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看见美国司法光环背后的阴影

陈柏峰

刑事诉讼学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刑事诉讼的历史就是辩护权扩充的历史”,而谈及辩护权,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美国联邦宪法第六修正案中列举的辩护权:“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权……取得律师帮助为其辩护。”美国是世界上刑事辩护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关于辩护权的宪法条款及众多知名经典判例为刑事诉讼立法和研究都提供了不少灵感。毫无疑问,美国联邦宪法为其刑事辩护制度戴上了一个耀眼的光环。有了这个光环的笼罩,美国的刑事辩护制度“看起来很美”。但本书的作者告诉人们,当你走近它,就会发现耀眼光环背后有着一大片不为人知的阴影:同样的犯罪,结局大不相同;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种族,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差异对待;而面对刑事司法的不平等,弱势群体的抗争,可能再生产不平等。

美国联邦宪法虽然赋予每一位被告人平等的辩护权,但当这一权利从纸面走向实践时,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被告人真正享有的辩护权显然是不平等的。虽然法律在增进平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也放任或忽视了很多不平等的现象。法律将人、物和事件归于一定的类别,并按照某种标准予以调整,但并不能自动解除某些群体在社会中所遭遇的歧视性、压制性待遇。就辩护权而言,人们往往容易看到法律文本上的庄严宣告和判例中大法官们的旁征博引,却难以看到司法实践中被告人在法庭内外面临的种种困境。虽然法律平等地赋予每个被告人以“光环”,但只有部分被告人能享受这一“光环”,很多被告人难以走出不平等的阴影。

看见司法的光环很容易,看见光环背后的阴影却很难。这是因为,司法的光环就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出现在官方的文件和宣示里,往往还附有详细的数据来点缀成就。司法的阴影却藏匿于未能见诸文字的实践中,若非亲身体悟或躬身实践观察,实在难以发现。本书的研究提供了看到司法阴影的可行路径。

为了探寻被告人与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互动关系,马修·克莱尔博士自2015年至2019年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展开了五年的法律社会学研究。他花费了100余小时旁听刑事审判,又以实习生身份担任公设辩护律师助理参加了120小时刑事庭审,旁听及经受访者讲述的案件总量达150起。他还对63位被告人、111名司法官员及法律工作者展开了访谈,所有的田野笔记去芜存菁后汇聚成了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详细记述在了附录中,慷慨展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大量实证数据。正是这样扎实的田野调查,才让作者发现美国辩护制度光环背后的阴影:宪法赋予每一位被告人享有辩护权,但不能保证每一位被告人都获得公正审判。正义也有贵贱之分,美国司法对优势阶层的诉求趋之若鹜,对穷人与有色人种的工薪阶层的正义则不屑一顾。优势阶层因顺从而能享受到优待,弱势群体则可能因质疑和抗争而遭受惩罚。

就学术研究而言,观察法治实践、建构法治理论、提出改革建议是法学研究者的使命,中西学者概莫能外。不过,由于学科特性和学术训练的原因,法学研究容易局限于法律文本和法律适用,即使观察实践也容易从法律疑难案例着手,从新闻素材中寻找灵感,从官方宣示材料收集数据材料,很难真正走出书斋,深入观察体悟法治实践。显然,无论是法律疑难案件,还是官方宣示或新闻素材,都可能失真,描述的事实可能与真正的司法实践相去甚远。试图通过它们来理解法治实践,意图窥一斑而知全豹,但实际效果可能是管中窥豹。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建构理论、提出建议,就难免脱离实际。故此,不少研究美国法治的学术成果,只看得见美国司法的光环,却看不见阴影。

如何走近真实的司法实践,本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走近司法实践,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制度和程序的规范研究之中,而应深入观察法律的运行过程。法律运行过程是法律运行所要经过的程序或流程,从这些程序或流程切入,可以掌握法律运行的细节,这些细节勾连了各种相关因素和现象。通过观察法律运行的过程,就可能从微观、质性层面理解法治的运行样态,理解各种相关的法律现象,探讨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法律运行过程的经验研究,就是要从过程环节去观察法律运行,关注法律现象背后的诸种因素,从整体视野去理解法律现象,剖析法律运行的规律,做到真正理解法治实践。在此方面,本书是一项成功的刑事诉讼的法社会学研究,为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可能性。

本书译者是我校青年教师郭航,这是他从教以来翻译的第三本译著。我在今年夏天通读了本书初稿,并就其中的个别词汇翻译与其探讨。相信本书的出版能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视角,也能为理解美国的刑事法律运行带来新的启示。

特此作序。

2023年12月于文治楼 EdibdLI70x8XXcvjgfRbomrNuQde5bvEDEqJvvV0IGRth1rkvBc3mE+LZDyKj6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