深,六朝亦不多见”(明谢榛《四溟诗话》)。以景物熔铸“离悲”,创造出浓重的氛围。全篇笔力饱满,格调健朗,形式整肃,语言明丽,别具风采,呈初唐五律格局。

五洲夜发 诗篇名。南朝陈阴铿作。见《阴常侍集》。描写船发五洲时所见大江澄澈幽静的夜景,抒旅途愁怀。从视听感受和上下、明暗、主客体的交错,刻画月夜行舟的景色,在运动中展示广阔的空间,并以人物行动揭示人物心绪。情景交融,妥帖自然。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乐府诗篇名。南朝梁徐陵作。见《乐府诗集》。《关山月》为乐府旧题,属汉《横吹曲》,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诗共二首,此为其一。抒写边关征戍士卒对故乡妻子的思念。十五月明之夜,月团圆人不团圆,征人遥想故乡秦川,又以想像之笔写思妇当窗未眠的情状,继而折回眼前战云密布的现实,发出“从军复几年”的慨叹。全诗宛转雄劲,已近初唐气象。

闺怨篇 诗篇名。南朝陈江总作。见《江令君集》。写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的哀怨。诗中运用众多蕴意独特的物象表现心理活动,如以鸳鸯成双、苏合空燃写孤寂,以屏风有意、灯火无情吐嗟怨。或衬托,或想像,或比喻,或移情,情思深切丰富。末以青春年华易逝,表盼归意愿。语言秀洁,韵律谐美,对偶精整,近七言排律体式。清沈德潜称其“已近唐律,稍降则为、填词矣”(《古诗源》)。

玉树后庭花 乐府诗篇名。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作。见《陈后主集》。《乐府诗集》列于《清商曲辞》。曲调为陈后主所创。《隋书·五行志》云:“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描写美女的“新妆艳质”,着意刻摹其娇态、笑貌、花容,末二句“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充溢浓重脂粉气与淫冶情调,辞藻轻艳绮靡,为宫中艳曲。《隋书·乐志》称之“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明张溥曰:“世言陈后主轻薄最甚者……惟见《玉树》一篇,寥落寡致,不堪男女唱和,即歌之,亦未极哀也。”(《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陈后主集题辞》)又有五言歌辞二句,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以其不久兆也。”(《隋书·五行志》)后世视为亡国之音,多以为故实,咏史讽今。唐杜牧《泊秦淮》诗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句,即指此曲。

赞四君诗 一作《蜀四贤赞》。组诗名。北魏常景作。见《诗纪》。分赞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四贤才高位卑,而“逸气干青云”的高风。诗人咏史自况,抒其才世不合,遂置酒闲游、遗世独立的愤懑。四诗皆五言八句,中间四句两两对仗。平仄稍不调,但已具律诗体式。全诗格调高昂,富于清刚之气。

捣衣 乐府诗篇名。北魏温子昇作。见《诗纪》。写征人妇月夜捣锦情形,抒相思之情。始绘一秋夜佳人捣衣图,接以“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暗用牛女事,反衬佳人独处。结尾“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佳人登楼遥望的形象呼之欲出。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调流畅婉转,缠绵和谐,颇具民歌风味。清沈德潜称之“直是唐人”(《古诗源》)。

秋思 诗篇名。北齐萧悫作。见《玉台新咏》。前半首绘景,清澄萧瑟,工细精美;后半首抒情,借闺中人“相思”、“结梦”之境,深蕴家国身世之感。“芙蓉露下落,杨柳风中疏”两句,自然天成而富于韵味。北齐颜之推谓:“吾爱其萧散,宛然在目。”(《颜氏家训》)唐皮日休以为与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句,“争胜于毫厘”(《孟亭记》)。宋许 则云:“锻炼至此,自唐以来,无人能及也。”(《彦周诗话》)宋朱熹赞其较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句“尤佳”(《朱子语类》)。

渡河北 诗篇名。北周王褒作。见《初学记》。描绘北方边地的特有风貌,抒发出诗人身羁异地,茫然不知所归的凄楚怅惘情怀。首二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境界壮阔,比喻新奇,体现出一种苍凉情调,颇受后人称赏,被评为“警绝”(明杨慎《升庵诗话》)。全诗注重音律对仗而风格悲凉。

拟咏怀 组诗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诗人被迫羁留北地,备受西魏、北周统治者重视,位望通显,但内心极为痛苦,拟魏末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作此五言组诗。共二十七首。诗中反复抒发其因故国沦亡而被迫羁留异地的悲伤及屈身仕魏、周的愧疚情怀,隐约叙写梁朝衰亡破败过程,表达其对故国的刻骨思念。其七(“榆关断音信”)、其十一(“摇落秋为气”)等篇,在对北地苍茫壮阔景象的描绘中表达其置身异地的特殊感受。其四(“楚材称晋用”)等篇,运用排偶典故,“使事则古今奔赴,述感则方比抽新”(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体现其表达思想情感的特殊方式。内容丰富,感情深厚,风格激楚悲凉,为其后期诗的代表作。

寄王琳 诗篇名。北周庾信作。见《艺文类聚》。王琳系南朝大将,曾有书相寄,诗人作此回报。诗中表现作者久羁异域的孤独忧伤及对故国友人的无限思念,末二句“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自然流利,语浅情深,凄恻动人。清陈祚明评曰:“此等方是真诗,‘打起黄莺儿’岂能及也。”(《采菽堂古诗选》)

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 诗篇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周尚书即周弘正,武成二年(560)自陈聘北周,南返时,诗人作此赠别。因前有《别周尚书弘正》一首,故此诗题为“重别”。原诗二首,此其一。前二句渲染苍凉萧瑟景象,后二句描写目送归雁与故人同向回乡之路,悲凄情感不言而自见。清陈祚明评曰:“唐人纵师其意,不若公处其时,情真语自独绝。然有此情者,多不能道此语也。”(《采菽堂古诗选》)

咏画屏风诗 组诗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共二十五首,杂咏屏风画。诗中或描写欢宴歌舞,或叙述游春丽景,或抒发登高情怀,或表现隐士生活,内容颇为丰富。构思新颖,笔致清丽,对偶工巧,音律谐畅。其语言意象,多为唐代诗人所取法。为中国最早的咏画诗之一,对后世题画诗颇有影响。

吴声歌曲 乐府《清商曲》的一部。产生于六朝时长江下游地区,以当时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中心。《晋书·乐志》云:“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乐府诗集》卷四四云:“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声歌曲,起于此也。”其曲有《子夜歌》、《前溪歌》、《读曲歌》、《碧玉歌》等,计二十四种。现存歌辞计三百余首,多为民间歌曲,亦有少量文人仿制。内容多涉男女情事,形式较汉乐府民歌为短,多五言四句,大抵为吴声软语,且多用谐音、双关等手法。

子夜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云:“《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晋孝武太元中,琅邪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在太元中,则子夜为此时以前人也。”鬼歌《子夜》显属荒诞,但据此可揣知此曲大约产生与流行于晋太元(376—396)之前。《旧唐书·音乐志》则云:“《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曲因人名。或谓因其为夜半之歌而名(子居十二地支之首,其时正值夜半,故诗中多有夜色描绘)。《旧唐书·音乐志》谓其“声过哀苦”,《古今乐录》言其“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并指明以“持子”送曲。今存晋、宋、齐三代歌辞四十二首。末二首“恃爱”和“朝日”,《玉台新咏》卷十作梁武帝诗。大多为恋歌,情意缠绵。全用五言四句,短小精练,节奏明朗,又多谐音双关语。其写景言情,“每以前句比兴引喻,而后句实言以证之”(宋洪迈《容斋三笔》),颇似《诗经·国风》中的比兴。唐宋人多有仿效。《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子夜四时歌 又称《吴声四时歌》。简称《四时歌》。乐府《吴声歌曲》名。系《子夜歌》的变曲。《乐府诗集》《子夜歌》题解引《乐府解题》语云:“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属《清商曲·吴声歌》。今存晋、宋、齐歌辞七十五首(其中《冬歌》“果欲结金兰”篇,《古诗纪》收入梁武帝《子夜冬歌》中)。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秋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皆紧扣四时不同之景言情。内容、形式均类《子夜歌》。

大子夜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为《子夜歌》的变曲。其辞今存二首,解释并赞美《子夜歌》“出天然”、“出口心”的特征。或以为系当时文士赞颂《子夜歌》之作,为《子夜》诸歌的引子;或以为是《子夜歌》的送声。

子夜警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为《子夜歌》的变曲。今存晋、宋民间辞二首,叙一女子弹唱时的情态和心境。第二首“恃爱如欲进”篇亦见《子夜歌》。《乐府诗集》于《子夜变歌》题解引《古今乐录》云:“《子夜警歌》无送声,仍作变,故呼为变头,谓六变之首也。”

子夜变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为《子夜歌》的变曲。《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语云:“《子夜变歌》,前作‘持子’送,后作‘欢娱我’送。”今存其辞三首,描写物序的变更及由此而起的心境变化,情致凄怆。

欢闻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欢闻歌》者,晋穆帝升平初歌,毕辄呼‘欢闻不’,以为送声,后因此为曲名。”今存无名氏辞一首,写一生活不定、孤单无依的女子对其恋人的深厚情意。

欢闻变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为《欢闻歌》的变曲。《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欢闻变歌》者,晋穆帝升平中,童子辈忽歌于道,曰:‘阿子闻!’曲终辄云:‘阿子汝闻不?’无几而穆帝崩。褚太后哭:‘阿子汝闻不?’声既凄苦,因以名之。”今存无名氏辞六首,大多写女子对情郎摧人心肝、至死不渝的思念,率直坦露,朴素自然。对隐语廋词(如以“鱼”隐“侣”等)的运用,尤具民歌情趣。

前溪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晋书·乐志》云:“《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沈充(《宋书·乐志》作沈玩)所制。”《乐府解题》曰:“《前溪》,舞曲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云:“于竞《大唐传》:‘湖州德清县南前溪村,则南朝集乐之处。今尚有数百家习音乐。江南声伎,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今存其辞七首,或巧用比喻,或直抒胸臆,表达女子对恋人坚贞不渝的感情。中有三首采用五言五句,与其他《吴声歌》多取五言四句者形式不同,颇具楚歌风调。

阿子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南朝无名氏作。《乐府诗集》引《宋书·乐志》曰:“《阿子歌》者,亦因升平初歌云‘阿子汝闻不’,后人演其声为《阿子》、《欢闻》二曲。”又引《乐苑》云:“嘉兴人养鸭儿,鸭儿既死,因有此歌。”今存其辞三首。

丁督护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引《宋书·乐志》云:“《督护歌》者,彭城内史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宋高祖使府内直督护丁旿收敛殡埋之。逵之妻,高祖长女也。呼旿至阁下,自问殓送之事。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又引《唐书·乐志》云:“《丁督护》,晋宋间曲也。今歌是宋武帝所制。”《宋书·乐志》未著作者。今存其辞五首,写女子送别怀人之情,想像奇特,言情直率,具民歌风调。唐李白亦有《丁督护歌》,描写运送盘石者的辛劳,辞意悲苦。

