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面临着“保红线”的艰巨任务,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也不容乐观,如何在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三者之间实现衡平,是摆在每一位矿业管理者和土地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虽然我国现有的矿业用地法律制度为保障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随之而来的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破坏、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而且,矿业用地一直是矿业管理和土地管理的“结合部”,实务操作也“游走”于两项管理制度之间,这难免加大了对矿业用地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在矿业用地领域,我国一直采取矿业管理和土地管理“分而治之”的方式,这是矿业用地诸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的缘由所在。正是这一背景促成了本书的立意与写作。

本书综合运用文本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综合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借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做了翔实的梳理,并进一步对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现实及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矿业用地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主体、采矿权人的生态修复义务、怠于履行生态修复义务构成污染环境罪的证成,以及采矿权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对策建议做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书结合当下国情提出了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改革的具体完善建议。

本书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 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概述。本章以矿业用地的含义、特征为起点,探讨了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含义、价值目标,以及矿业用地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本章的写作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揭示“矿业用地”的含义,科学界定“矿业用地”的内涵、外延和特征,深入分析矿业用地制度的法理内容,以期为多角度推进矿业用地法律制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本章通过回顾和研究我国矿业用地的历史演变来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以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我国矿业用地现实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和原因。因此,为了完善与健全我国的矿业用地管理制度,本章对我国古代、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矿业用地的法律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考察与深刻的评判。

第三章 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现实检视。本章通过梳理和研究我国矿业用地的取得制度、复垦制度和退出制度,对矿业用地的现行取得方式及程序,以及复垦制度和退出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矿业用地存在着立法价值取向失衡、矿业用地法律关系中存在权利冲突,以及法律规范及法律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

第四章 中国矿业用地生态修复责任的基础理论研究。本章通过论述矿业用地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内涵与适用原则,探讨采矿权人怠于履行矿业用地生态修复义务的原因并作出分析,进而论证采矿权人怠于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而构成污染环境罪,对相应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承担提出了对策建议。同时,本章还对矿业用地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主体的演变脉络进行了梳理,进而揭示出我国生态修复法律责任的主体有着从国家理性走向公共理性的变迁历史。为此,本书结合国情提出了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主体社会化的路径构建安排。

第五章 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改革建议。本章首先提出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改革目标是有效降低矿业用地取得成本、兼顾矿业用地各方利益分配、引导矿业用地合理开发利用。然后提出具体的改革路径是加快矿业用地管理的专章立法步伐、建立与矿业用地对等的土地产权和统一的土地市场、转变矿业用地从指标管制走向规划管制、衔接与协调矿业用地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同时,本书还提出了在矿业用地的取得制度、复垦制度、退出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的具体建议。

本书立足于我国矿业用地管理的实际,提出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具体的改革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价值。首先,有助于弥补矿业用地法制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对矿业用地管理的认识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往复、逐步发展的过程。矿业用地管理理论的发展正是在现实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实现的。然而,我国目前矿业用地管理混乱的现实,表面上看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缺失造成的,而实质上是矿业用地的法制理论研究不足造成的。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对矿业用地的理论研究工作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尤其需要在矿业用地的概念内涵,矿业权与土地物权、环境权之间的法理关系,矿业用地的退出机制,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以及矿业发展中的用地公平、效率、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本书提出我国矿业用地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方式,并结合新形势和新问题,对现有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和研析,提出解决矿业用地问题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相应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矿业用地管理理论的完善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有助于完善我国矿业用地管理体系。矿业用地法律制度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矿业权、政府行政管理权之间规范的制度安排。虽然我国矿业用地管理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几次大的变革,直接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矿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对矿业用地的规定较为薄弱,直接导致了某些矿业用地管理活动无法可依的现实。因此,本书通过对国内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的回顾,对矿业用地现实问题的抽象与分析,并结合我国矿业用地实践面临的形势,欲重新设计并提出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最后,有助于缓解矿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产地的不可选择性决定了矿业用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用地类型。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石、废渣、废水和废气,并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压占和毁损、次生地质灾害、矿山废水和重金属污染等,对矿区及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矿业用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严重威胁着矿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本书针对矿业用地使用中矿业权、土地物权、环境权三者之间的冲突,提出了解决权利冲突的协调办法。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同事、亲人及朋友的指导、支持和关心。本书出版之际,我要向他们真诚地道一声感谢。感谢我的导师黄锡生教授,他不仅在学术上为我指点迷津,也在生活上给予我诸多关怀和帮助。恩师高尚的品格、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思维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值得我一生去学习和体会。感谢我的家人,在艰辛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他们无私的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诸位编辑老师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和借鉴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站在了众多“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本书的一点拙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同时,本文不是作者思考的终点,而是矿业用地研究的起点,笔者将会持续关注和参与矿业用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期待我国的矿业用地法律制度更为健全与科学,矿业经济和土地管理也能够长期协同发展。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书中诸多观点及表达难免有不完善之处,望学界同仁见谅的同时能够给予批评与指正。


2023年2月 lmlTrhohdbkQZjkxx6NOkTE6D1NwYBfCkStRAimaIIYm1XviOCtcrZLfCr5sw3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