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3~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1.脑与身体的发展

在最初的几年,儿童的脑与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到学前期其发育已接近成人。儿童 6岁时脑重已达 1 200 克左右,7 岁儿童的脑重约为 1 280 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为1 400 克。神经系统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

儿童 6 岁时小脑发育达到成人水平,随意运动准确性有较大的提高。

身体的发展表现在:儿童体质的增强,使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较婴儿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控制大肌肉的能力不断完善,大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

2.动作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和训练下,儿童双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肌肉动作发展显著,能进行多种自主运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心理发展的特点

【真题链接】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 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C.握住手里的东西 D.玩弄手指

【答案】B。解析: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拿到看见的东西。

2.(2016 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 )。

A.3~6 个月 B.6~12 个月 C.1~2 岁 D.2~3 岁

答案:A。解析:5~6 个月的婴幼儿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情绪和人际发展上的重大变化,是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需要注意的是认生不一定“怯生”。

3.(2014 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婴儿手眼协调发生时间( )。

A.2~3 个月 B.4~5 个月 C.7~8 个月 D.9~10 个月

【答案】B。解析:考点为乳儿动作的发展,详见教材原文。

4.(2016 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要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表现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表现的是( )。

A.某幼儿平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老师表扬,吃得很快

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

C.某幼儿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

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性行为

答案:A。解析: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幼儿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境下,在性别、智力、认知方式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别。A没有和其他小朋友比较,只是和自己比较,D属于性别差异,C属于能力类型的差异。

5.(2022 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某一时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个时期被称为( )。

A.反抗期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危机期

【答案】B。略。

二、简答题

(2017 年下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为什么幼儿园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答题要点】

(1)生活化和一日生活整体性的原则。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对儿童的教育要特别注重生活化,并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也就是说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生活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指生活教育化,也就是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得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教师通过帮助儿童组织已获得的零散的生活经验,使经验系统化、完整化。此外,活动的内容选择、活动的实施等都要注意生活化。

(2)幼儿园教育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幼儿的生活。

(3)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必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日常生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三、论述题

(2013 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论述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小学化”。

【答题要点】

首先,幼儿园教育有其自身特点。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其次,幼儿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①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

②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③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小学化”倾向不仅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还会严重干扰幼儿园正常秩序的开展,不利于幼儿身心和全面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2022 年上半年《保教知识与能力》)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有什么规律?

【答题要点】

(1)儿童神经系统 6 岁前发育迅速。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从出生到 6 岁,神经系统的成熟率变化非常快,说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心理发展的速度都相当迅速。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特别是 5 岁前是儿童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

(2)神经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均衡。婴幼儿时期幼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6岁后趋于平稳发展。

【国赛链接】

(2019 年国赛题)材料分析题——哪个答案老师比较满意呢?

案例材料:

在一次幼儿的教育活动中,王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说完后,请小朋友们回答。明明说:“是××。”王老师亲切地说:“你坐下再想想。”超超说:“是×××。”王老师笑着说:“好!你先听听别人怎么说。”莉莉说:“是××××。”王老师点点头说:“你先坐下吧!”“你说”,接下来,“你说”,“你来说”王老师一个接一个地请小朋友回答。显然,王老师不满意幼儿不正确的答案,但她没有否定他们的答案,只是请他们再听听、再想想、再猜猜。

终于,红红说出了“正确”答案:“这是×××。”王老师马上问大家:“红红说得对吗?”孩子们齐声应答道:“对!”王老师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孩子们一起习惯地拍手说:“棒!棒!你真棒!……”

王老师说:“对!红红真会动脑筋,真聪明!下面我再提一个问题,小朋友要仔细听、认真想,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像红红一样聪明!”

问题:

请分析案例中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请说明理由。

【答题要点】

回答该题时,关键点有三个:一是正确认识每个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思维和言语发展存在差别,教育不能将儿童发展整齐划一,更不能将两个发展不一样的儿童进行比较;二是在引导学前儿童发展时要顺应、尊重学前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三是在尊重学前儿童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尽量引导学前儿童,促进其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本章思考与练习】

一、识记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乳儿期的年龄阶段是( )。

A.0~1 岁 B.6~12 月 C.1~6 月 D.0~1 月

2.幼儿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

A.1~3 岁 B.4~5 岁 C.5~6 岁 D.3~4 岁

3.错过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则( )。

A.儿童就不能学习或形成某种知识或能力

B.儿童会很快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C.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某种能力的形成比较困难

D.儿童的生理发展会超过心理发展

4.从学前儿童心理“量变”到“质变”的表现来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是( )。

A.有连续性,就不可能有阶段性 B.有阶段性就不可能有连续性

C.绝对对立的 D.辩证统一的

5.有的教师一谈到幼小衔接,马上就想到让幼儿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而对体、智、德、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准备重视不够,这忽视了( )的指导思想。

A.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多样性 D.均衡化

6.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 )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 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7.( )是保证幼儿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前提。

A.幼儿适应环境和抗疾病的能力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D.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

8.幼儿教育的阶段性由( )决定。

A.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B.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C.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 D.幼儿的家庭环境

(二)简答题

1.列举你所知道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至少 5 点。

2.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理解知识

1.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基础反射 D.条件反射的出现

2.下列选项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建立方式是( )。

A.定向反射 B.动觉 C.言语 D.模仿

3.下列对新生儿心理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刚出生时,新生儿的最佳视距是 20 厘米

B.刚出生时,新生儿最发达的是听觉

C.刚出生时,新生儿就能握住手里的东西

D.刚出生时,新生儿就产生第一次微笑

4.下列描述乳儿动作发展正确的是( )。

A.3 个月的乳儿开始尝试翻身 B.4 个月的乳儿开始尝试翻身

C.5 个月的乳儿开始尝试翻身 D.6 个月的乳儿开始尝试翻身

5.下列描述乳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正确的是( )。

A.3 个月左右开始认生 B.4 个月左右开始认生

C.5 个月左右开始认生 D.6 个月左右开始认生

6.下列描述 1~3 岁儿童心理发展正确的是( )。

A.2 岁左右,儿童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B.3 岁左右,儿童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C.4 岁左右,儿童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D.5 岁左右,儿童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

7.下列描述 3~6 岁儿童心理发展正确的是( )。

A.2~3 岁,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B.3~4 岁,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C.4~5 岁,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D.5~6 岁,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8.下列描述 3~6 岁儿童心理发展正确的是( )。

A.2~3 岁,儿童个性初具雏形 B.3~4 岁,儿童个性初具雏形

C.4~5 岁,儿童个性初具雏形 D.5~6 岁,儿童个性初具雏形

三、简单运用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但对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优势领域和最终发展水平等都有可能不同。

(1)材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这种现象对学前儿童教育有何启示?

四、综合运用

小班张老师观察发现,小明和小红上楼时都没有借助扶手,而是双脚交替上楼梯;下楼时,小明扶着扶手双脚交替下楼梯,小红则没有借助扶手,每级台阶都是一只脚先下,另一只脚跟上慢慢下。

分析案例,请回答如下问题:

(1)结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谈谈应如何看待这两名幼儿的表现?

(2)根据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析这两名幼儿的表现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 i0NP57rAtRr8wb+fBIurD7gA0i54FEjzIIykHLEgfZB1/3h/4MmQVVshC9/d8g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