团扇郎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团扇郎歌》者,晋中书令王珉捉白团扇,与嫂婢谢芳姿有爱,情好甚笃。嫂捶挞婢过苦,王东亭闻而止之。芳姿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闻,更问之:‘汝歌何遗?’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今存无名氏辞八首,大多写女子对恋人相思相忆之情。或借白团扇起兴,或以白团扇自拟,婉转动人。其中第一、二、七三首,《玉台新咏》、《艺文类聚》等俱题为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所作。

七日夜女歌 一作《七日夜女郎歌》。乐府《吴声歌曲》名。七日夜即七夕(夏历七月七日的晚上)。据古代传说,此夜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期(见《荆楚岁时记》等)。今存其辞九首,皆为深闺独处、情人远离的幽叹。

黄鹄曲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题解引《列女传》云:“鲁陶婴者,鲁陶明之女也。少寡,养幼孤,无强昆弟,纺绩为产。鲁人或闻其义,将求焉。婴闻之,恐不得免,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庭也。其歌曰:‘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寡妇念此兮,泣下数行。呜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飞鸣尚然兮,况于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鲁人闻之,不敢复求。”今存无名氏辞四首,皆以失群孤飞的黄鹄,喻生离死别之人。语言哽咽,情意悲怆。

碧玉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题解引《乐苑》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以宠爱之甚,所以歌之。”恐误,宋无汝南王。《通典·乐典》谓晋汝南王作。今存无名氏辞五首。其中二首,《玉台新咏》称孙绰作,题为《情人碧玉歌》;“杏梁日始照”篇,《玉台新咏》题为梁武帝作;《古今乐录》、《初学记》则以为五篇皆孙绰为汝南王爱妾碧玉所作。写一小户人家的少女与一“贵德”者间的相恋关系,表现小家碧玉的憨态,豆蔻年华的天真,两情相悦的执著,身世门第的隐忧,诚挚率朴,情趣盎然。后世称出身低微人家的女儿为“小家碧玉”,即源于此。

桃叶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桃叶歌》者,晋王子敬(王献之字)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隋书·五行志》亦云:“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诗。”今存无名氏辞四首。然其一、其四两篇,《古诗纪》引《彤管新编》语属桃叶,其二、其三两篇,《玉台新咏》又归王献之。以物喻人,描写一多情女子恋爱时的心态,格调清新自然。

懊侬歌 亦作《懊恼歌》。乐府《吴声歌曲》名。“懊侬”,烦闷之意。《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懊侬歌》者,晋石崇妾绿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谣之曲。宋少帝更制新歌三十六曲。齐太祖常谓之《中朝曲》。梁天监十一年(512),武帝敕法云改为《相思曲》。”今存其辞十四首。大多写男女情事,风格沉郁悲切。

华山畿 乐府《吴声歌曲》名。《乐府诗集》题解引《古今乐录》云:“《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治今江苏镇江)一士子,从华山(在今江苏句容)畿往云阳(治今江苏丹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今存其辞二十五首,第一首即此传说中少女所唱之歌,余皆情歌,与传说无关。以五言为主,亦有三言。或五句成篇,或四句为制,更多的则为三句,声短气促,与其他南朝乐府多有不同。内容写女性失恋后的各种烦恼,格调伤感,情致深挚。

读曲歌 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云:“《读曲歌》者,民间为彭城王义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刘领军(即刘湛),误杀刘第四(义康行四。《通典·乐典》作刘四弟)’是也。”《古今乐录》云:“《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440),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玉台新咏》卷十载其“柳树得春风”章,题作《独曲》,意为徒歌,歌唱时不配音乐。今存南朝无名氏作歌辞八十九首。或五言四句,或五言三句,亦偶有杂用三言、七言者。内容大多写女子思念情人,并多用谐音双关隐语,与《子夜歌》类似。清沈德潜云:“齐梁人《读曲》等歌,俚语俱趣,拙语俱巧,自是诗中别调。”(《古诗源·例言》)

春江花月夜 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艳曲之一。《晋书·乐志》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原词今已不传。今存隋唐时歌辞七首。隋炀帝(杨广)作有二首,余皆为唐人作品。张若虚的一首颇有名,然系拟题作诗,已非原有曲调。

神弦歌 乐府《清商曲》的一部。产生、流行于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神弦歌》十一曲:一曰《宿阿》,二曰《道君》,三曰《圣郎》,四曰《娇女》,五曰《白石郎》,六曰《青溪小姑》,七曰《湖就姑》,八曰《姑恩》,九曰《采菱童》,十曰《明下童》,十一曰《同生》。”现存古辞十一曲十八首。每曲多者三句,少者六句。句式参差不齐,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皆备。后人或以为是南朝民间祭歌。中杂神、人恋爱的故事,有些篇什略具《楚辞·九歌》之风神。唐李贺亦有《神弦曲》及《神弦别曲》。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神弦曲”注云:“祭祀神祇,弦歌以娱神之曲。”

青溪小姑曲 乐府《神弦歌》名。刘敬叔《异苑》云:“青溪小姑,蒋侯第三妹也。”干宝《搜神记》云:“广陵蒋子文尝为秣陵尉,因击贼,伤而死。吴孙权时封中都,立庙钟山,转号钟山为蒋山。”小姑因亦被祀为神。青溪发源于钟山。全曲四句,中有“小姑所居,独处无郎”语,后世以“小姑独处”为女子未嫁之辞,即出于此。

西曲歌 乐府《清商曲》的一部。产生于以江陵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乐府诗集》云:“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而其声节送和与《吴歌》有异,故因其方俗而谓之‘西曲’。”其曲有《石城乐》、《乌夜啼》等,计三十四种。现存无名氏歌辞约一百四十篇。原为民歌,后被采入乐府,亦有少量文人之作。内容大都描写商贾水上生涯和商妇送别思人的情怀。形式以五言四句为多,语言自然真率。

石城乐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题解引《唐书·乐志》云:“《石城乐》者,宋臧质所作也。石城(今湖北钟祥)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群少年歌谣通畅,因作此曲。”《乐府诗集》今存无名氏作歌辞五首,除第一、二两首格调欢快,意与题相合外,余皆写恋人离别的情境,辞意悲苦。

乌夜啼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题解引《唐书·乐志》云:“《乌夜啼》者,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440),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治今江西南昌)。义庆时为江州(治今江西九江),至镇,相见而哭。文帝闻而怪之,征还宅,大惧。伎妾夜闻乌夜啼声,扣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南兖州(治今江苏扬州西北)刺史,因此作歌。故其和云:‘夜夜望郎来,笼窗窗不开。’今所传歌辞,似非义庆本旨。”今存辞八首,多写男女恋爱,情调挚诚率真,与本事不合。又琴曲歌辞有《乌夜啼引》,传为魏何晏之女作。

乌栖曲 乐府《西曲歌》名。今存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等所作歌辞。内容多写游乐事。形式为七言四句。又陈后主(陈叔宝)等作有《栖乌曲》,实为一调。

莫愁乐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云:“《唐书·乐志》曰:‘《莫愁乐》者,出于《石城乐》。石城(今湖北钟祥)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忘愁”声,因有此歌。’”又引《古今乐录》云:“《莫愁乐》亦云《蛮乐》,旧舞十六人,梁八人。”今存无名氏作歌辞二首。一写莫愁的行踪,节奏明快;一叙送别场面,情意凄咽。

估客乐 乐府《西曲歌》名。后人拟作亦写作《贾客乐》。南朝齐武帝萧颐作。《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使乐府令刘瑶管弦被之教习,卒遂无成。有人启释宝月善解音律,帝使奏之,旬日之中,便就谐合。敕歌者常重为感忆之声,犹行于世。宝月又上两曲。”陈后主及唐李白、元稹、张籍等亦有此作,描写商人的牟利与享乐。

采桑度 一作《采桑》。乐府《西曲歌》名。为《三洲歌》的变曲。《乐府诗集》引《唐书·乐志》云:“《采桑》,因《三洲曲》而生此声苑也。《采桑度》,梁时作。”又引《古今乐录》曰:“《采桑度》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当为梁以前所作。今存无名氏辞七首,大多写采桑少女的劳作及心态,风神浏亮,节奏轻快,具乡间清新气息,在南朝乐府民歌中独具一格。

那呵滩 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题解引《古今乐录》云:“《那呵滩》,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其和云:‘郎去何当还。’多叙江陵及扬州事。那呵,盖滩名也。”当为梁以前所作。今存无名氏辞六首,多叙水上男女送别时依依难舍之情。

杨叛儿 一作《杨伴儿》。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题解引《唐书·乐志》云:“《杨伴儿》,本童谣歌也。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曰杨旻,少时随母入内,及长,为何后宠。童谣云:‘杨婆儿,共戏来所欢。’语讹,遂成‘杨伴儿’。”今存无名氏作歌辞八首,写女性对恋人的情怀,多用比喻双关。梁武帝萧衍有《杨叛儿》诗,谓“南音多有会,偏重《叛儿曲》”。

西洲曲 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无名氏作。《玉台新咏》以为南朝梁江淹作,《诗镜》以为梁武帝萧衍作,皆不足信。见《乐府诗集》。因首句为“忆梅下西洲”,故名。凡三十二句。诗由“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开端,以“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作结,首尾呼应。中间展现时序更换和心理变化,因忆而思,由思而梦,情景交融,曲尽其意,表达一少女对远在异乡的恋人的相思情怀。形式上四句一韵,似数首绝句攒簇钩绾而成。运用接字、钩句等手法,“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清沈德潜《古诗源》)。全诗谐音巧妙,设喻新奇,情致细腻,节奏优美,是南朝乐府中的名篇,对后世影响较大。

陇上歌 乐府诗篇名。一作《陇上为陈安歌》。见《晋书·刘曜载记》。《乐府诗集》归入《杂歌谣辞》。然前赵时曾被诸管弦,为乐府所歌唱,或以为当属“杂曲”。陇上,指晋时秦州陇西(今甘肃陇西)。陈安(?—323),十六国时人,初从晋南阳司马模父子,后降刘曜,寻又反,曜围安于陇城(今陕西陇县),安兵败战死。安善于抚接,吉凶夷险,与众同之。及其死,陇上为之歌。曜闻而嘉伤,命乐府歌之。诗中赞扬陈安心胸宽广,爱护将士,勇猛过人,所向无敌,对他的壮烈战亡深致慨叹。叙事简练生动,语言顿挫抑扬,格调刚健。

苏小小歌 一作《钱塘苏小小歌》。乐府《杂歌谣辞》名。《乐府诗集》题解引《乐府广题》云:“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今存无名氏作歌辞一首,题作《古辞》。写女乘油壁车,男骑青骢马,同赴西陵松柏下结同心的情景。

