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接纳受伤的灵魂

接纳是爱的开始,也是爱的根本

为什么身处各种关系,很多人依然感到深深的孤独呢?我们的确可以在各种关系中收获连接与陪伴,然而如果生命中未曾出现一个人,全然地接纳我们的一切,拥抱我们的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完美与残缺、神圣与卑鄙并存的本质,我们将无法在心灵层面感受到最高品质的爱。接纳让爱开始,爱到一个人的根本。

全然的接纳是什么样子呢?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展现脆弱,接纳会让你发现脆弱背后的力量;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诉说失败,接纳会让你发现失败背后的智慧;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释放愤怒,接纳会让你发现愤怒背后的自由;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说出恐惧,接纳会让你发现恐惧背后的勇气;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纵情悲伤,接纳会让你发现悲伤背后的喜悦;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忏悔内疚,接纳会让你发现内疚背后的成长;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面对羞耻,接纳会让你发现爱可以转化一切。

每个人最深的渴望便是活出本我,并感受到全然的接纳。愿有这样一位真正的朋友出现,全然地接纳你,治愈你一生的孤独,让你深刻地感受到被这个世界如是地接纳和爱着。如果没有那样的朋友,你也可以用最深刻最高品质的爱来接纳自己,做自己的灵魂导师,开启一段被爱和贡献爱的旅程吧!

是的,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受伤了

试着想象一下我们出生时的场景,我们以最脆弱和无助的状态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基本决定了我们亲密关系的底色和自己对于世界的信念。

当想到父母时,如果你会感到羞愧、内疚、冷漠、悲伤、恐惧或者是愤怒;当你和父母身处同一空间,你的身体会出现僵硬、紧绷、不知所措和想逃离的情况。很有可能,你就是童年创伤的受害者,而至亲所带来的伤害经验会转化为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各种情感障碍。

童年创伤是指在未成年时期发生的潜在创伤事件,分为三个大类和十个小项。首先是虐待,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和语言虐待;然后是忽视,包括情感忽视和疏于照看;最后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环境,包括酒精和药物的滥用、家庭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家人入狱和父母分居或离婚。这些事件不仅会在心理上摧毁一个人底层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还会在生理上影响大脑和身体的发育,要么让我们特别容易激动,做出攻击或逃避的本能反应,要么让我们日渐消沉和萎靡,情绪上感到持续的抑郁和焦虑,身体健康总是出现各种状况。

在大多数人群中,童年创伤的普遍性高达75%以上。又因为这样的伤痛来自亲密关系,导致非常多的人对他人失去信任,对亲密关系失去了信心。与别人之间的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紧张,越敏感。一旦某些核心伤痛在亲密关系中被触发,最爱的人便成为伤害我们最深的人。

很多人因为自己被困在自卑、焦虑不安、无法专注、情绪失控、悲观绝望、家暴虐待、关系疏离和事业挫败的生命状态而极度自责。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些也只是我们作为受害者,在无助的状态下遭遇了童年创伤后的表现。让我们像对待一个受伤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停止对自己的苛责和攻击,接纳这个受了伤的自己,把自己拥入怀中,开始用爱来疗愈自己。

是的,我们生活在各种歧视和评判中

在这个星球上应该没有其他物种比人类更喜好歧视与评判了。这些歧视与评判逐渐衍生人与人之间最明显又最普遍的伤害。无论是出于恐惧、无知还是自我憎恨,我们是如此善于把自己的不安全感、低价值感和自我厌恶的内在品质投射到其他人身上,通过歧视、评判甚至霸凌他人来安抚自己内心的痛苦。

这些歧视和评判普遍地发生在这十二个领域中:

