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点歌风波

春节过后不久,刘强上班时往大队值班室去打一转,顺便看看有无犯人的信件、包裹。

走进值班室,大队干事刘光明一见刘强就说:“老刘,《新生报》登了熊根水那篇文章。”

“哦,”刘强看了一眼正在吸烟的应树根,拿过刘光明递给他的报纸,找到那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坐在沙发上看。看完了,刘强抬起头来,还没开口,应树根先张了嘴:“看到熊根水的改造体会,想起‘严打’那几年,我们劝他说破了嘴都没用,现在终于后悔了,这些家伙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年轻人就这样,”刘强说,“有的懂事早,有的懂事晚。”

应树根接着说:“熊根水有这个积极性就让他多写一些,他是积改分子,还可以让他参加你们中队积改小组,大队要成立积委会。”

刘强和应树根说了一会儿话,见没事了便拿着几封信离开了大队。

中队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刘强还没走到二楼楼梯口,便听见陈兴国说话的声音,推开门一看,熊根水站在办公桌前,背对着门,转身见刘强来了叫了一声“指导员”,便靠一边侧侧身子。

“他那篇文章今天登出来了。”陈兴国说。

“刚才刘光明给我看了,好事。”刘强朝着熊根水说,“坐下说。”

刘强给自己泡了杯茶坐下说:“应教导员也看了你这篇文章,鼓励你要多写,要你参加中队积改活动。”

“好。”熊根水笑着点点头。

刘强接着道:“我们也希望你多写一些。除了劳动,写文章就是你参加中队积改活动的方式。以后,你就拜陈队长为师,也可以去找男教学组的干部帮忙。”

熊根水连说了两个“好”字。

熊根水走后,刘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记事本,翻了一会儿对陈兴国说:“前年积改1个,去年1个,两年29个。大队成立积委会,我们中队就成立积改组,监号成立积改小组。每个积改小组有4—6个人,抓住这些骨干带动其他人,工作就不难做。”

陈兴国笑笑说:“你说了就是。”说罢向刘强招呼一声“先放下包袱”,便上厕所去了。

冬日的监舍比较安静,走廊上没几个人。陈兴国走进厕所时,邹永福在解大手。陈兴国皱皱眉,一股实在难闻的臊臭味直冲鼻孔。偏偏此时邹永福还开口问话:“陈队长,指导员在吗?”陈兴国紧闭的唇缝里挤出一个字:“在。”解完小手陈兴国逃也似的出了厕所。

每次上厕所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情。一层楼一个卫生间,警囚合用。卫生间和监舍一样大小,中间过道,一边洗脸池,一边是一条无间隔的槽子,大小便通用。厕所每天有人打扫,但就是味道难闻,比农村的茅厕好不了多少。陈兴国来自农村,虽然不嫌弃监舍卫生间,但解完手总是令他想起自己的家。

陈兴国在单位上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夫妻俩住四合院。四合院过去是隔壁一个劳改单位的监舍,“文革”期间四合院及周边部分地块划给了西山支队,现在成了支队部分民警和工人的宿舍。陈兴国夫妻俩住两间平房,厨房是另外搭建的,上厕所只能到百米外,但晚上只能在家里解决,所以住四合院的人,家里必定放个马桶或痰盂,第二天再倒掉。奇怪的是,家里成天摆着个马桶,但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不像这中队监舍的卫生间,一进门就难闻得要死。陈兴国心想,监舍的卫生间脏臭还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好好打扫。

回到办公室,陈兴国说:“厕所味道实在难闻。”

刘强正低头在记事本上写着什么,一听陈兴国这话,便放下手中笔说道:“男犯就是脏。我问过祝春霞女犯厕所是不是也难闻,她说‘还好’。哪天我们去那边看看。”

“报告。”

忽然一声传来,两人一看虚掩着的门被轻轻推开,邹永福探头看着屋内。

刘强让他进来。邹永福上前一步,朝着刘强就鞠了一躬:“谢谢指导员!”

