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英世的母亲希佳生于嘉永六年(一八五三年),她是野口岩吉的女儿弥沙和从邻村倒插门过来的善之助的长女。作为他们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希佳本应得到祝福,而实际上就在她出生后不久,野口家竟很快败落了。

在希佳出生后的第二年,曾外祖父清太郎就去世了;紧接着,外祖父岩吉又不知道到哪里当伙计去了,从此不见踪影;而就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母亲弥沙也丢弃希佳,离家出走了;紧跟着,父亲善之助也把刚刚四岁的希佳扔在家里,自己跑了。在出生后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希佳就遭遇了这样的人间悲剧,在这个破败不堪的家中,只剩下她和外祖母两个人相依为命。

希佳的双亲为什么会接连离家出走,这其中的原因到现在也不甚明了,有人说是因为她的母亲弥沙有了别的男人,也有人说是因为他们夫妻关系不和,但这些说法都只不过是猜测罢了。

不管真相如何,总之被遗弃的希佳和外祖母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支柱,简直到了吃完上顿没下顿的地步。值得庆幸的是,弥慈虽说已经当了外祖母,但她那时才刚刚四十八岁。从第二天起,她就下地干活儿,有时还到猪苗代湖边捞点小虾什么的来卖,以贴补家用。外祖母外出劳作的时候,刚刚四岁的希佳只能一个人在家里等着。

深夜弥慈回到家,不等她洗完脚,希佳就迫不及待地缠着她问:“我母亲什么时候回来呀?”

弥慈只能不断地骗她说:“很快就回来了,你别着急。”然后每天把带有她母亲味道的和服盖在她身上,哄她入睡。

安政六年(一八五九年),父亲善之助在他离家出走后的第三年,突然回到了这个冷冷清清的家中,这时希佳已经七岁了。

虽说她跟父亲并不亲近,但她还是非常高兴,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从孤单寂寞中解脱出来了。可这时,比任何人都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却得了疮毒,不能动了。

这一年,在安政六年的《分限改帖》中是这样写的:“母弥慈,年五十,患疮毒,已然残废。”各个关节都受到侵害,腿脚呈弯曲状,无法活动,瘫痪在床。根据症状,她得的这种病很像现在所说的类风湿。

外祖母生病,令希佳大为震惊。她用自己一双稚嫩的小手帮忙做饭、干家务。可能是由于无法忍受家中的悲惨境遇,父亲善之助再次离家出走了。只能说他没有做父亲的责任心,只顾自己,的确是太自私了。不过就善之助懦弱的性格来看,恐怕他实在没有勇气继续忍受这种无望与贫穷了。

此时,被抛弃的希佳刚刚年满八岁,而且家中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外祖母。

如果是一般的孩子,恐怕就只有哭的份儿了,可是希佳从这时起就已经表现出远远超出一般孩子的聪明与倔强。

当得知父亲离家出走之后,她马上自己一个人到同村的二瓶新七家,请求他们雇她照看小孩。新七的老婆是个极其厉害的人物,她把只有八岁的希佳当成年用人般残酷对待,除了家务之外,甚至还让她干那些连男人都感到吃力的田间农活儿。特别是到了冬天,白天的活儿干完之后,她还命令希佳晚上编草鞋、草靴。希佳在没有一点儿暖意的仓库里,只能把手使劲儿往墙板上拍打来取暖。尽管如此,也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她偶尔被派出去办事,别人送给她的点心,她从来都舍不得吃,总是给外祖母带回来。

就在这时,希佳听别人说父亲善之助在猪苗代町的地方官员家里当伙计,她就一个人走了一里 半路到那里去寻找。去是去了,可那么大的宅院,她根本就不敢进去。最后还是和她父亲在一起干活儿的伙计听说她是来找父亲的,才禀报了东家。这家的夫人为希佳的孝心所感动,据说还特意因此给在这里打长工的善之助放了几天假,让他回了趟三城潟。

总之,希佳的聪明和倔强不允许她像普通孩子那样只是呼天喊地,坐以待毙。无论陷入何种境地,她都会竭尽全力抗争,而这正是后来野口英世继承下来的优良品德。

在二瓶家照看孩子的希佳虽然只有八岁,但她已经很懂事了,并没有因此而安于现状。看到别人家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们学写字,她也特别想学。于是,她去求隔壁千手院法师鹈浦寿康帮她写好假名,在照看孩子的空隙时间里自学。为了进一步学识字,她等东家的人都睡着以后,把灶灰放在托盘上,借着月光,用手指在上面写出字的形状。

后来希佳寄给英世的信,现在还收藏在野口纪念馆里。虽然字体不太像样,其中不仅有平假名、片假名,而且还夹杂着汉字,但这些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她作为母亲,一边舔着用剩的铅笔头,一边给儿子写信时的舐犊心情。

这位名叫鹈浦寿康的人后来得了恶性痢疾,被幽禁在家中。希佳没有忘记他为自己写字样的恩情,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以此来谢恩。

文久二年(一八六二年),也就是希佳十岁的时候,父亲善之助不知想起了什么,又从若松回到家中。而就在第二年的冬天,最疼爱希佳的外祖母弥慈病危。虽然希佳十分想回家照看外祖母,但是严厉的东家根本就不给她假期,她只好抽空往家跑,并提前支取了自己那点儿可怜的薪水,为外祖母买药。

但是,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外祖母在五十四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希佳才十一岁。在为外祖母做过四十九天的佛事之后,希佳独自来到村里的长照寺,找到住持玄瑞和尚,拿出十钱,请他供在外祖母信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前。

据说,看到这个替别人照看孩子的十一岁的小女孩儿能有这么多钱,玄瑞和尚很是惊愕,并很受感动。于是,他按照她说的,将这笔钱供奉在观世音的御堂里,然后又为她的外祖母咏诵了一卷观音经。

