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个豆沙包

冬天来了。

郑州的冬天很冷,路上有时候还会结冰,走路一不留神就会滑倒。文化宫的乒乓球室没有暖气,打球的人少了,但邓亚萍依然坚持每天都去训练。打乒乓球有两种基本的握拍方法——直拍和横拍,用的球拍也不一样。邓亚萍一开始练的是横拍,从第二年起,她又改打直拍。

这天,邓亚萍刚打了一会儿,就放下拍子哈了哈手。爸爸这才注意到,邓亚萍的小手已经被冻得红肿,握拍子很吃力。他连忙走过去,握住邓亚萍的手给她暖一暖。

过了一会儿,邓亚萍的手才暖和过来。她从爸爸的手里抽出自己的手,有些僵硬地握住球拍,对爸爸说:“来吧,可以打了。”

邓大松却没有动,看着邓亚萍红肿的手,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拿过邓亚萍的球拍说:“从今天开始,你改回横拍。”

邓亚萍以为爸爸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委屈地抢过拍子说:“再冷我也会努力握紧拍子的。”

邓大松急忙解释说:“我没说你不努力。你看,你的个子矮,用横拍的话,照顾的面积就会大一些,比你用直拍更有利。”

“真的吗?”邓亚萍忘记了寒冷,抱住爸爸说,“快给我横拍!”

邓大松却摇摇头说:“适合你的拍子现在还没有,我得想想怎么把它做出来。”

邓大松回去后,经过再三思考,给女儿做了一把特制的横拍。这把拍子正面贴反胶,可以加强旋转,反面贴生胶,能打出变化莫测的球。他知道,邓亚萍没有身高优势,只能将球打得快、怪才有更多获胜的可能。

邓亚萍除了每天在球场打球,回家后还要继续练习。她对着家里的一面墙进行推挡练习,那面墙很快布满了黑色的球印。邓大松看到了,不仅没有批评邓亚萍,反而在走廊上也挂了一个球,让她跳起来击球,锻炼手感和眼力。

有时,乒乓球室的人多,没有训练的台子,邓大松就训练邓亚萍做徒手动作、挥拍练习和步伐训练。更多的时候,邓大松会让邓亚萍去捡球,锻炼体力。邓亚萍拖着装球的竹筐,在球场上跑来跑去。虽然累得满脸汗水,但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从不抱怨。

邓亚萍五岁了。她对爸爸说:“我长大了,我要和那些大哥哥一样去训练。”

妈妈听到了,着急地说:“你还是个小孩子,怎么能和大孩子一起训练?”

邓亚萍嘟着嘴对妈妈说:“我打球快一年了,不是小孩子了。”

爸爸说:“不管你打了多长时间的球,你就是个小孩子。”

邓亚萍叹了一口气,说:“唉,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什么时候才能像爸爸和哥哥一样打球?”

爸爸继续说:“打球贵在自觉,难在坚持。只要你坚持下去,很快就能像爸爸和哥哥一样打球的。”

邓亚萍这才高兴起来,妈妈看她活泼地跳来跳去,笑着逗她:“你啊,眼里只有乒乓球。小心看球看多了,黑眼珠变成了白眼球!”

邓亚萍用手扒拉着下眼皮,对妈妈做了个鬼脸说:“是不是这样?”爸爸和妈妈都被她逗笑了。

看到女儿这样辛苦,妈妈心疼极了,有些打退堂鼓。她悄悄对爸爸说:“我们这样让亚萍训练是不是太过分了?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撒娇,她每天就要那么辛苦……”

爸爸安慰妈妈说:“乒乓球训练和举重、跑步不一样,不会因为超负荷带来很多副作用。你有空来看看孩子的训练,我觉得她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辛苦。”

第二天,蔡荷珍带着精心烹饪的饭菜到文化宫去。她走进乒乓球室,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打球的邓亚萍。那个小小的身影在一群大人中显得那样单薄,但她浑身散发出的斗志和力量却非常惊人。从那以后,蔡荷珍再也没有阻止过邓亚萍打球。

邓大松每天带女儿去文化宫的路上,都会买五个豆沙包给邓亚萍。因为运动量大,邓亚萍的体能消耗也大,常常练完球回家的时候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对于每个月只有四十元工资的邓大松来说,每天买五个豆沙包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邓大松担心的是女儿训练强度太大,五个豆沙包还不足以补充她消耗的能量。很多年以后,邓亚萍对五个豆沙包的事还记忆犹新,这里面满含着家人的爱与支持,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邓亚萍提供最好的条件。

一天,邓大松带着邓亚萍去亲戚家做客。午饭后,其他孩子都聚在一起搭积木,邓亚萍拉住亲戚的衣袖问:“您家里有乒乓球吗?我想打乒乓球。”

亲戚抱歉地说:“我家没有乒乓球。”

邓亚萍不解地问道:“家里没有乒乓球,你们整天都干什么呢?”

亲戚笑着说:“要做的事情可多了。上班,做家务……有时候还打打扑克,或者去好玩的地方放松放松。”

邓亚萍脱口而出:“这些事情都不如打乒乓球有意思。”

大家都有些诧异地看着邓亚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她的眼里,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打乒乓球。

一开始,爸爸隐隐有些担心,他不知道邓亚萍对乒乓球的兴趣能持续多久,但当邓亚萍站在乒乓球台前,握紧拍子开始打球的时候,爸爸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坚定和热爱。他相信,这个小小的孩子对乒乓球的喜爱超出了其他人,凭借着这份热爱与专注,邓亚萍会在乒乓球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于是,爸爸对邓亚萍的训练更加用心了。每天训练的时候,他都仔细观察邓亚萍的动作和力量,琢磨怎么能尽快提高她的技术水平。邓亚萍每长大一些,爸爸就相应地增加运动量,让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

妈妈在邓亚萍的衣服上缝了一些口袋,装满沙子,让她负重训练。跑步的时候,爸爸会拿来重重的沙袋绑在邓亚萍的腿上。虽然这样训练起来更艰苦,但邓亚萍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完成爸爸提出的训练要求。

五岁的时候,邓亚萍已经可以和乒乓球室的大人对打了。每个在文化宫打过球的人都记得这个小女孩。你要是看到她笑得合不拢嘴,那一定是打赢了。如果她噘着嘴不理人,那就多半是打输了。

有时候,邓亚萍输了球就缠着对手继续打。邓大松看到了,就告诉她:“输球不是说你运气不好,而是说明你确实某些地方技不如人。你拉别人再打,即使赢了,你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想永远胜过别人,就必须不停地发现自己输在哪儿了,然后彻底把那个缺点克服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赢过别人。”

这些话,都是在每次打完球回家的路上邓大松对邓亚萍说的。父女俩一个推着车,一个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一边走,一边分析今天打球的情况。有时回到家里还没说完,妈妈只能提醒他们:“嘿,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

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使邓亚萍养成了赛后反思的习惯。以后很多年里,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结束后,她都会自觉地思考一下当天的输赢情况,分析自己丢分和得分的原因。这个习惯让她成了一名用智慧打球的运动员。 64dkFOmLJ0Ap100DCcml2u1hM3r8KLtctrMojd2qXcsvLRZlQuCLxxIXoMM4w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