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梦开始的地方

头脑的价值在于创意而非记忆。

——戴维·艾伦,《搞定》( Getting Things Done )作者

犹记得大学三年级的一个春日里,我突然毫无征兆地感到了一阵轻微的咽喉痛。

我起初以为这是流感发作的前兆,但是医生却告诉我,没有发现任何疾病的迹象。接下来的数月间,我的咽痛越发严重起来,于是我又寻访了一些更加专业的医生,然而他们也都众口一词地表示:“你的身体好着呢,没啥毛病。”

由于无法对症下药,我的咽痛仍在日益加剧,以至于后来竟然发展到了影响正常说话、吞咽和咧嘴的地步。迫切想要揭开这一谜团的我,几乎尝试了所有能够想到的医学诊断和化验检查,但每次都无功而返。

岁月的川流不断消磨掉我的信心,让我不知该如何与生活达成和解。为了让自己从疼痛中暂时抽离出来,我开始服用强效的抗癫痫药物,但这却带来了一些可怕的副作用,包括全身麻痹以及严重的短期记忆丧失。无论是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还是爱过的人,统统被丢进了遗忘的角落。时年24岁的我,大脑机能却仅与8岁孩童相当。

随着自我表达能力的不断退化,我的心态也终于由沮丧沦为绝望。由于无法畅所欲言,许多我本应享有的生活内容——真挚的友谊、热烈的爱情、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令人向往的职业——似乎都纷纷与我不辞而别了。难道属于我的人生舞台,还未开场,便已经匆匆谢幕了么?

柳暗花明——文字记录的力量

一天,我又例行公事般地来到某位医生的办公室里候诊。坐着坐着,本来百无聊赖的脑海里突然灵光闪现,让我猛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今往后,我应当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负起责任,否则只会让自己在一次次求医未果的辗转轮回中耗尽余生。

于是我拿出日记本,开始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是我第一次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下自己的病史。我将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一一罗列出来,同时还写下了自己的偏好与厌恶、妥协与坚持,以及如果能够从这个痛苦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随着自己的健康史在纸本上不断变得清晰,我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应当何去何从。我倏地站起身来,走向前台索要我的完整病历。负责接待的护士有些疑惑地看了看我,不过在简单地询问了几句之后,她还是翻出了我的档案并开始复印起来。

鉴于我的病历厚达数百页,利用纸笔誊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我开始使用家用电脑将这些文字一一扫描下来,并将其转化为可以搜索、重组、注释以及共享的电子文本。自此我正式成为自己病情的“经纪人”,详细记录下医生的每一句诊断,尝试他们提出的每一条建议,并整理出相应的问题,以便在下次就诊时提出和讨论。

当所有的信息被整合在一起时,真相开始渐渐浮出水面。在医生的帮助下,我发现了一种名为“功能性发声障碍”的疾病,它涉及吞咽功能所需的50多对肌肉,其中任何一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产生发声障碍。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在对各种疼痛症状加以缓解的同时,也将疼痛背后的真正病因彻底掩盖住了。我所罹患的并非某种可以使用药物根除的疾病或感染——而是一种功能障碍,需要通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加以调治。

于是我开始研究呼吸、营养、发声习惯乃至童年经历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我开始了解何谓“身心合一”,而我的想法和感受又将引发怎样的生理反应。在做足各项功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实验:尝试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改善饮食、定期冥想以及在言语治疗师的建议下开展发声练习等。令我倍感震惊的是,这些做法几乎立竿见影。虽然我的疼痛尚未消除,但它的确变得更加可控了

每当回顾起这段经历时,我都确信自己的这套笔记在缓解病情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输给任何药物或治疗手段。这些文字让我能够跳出各种症状细节,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病情,并有助于将各种新信息转化成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无论对于外部的药物介入还是内部的心理调适来说均是如此。

