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成都至长春的航班飞行途中,机上一名乘客突然昏迷不醒。乘务组和一名医生乘客迅速为患病乘客实施心肺复苏术。
情境一
当日下午 16 时,当班乘务长接到乘务员报告,机上前舱 31 排 J 座乘客身体不适,呼吸困难。启用氧气瓶为乘客吸氧几分钟后,该乘客已无自主呼吸,家属反映已摸不到该乘客脉搏。
情境二
乘务长立即向机长报告,同时广播寻找机上医务人员。乘务组、安保组协助家属将该乘客就近转移到飞机前服务间,并即刻实施心肺复苏。随后,机上一名医生乘客接替乘务长进行心肺复苏,并建议尽快落地救治。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客舱乘务组将毛毯盖在旅客身上,保持体温。
情境三
当班机长了解并通报机上情况,机组决定就近备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申请最快航路,联系地面提前准备好救护车,为救治乘客争取宝贵时间。患者下机后立即被送往医院。
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急诊急救模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被打断或者削弱,都会使有效救治的目标无法达成。
EMSS 基本任务就是使院前医护人员及时到达急危重伤患者的身边,并进行现场评估、给予初步处理或紧急抢救,然后安全地将患者护送到就近医院的急诊室或重症监护室做进一步救治,为抢救伤病员生命、改善预后争取时间。其中,院前急救系统承担预防急症发生、识别心搏骤停、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及其他医疗救护、将患者转送到相应医疗机构的任务。其理论核心“白金十分钟”是指伤病发生后,专业人员不能到达、时效最重要、救治最薄弱的早期 10 分钟左右伤病救治的时效性原则和理论。
为了能使更多心搏骤停患者获救成功,非常有必要让更多非专业人员接受心肺复苏的学习和培训,使之成为应急救护的主力,并使现场非专业人员和专业医务人员能够融合到EMSS中。EMSS 的建立使传统的医疗就诊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同时也提高了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第一现场,即突发伤病与事件发生的现场,往往形势复杂、情况多样,甚至因现场环境导致的伤害与风险层出不穷。第一反应者,也可称第一目击者,是指第一个目击或发现急救现场的人,可能是接受过正式医疗培训的专业急救人员,也可能是志愿者及非专业人士。即使是志愿者及非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规范培训与考核,而成为合格的第一目击者。
心脏位于胸腔,是维持生命的泵和发动机,它通过强有力的跳动,向全身各部位输送血液和氧气。当心脏有效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全身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中断,即发生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心搏骤停后,由于脑组织中还尚存一些含氧血液,患者可有断续或者叹息样的微弱呼吸,随着心搏骤停时间的延长,呼吸一般也会停止。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突发心搏骤停后,所采取的旨在维持和恢复生命活动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目的是为心搏骤停患者重建有氧血液循环,以保障脑等重要脏器得到供血供氧而避免坏死,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心搏骤停后,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置,导致重要器官如脑、肝、肾等严重缺血,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在 4 分钟内及时、正确实施CPR,救助成功率可达 30%,这也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黄金四分钟”。
为突出非创伤性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后多学科综合优化救治的重要性,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首次提出“生存链”的概念,并在 2020 年最新发布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将其定义为“六环”(图 3.1)。飞机客舱是院外心搏骤停发生的常见场所之一,乘务急救员经过系统培训后,应积极响应,实施“生存链”的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高质量 CPR、除颤的前三个环节。
图 3.1 非创伤性院外心搏骤停生存链
心搏骤停后的首要环节是早期识别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尽早发现心搏骤停的征兆,如胸痛、气短等,是提高 CPR 成功率的关键之一,并快速采取行动。
(1)鼓励患者自己意识到危急情况后及时呼叫机上乘务员。
(2)通过心搏骤停的征兆表现,乘务员意识到患者出现心搏骤停的可能性,并立即启动EMSS,通过呼喊、电话等形式通知其他乘务员及乘务长,帮助他们快速找到患者所在位置。
(3)机组急救人员携带机上急救设备,快速到达患者乘客所在位置。
判断“反应、呼吸”,确认心搏骤停后即刻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急救成功的关键。2020 年更新后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鼓励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仅施行胸外按压。
电除颤是用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s,AED)是一种便携式电除颤仪,具有操作时有语音提示、自行识别异常心律、分析心律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允许非医学专业人士或第一目击者在专业救援到达前,对心搏骤停者进行电除颤。CPR 联合 AED 大大提高了机上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是心搏骤停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般需由 2 人以上院前专业急救人员组成。主要为患者提供如 12 导联心电图或高级心电监护、电复律、建立血管通路、给予药物及放置高级气道等操作。
当心搏骤停患者心跳、呼吸恢复之后,下一个环节是接受心搏骤停后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心脏骤停的复发,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主要由医务人员构成的多学科团队,一般在心导管室或重症监护室进行。
康复即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社会、职业等各种方法,使乘客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且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其能力尽可能得到恢复,重新走向生活、走向工作、走向社会。
航空环境的特殊性,给心肺复苏的实施带来一定的挑战。一项研究分析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 16 年间救治的 143 例成人非创伤性心搏骤停数据显示,有 34 例发生在飞机航行过程中,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国内某航司 2016 年不完全统计,4 个月时间航班发生需要机上医疗救助的事件 104 起,接近每天 1 起。在所有病因中,心脏病因所致心搏骤停最为多见。
客舱内座椅之间空间狭窄,不适合开展急救措施。因此,当乘客发生心搏骤停时,乘务急救员需要将其转移至适宜的环境进行 CPR。与患者乘客接触的背面应该尽量坚硬,如飞机的厨房区或过道,有条件的话可在乘客身下放置硬木板。患者乘客的周围应有较为充足的空间,以利于急救人员开展急救活动。
机上人员复杂,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尤其是心搏骤停等致命性疾病,极易引起人员躁动。因此,当飞机上有乘客发生意外需要紧急抢救时,乘务人员应要求除专业医务人员外的所有乘客停留在自己的座位上,以免干扰抢救工作。
尽管民航客机上的乘务员会定期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培训,但是与专业医务人员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抢救心搏骤停患者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所以当乘客出现紧急情况时,乘务人员可以广播询问乘客中是否有专业医务人员协助抢救。例如,南方航空公司推出了“机上医疗志愿者”计划,招募机上医疗志愿者,建立志愿医生库,当遇到机上突发伤病事件时,客舱乘务员可通过系统定位当次航班上的志愿医生,寻求帮助。
心室颤动是导致心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而电除颤是处理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手段。AED因其便捷性和操作简单易懂,是心搏骤停后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急救设备。国外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通过了《航空医疗救助法案》,要求商业航空公司为每架飞机配备一个AED。同时要求乘务员每次飞行前都对急救包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密封或者用完;如果缺少急救包或AED,飞机就不能正常起飞。但是目前国内公共场合AED的投放率相对较低,而民航飞机作为重要且特殊的公共场所,更应提高AED的投放率。
1.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5~6 人一组),各小组选拔组长 1 名,并选取团队名称(表 3.1)。
表 3.1 学生分组信息表
2.收集国内外航司客机实施心肺复苏的案例,讨论客舱实施心肺复苏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3.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作 600 cm×400 cm展示海报,内容形式不限。
1.将各小组海报张贴展示,组员在一旁解释或答疑。
2.10 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指出可能存在的优点、缺点,并发表感想,其他组员可补充,每组时间 3~5 分钟。
3.教师点评。
请根据以下评价标准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表 3.2)。
表 3.2 工作任务评价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