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派之儒学

儒家之学。据《说文解字》载:“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为术士义。孔门的儒家之称并不是自己拟定的。据郭沫若考证,“儒”是墨家对孔门的蔑称,后来相沿成俗,成了孔家门派的学名。从孔子始,儒学历经两千余年,至今绵延不绝(在海外仍有传人,称“新儒家”)。儒学之所以会源远流长,与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又能随时调整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有关:孔子的时代,儒家倡导入世精神,注重社会、人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开私家讲学之风,为社会造就各类人才;在汉代,儒家提出了“三纲五常”,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为封建社会明确了等级之分,架构了伦理体系;汉代以后,儒家以“经世致用”为核心,注疏考据之学盛行,古雅之风氤氲缭绕;唐宋之际,统治者尊崇佛道二教,儒学因教条、晦涩,缺少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信徒日少;进入宋代,针对佛道二教的盛行,理学兴起,其冲破汉唐儒学的藩篱,开始摒弃繁琐的注疏之学,而以直截了当的形式阐释经典中的义理,探讨人性、人心、天命、理气、道器、义利、体用、知行、动静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将儒学发扬光大;元明清时,儒学都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被定为官方哲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学开始淡出政治舞台和社会生活,转而成为高等学府纯学术研究的对象。儒学的脉络不绝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奇迹,无论是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还是民国时期“心灵儒学”(陈复的“心学”注解)乃至今天仍有传承的新儒学,其间可谓门户林立,令人感喟不已。虽门派众多,然而历代儒家所遵奉的价值观及其所提供的思想智慧,是一脉相承的。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结晶。 6eebHOKs8+y/Z37x7mgWs2PDQPLjQUStnNCPEJwkuNKkEU8EVaMAy2SGc/H+5U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