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

故铺观列代 ,而情变之数可监 ;撮举同异 ,而纲领之要可明矣 。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 ,则清丽居宗 。华实异用 ,惟才所安 。故平子得其雅 ,叔夜含其润 ,茂先凝其清 ,景阳振其丽 。兼善则子建、仲宣 ,偏美则太冲、公幹 。然诗有恒裁 ,思无定位;随性适分 ,鲜能通圆 。若妙识所难,其易也将至;忽之为易,其难也方来。至于三六杂言 ,则出自篇什 ;离合之发 ,则明于图谶 ;回文所兴 ,则道原为始 ;联句共韵 ,则柏梁余制。巨细或殊,情理同致;总归诗囿 ,故不繁云。

【译文】

因此,总观历代的诗歌,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是可以明白的。归纳一下它们相同和相异的特色,就可以看出诗歌创作的要点了。譬如四言诗的正规体制,主要是雅正而润泽;五言诗的常见格调,则以清新华丽为主。对于这些不同特点的掌握,那就随作者的才华而定。如张衡得到四言诗的雅正的一面,嵇康具有润泽的一面;张华学到五言诗的清新的一面,张协发挥了华丽的一面。各种特点都兼备的是曹植和王粲,只偏长于某一方面的是左思和刘桢。但是作品的体裁是有一定的,而人的思想却各不相同;作者只能随着个性的偏好来进行创作,所以很少能兼长各体。如果作者深知创作中的难处,那么实际写作起来还可能比较容易;如果轻率地认为写诗很简单,那么他反而会碰到不少的困难。除了上述四言、五言诗外,还有三言、六言、杂言诗,它们都起源于《诗经》。至于“离合诗”的产生,是从汉代的图谶文字开始的;“回文诗”的兴起,则是宋代贺道庆开的头;而几人合写的“联句诗”,那是继承《柏梁诗》来的。这种种作品,虽然大小各异,主次有别,但写作的情况和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属于诗的范围,因此不必逐一详论。 XapmdqvMW3FZbRInavfFywY9L3tL89mEVfMARZibAYkbsx3yb1aC4Q9AUEkcin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