敕勒歌 北朝乐府民歌。见《乐府诗集》。属《杂歌谣辞》。《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载: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546)十一月,神武(高欢)围玉壁,西魏晋州刺史韦孝宽守玉壁。“是时,西魏言神武中弩。神武闻之,乃勉坐见诸贵,使斛律金作《敕勒歌》,神武自和之,哀感流涕”。《乐府诗集》引沈健《乐府广题》语后云:“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汉语),故其句长短不齐。”描写阴山脚下土地辽阔,水草丰茂,牛羊繁盛的景色。语言简洁苍劲,节奏铿锵有力,意境雄浑,风格奔放,历来被视为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杰作。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赞曰:“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李波小妹歌 亦作《广平百姓为李波小妹语》。北魏民歌篇名。见《魏书·李安世传》。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年间,“广平(今河北鸡泽)人李波宗族强盛,残掠生民”。诗以李波小妹的精湛骑射技艺衬托其宗族的凶猛可怕,同时反映北方的尚武民风和剽悍性格,表现北方女儿的勇武刚健。清陈祚明曰:“写小妹勇捷甚活。咏末二句知不独写波妹,命意更深。”(《采菽堂古诗选》)

鼓角横吹曲 乐府歌曲名。为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横吹曲》。歌辞被南朝梁采入乐府,故又名《梁鼓角横吹曲》。《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云:“《梁鼓角横吹曲》,有《企喻》、《琅邪王》、《巨鹿公主》、《紫骝马》、《黄淡思》、《地驱乐》、《雀劳利》、《慕容垂》、《陇头流水》等歌三十六曲。二十五曲有歌有声,十一曲有歌。是时乐府《胡吹旧曲》,有《大白净皇太子》、《小白净皇太子》、《雍台》、《㩉台》、《胡遵》、《利 女》、《淳于王》、《捉搦》、《东平刘生》、《单迪历》、《鲁爽》、《半和企喻》、《北敦》、《胡度来》十四曲。三曲有歌,十一曲亡。又有《隔谷》、《地驱乐》、《紫骝马》、《折杨柳》、《幽州马客吟》、《慕容家自鲁企由谷》、《陇头》、《魏高阳王乐人》等歌二十七曲,合前三曲,凡三十曲。总六十六曲。”以上诸曲大多是北朝民歌,其中也有原用鲜卑等族语言写成而改译成汉语者。现存北朝乐府民歌绝大部分保存在《梁鼓角横吹曲》中。风格雄健率朴,反映的生活面广阔。

企喻歌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企喻”,义不详。《乐府诗集》引《唐书·乐志》云:“此歌是燕、魏之际鲜卑歌也。其词虏音,竟不可晓。”今存其辞四首,当为汉译。叙其时北方健儿结伴牧马、行军等情景。音节铿锵,笔势飞动,风格遒劲。第四首《古今乐录》谓为前秦时苻融所作。

琅邪王歌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无名氏作歌辞八首。杂写北方社会尚武的风习和豪犷的精神,反映孤儿无依的惨景和愁人思乡的境况。语言率朴。末曲有“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语,广平公即姚弼,后秦姚兴之子,当为北朝诗歌。

紫骝马歌辞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乐府诗集》存辞六首。前两首描述北朝诸如寡妇再嫁、游子怀乡等社会生活情形,起兴巧妙生动,语言纯朴自然;后四首(或以为此十六句为一首,分四节)叙写一征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遭遇,揭露当时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描写人民所受的苦难,情调悲怆感人。语言纯朴自然,具有民歌特色。

雀劳利歌辞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劳利”二字无义,或疑为模拟鸟雀的喧闹声,比喻人世间的纷争钻营。今存其辞一首,七言二句。以鸟雀有“长嘴”、“短嘴”之分,喻人类有富足、贫困之异,对有权有势者生活优裕,而贫困老实者饱受冻馁的社会现实深致愤慨。

慕容垂歌辞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慕容垂,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慕容皝子,曾封吴王,后为后燕国君。明杨慎《升庵诗话》以为系垂自作,胡应麟《诗薮·杂编》则云:“《慕容垂歌》三首,诸家但注垂履历,而此歌出处懵然。按垂与晋桓温战于枋头,大破之。又从苻坚破晋将桓仲。坚溃,垂众独全,俱未尝少创。惟垂攻苻丕,为刘牢之所败,秦人盖因此作歌嘲之。则此歌亦出于苻秦也。杨用修(杨慎)谓垂自作,尤误。”今存其辞三首。嘲讽慕容垂被困孤城时,或攀墙而视,或烧香拜佛以祈出逃的丑状。言辞幽默辛辣,刻画生动传神。

陇头流水歌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陇头,即陇山,又称陇坂、陇坻等,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三秦记》载:“陇右关西其坂纡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家,上有清水。”今存其辞三首。叙征人行经曲折高峻的陇坂时的艰辛和哀愁,情辞悲苦。《乐府诗集》有《陇头歌辞》三首,主题相同,且首篇文字亦同。

隔谷歌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其辞二首。一写兄在城中受困,“食粮乏尽”,呼叫城外弟弟救援;一写“兄为俘虏受困辱”,指斥为官的弟弟吝惜钱财,不肯救赎。声急辞紧情哀,当有实事所依。

捉搦歌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辞四首。捉搦,当为当时俗语,犹言捕捉。此谓男女相互捕捉为戏。叙儿女婚嫁之情事,有戏谑、调笑妇女意。言辞率朴,落尽豪华,具北方气息和民歌风采。后世拟作者诗意亦多相同。

折杨柳歌辞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其辞五首。内容涉及离别、恋情及北方健儿的豪侠风尚等。情辞劲健,韵调沉雄。又有《折杨柳枝歌》四首,其中第一首仅个别文字有异。

折杨柳枝歌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其辞四首。第一首写行人离别的愁思,与《折杨柳歌辞》之一仅个别文字相异;余三首写女子被留不嫁的愁闷。言辞率朴,颇具北方诗风。第三首后二句云:“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第四首前两句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亦见于《木兰诗》的篇首。

幽州马客吟歌辞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其辞五首。第一首抒发社会底层人士对不平现实的愤懑,情辞激越;余四首叙写男女燕游、及时行乐,冶艳绮靡,风格与南朝颇近,当为南音大量输入北朝,南北文化交流之后的作品。

陇头歌辞 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名。今存其辞三首。写游子征途艰辛及乡愁。真情实景,最足动人。《乐府诗集》又有《陇头流水歌辞》三首,主题风格均相同,且首篇文字相同。

木兰诗 诗篇名。见《乐府诗集》。属《梁鼓角横吹曲》。北朝民歌,后或经隋、唐文人润色。后人亦有疑为唐人作者。木兰当源出北地广为流传的勇武可爱的女性形象,富于传奇色彩。全诗长达三百余字,以精练传神、自然生动的笔触,或排比,或设问,或谑语,或庄言,叙写巾帼英雄木兰临危而出、代父从军、历经百战、功成身退的故事,表现北地儿女见义勇为、豪侠尚武的品格,体现中华儿女所推崇的优良风尚,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剪裁详略得当,音韵流走和谐,风神劲朗,格调明快,堪称千古杰作,与《孔雀东南飞》诗并称为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双璧”。

让县自明本志令 散文篇名。三国魏曹操作。见《曹操集》。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先言己由举义兵而身至丞相,极人臣之贵,本非初志,已过己望,实乃形势所造,亦为形势所需;继言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为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辩解;结末表明“江湖未静,不可让位”,不为任何非议所左右的态度。文辞清峻通脱,为曹操散文代表作。明张溥评曰:“述志一令,似乎欺人,未尝不抽序心腹,慨当以慷也。”(《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魏武帝集题辞》)

出师表 一作《前出师表》。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见《文选》。作于蜀建兴五年(227)。为作者率军北驻汉中,临发前所作。文中追思先帝遗德,规谏后主刘禅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而应亲贤臣,远小人,执法公正,赏罚不宜有所异同。认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期望后主刘禅听取、采纳善道雅言,追思先帝之遗诏。一篇之间,称“先帝”凡十三次,反复叮咛,语辞明白恳切。刘勰评曰:“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文心雕龙·章表》)

前出师表 即诸葛亮《出师表》。相对于《后出师表》,故称。

后出师表 一作《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裴注云“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或据此谓出后人伪托。作于蜀建兴六年(228)冬。自诉接受先帝讨贼重托以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认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今曹军疲惫,正用兵进趋之时,决心为北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文中或借端发议,或直抒己见,顿挫抑扬,反复辩论,慷慨沉雄,言辞恳切。后人每以前、后《出师表》并称。

与吴质书 散文篇名。三国魏曹丕作。见《文选》。作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前半深情伤悼徐幹、陈琳、应玚、刘桢诸子的并逝,且对其文学创作予以概略的评述;后半由伤悼友人而转念及己,痛知音之难遇,叹时光之易逝。通篇疏密相间,骈散兼行,文势萦回动荡,情致沉着凄婉。明胡应麟《诗薮·外编》曰:“每读子桓《与季重书》(即《与吴质书》)、陈思《与德祖书》,未尝不欷歔太息,想见风流好尚如斯,江河百代,岂偶然哉!”

洛神赋 赋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文选》。赋前有序。序云黄初三年(222),作者朝京师后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所作。或考证,《魏志》三年不言植朝,序云“三年”,误,或考证当为四年。《文选》李善注引《记》说,以为系感念甄后而作,与事实不符。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丁晏《曹集诠评》,以为植既不得于君,因济洛以作此赋,托词宓妃,寄心文帝,犹屈子之志。赋中描述与洛神一段悲欢离合故事。始则极意描画洛神轻盈的风仪,柔美的体态,艳丽的容貌与服饰,娴雅文静而又妩媚缠绵的情致,继而则述彼此倾心爱慕之情,结以人神道殊,终不得交接而离绝,表达对理想的追慕和失望的哀愁。取法于宋玉《神女赋》,然情节更为生动,结构更为完美,人物形象更为鲜明。辞藻华赡精美,情感浓郁深致,极具艺术感染力,为曹植辞赋的代表作。

与杨德祖书 散文篇名。三国魏曹植作。见《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篇名系《文选》收录时所加。作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德祖,杨修字,时官丞相主簿,与作者交游甚密,后为曹操所忌,被杀。文中主要与杨修讨论当时文学。首叙当时文人之盛,评论王粲、陈琳、徐幹等人文学上的得失;继论文学批评之事,不能以己之好尚,轻易臧否;最后表白生平志向在“戮力上国,流惠下民”,而辞赋文章之事在其次。通篇辞藻焕发,文笔犀利。

景福殿赋 赋篇名。三国魏何晏作。见《文选》。魏太和六年(232),明帝将东巡,特治许昌宫室,修建景福殿。落成之际,晏奉命作此。赋中描写高殿宏敞,结构壮丽,丹彩辉煌,华表赫奕。远望若铺朱霞而耀天文,近察若仰崇山而戴垂云。于刻画宫殿建筑形势之间,颂扬魏室盛德,而以立德近仁、纳贤用能为意。其中“感物众而思深,思居高而虑危”等语,委婉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期待。此赋不脱汉赋格局,而笔势错落,辞采壮观。刘勰评曰:“何晏《景福》,克光于后进。”(《文心雕龙·才略》)

