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打鬼子的部队在哪儿呢?

第一次远离家门的祝榆生和伙伴们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南京,却惊讶地看到,眼前的城市一片乱糟糟的景象。身边疾驰而过的汽车里,大多是载着家当出逃的有钱人家。路上的行人也都是一脸惊恐,行色匆匆。所有的车和人,好像都迫不及待地要逃离这座一片狼藉的城市。

这时,迫使全民族进行抗战的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里,日军突然对我驻宛平县城部队发起蓄谋已久的进攻,北平和天津相继沦陷。不久后,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成为中日军队激烈交火的战场,日军的飞机还经常飞到距离上海很近的南京投掷炸弹。南京城里那时候都在传言,日本人很快就将攻陷上海,接下来就要打到南京。

祝榆生和伙伴们好不容易才拦住一个路人。

“我们想加入打日本鬼子的队伍,你知道去哪里可以找到吗?”祝榆生急切地询问。

“打鬼子?”那人疑惑地看着祝榆生和他的伙伴们,不可思议地反问,“这满大街的人都忙着躲鬼子,你们倒上这儿来找鬼子,就你们几个毛头小伙能打鬼子吗?”

那个人把他们上下打量了一番,摇了摇头,急匆匆地走掉了。

“怎么办?我们接下来去哪里?”一个伙伴垂头丧气地问。

“我们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祝榆生坚定地说。虽然路人的话听上去让人非常泄气,但仔细想想,人家说的也是事实,毕竟,他们几个小年轻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战场上到底能不能打鬼子,还真是个未知数。

不过,祝榆生早在离开重庆前就已经打探清楚,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建立的黄埔军校早已经搬迁到了南京,并且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只是他们原计划一到南京就参军,直接上战场打鬼子,并没打算报考军校。现在既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打鬼子的作战部队,祝榆生便想起这所军校——既然是军校,肯定就是培养能打鬼子的军人的,这不正合他们的报国心愿嘛!

一个伙伴率先响应祝榆生:“对,军校毕业后,我们能打更多的鬼子。”

“走,考军校去!”大家最终都同意祝榆生的建议。他们找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报名参加了入学考试。祝榆生凭借优异的成绩,很快就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并被分配到了十四期的炮科。

炮科自然就是学习有关炮弹的知识。祝榆生对此颇为自豪,因为在那个时候,各式各样的火炮算得上是比较先进的武器。他盘算着,炮弹威力大,一定要好好学习,等练成了真本事,肯定可以消灭更多鬼子。可没想到,祝榆生还没上几节课,学校为了避开日本侵略者的频繁轰炸,又从南京迁到了后方的武昌。祝榆生不得不随学校一起转移到远离战场的武昌。

祝榆生和同学们到了武昌后,就一直处于“待命”状态。学校因为战事中断了正常的教学和训练,却又没有告知学生们何时正常开学。大家听说日本鬼子在步步逼近,都急切地想到前线去杀敌。可是,军校的学生们没有枪,甚至连军装都没有,大家就只能在后方干耗着。

“我们什么时候再回南京?”同学们不能上战场杀敌,只能关注报纸上的新闻。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让同学们义愤填膺。每个人都希望等到报效国家的机会,击退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

可是呢,教官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打鬼子?”祝榆生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干脆挑明了问。

教官深深地叹了口气,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群怀揣报国志向的热血青年。教官和学生们一样,眼看着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残害中国的老百姓,心里早就窝着火,也很想冲到前线和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但是国民党高层无心恋战,节节后退,教官也没办法,除了无奈地接收一个又一个坏消息,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祝榆生在炮科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乡,他们有着同样的进步思想和抗日主张,也同样因为不能为国效力而感到烦闷憋屈。

“难道我们就这样一天一天在这里浪费时间吗?”有一天,一个同乡终于把憋在大家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去打鬼子。”祝榆生率先提议。

祝榆生告诉大家,他刚从报纸上得知,南昌成立了一个青年志愿抗日特种工作团,专门招募有志于抗日的爱国青年。他拿出藏在衣服里的报纸,坚定地对大家说:“我们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还不如痛痛快快去杀鬼子。”

