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开始在各领域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叶,计划经济开始实行,整个国家在各个方面进入广义而言的“集体化时期”。在这段近30年的历史中,国家始终在经济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70年代中后期,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集体化趋于结束,国家开始逐渐减少对经济运行的计划干预。80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徘徊和试验。90年代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概念被提出,朝向市场的改革成为某种潮流。9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这一改革持续了20余年,经由中央及各级政府推行,直到本文成文时仍然没有结束 。考察这一改革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变迁。

中国疆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国有企业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其改革过程也不例外。谈及这些国企改革的独特和重要性时,东北地区的国企改革因其引发了下岗潮以及诸多社会问题自不必说,江苏南部的国企改革也有其值得考察的地方。本文将了解身负丰厚历史背景的苏南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在同一时期处于兴盛到衰退生命周期的乡镇企业对其他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产生的影响。由于苏南地方多种企业形式混杂,改革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混杂的特点。通过个案考察,我们将能够在宏观的改革背景下看到个体是如何面对和理解时代的变化,又是如何采取行动的。

因此,本文将目光放到一个在苏南地区弦溪县经历了多次所有制改革的企业—釜铸厂上,希望通过对1974年建厂伊始至2005年这30年间该企业历史的梳理,呈现出一个多方行动者彼此影响交织的空间。在地理上,弦溪县地处苏南,经济活动繁盛,水路交通发达之余,陆路交通也相对畅通,在20世纪70—90年代是广受关注的新兴经济形式试验地区。在组织制度上,釜铸厂出身自某地方国企的一座车间,自然也继承了地方国企的性质,因而自建立之初就具有浓厚的国有企业色彩。在90年代末,全国性的企业改革开始,釜铸厂也进行了所有制改革,吸纳职工股份而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之后,釜铸厂的改革没有停止。在改制过程中,釜铸厂的管理层和工人在内外力量的冲击下做出了多次基于不同逻辑的选择。其中,传统联结、市场经济和法律条文的影响是相对可观察和较为深远的。更为具体一点,本文直接考察的是在历次改制中,“股权”的变化。围绕这一变化产生的碰撞塑造着釜铸厂及其内的行动者们,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而在这一观察之中,实际上蕴含了不同行动者对“所有权”理解的变化。在国企改革这一历史时刻,个人的行动除了受同一时代的环境和其他人影响外,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之前行动模式的色彩。正因如此,我们将看到这些行动者对同一样东西会有着不同的理解,而正是这些不同使得他们做出了各异的选择,由此使得改革有了方向。

本文是一个个案的经验研究,主要通过档案文本和非结构性访谈进行材料收集。具体而言,本文将以对所获得的文本材料的梳理来呈现弦溪县釜铸厂近35年的改制历史,同时参考釜铸厂内部的部分厂史记载和《釜铸记忆》 。在某些材料并不明晰的地方,本文将辅以访谈资料。本文所使用的材料中有各类文件228份,照片共计1138张,访谈计30个小时。 /5PsxkKWd5UvIXmdVG2Q1+GDZpTXRDHCI97HqFTAxLInv6pspvk1Mz0+J6CPbd7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