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汉翻译的尴尬

一次读书会上,有读者问起翻译的难度。我说因为语种不同,难度是不是有这么两个。一个出现在汉语和英语等西方语言之间。汉英翻译是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转换,三百六十度,没有折中,没有妥协,利利索索,干干净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说爽也够爽的;而汉语与日语之间的转换——这里出现的是另一个难度——由于日语有大量汉语词汇,就没有那么决绝和爽快了,不是三百六十度,而是二百六十度?一百八十度?总之拖泥带水,藕断丝连。这方面我比较认同周作人的说法——他说假如日语中没有来自汉语的词汇,可能更好翻译。这是因为,那些词与中国原典相比,有一部分存在微妙差异,翻译当中一不小心就会“入坑”,以致译文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的乖离感。这大概也是总体上汉译日本文学比不上汉译西方文学的一个原因,可谓先天不足。例如书名『人間失格』(にんげんしっかく)、『潮騒』(しおさい)的汉译,照抄有失其意,似是而非;意译则有违其形,似非而是,都不讨好。英汉翻译就不存在这种尴尬。

再如普通单词。「草原」(そうげん),稍不留神,就可能照抄“草原”二字,我翻译《挪威的森林》的时候最初也照抄不误,后来结合下文“片片山坡”和“杂木林”等描写判断,才改为“草地”:“即使经历过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可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另如「水色」(みずいろ)应译为“浅蓝色”,「茶色」(ちゃいろ)应译为“茶色、褐色”,「青い」(あおい),除了“青色、蓝色”,还有“幼稚、不成熟”之意。河南师大刘德润教授曾以山口百惠自传『蒼い時』为例说明“入坑”的尴尬——既有译法为《苍茫时分》,但考虑到山口百惠二十一岁即结婚息影,应译为《青葱岁月》才对。再如「愛情」(あいじょう)这个常用词,较之照抄“爱情”,更多时候应译为“爱、爱心、温情”。如此不一而足,无不都同原典、同我们使用的中国语境中的汉语含义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作为生于长于汉字汉语发祥地的中国人、作为汉语译者,在体味日文中的汉语词汇方面又有舍我其谁的先天性优势。比较研究过英译日本短篇小说的村上春树就说问题在于,“英文没有汉字营造的‘情韵’(気分)。而且,文体(ぶんたい)微妙的特性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涩味(コリコリさ)也已消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终究悲哀的外国语·再见了普林斯顿》)同时他也强调所有语言都是等价的:“世间很多人强调同外国语相比日语多么优美多么得天独厚,但我认为那是不对的。之所以日语在我们眼里显得漂亮,是因为它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挤压出来的语言,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不言而喻的一部分,并非因为日语这个语种的特质本身出类拔萃。我始终不渝的信念是:所有语言基本都是等价的。而且,若无这一认识,文化的正当交换也就无从谈起。”让我接着补充一句,翻译也就无从谈起。

不过木心倒是这样说过:“世界文化的传统中,汉语是最微妙的,汉语可以写出最好的艺术品来。”这点从刚才村上所说的“汉字营造的情韵”“文体微妙的特性”也可得到印证。我也认为汉字汉语是最微妙的。在根本上,可能也是因为中国人的情感是分外微妙的。随便举几个表达夫妻感情的例子。“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表达妻子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思念;“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表达丈夫对曾经的妻子或亡妻的怀念。这是何等微妙感人的心思和情感!很难想象翻译成英语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作为翻译观点,许渊冲先生生前强调翻译不妨同外语比赛的所谓汉语优势论,每每被人拿来冷嘲热讽,其实并非浅薄的无稽之谈。二三十年前我在日本任教期间,一位教中文的日本同事比较我的翻译(汉译)和他自己的翻译(日译)之后,神色凄然地对我说:“把日语翻译成汉语要容易些,因为汉语词汇量大。反过来就难了。”他和夫人翻译张爱玲,一次问我张爱玲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惆怅”“怅然”“怅惘”怎么译才好。我想了想,回答恐怕只好用「さびしい」来翻译。据我所知,日语中好像没有分别和“惆怅”“怅然”“怅惘”完全对应的词汇。英语呢?怕也不容易找到吧。

因此,西方翻译理论倡导的“等效论”“等值论”,在西方语言之间也许可以实现,但在西方语言和汉语、日语之间,那就要打折扣。说到底,翻译,尤其文学翻译追求的无非是最大近似值、最佳模拟效果。很多时候不是过一点点就是差一点点,完全等同是不可能的,绝无可能。同属东方语言的日汉、汉日之间也不例外——比如前面说的日语「人間失格」和汉语“人间失格”是一回事吗?外表一模一样,内里差大了!

或许你要问,那么该如何理解上面村上所说“所有语言基本都是等价的”呢?容我打个比方。好比人,在人格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毫无疑问,“黑人的命也是命”。问题是人格平等、生命等价未必意味着现实处境中待遇的平均、同样、均等。拜登出行要坐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前呼后拥;一般人坐普通舱就不错了,也没什么人呼你拥你,顶多有播音员提醒你贵重物品自己保管好。语言也是如此,格是平等的,但内涵不一样。这一是因为历史长短不一样,二是因为使用该语言的人数不一样。英语历史有多长?一千四五百年。汉语至少加上一倍。而且汉语是早熟的语言——恕我再次挪用木心就中国陶瓷艺术说的话——“一上来就看透,一上来就成熟”,一上来就“独步世界”。以语言使用主体而言,使用英语的人数在殖民时期之前远远没有汉民族多,即使现在也没有吧!因此,汉语同其他语种相比,语义语感微妙些、语汇句法丰富些、感染力表现力强些是理所当然的,理应如此。在这个意义上,汉译不到位,责任肯定不在汉语本身,而在使用汉语的人。既然木心说“汉语可以写出最好的艺术品来”,那么也应该可以译出最好的艺术品来。如果没译出来,那肯定是你、是我们自己的事。努力吧,别无退路!

最后我想啰唆的是,翻译首先是一种阅读,而且是精读,也就是直接面对、直接进入外语文本。看译本,看人家翻译过来的,哪怕翻译得再好,那也是看纪录片,看视频,看直播;而亲自动手搞翻译,则是看风景本身——身临其境,切切实实感受那里花的芬芳、草的清香、风的清柔、土的松软。也就是说,你不是旁观者,而是在场者,不是在“线上”,而是在“线下”。是的,任何语言都是一个世界,都是一个世界观。你懂一门外语,就比不懂的人多了一个世界,多了一个世界观。而搞翻译,就不单单多了一个世界,甚至可能测量了一个世界;不仅仅多了一个世界观,甚至可能审视和整合了一个世界观。

2022年3月22日 rYxJdsR86TZ9J6f6p7nkZ9atl7w415GT+6uX2/iQSFbI8C6d8axCPBKgzt2Y+I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