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何谓第二大脑?

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超越极限,靠的不是像驱使机器一般消耗精力,或是像锻炼肌肉一般堆砌信息——而是像灌溉良田一般滋养思想,像穿针引线一般孕育智慧。

——安妮·墨菲·保罗,《延伸的心灵》( The Extended Mind )作者

信息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对于任何一项任务来说——无论是执行新项目、谋求新职位、学习新技能,还是开创新事业,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信息管理的效能水平与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据《纽约时报》报道,当今社会平均每人每天的信息处理量已经达到了34GB的天量水平;而根据《泰晤士报》刊载的另一项独立研究测算,当代人日均处理的信息量相当于174份报纸的完整内容,这一数据比1986年时高出5倍之多。

然而信息的泛滥,非但难以起到赋能作用,反而常常令人们陷入崩溃。从“信息过载”到“信息倦怠”的劣化过程,极大消耗着人们的精力资源,使得人们因害怕遗忘而陷入持续焦虑。通过互联网即时获取各类知识的做法本应对教育和认知产生助益,不想却由此引发了社会性的注意力匮乏问题

微软公司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员工平均每年花费在寻找无序信息(笔记、条目或文档)上的时间为76小时。另一份来自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报告则指出,平均每位脑力劳动者日常需花费26%的时间,从散落在形形色色的各种系统中搜寻和拼凑信息。而令人错愕的是,成功寻找到所需信息的概率只有56%。

换言之,人们在每周五个工作日中,光是耗费在搜索信息上的时间就长达一天多,而且成功率也只有五成而已。

所以,是时候对我们老掉牙的记忆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了。是时候承认我们不应继续让“生物大脑”承担存储所有信息的重责大任,而应将大量的记忆工作托付给智能设备了。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生活中的认知需求与日俱增,但我们的大脑却与20万年前东非平原上首次出现的现代人相差无几。

如果将精力耗费在回忆事物上,那么势必会挤占某些人类独特活动的资源:发明创造、编撰文字、归纳模式、遵循直觉、相互合作、研究课题、制定计划或是检验理论等。花费在统筹兼顾上的时间越多,可用于更有意义的活动——烹饪美食、自我保健、培养爱好、休养生息以及享受天伦——的时间就越少。

此外,还需注意一个比较隐晦的前提条件:科技的改变呼唤观念的改变。我们需要与信息、科技乃至我们自身构建起全新的关联,如此才是第二大脑的正确打开方式。

札记 本的传统

为了更好地研判当今时代,我们不妨以史为鉴,对以往时期的一些成功做法加以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而将个人的思考和关注记录下来的做法有着悠久的传统。几个世纪以来,从列奥纳多·达·芬奇到弗吉尼亚·伍尔芙,从约翰·洛克到奥克塔维亚·巴特勒,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都会将一些有趣的灵感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所谓“札记本”里。

18世纪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正值信息超载的早期阶段,札记本尤为盛行。它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或反思录,更是当时的知识阶层用以追随瞬息万变的世界,并进一步厘清自身定位的一种学习工具。

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图书馆前馆长罗伯特·达恩顿在《阅读的未来》( The Case for Books )一书中阐释了札记本的作用:

与现代读者们按照叙事顺序从头到尾翻页的阅读方式不同,近代早期英国人的阅读行为呈现明显的碎片化和跳跃性。他们往往会将某篇文字分解成若干片段,摘录至笔记本的不同页面,并重组为新的篇章。然后他们会阅读这些重排过的文字,并通过不断新增摘录的方式进行再创作。于是“读”与“写”两种行为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为构建理解能力的不竭源泉。知识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线索,我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阅读理解,并通过不断记录心得体会,最终形成一本带有鲜明个性烙印的札记

札记本是知识分子与世界交流互动的门户。每一段笔记都是一份内心独白,助力人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左右逢源,并对智慧的启迪起到反哺作用。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同样可以受益于札记本的各种进化版本。“求新”和“窥私”是当今媒体的发展趋势——政治纠纷的即时动向、公众人物的新鲜“大瓜”以及病毒式传播的表情包等。我们不妨做一个现代潮流的“逆行者”,重拾起札记本的传统,将我们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塑造得更加长久和私密。

对于阅读来说,相较于单一的数量堆砌,更加有益的方式其实是在阅读时更加耐心细致、更加深入思考,进而更好地重构知识,并实现与时俱进。如此一来,不但有利于对社会热点话题的理性探讨,亦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并有助于改善注意力分散。

