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乞丐要钱,也不要跟不幸福的人要爱。”这是我们最想提醒大家觉察的一句话。
有人因为早年遭遇来自父母的忽视和评判、攻击或虐待伤心不已;有人抱怨伴侣不爱自己,不愿沟通,不尊重自己,PUA(情绪虐待)或家暴自己;他们眼中满是泪水,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他们不爱我?
答案是:他们并不幸福,也因此非常欠缺爱的能力。
如果生活压力重重,险象环生,匮乏无望,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自身难保,疲于奔忙,又如何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关注和支持伴侣或孩子呢?如果在儿时或过往的亲密关系中,他们也未曾被高品质地爱过,内心也充满伤痛和恐惧、敏感而脆弱,他们又怎样有经验和能力,以你想要的方式去爱你呢?
与其继续追问为什么他们不爱我,不断地向并不幸福的人索要爱,不如负责任地、主动地成长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真正拥有爱的能力的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幸福而有爱的人。
能否接纳伴侣有时没那么爱你
爱一个人是需要能量的,除了这股神奇的能量之外,还需要一些非常实际的资源,比如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专注力、情绪力和创造力,等等。
当我们说我们爱一个人,就是把这个神奇的能量连同刚刚所说的各种资源,传输给另外一个人,以激发对方的生命成长,帮助其成为一个更好的存在。
既然这个过程类似于充电,我们是否能接纳伴侣有时没有那么爱我们呢?我们是否因为缺乏爱自己的能力一味地、理所当然地向对方索取?我们又是否想过对方不断给我们爱,那对方的爱又从哪里来呢?在对方为我们传输了那么多爱后,对方的电量或者能量状况会怎样呢?
很多人在情感世界里依然停滞在被养育的孩子或是被供奉的王子或公主的状态。这使得他们理所当然地向对方索取尽可能多的爱,即使对方的能量已经报警,他们依然会在自己未被满足时抱怨对方不爱自己了。
真的很希望这些人有机会作为观察者来到对方的世界,去实际了解一些对方为了爱你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多大的代价。其实很多时候,对方爱的能量也非常有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把爱给你。
接纳伴侣有时的无力和崩溃;接纳伴侣有时真的爱到失去能量;接纳伴侣也是人,也需要恢复能力;认识到伴侣也需要被爱,渴望被爱。不要再动不动就控诉对方不爱你了。试着提升自爱的能力,并用你爱的能量在对方能量较低的时候给予他们力量吧!这才是真正的爱。
如何接纳伴侣的情绪
如果我们的伴侣感冒了,你会不会呵斥他们:“你为什么感冒了?”我们当然不会那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感冒是很常见的现象。情绪释放也一样,情绪爆发就像是心灵的感冒。不允许情绪释放,压抑情绪,如同轻微的感冒没有被重视和治疗,容易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疾病。
你应该明白正是伴侣在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中感觉安全,才会释放情绪,表达自己的心灵求助。所以有爱的人会允许和接纳伴侣的情绪,并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和能力范围内向伴侣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比如,我的妻子在感受到我的负面情绪时,她会温柔地来到我身边,让我察觉她也在感同身受。然后她会询问我:“我为你做些什么可以让你感觉好一些?”通常在被这样对待的时候,我的负面情绪就已经被爱溶解了1/5。如果我选择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安全地释放和转化自己的情绪,她会尊重和支持我的需求。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环境下,我又能通过自我关爱和内在心理建设转化3/5的负面情绪。过了一段时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在时间的拿捏上是那么有智慧,她会在最适合的时间再次来到我身边,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递给我一杯亲手冲泡的热咖啡。看着她充满爱的眼睛,最后1/5的负面情绪也被爱溶解了,我从这次心灵感冒中痊愈了。
当然这个有爱的情绪释放过程并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的。它建立在:
一、我们不会用情绪攻击对方。
二、我们不推卸责任,也不要求对方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三、我们的内在足够地稳定和有力量,足够应对情绪的冲击和刺激。
四、遇到问题我们都会向内探索和成长。
五、我们各自都很有爱,很有疗愈的能量,我们的关系也是平等的。
每一次情绪的爆发,都考验着彼此爱的能力和生命发展水平。至少我们可以接纳伴侣的情绪,在亲密关系中建立安全的空间,让伴侣的心灵压力得以释放。
接纳冲突对感情至关重要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误解,他们认为在完美的爱情中是不存在冲突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冲突的存在让这段爱情更加完美。
在非常多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相处得非常和谐,或是伴侣之间相处得相敬如宾。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幸福生活的代言人,而真实的感受只有局中人自己知道。很多人把这种相处状态描述为“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下面暗潮汹涌”。非常多的伤痛和情绪被害怕冲突的恐惧压抑在下面。是的,虽然冲突没有爆发,但是彼此关系也很难亲密了。所以当我们拒绝冲突时,我们也失去了更深地接纳彼此的机会。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或者伴侣之间长期陷入冷战。无论是热战还是冷战,其实都是一种彼此的对抗和攻击。即使吵到筋疲力尽,双方同意休战;或者其中一方害怕伤了感情,极力求和。冲突停止和冷战化,我们也只是在狼狈地应对冲突,加剧冲突,而未曾有机会去探索冲突,并超越冲突。当我们无法接纳回应冲突,冲突就失去了增进彼此了解和深化彼此关系的意义。