翌年,离家出走九年之久的母亲弥沙回来了。紧接着几个月之后,外祖父岩吉也回来了,野口家这才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希佳也终于熬到了头,结束了与二瓶家的劳动合同,回到家里。表面上似乎幸福的生活又重新降临到了野口家,可是由于常年不在一起生活的外祖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太好,所以这一年冬天,父亲善之助再次离家,到京都打长工去了。留在家里的外祖父也已年老,腿脚不好使了。没办法,十二岁的希佳只好跟着母亲一起到田里干农活儿。

这年冬天,在破旧的墙上挂张席子才勉强能抵御风寒的这个家,突然随着一阵异样的响声开始倒塌。这栋房子自曾外祖父建成之后,已经历了近一百年时间,其间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像样的修缮工作。在这个靠女人支撑的家里,连铲除房顶上的积雪都成问题,所以房柱、房梁都已经承受不住积雪的重负了。

出事的时候,母亲弥沙外出不在家,希佳背着腿脚不便的外祖父跑到屋外,这才幸免于难。

听到异常声响后,跑来帮忙的邻居们费了很大力气才勉强把主屋支撑起来,但是东边的马厩却就此坍塌在雪中。当然,到了这个时候,野口家早就没有马了,马厩已经空置多年,完全与库房无二,现在塌了也就塌了。但是照现在这个样子,不知什么时候主屋又会倒塌。

在经历了这场灾难之后,村里人再也看不下去了,一些人自愿凑了点儿钱,帮野口家重新修了修房子。据资料记载,这时野口家已经从过去的十一间 房子翻改成两大间了,形成了七间半和三间半的格局。

现在,留存在三城潟的这栋房子就是那次翻修之后的样子。这是一栋平房,总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

虽说他们家“一贫如洗”,但还能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生活在大都市拥挤不堪的环境中的人可能多少会对此感到有些意外。那是因为二百年前的野口家的房子保留到了今天,但是只看房屋框架结构并不能代表他们生活富裕。

虽然整栋房子看起来很大,可是马也和人共同居住在同一栋房子里。到了冬天,他们还要在房子里从事编织草鞋、草靴等工作。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能够承受冬季积雪的重负,这里比任何地方都需要有坚固的房柱和房梁。现存的野口老家虽然完好地保留着他们家的房屋结构,但墙壁、拉门都已经进行过修补,早已不见了当年的荒凉。

经过那次修缮,虽然避免了房屋倒塌,但房间里到处都是缝隙,刺骨的寒风从四面吹入。因此,外祖父得了肺炎,到了第二年冬天,人就故去了。

希佳失去了外祖父、外祖母,即便父亲善之助偶尔回家,已经自甘堕落的他也照样什么活儿都不干。而母亲弥沙根本就不是干农活儿的料。希佳感觉自己要负起户主的责任,她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干活儿,早出晚归地到田里劳作。为了赚点儿运输费,她还抽空往返于猪苗代町和若松。

虽然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儿,但希佳并不是对着装打扮毫不关心的女孩儿。在为镇守村子的八幡神社举行祭奠大礼的晚上,大家都会穿上最漂亮的和服,套上白色布袜,赶去祈福。希佳也有件和服,但没有白布袜。所有人都认为希佳会光着脚来,但她出现时,脚上却套着一双洁白的布袜,这让大家大吃一惊。实际上,那是不肯服输的希佳头一天晚上自己用白色的和纸糊出来的纸袜子,人们再次为希佳的巧思所折服。

这一年(一八六八年)年号从庆应四年改成了明治元年,希佳已经长成了十六岁的大姑娘。但是很快,明治维新运动的战火也蔓延至东北的乡村,占领了江户的西军一下子直逼会津城。于是从三城潟到翁岛、户之口这条越后地区的交通要道便成了西军主力的进军通道,他们为了达到全歼会津守兵的目的,到处放火,搞得遍地狼藉。

当三城潟也即将被他们烧掉的时候,希佳独自前往西军营地,恳请他们不要烧掉无辜百姓的家园。虽然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如果说这是希佳所为,确实还有些可信,这一点倒是很有意思。不知是不是她的哀求真的奏了效,总之三城潟只被烧掉了七户,包括野口家在内的其他村民则免遭劫难。

就这样,战争结束了,会津又重获和平。会津藩的武士大多数战亡,剩下的人也都逃到越后或者青森县北面的斗南去了。平常饱受欺压的农民只有这次没有像武士那样受到追究,很快返回了自己的家园。

但是,由于与官军抗争,从那以后,会津还是受到了各种不平等待遇。比如说,后来在建设东北干线铁路的时候,若松虽是东北地区屈指可数的二十三万石的城下町,但却被排除在外,结果这里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只要是会津出身,就不能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直到明治末年,在中央官僚机构一直没有出现过会津出身的大人物。虽然白虎队、磐梯山都成了观光名胜,但这里的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礼遇。这种郁结于心的愤愤不平促进了同县人之间的团结,多年以后,虽然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种团结还是成了推崇野口英世的原动力。

明治新时代也没有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带来安乐。父亲依然在外边滞留不归,好在家里还有母亲,孤儿寡母的生活总算还是比较平稳无忧。希佳差不多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实际上,在成婚较早的这一地区,希佳的结婚时间已经算是相当晚的了。

明治五年(一八七二年),希佳年满二十岁时,离三城潟一里多地的小平潟小桧山惣平家的长子佐代助成了她的倒插门夫婿。 /fJQ5qM1tsicgarSOHJcg+ILQV8FiqHLUkfM8h9IAZoQAhEqrS4Qy1v8FtZ6cG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