“你坐下。”刘强见他有事要说的样子。

“昨天我老婆来了,我才知道指导员帮我家解决了大问题。”

原来,邹永福去年初来到西山支队服刑后,妻子因所在厂子停产无事可做,几个月分文不进,一家四口生活实在维持不下去。去年1月探监时,妻子在他面前哭哭啼啼,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着:“与你离婚,我不忍心十几年夫妻感情。不离吧,一家四口柴米油盐吃穿样样全靠我。可现在事都没有做,你叫我怎么办?……”面对泪眼汪汪的妻子,邹永福的心似刀绞一般。整整三天他不吃不喝,晚上躺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汩汩的泪水浸湿了枕头……刘强得悉邹永福家里的变故后,便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了情况,安慰了一番。邹永福走后,刘强便给他妻子所在厂子写了信,介绍了她丈夫在监狱的良好改造表现,表达了请求厂领导给予帮助的意见。邹永福妻子所在厂子的领导收到信后,很快想办法安排她上了班,并在年底破例补助她家50元。昨天她来探监时说一定要当面感谢指导员……

“我说怎么你老婆昨天来精神好多了……”陈兴国点点头说,“碰到刘指导员,你是好福气。好好改造,不要走冤枉路。”邹永福因和同犯打架,被关禁闭一次。

“是。”邹永福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指导员这样帮我,我再惹事那真对不起队长。”

“能改就好。”刘强说,“陈队长刚刚说的,也是我对你的希望。”

邹永福一副感激不尽的神情,向两个队长再次表态后出了办公室。

“地方上对我们劳改队的工作还是蛮支持的。”刘强心有感触地说,“我是以中队名义写信,应教在信上签了字,盖了章。”

陈兴国说:“这是稳定犯人的好事。”

刘强说:“我去跟他说一下。”

刘强下楼后,陈兴国正喝茶,门口又一声“报告”传来。中队就这样,只要休息就会不断有人来找你,难得消停一下。

进门“报告”的是马贱根。他一进办公室就说:“陈队长,有件事我想报告。”

“你说。”

马贱根轻轻把办公室门带上说:“广播站从昨天开始有女犯点程才的歌。”

“程才的歌?”

“就是程才在春节晚会上唱的《小白杨》。”

“哦?”陈兴国认真地听着。

“好像是二大队柳如玉点的。”马贱根说,支队广播站的点歌栏从来都是让犯人点名人名歌,没点过犯人的歌。

陈兴国接口道:“也许是广播站有新规定。”

“本来我都觉得没什么,后来仔细想这里面有问题。”

“什么问题?”

马贱根说:“那个柳如玉,原来在四大队学徒,程才当过她师傅。”

陈兴国认真地看着对方:“你意思是?”

马贱根似乎被陈队长看得有点不自然,咧了咧嘴说:“我就觉得他们两个有关系……我跟程才没多大意见,本来不想跟队长汇报。”

这家伙不会是吃醋吧?在这有男有女的劳改队,一心想讨好女犯的人很多,但因没机会又喜欢吃醋的人也不少,马贱根不会是这类人吧?陈兴国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认真地说道:“你讲的这个情况我知道了,你能主动汇报很好。”

马贱根听了陈队长这话,心里感觉良好地走了。

陈兴国等着刘强回来好汇报,但到下班时他还未回中队。下午上班见面后,陈兴国把这事说了。刘强一听脱口而出:“这家伙不是嫉妒人家吧?如果有问题,也是那边的事,跟程才有什么关系?”

过了会儿,刘强问道:“有几个人点他唱的歌?”

“只听说一个女犯点他的歌。”

过了会儿刘强说:“马贱根也算是老实人,他的怀疑恐怕不无道理。还记得那把缸猪油吧?那个事虽没结果,但我就觉得点歌是女犯讨好程才。这家伙一表人才,歌唱得好,女犯讨好他很自然。”

“但女犯点他唱的歌,跟他本人没关系呀?”

“有没有关系很难说。这家伙也是个老流氓,一见女犯就拔不出眼睛。”

陈兴国思索一会儿后说:“那个女犯点他的歌可能是一种暗号?”

没那么复杂吧?刘强心里想,也许事情没他们想得这么复杂。他说道:“女犯点歌,不要经过干部呀?”

“我也是听马贱根说才知道。”陈兴国道:“犯人在广播站点歌,不用经过干部。”

刘强歪着头道:“没油盐的事,我们不管。”他看下手表说:“快三点了,我到车间去,和马小牛说一下上午开会的事。大队要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要建好多台账档案,还有工艺考核记录。今年重点是提高质量,利润要超去年。”

刘强他们不愿去管女犯点歌这种“没油盐的事”,但这事却主动找上门来了。

这天上午陈兴国在办公室填写考核表,忽然接到老婆黄珍的电话。黄珍在二大队二中队带班,兼管内勤。她在电话中说要他到她那边去一下,他问什么事,她不肯说,就说让他去一下不要多久。陈兴国无奈,老婆的话还得听,正好监舍里没人可以抽空去一下。

陈兴国兴冲冲地下楼,穿过界屋,几分钟便到了女犯大院北楼。

“吃个糖。”陈兴国一进门刚在长条椅上坐下,彭彩云就从桌上拿起糖递给他说,“还是过年的。”

陈兴国接过糖说:“就你们两个呀?”