重拾札记并非简单地复古,而是将原始的札记本改进得更加灵活与便利,让这一悠久的传统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电子札记本

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整理笔记和观点,可以让我们在所有电子设备上轻松检索、组织和同步文字,并将资料上传至云端妥善保管。相比之下,如果在纸质载体上随意涂鸦,便很难保证日后某个时刻仍能找到它们。因此我们应当试着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作家兼摄影师克雷格·莫德曾写道:“我们赶上了大好的机遇,可以将海量的观点和注解 整合成为一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功能强大的札记本,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简便获取、广泛分享和深度掌握。”

上述的电子札记本便是我所说的第二大脑。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枚集学习笔记、个人日记和创意杂记于一身,并可不断与时俱进的多功能神器,它将是你学习时的参考资料、工作上的行动指南以及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第二大脑并非用后即抛的一次性工具,而是旨在服务终身学习和成长的知识库,有待你尽情开发利用。它是一座思想实验室,你可在此钻研各种想法,而不必急于与他人分享。它是一个创意工作坊,你可在此尝试各种方案,待成熟之后再行推广。它更是一幅充满可能性的白画布,你可在此勾勒蓝图,并与小伙伴们共绘美好未来。

利用数字工具突破生物大脑局限并实现思维拓展,其实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你便会发现,所谓的第二大脑其实无处不在。

日程应用是记事能力的拓展,确保你不会错过重要约会;智能手机是沟通能力的拓展,让你的声音可以漂洋过海;云端存储是记忆能力的拓展,代替你的大脑存储高达数千GB的信息,并可随时随地进行调取

所以,现在是时候将电子札记本添加到我们的技能清单中,让科技赋予我们超越自然之力了。

对笔记的再认识:知识模块

历史上,札记本的受众仅限于精英群体——作家、政治家、哲学家以及科学家等需要对文字或研究进行归纳的知识阶层。

而如今,一套有效的信息管理方法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刚需。

当今社会,超过一半的劳动力被认为是脑力工作者。对于这些专业人士来说,知识就是最宝贵的资本,而信息管理活动则占据了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此外,无论我们扮演怎样的角色,都需要不断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并与他人开展有效沟通。这些活动并非临时性任务,而是需要常态化执行并保持高度的可靠性。

作为一名脑力工作者,你是如何存放知识的呢?你所创造和发掘出的知识又去向何处了呢?“知识”一词看似是学术领域专用的一个高大上的概念,但从最为实际的角度来说,知识实际上源自简单而历史悠久的笔记活动。

对于许多人来说,有关“记笔记”的概念都是在校期间形成的,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记下某些要点。这也暗示着一旦考试结束,这些笔记便完成了历史使命。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将学习视为一次性的活动,而忽视了对于知识的长期利用。

随着我们进入专业领域,对于记笔记的要求也将颠覆。在校期间掌握的记录方法非但陈旧过时,而且与实际需要完全背道而驰。

在专业领域内:

这与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记笔记的方法有着天壤之别。是时候将考试专用的简陋涂鸦升级为更加充满趣味和活力的札记了。现代化、专业化的笔记,即所谓的知识模块——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而无须依赖大脑记忆的独立信息元素。

根据这一定义,笔记可以包括一段令你豁然开朗的文字、一张被你标注过的照片或网络图像,或是一份你针对某个话题的思考要点;笔记可以短到是一句深深打动你的电影台词,也可以长到是从一本本深度佳作中摘抄下来的千万组字句。笔记的长度和格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你的独到观点、个人品位、话语体系以及生活经历,当然还要考虑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如此便是一份合格的笔记了。

这些知识模块独立存在并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同时亦可通过整合以实现能级提升——形成相关报告、论文、策划、小说等。

知识模块正如我们儿时把玩的乐高积木,可以被快速搜寻、获取、移动、组装以及重组(无须从零开始)。同样的,知识模块一旦成型便可以不断地进行组合与混搭,直到擦出理想的火花。

科技不仅让记录变得更有效率,而且进一步改变了笔记的本质。从此我们无须再将自己的宝贵思想托付给易损易丢且难以检索的便笺或记事本。现在我们可以在云端记录,并在任何地方实现云同步。我们现在无须再花费大量时间将我们的所思所想小心翼翼地编排和誊写到一大沓白纸上,而只须留心收集林林总总的知识模块,并将精力用于构思多种多样的拼搭方式。