“对啊,我们上这所军校本来就是为了打鬼子。”一个同乡立即支持祝榆生的提议。

“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去能打鬼子的地方。”大家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不久,经过秘密筹划,祝榆生和几位同乡离开了军校,前往江西南昌。战火纷飞的年代,祝榆生和伙伴们一路上经历了好几次险情,经过多日颠簸,终于有惊无险抵达了目的地,找到了青年志愿抗日特种工作团。

到了目的地以后,祝榆生和几个同乡才知道,这个工作团属于国民党第三战区,是个相对松散的自由组织,主要工作是组织抗日培训、宣传抗日思想。与此同时,工作团还有一项极为特殊的任务,就是收容那些和部队走散的国民党士兵,配合正规军打游击。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加入我们的工作团?”报到时,负责接待的工作团军官问祝榆生。

祝榆生和这位军官讲起了他这一路上的辗转不易和从未改变的抗日决心,除此之外,祝榆生还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抗日主张。

“太好了!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听完祝榆生发自肺腑的发言,军官大喜过望,握着祝榆生的手一个劲儿赞叹。

随即,祝榆生不仅顺利地加入工作团,还被任命为一分团的少校中队长。此时,惨烈的淞沪会战已经结束,日本侵略者不但攻陷了上海,也侵占了南京。南京的国民政府仓皇出逃,把首都也迁到了后方的重庆。

日本侵略者没有遇到可以阻挡他们的武装抵抗,战火从东往西迅速蔓延,日军甚至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

原本想到抗日特种工作团打鬼子的祝榆生失望地发现,这个工作团根本不上前线,他仍然打不了鬼子。祝榆生很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想:即使不能上前线面对面地打鬼子,能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行啊。可是,祝榆生很快又意识到,这点小小的愿望在特种工作团也根本无法实现。

特种工作团只有不到一百人,却天天窝里斗,谁也不服谁,谁也指挥不动谁,哪里还能分得出哪怕一丁点儿的时间和精力,去筹划怎么打鬼子?

祝榆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丝毫办法。他虽然名义上是个少校中队长,手下却没有一个兵,自然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祝榆生从报纸上得知:陕西延安有一支共产党的部队。在这之前,祝榆生已经读到多篇有关共产党抗日的新闻。自从得知共产党的部队北上抗日的消息后,祝榆生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共产党的队伍才是抗日救国的队伍。他暗自计划,无论如何都要成为八路军队伍中的一员。

有一天,一个同伴悄悄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八路军在延安办了个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专门招收抗日青年。这个消息犹如一簇火苗,让祝榆生突然觉得他们的抗日道路有了真正的希望,他急切地问同伴:“我们能不能报考?”

“当然能,我们团已经有一些人约好了,要一起去报考抗大。”同伴回答。

“太好了!”不知道为什么,祝榆生心里有一种感觉,这一次他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不久,祝榆生找了个理由,离开了这个有抗日之名却无抗日之实的特种工作团。他从南昌到汉口,再乘火车北上西安,经过一番波折,终于找到了八路军设在西安的办事处。没想到好事多磨,由于祝榆生身上没有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介绍信,办事处没有办法接收他。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祝榆生幸运地碰到一对兄弟,他们和祝榆生是同一趟火车到的西安。当他们得知祝榆生的遭遇后,便热情地邀请祝榆生和他们一起前往与西安相隔不远的甘肃庆阳,寻找他们的胞兄。祝榆生暂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便欣然和他们同行。

到了庆阳,祝榆生才知道,兄弟俩的胞兄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的参谋长耿飚。他随兄弟俩在三八五旅住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祝榆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八路军,自己也接受了八路军的考查。随后,祝榆生带着三八五旅给他开的介绍信辗转来到延安,终于如愿加入八路军这支抗日救国的队伍。 yfBAp/NRP35GBHiyhuXAGgVIGbx1FmKzNXr9DGSH2J53ku/yyKlSSUM3QBuCTC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