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原谅自己爱的能力有限

避免落入假装正能量的四个陷阱

一些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呈现积极的态度。这在临床上被称为“积极思维成瘾”或“毒性积极”。这种一味拒绝负面情绪,实则无法面对真相、逃避问题的偏激做法,不仅无法创造真正的积极情绪,反而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陷阱一

假装正能量的人情绪上更容易抑郁。其实并非每个人每天每一刻都应该充满正能量,生活中需要负面情绪的平衡空间。回避让我们难过或愤怒的事情,不去处理它们,反而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超越。久而久之,累积的情绪压力会不断侵蚀我们的身体,导致焦虑和抑郁。

陷阱二

假装正能量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受害。有类似行为倾向的人通常在亲密关系中扮演拯救者或者付出者的角色。起初在自己生命能量充足的时候,通常能够给予对方很多支持,但一边付出爱,一边维持。正能量始终会快速耗尽,一旦能量被耗尽,他们将陷入恐惧、焦虑和愤怒当中,化身为受害者的角色。

陷阱三

假装正能量的人会慢慢失去同理心和共情力。因为一味地拒绝负面情绪,我们会无法容忍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完整情绪,我们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感到麻木,压抑地活在一个看似正向,但并不真实的世界里。其实这反而破坏了你们之间的关系。

陷阱四

假装正能量的人需要寻求帮助时难以启齿。为了保持自己积极和正向的人物设定,一些人会呈现他们很好,一切都没有问题的样子。他们的假装正能量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外壳,既阻碍了他们自己从内在向外寻求别人的帮助,也阻碍了关爱他们的人从外在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

一些人外表越积极,越光鲜,越成功,内在反而越压抑,越悲伤,越恐惧。他们已经受困于假装正能量的囚笼中太久了。接纳是疗愈的开始,当我们允许自己有负能量,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并在这个时候更多地关爱自己,而不是假装正能量展现给外界看,你会发现在你能量恢复之后,你会比过去更有正能量,而且是由内而外、自然生发的真正的正能量。

别再为发脾气而自责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发脾气是不好的,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有人会因为一时没能控制住情绪,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没压抑住情绪而深深自责。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一起来看看情绪发泄背后的积极意义。

情绪是内在能量低的报警,就像手机的低电量提醒。现代人的社会角色更加多元,承担的各种责任越来越多,面对的各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亲密关系没能给彼此充电,生活方式又不是特别健康,大家的电量会很容易耗尽,于是情绪预警就出现了。就像没睡饱就会有起床气一样,本来内在能量就很低了,外在事件又不断消耗你的能量,你的情绪当然会为你挺身而出,停止外在消耗能量的事件,提醒内在及时休息和充电,好好关照自己。

情绪是除了动口或动手以外,保护自己的必要手段。通过情绪维护自己的边界和权益,警告对方停止对自己的伤害行为,是非常合理的自我防卫,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能力。能够不断练习和提升这种能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示范,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更清晰地向家人和朋友表达你希望被怎样对待;更能够把这种合理的自我防卫和重要的生活能力传授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的生活因为更有智慧的情绪表达而受益。

所以,发脾气既可能是一种预警机制,又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当然,我们需要觉察因为自己的伤痛或状态糟糕而对别人发起的情绪攻击和情绪虐待,或是因为自己不会应对情绪而要求他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样的行为,即使事后会自责和道歉,也都会给对方和你自己带来深远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完美主义者自虐的七种模式

完美主义者的信仰是只有自己是完美的,自己比身边所有人都优秀,才有资格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自己心智世界中的暴君,常常会以以下七种模式虐待自己,阻碍自己的生命发展。

模式一

完美主义者工作过度,直到一切都完成才能放松。这会破坏他们生活的平衡,让他们持续处于紧绷的状态,错过和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机会和能力。

模式二

完美主义者总是对自己感到不满,自我批评。要知道,对自己太苛刻并不能激励自己表现得更好,反而会降低你的内驱力,甚至引发抑郁、焦虑、羞耻的心灵伤害。

模式三

完美主义者容易陷入绝对的思维圈套。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这样两极绝对的思维模式会让完美主义者失去了解真相的机会。

模式四

完美主义者很难寻求或接受帮助。因为总是觉得别人做的事情不够好,他们宁愿事无巨细地做每件事,而且他会认为寻求帮助是自己虚弱或无能的表现。

模式五

完美主义者想得太多,很容易拖延。完美主义者花过多的时间思考一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或焦虑自己不够好和失败的地方,这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拖延。

模式六

完美主义者会固步自封,不愿尝试新事物。他们喜欢坚持自己知道或擅长的事情。新事物对他们来说有风险,这种模式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模式七

完美主义者经常过度关注细节,导致效率低下。你有没有觉察自己有不断地重做任务,检查后再重做一遍检查的习惯?这大大降低了你完成总体目标的效率。

能够接纳自己的“不接纳”和“不完美”,其实是真正自然的状态,也是真正完美的状态。

改变评判自己的信念

很多人对自己有着诸多的评判,说起自己的不好,他们甚至可以滔滔不绝。但事实上,他们既不是权威,也不代表宇宙真理,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非常没有说服力。他们既不是喜悦的人、自由的人,也不是幸福的人、成功的人。一个不喜悦、不自由、不幸福、不成功的人,凭什么有资格,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评判自己的标准就是千真万确的,他们就真的如自己所认为的那样糟糕呢?

其实这些评判和我不够好的信念,大多来自童年时期的心灵创伤和家庭与社会中最亲近的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在无意识地接受了这些信息,然后就信以为真,将其奉为了信仰和真理。然而那些对我们下了这些判断的人,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呢?他们是某方面的权威吗?他们是科学家或人类学家吗?他们又代表着宇宙的真理?