两个大脑两台戏

以下我将通过写实的方式对拥有和缺乏第二大脑的境况做一对比,希望能够引发你的共鸣。

周一清晨,雏莺的啼声唤醒了美梦中的尼娜。她的睡眼仍显惺忪,脑袋里面却已然翻江倒海——待完成的任务、待考虑的问题、待决定的事项……潜意识里酝酿了一整个周末的思潮,在这一刻喷薄而出。

在准备出门的过程中,尼娜的脑海中仍然纷扰不断,无处安放的思绪如同惊慌失措的鸟儿一般四处盘旋。她止不住地瞻前顾后,脑袋里面则一直嗡嗡作响。

一大早就这么匆匆忙忙地过去,尼娜终于坐到了办公桌前正式开始工作。刚一打开邮件箱,大量的未读消息便差点儿将她吞没,几乎每封邮件的标题栏都闪烁着刺眼的“紧急”字样以及“重要发件人”的名字,这让她的肾上腺素飙升到不行。尼娜知道,这一上午算是交待了,自己的事情先省省吧。于是她只能将本来想做的重要工作放在一边,老老实实地回复电子邮件。

中午时分,尼娜终于将手头最紧急的事务处理完毕。午餐过后,她总算可以启动自己的原定计划。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经历了一个上午的兵荒马乱之后,尼娜身心俱疲,很难再让自己保持聚精会神的状态。这种情况日渐频繁,而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外界需求,尼娜每次都不得不对自己的计划安排做出一些割舍。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尼娜即将迎来一天中最后一个提升自己的时间窗口。在此之前,她还去了趟健身房、用过了晚餐,并和孩子们度过了一段亲子时光。等到孩子们进入梦乡,尼娜也终于盼来了些许自由支配的时间。

而当她兴冲冲地坐到电脑跟前时,一大串的问题却接踵而至:“上次的计划进展到哪一步了?相关的材料保存在哪里?我之前做的笔记怎么都不见啦?”

还没等把这些问题弄出些眉目来,尼娜便已经累得头晕脑涨,根本无力再继续推进了。这种生活状态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虎头蛇尾之后,尼娜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为什么要搞这种事情?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间的话刷刷网剧或是朋友圈难道不香么?既然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又何必开始呢?

事实上,尼娜是一位称职、负责而又勤勉的专业人士,许多人都会视她为楷模。无论是她的工作还是生活方式都令人不忍苛责。然而,令人称道的表象掩盖了内在的某些缺失。一言以蔽之就是,她有点儿眼高手低了。她总是在奢望着,“某一天”她可以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和家庭创造价值,而在那之前,她所做的只是无限期地推延自己的计划。

尼娜的个人经历是否让你感到似曾相识呢?事实上,她的故事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来源于真实的素材,也即多年以来我收到的各种咨询短信。每一位咨询者的心路历程都是一份充斥着怨念和不满的控诉——他们普遍面临着外界对于他们个人时间的无尽索取,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令人窒息的重压之下行将枯竭。

许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我们一面浸淫在海量的知识之中,一面又无比渴望拥有智慧;我们一面开辟出各种脑力拓展途径,一面又让自己的专注力每况愈下;我们在肩负的责任与内心的热望之间进退失据,从而变得既无法专心致志,又难得片刻喘息。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同样取材于真实的生活。而这次你会发现,在第二大脑的加持下,原本令人心力交瘁的“黑色星期一”竟然可以过成另外一幅光景。

你在周一的清晨醒来,期待着全新的一天和一周。当你从床上爬起,洗漱更衣时,各种思绪油然而生。你需要操心和负责的事情一点儿不比别人少,不过你也拥有一件专属的秘密武器。

洗漱时,你突然萌生出一个能够更好推进手头项目的想法。一走出浴室,你便立刻拿起智能手机,将这一灵感记录为数字笔记。当你与家人共进早餐时,头脑里仍在推演着新的策略,并思忖其内涵。你在早餐间隙和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将这些思考也记在了手机里。驾车上班途中,你又意识到若干易被忽视的问题,于是一份语音备忘录在你的口述之下诞生,并被自动转换成文字版本。

周一上午的工作节奏如同疾风骤雨。未读邮件、短信提示以及电话铃声像开了快进一般此起彼伏。当你与同事们分享新点子时,他们开始提出疑问、提示风险以及提供建议。你将上述内容悉数记录在你的第二大脑中。你先不动声色,打算在确定最终方案之前尽可能广泛地听取各方反馈。

