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群才,稍入轻绮
。张、潘、左、陆
,比肩诗衢
。采缛于正始
,力柔于建安
;或
文以为妙
[2]
,或流靡以自妍
:此其大略也。江左篇制
,溺乎玄风
;嗤笑徇务之志
,崇盛亡机之谈
。袁、孙已下
,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
,莫与争雄
。所以景纯《仙篇》
,挺拔而为俊矣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
。此近世之所竞也。
晋代的诗人们,创作开始走上了浮浅绮丽的道路。张载、张协、张亢、潘岳、潘尼、左思、陆机、陆云等,在诗坛上并驾齐驱。他们诗歌的文采,比正始时期更加繁多,但内容的感染力却比建安时期软弱。他们或者以讲究字句为能事,或者偏重靡丽的笔调来自逞其美:这就是西晋诗坛的大概情况。到了东晋的时候,诗歌创作便淹没在玄学的风气之中;这些玄言诗人讥笑人家过于关心时务,而推崇那种忘却世情的空谈。所以自袁宏、孙绰以后的诗人,虽然作品各有不同的文采雕饰,但内容上却一致倾向于玄谈,再没有别的诗可以和玄言诗争雄。因此,郭璞的《游仙诗》,在当时就算是杰出的佳作了。南朝宋初的诗歌,对于前代的诗风有所继承,也有所改革;庄周和老子的思想在诗歌中渐渐减少,描绘山水的作品却日益兴盛。于是诗人们努力在全篇的对偶中显示文采,在每一句的新奇上竞逞才华;内容方面要求逼真地描绘出景物的形貌,文辞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做到新异。这就是近来诗人们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