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炎帝
华夏文明始祖在衡湘

◎ 萧培

炎黄二帝雕像

炎黄子孙是汉人的自称。“炎”指炎帝,“黄”指黄帝。炎帝和黄帝是原始社会中两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更是开启华夏文明的始祖。

传说,作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起源于河洛之间,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不同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相互敌对,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族。炎帝和黄帝缔造了华夏文明,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据说,炎帝即神农氏,又称赤帝、烈山氏,因为教人们使用火,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神农氏生于今陕西宝鸡境内姜水之滨,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在新石器时代,整个神农部落首领都叫炎帝,知其别名的有九位。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被黄帝打败的炎帝正是榆罔,榆罔率领神农部落横跨八百里洞庭,越过衡山,逃到湘南,在衡阳周围定居。

炎帝率领众先民战胜饥荒,传说“帝子柱教耕于淇田之阳” 。《管子》:“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 淇田指的是骑田岭,淇田之阳就是现在的嘉禾县。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在重修《南岳志》卷十中说:“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 王应章在《嘉禾县学记》中也说:“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种,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徇其实曰嘉禾县。” 对于嘉禾的含义,王充《论衡·讲瑞篇》中说:“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 古人多以“嘉禾”为祥瑞之物,与甘露醴泉并称,如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云:“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 这些记载都说明了神农在这个地方得到一种稻谷的嘉禾(即优良品种),说是上天所赐,于是叫老百姓耕作,该地此后就叫嘉禾县。

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标本

无独有偶,20世纪90年代在永州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的玉蟾岩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这里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万年到1.8万年。可以说,湘南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

炎帝又制作耒耜,以利耕耘。《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湖南阳秋》引《湖湘传闻》:“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 说明神农发明了耒耜式制,命木匠赤制在耒山制作,颁赐衡湘山水。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四民诗·农》中写道: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制度非唐虞,赋敛由呼吸。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垅,游堕如云集。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出土的耒(上)和耜(下)

明代《一统志》写道:“耒水出郴州之耒山是也,水西北流经耒县。”郴州耒山在汝城县南十里,是耒水的发源地。汝城县在清朝时称桂阳县,《同治桂阳县志》载:“耒山,在县南五里,即城头寨,绝岸峭壁,高二百步,周回一百二十丈。”《寰宇记》载:“耒山在郴州义昌县,考县址与城头寨邻,其南来水流山寨脚,即耒水也,山下水深莫测,山形首耸,身扁而平,俨一耒耜,又名天马山,汉书地理志桂阳郡郴县耒山耒水所出。”这就是说,耒山即现在的天马山,脚下的河流即耒水。天马山远看像龙头,近看像一耒耜。相传神农炎帝初期曾在此受天马山形状的启发发明耒耜,开创原始农耕文明。城头寨由此成为华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故又名神农寨。

炎帝的臣子赤粪发明了杵臼。《吕氏春秋》载:“赤粪氏作杵臼。”《湖南阳秋》引《衡湘传闻》说得更清楚:“赤粪作杵臼于舂陵,尚有遗臼留焉,舂溪之所由名也。” 《水经注》也说:“水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径其县西。县本泠道县之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 舂陵是个古郡,在今九嶷山,即宁远柏家坪镇。据史记载,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后废。

杵是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是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杵臼就是舂捣粮食的工具。割禾的石镰也是神农发明的。杵臼和石镰都是古老的谷物加工农具。

炎帝的臣子丁谋发明了水利工程。《湖南阳秋》载:“丁谋凿山以通水脉。” 《春秋钩命》载:“神农氏之臣,有丁谋。”《华阳国志》载:“古有力士五丁,开蜀山。”

水脉的含义较广,指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现象,即江流、河流等水流,还包括地下泉水,这些都是灌溉农作物和生活用水的必需。

炎帝的另一个臣子赤松子则观测气象。《湖南阳秋》载:“赤松为雨坛,以祈时雨。” 《尸子》曰:“神农之理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日谷雨,旬有五日时雨,万物咸利,故曰神雨。” 《列仙传》曰:“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东晋盛弘之所著《荆州记》载:“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赤松子坛在当时就已存在,而且祈雨灵验,雨母山因此而得名。《湖南阳秋》载:“衡湘所在,留赤松之坛,茶陵云阳山,衡阳雨母山,其坛皆在高山之巅。”

衡州府知府黄岳牧书“邑有圣陵”于炎陵故道

衡阳雨母山不仅有“赤松之坛”,而且还有赤松观。雨母山赤松观为衡阳最早的道教场所之一,明、清两朝时曾多次修缮,后来毁于1944年衡阳保卫战的炮火之下。2010年赤松观重建,2013年5月落成。

根据传说,炎帝神农氏发明农具,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这一从渔猎到田耕的历史转变,推进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以及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跨越。

安居乐业的先民又为疾病困扰,神农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 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具有排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故先民封他为“药神”。他走遍了湘南几乎所有高山。

相传炎帝南巡湖南,经石牛峰,适逢大雨,避之岩洞,误尝断肠草(火焰子)(“断肠草”不是一种植物的学名,而是一个通称,泛指那些能引起呕吐等强烈反应的剧毒植物,如伏毛铁棒锤、芹叶铁线莲、狼毒、钩吻等)而崩,葬于酃县境内(汉朝的“酃县”指今衡阳市东区一带)长沙茶乡之尾。茶乡之尾原属衡州府,今属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从晋朝起,鹿原陂就有炎帝陵的记载。又传此山自神农幸临,每遇灾岁,黎元祈祷,便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山名曰“神农山”。

衡南县神农山

炎帝神农祠位于衡阳石牛峰南侧的车江镇神农山顶,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于乾隆、咸丰年间两度修复,1993年重修,保持古迹原貌,增其旧制。祠堂坐东北朝西南,戏台、前殿、二殿、三殿、观音堂均筑于神农山中轴线上。两边厢房有观音殿、大王殿等,祠宇建筑雄伟,工艺精致。1996年11月,炎帝神农祠被衡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炎帝神农祠整体开发规划和各项配套设施正日益完善,将成为广大炎黄子孙朝拜先祖、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对炎帝的祭祀,始于黄帝。《路史·后纪》云:“黄帝崇炎帝之祀于陈。”《轩辕黄帝传》亦云:黄帝“作下畤,以祭炎帝”。 《列子·汤问》载:“楚之南有炎人之国。” 意思是说楚国的南方有一个炎人国。衡阳这片地方正处于当年楚国的最南边。《汉书》说:“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 炎帝是南方之神,他坐着日车,拿着平衡之器。据说,衡山与衡阳的得名就与这平衡之器有着直接的联系。清代王万澍的《衡湘稽古》就说得就更加清楚:“炎帝为衡山君。”

有意思的是,炎帝安睡在衡阳一侧的炎陵,舜帝安睡在衡阳另一侧的零陵,连成一线,衡阳刚好处于中央。这似乎在昭示着,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这一片土地在远古绝对是一块非凡之地。 fAzKIPIziMgO0P/AEvGDFgd3Humob6R06KJur2aUpB4xpcHEhLBBBK2LkzaHUd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