彭彩云说:“我们中队上早班,人都在车间。”

黄珍看着自己老公说:“喝水么?”

陈兴国摇摇头:“刚刚喝过了。”

黄珍又说:“彭姐找你。”

陈兴国一听知道自己猜对了。刚才过来时他就想,肯定是别人有事找自己,只不过让她出面打电话而已。

“一点小事,电话里说不清,只好让你夫人出马。”

陈兴国笑笑说:“大姐有事直接打电话就是了,我还敢不听呀?”

彭彩云打着哈哈说:“真的是一点小事,不敢劳驾。”

原来,自从支队春节晚会程才一曲《小白杨》唱响之后,这歌在二大队一中队的女人们中一直热度不减,每天上下班不少人都哼唱着《小白杨》的乐曲,下班后在监舍也唱,晚上睡觉前必唱。有道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九个女人一个菜市场。三○四监舍更是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人哼着“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到了晚上大家钻进被窝了,真正的大戏才开始。虽然监号的灯始终亮着,但人们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你一句我一句毫无节制地议论起“歌唱家”程才来。先是评论他的唱歌本身如音色、声调、情感等,接着又对其人品头论足起来,有的说他身材好,男人味十足,有的说他眼睛大,好迷人,是西山支队第一美男……但说着说着,就有人控制不住地说道:“他唱歌时,我就忍不住胡思乱想……”此话一出,有人放肆地笑起来,但很快就没声音了。静谧中,只听见女人们一声声的叹息。刚才说话的名叫熊秋英,三十岁的样子,从来都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毫不掩饰自己的所思所想,为此常遭民警批评,但今天她说的话倒是引人共鸣,号子里所有的女人都看过“歌唱家”的演出,谁敢说对他没点想法?……沉默,长久的沉默,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仿佛夜空中突然响起一声惊雷,二十来岁的王玲玲突然带着一丝哭腔似的说:“我也是,我……就想和他睡。”“我也想……”有人附和道。“别说啦!”忽然有人用屁股重重地敲了一下床板,是组长徐小芹。三○四监号的响声惊动了走廊上的值班犯,只见她披着一件大衣轻轻地来到监舍门口,看看并无什么异常情况,只是大家好像都还没睡着,一个个辗转反侧,伴随着轻重不一的叹息声,便又轻轻地走了。值班犯离开后,睡在下铺的阎冬娥说:“年轻人尽想些没用的事。”“要是我能变成一只蝴蝶飞到他身边去就好。”说话的是名叫徐秋红的年轻女犯,脸上有青春痘。心里暗恋程才的王玲玲心里不高兴了,忍不住吐出一句话道:“也不照照镜子。”当年徐秋红也是程才的徒弟,也曾争宠,只是和程才的关系不温不火,但谁也剥夺不了她爱程才的权利。她忽地一下抬起头看着王玲玲道:“我想他关你屁事?他是你老公呀?”王玲玲也不示弱:“是我老公又怎样?”“啧啧啧”一直未发声的柳如玉也加入了嘴仗:“还真把人家当老公了。人家是歌唱家,又是美男子,你一张寡妇脸,人家会要么?”“吵死了。”熊秋英大声道。熊秋英是个谁都不敢惹的人,大家见她嗓门大了,便不再吭声。过了会儿,王玲玲说:“哼,我想起来了。”王玲玲见柳如玉帮徐秋红的腔,便干脆坐起来把棉袄披在身上说,“去年那一把缸猪油就是你送给他的。”“你胡说。”柳如玉真急了,从被窝里探起了头。去年她送猪油的事后来不小心说漏了嘴让王玲玲知道了,今天王玲玲揭开这事,让她无从争辩。“我胡说?”王玲玲道,“你心中就是有鬼……”“你们说话小点声。”那个披着值班大衣的中年女犯又走进门来告诫道。阎冬娥马上接口说:“别吵了,睡觉吧。”值班犯走后,徐小芹说:“明天起来都照照镜子。”说罢侧转身,面朝里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上午,彭彩云就掌握了头天晚上三○四监舍发生的事,并把王玲玲叫来问话,王玲玲说了去年没搞清楚的问题。但王玲玲去年为什么不举报?她说那时两人关系尚好,她也只是怀疑,没有确切证据,后来她又从柳如玉的言语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但民警已经不谈这事了。现在彭彩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因为大队早已尘封此事,她只是想了解真相,对柳如玉此人有个更确切的了解。因而她把去年“一缸猪油”事件的来龙去脉讲给了陈兴国听,想让他找程才核实一下真伪。但陈兴国一听就摇头:“过去了这么久,他哪会承认哟?”心里想的却是:女人就是啰唆,一点屁事还津津有味,紧追不舍。

