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也说心灵鸡汤

⊙ 朱法元

鸡汤者,大补之物也。《本草纲目》里记载:鸡汤能补大虚,尤以补气、养血、补精、填髓等为甚。患了感冒,中医认为不能吃补的,怕堵塞中焦,封闭感气;西医却主张多喝鸡汤,增强免疫力。现在西医的这个观念,好像也为中国人所接受了。

鸡汤养身,顾名思义,心灵鸡汤自然就是养心的了。“心灵鸡汤”一词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的杰克·坎菲德尔,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一本以《心灵鸡汤》命名的励志书,一年就狂销八百万册,此后几十年来,光他一人就写出了“鸡汤系列”80本,什么给豆蔻年华的、给为人父母的、给从军者的、给军人妻子的,甚至还有给爱宠物者的、给高尔夫球玩者的,等等等等,分门别类,应有尽有,总销量高达八千多万册。可见想喝心灵鸡汤者还是大有人在的,心灵鸡汤之于补心也是确实不虚的。

其实中国的心灵鸡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熬制了,《论语》《孟子》乃至《老子》《易经》等等,不都是一碗碗浇灌了无数心灵的鸡汤吗?后来的儒学发展和儒释道的融合推进,其教义经典可谓汗牛充栋,特别是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以陆王为代表的心学,更是集了孔孟之大成,以其浩繁卷帙覆盖华夏,辅导着无数志士仁人文治武力、修齐治平,这中间不知有多少优质的“鸡汤”,为一代代一批批的心灵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光是《朱子语类》《传习录》二书,就足够喝一壶的了!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喝过心灵鸡汤,如果说有从来不喝的,那他很可能是个愚昧无知者。当然这个“喝”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不仅从书本上得来,还有耳眼听闻、心脑领悟种种。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生有涯,知无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就成了一些尽人皆知、不胫而走的教条。如果这样的道理都不懂,岂不是愚昧无知?

鸡汤好喝,但也不宜喝得太多,太多就会发腻,难以消化,心灵鸡汤当然也是如此。现在的问题是,在铺天盖地的多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委实太多,多得令人见而生畏,闻之反胃。我想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读书,是不是与内容重复、毫无新意的心灵鸡汤太多,导致被灌晕了有关?

当然也有好的,我们决不能为表象而忽略了内涵,为黄沙而淹没了真金。看了这本《后话》,我也好像喝了一碗难得的心灵鸡汤,犹如喝腻了洋鸡汤忽然喝到了一碗真正的土鸡汤,有些回肠荡气,有些神清气爽。这200多条“晨语”,是作者卢作后从几年来发于朋友圈的一条条微信中精选出来的,都是获得了“亲”们高度认可、由衷点赞的“干货”。这些内容大多是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励志语句,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勉励和警醒,它来自于作者对读书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既引用了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又撷取了生动精练的民间俚语,文风也很有特色,用词造句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引文恰到好处,理、据相容,便于理解,读来引人入胜,给人启迪。不论是何身份地位的人,只要是有心阅读、用心体会,相信总有一条能够适应你、戳痛你、直击你心底,读后总会产生某种同感,引起某些共鸣,使你有所启发,有所省悟,有所收获。

我与作后是缘之所系,不仅是同乡、战友,又是同从军营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新闻骨干,人称“土记者”,转业后又同在新闻出版系统工作,还碰巧得很,同在一幢楼里购了房,成了邻居。如此多的“同”,使得我对作后的了解不断加深,觉得这个从大山深处走来的农家子弟,身上有着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勤于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比如明是非懂大义,坚持真理,守正崇仁;比如品行端庄,处事沉稳,做人踏实;比如讲信用讲感情,待人热情大方,彬彬有礼,颇有文人之气。如此等等,足具风范。作后的品质既有他自身的修炼,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的老家位于幕阜山脉的主峰黄龙山麓,那里本就是一个文风鼎盛的地方,世世代代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比如他这个名字,“作”是卢姓的辈分,卢氏一支派诗云:“崇儒重道从先进,盛德洪才作大方。忠厚传家光世绪,文章华国启贤良。”这一祖训的含义就不简单,隐喻了对子孙后代的训教和希望。他的父母生有四个儿子,他祖父嘱咐要以“佑启后人”四字分别命名,足见用心良苦。这四个字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明朝颜志邦在《颜氏家训》序言中说:“我黄门祖(指颜之推)恭立阙训,佑启后人。”作后排名第三,故有斯名。在这四兄弟的心里,这句箴言便也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一直用来鞭策激励自己,烛照自己成长进步。可见好的名字也是一碗心灵鸡汤,对人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作后之所以把他的微信短语称为“晨语”,是因为作者都是在早晨发出的,发出容易,写就难,从中可看出作后的勤奋努力,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语句虽短,可每一条的论述,都有一个主题、一个指向,都要力求得到读者的认可乃至赞赏,这就不是能够随意写成的。首先作者的想法要有独到之处,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情,不痛不痒的话叫做废话,人家不爱听。其次构思要巧妙,要能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能击中人性的要害。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阅读、深刻的思考,不懈的追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每条“晨语”,都蕴含着作者的艰辛,浸润着作者的心血,可谓来之不易。

人的一生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要过得顺利,过得精彩,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感悟,不断提升,让思想有高度,让情感有温度,让事业有力度,让生命有风度。我想,翻看《后话》,确实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作后要我为本书作序,我本不敢造次,盛情难却,只得写下这些,与读者诸君共勉。

2021年5月12日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 3PJ5HNxWpCLkqBlFAcZfi+qNj8AoBX4HTD2CSgr61CDZ1sUahZXFVpTSloJAyP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