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基本决定了我们亲密关系的底色和对于生命和世界的信念。
这样的伤痛就来自亲密关系,我们又怎么敢再次靠近亲密关系呢?我们说的“亲密关系”不是伴侣这个概念或者是法律承认的婚姻,而是真的敞开心扉、彼此信任的关系。
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恐惧的来源,你是否敢于走向你的父母或实际养育者去核实一下当时的真相?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当时给你带来的伤害,你是否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说出积压多年的对不起;如果他们确实是无心,也没有意识到给你带来的伤害,你是否能够放下这个背负多年的包袱,勇敢地走进亲密关系?
如果你明白了他人恐惧的原因,你是否能带着爱和力量,勇敢地走近你的伴侣、父母、孩子和朋友,了解他们的恐惧,陪伴和支持他们走出童年创伤带给他们的恐惧?一些生命只能被特定的生命碰触,也许你就是他们生命中第一个将他们从一个恐惧中释放出来的人。
走出恐惧,才能走进亲密。
五种普遍的心理伤痛如何破坏关系
我们是否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是值得被爱,配得上幸福的?
我们是否能在和他人的相处中自在、真实而有安全感,而不是总是胡思乱想?
我们的心是否依然是敞开的?情感是否依然是流动的?是否需要逞强来证明自己不需要任何人?
我们是否被尊重且被给予独立的空间,不必担心进入亲密关系便失去了自我和自由?
我们是否能享受相聚,也能在分离时关爱自己?我们是否能成熟地面对分离,不再担心自己被遗弃?
以上五组描述,对应着五种普遍的心理伤痛。如果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则意味着这些伤痛正影响着我们。
有内疚创伤的人,容易压抑自己,去讨好别人;又因为自我价值感低,敏感而脆弱的他们,总是容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成为受害者,遭受心理伤害。
有信任创伤的人,极度没有安全感,也不再信任其他人。他们常常把人和事往糟糕了想,非常容易猜忌和控制他人,也特别容易切段或者逃离关系,伴侣会被他们弄到筋疲力尽。关键是他们也只是感到片刻安全。
有忽视创伤的人,通常表现得独立又自信,但是内心深处脆弱又孤独。他们可以理性地处理问题,却不能感性地同理别人的感受。他们关闭了心门,隔绝了情感却又会因为压抑了太多情绪,以至于爆发和崩溃起来比谁都严重。
有吞没创伤的人,曾经被爱吞没、控制和绑架过。爱对他们来说变成了负担,是风险、洪水、枷锁和牢笼。他们发誓不要再被爱伤害了。岂不知他所感知的爱是不健康的爱,他的逃离和隔绝,扼杀了体验健康的爱的机会,也深深地伤害了真正爱他们的人的心。
有遗弃创伤的人因从小被动地和父母分离,感觉就像被全世界抛弃。这种恐惧和死亡的恐惧相近,于是他们在亲密关系里紧紧抓住伴侣。为了阻止伴侣离开,他们会大吵大闹。甚至为了让伴侣不离开他们,忍受对方的情感剥削或虐待。
破坏亲密关系的并不是你或伴侣,而是你们的伤痛。智慧而勇敢地和伴侣从伤痛里走出来吧!你们都值得更幸福地生活!
十三个底层的情感障碍:明明相爱却相处不好
原生家庭的互动方式,极大塑造了孩子的个性和其在亲密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很多人明明爱着伴侣,却就是相处不好,导致非常多的痛苦和分离。
进一步理解自己和伴侣因各自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产生的十三个情感障碍:
一、总是评判孩子的母亲会导致子女有非常多的自我评判。
二、总是拒绝孩子的母亲会导致子女觉得自己不值得。
三、愤怒却压抑自己的母亲会导致子女懦弱、缺乏自信。
四、情绪经常失控的母亲会导致子女隔绝情绪或无法表达情绪。
五、异常依赖的母亲会导致子女自我边界感弱,无法保护自己。
六、极端控制的母亲会导致子女做出叛逆的选择。
七、悲观和不幸的母亲会导致子女做出自我惩罚或破坏的行为。
八、总是拒绝孩子的母亲会导致子女总是想取悦和满足别人。
九、对孩子缺乏关爱的父亲会导致子女总是寻求情感,比如喜欢搞暧昧。
十、怒无常的父亲会导致子女易招致混乱的感情或遭遇。
十一、情感忽视的父亲会导致子女变现出冷淡和疏离。
十二、总是缺席的父亲会导致子女特别容易在情感上过度依赖。
十三、愤怒暴力的父亲会导致子女总是担心受伤害,恐惧权威。
你是否在这些情感障碍中看到了自己或伴侣的影子呢?如果你们真心相爱,希望你们之间可以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携手并肩,共同超越这些情感障碍。
毁一个人很容易,只要说这八种话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世界。父母对他们说的话,如神的旨意般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和编排着他们的命运。以下是人们反映最多,日常最为普遍,且对孩子心灵毒害巨大的八种话。
一、孩子是负担的话
“养你好累啊”“你花了我太多的钱”“照顾你太难了”这些把孩子当成负担的话会让孩子觉得愧疚,他们会隐藏自己的需求、情感和遇到的问题,竭力去讨好别人。
二、欺骗孩子的话
常见的是“如果你怎样,我就怎样”,但是并没有信守承诺。欺骗孩子的话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如果父母都这样,孩子未来很难信任别人。
三、总是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的话
“你为什么不像你姐姐或哥哥”“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谁谁谁都比你好”这些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的话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并导致他们在未来与兄弟姐妹或朋友同事的相处中容易产生隔阂、嫉妒和怨恨。
四、贬低孩子外表的话
“你好丑”“你好胖”“你好矮”,这些贬低孩子外表的话会引发孩子对身体的不安全感和对自身形象的担忧,甚至导致饮食失调等严重的情绪问题。
五、挑剔孩子行为的话
“你为什么那样说话、吃饭、走路”这些挑剔孩子行为的话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因为担心别人嘲笑他们,他们很难在别人面前做自己。
六、辱骂孩子的话
“你怎么这么蠢”“你真没用”“你什么都做不好”,这些辱骂孩子的话会摧毁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不再敢于尝试或接受挑战,甚至开始自暴自弃。
七、威胁放弃孩子的话
“你一个人在这吧”“我不要你”“你再也找不到我了”,这些威胁放弃孩子的话会瓦解孩子的安全感,因为害怕爱的人会离开他们,他们很难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八、否定孩子存在的话
“我好后悔生了你”“我真希望你是个男孩(或女孩)”,这些否定孩子存在的话会摧毁孩子的身份认同,让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导致长期抑郁、自残甚至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