大人先生传 散文篇名。三国魏阮籍作。见《阮步兵集》。作于魏正元二年(255)。虚构一位“大人先生”,不知其姓名与年寿,以万里为一步,千岁为一朝,与造化相推移,不与世同。有世俗之士致函于先生,鼓吹君子立身,当遵守礼法,追求荣华,建立功业,扬名后世。大人先生乃答以天地变化,颠倒反复,世俗君子亦将难保其富贵荣华;又斥责礼法之士处世,犹如裈中之群虱,一旦大火焚烧城邑,则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文中揭露礼法之虚伪,指责封建专制统治“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假廉以成贪,内险而外仁”,并预言必将有亡国、戮君、溃败之祸。又谓至人混同是非,听任自然,不避地而处,不以物累身,提倡和光同尘、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不赞成隐士遁于山林的做法。后遇采薪者,与论古今盛衰变化,乃歌“天地解兮六合开”(即《大人先生歌》)以抒怀。《晋书》本传载籍曾于苏门山遇孙登,相与商讨终古及栖身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长啸而退,至半岭而闻鸾凤之音响于岩谷间,乃登之啸声。籍归而著《大人先生传》,所言皆其胸怀本趣。文中着意塑造的大人先生,乃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其超世独立、不同流俗、崇尚自由的精神,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而对于封建专制及世俗礼法的抨击,则委婉透露对司马氏统治的不满。明张溥曰:“履朝右而淡方外,羁仕宦而慕真仙。大人先生一传,岂子虚、亡是公耶!”(《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阮步兵集题辞》)近人刘师培曰:“所为《大人先生传》,其体亦出于汉人设论。然杂以骚赋各体,为汉人所未有。”(《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与山巨源绝交书 散文篇名。三国魏嵇康作。见《文选》。山巨源,即山涛,初与康为友,同为“竹林七贤”之一。景元二年(261),涛由吏部郎改任散骑常侍,荐康出任吏部郎。康答此书拒绝,并宣称与涛绝交。题为后人所加。书中自述少时不涉经学,性情疏懒,又读《庄》、《老》之书,增其颓放。若出仕任官,则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大旨谓出任官职,身心约束,违背本性,不堪忍受;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刚肠疾恶,遇事便发,宣示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态度。逞性遣辞,直抒胸臆,不加雕饰,而自然峻绝。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曰:“嵇康《绝交》,实志高而文伟。”

酒德颂 散文篇名。西晋刘伶作。见《文选》。此文写两种人,一为“惟酒是务,焉知其余”的“大人先生”,一为固守礼法的“贵介公子、搢绅处士”。前为主,后为宾。作者以宾衬主,通过写公子、处士对大人先生言行的指责,显出礼法之士的促狭、迂腐及大人先生不问世事、“枕曲藉糟”、自得其乐的情怀。“大人先生”实乃作者之化身。作者称美其酒德,除显现其打破礼法桎梏、纵意所如的自由精神外,还表现出其于己思想、性情自我欣赏的情趣。前人言此乃伶“意气所寄”(《世说新语·文学》)。清金圣叹云:“从来只说伯伦沉醉,又岂知其得意乃在醒时耶?看其‘天地一朝’等,乃是未饮以前;‘静听不闻’,乃是既醒以后,则信乎众人皆醉、伯伦独醒耳!”(《金圣叹批才子古文》)立意、构思显受阮籍《大人先生传》的影响。近人刘师培云“其文体与阮氏相近”(《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陈情表 散文篇名。西晋李密作。见《文选》。作者仕蜀为尚书郎,有才辩,名闻吴、蜀。蜀亡后,晋武帝征用蜀汉名士,一再征召他。他以祖母年高病笃,辞不赴命。然诏书切峻,责其“逋慢”,他不得已上此表,表达辞不应命之意,而措辞则着眼于用情、理打动、说服武帝。先写其童年孤弱,祖母恩重,以及眼下祖母久病重病,自己须臾不可废离。叙事中多有渲染,而情感哀痛真切。继而以感激言词说及“圣朝”待己之“国恩”,徐徐引出自己处境的狼狈,暗中落到忠孝矛盾上。下文则叙议结合,命意曲折。既云圣朝以孝治天下,又言己“少仕伪朝”,“不矜名节”,再说祖母“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无臣,无以终馀年”,最后言及“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几层意思,皆以素朴语词、诚挚感情、浅显道理言其尽孝而不忘尽忠之意,故能释武帝之疑,息其怒,动其心,使之览表准奏而有“密不空有名者也”之叹,且“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其祖母奉膳”(《文选》注引《华阳国志》)。

鹪鹩赋 赋篇名。西晋张华作。见《文选》。作于魏景元二年(261)作者未知名时。鹪鹩,小雀名,状若黄雀。作品以对比手法写鹪鹩与珍禽鸷鸟的不同遭遇及其成因。谓鹪鹩形微处卑,物莫之害,在于处身有道,能“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而珍禽鸷鸟“无罪而皆毙”,“或屈猛志以服养”、“变音声以顺旨”,乃“体大妨物而形瑰足伟”。赋中譬喻取自《庄子·逍遥游》,所写实为正始以来公卿名士取祸亡身的现实。所探讨者,盖乱离时代士人的避祸术。刘勰言此赋“即韩非之《说难》也”(《文心雕龙·才略》)。张溥谓作者作《鹪鹩赋》以寄意,感其不才善全,正“有庄周木雁之思”(《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茂先集题辞》)。赋以老庄恬退自适为宗,阮籍见而视为知言,称华有“王佐之才”(《晋书·张华传》)。

剑阁铭 散文篇名。西晋张载作。见《文选》。蜀北有大小剑山,峰峦绵延,三国时诸葛亮开凿山路,设置阁道,称为剑阁道。其道连山绝险,飞阁相通,古为戍守要地。载于太康六年(285)入蜀省父(时载父为郡太守),道经剑阁而思蜀人好恃险作乱,故作是铭以戒。一说作于载随父入蜀时。作者从地理形势和政治、军事角度写出剑阁的险峻,背景开阔,议论深刻。又由吴起与魏武侯论山河事,引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的结论,最后点明警戒的本意,语辞简约而有文采。极言剑阁之险而又道其不足为恃,文势富于变化。刘勰谓“张载《剑阁》,其才清采。迅足骎骎,后发前至”(《文心雕龙·铭箴》)。张溥亦称之为“文章典则”(《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孟阳集题辞》)。文中反对蜀人据险作乱,有利于统一天下不久的晋王朝统治,故益州刺史张敏表上此铭,武帝即遣人镌于剑阁山。

三都赋 赋篇名。西晋左思作。见《文选》。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分别由假想西蜀公子和东吴王孙赞颂三国时的蜀都和吴都的自然条件。《吴都赋》铺写吴地广大富饶、物产丰富。《蜀都赋》描绘蜀地山川风物、人文习俗、珍果特产、纺织工艺,为一篇地方风物志。后一篇《魏都赋》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着重叙写其宫室府舍的规模和政治措施,旨在论述立国之本在于政治措施而不在自然条件,显示作者的政治眼光。在艺术上,模仿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铺张扬厉,敷陈其事,但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作者曾言:“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对大赋创作中任意夸张、“虚而无征”的手法,多摒而不用,故此赋具博物价值。内容丰富,词藻宏丽,气势华贵雍容,足可与汉赋媲美。

钱神论 散文篇名。西晋鲁褒作。见《艺文类聚》。文以辞赋手法设两虚拟人物,用对话形式展开。“綦毋先生”徒行空手欲见贵人,“司空公子”讥而论之。其论先言綦毋“不知今”,揭示“尚质”、“守实”之辈必然困穷的现实,然后反复陈说钱之为神。从钱的由来、流通特点及其巨大功用直说到京邑衣冠、当途之士对钱的钟爱。中言钱之“功用”最为详尽,指出“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而言世人嗜钱之态,尤为生动。此文所论实为当时社会风气的写照。故干宝言“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晋纪总论》)。此文以亦庄亦谐之语讥斥世人以钱为神的丑行,不但当时疾时者共传之,后来者受其启发而为文、为诗、为杂剧者亦不乏其人。从文章结构看,“司空先生”长论钱之为神之后,当有“綦毋先生”诘难之语,然今不存。唯《太平御览》卷八三六所收此文有“黄铜中方叩头对曰”数句,可见綦毋先生诘责的迹象。后世因文中有“亲爱如兄,字曰孔方”语,遂以“孔方兄”为钱的代称。

吊魏武帝文 骈文篇名。西晋陆机作。见《文选》。作于元康八年(298)。赋前有序。序以客问主答的形式兴起感叹,叙其出补著作郎,游于秘阁而见曹操遗令,对其临终之际“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颇多慨叹,因作此吊文。吊文前半铺叙魏武翦灭群雄,建立朝廷纲纪的生平业绩,后半叙述他于西征途中得病及临终以至身后情景。序文很有深度。作者以感慨为经,概括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对其晚年不能释怀于身后家事杂务的安排暗含讽刺,揭示出魏武“英雄之志”与“常人之情”的矛盾,具有普遍意义,亦寄托作者的人生观与身世感受。思想深沉,蕴含丰富。

饼赋 赋篇名。西晋束皙作。见《束广微集》。晋人将水煮、笼蒸、火烤、油炸的面食总称为饼。赋中所云曼(馒)头、“牢丸(若今团子、包子)”、“豚耳、狗舌之属(若今油炸‘猫耳朵’、油酥‘牛舌饼’一类)”、“薄壮”、“起溲”、“汤饼(若今汤面、挖搭汤、片儿汤一类)”皆属饼类。晋初,饼为食物尚不久,故多有以饼为文者(如傅玄《七谟》、庾阐《恶饼赋》等)。赋写饼之为食,“皆用之有时”,所谓春宜用曼头,夏宜用薄壮,秋宜用起溲,冬宜用汤饼,而四时适用者唯牢丸。赋中着重写牢丸制作过程,突出其选料之精与出笼色、香之美。为研究我国面食起源提供了资料。

秋兴赋 赋篇名。西晋潘岳作。见《文选》。作于咸宁四年(278)秋。作者时年三十二岁,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赋前有序,言秋夜寓直于散骑之省,思己乃一“野人”,“猥厕朝列”,“匪遑底宁”,遂生江湖山薮之想,而有此赋。赋中先总写四时代序、秋气肃杀使人生哀,继而依次写所见所闻的秋景、秋声,再写目睹群隽“攀云汉以游骋”的感叹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想像。以时间为线索,由昼而夜,依次写出秋景的不同特征,使人感到秋色可见,秋声可闻,从而进入秋日可哀的境地,理解作者身处其中所生之“慨”。刘勰批评为文而造情者,言“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文心雕龙·情采》),论者多举此赋为例。近人范文澜则以为“不得谓其必无皋壤、人外之思。盖鱼与熊掌,本所同欲,不能得兼,势必去一而反身绿水,固未尝忘情也。故尘俗之缚愈急,林泉之慕弥深”(《文心雕龙注》)。