一、外表身材

二、父母形象

三、家庭状况和条件

四、子女养育

五、财富事业

六、身心健康

七、性别或性取向

八、年龄

九、宗教信仰

十、身份地位

十一、口音/表达方式

十二、遗留创伤

除此之外,还包括种族、肤色、受教育程度、衣着等各个方面。商业社会的品牌竞争又加剧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等级。人们不断地给自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并不断创造更多、更高级的标签,以把自己和其他人区隔开来,让人类社会变成了一个充满隔阂、彼此竞争、相互歧视与评判的恐怖世界。一些人被我们歧视和评判着,我们又被另一些人歧视和评判着,那些歧视我们的人又被另一些人歧视和评判着。人人都在其中,无名地把自己的伤痛和恐惧转嫁给其他人,再通过其他人更多地转嫁出去,甚至遗传下去。在我看来,这才是人类所面对的最有威胁的病毒,也是人类的集体精神病,我们居然还合理化了这种赤裸裸的互相伤害。

有多少女生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不被欢迎、不被接纳、不被关爱、不被公平对待而深信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甚至自己的存在都是一个错误。她们用尽一生来迎合和讨好那些歧视她们、伤害她们的人……

我们在湖南郴州遇到一位七岁的小男孩,因为来自乡下,被城市里的同学嘲笑和排挤。他很想和其他同学一起玩,但这些同学就是不理他,以至于他需要通过攻击他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来被看见,老师和家长对他的斥责和不理解,让他想要离开这个世界……

痛苦无关性别,很多男生用尽一生投入到一场无休止的竞争和比赛中,试图通过成为胜利者获得理解和尊重。即使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地位已经是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亿万富翁。他个人在行业中受人尊敬,其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龙头,但他依然无法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家人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感觉自己像一个孤儿,行走在一个冰冷的世界……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歧视和评判的世界中,改善这种情况是一个巨大的心灵工程。如果想要有勇气和慈悲心对待自己、接纳自己,是不是需要先消除彼此内在的歧视与评判呢?

为什么痛苦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

人类的大脑偏爱痛苦的记忆,而不是快乐的体验。想想我们的祖先,他们生存的世界险象环生。假如从危险中死里逃生,他们印象深刻的是这次经历的危险,而不是那天晚上的烤肉好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生命模式,让他们最终生存了下来。然而时至今日,曾经让人类生存下来的有效机制,却极大地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比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默默付出,我们更容易记住他们曾经怎样伤害了我们;相比伴侣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关爱和照顾,我们更容易记住他们曾经怎样伤害了我们;相比兄弟姐妹、挚友亲朋带给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更容易记住他们曾经怎样伤害了我们。

慢慢地,这些痛苦的记忆构成我们对家人和朋友的印象,甚至成为一种信念,让我们无法与他们亲密,甚至害怕和其他人走进亲密关系。

大脑以这样的方式“保护”我们,而我们可以温柔地告诉它:“别担心,我已经长大了,我拥有了更多保护自己和关爱他人的能力。我们一起把痛苦的记忆转化为幸福的经验吧!”

这个世界不需要多一个内疚或羞耻的人

你会为什么而感到深深的内疚呢?你因为这份内疚而惩罚自己多久了呢?你为什么会感到深深的羞耻呢?你因为这份羞耻而伤害了自己多久?

也许你曾做错了一些事,辜负了一些人,伤害了一些人,甚至因为自己是那个幸存者而感到内疚,或是你曾被深深地伤害,被一些人侮辱,被一些人侵犯。内疚和羞耻是人类心理层面最为严重的伤痛,它从根本上否定我们的一切,甚至存在的合理性。内疚和羞耻又像是最最深层的心灵囚牢,深深地困住我们,阻隔了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连接和爱的流动。

记得在一个个案中,一个非常善良的人第一次有机会把自己内心最深的羞耻告诉给另外一个人。她曾经在生命中一个很特殊且困难的时期,有过婚内出轨的行为。因为这个羞耻的行为,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虽然她的先生并不知情,但因为她内在的自我惩罚,她忍耐了婚姻中长达七年的羞辱、攻击甚至是暴力对待。她无法保护自己,只是默默地承受,因为她觉得自己就应该被这样对待,就应该被这样惩罚。另外一方面,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乐于付出和奉献的人。她生活中99%的时间是在努力地让身边的人开心,自身却因为1%的羞耻,永远无法开心起来。

