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具上乘之德者,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具下乘之德者,处处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不具备真正的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具上乘之德者,自然行事,无所图求而为之。具上乘之仁者,施仁爱于人,无所图求而为之。具上乘之义者,施义举于人,有所图求而为之。而具上乘之礼者,施行礼于人,得不到回应,就举起胳膊强迫他人遵从。

故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所以说道失去了,德开始得到推崇;德失去了,仁开始得到推崇;仁失去了,义开始得到推崇;义失去了,礼开始得到推崇。礼是忠信缺失的表现,推行它就是祸乱的开始。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事先存在的认知,不过是大道的浮华(已脱离事实),追随它就是愚昧的开端。所以大丈夫选择敦厚(如忠信),而不居于浅薄(如虚礼);选择朴实(内在),而不居于浮华(表象)。因此取其厚实,而弃其薄华。

38:本章为帛书版第一章,对应传世版第三十八章,下文同。

上德不德:上乘之德不以施德为导向行事,即无意向而为之。第二个“德”为动词,指施惠、施德。

下德不失德:下乘之德言行不离开德,始终以施行德为导向来行事,即有意向而为之。不失,不离开。

无为:不施加个人意志而为。

无以为:指不出于任何目的而作为,是一种遵从自然天性行事的状态,并不会为了图求什么而伪装、扭曲自己或彰显自己。以,目的在于。为,作为、行动。 通行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后增加了“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北大本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帛书二本均无此句。

攘臂而扔之:挽起袖子伸出胳膊去强拽别人。扔,强力牵引,扯、拽。 原文作“乃”,通“扔”。

故失道矣而后德: 此处帛书里原文字迹不清,帛书研究组校勘的甲本原为“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后经专家重新校定,认为该句实写为“故失道矣而后德”。传世本多作“故失道而后德”。

忠信之薄:指忠信缺失。薄,轻微,不足。 原文残缺,乙本作“泊”,北大本作“浅”,通行本作“薄”。由于下文“不居其薄”之“薄”,甲、乙本皆作“泊”,可见甲本此处亦作“泊”,《说文》:“泊,浅水也”,通“薄”。

前识:先行存在并厘定的认知,如流传至今的知识、道理、是非、规范等。任何发生在过去(事先)的认知都具有时空局限性,适用于当时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时过境迁则认知也要随之变化,若拘泥不化去遵从,正是愚昧的开端。

愚之首:愚昧的开端。首,开端,开头。 通行本作“始”。

居:处在,处于。 传世本多作“处”。

去彼取此:选择厚实,而抛弃薄华。“彼”指“薄”与“华”,“此”指“厚”与“实”。厚在内里而薄在外表,实在根基而华在末梢。

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由于失去了礼法的制约,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思想体系不断建立,以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在这样一个纷纭乱世,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新概念、新主张,要如何取舍,如何确信并坚定自己的路?

开篇,老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理念:上德不德。在当时普遍以追求仁义为高尚、以标榜有德为风尚的大环境下,这个理念是脱俗且独到的,树立了道家对待德的态度与主张。老子认为,德是遵从于道而来的,一旦有了主观意志的加入,有了目的、对象和方法,就不再是真正的德,而只是人为造作的“下德”。

老子以此对道德概念重新进行定义并排序,依次为:道、德、仁、义、礼。首先,道的概念无法言表,所以老子先从“德”讲起。告诉了我们“上德”是什么样子的,到最后,“礼”是最低等级的。当我们进入到一个礼制社会时,就会失去最基本的忠信与淳朴,接踵而来的是制度的僵化、人性的虚伪,所以追求礼,被老子认为是愚昧的开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具体到个人该怎么做,老子也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修持内在的敦厚,舍弃外在的浮华。在今天,这些理念对我们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具体可以从四个维度详加阐释。

一、上德不德

真正拥有上德的人,不会认知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德,不会为了树德而刻意行事。做了好事自己都不知道,有利于大众也不自觉,因为是像走路一样自然去做的,不是为了谁的利益,更不是为了树立道德,这种自然而然呈现的德,才是上德。而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德以后,真正的上德就已经离开他了。因此上德不能依靠提倡得来,任何宣扬德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在破坏德。