“从她点那个男犯唱的歌,我就猜到是她了。本来我都不敢肯定。”彭彩云说。

陈兴国笑笑道:“那我就问问他。”说罢就告别下楼。

彭彩云送到门口:“谢谢!”

这天下午,当陈兴国绘声绘色地说了从彭彩云那里听来的情况后,刘强也笑笑说:“这家伙还搞得女的争风吃醋。”

当陈兴国问要不要叫程才来问问那把缸猪油的事时,刘强摇摇头说:“你还不了解他呀?打死都不会说的,这些女干部不了解男犯。”

陈兴国认同地点着头。两人聊了一会儿,刘强说:“有项工作我想了好久。现在改造工作大气候虽然好,但犯情还是很复杂,前几天江中支队又跑了人。我想防逃工作要抓住不放,但怎么抓有讲究。我们要主动突击,要牵着犯人的鼻子走。我想今年中队成立三个组:一个是已经成立的积改组,引导犯人积极改造;第二是报道组,让熊根水当组长,再物色个把两个人,向《新生报》还有支队《彼岸》小报投文章,包括中队墙报,宣传改造表现好、有进步的,把正气树起来;第三个就是文艺组,程才会唱歌,张玉树会吹笛子,再鼓励报名,凑一个组,让程才当组长,平时让他们练练。这个组我还没多大把握,不知搞不搞得起来?”

“一共三个组。”陈兴国说,“积改组是大队要成立的,报道组大队成立了,我们中队自己成立一个,加强报道,找得到愿意写的人也可以,找不到就把学习宣传员纳进来。就是有个问题,稿纸要解决,熊根水前几天都问过我。”

刘强说:“纸的事情我来解决,到教学组、管教科、办公室去找人要点,实在不行到大队要空本子给他们用。”说罢又道,“笔没问题吧?”

陈兴国说:“笔没问题,听熊根水说他那篇文章先在《彼岸》登了,教学组干部奖了他一支圆珠笔、一个本子。”

刘强点点头。陈兴国接着说:“文艺组成立有点难度,但搞得起来有好处,省得这些家伙没事就打扑克。”

刘强高兴地说:“我就是这样想的,搞个文艺组,平时让他们活动,把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少打点牌,免得赌博。”见陈兴国打烟过来,刘强便拿起桌上的打火机把两人的烟点了,然后又道,“搞几个组也不需要花什么精力,不耽搁生产,让他们自己组织就行。三个组都可以考核,报道组规定任务,在墙报、《彼岸》、广播站和《新生报》登了文章的区别奖分,其他两个组根据活动效果考虑奖分。”

陈兴国点点头道:“我觉得行。”

“原来我在部队就是这样的,年轻人闲不住,业余时间组织他们打篮球搞搞活动什么的,很充实,人太清闲了容易出事。”刘强在烟灰缸上弹弹灰接着道,“劳改队其实也差不多,都是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人,这样搞有好处。”

见陈兴国没再说什么,刘强道:“这项工作具体你来抓,有什么问题再商量。明天开会我会说一下,大队我也会打招呼。你可以先抓起来。”

陈兴国雷厉风行,没几天就把报道组和文艺组建起来了。报道组除了熊根水外还有程才和金玉源两人,文艺组有四个人,除程才、张玉树还有一个会拉点二胡的,另一个年轻人爱好音乐,表示要跟程才学唱歌。

半个月后,一篇题为《邹永福的悲与喜》的文章在支队小报《彼岸》刊出。之后男教学组的周文彬又以支队通联站的名义向《新生报》推荐此文,一个月后该文便在《新生报》发表。很快,刘强帮助邹永福家里解决困难的事在各大队传开,渐渐地,本大队一些民警也知道了。

刘强知道这事时有点意外,那天他看完报纸后对陈兴国说:“写我不好,人家以为我有什么目的。”