从那时起,我便对科技在信息传递方面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感到如痴如醉。我开始意识到,利用电脑记录文字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一旦有了数字化手段的加持,那么笔记便不再局限于简短的手写和涂鸦——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包括图像、链接以及任何类型和大小的文件。数字领域内蕴含着一股神奇的、原生的自然之力,帮助我们对信息进行加工塑造,以利于实现各种目标。

后来,数字笔记开始融入我生活的其他方面。在大学课堂上,我将一堆凌乱无序的活页装订笔记本替换成了一套整洁美观而又便于搜索的电子课程集。根据我所掌握的技巧,只须在课堂上将最为关键的要点记录下来,再根据实际需要,利用电子课程集复习备考或是撰写论文即可。此前我一直是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老师每次在寄送给我的成绩单上总忘不了要将我的专注力弱和爱开小差等缺点数落一番。所以,当我最终带着几乎全优的平均成绩以及各种学校荣誉顺利毕业时,你可以想象得出我该是多么地欢欣鼓舞。

颇为不走运的是,我这一届的毕业生偏偏赶上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最为不景气的时候。由于在美国国内很难找到就业机会,我最后加入了和平队(Peace Corps,一个派遣美国公民前往发展中国家从事服务工作的海外志愿者项目),并被分配到乌克兰东部乡村的一所小学校,在两年的任期内为当地8到18岁的学生们教授英语。

乡村里的匮乏资源使我的教学工作尤为捉襟见肘,幸而我的笔记系统再次成为一盏指路明灯。我将课程和练习的案例保存于各种媒介:教科书、网站以及公用优盘中。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们更加充满热情和积极性,我还将英文短语、常用表达以及俚语加以糅合,并匹配到相应的文字游戏中。我与高年级的学生们一起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要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课堂笔记以及科学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这些技能伴随着孩子们在成长、成才和成功之路上披荆斩棘,为他们的生活不断增添硕果。以至于许多年过去,我仍会经常收到来自学生们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感激之情对我而言是一笔毕生难忘的精神财富。

两年的服务期届满后,我回到了美国,并有幸在旧金山的一家小型咨询公司里谋得了一份分析师的工作。虽然职业生涯的正式开启着实令我感到兴奋,但一个严峻而重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作为一个刚从乌克兰的农村搬来硅谷中心的超级菜鸟,我完全没有为现代化企业中那种疯狂到令人窒息的输出节奏做好一丝准备。我每天都会收到数百封电子邮件,每小时则要处理数十条消息,办公室里各种机器设备发出的叮叮咚咚声融汇成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曲,不断侵扰着我几近崩溃的神经。我记得我曾不止一次地环顾四周的同事,脑袋上挂满了问号:“怎么可能有人做得完这么多事情呢?他们是参透了什么奥义么?”

而我则只知道一个技巧,那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于是我开始使用数字笔记应用将自己学习到的所有内容一一记下。无论开会、打电话还是在线调查,我都会做好相应的笔记。我将从调查报告中发现的各种实例收集下来,并在给客户演示的幻灯片中加以引用;我将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各种观点摘抄下来,并在公司内部的社交渠道中加以分享;我将从经验老到的同事们那里获得的各种点拨记录下来,并在学思相长的过程中加以细品。每当开启一个新项目时,我都会在电脑上创建一个专属空间,存放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以便自己更好地厘清头绪以及做出决策。

随着信息爆炸的硝烟渐渐散去,我对于“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信息”这种事情变得愈发自信。同事们开始称呼我为“大神”,因为我总是能够翻出他们急需调阅的文件、提供他们孜孜以求的案例,或是复述某位客户三周前发表的某个意见。当你成为整个办公室里唯一一位掌握着所有重要细节的关键先生时,强烈的满足感便油然而生。这也是我从发掘信息价值的过程中收获到的一种正向激励。

二次蜕变——发现分享的力量

长期以来,我收录的笔记和文件都是仅限于自用的。然而在为一些蜚声全球的重量级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笔记还可能成为一种商业资产。