从今天开始,从此刻开始,无论别人对你做了什么,或者是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都请你从内疚和羞耻的幽暗地牢中走出来吧。

那些曾经发生在你身上,深深地伤害了你的事情,并不是你的错!请不要再继续折磨自己的内心。要理解那个时候,你还是个孩子,并未拥有爱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保护自己。

那些你曾对别人所做的,深深地伤害了他的事情,也并不是你的本意。因为我们清楚地看见你内在的善良。那个时候,你还未成长,并未拥有爱的能力,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超越恐惧和欲望。

为了曾经被你辜负、被你伤害的人,也为了曾经被人伤害的自己,请好好成长自己,拥有更多爱的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存在吧!这个世界不需要多一个内疚或羞耻的人,而更需要一个勇敢成长、真正拥有爱的能力的人。

不接纳他人对你施加的内疚操控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总让你活在内疚中。因为相比惩罚你,他们更希望你幸福,或者和你一起解决问题。即使问题真的解决不了,他们也会鼓励你好好成长,祝福你好好地生活。

而不太成熟或没有太多爱的能力的人,则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内疚游戏”作为一种策略,得到他们想要的补偿或控制权。他们通常会推卸责任到你的身上或者为自己开脱找借口;或者只要他们难过一天,你就应该内疚一天。

青涩的人更容易在情感中内疚,他们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伴侣,把所有的错误和过失扛下来,认为是自己搞砸了一段感情,甚至开始否定和攻击自己。我特别能理解这份痛苦,尤其是一些人本来就有内疚创伤,自我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都偏低,就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深陷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开启的“内疚游戏”。只要你没能让他们满足、满意,或者稍不留神忽略了他们,无意间刺激或伤害了他们,你便可能成为亲密关系中他们所谓的一切伤痛的源头或分手的理由。

就像开篇所说的,如果伴侣真的爱你,真的拥有爱的能力,他们会更看重你的幸福或者和你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你的伴侣还未具备这样的品质,也请不要再代替他们做一个惩罚自己的人。试着真正地爱自己,像一个拥有爱的能力的人那样对待自己,鼓励和支持自己走出内疚,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这对你、对别人和这个世界,都更有意义。

不照单全收他人对你的定义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便开始通过他人,包括我们的父母、老师、爱人、朋友等来了解我们是谁,我们是否够好,是否值得被爱,以及我们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有一位女性朋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是一位一路从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成长过来进入婚姻的女士,希望继续成为一位好太太。她很用心地付出,来经营自己的婚姻。而她的先生完全在另外一个生命状态中。他自卑而强势、没有安全感而多疑,经常在语言上,甚至肢体上贬低和攻击她。因为受困于要成为一个“好太太”的信念,我们也并不知道这个“好太太”的概念具体是怎么来的,如何定义的。她痛苦、压抑地承受着这一切,而且更戏剧性的是,她的先生在对她施虐后,还会对她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我这么做,就是要你知道世界多么险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状态下,她的自我价值感和世界观几近崩塌。

这样的剧情不仅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也频繁地发生在原生家庭的教育中。父母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状态,在不幸福的感受下,把不够好、不值得被爱的自我认知和不安全、充满伤害和危机四伏的世界观灌输给了他们处于空杯状态的孩子,于是复制出了又一个不幸福的人。

如果你也觉察到了这种现象,明白自己仅仅是这样被定义或塑造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觉醒。我想对大家说,不要被不幸福的他人定义了你自己的人生。即使是你所深爱、尊重或忠诚的人,也无权仅凭他们自己的喜好定义你,他们甚至无法仅凭自己有限的认知理解你。

