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邓郁之
灵应峰上成大道

◎ 廖和平

南岳七十二峰之灵应峰,是湘潭县石鼓镇和双峰县井字街交界处的昌山之主峰,海拔高度755.1米,也称为锦鳌峰,其意为壮盛秀美之山,巍峨峻峭,气势磅礴,有“湘潭县的西藏”之称。登上昌山,可以领略到湘潭、湘乡、衡山与双峰四座县城之风采。

昌山是由一排山脊相连的十余座山峰组成,俨然一道天然屏障,因此又称“一字大脊”。山北陡峭,从安乐村石龙口和塔山冲各有之字形的羊肠山道迂曲通顶,从山南逶迤数里,延伸至蒋市街镇境内;西面与铜梁大山仅一溪之隔;东南与南岳遥相对峙,好像在与南岳试比高。民间则把南岳与昌山称为“姊妹山”,且有“南岳姐,昌山妹”的传说。灵应峰如众星捧月般屹立其上。

宋代陈田夫《南岳总胜集》之“灵应峰”云:

昔邓郁之,字元达,南阳新野人。有祛邪、馘毒、治病之符印,救无不愈。因采药夜宿石穴,梦神人曰:“汝有功,将徴召,宜应时,众仙候汝。”觉而惊喜。于天监初台司奏,少微星见长沙。分敕监军采访,诏之。后炼丹成,而迁前洞 。果众真会而迎之同升。周静真因立名也。

新编《南岳志·僧道篇》载:“邓郁之,字玄达,南阳新野人。”据说,他在南岳紫盖峰、灵应峰处修道时,偶遇一道人传授以金鼎火符之术。后来,他就以炼丹出名,连刘宋的苍梧王也求他炼丹。宋元徽三年(475年),诏于岳麓山建上、中、下三道观给他炼制。因此,邓郁之应属于道家“丹鼎派”。

南岳“九仙”之一的邓郁之,被称“新野先生”。他在岳麓山为宋苍梧王炼丹成后,于南朝天监初年(502年)迁紫盖峰九仙宫,天监十八年(519年)十二月三十日在九仙宫羽化。传说他是在飞升石上被前面八位高真迎去的。三百年后,唐明皇亲书赐额邓郁之修真的宫观为“紫盖峰石坛九仙宫”,特意标出这个飞升石坛来。宋徽宗赐号邓郁之为“超真集妙真人”。

明万历监察御史李峋在巡按湖广时,与巡按副使东阳卢仲田、彭县边维坦同游南岳,后作《南岳七十二峰歌》曰“观音灵应佛”。清代文人李祀柳也作《南岳七十二峰歌》曰“灵应弥陀驾鹤黄” 。而清雍正文人易贞吉则作《南岳七十二峰赋》曰“灵应瑞应之幻诞” 。当代诗人丁欣作《灵应峰》诗云:

嘘吸澄虚临紫霄,

朝来雲漫满周遭。

峰尖浮在霞尖上,

化作跟班小锦鳌。

“小锦鳌”指的就是锦鳌峰,自古被誉为“昌山之秀”。以锦鳌峰为主,有“昌山九景”。东北有仙女峰,峰巅建雷祖庙,用花岗岩条石筑成,虽历经沧桑,仍完整无损。庙进深3米余,宽2米余。庙前地势平坦,芳草萋萋,可容纳千余游客。峰东有观音寨,又名观音大排。西面有“一字大脊”,长约1里。脊西石壁耸立如鹰嘴,高数百丈,草木不生,人称“鹰嘴石”,又名“太公钓鱼”。其上约300米处,有一石岩,称“七星岩”,亦名“七星槽”。岩下约500米处有青龙庵。过坳即北斗岮。鹰嘴石西南有3座山峰,合称“三碗斋饭”,西面有香炉寨。清光绪年间四川提学使、书法家赵启霖(1859—1935)缀合各景题联曰:

仙女拜观音,手捧香炉,头顶三碗斋饭;

太公钓锦鳌,身骑青龙,脚踏北斗七星。

此联对仗工整,恰到好处。在峰北,过去有定海寺,从峰下泉塘井沿青石板路而上,转36道弯就可抵达。该寺由明末僧竹浪所建。清光绪年间四川提学使赵启霖曾捐款修葺。1947年,以陆军少将汤培根为首,又捐资扩建成两进一殿、重檐斗拱、雕梁画栋之宏伟建筑。内有大钟一座,高约2米。寺门横匾曰“定海寺”。两旁联曰“定而能静;海不扬波”,寺内横匾曰“霖雨苍生”。

湘潭当代诗人唐江初有《锦鳌峰怀古》诗云:

乍享天风老汗收,

登临绝巘立鳌头。

关开山海功难许,

鼎定衡阳梦不休。

竹浪有心歌楚些,

莺声无处散殷忧。

王旗变幻终何益,

钟罄依稀向佛求。

昌山是一座“瑞山”,一座吉祥之山。据清《湘潭县志》载:“宋庆元二年,湖湘粒米翔贵,郊郭间无不艰食。湘潭境内有昌山,周回四十公里,中多筱,环而居者千室,寻常于竹取给焉。或捣为纸,或售其骨,或作笔,或造鞋,其品不一,而不留意耕稼。先是乙卯岁,连山之竹皆开花,花谢而结实如麦粒。而居人以长篙击竹杪,取冶之如稻谷,每一石得米五斗,或四斗。其炊法和以粳米十之一,沃为汤,其香全与粳同,民赖以济。至贩粜于县市,远近百里皆取之,谷价为平。”“嘉庆初,竹花复实。”

在昌山和铜梁大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有条“湘军古道”,全长约30公里,系晚清重臣曾国藩秘密派人所建。据说古道当时每3.5公里有一个驿站,为过往山民免费提供食物和饮用水,是一条密道。古道沿溪流直上顶峰村,翻过垭口后右切下山往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可到达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这条古道是曾国藩出山和从外地回乡的必经之路,故又被称为“曾国藩石板路”“曾国藩栈道”“曾国藩官道”。曾国藩之子、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有《铜梁山》诗云:

连山壁立亘铜梁,

屏障萦回百里长。

隔树群峰排鸟翅,

插天磴道诎羊肠。

春深野草香无际,

泉近高田旱不荒。

浩荡晴空云雾尽,

忽看衡岳出苍茫。

丽日蓝天下,人沿山间古道蜿蜒前行,时而步入峡谷,时而隐没在山草丛林。如今,湘军古道更多地成了历史过往的风景,2012年修筑的盘山公路给山里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江苏溧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啸汉马诗社社长马建华有《灵应峰》诗云:

佛寺幽幽深似海,

金炉烟火养灵鳌。

芸芸众里常低首,

伟岸岂看形貌高?

灵应峰拔地而起,傲然矗立在湘中大地,深情地俯视着身边的这片土地。 hoy81dVRcktnS8IzW2mmgFMvX66odPw7WVOSUw7OLxclTvW2lA3TIFZSor5Hkw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