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九龄
盛唐名相问道南岳

◎ 廖和平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在来衡山的路上,你是否会想起张九龄的《湘中作》?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是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故事、国事、天下事,绵绵不绝地从张九龄的诗文中出现。大唐王朝特别重视南岳,据《南岳志》记载,唐初敕建“南岳司天霍王庙”,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诏建“南岳真君祠”。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四月,宇文融和李林甫等人弹劾宰相张说,张说被罢相,张九龄也受牵连,改任太常少卿,掌管宗庙礼仪。这年,天下大旱,禾苗干枯,全国陷入一片恐慌。是年六月,他奉唐玄宗之命,以特遣持节的身份,千里迢迢,祭祀南岳,祈降甘霖。八千里路山和水,张九龄不知疲倦地跋涉其间,留下了一路诗歌。来岳路上,张九龄写下《湘中作》: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南岳祝融峰

南岳石廩峰

“湘流绕南岳”,展示出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水图画。一个“绕”字便可使人想见山形的曲折、水流的蜿蜒。极目望去,进入视野的都是青青的山色,令人赏心悦目。

唐高祖武德初年,朝廷在南岳建“司天霍王庙”,该庙实为后来的南岳庙,即今天的南岳大庙。据载,“南岳真君祠”在南岳庙之内,与司天王“同庙各殿”。为何会冒出一个真君祠?南岳文史大家旷顺年先生认为,这是司马承祯想利用唐代皇帝崇道、信道,把五岳之庙改为道教的庙。五岳之庙是儒家的庙,而真君祠是道教的庙。当然,皇帝身边礼部的人才众多,自不会同意,但又照顾司马承祯面子,便以皇帝的名义在庙内增建一殿。

张九龄一行严格按朝廷礼制,十分虔诚地在南岳司天霍王庙和祝融峰祭祀神灵和山川。这次求雨大获成功,天降甘霖,天下大熟,龙颜大悦。

公务之余,张九龄还特别来到白云庵,拜谒南岳上清派高道“帝王之师”司马承祯。《衡岳志》载:“开元初年,司马承祯自海山(指天台山)乘桴,炼真南岳,结庵于九真观北一里,称为‘白云庵’。丞相张九龄屡谒之。明皇令弟承祎(司马承祎)召之较正《道德经》,深加礼待,呼为‘道兄’。”张九龄和司马承祯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结下深厚友谊,他在《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诗中写道: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

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

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

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

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

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

张九龄把所见、所闻、所悟全部写入诗中。他首先叙述自己奉皇命祭祀灵岳,拜见山中“真士”司马道士。他在山林绝迹之中寻得一条幽径,未见到司马道士其人,先闻异香扑鼻,山回路转到了司马承祯的居处,可见八株桂树分别立于两庭,还有着两位面容端肃的童子。他入室见到司马道士之后,道长传授他修行长生之道:既要遵循自然,养好精气神,还要炼丹服药,持之以恒,才能得以长生。他深受启发,直言“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认为自己与道长的修行智慧相去甚远,羞愧不已。可见张九龄对司马承祯钦佩有加,对于道家仙界的向往。

张九龄此行还到了“衡岳五峰”之一的石廩峰。《南岳总胜集》记载:“南岳九仙”之一的陈慧度(亦名惠度),于南朝齐永明初(483年)到南岳,住石廩峰南玉清观。陈慧度炼丹于石廩峰洞门,传说他“为鬼所扰,三揭丹炉,运石推压”,后“擒获鬼魅”令其树石立誓,故名“鬼栽石”。丹成后“光气满山,明彻远近”。他服用金丹后,于永明三年(485年)五月羽化登仙。这个传说显然震撼了张九龄,他特题诗陈氏炼丹台。诗云:

鸡头西畔便门开,

陈氏丹升亿仞台,

鬼昔年诚誓否?

至今犹说鬼肩栽。

张九龄恋恋不舍地离开南岳,在衡山湘江渡口乘舟向衡阳而去时,作《自湘水南行》诗:

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

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

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张九龄一路乘舟溯流而上,从湘江转入耒河,归心似箭,日夜兼程。经过耒阳的时候正是晚上,深秋季节皓月当空,银辉遍洒大地,耒水波光粼粼,河道宛转清幽,两岸的山岭绵亘起伏、树木森森,好一幅秋夜的图画。他即兴吟作《耒阳溪夜行》诗: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別家愁。

诗人站在船头上,兴致勃勃地欣赏沿途的优美风光。耳畔“哗哗”的水声宛如天籁,让人触景生情。夜色渐深,天气渐凉,船还在继续上行。张九龄雅兴丝毫不减,一直站在船头上,一边看景,一边推敲诗句。阵阵秋风吹动他的衣襟,增添了几分寒意,点点清露降落在他的锦袍上,“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猿猴的凄凉鸣叫声,这种声音大大败坏了诗人荣归的喜悦气氛,因此,他马上吟道:“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表明这不是辞家远行的离愁别绪,以强调自己去岭南赴任,衣锦还乡的高兴心情。

张九龄暂寄豪情于衡岳山水,一路寻仙问道。圣意、民意、诗意,从他的举手投足中散发开来…… IOuS4za6KilJbvNasdt2UoZLuGOLJjHYxRGX1eRBbjYIszNvZ1EAFY1Vx//SFp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