即使是人类社会的某种文化共识,比如富有的人才值得被称颂,时尚的人才值得被追随,这些社会上的刻板思维也并没有任何资格来定义和评判你的人生。世界是多元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觉醒,并解开人类社会的作茧自缚,施加在大多数人身上的心灵枷锁,体会勇敢地活出自己的人生,你会成为身边人的光,带给他们极大的鼓舞和希望,整个世界都会为你鼓掌。

如果过得好,你不会评判自己;如果过得不好,你没资格评判自己。只需要相信,你是最棒的!

自我憎恨与自我残害

世界会有人憎恨自己吗?有的,而且还不在少数。这些人会发展出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憎恨”的生命模式,包括内在对自己施加持续的自我厌恶感、自卑感和自我评判。

自我憎恨的人十个内心独白,由浅入深依次是:

一、如果人们知道我真实的样子,他们会感到震惊。

二、我的内心是可怕的,可憎的。

三、我无法忍受我自己是谁,我很恶心,我很可耻,我很软弱。

四、任何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憎恨和伤害我。

五、可怕的事情总会发生在我身上,只是时间问题。

六、我在性和性别方面感到羞耻,我的身体令人反感。

七、我不值得被原谅,我就应该被嘲讽。

八、我注定会失败,我不值得同情和帮助。

九、我的一生都会很失败。

十、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为什么要活着。

自我憎恨的人通常遭遇过巨大的童年创伤,霸凌、性侵犯、有毒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虐待,以至于他们在存在本质的层面全面地否决自己。他们生活在由自己的心智所创造的悲惨世界中,并在这个世界里代替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变本加厉地残暴对待自己。

他们会完全放弃对生命发展的追求;容忍并忍耐糟糕的关系和其中衍生的各种伤害;生活稍微有一些改善就会亲手推翻它。自我憎恨不仅限制了他们在生活中取得进展,更会因为不断的内在攻击,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有时会做出伤害自己身体或危及自身生命的行为。

我遇到过一个十五岁就有过几次自残和自杀经历的女孩。一位男生在听过她的遭遇后,双手捂着自己的面部,无法相信这些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自己周围。其实这个十五岁的女孩是幸运的,她正在学习如何克服自卑和自我接纳。而就在我们身边,自我憎恨的自我残害行为也许正在发生,不断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多么需要更多爱的世界。

接纳自己爱的能力有限

关于亲密关系,你需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你或你的伴侣缺爱吗?

你或你的伴侣敢爱吗?

你或你的伴侣会爱吗?

这三个灵魂拷问揭示了恋爱困难的根本原因。

缺爱的感受来自我们在生命发展初期,特别是6岁以前,未能得到养育者足够的关爱,导致我们内在的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价值感缺失或发展不完善。缺爱的成人在情感中其实更像是一个孩子,需要找到一个情感养育者,来弥补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这会给伴侣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又因为自身心智的不成熟,他们通常找到的另一半也是一个缺爱的孩子,于是亲密关系变成了一场互相伤害的战争。

缺爱的成年人又普遍会在原生家庭和过往的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于是我们对亲密关系形成了某种心理障碍,导致我们不敢进入亲密关系、接受爱和付出爱。即使索性走进亲密关系,又会因为未曾在原生家庭和过往的亲密关系中,了解爱是什么和养成爱的能力,因为不会爱而导致亲密关系的失败和不长久。

真正的爱,发生在两个生命发展水平较高的人之间。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缺爱、不敢爱和不会爱,就需要接纳这个很多人都在面临的成长课题,带领自己重新完成一次内在成长的过程。在修复和重建自己的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和价值感后,我们将不再因为缺爱而继续乞讨爱,也将不再因为不敢爱而逃避爱,更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会如何爱自己,也拥有了爱他人的能力。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接纳

被另一个人全然地接纳了,爱的奇迹便会发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对自己的不接纳和不喜欢,甚至是憎恶。这些不接纳、不喜欢和自我憎恶,就像我们内在散发着恶臭的心灵垃圾堆,让我们小心翼翼、遮遮掩掩地生活,和任何人都保持距离,甚至自己都越来越背弃自己。

这些心灵垃圾并非是我们主动创造的,而是我们的生命特质在被其他人,特别是不富足、不成功、不幸福、不喜悦、无知却又自以为是的人,评判、歧视和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产生的。一个人曾被另一人歧视,自我的不接纳便产生了。这个人再把这个过程复制和传递给更多人,创造出更多人心中的心灵垃圾。后来,受苦的人们居然适应了这种恐怖的生活方式,认为这就是现实,这才是对的,甚至有人有意无意地在别人心中创造更多的心灵垃圾,包括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以让自己的心灵垃圾堆看起来小一些,自己生活得好一些、更成功一些。

而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接纳,被另一个人全然接纳了,爱的奇迹便发生。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生命经验?以接纳所展现的爱通常会给一个人的生命带来三个巨大的改变:首先,他们会放下巨大的心理负担,轻松、快乐、自由地和更多人连接,分享美好;接着,他们会更有智慧地发现,没什么对错,只是视角问题,自己曾经嗤之以鼻的特质恰恰可能是有待发展的优势;最后,即使是再不堪的人生,也可能因为一个人感受到了慈悲的力量而升起一份勇气,向阳而生。爱让我们内在曾经散发着恶臭的心灵垃圾堆,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青草地,甚至是散发着芬芳的心灵花园。

在这颗星球上的人与人之间,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爱的奇迹。而且它并不难——接纳另一个人,更接纳自己,我们就在创造这个奇迹。 fiVt96xcdwxzWwovXRP9GsudGtKIs9HDGXWaYhZjAjjnAtW7XeqR0DOMSTy5bvm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