不要照单全收他人,特别是不幸福的人对你的定义。你生命的奥秘和伟大经由你自己的探索和成长而展现。

接纳痛苦,才能超越痛苦

佛陀曾用这样一个比喻形容无量心。当尘埃落入水杯,我们会拒绝再喝这杯水,甚至倒掉这杯水;当尘埃落在大河,河流广大,足以接纳尘埃,我们还是会继续喝那条河里的水。尘埃好比伤痛,心胸决定我们是那只杯子,还是那条大河。

越是心胸狭窄的人,越是关注水杯里的那粒尘埃。一个伤痛,一次失败,就让他们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整个人生都被认定是失败的。他们愤怒而悲伤,很难善待自己,也很难善待他人。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抗伤痛或攻击别人,却很少关爱自己,带领自己通过实在的成长,从杯子的限制中解脱出来,汇入江河湖海。即使他们用尽一生,把尘埃过滤出去,成为了看似更加纯净的水,到头来他们或者发现自己的整个一生,依然还是一杯水,而没有得到发展;或者发现原来看似纯净的水里,竟然有比尘埃多万万倍的细菌和微生物。

越是心胸开阔的人,越是理解生命就是一条河流。一个伤痛,一次失败,对于生命来说,是太正常的存在了,而且还丰富了生命的阅历。他们平和而宁静,依然爱自己,做自己。他们也爱他人,允许他人做自己。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自我成长,过程中不仅接纳尘埃,拥抱痛苦,还将它们转化为矿物质,滋养自己和流经的两岸。他们的生命进程让自己和生命中遇到的其他人、其他场域都得到了爱的滋养。

有些人总是追问为什么,比如我为什么要受到这样的伤害?为什么是我的杯子里落入了尘埃?对抗痛苦,只会在痛苦中越陷越深。最后你甚至会忘记自己是水,而认为自己是那粒尘埃。

有些人则会追问自己应该如何改变这一切,比如怎样能成长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怎样爱自己爱他人?接纳痛苦,才能超越痛苦。你要始终记得自己是水,是生命之源,通过生命发展终将汇入大海。

勇敢爱自己,即使有人认为那是自私

很多人在学习和践行爱自己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自私和自爱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这样爱自己会不会被别人认为很自私呢?”

我们先从外部视角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对方是一个习惯了压抑自己的需求,不断满足别人的需求,甚至标榜自我牺牲的拯救者;又或者是一个欲壑难填,烂泥扶不上墙,不愿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寄生虫。无论你付出多少,无论这些付出占用了你多少的生命资源,但凡不能达到对方满意的程度或他们牺牲的水平,都可能会被对方认为是自私的。

但如果对方是一个爱自己的,对自己生命负责,生活相对幸福和满足,也愿意力所能及地支持和帮助身边伙伴的人,他们会理解你的困难和挑战,明白你要有能量才能贡献能量的基本道理。他们会把“要求”转化为“邀请”,甚至建议你先照顾好自己。因为他们爱你,他们明白爱满自溢的道理。

我们再从内在视角来觉察一下两者的区别。

如果出于自己的无知和未成长,不断地威逼、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让他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无止境地寻求恐惧的安慰和欲望的满足,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能量的黑洞,从未想到自己在接受这些能量之后,如何转化这些能量给更多人,这就是自私的。

如果出于自己的觉知和需要,自己主动开始照顾自己,关爱自己,在必要时邀请身边的家人、朋友给予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并明确知道在自己收获这些能量后,能更好地转化和付出这些能量帮助他人的话,这就是自爱。

而且我们通常发现,越是自我价值感低,习惯牺牲自己,优先满足别人,甚至讨好别人的人,越是会担心这个问题。而真的很自我,甚至很自私的人,反倒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他们会觉得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觉察到自己付出的爱远超过给自己的爱,请勇敢地多爱自己一些。 4hQtYUWQVU9nSByMNE9ZyR1kMB7QoLqPm0Q3U+Iay/RaBj3s3v2KB97y9Pa31Rp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