西征赋 赋篇名。西晋潘岳作。见《文选》。元康元年(291),杨骏为贾后所杀,作者幸免于难,次年为长安令,五月离洛赴任。此赋即写其自洛阳赴长安沿途见闻感受及到职后在长安城内外探访古迹时的感慨。大抵按自洛至秦、长安内外的顺序,每到一处即对出现在该处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述,着议论于叙事中。多以情感鲜明的语言写自己愤怒、敬仰的举止,带出人物和史实,于细节描写中寓含自己的思想倾向,并注意用不同语调、字眼以求变化。是赋遍记关中史事、古迹及自然风光,可视为韵文体游记。作者“钟美于《西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虽亦受到二班影响(班彪有《北征赋》,班昭有《东征赋》),然其赋规模宏大,感慨深微,文清旨诣,且以议论为赋,皆有胜二班处。唯选材裁汰不精,有冗繁之弊。

闲居赋 赋篇名。西晋潘岳作。见《文选》。作于元康六年(296)。李善注言此赋“盖取于《礼》篇不知世事,闲静居坐之意也”(《文选》注)。前写闲居之地洛涘之形胜;次写居室、水池、果木、菜蔬之美及举家天伦之乐;末写“退求己而自省”之心得。作者写皋壤、人外之思,而以闲居所得之自然美、人情美出之。写洛涘形胜,以想像之词写此处举行的重大典礼活动,言辞虽稍简,仍未脱汉代京都大赋体式。写家园景象,以赏爱语气历数果木、菜蔬之名,似为庾信《小园赋》之先导。写天伦之乐,最富人情味,张溥即云“《闲居》一赋,板舆轻轩,浮杯高歌,天伦乐事,足起爱慕”(《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潘黄门集题辞》)。作者趋于世利,谄事贾谧,尝受其母呵责,故此赋常为后人所讥。金元好问诗云:“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论诗绝句》)张溥亦谓“孰知其仕宦情重,方思热客,慈母拳拳,非所念也”。

海赋 赋篇名。西晋木华作。见《文选》。赋由海的形成写起,言上古洪水泛滥,夏禹疏导江河,百川来注,方有大海。次写大海之状,先总言其概貌,通过描述海上自然景象及人事活动细写海的特征。再写海蕴藏之富,诸如太颠之宝贝、隋侯之明珠、崇岛巨鳌、天琛水怪、横海之鲸、诡色殊音之鸟、餐玉清涯之群仙,“何奇不有,何怪不储”。铺陈之中多夸诞之词,如写海涛腾涌、相击之状,即以“岑岭飞腾而反复,五岳鼓舞而相磓”为喻,写陆死之鲸,则言其“巨鳞插云,鬐鬣刺天,颅骨成岳,流膏为渊”。以体物细腻、气势恢宏胜,而借写人事以出物象亦有独到之处。文字精练隽美,气势宏伟壮阔。南朝宋傅亮《文章志》赞为“文甚俊丽,足继前良”。

游天台山赋 赋篇名。东晋孙绰作。见《文选》。天台山,位于今浙江嵊县东南,为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多悬崖、峭壁、飞瀑等风景,尤以石梁瀑布最著名。作者始叙天台山的峻美,表现超然世外的高情。继而叙登游天台山的情景,极写临渊蹑险之艰和恣心纵目、缓步从容之乐,从而追随伏羲、神农、老聃、老莱子的玄踪。然后以亲身所感具体描绘天台山双阙云耸、琼台悬居、朱阙玲珑、五芝含秀、惠风伫芳、醴泉涌溜、建木千寻、琪树璀璨的景致,想像王乔、应真(僧)成仙事,游毕,“体静心闲”,“世事都捐”,飘然世外。“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似无为得玄,物我融一,托体于自然。全文把天台山山川之美、绝壁深渊之险、山势之隐、路径之恶,描绘得穷形尽态,栩栩如生,是一篇优美的游记。但在这神秀的山水景色中,作者萌生超世之念、得道成仙之想,又使作品蒙上老庄玄理色彩。

兰亭集序 散文篇名。东晋王羲之作。见《王右军集》。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作者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作者为之作序。序中将盛会作了形象生动的艺术概括,介绍了当时“修禊”的风俗,兰亭山水的俊美清幽及游目骋怀的欢情,亦流露年寿有尽的感伤。但对“一死生”、“齐彭殇”的虚诞提出批评,在玄谈风日盛的东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辞清新朴实,流畅优美,一反雕辞琢句的形式主义风尚,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归去来兮辞 辞赋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义熙元年(405)辞彭泽令归田之初。辞归之由,名为“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实是不愿屈志违心。文中深自责悔昔日出仕之非,而感今日隐居之惬意,故转以轻快的笔触叙写归途中及归田后的喜悦,反映作者弃官后的舒畅情怀。而田园山水的清新质朴,随意自然,正与作者恬静淡泊的情志相吻合,故有感“善万物之得时”。最后表明志向:不企求富贵与成仙,拟植杖耕耘,登高舒啸,临流赋诗,悠游自乐以终余年。作者在叙写田园之乐时,亦流露出乐天安命、委任自然的思想。全文情景交融,言辞清新,音节和谐,散句中时见对偶美。宋欧阳修曰:“晋无文章,惟独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

闲情赋 赋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赋前有序。开篇写一旷世绝伦的美女,品行高洁,雅志凌云,举止妩媚动人,可谓内外兼美。她悲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为遣忧思,遂弹琴自娱。曲调将半,夕阳西沉,秋风叩林,美人又生悲秋之情,低头急奏清瑟,“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作者为其清音所感,而生爱慕之情,欲与之亲近,而又顾忌多端,于是以浪漫手法,展开幻想,一连十愿,化作美人的用物,与之相随,把对美人的热烈爱慕写得缠绵悱恻,如醉如痴。但物与美人仍有分离之时,作者忧思无处可诉,遂徘徊栖息于南林洁露之中,仍期一见,终而失望而归。入晚,希梦中相见,可神魂飘忽,耿耿不寐,梦幻破灭,追求再次失败。又穿衣伺晨,希托行云传递思慕之情,可行云飘忽无语,与美人“终阻山隔河”,未得一见,理想彻底破灭,不得不以“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思想律己,停止遐想,结束全篇。鲁迅说:“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全文熔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文辞华美,想像丰富,情节生动,比喻贴切,对偶工整,音韵和谐,极具感人力量。其主题向有表现爱情和有所寄托二说。揆之此赋序中“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之语,当非纯然描写爱情。对此赋历来褒贬不一。南朝梁萧统曰:“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风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陶渊明集序》)宋苏轼曰:“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东坡题跋》)

五柳先生传 散文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约作于永初元年(420)。作者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作此传自况。为自传性文章。文中记述其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思想性格和安贫乐道的节操,以黔娄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言为座右铭,最后以酣酒赋诗、忘怀得失终生。全文真实生动,反映作者一生的志节情操,可谓是一篇实录。清吴楚材、吴调侯评曰:“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之行也,潇潇澹逸,一片神行之文。”(《古文观止》)

桃花源记 散文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作于元熙元年(419),一说作于永初二年(421)。原由“记”与“诗”组合成篇,题作《桃花源诗并记》。“记”为诗的序言,因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已独立成篇。作者构想晋太元中一武陵渔人,沿溪捕鱼而偶入桃花胜境,至林尽水源处,便钻山出洞,进入风光优美、环境幽静的桃源世界。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颂,实是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在他笔下,桃花源无剥削,无压迫,人人劳动,个个欢乐,热情好客,互无争斗,是理想的田园乐土,也是乌托邦式的社会。而“避秦时乱”四字表明与世隔绝之久,揭示百姓对秦暴政的不满,借以喻当世。文末将作者同时代的刘子骥写进虚构之文中,与开端纪实文字相映照,旨在加强作品的真实感与艺术魅力。全文构想奇特,理想高尚,意境优美,情节曲折,文辞流畅,是一篇擅名千古之作。明罗其鼎曰:“渊明文章风节,复绝一时,自其记若诗,传诵后祀,遂使桃花源名胜千古。”(《渊明祠序》)清邱嘉穗曰:“设想甚奇,直于污浊世界中另辟一天地,使人神游于黄、农之代。公盖厌尘网而慕淳风,故尝自命为无怀、葛天之民,而此记即其寄托之意,如必求其人与地之所在而实之,则凿矣!”(《东山草堂陶诗笺》)清方熊曰:“即其文笔,亦史迁之流亚也。”(《陶靖节集》)此文对后世影响极大,文人纷纷仿效,王维、刘禹锡、王安石并有《桃花源行》,韩愈有《桃源图》,苏轼有《和桃源诗序》等。

感士不遇赋 赋篇名。东晋陶渊明作。见《陶渊明集》。约作于永初三年(422)。赋前有序。序中以犀利的语言揭露社会“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黑暗现实。因感人生短促,立行又难,故古人常染翰慷慨,作者亦由是作赋以抒怀。开篇写人独具性灵,而各有其志,以顺应自然为乐。但社会对人才严重束缚,明智之人的归耕是源于对社会的不满。至此,忽又掉转笔端,感叹时风大变,“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有道者云妄”,公正之人蒙耻受谤,怀琼握兰之士无人赏识。作者对此感愤而悲泣,由世道昏暗之久,才士郁愤之深,进而对天道表示怀疑,反映出朴素的唯物观。他有感良辰易倾,害胜乃急,苍天遐远,人事无止,遂更坚其归隐之志,表现出高尚的志节情操。全文悲愤激烈。清孙人龙评曰:“公一生贞志不休,安道苦节,其本领见于此数语。虽感士不遇,而归于固穷笃志。读其文,真可使驰竞情遣,鄙吝意袪,所谓有助于风教,岂不信哉!”(《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

雪赋 赋篇名。南朝宋谢惠连作。见《文选》。此赋假前人立言,写汉代梁孝王岁暮置宴于兔园,命司马相如、邹阳、枚乘咏雪。三人乃依次作赋、歌、乱。发端简拔,对雪之色、形、动、静的描摹极为传神,又融入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别具情趣。南朝梁沈约评曰:“以高丽见奇”(《宋书》)。

宦者传论 散文篇名。南朝宋范晔作。见《后汉书·宦者传》,篇名系收入《文选》时所加。文章综核史实,对宦官的由来、酿成祸乱的根源,条分缕析,鞭挞宦官的暴虐、贪婪和奢侈,意精旨深。语言骈散兼行,气势淋漓酣畅。唐刘知幾评曰:“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

登大雷岸与妹书 骈文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元嘉十六年(439),临川王刘义庆出镇江州(今江西九江),引作者为佐吏。作者奉命赴江州,至大雷(在今安徽望江县境内)作此书与其妹令晖。书中备述行役之艰辛,情感真挚;历言山水形胜之奇丽,引人入胜。其中“西南望庐山”一段谓:“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清许梿赞曰:“烟云变灭,尽态极妍,即使李思训数月之功,亦恐画所难到。”(《六朝文絜》)铸词精缛,意调悲凉。清吴汝纶谓:“奇崛惊绝,前无此体,明远创为之。”(《鲍参军集选》)