冲突的背后可能是过往的伤痛、未被满足的需求、意识层面的差异,等等。本来这些给双方提供了更深刻更完整了解彼此,疗愈和成长彼此的宝贵机会,却因为我们对冲突的恐惧,和基于恐惧所采取的对抗或逃避的应对策略而演化为向对方撒气、报复对方的攻击行为。
真正幸福的伴侣、挚爱的家人和朋友之间并不是没有冲突,而是他们能够接纳冲突,并有能力不断地在冲突中探索真相,选择用爱来回应彼此,并最终收获更深刻的情谊和成长。
不要因为小小的伤痛,而否定了大大的爱
能否接纳伤痛和失望,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表现。而接纳伤痛和失望也是一项重要的爱的能力。
我们是否会因为伴侣的小小过失,就大声宣称:“你不爱我了!你根本就没有爱过我!”反过来,我们又是否遭遇过伴侣因为一件小小的过失,而否定了我们的所有付出,那种委屈甚至会到达愤怒的地步。做对了九件让你满意的事情,只要一件事让你不满意,其他的九件事就被一笔勾销了。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
执着地认为对方爱我们,就要满足我们所有的要求和期待,随时能以最饱满的爱意供养我们,不让我们有任何的伤心和难过,但凡伴侣没有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要闹分手,这说明我们是没有智慧和爱的人。这就像房间里的一个灯泡坏了,我们却要把整个房子拆掉一样。
还有些人会说,那根本就不是小小的伤痛,而是大大的伤痛,最深的伤痛!这是因为我们内在本就有对应的核心伤痛。这使得小小的摩擦、矛盾和不满,被放大成一个巨大的洪水猛兽,同时我们的心智又缩小回曾经那个惊恐不安的孩子,当大脑中的杏仁核被情绪劫持,我们的理智退到了幕后,只能本能地做出攻击、逃避、压抑或讨好的反应,而其中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就是全盘否定伴侣的爱和付出宣称他们根本就不爱我们,甚至要分手,切断这段关系以惩罚对方。
如果你明白了、看清了这个模式,就不要因为小小的伤痛而否定了伴侣大大的爱。即使我们认定是大大的伤痛,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有爱的人,最负责任的做法就是疗愈和成长自己,并尊重和感恩他人曾经和正在给我们的爱。当我们真的疗愈了、成长了,你会清晰地看见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得到的爱,真的远远大于所遭遇的伤害。
接纳真实而多元的你
我们需要小心亲密关系中的“单一角色陷阱”。
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小心翼翼地扮演着一个懂事的、听话的伴侣,一个好先生或者一个好太太,一个有责任感、不断付出的人,一个坚强、可以撑起一切的人,或者更像是伴侣的爸爸或妈妈,又或者是想要拯救伴侣的人,那么你非常有可能已经落入了亲密关系中的“单一角色陷阱”。
单一角色陷阱是指我们对于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角色形成了限制性的信念和认知,认为为了满足伴侣的需求,为了维持和发展一段亲密关系,我们一定、必须或只能以特定的一个身份和角色与伴侣进行互动,否则我们会深深地恐惧伴侣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不爱我们了。
这种本质上基于恐惧所产生的互动模式会给亲密关系带来非常多的挑战。作为总是付出和承担的一方,你的能量会一直处于消耗的状态;又因为总是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这种压抑状态会让我们失去生命力;还有即使你通过这个角色赢得了爱,也会深深地陷入恐惧和怀疑,对方爱的到底是你还是那个角色,如果真实地做自己,对方还会不会爱我们,等等。
真正美好的亲密关系允许和接纳伴侣能真实而多元地做自己。两个人以最好的朋友为身份基础,当一方有时变成脆弱的孩子,另外一方会成为关爱的父母,反过来也是可以的;当一方陷入低迷、迷惘和困境,另外一方会成为高明的老师,反过来也可以;当一方取得成绩和进步,另外一方会成为啦啦队长,反过来也可以。
每个人其实都有非常多的面相,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一的人设。成熟而美好的亲密关系接纳真实而多元的彼此。在不同的角色中,你和伴侣都会得到更大的心灵发展。
“自私”带给亲密关系的三个美好转变
这里的“自私”的确有优先关注和满足自己需求的含义,但并不包含贪得无厌地利用或掠夺他人的生命资源,无止境地喂养自己的无知、恐惧和欲望的行为。
如果你常常习惯性讨好对方,希望用自己的付出交换关系和爱,当你学会“自私”,意味着你朝着自爱迈进了一大步。你不仅正在打破可能从小就在和父母相处中养成的取悦和交换的亲密关系模式,更能重建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拥有这样内在品质的人,才会得到对方相应的对待。
接下来,你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充电宝。不管你多爱对方,多习惯和多享受为对方付出,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自己是有电的,并能够自主地有意识地管理和增加自己的电量。这就是“自私”的艺术。你的电量越高越持久,你给到对方的爱就越高品质、越无条件,也越持久。心不甘情不愿地付出,耗尽自己电量的崩溃和不断累积的悲伤、恐惧和愤怒只会伤害到你和你爱的人。
最后,我们需要觉察一下自己是否无意识地扮演了伴侣的后妈或者后爸。这个模式相当有趣,照顾甚至养育伴侣会给缺爱的、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带来巨大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但除非我们一辈子只享受这种养育的快感,不需要被关爱,不希望和对方一起成长,否则我们都需要以身作则地示范“自私”的艺术,支持自己和伴侣都成为一个拥有自爱能力和爱他能力的人。
你就是爱的源头,请爱护好爱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