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有一次,孔子和老子谈论仁义,结果老子很不客气地批评了孔子,说:“你要想让天下人不至于丧失淳厚质朴,就应该像风一样自然地行动,一切顺于自然行事,又何必那么卖力地宣扬仁义,就好像敲着鼓去追赶逃跑的人一样呢?白色的天鹅不需要天天沐浴而羽毛自然洁白,黑色的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浸染而羽毛自然乌黑。乌鸦的黑和天鹅的白都是出于天然,不用去论辩优劣;名声和荣誉都是外在装饰,不用散布张扬。”

敲着鼓去抓捕逃跑的人,只会让人闻声越逃越远;摇唇鼓舌去宣扬仁义道德,所到之处只会让真正的道德丧失干净。这便是“上德不德”的道理。

二、上德无为

真正拥有上德的人,不会把自己的意志施加于人,比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进一步,哪怕“己所甚欲”,也要“不施于人”。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是在对别人好,而把自己的意愿施加在别人身上,这种“好意”的危害程度甚至比“恶意”还要大。正因为我们自认为是出于好意,有了道德感的加持,做起事来往往更加不知收敛,更加肆无忌惮,而对方也更加难以反抗。

《庄子·至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起来,奏《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最高规格的“太牢”作为膳食。海鸟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鲁国国君不能说不爱这只鸟,他用自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养鸟,结果却把鸟给养死了。这就是自己的“好意”反而伤害了别人,当然也有伤害到自己的。这就是“己有所欲,即施于人”的结果。

三、失道而后德

把人类品性中的“德”拿出来进行讨论,这是因为已经失去了道,就像素材失去了朴,然后才有各种精美的器物出现。树的生命不失去,叶子、枝干、根须,都是有用的,不会拿出来互相对比优劣高低。只有树木失去了生命,将要被人做成器物的时候,才会进行分割裁裂,择其材而用之。因此天下“德”的兴盛,正代表了“道”的衰微。而后一路直下,从“上德”衰微至“下德”,从“仁义”衰微至“忠信之薄”的“礼”,直至“无德”。

四、礼为乱之首

“礼”的本义,是通过对外在形式的制约,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初作礼的人,其内外是一致的,然而遵从礼的人,却很难做到一致,于是就会出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的情况。施礼而得不到回应,就会“攘臂而扔之”,强迫他人遵从礼的形式,而不顾其内在真情如何。这便是得其外而失其内,老子所说“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混乱。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三十几岁时,为躲避鲁国内乱来到了齐国,希望在齐国谋个职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时任齐相的晏子却表示强烈反对,他说:“这些儒生,能言善辩而不服管教,骄傲自大又不肯居于人下,崇尚丧事礼仪,破耗财物只为表达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可以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往圣前贤相继过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礼乐缺失已经很久了。如今孔子却在这里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下朝礼节,刻意追求举手投足的仪态,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不完,一辈子也搞不清楚。大王如果想用这套规矩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不是引导百姓的好办法。”

晏子一语道尽“礼”的虚耗民本之弊,顿时让国君齐景公对孔子冷眼相看,最后孔子不得不离开了齐国。

天下有道的时候,万物都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没有所谓德的概念。只有当道开始消散后,人们察觉出有道的表现区别于无道,于是出现了德的概念。当人们认知到德的美好,开始有意造作德的时候,自然呈现的德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为之德,即仁、义、礼。

仁,是按照自己“爱”的天性而有所为;义,是按照权衡利弊的结果而有所为;礼,是按照制定的规矩而有所为。“仁”表现出来是有亲有爱,但是有爱必有偏私,有偏私而有差别,有差别而互相割裂。最终导致大家开始抱团结群,只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发扬“爱”,这就成了“义”。“义”,维护的是某一个群体的利益,需要个人为集体牺牲自我,做不到的人就只能装样子,在外表上下功夫,于是成了“礼”。当大家都开始推行礼,人人都只看重外在表现的时候,也就说明整个社会忠信差失,内在真情严重不足了。

所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大丈夫立身处世,要选择立于厚实,就像我们建房子要选择厚实的地基一样,这样才能拥有“真德”而保持长久。 nCJ2SuE9YO13kzuTCZgKEY4MoqvGjChdDApG+NMKC5ktHRE9KQzFFKYANoXtxy4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