我从自家公司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了解到,全美范围内所有有形资产(例如土地、机械和建筑物等)的价值约为10万亿美元。然而就是这一天文数字,竟然还不及人力资本价值总量(预估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真可谓高下立判。所谓的人力资本,包括“人类自身展现出的一系列知识与技能——教育、经验、智慧、技术、人际关系、常识判断以及直觉思维等”。

如果该报告内容属实,那么我的个人笔记库是否亦可成为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而滚雪球般积累壮大的知识资产呢?虽然彼时我尚未发明出第二大脑这样的表述,但笔记系统于我而言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工具,而是一位忠实的知己和精神搭档。当我印象模糊时,它帮助我重拾记忆;当我迷失方向时,它指引我前进的道路;当我茫然无措时,它提示我破局之策。

记得有一天,几位同事向我求教信息的组织方法。我发现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各种生产力工具,例如纸质记事本或者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等,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在使用方法上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他们通常会比较随意地将信息从一处搬运至另一处,仅仅为了应付眼前需求,而很少考虑是否便于日后再度调取。几乎每一个新上架的效率提升应用都会声称自己取得了种种突破,但到头来往往只是平添了额外的管理成本而已。

从那一天起,我便常常在午餐时间与同事们畅聊信息管理知识,后来慢慢形成了兴趣小组,成立了工作坊,最终还发布了面向公众的付费课程。当我向越来越多的人传授自己的心得,并亲眼见证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取得的立竿见影的变化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在与慢性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能够更加及时地解决问题和呈现结果,而无须经历遥遥无期的等待。后来我又将这种方法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并提炼出了一套更具整体性的信息组织系统——它适用于各种目的、项目或目标——而非仅限于一次性的任务。不仅如此,通过这一系统,我还可以将手头上的任何信息轻而易举而又毫无保留地加以分享并造福他人。

第二大脑系统:起源

我将自己开发的上述系统命名为第二大脑,并在博客上分享相关的运作机制。这些想法的分享在粉丝群体里引发了超乎想象的广泛共鸣,一些相关作品也获得了《哈佛商业评论》《大西洋月刊》《公司速递》《公司》等出版物的纷纷刊载。其中,我撰写的一篇关于如何使用数字笔记提高创造力的文章在生产力社区内疯狂传播。我还受邀前往基因泰克(Genentech)、丰田(Toyota)和泛美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等富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开展演讲和参与研讨。2017年初,我决定创建一个名为“打造第二大脑”的在线课程,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我的这套系统 。此后的数年间,该计划培训了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各行各业的数千名毕业生,并催生出一个充满活力和探究精神的知识社区,为第二大脑系统的进一步打磨和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会深度阐述第二大脑系统是如何在无数前人(在脑力开发领域不断求索和开拓的大量作家、科学家、哲学家、领导者,以及众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悉心耕耘的基础上一脉相承并发扬光大的。随后,我还会向你介绍一些成功之路上必备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方法,还是方法”中,你将会详细了解如何通过四大步骤构建自己的第二大脑,以便在信息的抓取和分享方面更加有的放矢。第三部分——“质变时刻”则针对如何运用第二大脑提供了一整套强大的实战攻略,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达成目标愿景,实现事业和生活的双丰收。

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想要传递的信息是,本书无意向你兜售某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痛苦、失误与挣扎。我也曾经历过无数挑战,不过无论身处何方,我都无比珍视自己的精神思想,这也是驱使着我一路披荆斩棘、成就梦想的关键因素。

你可能会在“自我提升”类的书架上翻阅到本书。然而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第二大脑”是与“自我提升”相对的,它是独立于我们自身以外的一个系统,一个突破了我们自身局限和约束的系统。它能够让你欣然接受自身的不完美,放飞身心、活在当下,不断追寻生命的真谛。 BwGGiai2WzNMfNcSTIWy5GaO7LcoXvN4H8nabg7EgknFhbB1TE2x/eBXfL4czr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