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本书的出发点

(一)探讨目标及思路

本书的主要研究目标有:①界定核能安全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和内在联系;②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全面分析建立中国核能安全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③借鉴国际立法和其他国家的立法实际,结合我国实际需求,讨论我国构建核能安全法律制度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价值和主要原则;④对核能安全预防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进行历史性考察,并遵循核能利用技术过程,对我国核能安全预防法律制度进行同步梳理;⑤对美国、日本核能安全应急理论进行研究,并考察其在实践中的运行状态,基于“有取舍的移植、有创新的借鉴”的理念,完善我国核能安全应急法律制度;⑥整合以上对核能安全立法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模式、制度的分析,探寻完善我国核能安全法律规制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

概言之,本书试图以国际条约、他国和我国现有的核安全相关的法律规则为基础,系统地探讨核安全的基本法律内涵,并结合中国国情思考核安全立法本土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历史沿革和现实需求、国外经验和国内基础、行业现状和外部环境等多个视角和层次出发,对我国核能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系统探究,以期为我国核安全立法提供有益的理论储备和具体条款建议。

①研究核能安全概述,从法律角度回答什么是核能、什么是核能安全,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研究核能安全的缘起,核心落脚在核能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上,探究原因离不开对世界和我国核能安全现状的介绍和分析,以及人们为了核能安全已作出的努力和存在的相关不足。

②研究我国核能安全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回答我国核安全立法为何必要、能否存立的问题。首先从我国国家发展现实、国际地位、行业需求、法治目标等角度出发,从宏观到微观,阐明核能安全立法工作刻不容缓。其次分析现存的国内、国际与核能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梳理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的基础。

③研究我国核能安全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和基本原则,回答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法理念和立法目标是先于具体法律制度,而应当被重视、被探讨清楚的内容,它们反映的是国家和公民、立法与实践的基本诉求。

④研究我国核能安全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想,回答的是具体立法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里具体回应的是立法体系如何架构,法律原则如何具体体现,哪些法律制度应当得到重点强调。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笔者恰巧经历了我国《核安全法》从公布草案征求意见到最终正式颁布的历程,所以结合分析所得,本书也对现行的《核安全法》提出了拙见以供参考。

⑤基于前人成果,笔者试图基于研习所得加以完善和创新。首先,从法律理论视角和宏观立法层面,总领性地思考核能安全问题,探讨基础概念和现实需求;其次,梳理纷杂的法律规章制度,较为全面地汇总分析核能安全相关法律制度,根据时间阶段划分预防和应急两项法律制度的管控范围,提出具体完善建议。

(二)探讨方法

本书基于论题特点,采用以下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法律解释学的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核能安全法律规则文本进行法释义学分析,明确既有规则的内容意义、构成要件、适应范围和法律效果。

第二,比较的方法。本书将从制度比较、功能效果比较的角度,对我国既有的核能安全机制与其他国家的核能安全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共同性和差异点。同时,也对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的立法历史进行对比,探究核能安全立法的发展进程和特性。

第三,历史研究的方法。本书将对核能安全立法的产生、发展、演变进行研究,发现相关制度适用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变化规律。

第四,社会学方法。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现行核能安全预防和应急法律制度进行评估,综合运用社会分析和预测的社会学方法。

第五,系统论方法。本书将核能安全法律制度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同时从核能安全法律制度的缘起、问题所在、基本概念、存在基础、实现路径等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研究和构建。 aIm5XhrWT8rTgLh4KCuCMzT3JvBa5N2ko5wrKNW0hCKrIBl0oUIckLzXARPn/o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