芜城赋 赋篇名。南朝宋鲍照作。见《鲍参军集》。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至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因北魏南侵和竟陵王刘诞反叛,两遭兵祸而荒芜。大明三、四年间,作者客江北,登广陵故城,咨嗟叹伤,感而赋此。赋中首叙广陵地理形势的雄壮,及昔日全盛时“廛闬扑地,歌吹沸天”的情景,复以眼前“崩榛塞路,峥嵘古馗”映衬,侧面反映战乱频仍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在今昔对照的基础上,抒发兴亡成败的感慨。语言工丽清俊,状物生动,为抒情赋中名作。清姚鼐云:“驱迈苍凉之气,惊心动魄之辞,皆赋家之绝境也。”(《鲍参军集注》引)

月赋 赋篇名。南朝宋谢庄作。见《文选》。此赋假托曹植、王粲月夜游吟,描画秋天月夜清幽之景,寄寓怨遥伤远之情,叙事、抒情融合无间。构思奇特,笔触细腻,为赋中名篇。其中“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为脍炙人口的佳句。清许梿评曰:“深情婉致,有味外味。”(《六朝文絜》)

北山移文 骈文篇名。南朝齐孔稚珪作。见《文选》。北山即文中的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位于建业之北,故名。汝南(今属河南)人周颙,初隐于钟山,后一改夙操,应诏出为县令,秩满入京,拟经钟山。作者即以山灵口吻作此文予以讥嘲。全文对周颙表面退隐山林,实则心怀官禄的假隐士虚伪面目揭露颇深刻,亦是对当时趋名逐利、热衷富贵功名而又自标清高之徒的辛辣嘲讽。通篇采用拟人化手法,假托山灵为言,移情于物,构想奇妙。同时文中将周颙前后迥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加以对照,揭露淋漓尽致。描绘细腻传神,语言精练准确,嬉笑怒骂,犀利泼辣,为历代推崇。清许梿评曰:“此六朝中极雕绘之作,炼格炼词,语语精辟。”(《六朝文絜》)

采莲赋 赋篇名。南朝梁萧纲作。见《梁简文帝集》。首写水面荷花莲叶莲房的形态。次写楚王丽人弃去钓鱼萍实,“唯欲回渡轻船,共采新莲”。继写经历一段水程采莲之事,人物容色之鲜丽,情事之急切繁闹,俱宛然在目。赋末系以歌辞,写采莲佳人风情,辞极清丽。梁元帝萧绎亦有同名赋篇,当为命题同作,俱为当时小赋精品。

采莲赋 赋篇名。南朝梁萧绎作。见《梁元帝集》。梁简文帝萧纲有《采莲赋》,此赋当为同时所作。发端先将莲的茎叶花实作全面点染,人物柔媚的情态,时节物象的清鲜,杂糅于采莲活动中。末系歌辞,情辞俱清丽香艳。歌辞又见《采莲曲》。

荡妇秋思赋 赋篇名。南朝梁萧绎作。见《梁元帝集》。写荡子之妻倡妇秋日相思之情。发端表达闺情,起笔意象开阔。中写秋日相思之情,物色人情,清丽凄婉。结末仍以对时节流易的感触寓托倡妇的相思之情,余情袅袅,悠扬不尽。句式四、六言之外,还杂以五、七言诗句,对初唐四杰赋体有所影响。

恨赋 赋篇名。南朝梁江淹作。见《江文通集》。与《别赋》同为六朝抒情小赋名篇。以人生有死为致恨的总因,取各代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名将、美人、才士、高人等,撮其生平行为、遭遇及情志大要,终不免赍恨以没,即因“自古皆有死”之故。立意奇警,叙事慷慨,属辞苍劲。清许梿评曰:“通篇奇峭有韵。语法俱自千锤百炼中来,然却无痕迹。至分段叙事,慷慨激昂,读之英雄雪涕。”(《六朝文絜》)

别赋 赋篇名。南朝梁江淹作。见《江文通集》。与《恨赋》同为六朝抒情小赋名篇。分别从仕宦饯送、剑客报恩、负羽从军、奉使绝国,以及方外、伉俪、情侣各类离别,极意铺写离人之临别情态及别后思绪,融以时节景物,俱见离别之足令人“黯然销魂”。情致凄婉,辞采鲜丽。明杨慎评曰:“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取诸目前,不雕琢而自工,可谓天然之句。”(《升庵诗话》)清许梿谓:“立格与《恨赋》同。前以激昂胜,此以柔婉胜。”(《六朝文絜》)

广绝交论 骈文篇名。南朝梁刘峻作。见《文选》。任昉死后,其子流离寒窘,而其生平旧交无有顾恤者。作者有感于此,乃推阐东汉朱穆《绝交论》之意而为此文,以刺当时浇薄世风。文章以设为客主问答提起,由客历举古代众多友朋情谊相得之事,以示对朱穆倡议绝交的疑惑,然后以主人身分展开议论。首先认为客不达时变,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以下即申论“叔世民讹,狙诈飙起”,“素交尽,利交兴”,而总其大略,归为“五术”,即“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尤以描述“势交”一节,写出权势者气焰之盛和趋附者奔骛之急切。继言“因此五交,是生三衅”,即:“败德殄义,禽兽相若”,“难固易携,仇讼所聚”,“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于是绝交之理,弘之备至。末更举任昉一生社会交接为鉴,形容俗情的浇薄,以见交道之应绝。文中揭露当时世态人情的冷暖,穷形尽相,实为对浇薄世风的有力鞭挞。辞藻富赡,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读来痛快淋漓。

与陈伯之书 骈文篇名。南朝梁丘迟作。见《文选》。陈伯之原为南朝齐江州刺史,降梁后复叛奔魏。天监四年(505),武帝诏临川王萧宏伐魏,作者为其记室,宏命他私与伯之此书。伯之得书遂复归梁。文章首叙伯之初自齐降梁的壮武,及后奔魏的暗劣。随即追溯其叛梁奔魏之故,责之以理,极为得当。继言梁朝待臣下宽大,告以室家无恙;后喻以利害,举出前代史实,以为鉴戒。最后动以故旧之情。文辞清丽,情意悱恻,用事精当,足令伯之悄焉心动。全文叙事、说理、抒情俱极精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数句,绘出江南暮春时节一片繁华绮丽景象,至为芳美怡人,脍炙人口。

丽人赋 赋篇名。南朝梁沈约作。见《沈隐侯集》。通篇描写丽人容貌及气性的婉美,行动影响的迷离动人,多以自然景物为衬景,文辞清丽。为宋玉《神女赋》、司马相如《美人赋》之流裔。清人许梿谓其“曼声柔调,顾盼有情,自是六朝之俊”,“意态曲尽,即常情便有无限风致”(《六朝文絜》)。但只存前半,不见全貌。

郊居赋 赋篇名。南朝梁沈约作。见《沈隐侯集》。《梁书·沈约传》:“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立宅东田,瞩望郊阜,尝为《郊居赋》。”约作于天监十年(511)前后。叙写居处,主旨归于俭素。赋中叙述家世及己生平志趣,描写园宅措置与物候景象,俱见作者高旷风调。其就处骋目所至,凡山川形胜与人事兴废之迹,皆形之笔端,既见胜趣,亦极深慨。内容丰赡,文辞典重。唯篇幅过长,有伤繁芜。

答谢中书书 骈文篇名。南朝梁陶弘景作。见《陶隐居集》。谢中书,当为谢朏。朏于齐明帝时曾为中书令,生平淡于荣位,高抗不屈。此书当作于齐代。书中极称山川之美,以隽洁之笔,描画出山川的清幽奇峭,觉人境之外,天机盎然。四时朝夕,自然鲜美,复绝尘俗,而作者的高旷情志,亦隐映其中。

与宋元思书 骈文篇名。南朝梁吴均作。见《吴朝请集》。此文系书札,叙述自己从富阳至桐庐的旅途经历。全篇以精省之笔绘出沿途山川景物之美。文章发端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继而写水之清,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山之奇,如“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然后言此胜境之能移人情,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终补写树木之茂密,加重境地深幽之感。其色调素淡,笔致精绝,直可与谢灵运山水诗媲美。清许梿评:“扫除浮艳,淡然无尘。”(《六朝文絜》)

观象赋 赋篇名。北魏张渊作。见《魏书·张渊传》。作于作者入魏之前。主要写观天象以察人事吉凶。作者面对浩瀚星空,“凝神远瞩, 目八荒。察之无象,视之眇茫”,感慨“幽遐迥以希夷,寸眸焉能究其傍”,觉宇宙无穷而自身渺小,对宇宙与个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辞藻富赡,有抒情意味。文中附自注,内容翔实。

鹿苑赋 赋篇名。北魏高允作。见《广弘明集》。约写于孝文帝即位之初。鹿苑即鹿野苑,建于太祖道武帝天兴二年(399),以释迦牟尼最后说法地命名,献文帝曾建石窟寺于苑中。前半叙述鹿苑的经营构筑,后半描写献文帝禅位于孝文帝,悠游鹿野苑。对北魏帝王崇信佛法,弘道翊教,备极颂扬。部分语句颇有辞采,对偶亦较工整,为孝文帝以前为数甚少的赋篇之一。

三峡 散文篇名。北魏郦道元作。见《水经注》。题目为后人所加。描写三峡风物,展示四时异景,从动、静、音、色诸方面再现其雄伟奇丽风光。其写景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等,精练传神。结以渔歌宛转,余韵悠长,历代传诵不绝。然据今人考证,以为作者足迹未至南方,其文实出自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

蝇赋 赋篇名。北魏元顺作。顺为侍中时,疾权幸谗间而作。前半以蝇喻谗贼,揭露北魏后期政治昏乱、奸邪得势。物象人事暗合,文笔简劲质直。后半议论,多言人事,游离物象,失之过露。文风质朴,笔法似东汉赵壹《刺世疾邪赋》,为北朝有特色的讽刺小赋。

观我生赋 赋篇名。北齐颜之推作。见《北齐书·颜之推传》。为自叙生平之作。在忧生的悲歌中,展示出重大历史事变,反映风雨变色、生灵涂炭的时代风貌。赋寓情于叙事,家国之痛、身世之悲喷薄而出。文致清远,涵意深广,气骨遒劲,别具一格,为北朝赋中颇富文采者。文中附大量自注,具有史料价值。

小园赋 赋篇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约作于北周初年信羁留长安时。述己留北时家居环境,虽简陋,但幸有花草园林,可以琴书自娱。然作者本南梁旧臣,于江陵罹难、故国破亡之后被迫屈仕于魏、周,愿为隐士而不得。乡关之思、羁旅之悲始终无法排遣,耳目所接,莫不引动愁肠。结尾慨叹天道昧昧,前路渺渺,情感极为消沉绝望。讲究对仗、排偶,善于在整饬的骈句中间杂白描。“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等句,朴素自然,接近口语。清许梿赞曰:“骈语至兰成所谓采不滞骨,隽而弥絜。”(《六朝文絜》)

