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22)

摘 要: 本报告总结了2022年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服务形式、行业规模和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鼓励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未来,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将继续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重庆 人力资源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一、2022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现状

2022年,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继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展现出巨大的朝阳活力。

(一)行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奋勇向前,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连续7年30%以上的高增长率。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8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91%;服务机构达到3168家,比上年增长11.30%;从业人数达到2.89万人,比上年增长1.30%;总资产达到1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6%;户均营业收入达到2553万元,比上年增加17.57%;从业人员人均营业收入达到280万元,比上年增加29.20%。

(二)服务效应进一步凸显

2022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用人单位49.81万家次,比上年增长33.14%;帮助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人数3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6%;在网络招聘服务方面,发布岗位信息775.52万条,比上年增长37.38%,发布求职信息920.70万条,比上年增长18.26%;在劳务派遣服务方面,服务用人单位7.70万个,比上年增长222.79%,派遣人员总量149.30万人,比上年增长125.30%;在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面,服务用人单位4.87万个,比上年增长592.48%,外包132.75万人,比上年增长553.27%;为基层新招募“三支一扶”人才超600人,提供档案公共服务37万人次;开展“国聘行动”、优质机构“三进”等活动,帮助用人单位直接招募5590人,推介优质机构87家。

(三)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积极构建服务生态,向高端服务领域延伸,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测评、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业态发展呈现出崭新态势。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测评服务方面,测评人数37.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73%;在猎头服务方面,委托推荐岗位数3.25万个,比上年增长55.04%。

(四)聚集效应进一步发挥

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充分发挥集聚产业、拓展服务、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功能,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营业收入达到94.9亿元,其中国家级产业园营业收入32.5亿元,市级产业园营业收入62.4亿元;总税收达到2.1亿元,其中国家级产业园税收达到0.9亿元,市级产业园税收达到1.3亿元;产业园入驻机构达到3534家,其中民营企业为3324家,占比为94.06%;产业园服务企业总数达到563.20万家,服务总人数达到1284.60万人,促进就业达到1292.97万人次。

(五)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

加快建设川渝毗邻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持续推进川渝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服务互享,对认证人才共享旅游等6项服务,实现7000余人掌上(天府英才卡App、重庆英才小程序)数据互通,两地互设“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模块,开通通办事项7个,共建“川渝通办”专区,全年为四川提供档案通办服务4625人次。

(六)发展平台进一步构筑

目前重庆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达到8家,2022年,推动新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个、专业性人才市场1个,拓展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服务场所4个。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人力资源)、欧洲重庆中心人力资源服务基地。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新设立固定招聘场所24个,新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网站198个。

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多措并举、多路并行、协同推进。

(一)强化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协同推进

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重庆在全国较早出台了人力资源市场地方性法规,制订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并配套出台了产业发展资金管理、许可备案管理、产业园建设、行业诚信建设等细化政策。2022年,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联合12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推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千亿跃升”行动计划、促进新时期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西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高地具有重要意义。在强化法制政策体系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创新管理机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建立更加规范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全口径统计体系,建立机构信息公示平台,打造市场秩序整体智治新机制。

(二)强化创新驱动与科技赋能协同推进

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开展全市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开展理论研究,设立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院,推动行业理论、共性问题研究,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理论创新。与此同时,重庆市实施科技驱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战略,促进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服务,打造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人力资本金融创新平台。

(三)强化产业发展与效能发挥协同推进

多措并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就业促进、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效能发挥。为贯彻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的优势,2022年积极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印发了《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为促进稳就业保就业、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支撑。

(四)强化平台建设与活动载体打造协同推进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扩容提质行动,构建“1+10+N”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产业园体系。打造线上产业园,拓展产业园区覆盖范围,带动区县产业园建设。实施人力资源市场矩阵建设行动,推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格局。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力资源市场运营管理,探索符合市场规律、适应发展需要、运转灵活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搭建交流对接、合作发展平台。针对重点人群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需要,搭建全市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集中开展以线上为主的特色专场招聘、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强化就业创业政策支持,统筹推进线下服务,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以优质高效服务助推稳就业保就业。开展赛、会、展、论、训等相关活动,促进供需双方合作交流,深化市场主体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认知,充分激活人力资源服务买方市场需求。

(五)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与队伍建设协同推进

组建人力资本联盟,建立人力资本可量化、可评估数据模型,推动人力资本开发示范区、人力资本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和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开展了2022年度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和领军人才认定工作,最终认定10家人力资源服务业骨干企业和10名个人为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军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行动,2022年继续选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到市外著名专业院校、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学习培训。建立市级、区县级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大赛体系,如期举办西部 HR 大赛、川渝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行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

