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歌德

克罗卜史托克所欠缺的,是创造性的想象力;他把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感情变成了美丽的诗句,但他并不成其为通常所说的艺术家。他的创新部分很薄弱,而他赋予这部分的色彩又缺乏充分的力量——人们正希望在诗歌和其他艺术中得到这种力量,因为诗歌应当赋予想象以大自然的威力和奇妙。克罗卜史托克沉溺在理想境界中而迷途失径,歌德却永远是脚踏实地,但仍然达到了最崇高的境地。他的思想有一股新鲜活泼劲儿,并不因为情感丰富而减退。歌德可以代表整个德国文学,这倒并不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没有比他更高明的作家。但他是唯一能把全部德意志精神的特点汇聚于一身的人。没有人能像他在这一类想象力上做到如此出类拔萃,而意大利人、英国人甚至法国人,在这方面竟无涉足的余地。

歌德写过各种各样的作品,以下的篇章将有一大部分用来研究他的作品。但我以为,先来认识这位对本国文学产生着最大影响的人,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德国文学。

歌德在谈话时表现为一个奇才;不用说,有才具的人应当善于谈吐。可以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天才也可以沉默寡言:究其原因,大抵是生性胆怯、身世不幸、孤高自傲,或者烦躁不安。但一般说来,思路广阔、灵魂炽热,就必然产生沟通思想的要求。而那些不愿别人通过言谈评价自己的人,其思想也未必能引起更大的兴趣。如果你能使歌德启口,那么他就才华横溢。他的辩才里充满了丰富的思想,他的玩笑同时充满了优雅与哲理。他的想象力因外界事物的启示而油然触发,这就同古代的艺术家一样;然而他的理智却达到甚至超过了当代最高的成熟程度。任何东西都不能干扰他的思想力量,甚至他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脾气不好、困窘、拘束等等,都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山脚下飘过,而他的天才却巍然屹立在山巅之上。

关于狄德罗谈话的故事,能使我们对歌德的谈话约略有所了解。但根据狄德罗的作品,两人似有天壤之别。狄德罗受到自己思想的羁绊,而歌德却能驾驭自己的才智;狄德罗着意追求效果而不免做作,而歌德对于功名成败不屑一顾,竟使别人在感奋之余对那种潇洒作风颇感不耐。狄德罗处处要显示博爱精神,便不得不添油加醋地补足自己所欠缺的宗教感情。歌德却宁可尖酸刻薄而绝不自作多情,但他最突出的一点,还是自然质朴。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一个人又如何能使别人对他发生兴趣呢?

歌德已没有当年写维特时的奔放热情了。但他思想的热烈仍然堪使一切充满了生机。他似乎并没有受到生活的打击,而悉心要用画笔来描绘生活:他现在更重视拿来给我们看的画幅,而不大重视自己感受的激情。时间使他变成了一个观众。当他自己还积极参与激情场面的时候,当他自己还以整个身心来备尝苦难时,他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更加强烈。

人们总是要为自己的才能杜撰诗学。歌德现在主张作家必须冷静,甚至写作一部热情洋溢的作品时也是如此;艺术家必须保持冷静,才能对读者的想象力发挥更大的影响。或许他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候并没有这种见解;或许那时他还受制于自己的天才,而没有能君临其上加以驾驭。要不然就是他那时感到:崇高与神圣在人们心灵中是稍纵即逝的现象;诗人自身低于他的灵感;他不可能不失却其中一部分,如果他想对之进行评判的话。

乍一接触,这位《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竟然是冷淡甚至有些僵硬的,这未免使人感到惊异。但一旦你能令他泰然自处的时候,他的想象力便畅行无阻,那初遇时的窘态便倏然化为乌有。这个人的思想是包罗万象的,在他公正不阿的态度中并无丝毫的淡漠:他有双重的生命、双重的力量、双重的智慧,照亮着一切事物的正反两面。一旦需要思考的时候,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挡他,不管是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积习或者是他的亲朋故人;他如果要观察一件事物,便以那鹰隼般的目光直愣愣地凝视着它。倘若他当初在政界谋生,倘若他的灵魂通过行动来展现,那么他的性格一定更坚毅、更强硬、更富于爱国热忱;但如果那样,他的思想就不会如此自由,凌驾于各种见解之上展翅飞翔,而激情或利害关系就会为他指出一条建设性的道路。

无论在作品或言谈中,歌德都乐于将自己罗织的经纬一根根拆除,将自己激发的热情驱散,将自己塑就的偶像推倒。在他虚构的故事中,一旦他已引起读者对某个人物的兴趣,不久他便要说明这个人物怎样前后不一贯。他对诗的世界运用自如,如同一位征服者玩弄现实世界于股掌之上一样。他自认为足够强大,可以将破坏之神请进作品,如同大自然所做的那样。假如他不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物,那么大家一定会害怕这种目空一切的性格:它傲视一切,对之随意褒贬;使人感动而又嘲笑挖苦;忽而肯定一件事,忽而对之表示怀疑;而且他总是干得同样出色。

如前所述,歌德独自便具备了德国天才的主要特征,而且所有特征在他身上都发展到了高峰:例如思想非常深刻;由想象力所产生的优雅——是比社交精神培育的更独特的一种优雅;以及有时是奇妙无比的多愁善感——正因为如此,它更能吸引这样一些读者,他们想在书里寻找一点东西,来丰富自己呆板的命运,为此竟宁愿把诗歌看成实际生活。假如歌德是法国人,一定会有人引得他从早到晚喋喋不休:所有狄德罗的同代作家,都从他的谈话中汲取思想,而且对他肃然起敬,使他从中得到习以为常的乐趣。在德国,一般人不善于在谈话中发挥才智,很少有人(即使知名人士也是这样)习惯于相互问答。所以在德国,社交活动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但歌德的影响仍然非同凡响。德国有一大批人,如果听说某信封上的地址是歌德的书法,也一定会认为其中奥妙无穷。对歌德的崇拜好像一种帮会,信徒相互之间有一种暗号,通了暗号才彼此认识。外国人如果也要崇拜他,便会遭到鄙夷地斥退,假如他们竟然研究过某些作品的话(附带说一句,本来这种研究对作品是大有好处的)。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干好事或干坏事的高超本领,就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只有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具有巨大的威力,才足以使大家十分敬畏,从而对之怀有如此深刻的爱戴。 wjFzGzJZl2kgF+hdNviAcA+e9f7wEe8RTwQq78NVf0dJjz3h3gqILezY2M/oV7s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