枯树赋 赋篇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拟托东晋殷仲文出为东阳太守,对庭中枯槐发出的感慨。实以枯树自喻,寄托身世之感。先铺叙昔日之繁盛祥瑞;继而叙述其因“山河阻绝,飘零离别”以至于“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的惨状,暗喻自己离乡背井,羁旅不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因而羞愧憔悴、无复生意的心境;最后引用桓温“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语收束,总括全篇。全赋形象繁富,骈散兼行;咏物若即若离,寄慨遥深。据唐张 《朝野佥载》载,庾信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及信示此赋,于后无敢言者。

哀江南赋 赋篇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约作于作者晚年。赋前有骈体长序,说明本赋创作背景及缘起,概略回忆自身遭际,沉痛抒发其故国沦亡之痛与身世飘零之悲,感情充沛,用典繁富,抒情曲折而深沉,悲慨万端。首叙家世历史及早期在梁时备受重用的经历,反映昔日梁朝全盛时的富庶繁荣;次叙侯景攻陷建康,评述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战乱时的功过,指出统治者安于逸乐,官吏腐败,兵将无能;继叙自己备尝艰苦困厄,间道奔赴江陵的经过;再叙萧绎发兵讨景,攻克建康,翦灭侯景叛军,对梁元帝萧绎的忌刻、残忍、目光短浅深加斥责,指出江陵小朝廷命祚不延的原因;末叙魏破江陵,陈移梁鼎,抒发故国沦亡的深切哀痛与羁留异国、端忧暮齿的身世之感。文中叙江陵沦陷后人民流离播迁、饥寒交迫的情景凄婉动人。全赋篇幅宏大,思想深刻,记事纷繁复杂,曲折尽变,而针线极密,丝毫不乱。通篇大量用典,或正用,或反用,或独用,或合用,或以虚为实,或虚实结合,大多贴切精当,臻于“使事无迹”的境界。句法以四、六句式为主,杂以三、五、七、八、九等多种句式。又妙于发端和转折,或缓或急,或起或伏,于哀惋激楚音调中透出雄健苍凉气息,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势,是骈体赋的长篇巨制。

思旧铭 骈文篇名。北周庾信作。见《庾子山集》。为悼念友人梁故观宁侯萧永之作。萧永为梁鄱阳王萧恢之子,江陵陷落后与庾信、王褒同时羁留西魏,客死于长安。序文为四六句式,隔句而对,平仄相间。铭文四字一句,对仗精切。文中追忆与萧永昔日仕梁与羁留北地的交往情谊,对萧永之死深致悲悼,并借以抒发其故国之思与身世之痛。

研究著作 参考资料

十四朝文学要略 研究著作。刘永济著。二卷。为作者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所作讲义。自上古编至隋代而止,故名。卷首“叙论”,通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旨趣。卷一“上古至秦”分论“古代茫昧难征”、“孔子删述之影响”、“诗经为后世感化文学之祖”、“春秋时诗学之盛”、“纵横家为诗教之流变”、“论著文之肇兴”、“诸子文学之影响”、“战代文学风气有三大宗主”、“楚辞为赋家之祖”、“嬴秦统一与文学”。卷二“汉至隋”分论“辞赋蔚蒸之因缘”、“两京赋体之流别及其作家之比较”、“赋家之旁衍”、“汉乐府三家之消长”、“两京当诗体穷变之会”、“史体之大成及马班之同异”、“篇体变古之殊尚”、“魏晋之际著文之盛况”、“六朝诗学之流变”、“南北风谣特盛及乐声流徙之影响”。书后附《〈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清乐曲目表》、《文体孳乳分合简表》。征引繁富,阐论精到。四十年代初曾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根据作者校订增补本校勘出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 一名《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研究著作。刘师培著。原为作者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分为“概论”、“文学辨体”、“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魏晋文学之变迁”、“宋齐梁陈文学概略”等五课。征引繁富,论述简明。1920年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铅印本,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标点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文渐校点本,与作者所著《论文杂记》合刊,书名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1962年收入该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丛书(郭绍虞、罗根泽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研究著作。胡国瑞著。十一章。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局势、社会基础、学术思想对文学的影响,考察建安诗坛、魏末及晋代诗风、南朝诗坛、北朝文坛,论述当时民歌、赋、骈体文、文学理论和批评、小说等的发展演变。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考证探讨文学发展规律,较为具体信实。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南北朝文学史 研究著作。曹道衡、沈玉成编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的《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之一种。二十七章。上起南朝宋,下迄隋代。为叙述方便,十六国文学划归本书,陶渊明划归《魏晋文学史》。阐述南北朝文学的基本面貌,评价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材料翔实,叙述充分。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中古诗歌史 研究著作。王钟陵著。二卷,十二编。论述汉建安元年(196)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四百年间的诗歌发展。上卷五编,分论汉代审美情趣、王充的“真美”观、中古文学特征、玄学的“简约”风尚与文学的“以少总多”、“隐秀”;下卷七编,分论魏、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朝及隋代诗歌。作者在文学史的研究上贯彻史的研究就是理论的创造和整体性两大原则,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动态的建构过程来把握文学史的进程。全书史与论结合,上卷史凝结于论,下卷论凝结于史,在文学史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八代诗史 研究著作。葛晓音著。共十章。论述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诗歌发展。书中探索两汉诗歌的源流,论说建安风骨和正始之音,对西晋诗风的雅化、陶渊明的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晋宋诗运的转关、齐梁诗风的功过、北朝诗歌的演进以及隋诗的过渡状态,均有中肯的评述。作者结合社会政治和学术文化发展的背景论述每一历史时期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分析各时期诗歌题材、内容、形式、风格变化的原因;同时注意每一时代诗歌前后因革关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八代诗史中几次较大的变革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传统看法有所突破。注重对阮籍、嵇康、郭璞、陶渊明、鲍照、谢灵运、庾信等重要作家的研究,同时兼论在诗歌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一般作家。也重视作品的艺术分析,深入浅出,富有学术性。198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研究著作。萧涤非著。原为作者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时的论文。分为“绪论”、“两汉乐府”、“魏乐府(附吴)”、“晋乐府”、“南朝乐府”、“北朝乐府(附隋)”六编。阐论乐府的产生、沿革、界说与分类,详论汉初贵族乐府、两汉民间乐府、东汉文人乐府,魏曹操四言乐府、曹丕七言乐府、曹植五言乐府,晋舞曲歌辞、故事乐府、拟古与讽刺乐府,南朝前期民间乐府与后期文人乐府,北朝民间乐府与文人乐府、南北朝乐府比较以及隋乐府,多有独到见地。书前有当年论文导师黄节对此论文所作的审查报告,认为:“统观成绩全部,皆能从乐府本身研究。知变迁,有史识;知体制,有文学;知事实,有辨别;知大义,有慨叹,此非容易之才。”1943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

六朝乐府与民歌 研究著作。王运熙著。现存六朝民歌大部分保存于乐府《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和《西曲》中,本书以《吴声》和《西曲》为研究对象,故名。书中考察《吴声》和《西曲》的产生时代、地域及其渊源,论述它们由里巷风谣演变为贵族阶级乐曲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对《子夜》、《读曲》等曲调的作者、本事等,作详尽考证;对乐曲中和送声的作用及谐音双关语的运用,亦有阐释。1955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版,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新一版。

中古文学史论 研究著作。王瑶著。原为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分期研究(汉魏六朝)”课程时的讲稿。论述有关中古魏晋六朝文学上的重要问题,起于汉末,迄于梁陈。全书十四章,分为“文学思想”、“文人生活”、“文学风貌”三部分。着重研究文学思想与当时一般社会思想、文人生活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论述中古时期主要作家和作品。1951年曾分别编为《中古文学思想》、《中古文人生活》、《中古文学风貌》三书,由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1956年作者重作删改,合为一册,易名《中古文学史论集》,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后经作者校改补正,198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研究著作。曹道衡著。收录作者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论文三十篇,涉及这一时期文学史、作家作品、文体发展、文学理论诸方面。另有附录五篇,为古典文学方面的短文和读书笔记。书中《试论北朝文学》等文对十六国以来北方文学的研究,在详尽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于前人未予重视的领域取得与传统结论有别的成果;《晋代作家六考》、《十六国文学家考略》等文对一些作家生平的考证,则为探讨当时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此外,对中古时期乐府诗、赋和骈文的发展也有独到的阐述。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研究著作。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为张溥所编纂,意在兴复古学,示人以正鹄,俾师古者有所遵奉。每集前均有张溥题辞,分论各家。全书又有《自叙》一篇,总论汉魏六朝文章。大旨在“吐华含实”,“先质后文”,虽不废文华,所重乃在质实。题辞大都侧重于作者的品格与操守,知其人而论其世,在探讨作家作品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上不乏卓见,然对作品本身艺术风格的赏析则不免有些疏略。本书系将题辞单独辑出加注而成。注者以清光绪间信述堂翻刻本为底本,校以他本。其注于题辞所引前人论述,均注明出处;所涉故实及文献,予以简要诠释;注文之首,列有各家行实之要;同时校订了刊刻错误及张氏笔误,对疑难的文字也作了补订和注解。196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论文。鲁迅作。为作者1927年7月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的发言稿。记录稿最初发表于1927年8月11、12、13、15、16、17日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第173至178期;改定稿发表于1927年11月16日《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2号。收入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而已集》。文章论述了魏晋时期文学同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关系,对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言行及饮酒服药的风气作了精辟的分析。文中关于曹操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的论断,对研究当时文学颇有启示。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嵇康、阮籍、陶渊明等人的思想、文学观念和诗文创作,亦有精到透辟的阐述。是研究魏晋时期文学思想、文学创作的重要论文。

建康实录 史料集。唐许嵩著。二十卷。以编年体记述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事迹,起于三国吴孙权,终于南朝陈后主。因皆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故名。除记王朝兴废外,对古迹尤为注意,保存一些正史不载的史实和轶事,不少内容与文学家有关。如东晋干宝、孙绰的卒年,南朝梁裴子野《宋略》的佚文及陈江总故宅等,均为诸书所未载。引据广博,颇有史料价值。有南宋嘉祐江宁府刊本,久已残缺。清顾广圻据周漪塘家汲古阁藏本抄校,后甘元涣又得到经过传抄的本子刊印。今通行本为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排印本。

