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凉亭

挑着一担小鸭,走了许久,腿僵了,人乏了,小鸭们像是入眠了。一个凉亭就出现在前边,好像应了他突然冒出的歇脚的念头。箩筐一停,小鸭顿时叫起来,仿佛到了家。他坐进凉亭,掀开箩筐,一片攒动的嫩黄。

有一个背着草篰的农夫经过,驻足凑近,看着黄澄澄、毛茸茸的小鸭,说是要买几只回去给小儿子当小伙伴。

卖小鸭的小贩问:这野地怎么冒出个凉亭?还真是好地方,替走远路的人着想。

农夫说:供过往的行人歇歇脚,避避雨,我们村还没个村名,有人称我们是凉亭村,见到凉亭,就快到我们村了。

小贩说:凉亭村好客。

农夫问起价钱,就迟疑,好是好,只是一时拿不出钱。他说:我们这一带,各家各户都养蚕,春天,大家手里没钱,得等到农历五月,卖了茧子,才能有钱。

小贩掏出粗糙的霉头纸(包装土特产的纸)说:我在老家萧山常常采取赊账的办法,你看这样妥不妥,记下你的姓名、住址、数量、钱数,你把小鸭拿走,到时候,我来收账。

农夫报了姓名、住址,还按了手印——小贩竟带着印泥。农夫说:萧山到桐乡的石门镇,路可是很远呢,我最远也只去过石门镇。

小贩顿顿足,说:我这腿,很勤快,带我到了这里。

农夫领着小贩进了凉亭村,村里到处都是桑树。转了一圈,仿佛撒下声音,满村都响着小鸭的叫声,伴随着小孩的笑声。

小贩的担子两头的箩筐空了,轻了,怀里揣着的那张霉头纸上写满了字和数。不会写,就画了个凉亭。

那个领他进村的农夫,还请他一起用了个早晚饭,说是添一双筷子的事儿。叫他留宿,他说:趁凉爽,赶夜路。

过了端午节,小贩成了小商贩,挑了一担小孩喜欢的物件,顺便来收取小鸭的赊账。走到凉亭,歇歇脚,这一次箩筐里可没有声音,不过,想象孩子们拿到小玩意的反应,他就笑了。他没孩子,喜欢听孩子笑。

突然,他慌了。手忍不住伸进怀中的袋,能摸到似乎是融化了的麦芽糖。途中遇上一场雷雨,淋了,现在衣衫干了,霉头纸却成了一团纸浆,吸饱了雨水,一捏,还捏出墨色的汁水,像山林里的野果。

麻烦了。墨字已洇开,姓名、住址、款数,消失在纸浆里。他一向只记得小鸭,别人看来一色一样的小鸭,他能辨认出哪一只是哪一只,但是,记不住人名,甚至所有人的面孔都一样,只知男女。

收账凭账单,无凭无据,谁会认赊账?他记得凉亭相识的那个农夫——小儿缺了两颗当嘴的门牙,笑起来漏风,那天晚饭,小孩连饭也不安心吃了,模仿小鸭的叫,很逼真。

一村的蚕宝宝结茧了吧?仿佛他也缠入无形的大茧中。因为这个凉亭,他接近了一村人,现在,小鸭该长大了。

炊烟升起,小贩进了村,一路吆喝。听见鸭叫,就探头看院。

不等他开口讨债——也不知怎么说,院中人说:哎呀,你总算来了。

小贩一喜,人家似乎就等待着他呢。

那户人家,给了他小鸭的赊款,还要他点一点。他顺手装入袋里,说:让你们记挂着,费心了。

这些日子,小鸭的赊款,他想一次,是一件事,再想一次,又增加一件事,心中就挂了很多事,事多心累。

小贩没料到如此顺利,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对一对赊账——凭据。竟还有人,将他来的消息传播开去,有人找来交钱。省得他跑脚。收了账,出了货——小孩看中货担里的小玩具,大人付钱。

最后一家,是他在凉亭遇到的那个农夫。农夫说:我这小儿,常问起,小鸭长大了,伯伯怎么还不来呢?

农夫的儿子数着几只鸭子,让小贩看。

小贩说:这个村,是小鸭的家,明年春天,我还来。

那个晚餐,又“添了一双筷子”。饭后告别,他要了几个“蚕宝宝”。他和衣,在凉亭过了一夜。他借着月光,点了钱。已忘了名字的赊账,可是,一担小鸭的赊款,一点不少。

不知谁先叫起,反正有凉亭那个村庄(凉亭离村庄有两里远,坐落在入村的道路旁),就被叫成鸭兜村了。凉亭像兜口。据传,村外河边的凉亭,为清朝光绪年间,由村里人自发建起。 P1ugKXiUiKeu/pHcJ0qL3OcFGz4QmJS9ff2g01/P7DOhyh7BX6uouHvqceLHeB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