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祝融
游息于南岳的火官

◎ 谭民政

2021年,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登陆火星,受到国人的普遍关注。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祝融是什么来历,他的真身究竟是谁?

往事越千年,史料浩如烟海,各家众说纷纭,的确难以找到标准答案。但是,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文献,透过历史的迷雾,打量打量这位中华民族的上古神人。

中华民族的人文史,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那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这种社会形式还没有出现,三皇五帝并不是后世概念中的帝王,他们是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部落首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三个皇、哪五个帝,不同文献记载各异,存在不少争议。

在有的古籍里,祝融氏和其他著名的部落首领一样,是某一历史时期的“领导人”。《遁甲开山图》载:“女娲氏没,大庭氏有天下,传之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竹书纪年》载:“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

据载,祝融氏是上古帝王中德政之优者。《六韬》载:“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此古之王者也。未使民,民化之;未赏民,民劝之,皆古之善为政者也。……祝融氏,古之王者也。始作乐以谐神明,以和人声。”

后人将其与上古时期的其他著名帝王太昊氏、颛顼氏、黄帝、金天氏相提并论。晋代葛洪《枕中书》载:“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

在五帝时期的社会治理系统中,祝融频频现身。祝融因为“明于火政”,被末代炎帝榆罔任命为火官。《楚宝》载:“祝融明于火政。榆罔既立为帝,乃命为火官。”

到了黄帝时期,祝融因谙熟南方事务而担任司徒,为“黄帝六相”之一。《管子·五行篇》载:“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祝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

司徒这个职位,在黄帝时期的职责不详,在西周时期为六卿之一、地官之长,掌管土地、物产和税赋;西汉后期称大司徒,为“三公”之一;东汉改为司徒;后世将其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传说,祝融还是市场的发明者和倡导者。作为司徒,民生是他的职责所系。市井一词也由此而生。《吕氏春秋·览·审分览·勿躬》载:“……祝融作市……此二十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说文》载:“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

在黄帝手下担任司徒的祝融,也管理南方事务和火政。《越绝书》载:“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黄帝于是上事天,下治地。……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

黄帝的孙子颛顼帝(高阳氏)执政时,祝融(黎)被任命为火正。《国语·楚语》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古史》载:“及帝之孙高阳氏作,乃命祝融氏为火正。”

火正即火官,有两项主要职能:管火和祭祀火星。《汉书·五行志上》载:“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颛顼去世后,黄帝的曾孙帝喾(高辛氏)登位,颛顼的儿子黎被任命为火正,并且世袭此职。《古史》载:“高辛氏作,乃以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后又以黎为火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 《春秋文曜钩》载:“高辛受命重黎,说天文。”《楚宝》载:“及帝高辛氏,复举其后重黎为火正,命曰祝融,以世其官。”

被任命为火正的黎,因剿灭共工一族不彻底,被帝喾杀掉。其后,帝喾又任命黎的弟弟吴回继任火正一职,袭号祝融。《史记·楚世家》载:“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重和黎的大臣职位世代沿袭,自颛顼,经尧、舜,直到夏、商时期。《国语·楚语》载:“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

由上可知,祝融部落的历代首领,因为善于管火用火,被不同时期的上古帝王任命为火官、火正。从炎帝、颛顼、帝喾时代起,一直到夏商时期,持续了数千年。

总体来说,祝融不是某个时间节点上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有时体现为部落或部落首领,有时体现为可以世袭的身份或职位。世世代代位居火正的祝融,品德高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礼记·月令》载:“郑康成注: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 《国语·郑语》载:“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

作为管理南方的大吏,祝融在世时是经常要来南岳衡山的。衡山的最高峰祝融峰就因此而得名。《名胜记》载:“祝融峰乃七十二峰最高者,位值离宫,以应火德,乃祝融君游息之所。”《南岳总胜集》载:“昔炎黄氏之祝融君,游息于此峰,因以名焉。”

祝融并不只是来玩一玩。衡山是他的“南方局”驻地,他在这里施行火政,管理南方事务。《衡山记》载:“下踞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太平广记》载:“祝融栖息于衡阜。”

为百姓呕心沥血的祝融死后葬于衡山,人们以南岳最高峰的命名来纪念他。《路史·前纪》载:“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氏并不孤单,与他一同葬在衡山的还有他的先人——另一个古代帝王赫胥氏。《楚宝》载:“祝融氏之先有赫胥氏,亦葬衡之朝阳峰。”

当然,现在要寻访祝融墓几乎已不可能,因为在春秋时期的楚灵王时,由于山体滑坡,重黎之墓被毁,还出来一张奇怪的“营丘九头图”。汉代张衡《思玄赋》载:“流目眺夫衡阿兮,睹有黎之圮坟。” 《荆州记》载:“衡山南有南正重黎墓。楚灵王时,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水经注》载:“南有祝融冢。楚灵王之世,山崩,毁其坟,得《营丘九头图》。”

祝融君曾长期于祝融峰巅的祝融庙里接受香火。《南岳总胜集》载:“祝融峰……有祝融庙基。”至少在清光绪年间还是如此。李元度《南岳志》载:“祝融殿在祝融峰顶,祀古祝融君……光绪七年重修。”后来,人们将峰顶的主祀之神换作南岳圣帝,将祝融殿称为老圣殿,但祝融殿这个正式名字仍然保留下来。

由于祝融是管火的最高官员,他的能耐使他在世时就让人敬仰,也让人感到神秘莫测。他死后被尊为火神。《吕氏春秋·孟夏纪》载:“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成了神的祝融,长什么模样呢?据说是兽身人面,以两条龙为座驾。《山海经·海外南经》这样描述:“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火神也。” 这种形象还被诗人的想象力大加渲染。唐代王毂《苦热行》写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传说祝融有时也乘着朱鸟,陪着驾火龙的炎帝巡视南方。《淮南子·天文训》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其兽朱鸟。” 唐代吴筠《游仙》诗之九写道:“赤帝跃火龙,炎官控朱鸟。” 朱鸟又名朱雀、朱凤,是南岳的图腾,南方的象征。

就如后世官场的要员一样,火神祝融也“兼职”颇多。因为火神又是南方之神,所以南海亦成了他的领地。他成了南海之神,地位在河伯之上。唐代韩愈《南海神庙碑》载:“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于是,不相容的水、火,在祝融这里和谐共生。

炎炎夏日当然与火神脱不了干系,于是祝融也为司夏之神。《礼记·月令》载:“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吕氏春秋·孟夏纪·孟夏》载:“孟夏之月……其神祝融。”

祝融作为南岳旅游的IP,极大地推动了南岳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Fz1e/OA3B/K3RbcHUFbDRG9Nw384b+yDSVDntgXHqEdCwncs2un8liNNnuK2XQ6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