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私塾里的“小老师”

这天,小榆生的家里来了个亲戚。

久未谋面的亲戚早就听说过,才五岁多的小榆生不但识字,而且记忆力超群。他饶有兴趣地逗着小榆生:“你怕是背不出《百家姓》吧?”

小榆生不服气,稚嫩面庞上彰显着满满的自信。他脆生生地反驳说:“我当然背得出!不信的话,现在就背给你听。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小榆生正一字一顿地背着呢,却突然被门外的一阵欢声笑语打断,原来,一群小伙伴正在外面玩耍。小榆生原本很顺畅的背诵突然就卡住了,脑子里的百家姓早已飞远,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门外的热闹吸引过去了。小榆生把头扭向门外,想看看外面的小伙伴到底在玩什么,竟然这么开心。

亲戚还以为小榆生背不出来了,便轻声提醒他:“‘顾’字后面是什么呀?你想想,那个字在‘顾’字后面,却在‘平’字前面……”

小榆生当然知道是“顾孟平黄”的“孟”字,但这时,他已经不想继续往下背了。不等亲戚提醒的话说完,小榆生就迫不及待地拔腿向门外跑去,找小伙伴玩去了。

“榆生,你去哪儿啊?你还没背完呢。”小榆生的妈妈本来一边收拾院子,一边侧耳倾听着小榆生的朗声背诵,一抬头,却发现榆生要“溜”走了。小榆生头也不回地说:“不背了,玩去喽。”

等小榆生玩够了,满头大汗回到家时,亲戚已经离开。

“妈妈,妈妈,我要喝水。”在外面玩了大半天的小榆生一进门就问妈妈要水喝。往常这时候,妈妈肯定早早就把准备好的温水递到小榆生的手里,然后一边慈祥地看着他,一边轻轻地帮他把满头的汗擦干净。

但是今天妈妈不仅没有给小榆生取水喝,还板起了面孔。她严肃地问小榆生:“榆生,你实话告诉妈妈,到底能不能背出《百家姓》?”

“当然能!”小榆生诧异地望向妈妈。他有些奇怪,妈妈说话的语气怎么冷冰冰的,动作也慢腾腾的,半天也没把水递给他。小榆生有些着急了,他半撒娇半气恼地催促妈妈:“快点呀,我都要渴死了。”

“你既然能背出《百家姓》,为什么没有背完?”妈妈不理会小榆生的撒娇,继续追着他问。

“因为我不想背了啊,我要去玩。”小榆生回答得理直气壮。

“你自己既然和别人说要背完整篇的《百家姓》,是不是应该背完后再去玩?”妈妈的语气好像更严厉了。

“我……可是……我……”小榆生想争辩,却又想不出恰当的说辞,此时又渴又累,他小小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觉得极度委屈,不管不顾地放声大哭起来。

妈妈蹲下身子,抚着小榆生的背,轻轻安抚他。等小榆生平静下来后,妈妈一边给小榆生喂水,一边循循善诱:“榆生,你要记住,自己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而且,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头有尾,不能这边的事情没干完,又去干其他的,到头来什么都干不出名堂。”

五岁的小榆生对妈妈说的话似懂非懂,但是,那些话在他心底深深地扎下了根。

六岁那年,小榆生被家人送到私塾读书。

小榆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跟着爸爸认识了许多字,加上一直牢牢记着妈妈的话,只要是私塾先生当天让熟悉的生字,他都会一直练习,直到能准确读出来,迅速写出来,才安下心去睡觉。课堂上先生教授的古文,他也要求自己当天就要背下来。有时看到小榆生半夜还在点灯读书,爸爸妈妈劝他早点休息,他反倒和爸爸妈妈讲起做事要有头有尾的道理,让爸爸妈妈既欣慰又心疼。

祝榆生基础好,识字多,背诵古文也流利,因此常常受到私塾先生的表扬。有时候,先生还让祝榆生当“小老师”,让他带着同学们念课文。每次听完小榆生流畅的朗读,先生总是连连点头,并且借此鼓励其他学生要刻苦努力,向祝榆生学习。

那时候,祝榆生除了跟着先生学习,也开始自己找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祝榆生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涉猎面也越来越广。

有一天,他正翻看手中的一本书,突然目光停在了一句话上面,心里随之掀起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祝榆生刚到私塾,就迫不及待地追着先生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意思。先生告诉祝榆生,这句话最早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后来,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又再次提到。先生并没有急于回答祝榆生提出的问题,而是先给他详细讲了顾炎武和梁启超的故事。

祝榆生听得入了迷,他被两位前辈的故事深深吸引。当听到梁启超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一生都在奔走呐喊时,他不由自主地涌出了热泪。

“我长大了也要成为像梁启超一样的人!”祝榆生稚嫩的声音里充满了大无畏的豪迈。

“好样的!”先生的眼睛里闪出点点泪花,欣慰地拍了拍祝榆生的肩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祝榆生一字一顿地吟诵着这八个字。而这一次,他的眼里没有年少懵懂的迷惑,只有心怀天下的坚定。

一九三七年,祝榆生已经在重庆的一家银行找到了一份相对舒适的工作,但是他的心里却从来没有真正舒适过,因为祝榆生时时关注着新闻,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肆意妄为的罪恶行径让他十分痛心和愤怒。

他看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蚕食中国领土,一九三二年战火燃遍整个东北。一九三五年一月,日军制造“察东事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一九三五年五月至七月,日本又借“河北事件”“张北事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批准日军的多项不公正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主权大部分丧失……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紧要关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时候让自己颇为触动的这句话,又一次涌上了祝榆生的心头。他想起了私塾先生对他的教导,也想起了自己儿时立下的铿锵誓言。这时候,祝榆生暗暗下定决心,要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于是不久后,在一个雾蒙蒙的清晨,祝榆生和几个伙伴悄悄离开重庆老家,准备从南京转道去前线打鬼子,为抗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8AVoZzldY6et2Tys+B6ndeHUgdhYlKvbfQue2f3/cGIUL8Uux6Emi2IrIc12T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