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乐府

《乐府》是《文心雕龙》的第七篇。“乐府”本来是西汉封建政府中的一个机构,“府”是官府,“乐府”就是管理音乐的官府。后来渐渐有人把这机构里所保管的歌曲也称为“乐府”,于是这两字就从一个官府的名称变成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了。这种体裁的范围渐渐扩大,不仅包含汉代乐府机构里所创制和保管的作品,也包含后代作家学习这些作品而产生的新的诗歌。“乐府”和一般诗歌的区别本来在于它是配合音乐的,但后代所谓乐府诗却也包含不少与音乐无关的作品。刘勰在本篇中所讨论的,主要是合乐的诗歌,但也涉及少数不合乐的作品。

全篇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乐府的起源和乐府的教育作用。第二部分讲汉、魏、晋时期乐府诗的发展历史。第三部分阐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并说明自己为什么在《明诗》篇之外另写一篇《乐府》的原因。

古代乐府诗不仅起源于民间,且乐府诗的优良传统,也主要体现在乐府民歌中。后来少数文人作家能写出一些较好的乐府诗,正与他们向优秀的乐府民歌学习有关。但刘勰本篇论述的却主要是文人的庙堂乐章,这是其严重局限。不过第一段曾说到老百姓的歌谣可以表达舆论,最后总结时也说过乐府来自民间歌谣;如果再和后面的《谐隐》篇联系起来看,刘勰对民间创作虽然重视不够,但和封建社会其他评论家比起来,他对民歌还是能够有初步的认识的。 vNR05sFHaXNTgxw6cJJ/6kwwzUzc9ACRCTQx7v+k1yP2aK3tSNTxGeQ7hMeo4z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