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髭、须、髯
Zi、Xu、Ran

长在上嘴唇的胡须叫作“髭”,长在下巴上的胡须叫作“须”。髭须茂密,包围了口唇,称“髯”。触碰胡须就意味着侵犯、冒犯。自古以来,揭龙鳞、捋虎须都是大逆不道、极其危险的事儿。

界定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独特的文明时,一般要考虑几个因素: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天文历法、传统医药和衣冠服饰。几千年来,城头变幻大王旗,争来斗去,看得见的是国土沦陷、人口锐减,无形中发生的是被迫放弃或主动遗弃自身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开始恢复自信,回归传统。有人开始在正式场合中穿中式、对襟立领的唐装或者长衫,女士则穿旗袍。但这种着装方式被诟病不是汉人正宗,而是满族服饰,于是复古、前卫的人士就开始穿汉服。恢复华夏衣冠服饰,趋势是值得肯定的,但系统上还要协调、匹配,细节上还需要探讨、完善。

比如说,民国人穿长衫、戴眼镜,留下了很多影像,所以大家看着不别扭,容易接受。而穿汉服的古人是没有眼镜可戴的,所以现代人穿汉服时戴眼镜就显得不大协调。再者,古人都是蓄发留首、披巾戴冠的,所以现在留着光头、平头、分头、背头的人再穿汉服就显得滑稽。最重要的是,古代男子蓄须,所以现代人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时穿汉服,就会让人觉得像阉人宦官。

男女都有眉毛,区别在于有无胡须,所以称女人为“美眉”,称男人为“须眉”。古人把长在上嘴唇的胡须叫作“髭”,把长在下巴上的胡须叫作“须”。髭须茂密,包围了口唇,称“髯”,当然,髯可以扩大到连鬓胡子。现在京剧中的须生都要戴“髯口”,再配上古代服饰,就很适配、协调。

须(須),象形字,从“頁”(代表头颅),应该是有胡须的人的侧面像。“溜须拍马”就跟胡须有关:据《宋史》记载,真宗时,寇准曾做主考官,录取了一名进士叫丁谓。等寇准做到宰相时,这位门生一路升迁做到了他的副手,任参政知事,原因在于他很会迎合上意。某日吃饭时,寇准的胡须沾了汤水,丁谓为之揩拂,即溜其须,寇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邪?”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以至于后来有了构陷长官的故事。

我相信寇准是对丁谓的为人有看法的,身为师长,如果不是被惹恼了,寇准也不会当众奚落他。丁谓应该是自取其辱:你凭什么碰别人的胡须?大家都知道猫的胡须是用来探测周围环境的,换句话说,胡子以内就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势力范围。人也一样,自我保护的范围是容不得别人插手的。梳理、揉捻甚至掐断胡须,那都是自己的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便有此意。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即便是顺着溜拂,触碰胡须也意味着侵犯、冒犯。所以自古以来,揭龙鳞、捋虎须都是大逆不道、极其危险的事儿。

人类只有男人长胡须,而人长胡须显然不是为了探路,因为人的胡须都是下垂的。也许远古的时候探险、争斗有这个需要,史上著名的莽撞人樊哙、张飞、李逵的胡须都是张扬、支棱着的。京剧中张飞戴的髯口叫“喳”,净行有一个动作表现生气,就叫“撕喳”,吹胡子瞪眼伴随着“哇呀呀”的暴叫。北京土话里的“髭毛儿”“炸刺儿”都是用来形容愣头青嚣张狂放、惹是生非的样子。

髭须是男人的第二性征,开始长胡须是性成熟的标志之一,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一般汉族男生在虚岁16岁左右开始变声、长喉结,上唇出现绒毛(髭)。中医认为,髭须是靠精血的滋养生长的,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奇经八脉中的冲脉主管胡须的生长,它起于丹田,出于会阴,过外肾睾丸。对于女子来说,冲脉联系的是卵巢:冲脉沿着人体正中线任脉的两边上行,散于胸中,促进乳房发育。女子性成熟后每月有经血流出,冲脉精血不能上济,所以女子不长胡须。对于男子来说,冲脉气血继续往上走,环绕口唇促进髭须生长。

如果女子出现瘀血闭经,且不是在怀孕、哺乳期,就容易长胡子。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人,往往苦于长出浓密的毛发甚至胡须。中医治疗往往从恢复排卵、恢复月经入手,间接治好女人长出胡子的毛病。生殖功能强、精血充足的男人,胸毛、腹毛、髭须一般比较浓密。古代宦官被阉割去势,冲脉被切断,所以不会长胡须,声音也会发生变化。《黄帝内经》里提过一种天生不长胡须的人,叫作天宦。这种人生殖繁育功能正常,男生女相,大多心机深重、隐忍不发。 Zc6LlPf3W9JbGc60W5elluurRxd2ay4D0RjWBSe18M/JxFLJkDD95gQj9brqlV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