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诗派是湖南诗歌的一个符号,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的陈惠芳,是土生土长的宁乡人,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作家、诗人。2011年的圣诞节,陈惠芳先生一行来到宁乡,口口声声要到宁乡过一个“诗人节”,第一站便抵达沩山。带着对诗歌的虔诚,带着复兴新乡土诗派的火种,我们谈天说地,我们把酒临风。
一晃六年过去,令我非常欣慰的是,顺沩江而下,宁乡终于吆喝了那么一些人,走出世俗,走出吃吃喝喝,走出KTV和258,在别人熟睡的时候,他们仰望星星,苦苦追寻。宁乡诗群那些纯粹的诗友们,应该都属于这一部分,我所了解的刘丙坤便是这样一位纯粹的诗人。
我想,刘丙坤的纯粹,应该主要来源于这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纯粹是一名教师,1993年学校毕业后即参加教育工作,并且有20年就活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另一方面,他长期工作在佛教圣地沩山,博大神奇的大沩山,人杰地灵,情怀荡漾,孕育了他绵绵不绝的纯粹与诗情。
要当好一名诗人,首先必须当好一名教师,这是刘丙坤几十年最深的体会。他认为,一个只会在讲台上教书的老师,最多只能算个“教书匠”,一个既会教书,又能将教书的心得体会、管理经验形成文字的老师,才可以算得上称职或者优秀的教师。近十年来,刘丙坤全方位涉猎,多视角研究,撰写了大量的优秀论文,每年都可以拿回省市的大奖。
2012年,刘丙坤加入了宁乡市作家协会,多年的生活积累,大沩山厚重的文化,以“名山、名诗、名人、名茶”为主题,彰显“名山学府”优越的教学环境,蓬勃了他的文学创作热情。成为宁乡市诗散文协会理事和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以后,他把近几年创作的诗歌结集,便有了这本沉甸甸的《银杏树下》。
因为诗歌与刘丙坤结缘,我非常喜欢他的这些短诗,比如集子里的《山》《再梦一回山溪》《血液中漂浮的家谱》《元宵节》《设想一个初夏的下午》《洪水的后遗症》《走进军营》《一路向东之石头记》《方向》等等。我喜欢他这种坚实、简约的风格,喜欢他这种发自内心的低语,给我们带来的清新的感受。他的这些诗,脱胎于新乡土诗派,有的甚至就是新乡土诗派宁乡诗群的同题作品,写得简单,写得朴实,写得随意,读起来唯美,听起来愉悦,咀嚼起来回味无穷。
在第五辑《红尘有雾》中有一首《水仙花》,他是这样写的,一泓浅水,亦可蜗居/一个退隐江湖的梦/从未奢望抵达/只是,轻轻地,轻轻地/把绿色的风,扶上彼岸/静静地坐,静静地开,静静地落/拒绝月光引诱,远离百花争妍/让春,就这样默默/潜入内心。
诗从盆栽水浅入手,春意盎然中收尾,写得那么纯净,那么诗性,那么充满灵气。水仙花的梦其实很简单,只是眷恋着春天,眷恋着春天里绿色的风。其实,这也是诗人发自心底的呼唤,梦想在这里启航,必将抵达风平浪静的彼岸。
诗歌,曾经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新的时代,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文学的繁荣,诗歌的繁荣,必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诗人的高尚情操,诗歌的精品力作,必将成为人们美好的精神追求。衷心祝愿刘丙坤写出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我的这些一孔之见,真的不能叫做序,应该叫做真心真意地为诗歌捧一个场。
(作者系湖南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副主席,长沙市文联常委,宁乡市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