不知不觉到了午餐时间。你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为自己找了些吃的。此时脑海中涌现的是一大串哲学命题:“该项目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有没有跑偏方向?它是否契合我们对于产品的远景规划?新的策略又会对股东、消费者、供应商和整体生态带来怎样的影响?”鉴于午餐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你来不及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不过电子备忘录已经制作完毕以备日后参考。

乍看之下,你和其他人一样都在摆弄手机,不过区别在于,别人使用手机打发时间,而你则是在创造价值。

下午的会议上将讨论你的新提案。在此之前,你已经准备好了一整套必胜攻略:你在周一上午的短短几小时内收集到的所有设想、策略、目标、挑战、问题、顾虑、贡献以及备忘。

会议开始前十分钟,你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笔记。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并非优先事项,可以暂时搁置;还有三分之一是关键事项,需要纳入议程;剩下的三分之一介于二者之间,建议单列备查。

会议开始了,你的团队开始对该项目进行讨论。你是如此胸有成竹,因为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你早已展开过多维度的深度剖析,推演过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考虑到了大局影响,甚至还吸纳了来自同事们的诸多反馈和建议。你在会议中慷慨陈词,既坚定自身立场,又对团队成员们的观点持开放态度。你希望在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同时,通过集思广益,将整个讨论引向最佳的结果。同事们提出的所有重要见解、创新思路以及未知变数都被如数记录在你的第二大脑中。

只要坚持运用这种信息处理方式,日积月累之下,你的思维方式将会获得明显转变。你渐渐学习并掌握了一套可复制的思考模式:你的行事动机何在、真实需求为何,以及最为看重的是什么。你的第二大脑如同一面镜子,能帮助你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并筛选出那些真正值得保留和跟进的想法。你的大脑将与这一系统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脑力倍增。

思维方式的革新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因此他人很快也会觉察出你的变化。他们开始发现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知识体系了然于胸;他们对你的惊人记忆力津津乐道,但却不知道其实你并没有刻意去记忆任何事情;他们对你长期以来在开发脑力上付出的卓越努力啧啧称羡,而事实上你只是种下了灵感的种子并静待花开而已。

一旦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那么你的逐梦未来之旅便已万事俱备。无须额外摄取更多的信息或开展更多的研究,你的信息管理能力已经足以让你从已知信息的丰富细节中挖掘出无穷的新意。

从此以后,你的大脑不会再成为你的潜力瓶颈,也即你已经具备了从事任何追求所需要的足够脑力。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自信可以让你在深度探究问题和追求更大挑战时显得游刃有余而又胆识过人。你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因为失败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提示信息,可以将其吸纳并转化为继续进取的动力。

以上就是关于构建和运用第二大脑的一幅白描。

让科技助力思维

遍历整个20世纪,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变革家都就“科技如何造福人类”提出了一系列愿景。他们展望着有朝一日,可以借由某种形式的“扩展思维”将人类的智慧强化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这种奇迹般的科技如同指引未来的明亮灯塔,其所蕴含的巨大潜能足以给行将就木的纸质书籍以致命一击,令所有知识变得更易获取且更具能量

前人的努力绝没有付诸东流,他们的天马行空为当下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日用科技提供了重要启发。然而有些难以自洽的是,尽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各种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似乎已经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何出发。我们每天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沉迷于社交媒体,但在短短几分钟后便会彻底忘了自己刷过些什么;我们将各种深度好文加入收藏以便日后阅览,但却很难腾出时间细细品味;我们不辞辛劳创建了无数文档,却在短暂使用后便抛诸邮箱或文档系统的故纸堆中;我们的大量智力成果——头脑风暴、照片、规划、研究等——往往都被尘封在电脑硬盘中,或是遗失在云端的某个角落。

我相信,科技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拐点——更加先进、更加亲和用户,也更加易于与人类的生物性大脑进行整合。随着电子计算机变得体积愈发小巧、性能愈发强大、功能愈发直观,它们无疑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是时候将先辈们的技术愿景化为现实了——每个人都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扩展思维,让更加强大的记忆力成就你的一番优质生活。 JoKjPGQDR7Wp09OMUZmzketwTvraEGsL3lm5nbGAO4/MyLOdMPD8YoJlbb83qsc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