中古文学系年 研究著作。陆侃如著。按年考定排列中古时期文人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上起公元前53年,下迄公元340年,收录一百五十二位作家。除考证作家文学活动外,对作家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尽可能予以辨析。于前人考证,或择善而从,或考辨其误。征引书籍达数百种,资料翔实,对研究中古文学较有参考价值。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魏晋南北朝诗话 资料汇编。萧华荣编。三卷。卷上魏晋诗话,卷中南朝诗话,卷下北朝诗话。辑录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诗歌创作的本事、逸闻及评诗、论诗的记载。以文人诗为主,不收谣谚、品题、谶语等韵语的本事和传闻;乐府诗中有本事记载者,酌情收录。材料来源以正史为主,旁采同时期其他著述,兼及后世类书、论著中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本事的记载,但不收后人关于该时期诗人诗作的评论。所引书籍,截至两宋。对书中涉及的人、事、时、地、篇名作了简明注释。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资料汇编。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为配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而编选。包括魏晋民谣、建安诗文、正始文学、西晋诗文、南朝小说、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东晋诗文、宋代诗文、齐代诗文、梁代诗文、陈代诗文、北朝诗文等十三类。选录作品较丰富,注释详明。作品之前有作者小传或作品介绍,简述作家生平、作品思想艺术价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作品之后附录部分研究资料。对于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吴小如、王运熙、章培恒等撰写。选录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一百八十七位诗人的诗作九百零六首。分原诗、赏析文章、注释三部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汉魏六朝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一首诗一篇赏析文章,也有少数作品几首合在一起分析。诗中疑难词句,一般在赏析文章中略作解释,有的在文末酌加注释。书后附有《诗人小传》、《汉魏晋六朝诗书目》、《名句索引》、《汉魏晋六朝文学术语》等。199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文选研究

文选学 研究《文选》及相关课题的学科。文选学之名始见于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九《著述》:“江淮间,为文选学者起自江都曹宪。”《新唐书·李邕传》云:“(李善)居汴、郑间讲授,诸生四远至,传其业,号‘文选学’。”文选学的研究,大致分为训诂考据、摘录辞章、增广补续三类,其中训诂考据数量最多,也最有学术价值。据不完全统计,隋唐以来的文选学著作约有九十种左右,而大量研究成果则散见于笔记、诗话及其他书籍中,难以数计。文选的研究起源于隋唐,其时大体以释音训义为主。隋萧该的《文选音义》为最早的研究专著。作为专门学科,文选学建立于唐曹宪。史称他“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初,江淮间为文选学者,本之于宪。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复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兴”(《旧唐书·曹宪传》)。唐高宗时,李善集《文选》研究之大成,撰成《文选注》,引用古籍达一千七百种,是现存最早、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注本,为后世学者称引。然其注偏重说明语源及典故,史有“释事而忘意”之评(《新唐书·李邕传》)。唐玄宗时,李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等五人重注《文选》,世称《五臣注文选》。其注谬误甚多,颇为后世诟病,“然其疏通文义,亦间有可采”(《四库全书总目》)。宋、元、明三代对《文选》的研究渐趋式微。宋代《文选》研究专著,如苏易简《文选双字类要》、刘攽《文选类林》、王若《选腴》、高似孙《文选句图》等,大抵胪列类典,摘录辞藻。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则散见于沈括《梦溪笔谈》、姚宽《西溪丛话》、惠洪《冷斋夜话》、陆游《老学庵笔记》、吴曾《能改斋漫录》、葛立方《韵语春秋》、叶梦得《石林燕语》、王应麟《困学纪闻》等笔记、诗话中,时有精见。元代文选学专著不多,刘履《选诗补注》取《文选》各诗删补训释,较有参考价值。明代文选学研究更为寥落,唯张凤翼《文选纂注》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颇有可取。清代文选学研究又呈高潮,涉及校勘、音韵、训诂、考订诸方面,著述极多。主要著述有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胡克家《文选考异》、张云璈《选学胶言》、朱珔《文选集释》、梁章钜《文选旁证》、胡绍煐《文选笺证》等,对李善注多有补正发明,堪称精博。何焯《义门读书记》、于光华《文选集评》中对文义的评论,亦有参考价值。五四时期曾批判“《选》学妖孽”和“桐城谬种”,《文选》一度成为提倡白话文的对立面,文选学研究较为冷落。近人著述有高步瀛的《文选李注义疏》、骆鸿凯的《文选学》等。文选早在唐代传入日本,日本学者在《文选》的资料整理和内容研究上均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欧美学者在《文选》的研究上也有一定的成绩。文选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文选注 《文选》注本。唐李善著。《文选》原三十卷,本书析为六十卷。高宗显庆三年(658)书成进呈。注文偏重于语源的说明和典故的解释。凡作品有旧注者,即采其可取者入书,如《楚辞》用汉王逸注,《子虚》、《上林》赋用晋郭璞注,《二京赋》用三国吴薛综注等。间有对旧注的补正,标明“善曰”予以区别。其中对作品中文字所作的音释,为古汉语研究的参考资料;对作品旨意、语言艺术规律的探索,亦颇有见地,反映了当时对《文选》的研究水平。但略于文义的疏通,史称“释事而忘义”(《新唐书·李邕传》)。唐李匡乂《资暇录》云:“李氏《文选》有初注成者、复注者,有三注、四注者,当时旋被传写之。其绝笔之本,皆释音训义,注解甚多。”搜集资料颇多,引书达一千七百种,其中大量已亡佚,为历来考证、辑佚者所取资。最早的版本为敦煌残卷唐写本。较好的通行本有清胡克家翻刻南宋尤袤刻本,附胡克家、顾广圻《文选考异》。1977年中华书局有影印胡克家本,卷末附《文选考异》。

五臣注文选 一名《集注文选》。《文选》注本。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等注。三十卷。开元六年(718)由工部侍郎吕延祚进呈。《新唐书·文艺传》云:吕向“尝以李善释《文选》为繁酿,与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等更为诂解,时号五臣注”。书前有吕延祚《进〈集注文选〉表》,谓五臣“相与三复乃词,周知秘旨;一贯于理,杳测澄怀。目无全文,心无留意。作者为志,森乎可观”。但注文仅着重在解释字句,不及李善注精善;且学力不逮,荒陋谬误极多。唐时李匡乂《资暇集》即指斥其窃据李善注,巧为颠倒。其后,宋苏轼、尤袤直至清代不少学者亦予以批评。《四库全书总目》谓其“疏通文义,亦间有可采”,认为“唐人著述,传世已稀,固不必竟废之也”,较为公允。宋人将李善注及五臣注合刊行世,世称“六臣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著录三十卷。《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残宋杭州笺纸马铺钟家刻本,唯存第三十卷一卷。

文选理学权舆 《文选》研究著作。清汪师韩著。八卷。文选理学,用杜甫诗句“熟读《文选》理”(《宗武生日》)之义。书前有作者自序,谓:“如将穷《选》理,通《选》学,其以是为‘权舆’,可乎?”表明其著书宗旨。此书取《文选》注,以类别为八门,末则缀以己说:一“撰人”,胪列《文选》中作者一百三十家,于各家之下分隶所撰篇目;二“书目”,录选所引书目,分类编排;三“旧注”,述旧注二十三家及不知名者所注;四“订误”,述李注订误,凡四十七类;五“补阙”,述李注补阙,凡五类;六“辨论”,述李注辨论《文选》中用事,凡四十三条;七“未详”,述李注未详者凡一百十四条;八“评论”,录后世论《文选》及其注者;九“质疑”,对李注征引未当及缺遗提出质疑。其中,“旧注”附于“书目”,“补阙”附于“订误”;“评论”原拟分为三卷,今只二卷;“质疑”原拟分为二卷,今只一卷。此书对李善注条分缕析,较为详备,于清代文选学的发展影响较大。清孙志祖有《文选理学权舆补》,补辑“评论”一卷,复以潘稼堂、何义门、钱圆沙三家勘本研核参考,别撰《文选考异》四卷、《选注补正》四卷,补其“质疑”。有《丛睦汪氏遗书》本、《读画斋丛书》(收入《丛书集成》)本及《受经堂丛书》小字本。

选学胶言 《文选》研究著作。清张云璈著。二十卷。书前作者自序云:“《魏都赋》曰:‘牵胶言而逾侈。’注引《李克书》云:‘言语辨聪之说,而不度于义者,谓之胶言。取其颜其书,盖志愧也。’”此书求实恶空,崇李善注而反五臣注,自经说史评、山图水注,以及名物象数、声音训诂,无不旁搜博引;又颇采清胡克家《文选考异》之说,间加驳正。内容精博,为乾嘉时期以朴学方法治《文选》的代表。有三影阁刻本、《文渊楼丛书》影印本。

文选集释 《文选》研究著作。清朱珔著。二十四卷。书前自序云:“余之缀辑此编,将兼存互析,土壤细流之益,当亦儒修不废。中间援引曩哲外,更多时贤,故名曰集释。”每卷列若干条,全书凡数百条。此书重征实之学,于地理、名物考订甚详,其意在补李善注。为清代《文选》学重要著作。有朱氏家刻本、上海受古书店1928年影印本。

文选旁证 《文选》研究著作。清梁章鉅著。四十六卷。此书取李善注而加参核。书前自序云:“窃谓李氏(善)斯注引用繁富,为之考订校雠者,亦宜博综详哉言之,爰聚群籍相涉之处,悉加荟萃。上罗前古,下搜当今,期于疑惑得此发明,未敢托为抱残守阙自限。至于五臣之注,亦必反复推究,虽似与李注无关,然可以观之益见李注精核。”以博采见长,引用典籍凡一千三百余种。其中以清何焯、陈景云、余萧客、段玉裁之说引用特多。何、陈、段之书,赖此流传。清阮元序谓其“沉博美富,可为选学之渊海”,朱珔序谓其为“能集大成者”。有榕风楼刊本、苏州复刊本。

文选笺证 《文选》研究著作。清胡绍煐著。三十二卷。书前有道光三十年(1850)朱右曾序,称其“旁搜互考,正讹纠谬”,“尤有得于王(念孙)、段(玉裁)二家之学”。又有咸丰八年(1858)为其定稿所写自序,谓于前人注释及考订,“阙者补之,略者详之,误者正之”。其即文字声音以通训诂,旁推侧证,为前此文选学诸家所无。作者笃守皖派朴学家治学门径,于王、段二家之说征引特多。有世泽楼活字本、《聚学轩丛书》本。

文选学 《文选》研究著作。骆鸿凯著。共九章。分为:纂集第一、义例第二、源流第三、体式第四、撰人事迹生平著述考第五、征故第六、评骘第七、选读导言第八、余论第九。书前作者《叙》云:“今之所述,首叙《文选》之义例,以及往昔治斯学者之途辙,明选学之源流。末篇所述,则以文史、文体、文述诸方,析观斯集,为研习《文选》者导之津梁也。”书中考察了古代纂集文选的传统,分析了《文选》的编选标准及得失,对隋唐至清代文选学的发展、历代选学家的生平著述及《文选》所收作家、作品均有详尽论述,还介绍了阅读《文选》的方法等。另有“《文选》分体研究举例:‘论’”、“《文选》专家研究举例:‘陆士衡’”两个附编。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 Zbl+wekneCA7zxDxp8m2M+cosBRoXxpdzulP7gxgxUj0wfJ/L/iqwgg9qFiA+F3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