(六)强化规范监管与行业自律协同推进

2022年,扎实开展市场秩序整治、“租车套路骗”治理等专项活动,检查各类机构超过600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10余起,关停违规账号50余个;落实“诚信积分制”,开辟机构信息公示专栏,让黑中介无处藏匿,建设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体,压缩劣质机构经营空间,助力优质机构业务拓展,推动形成市场发展与监管整体智治新体系。在强化规范监管的同时,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评价、市场调查、监管效果评估,在事中事后监管的各个环节建立行业协会参与机制。2022年,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发布,组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多场讲座。

(七)强化对外交流与川渝合作协同推进

围绕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建立健全跨区域、跨省份合作机制,探索打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重点城市人力资源合作通道,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合作交流,提高参与全球人力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整体经济效率。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甘肃、青海、广西等省区在劳动力转移、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合作;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深化与山东的劳务协作,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用工信息平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转移就业。印发《2022年度川渝人社合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加快川渝毗邻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打造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建共享合作样板。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大会,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等级评定委员会建设,进一步强化市场信息互通、工作协同,成立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专家委员会,设立人力资源等级评定委员会。合力推动西部人力资源博览会提档升级,共办第三届西部HR能力大赛,持续扩大区域影响力。联合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强化区域人才引导。

三、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继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破解。

(一)行业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1.行业规模偏小

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户均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人均营业收入还不高;从业人员总量偏少,户均从业人员数不到10人,从业人员中高学历人员占比不高,拥有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占比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总部在重庆的全国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远低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中高端服务占比不高

目前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产品特色还不明显,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产品类型还有待丰富,产业链低端化、同质化现象突出。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产品仍以招聘、派遣、外包等业务为主,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份额不高、营业收入占比偏低。

(二)服务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1.产品供给配适度不高

目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人力资本、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灵活用工等人力资源服务新兴产业业态快速兴起,人才服务需求激增,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服务中快速渗透,而人力资源服务业顺应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产品供给与新时代特征匹配度还需要提高。

2.服务需求有待进一步挖掘

很多机构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认知度还不全面,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职业介绍所、劳务派遣机构等同,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及其产品了解不多,采购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意识不足、意愿较弱,认为人员招聘、薪酬绩效设计等工作为分内职责,不愿意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给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成立为独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意愿还不是很强烈。政府采购人力资源服务的额度还不大,人力资源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还不多。

3.市场开拓能力还需要提升

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营业务和主要收入还依赖当地市场,域外市场份额还不大,对市外市场、境外市场、主营业务外市场等新市场的开拓力度还不大,市场开拓能力还有待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顺应重庆产业政策调整及时提供有效产品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与产业的协同度还需提升。

(三)川渝协同还需要深入

1.政策协同创新还需要深入

尽管川渝两地目前制定了促进行业发展的普惠性政策,但与两地协同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区域的目标还有差距,大多数新政还是原有各自政策的优化、升级,突破行业政策“天花板”,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政策还不多。

2.川渝人才竞争还没达到良性状态

川渝两地的人才政策、机制还不一致,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还存在无序竞争的情况,人才合理流动的行政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川渝两地在进行招生、引才时相互排斥的现象还存在,各自都不太愿意将本地区的优秀人才和拥有的人力资源流入对方市场。川渝两地在向全国乃至全球引进人才要素过程中,都希望将优质资源留在各自辖区,相互竞争的情况比较明显,竞争呈现加剧趋势。

四、浙江、四川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横向比较,重庆人力资源服务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浙江和四川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一)浙江

与浙江比较,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规模还较小,2022年浙江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约为3719亿元,机构数为6221家,重庆从业人员数不到浙江的30%。通过比较分析,重庆人力资源机构均产值约为浙江人力资源机构均产值的一半,主要原因是重庆龙头企业较少。2022年,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达到9家,而浙江目前有39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入园机构1685家,营业收入723.41亿元,产业园收入是浙江同期的13.12%。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建设人力资源服务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园分类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建设人力资源服务生态系统

围绕人力资源引进、培育、配置、服务等全周期,构建浙里招聘、浙派工匠、数字专技、引才渠道、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浙里人才市场等六大应用场景,打造“浙里人力资源”综合应用,推动浙江省市县一体、部门间协同、引育留贯通,实现人力资源工作整体智治新格局。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协同一体化应用场景,梳理确定浙里招聘、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浙里人才市场等二级和三级任务。建设人力资源招引、培育、配置、服务等跨业务跨部门场景,开发完善“浙里猎头”“用才宝”“人力资源企业云店”等应用。