陈兴国说:“没什么吧?应教也说‘应该宣传我们的干部’。熊根水这篇文章我看过,他说是邹永福让他写的。昨天熊根水还说男教学组的周干部表扬了他,还要奖2分。”

刘强边打烟边说道:“马小牛他们带班辛苦,多写写他们。”

陈兴国的眸子里充满了敬重的光波,他点了点头。以后在布置报道任务时,陈兴国对此进行了强调,并要求报道组在宣传正面的人和事的同时可以参考《新生报》上的内容,写点议论文章,批评犯人改造生活中的坏事情、坏现象。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熊根水、程才等几个“业余记者”在感到“没有什么好人好事可写”了时,在四五月份的时候,两个人终于各写了一篇议论文章,先后送给陈兴国审阅。熊根水写的议论文,是针对一些余刑不长的犯人劳动磨洋工的现象发表议论,批评这种“投机改造”的行为。但文章写得一般,陈兴国稍作修改后批示只投广播站和《彼岸》。程才写的是对某一种特定人物的批评性的议论,字数不多,大意是说中队里有种人喜欢骗吃骗喝,长期利用队长对他的关心诈人东西,并不点名地举了年初发生的“奶粉事件”,进而批评这种人不地道,并扣了顶“没改造好”的帽子。对于“奶粉事件”陈兴国很清楚,那是年初程才在监舍走廊里为一件什么事扬手要打马贱根,手还没落下,马贱根自己就仰头倒在地上,倒地时后脑勺擦着了墙根,出了点血。刘强让陈兴国把他送往医务所去检查处理,正在院子图书亭窗口的应树根见后问了情况,立马下令“罚程才两包奶粉”。当时陈兴国有点不解,从医务所回中队办公室后把这事说了,刘强习以为常地说:“他喜欢这样。”此事涉及大队领导,陈兴国比较谨慎,他把程才叫到办公室,想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当程才明白陈兴国的意思后,脸上现出一种不无嘲讽的表情说:“不瞒你说,我就看不惯马贱根这种人,上次我又没打到他,为两包奶粉他自己倒地上——你看,他就是这样讹人的。”

“偶尔发生的事,不是常见现象吧?”

“嗐,”程才笑笑说,“陈队长你不知道,他除了‘脑膜炎’还有个外号叫‘马奶粉’,他哪年不要捞几包奶粉吃。”

陈兴国是中队的后来人,对过去的事不甚了解,便随口问道:“都是因为打架队长罚给他的?”

程才点头道:“他没人接见,队长同情他,只要他吃了亏,队长就叫人罚奶粉给他。”

陈兴国没有马上接话,心里思忖他写这篇议论文的意图,也许他对罚奶粉的事有看法。他两眼炯炯地盯着对方道:“你对罚奶粉的事怎么看?”说完又补充道,“你是作者,我作为编辑,我们探讨一下。”

程才认真地看了一眼自己的队长。他知道这个陈队长是大学生,在中队甚至整个大队都是最有文化的,也善于讲道理。程才来此多年,觉得陈队长是一个可信的人,于是笑笑说:“违反监规打架队长怎么处理都行,罚奶粉——这算什么?搞不懂。”说罢又笑笑道,“后来罚多了,也就没想法了。”

陈兴国没有明确表露自己的态度,他觉得对方写这篇稿子的用意还正常,稿子内容看不出对管教干部的评价,文章的笔墨集中在对马贱根式的人物进行议论和批评。但如果真要把这篇稿子推出去,恐怕会引起相关敏感人物的怀疑,陈兴国决定让刘强来定夺,于是鼓励了程才几句,以防挫伤他写稿的积极性。

当天下午,刘强在办公室听了陈兴国的汇报后,觉得程才这人有起码的是非观。于是不由得想起年初程才被罚奶粉后的情景。那天程才被勒令罚给马贱根两包奶粉后,找到刘强说:“以前罚我奶粉也就算了,现在还罚我奶粉。”程才说罢,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不无轻蔑。看到程才那样子,刘强的心里也为难,不愿看到大队领导被犯人非议。现在面对程才这篇稿子,刘强有了主意,他对陈兴国说:“你处理得好。文章虽然批评了歪风邪气,但涉及大队领导要慎重,免得惹麻烦。”

陈兴国说:“中队墙报上用可以吧?”

刘强歪着头想了想道:“可以。”

陈兴国点了点头。但他们没想到,这事又给程才招来了麻烦。 MGpGlwmSaVTsoc/M+Y9c5vY1ExSZPK/uFAr8oXR0d1pmQeAIiHDxXh4QDuM2mK4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