2.促进产业园分类建设

浙江出台人力资源产业园创建和评估办法,创造性提出综合性和专业性园区的建设方向,已建成与当地特色产业匹配度高、协同性好,具备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人力资源引进、培养、评价、鉴定、服务等全周期人力资源服务能力的余杭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宁波数字外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两家省级园区。浙江正在筹建慈溪智能家电、永康五金产业等五家省级专业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启动实施山区26县和海岛3县“共享人力资源助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山区海岛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聚焦当地产业提供精准人力资源服务。目前,已有2家国家级和7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100家人力资源企业与山区26县建立了共享互助关系,通过园区共建、劳务输出、专场招聘、创业指导等方式,全方位助力共同富裕。

(二)四川

与四川比较,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机构、营业收入均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四川省人力资源统计口径采取全口径统计,即采取“4+6”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健全统计体系、引领服务业态转型升级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健全统计体系

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自2021年起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统计扩面工作。目前已全面建成了覆盖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全周期的行业业态的统计体系,实现行业营业收入统计较传统统计口径增长100%以上的成绩,并拓展提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增加值概念,得到人社部肯定。

2.引领服务业态转型升级

全方位推进人力资源服务理念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业加速融合渗透,中高端及新兴业态市场占比大幅提升,服务产品更加“专、精、深”,涌现出萌想科技、瑞人网络、鱼泡科技、新大翰等一批“专精特新”的科技型、网络型、平台化、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成为行业“小巨人”或细分市场冠军。

五、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锚定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增容扩面、雁阵发展、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人才强业五大战略,积极开展“千亿跃升”攻坚、“产业生态”创优、“发展平台”聚能、“治理机制”数字化四大行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一)深入实施“五大”战略

1.实施“增容扩面”战略

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行事中事后监督,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倍增;挖掘市场需求,激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活力;落实国际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措施,鼓励从事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组织转型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跨界经营,开展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和全生态系统服务;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域外经营,在外设立分公司或经营部。

2.实施“雁阵发展”战略

鼓励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市,专项培育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成长、中小型高质量发展、小型微利可持续发展。持续构建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产业园体系,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持续推进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零工市场建设,加快形成人力资源市场新格局。

3.实施“数字赋能”战略

强力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整合人才数据资源,进一步丰富“重庆人才现状数据库”“重庆人才需求数据库”“全球人才供给数据库”“人才政策库”等数字平台信息,完善重庆产才大数据基础平台。高标准打造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人力资源)、重庆市大数据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启动人力资本发展先导区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加研发投入,设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推出技术内涵产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发展新路径。持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申请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引育一批行业发展急需急缺人才和高层人才,大幅提高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培养造就一批行业领军人才、研究型人才、专业性人才,切实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二)积极开展“四大”行动

1.开展“千亿跃升”攻坚行动

深入贯彻产业“十四五”规划,落实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全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千亿跃升”工程,确保实现既定目标。实施名优企业培育等六大专项“计划”,推动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激发产业发展动能。

2.开展“产业生态”创优行动

出台网络招聘管理、从业人员管理政策,持续完善政策制度。建立行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体系,开展领军人才选树,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市场标准化建设,出台一批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开展诚信主题创建活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大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宣传力度,持续传播行业正能量。

3.开展“发展平台”聚能行动

全面发挥产业园、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产业发展研究院、出口基地等国家级平台作用,持续推进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市场等平台建设,丰富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体应用场景。继续举办或参加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博览会、人力资源创新创业大赛、西部HR能力大赛、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等活动,创新开展优质机构“三进”系列活动,为行业发展聚能。

4.开展“治理机制”数字化行动

持续完善市场治理系统功能,利用大数据自动核实机构许可条件、及时发现机构信息变化、实时掌握机构业务情况、精准实施“诚信积分”管理,全面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依托网络招聘管理细则,建立网络招聘信息发布机构信息公示机制,进一步压缩劣质机构经营空间。建立机构等级评价机制,利用评分对机构实施差异化管理、开展差异化扶持,提高行业监管扶持效能。

执笔人: 李贤柏 2HTN6YrPlTGAeERWojRVtO4LwoT+I65IEd07fuZAeNAzqlavZdlSN6H1w6yIhe+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